本文共计2866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15分钟。
参观文化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博物馆;观众角色;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6-0082-06
博物馆是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公众是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然而在博物馆长达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公众的地位是被动、消极的,其权利有所限制。博物馆之于公众,是艺术殿堂,是学术机构,公众更多是作为一个艺术的景仰者或受教育的对象出现。这样博物馆只能因维持其严肃的形象而固步不前,这显然不利于它自身的发展。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呈多元化发展,科学、人文的呼声日益高涨,博物馆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重新定位,密切联系公众,力争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作为文化资源管理大范畴中的一部分,博物馆能否立足于社会,不仅取决于它有无能力保护好馆藏品,还取决于它能否关心人。因此,博物馆工作的研究范围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对物――藏品的研究,同时也应注重对人――博物馆观众的探寻。“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人与物相结合,以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是目前国际博物馆学界公认的发展趋向。
一、博物馆观众角色的转变
(一)早期博物馆的公众角色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起源于对珍品的收藏,它的发源地是古希腊。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城的宫殿里建立缪斯庙存放亚里士多德学园里选存的珍品,并不断扩大收藏范围。缪斯庙暗示了当时博物馆的职能仅仅是艺术的会聚之所。无论是古代的东方或古代中世纪的西方,博物馆活动都未超出这个范围,博物馆仅仅是“奇珍异宝的收藏之所”,观众的概念尚不存在。
(二)文艺复兴时期博物馆的公众角色
14~15世纪,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的浪潮,古代文明之光重现,促进了博物馆收藏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直到此时,艺术和学术都被认为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任何认为收藏者或许有责任使更广泛的观众能对收藏品感兴趣并使他们容易理解的想法都是荒唐可笑的。这一时期的藏品服务对象是贵族和知识精英,公众的权利受到漠视。
(三)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公共博物馆运动时期的公众角色
17世纪,启蒙运动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博物馆作为科研的第二职能发展起来。随着1683年阿什莫尔博物馆的建立以及不列颠博物馆与卢浮宫的开放,博物馆的大门开始向公众敞开,标志着公共博物馆时代的来临。但事实上,此时的博物馆在接待观众方面远不是热情主动。允许参观博物馆的人都是作为恩赐而不是作为权利,当时观众进入博物馆是一种特权、一种恩惠。
(四)工业革命、博览会和博物馆社会化后的公众角色
18~19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不断深化,对科技知识的要求提高,博物馆成为对工人进行技术教育的绝佳场所,导致博物馆教育职能的产生以及博物馆的社会化,博物馆对公众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观众的权利开始得到认可。
自19世纪末起,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的职能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发展。有的博物馆建立了讲解员制度,使博物馆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观众的需求得到进一步关注。
(五)现代博物馆的公众角色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1976年,国际博协提出了2024博物馆的普通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定义明确了博物馆为社会及公众服务的目标,体现了博物馆行业从自发社会化向自觉社会化的转变,公众的权利得到更多的考虑。
纵观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观众的地位从产生之时被忽视到权利获得承认,进而成为博物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其间虽然有一段相当长的“黑暗时期”,但总的趋势是公众角色与日俱重。博物馆不再专属于政府机构、学术机构,而是走向公众化。
(六)当代博物馆的公众角色
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产生了影响,博物馆观众在态度上不再是虔诚和满怀敬意,人们越来越反感被动地接受教育、欣赏和获得知识,而是实证欲和探究欲增强。因此,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有必要在博物馆工作中建立一种新的观众权利定义模式。
狭义上讲,博物馆观众指来博物馆参观的人群。博物馆学家习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包括地域、年龄、教育、动机、兴趣等。但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面向全体公众开放的机构,其服务范围波及整个社会文化背景,那么,它的观众也应该是社会的所有公众,而不能囿于与它发生直接联系的人群。所以,“公众永远是博物馆曾经的、现在的和将来的观众”。
今天的博物馆,面临着馆际间、与各种流行文化间的竞争,要想保持活力、持续发展,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交流互动是必要条件。对此,博物馆的传统做法是在内部努力,为观众营建一些较好的服务机制和设施,以达到使观众满意的目的。然而观众并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的对象,而应是博物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客观地评价和检验各项工作的主人。因此,博物馆要做的是从“使观众满意”到“吸引观众”的转变,观众的角色应由被动的、消极的“客人”过渡为积极的“主人”形象,即让观众参与到馆藏资源的管理之中,参与到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
二、博物馆展览中“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博物馆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今天博物馆的展览理念从“以物为本”发展到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现代博物馆观众的需要正从内容的满意、理性的满足上升到形式的满意、感性的满足。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
博物馆的展览要吸引观众,就要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的陈列设计更能打动民众的心灵,引起观众的共鸣,这样才能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博物馆的展览主要是面向广大的观众,因此,展览设计的定位要更多地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观众是否看得懂很重要,这是博物馆举办展览的工作方向。
(一)传统的博物馆展览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
1873年,法国卢浮宫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但是在西方博物馆发展初期,一直都“以物为本”,展览围绕着藏品展开,没有过多地考虑、研究观众的心理需要。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博物馆数量的增多、竞争的加剧,博物馆从业人员才开始关注人的心理因素,并在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上把“为当代和未来的公众服务的博物馆”作为主题。在2001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19次国际博协(ICOM)全体会议和第20届国际博协全体大会上,又提出了“管理变革:博物馆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挑战”的主题,说明“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仍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趋势。
博物馆的展览一直是静态的,以博物馆为主角的展览模式、展览方式一般都沿用“以时间为主线,贯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历史性’展览”,突出藏品展示与藏品在展示中的安全始终是展示工作的重点,整个展览就像一本翻开的教科书。在展览的内容和形式上,较多地考虑展品的收藏和研究,陈列展览往往以博物馆为本位,以陈展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兴趣为出发点,展示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很少顾及观众的需求和感受。博物馆门可罗雀、留不住观众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博物馆人,人们早已厌倦“隔着玻璃看,耳听别人讲”的固定模式,渴望有更多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传播速度的加快,为博物馆的展览理念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传统理念的设计造成同行业内各博物馆展示内容和形式的雷同,势必造成博物馆公众的流失。
(二)“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及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展示与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收藏文物及标本为主的博物馆开始关注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即由“以物为本”的博物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物的研究转移到人的研究上来,博物馆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延伸。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因此,博物馆提出“以人为本”的宗旨,支持博物馆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也是时代的要求。国外博物馆无论规模大小,档次高低,一切工作均围绕着观众及社会教育来进行,围绕着为公众服务来展开,始终把人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博物馆通过改进展览、强化服务,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争取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来吸引公众,引导公众来参观博物馆,并为公众提供各种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文化服务项目。目前我国博物馆界也开始转变传统观念,开始由“以藏品为中心,以馆舍为基础”向“以人为中心,面向全社会”发展,由“侧重藏品的保护和研究”向“以社会教育与文化产业为主,两者兼顾并行发展”的观念转变。只有这样才会转变大多数博物馆面临的“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局面,进而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欢迎。
(三)当代博物馆展览中观众的体验与互动
1.观众对博物馆展览的体验
随着我国社会从生活物资的短缺、信息渠道的闭塞,走向物资富足、信息爆炸,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逐步提高,观众到博物馆来已不再满足于只欣赏美妙绝伦的展品,而更多是想探求展品背后深藏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人们对博物馆业产生了新的文化需求。人们到博物馆已经不是单纯地获取展品本身反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参观获得一种体验。
体验经济学家派恩认为,体验经济是人类经济形态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台阶,消费和服务不再是机械的交易过程,消费场所成了剧场,消费者成了参与者和主要演员,体验为卖方提升了商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为买方带来了趣味、知识、想象力和值得记忆的审美体验。鉴于消费需求层次的发展、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科技的发展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人们知识水平和欣赏水平的变化,博物馆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求得可持续发展,势必要转变博物馆展览的设计理念。博物馆展示环境给予观众的体验成为受众关心的焦点。今后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应重点关注观众在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体验感受。设计的目的已不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色彩配置等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与艺术个性的展示环境,并通过这一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合逻辑地将展示内容展现给观众,并力求使观众接受设计者计划传达的信息。
感官体验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手段与外界互动所体会到的愉悦感。它是博物馆观众最基本的体验,比如聆听背景音乐、触摸展品等。
在展览设计中不仅要关心观众参观中的体验,还要注意观众参观前和参观后的体验。参观前的体验应包含进馆之前的广告、媒体宣传、进馆前的简介,直至进入博物馆序厅。博物馆序厅的设计应考虑通过各种展示手段,如文字、音乐、色彩等营造的环境氛围,将设计零距离地作用于观众的感觉系统,达到诱发观众参观兴趣和欲望的目的,引导观众进入展厅完成进一步的体验过程。
情感对观众体验的所有阶段都非常重要,它必须融入每一个主题设计之中。设计师应通过对主题的深入了解,寻找能激发诸如观众友情、亲情、恋情等感情因素的切入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各种先进手段,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以情感人,起到心灵互动的作用。
博物馆的藏品收藏有一定标准,只有具备真实性、稀缺性及典型性等特征的物品才能成为博物馆的藏品。具有上述特征的博物馆藏品在展示时存在安全风险,所以,在展览设计中,不仅要兼顾观众的体验感受,同时也要兼顾展品的安全。
博物馆展品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它所蕴涵的信息往往是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的文化代表,并具有典型性,它所带给观众的体验也是一个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的文化体验。展示设计中要注重突出文化的区域性和时间性的典型特征,使展品的情感性、审美性、象征性、符号性等文化特征表达准确到位,使观众在获得展品信息的同时,得到一种文化的体验和精神的满足。
博物馆的展览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它是将人类历史的灿烂文化通过收藏和研究在博物馆馆舍内以各种展示手段和形式摆放给观众观看,起到让观众了解和认知这些灿烂文化的目的。展览体验的核心是考虑观众看到、听到、触摸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崇尚实践体验,让观众直接参与并成为体验的主体,造就一种“无法遗忘的感受”,从而获得其想要的知识。关注观众在参观前、参观中、参观后的全部体验,让观众不仅能亲身感觉到展品所处的自然、历史环境,而且能通过参观留下美好的记忆。
所以,博物馆展览体验要改变过去只强调展品或提纲式的展示方法和理念,崇尚实践的体验,让观众直接参与并成为体验的主体,造就一种无法遗忘的感受。
博物馆是为人们提供文化服务的机构,是体验人类自然、历史遗存的重要场所。对于众多来馆参观的观众来说,他们来博物馆的目的和要求不尽相同。如何做好各层次观众的分析,明确各个展示主题带给观众的是什么,观众在博物馆展示中能得到什么,是提高展示水准的前提条件。
通过对目标观众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展示方案,在陈列中充分考虑各类观众的不同心理需求和体验要求,运用造型、灯光、色彩、文字、背景音乐、电子媒体、虚拟现实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展示内涵,更多地引导人们参与其中,使观众在博物馆馆舍空间中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媒介和道具,全方位体验博物馆所要传达的信息知识,改变观众过去在博物馆的视觉疲劳感,造就偷快的参观体验。
通过藏品的展示,博物馆为参观者构造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现象场景。这种现象展现出的人类数千年的才智、激情与创造以及通过参观带给观众的体验的同时,会让参观者超越体验,成为陶冶情操、启迪科学智慧、培育和增进人类努力创造天性的动力。
2.观众与博物馆展览之间的互动
互动是指相互作用。博物馆展览的互动有两层含义:一种是互动式展览,让观众与整个展览或展览中某个环节互动,就是在展览制作的前期邀请观众加入,通过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完成展览的陈列提纲编写、挑选展品、策划展览形式等前期工作,在互动中共同完成展览。同时,配合展览举办竞赛、评选、报告、讲座等,广泛地调动观众的参与欲。另一种是博物馆展览中的互动项目,指的是一种体验式展示手段,需通过观众的参与一起完成展览项目。展览设计人员和观众通过展览装置发生互动,展览设计人员将展览意图蕴涵在装置中,观众通过触摸、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完成展览项目,以亲身体验得出结论,结论可以是多元的,也可以是展览设计人员蕴涵的明确主题。
(1)博物馆展览中互动理念的产生根源
?q?观众的需求
进入博物馆可以满足民众不同形式的需求,如观赏艺术品、鉴赏历史文物、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科研人员的专业研究需求,在校学生实物教学的需求,儿童接触世界、启迪智力的需求等。与此同时,人们在享受着书报、影视、网络等丰富多彩的媒体文化知识和信息传播,伴随文化的广泛化,以及获取文化信息途径的多样化,文化已为自身造就了大批不同以往的公众。由于电脑技术和声讯科技的巨大进步,文化传播的多重形态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看法。公众要求博物馆提高到能满足观众感官能享受的水平,展览不仅仅是告知主题,而且观众能从中获取更多的情感、沟通、共鸣等富有人情味的体验。
?r?博物馆理念的变化
在博物馆发展初期,一直都是“以物为本”,展览围绕着藏品展开,没有过多地考虑、研究观众的心理需要。随着需求的多样化,博物馆本身的概念急剧扩大,所有的资讯都被纳入博物馆中。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竞争日益加剧。当展览变越来越频繁,展览里的作品数量变得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人们在展厅里看作品时,在每个作品前停留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博物馆必须寻找与社会公众文化契合点,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多角度、多方位的需要,从重视物的再现进而重视想象、重视情感、重视人的感受。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以 “为当代和未来的公众服务的博物馆”为主题,博物馆理念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互动项目的兴起则从创造和接受的层面体现了博物馆“以人为本”的理念。
?s?多元化设计理念的引入
现代设计艺术中的绿色设计、仿生设计、怡人化设计、时空化设计、随意形态设计、朴素设计、高科技设计、个性化设计、国际化设计和地域化设计等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设计理念,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时代,在观念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信息(知识)、娱乐和审美构成了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最新文化符号。传统博物馆从业人员习惯用“陈列”来表达展览器物,只是为了使观众对物件产生兴趣,将物件经过设计的组合、排列,并没有达到与观众交流的目的,是“陈列―观看―阐释”的闭合循环。而现代博物馆提出了“展示”的概念,比陈列的内涵更进了一步,不再是博物馆提供内容、观众提供观看的单向度运动,而是在一定期间及特定的空间里组织所欲传递的内容,以静态及动态表演的方式,传递给参观者的一种视觉传达方式,追求的是陈列对象(文物、艺术品、自然标本)与受众之间的一种认知、解读和情感共鸣的互动过程。互动项目成为实现现代博物馆展览设计理念的绝佳载体。
?t?现代技术手段的保障
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自动控制、仿真、虚拟现实、影视技术等现代多元化的展示手法,利用如声光、影像合成、多媒体、感应器、造雾机等科技设施,将指纹辨识、红外线感、语音辨识、磁浮原理、镜子或光学投射出虚幻物体等数十种融合电子科技与机械原理的高科技手段为博物馆创造互动化的辅展系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互动项目在展览中的实现成为可能。
互动项目的蓬勃发展体现了博物馆“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国博物馆陈列的互动项目启动较晚,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但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迅猛,并风靡全国各大博物馆。
(2)博物馆展览互动项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q?不可为了互动而互动
有些博物馆没有深入研究陈列的内涵和特色,一味地强调互动项目,致使其与展览内容脱节,观众在得到愉悦的同时,对展览内涵的认知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我们不能称之为好的、恰当的互动项目;有些不注意互动项目的质量,又缺乏保养和维修,反而成了陈列的累赘和包袱。
?r?不能喧兵夺主
互动项目是服务和揭示陈列主题的辅助手段,不能因其而影响陈列整体效果,喧宾夺主。好的互动项目,位置、空间、大小、造型、色彩、声音等应恰如其分地体现在展览环境中,同主体内容和谐共生,并且要具备自己的特点,宁缺毋滥应是基本原则。
?s?为主题服务
互动项目的设计是为展览主题服务的,观众是直接的使用者,它的设计预想应该考虑人的行为模式,符合人的操作习性;在感官上,应该亲近人的视听反应。设计的意义在于能够提供给使用者互动控制权,而非设计者。
?t?符合观众心理
互动项目的设计要符合观众参观展览的心理活动过程,接受知识、信息的心理活动过程。现代观众的需要正在从内容的满意、理性的满足上升到形式的满意、感性的满足,形式的满意与感性满足是传播的深层次需要。互动的装置以启示观众亲身经验为原则,更理想的是融入主题的意境层次,实现形式的满意与感性满足。
(3)博物馆展览互动项目的形式
现代的展示是与观众沟通,是让观众参与的互动式展示,按照传播知识、引发兴趣、激起好奇的教育心理学要求,把教育普及与娱乐休闲结合起来。博物馆展览互动项目借助游戏、情景模拟等手段,让参观者找出展品和古代历史之间的联系,大大提高了展览的参与性、趣味性,寓教于乐,为博物馆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博物馆展览互动项目形式多样,从互动的方式来分,有以下几种:
?q?信息互动
通过多媒体触摸屏等互动,可以是答题、看动画、欣赏影视、知识点自主查询等。这是目前国内博物馆常见的、使用最多的互动项目。
?q?体验式互动
观众直接与展品或展品模型接触,通过观察、触摸、使用和试验等手段来激发兴趣。可以是观看展览并了解展品形成原理或使用原理后,自己动手操作。例如中国邮票博物馆的趣味厅,观众可以亲自动手参与邮票的设计、制作。
?s?角色扮演
观众通过扮演互动装置预备的角色,借助游戏实现展览的目的。例如北京大葆台汉墓博物馆推出的华夏考古科普互动项目,其中的一项内容为“考古小骑兵”,它通过电脑游戏和动画的形式生动介绍了考古、历史、文物常识。游戏按时代设计了五关。每关都有寻宝任务,在寻宝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历史文物方面的问题,必须回答正确才可以闯关成功。模拟考古发掘游戏中考古探方按新石器、商周、秦汉等六个不同时代布置文化层,“埋设”的文物有青铜器、陶器、古钱币等。青少年可以在专业考古人员的指导下,用手铲、毛刷、竹签、铁铲等专业工具,亲自动手自上而下依次挖掘,从而获取 “文物”。优胜者还将获得“考古小奇兵”称号。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积极参与,互相讨论、竞赛,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
(四)当代博物馆转变观众角色,做到“以人为本”的方法
1.观众参与决策
具体的做法是在陈列展览的计划阶段,博物馆工作人员准备2024的主题,通过对观众的调查和评估加以判断,或通过模拟的展览和展品组合进行检测,让观众来考查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可以做得更经济合理。如1981年2月,萨赫勒博物馆举行了一次介绍伊福拉斯高原塔马谢客地区的展览。在展览的筹备期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两次到高原地区,与当地人进行深谈,即使游牧民连什么是展览都很难理解,工作队仍询问了他们的看法,以期找出一种能为多数人理解的展览形式。展览开始以后,游牧民们常常来到现场,他们都想知道到底展览是什么,并且经常主动而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展览的组织者能按他们的意见来布置展览,牧民们还在现场演示各种生活技能,如搭帐篷、打铁,甚至充当了讲解员的角色,整个展览散发出生动而闪亮的光彩。这个展览的成功体现了组织者对公众的尊重和公众的积极参与的重要性。
2.做好市场调研,反映观众心声
观众的参与和认可是博物馆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所以,一个展览在推出之前要充分调查、研究社会需求,特别是注重对观众市场的开发和研究。如果没有社会需求,没有观众基础,就没有必要耗费人力、财力举办。这种可有可无的展览,在展览推出后,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注意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展陈内容,做到寓教于乐。
当今世界,由于多种文化传播形式的迅猛发展,选择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观众给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要赢得更多观众就必须处处考虑观众的需求,满足观众的需要,一切服务于观众。在博物馆界同样可以说“观众就是上帝”。今后博物馆应加强对观众类型、观众心理、观众动机、观众行为等的调查研究,逐步建立、健全博物馆的观众评估体系。
做市场调研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还可以使用访谈、实验等方式,依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而采用。但不论何种方法,调查的原则是要持续不断,因为观众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如赫德森说的:“好的博物馆基本上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实验室,在这里,检验的结果使人能以更充实的知识去开始下一次的试验。反馈要有价值的话,必须是连续不断的,这样,观众虽然也许没有意识到,然而却创造着他们自己的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北京博物馆学会编.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2]北京博物馆学会编.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参观文化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物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公众通过对文物博物馆的参观能接受某一文化的多方面浸染。同时文物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天然的教育功能,通过文物博物馆的专门馆藏向参观者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 文物博物馆 文化 传播 教育 功能
博物馆(Museum)又称博物院,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筑物或机构。博物馆蒐藏并维护具有科学、艺术或历史重要性的物件,并透过展示,使公众得以观看这些物件。一般来说,博物馆被认为具有: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功能,而这四大功能内涵上基本围绕着文化传播和教育两大核心中轴而展开。文物博物馆则很好突出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上的侧重,文物博物馆围绕文物而建馆,并且其主要任务也是在公众中传播这一特定的文物蕴藏的文化,并以促进文化教育,使人们认识理解该种文物及其文化,既具有鲜明的专门性,又具有教育与传播的多样性。本文就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为主题展开分析。
一、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
传播学专家M. P.安德森对“传播”一词的界定认为:“所谓传播是人际关系借以成立的基础,又是它得以发展的肌理,就是说它是精神现象转换为符号并在一定的距离空间得到搬运,经过一定的时间得到保存的手段。”[1]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文物博物馆通过对文物载体的典藏、展示,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物博物馆中的陈列、文物、展品是博物馆对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文物博物馆主要利用藏品这种独特的语言向社会传播文化信息。
第一个真正的博物馆是179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开设的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人类历史上首次有一个这样的文物博物馆让人们自由看到前法国王室的蒐藏。几个世纪以来,由法国君主蒐藏的美妙艺术珍藏,每十天对公众开放三天(在法国共和历,十天的计时单位用来取代星期)[2]。国家艺术保护博物馆被赋予职责,将卢浮宫组织成一座国立公共博物馆,以及国家博物馆系统的核心。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征服了欧洲最伟大的城市,铁骑所到之处,地方上的各种宝贵的艺术品也成了战利品,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品量大大增加,其文物收藏愈加宏伟。拿破仑战败后,1815年,许多的宝藏逐渐归还原主。尔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的参观者,通过游览卢浮宫,欣赏卢浮宫内的文物收藏,领略到了欧洲文化的魏丽,欧洲各国的文物,也在卢浮宫博物馆的橱窗里,向世界散发耀人的光芒,其文化得以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欧洲文化。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为公众开放的美术科学工艺历史以及考古学等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1974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十一次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上最终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赢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永久性开放的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这宣示着博物馆不仅是收藏文物标本和学术研究的机构,而且是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它可以大量地向社会传播文化知识。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就被承认和肯定了下来。欧洲作为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其文化向外辐射、传播,向欧洲人以外的人群散布,正是借助于卢浮宫这样的文物博物馆,说明了文化传播是文物博物馆的核心功能组成部分。
二、文物博物馆的教育特性
文物博物馆具有其独具一格的教育性。有博物馆学者认为,一般意义上优秀的博物馆,会使博物馆参观者在走出来时的感觉比进去时好得多。陈晰在《博物馆传播中符号编译和控制》中认为,博物馆愈来愈重视其文化传播中教育性能,认为博物馆追求“最恰当充分地展示博物馆的馆藏价值,并且可以被观众正确地接受,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3]。
文物博物馆的馆藏陈列是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去面对参观者,参观者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受信息,加以了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教育就在信息的传递、接受、理解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生,悄无声息,但是参观者踏入博物馆前和走出博物馆之后,从知识涵养的单方面来看,他已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文物博物馆面向各个社会层次的参观者,无论是谁,进到博物馆来,总是多多少少会有文化上的收获,博物馆正在成为社会教育体系中终身教育的重要的构成元素。
文物博物馆作为专业化、专门化的机构,在文物信息的占有量、文化传播能力上是参观者个人所无法比拟的。文物博物馆收藏着丰富又宝贵的人文遗产、自然遗产,是一笔极其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美国最大的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在向世人介绍他们的工作时,有这样一句话让人惊叹:“从1870年大都会博物馆创建以来,教育一直是我们的基本使命。在这样一种使命下,他们承诺:向所有人提供服务,从资深的艺术学者,到从未涉足艺术博物馆的人;从带着小孩的年轻家庭,到独立探索视觉艺术的青少年;从沉浸于学校功课的学生,到正在寻求引入艺术课程的老师。在这样一种把教育作为博物馆基本使命,将教育界定为向所有人服务的理念下,大都会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基本上每位博物馆工作人员都负有教育使命,任何的公众都可以享受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博物馆担负着与生俱来的教育使命。
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院的建立人张謇在1905年建议清政府重视博物馆在教育中的作用的奏折《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中写道:“显然以少数之学校,授学有秩序,毕业有程限,其所养成之人材,它能蔚为通儒,尊其绝学,益有图书馆博物苑以为学校之后盾,使承之彦,有所参考,有所实验,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硬论之”。张謇在一百年前就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专门责任,博物馆也应该担负起补充性的教育任务,和学校配合起来,为人才的培育和成长,发挥出博物馆所特有的“综合古今”的特点。文物博物馆则更加如此,文物博物馆作为对专门领域所具备绝对优势资源的信息综合体,其在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成才方面,不但具有学校所不具备的教育优势,更是具备其他博物馆所不具备的专门的信息优势。
文物博物馆所承载的文物馆藏是独一无二的信息载体,具有进行历史文化宣传、教育社会公众的专门优势。博物馆的教育通过形象、直观的模式,生动形象地向参观者诉说着文化,观众也在一种融洽的交互式的氛围中,身临其境般进入博物馆陈列所表达的信息之中。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在新时期,文物博物馆要继往开来,传承好文化传播与教育两大重要的优势功能,为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发挥出博物馆这一公共文化空间所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郭秀媚《试析当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问题》[J].南方文物.2006.2.
参观文化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博物馆管理;社会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3-0031-09
Museum Management in the Age of Service
SHAN Jixiang
(Palace Museum, Beijing 10000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unprecedented progress in both the size and facilities of museums, providing a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museums to further develop. But the real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efforts of museum personnel. Only as long as today’s museums pay attention to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ublic visitors and influence and change the society with cultural influences, can their eternal significance and realistic value be recognized. As an excellent group engaged in Chinese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dissemination, the museums should take the upgrading of public service as their mission, gradually enhancing their ability to serve the public, and improving their social service quality.
Keywords: Museum Management; Public service consciousness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世纪之交,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注重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也有学者认为从这时起,“中国博物馆进入服务时代”[1]。今天,博物馆成为公众了解历史、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人们组织亲友活动、开展子女教育、享受休闲时光的文化空间。文化媒体的热衷宣传,基本陈列的适时更新与临时展览的及时引进,也都成为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的重要原因。博物馆不仅在地区文化旅游中发挥出特殊作用,而且为当地居民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人们相信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而且支撑着一个地区的文化活力。
顾拜旦说:“奥运会的作用和使命,是穿越转瞬即逝的时光隧道,将往昔与未来合而为一。”博物馆的“作用和使命”,也应该是将“转瞬即逝的时光隧道”“定格”下来,使人们感受到“往昔与未来合而为一”的快乐。城市中的每一座博物馆都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因此,应当努力使每一位观众都能找到反映自己现实生活的内容,应当努力使每一位观众都能接触到产生情感共鸣的信息。今天,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和参加博物馆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更全面地理解个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了解自身的创造能力,从而增强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近年来,博物馆的规模和设施都有了空前的进步,为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还有待于博物馆自身的努力。今天,也经常令人遗憾地看到,个别博物馆虽然地处城市优越地段,拥有较强的政策支持力度,但是却未将精力和财力重点用于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上,造成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措施不完善,社会服务水平得不到提高。一些博物馆不重视主动吸引观众,没有将想方设法使人们走进博物馆、利用博物馆作为长期坚持的重要目标放到应有位置。甚至有些博物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使博物馆内的文化气息淡薄。
当代博物馆只有真正关注和切实满足公众的需求,以文化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社会,才能彰显其存在的永恒意义与现实价值。然而一些博物馆忽视服务社会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博物馆文化活动存在形式雷同、未能贴近社区居民等弊端,博物馆与学校、社区的联系不够广泛和密切,未能形成长效性、规模性的活动机制,博物馆辐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深入社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程度较低。人们在各类媒体上可以读到的博物馆活动信息量很少,或是仅以专家的权威性语言书写的文章,这些让不少潜在参观者感到博物馆难以接近,环境不够愉悦。
英国哲学家边沁指出:“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进还是减少当事人的幸福。”[2]陈列展览过程中的“互动”,使参观者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成为陈列展览中的活的元素。博物馆应努力消除陈列展览与观众的距离,使之更加具有亲和力。人们参观博物馆时,往往最常见的就是“请勿拍照”、“请勿触摸”等警示语言,一些文物展品、场景与观众隔得较远,虽然这是出于安全和管理的考虑,但是,当一些博物馆将部分“完全可以触摸的展品”陈列于展柜之外,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就能使参观、体验、娱乐、学习交互渗透,为参观者提供回味无穷的文化感受。
在丹佛艺术博物馆,观众可以坐在非洲厅内,边看文物展品,边听播放器内传出的由居住在丹佛的非洲音乐家演奏的音乐。在视频站观众还可以录下他们自己2024某一艺术展品的故事。该博物馆首创的以对话口吻书写的“关联度”展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在许多展厅内都可以看见。丹佛艺术博物馆的观众,普遍对该馆在展厅内所做的努力持积极态度,但是2007年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仍有个别观众认为举办的这些活动有些花哨,他们只想纯粹地欣赏艺术[3]。
对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受益权,均是广大民众的民利。博物馆要成为坚持文化民主、促进文化理解、鼓励文化对话的积极力量。在加拿大,博物馆界主张以观众意愿决定办馆办展方向,旨在让博物馆真正成为民众休闲、参与、思考的场所。因此,他们定期进行社会民众2024博物馆的宏观和分类意见调查,全面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社会民众对博物馆的兴趣、意愿和预期,并以此为依据完善博物馆建设和举办陈列展览。
观众调查是博物馆不可或缺的工作,观众调查数据的积累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础。从国际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来看,观众调查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举措,标志着博物馆社会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赫德森称之为“市场调查时代的博物馆”,“20世纪30年代,博物馆界开始力图摆脱‘古董收藏所’和被束之高阁的‘书斋’的桎梏,希望将自己转变为一个社会教育场所。与之相伴随,博物馆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观众调查分析,大学心理学家和博物馆专业人士联手,将博物馆陈列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与观众参观疲劳之间的关系纳入了研究领域。”[4]
实施观众调查不仅能够了解观众的需求与期望,而且能够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通过2024观众参观的信息,统计分析参观线路的选择以及对陈列展览、文物展品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定期、定时的随机问卷和抽样调查等方式,客观地了解观众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评价,了解观众在展厅中如何分配他们的参观时间、参观线路和参观行为以及收获体会等,这些数据的2024为促进博物馆社会服务的规范化和博物馆管理的标准化提供重要依据。
博物馆观众调查的基本方法有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跟踪观察调查等,现有博物馆观众调查大多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方式。客观地说,我国的博物馆在观众调查方面还有很大的距离,开展观众调查的博物馆还不多,许多博物馆尚未组织过正式的观众调查,也有一些博物馆虽然开展过观众调查,但是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并不完善,存在积累的数据有限、样本偏少、持续性不够等问题,采取人工方式难免出现投入工作量大、所需经费多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博物馆对观众的认识,尤其影响了博物馆对观众实际受益情况的了解,不能全面、系统、持久地了解、分析与研究观众的需求,从而使博物馆的工作质量判断缺乏依据,也使博物馆所做的努力缺乏针对性。
因此,博物馆应将开展观众调查作为一种制度设置,完善观众调查的技术与方法,将提升品质的战略目标建立在有效的观众调查基础之上[5]。2002年以来,河北省博物馆面向市区大中专院校、中小学生等不同类型社会公众,采取口头调查、座谈会、赴馆外调查等多种方式,组织了十余次大型观众调查。通过对目标观众群的调查研究,既与社会公众和受访单位拉近了距离,密切了联系,又得到了大量客观的调查数据和信息,为博物馆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6]。
博物馆的观众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学生观众,二是一般观众,三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做好这三类观众的服务,是博物馆社会服务的关键。学生观众对于众多博物馆来说,占全年观众总量的比例较大,甚至占一些博物馆观众的半数左右。学生观众不仅数量多,而且大部分是集体性参观,目的性强,需要社会服务内容适合学生的心理,与学生们在校学习课程紧密联系。一般观众在博物馆观众中同样占有较大比例,其构成也较为复杂,以零散观众为主。这些观众或为了求知,或为了欣赏,或为了休憩而走进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往往不求系统,而是喜欢的就多看,一般的则观其大略,甚至有的慕名而来,专门参观某类展品。针对一般观众的参观特点,社会服务内容应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加以改进。博物馆对于特殊观众群体的服务,更应该进行换位思考,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7]。
在我国,一项2024“博物馆的讲解工作”的调查中,针对博物馆的讲解方式提出问题,约有51.8%的孩子选择了“由讲解员讲解”;39.3%的孩子选择了“机器讲解”;另外还有8.9%的孩子选择“不需要讲解”。针对“博物馆举办的下列活动中,你最希望参加哪一项”的问题,在设置的4个选项中,62%的孩子选择了“参加模拟考古”,将近25%的孩子选择了“参加文物鉴定,和专家进行交流”;而选择“听历史与文物知识讲座”和“参观历史文物展览”的孩子则很少。受孩子们欢迎的前两个选项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可参与性强[8]。
如何创造一个自由、随和、亲切和充满鼓励意味的“博物馆氛围”,如何让观众真正融入其中,是博物馆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真实了解观众心理和观众取向的变化,2008年9月初至10月初,苏州博物馆对观众做了约一千份随机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得知来馆观众主体为年龄在44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约占观众总量的82.7%;大专和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者占75.8%;苏州以外观众占69.9%。在观众综合评价意见方面,观众对苏州博物馆总体满意度为80.72%,其中对参观环境满意度较高,达到90.5%。这样的观众问卷调查获得了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参考数据,从而有利于检验和启发博物馆的工作目标与思路[9]。
今天,博物馆应将服务观众摆在首位,不但要使观众满意,并且要使观众愉悦。在“当代大学生眼中的博物馆”的调研中,不少学生强调博物馆的文物藏品的确极富吸引力,但是在参观中又极易产生疲劳感,进而产生厌倦感。他们在参观展览结束之后,实际上基本没有什么收获可言。问及原因,大多数同学都认为,一是“博物馆里的东西距离我们太遥远了”,二是陈列展览形式过于死板,无法融入其中,“感觉自己完全是一个无关的局外人”。有的同学说“为什么我们可以长时间坐在电影院中而感觉不到疲劳”,“我们拒绝平庸和死板,我们希望得到鼓励”。
博物馆是在校学生的第二课堂,不仅要考虑陈列展览的学科体系,还要考虑学生观众获取知识的方便途径。因此,无论是博物馆的讲解服务、学术服务,还是安全服务,都要有很好的制度安排,使为学生观众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无论是展品选择、文字说明、导引讲解、辅助陈列等,都应该给学生观众以正确的知识和理念,并能帮助他们释疑解惑。同时,博物馆应尽最大努力使学生观众了解博物馆,不仅了解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和展品,而且包括博物馆本身和博物馆的社会使命。
日本北海道的中学生在校期间均要有组织地到东京国立博物馆参观。美国各地的学校也有类似的规定,要参观华盛顿的博物馆群。我国各地的中小学校也有计划地组织在校学生参观博物馆,使学生们从小就生活在浓郁的历史文化艺术氛围里,接受人类文明成果的熏陶,造就高素质的未来公民。但是,由于社会治安和校园安全等因素,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在校中小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有减少的趋势,在“事故责任制”的压力下,部分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的教师担心学生的人身安全,不愿意组织学生离开学校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包括到博物馆参观。甚至有的中小学校居然形成明文制度,规定一般不准搞课外集体活动,这一做法严重背离了应有的素质教育理念。
1989年,由美国盖蒂博物馆牵头在11家艺术博物馆内开展调查,证实在博物馆观众中存在畏惧情绪,对于那些选择不参观艺术博物馆的社会公众尤其如此。调研结论写道,观众的“主要的障碍包括:对博物馆内容缺乏向导,提供的信息不充分,混乱的展品布局,令人却步的物理环境,令人生畏的员工,以及未能传达此次博物馆参观的益处”。另一份同时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了类似结论,即博物馆观众通常认为自己缺乏足够的知识来享受参观之旅,因此希望专家能就他们参观的艺术品提供更好的阐释。
底特律艺术馆开展了迄今为止最广泛的观众研究,重新定位博物馆使命,力求更加以观众为中心。2002—2007年间,该馆约九十个展厅在内容策划方面得到改进,这项工作由4个跨学科团队通力协作,其中策展人开展调研并起草展厅内容,签约作家负责起草展牌,展牌的书写需经严格的测试。各个展厅被重新组织安排,文物展品按照一定主题加以整合,从文物展品根植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找寻主题性的故事,而任何没2024联的物品则被驱逐出展厅。新颖的互动装置也在许多展厅得到应用,被放置在艺术品旁边。例如将视频投影投射在桌面上,来特写18世纪宴会上菜的流程,与展览中呈现的类似。经过重新策划,底特律艺术馆创作了近三千块展牌,以及约三百五十份互动设备脚本,并让观众小组进行审核[3]。
同时,一个由馆内教育工作者、策展人、作家、展览设计师共同组成的团队,应用一系列策略来吸引不同需求的观众。包括创设展厅内的主题性悬挂布置,设立导览区,提供展厅地图;开辟视频和阅览室,让观众可坐下来休息、阅读或是观看2024艺术家的影片;创设一些简单的游戏,供观众在展厅内尝试;设计与艺术相关的“关联度卡片”,可以让观众带回家,并在馆外使用。于是,展厅内充满了各种供观众发挥参与的机会,包括让他们创作诗歌或是记录想法、装帧简单的日志,开展观众与博物馆员工之间的对话。这些在改变大部分博物馆都奉行的“只许看,不许碰”的惯例上前进了一大步。
博物馆的开放部门除了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工作程序,细化员工的岗位职责和服务标准外,更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供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项目,及时解决、协调各个服务环节所产生的问题,从博物馆的设施到员工的具体服务内容,都要体现这一服务理念。现代化的博物馆必须设有咨询处、休憩空间和设施、导视系统、盥洗空间、医疗站、各类教室、专业图书馆、阅览室、餐饮和出售特色文化产品、旅游工艺品的博物馆商店等配套服务设施,让参观者享受博物馆的优质服务是必然趋势。
博物馆的开放区域内应实行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在馆内设置饮水处、座椅、自动存包柜、轮椅、雨伞、童车等供参观者免费使用。对扶梯、电梯、空调、展厅内照明、卫生间、安全出口、消防设备、应急指示灯等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与更新,将“导览图”、“观众须知”、“安全警示”等标志设施进行更换,使其更为醒目,起到指示与警示作用,方便参观者的进出,确保参观秩序,维护参观者的安全。此外,运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例如对讲机、电话机、广播等,保证紧急事件发生时能够更加及时地妥善处理。为了更及时地与观众进行沟通,还需设置观众留言簿,以便针对观众所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上海博物馆重视服务质量的提升,将为观众营造舒适、安逸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文化环境作为基本办馆理念。服务内容包括从宣传博物馆展览的初始服务,到博物馆为观众提供的区域服务和深入社会的延伸服务。在展厅内,增加用于观众休息的座椅;负责环境卫生的保洁人员不停地擦拭着地面、展柜;大厅内的服务台摆放着免费为观众提供的轮椅车、婴儿车;为观众设置了卫生室,备有急救设备和充足的免费应急药品;随处可见的时钟、导游图、示意图、指示牌、语音导览;多媒体屏幕除预告陈列展览外,还播放展览指南、文物知识、名词解释、知识有奖问答等内容;充裕的馆外停车场,停放着不同类型的车辆;滚动电梯输送着上下楼的参观者;展区内设有快餐厅,出售的份饭荤素搭配,价格适中。
今天,应努力建立和健全与博物馆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和体系,例如加强与博物馆文化研究与传播相关的行业协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新闻媒体等机构的联系,加强信息交流,开展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促进资源整合,开展联合行动;建立与博物馆相关的保险、安全保卫、运输、制作、财务、清洁等机构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与博物馆相关的专业化中介、评估、咨询机构等。这些组织机构作为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延伸和补充,将以更加客观、公正、高效的社会服务标准来满足博物馆的需求,衡量博物馆的价值,在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博物馆与政府部门之间、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服务观众是博物馆的重要责任与使命。目前,我国大部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部门力量薄弱,缺乏理论与实践经验,即便有相应的一些社会教育活动,大多也只停留在接待讲解的层面。与学校教育环境不同,博物馆是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观众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选择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博物馆观众有着多样化的来馆动机、目的与诉求,或是为了兴趣爱好,或是为了学习研究,或是为了放松心情,因此,观众参观行为也是复杂的,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同时,进入博物馆的观众都带有前来参观时就已经拥有的经验、知识和态度,有属于自己的观念、经验和故事。
因此,博物馆在接待咨询、参观引导、提供资料以及安排讲解等方面实行规范化服务的基础上,还应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有条件的博物馆还应设立公众教育部或教育服务部,设立学生展室和互动空间,既为培养未来合格公民做出贡献,也为培养博物馆的忠实观众做出努力。故宫博物院整合、推行形象规范(VIS)以及对一线员工进行礼仪和英语培训,对院内餐厅、商店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重新规划、改造,增设邮局、电话亭、咨询处、医疗点等服务点,希望能为来院观众提供更加舒适、合理、周到、便捷的服务,使故宫博物院的公共服务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一些社会公众的印象中,博物馆就是一排排冷冰冰的展柜和一件件没有生命气息的展品,再加上“请勿动手”、“严禁入内”的警告。正是这样一副冰冷的面孔,使得博物馆本身及其陈列展览内容变得不可亲近,使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传播障碍。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方式。在陈列展览中应体现出对于每一件文物展品的尊重和理解,而每一件文物展品又应体现出对于观众的尊重和理解,处处为人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创造亲切平等的氛围。这样观众的收获就不再是浅显的,而是深刻的;不再是短暂的,而是长久的。
在我国,作为外国观众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博物馆应尽可能提供不同语种的讲解服务。故宫博物院针对外国观众数量多的特点,提供包括英语、日语、韩语、俄语等四十多个语种的语音导览服务,机随人行,每当观众驻足于文物建筑或文物展品前,自动开启讲解,很受国外观众的欢迎。南京博物院除进行日常的中文讲解服务外,也开辟了英、日和手语的服务。目前,有半数以上的讲解人员能够使用流利的手语为残疾观众服务。湖南省博物馆在“走向盛唐展”归国汇报展展出期间,展览简介及所有的指示牌,都采用了中、英、韩三国文字,使参观者更好地了解丰富的展览内容,受到外国观众的普遍好评[6]。
目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采用触摸屏导览系统,为观众提供参观路线、通讯、购物、研究资料等多种服务。观众喜爱的触摸屏导览系统应达到屏幕画面的构图、色调、音乐、配音、动画及历史知识的介绍高度统一,使观众在动手触摸操作中增加参与兴趣,满足求知的需要。因此,触摸屏导览系统设计既要考虑观众构成的多层次性,又要考虑观众求知的多元性,使观众能够在触摸屏导览系统上获得希望了解的内容,并能灵活掌握所需的时间和内容。有了这些满足探索欲望和得到满意服务的条件,观众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吸引而来。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大型博物馆纷纷进行改扩建工程,所增加的部分基本上都是社会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提升博物馆的原有参观质量。大英博物馆将原本沉闷的中庭图书馆区改建成为一个开放舒适的公共空间,设置有餐厅、咖啡厅、阅览室、纪念品销售部、卫生间等服务设施,教育中心可容纳1500名观众,另外,地下的考古室、2个视听中心、5间讲堂以及一个开放式活动空间,为举办会议、讲座等公共服务提供足够的空间,深受观众欢迎。
2007年10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更新改建的教育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的教育活动、全面的数据统计,构建了一个全面而完善的大都会教育体系。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大都会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部的人员规模在五十至七十人左右。其所属人员涉及咨询、导览讲解、电化教育及网页制作与编辑、成人教育、学生教育、学术项目、沟通协调等多方面。此外,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也是教育部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在教育部的不同职能团队中,都有独立管理的志愿者队伍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10]。
改扩建后的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完善了服务设施,包括视听室、会议室、大型书店以及集商店街、餐厅、咖啡厅和停车场于一体的现代购物中心,宽敞、便利、舒适、周到的服务设施延长了观众在博物馆内的逗留时间。人性化服务体现于细微之处,而不是一种时髦和摆设。英国泰特美术馆为观众准备的轻便精美可携带的座椅,使观众可以随处坐下休息[11]。我国目前进入博物馆建设高潮,不少城市的博物馆正在实施改扩建工程。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博物馆越来越成为理想的公共服务场所,具有影响力的博物馆服务项目和文化活动也会逐渐增多,因此应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世纪之交,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占多数的情况不同,我们的社会处于转型期,基层民众仍然占社会总人口的多数。他们经济基础薄弱,受教育程度不高,话语权不多,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弱势地位。关注基层民众的权益,关注弱势群体的命运和发展,是政府的职责,是社会的良心。博物馆免费开放,许许多多从未光顾博物馆的民众欣喜地走进博物馆,这正是他们获得文化权益的快乐。只有从这个高度看待博物馆免费开放,才能触及到本质意义。
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外在的良好形象,也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亿农村人口进入各大城市打工谋生。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对于新居住的城市,不可避免地会感到陌生和冷漠,他们会感觉城市的繁华离他们很远,甚至时常产生这里是别人的城市的感觉。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人们不可能发挥出最大潜能和创造力。能否使每一位暂居者在城市中都能获得“家”的感觉,能否使他们像热爱自己的家乡一样热爱新居住的城市,这些关系到社会安定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博物馆,应该为破解这些问题做出贡献。经过调查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工”每天的业余时间都在聊天、打牌和看电视的娱乐节目中度过,他们渴望城市文化生活。
2011年7月,北京市东城区启动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辖区内的三十余座博物馆设立“农民工开放日”,让农民工走进文化场所,丰富业余精神生活的同时,感受北京的文化底蕴[12]。同样,免费开放以前,人们发现在现代大学生眼中,参观博物馆与不菲的博物馆门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鱼与熊掌”的关系。尤其是一些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门票的价格常常令他们对博物馆望而生畏。因此,问及他们对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看法时,他们都选择了十分赞同,并且表示以后会增加参观博物馆次数[13]。
博物馆相当于一个大众信息传播中心,应该使所有观众,包括有听、读等方面障碍的观众更好地享受博物馆。无障碍博物馆不仅包括建筑无障碍的建设,“还包括为视力、听力和学习等有障碍的人设计相宜的展览和教育项目”。目前,我国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多是文物展品加标签式,只适合正常视觉的人们欣赏,讲解服务也基本上是针对有正常听力的观众,这会使听力、视力有障碍的人士得不到相应的服务。实际上,无障碍博物馆包括更加全面的内容。例如作为公共活动场所,要求建筑无障碍;作为文化传播机构,要求信息和交流无障碍;作为公众性文化机构,要求文化无障碍;作为文明宣传教育机构,要求心理无障碍[14]。
在建筑无障碍方面,需要在博物馆中专门准备残疾人轮椅和儿童车,设置专门的残障人电梯,可以把行动不便的观众安全送到各个展厅,设置特殊人群专用的触摸屏和电话,使残疾人感受查询及交流的便利。在信息无障碍方面,需要为视、听障碍者提供特殊的声音或画面服务,印制盲文博物馆介绍、展览简介,使用盲文说明牌,盲人出版物,在展厅内准备放大镜,以帮助视力低的观众,使用嗅觉盒、凸凹版等,增加有声出版物的类型,选择一定特殊展品,让视力障碍者触摸,或者复制一些帮助他们感知体验的模型,对听力障碍者提供手语讲解。
在文化无障碍方面,法国是先导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就发起了“障碍与文化”运动,帮助多方面有障碍的人群享受博物馆的文化与艺术,例如对智力障碍者选择特定展品,提供特殊讲解服务。雅典光明之屋博物馆的负责人认为,盲人一样有权利欣赏伟大的艺术品,博物馆帮助盲人欣赏艺术,提升生活,让他们有机会用心代替眼睛感受艺术的精髓,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伊利诺大学博物馆还将博物馆本身作为身心障碍者的训练场所,为他们提供在博物馆内工作、学习的机会,并对他们进行训练和评价。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平等权也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当前,博物馆还应努力实现心理无障碍,就是要尊重所有前来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让所有的观众都感觉受到热情的服务,诚心为需要帮助的观众提供帮助。对弱势人群的服务,要体现博物馆对他们的关切,更重要的要体现对其尊严和个性的尊重。博物馆全部工作的核心和目的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因此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才能生存和发展。在我国,一些边远地区的贫困人口,因为居住地域的影响、经济或者社会原因,而失去接受正常教育的机会,形成庞大的文化弱势群体,但是他们也有享受文化、欣赏艺术的权利。
博物馆是为公众服务的公益性社会机构,关心所有社会成员是每一座博物馆应有的使命,其中当然包括格外需要照顾的弱势群体。法国格拉斯国际香水博物馆员工发现,有近10%的成人或孩子由于客观原因从来不到博物馆参观。例如长期生病的儿童,他们客观上无法来到博物馆。为了使他们能够和同龄人一样,接受同样的教育,享受学习的快乐,博物馆为他们专门设计了教学用箱,所传播的专业知识并不多,主要使他们可以亲自动手或者亲眼看一看香水的制作过程,亲身感受香水文化,而不仅仅是羡慕那些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正常的人们。
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体现出博物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为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体现出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文明理念。泰特艺术馆于1976年举办了英国第一个重要的可触摸式展览,向视觉有障碍的观众介绍西欧现代雕塑。后来举办有“感觉的述说”、“超越表象”、“手的沉迷”等展览。1990年,大英博物馆举办的2024古罗马城生活的展览“走向古罗马广场”,利用大量可触摸的雕像、陶器、铜器、壁画和音乐导游为残疾人营造一个生动的古罗马世界。
台湾博物馆主办的“台湾博物馆建筑之美——视障体验特区”,邀请15岁以上的视力障碍者参观,通过讲解及亲手触摸,让他们认识台湾历史博物馆的建筑之美,并让他们用黏土捏塑自己认识的博物馆。雅典有一家名为“光明之星”的触觉博物馆,主要展出世界著名雕塑作品的仿制品以及希腊著名历史建筑的泥质模型。每件展品都有用希腊盲文撰写的说明牌,盲人在参观时可以触摸展品,用双手来欣赏这些艺术品,使盲人也有机会欣赏到精美的艺术品。美国奥克兰博物馆还对员工进行手语培训,以备不时之需,为听力障碍者提供服务。
无障碍博物馆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博物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无障碍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所谓无障碍环境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安全通行、便利使用、顺利交流而设立的各种设施和服务,其中包括交通无障碍、建筑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和文化无障碍等。无障碍环境是人道主义和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针对残障观众举办的教育活动,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让所有人都可以接触到博物馆文物展品的理念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除了在残障观众通道方面提供最佳保障和操作之外,他们还提供残障观众参观服务和专为残障观众举办的活动。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提供残障观众多种服务内容,一是核心公共活动区有为残障观众提供必要的准备,例如助听设备、讲座的实时字幕、手语翻译、大字体标注等;二是针对视力障碍人士举办语言影像参观、触摸参观、录音参观、研讨和艺术活动等,此外博物馆专门设置很多可以触摸的展品,在博物馆外提供印刷和盲文材料等;三是对听觉受损或聋哑人定期安排活动,包括参观接待和讨论会,聋哑讲解人员给公众提供美式手语讲解,同时配有有声翻译为不同观众服务;四是博物馆内参观、博物馆外活动和远程会议活动也尽可能满足特殊教育班级和残障团体的需求[10]。
在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儿童博物馆主动承担起儿童心理导师的职责,受到儿童家长的欢迎和好评。为了回报博物馆的工作,不少儿童家长慷慨解囊捐赠博物馆事业,至今已募集到数百万美元。美国博物馆协会将此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广为传播,启示博物馆界同仁在困难时刻,积极转变角色,拓宽社会服务渠道。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博物馆得到的捐款、政府资助和投资回报大幅缩水,博物馆的会员和观众开始流失。美国博物馆界人士认为,应将经济的衰退看作完善自身、塑造文化和服务社区的契机,在经济困难时期,博物馆更要强化社区服务与教育的功能,以抚慰心灵,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15]。
博物馆所开展的特色教育活动,紧跟时展,满足公众需求,往往发挥出常规博物馆陈列展览难以实现的特殊作用。自2005年4月起,江户东京博物馆开始利用博物馆资源,创办以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减少痴呆症风险为目的的活动,体现人文关怀。例如建立“地图制作活动”,由老年人和专业职员等工作人员组成小组,根据博物馆收藏的地图,陈述过去的生活,将听取的内容写进地图,然后作为“记忆的地图”进行展示和发表,参加者在活动期间内安装计步器,对步数和日常生活进行记录,目的是减轻老年痴呆症风险的因素。两年的时间内“地图制作活动”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参加者由东京都老人综合研究所负责评价,结果显示老年人感情变得更加活跃,良性的感情明显提高[16]。
参观文化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少儿;第二课堂;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迄今为止博物馆行业首个权威性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要法规。《条例》的颁布和实施,迅速在博物馆界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博物馆系统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热潮。
众所周知,博物馆作为非营利组织,其设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进行科普教育和知识传播。新出台的《博物馆条例》更加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明确指出:“本条例所称的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可见,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条例》明确了博物馆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教育基础设施,首次从国家法的层面,确立了博物馆的法律地位、性质、任务和规范。对博物馆从设立、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契机,规定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体系,指明了今后博物馆要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方向。诚然,一提到“教育”,特别是家长都不会对这个词感到陌生,可以列举出诸如:奥数班、外语班、美术班、舞蹈班、雕塑班、武术班、才艺班等各种名目的兴趣班及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但很少能听到家长周末带孩子专程去博物馆看展览的,而博物馆也缺乏对低龄少儿(3-10岁)群体的关注。作为未来时代的主人,我们完全有责任和义务用我们的双手去为广大少儿推出适销对路的展览。下面,笔者尝试从博物馆为何远离少儿入手,围绕少儿参与互动从未知享受全新体验,博物馆如何为少儿服务?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着力探索并彰显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在低龄少儿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希冀与大家共享。
一、博物馆为何远离少儿?
一是孩子们不去博物馆与家庭有着紧密的联系。家长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子女今后的成长。在现代社会中,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越来越高,不少家长也都知道博物馆里荟萃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让孩子们看看也是很有益处,但问题是家长们付诸实际行动的比较少,故在博物馆里见到孩子们的身影并不多,有些博物馆甚至到了寥寥无几的程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家长们对博物馆的社会教育直接性、多样性、广泛性、社会性等职能教育特点认识上还存在误区。
二是当前适合少儿参观的博物馆还比较少。(3-10岁)少儿最适应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妙趣横生最能启迪孩子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兴趣。而目前适合低龄少儿游览的博物馆和展览还较少。有些博物馆大多数面对是成年人社会群体,如果多办些少儿教育和展览,以此引起少儿对博物馆教育的浓厚兴趣,则情况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笔者从事文博工作以来,有机会屡次在博物馆观察公众群体,发现在最低年龄段中小学生并不多,且大多学校来馆参观的多集中在每年春秋两季,而幼儿园有组织地到博物馆来参观的更为罕见。也就是说,幼儿园对博物馆在认识和了解上有限,博物馆远离了幼儿园这一特殊群体,应引起各级广泛关注。
三是博物馆社会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有些博物馆虽说属非营利单位,实则情况不尽相同。有的不收门票,但变相收费;有的展览形式和表现手段陈旧,没有创新和改进;有的年久失修,服务设施不完善;有的解说跟不上,服务质量差,等等。各种情况并存,以致造成了少儿和家长疏远博物馆。
二、少儿参与互动从未知享受全新体验
参与和操作对孩子们更具有吸引力。少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人、新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少儿学习欲望也正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的,通过互动、参与达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学习本领的目的。博物馆正是一个理想的由兴趣出发、通过实物探索和学千世界的特殊场所。怎样使展览吸引人呢?首要的就是展览力求新颖别致,运用现代先进设备,独出心裁的展示手段。这不仅是孩子们的愿望,也是成年人的要求。要让少儿观其物、知其物、甚至还能触其物。例如:美国旧金山的蒙特瑞海湾水族博物馆是一间海洋生物博物馆(Monterey Bay Aquarium),拥有成千上万种海洋生物。该馆有10个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展览,供孩子们尽情沉浸在海洋的世界里。小观众可以等待一只蝙蝠鹞鱼在自己双手的接触下游过;可以触摸到诸如海黄瓜等海洋生物的形状;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勇气,还可以用手去触摸一只有钳子的蟹,漫游在崎岖的岩石海岸;或者潜入鲜艳的珊瑚礁中,去观察鳗鲡、鲨鱼以及其他海洋生物。儿童通过与展览的“互动”,会得到许多答案,更获得一种奇妙的感觉和全新的体验[1]。
三、博物馆如何为少儿服务?
(一)更新服务观念,拓展服务渠道。少儿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蹒跚学步,咿呀学语到懵懂少年,他们的思维逐渐打开,世界观逐步形成。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接受怎样的教育,获取何种信息,对少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而参观博物馆则一致认为是一项极为有意义的活动。因此,博物馆要积极地与各类教育机构,甚至是幼教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争取更多的少儿投入到博物馆中。事实上,当少儿从走进博物馆的时刻起,大量的文化信息就会扑面而来。他们的小脑袋立即忙碌起来,处于了“参与”的状态。如今的博物馆都在进行各项改革,将其展览推向市场,以赢得观众,也的确需要大家多方面的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地为少儿着想,甚至让他们把博物馆的精品“搬”回家。这方面我们能干的事情有许多。例如:编写一些书籍、利用网络介绍或者举办手工课堂等教育活动。中国铁道博物馆自2005年以来,就以馆内机车车辆陈列大厅常设展览的文物、展品、沙盘、模型、教具等为依托,在展示、体验、互动、表演等区域开展了以“火车探秘”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活动根据低龄少儿的心理特点,策划了“猜火车”的活动环节,让少儿从外观特点逐步认知机车,了解铁路。此项教育活动不仅少儿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增进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推出相应的展览,满足少儿需求。例如:举办综合性的以展示伟人名人人物事迹展,强调其童年时代、学生时代对他们今后一生的影响,以丰富形象的史料(照片、实物)突出其业绩。如:马克思在的政治、哲学、经济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不能不归功于他在大英博物馆的学习,是博物馆培养了这位举世罕见的思想巨匠。同样伽利略、爱因斯坦、达尔文等,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离不开博物馆对他们的哺育。
(三)即便不能给孩子优越的条件,但完全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记。笔者既是一名文博工作者还是一名五岁孩子的家长,我曾带着孩子参观过被北京很多的博物馆、名胜古迹等。例如:故宫博物院、北京海洋馆、紫檀博物馆、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等。虽然自己的孩子年龄尚小,但孩子见到了以往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各种生物化石、古人类遗物、青铜器等大量文物艺术珍品;知道了蝴蝶的四个主要生长发育过程、蚂蚁的生活习性、蜘蛛的分类等等。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既收获了快乐,又收获了知识,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我也深切的体会到了将少儿置身于博物馆优雅的环境中,则必然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智慧的启迪。只有让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展览才更具有教育性和普遍性,才会有众多的家长重新审视博物馆的存在与我们密切息息相关。而博物馆发展的历史和实践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博物馆在利用科普资源对少儿进行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成效显著。
四、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博物馆发挥着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单纯的课本学习乏味无趣,如果能将历史课甚至有些地理课程搬到博物馆,结合丰富多彩的展陈,注重引领青少年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认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人文气息的熏陶,那么其效果无疑将会事半功倍。
首先,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大百科全书。它不仅藏有大量的历史信息,还有大量书本上看不到、听不到、学不到的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少儿参观博物馆,是书本课堂知识的有益补充。博物馆展示的直观性、知识性、趣味性可以使广大少儿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和了解自然、历史、民俗、艺术、科技等,这样有利于陶冶身心、增长知识、提高素养、发现和享受快乐,也有利于培养少儿的兴趣,开发自身潜质。
其次,博物馆教育少儿易接受。不同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等机构,博物馆以其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最容易被少儿所接受。博物馆不仅有大量的珍贵图片,简洁的文字,精准的数字,珍贵的实物、史料,还有许多现代文明的高科技展示。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博物馆,如自然博物馆、动物博物馆、海洋博物馆、科学技术博物馆等适合学前儿童参观的展馆,深入浅出地展示现代科技成果,妙趣横生地揭示人类万事万物不断变化地进程及其规律。这些都是书本里、课堂上、校园里难以做到的。通过参观博物馆,可以改进或消除传统学习方式和教育方法的某些不足和弊端,灵活多样、适合少儿心理特点、喜闻乐见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以更宽的视角来审视世界、了解社会,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将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它通过收藏、保存、研究和展示文物和标本,来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发展。因此,凡是进入博物馆的人群,都是博物馆的教育对象。无论是幼儿园的少儿还是耄耄老人,无论是一般群众还是学者文人,无论是国内群众还是外国游者,他们都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参与各项教育活动,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和共享人类优秀文化和精神遗产的教育目的。因此,不论作为家长还是作为幼儿组织,要从有利于孩子全面健康茁壮成长入手,充分利用现有博物馆教育资源,实施组织好各类教育活动;同时各中小学校可以依据不同年龄阶段,有选择地与相应的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共育机制,采取多种教育方法,使少儿及中小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这样既节省了教育成本,又把博物馆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少儿及中小学生教育的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滢:《欧美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广州艺术博物馆年鉴》,2006年,第68-69页。
[2]《博物馆条例》:国务院第659号令
参观文化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一、博物馆旅游的含义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将一个地方的文化内涵加以表达。博物馆观众是随着人们在旅游中对于文化的认同度的不断加深,博物馆也不断向前发展,博物馆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游客的类别也丰富多样,游客对于旅游文化也不断向前认识发展。博物馆旅游是指以博物馆及其衍生物为吸引物,利用一定的资金、技术将博物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优势,吸引游客以观光、游览、休闲、参与活动、修学、研究、提高自身修养等为目的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例如观众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一个专门纪念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件中所牺牲的中国人民,观众的体验是肃静的,发人深省的。常州恐龙博物馆等是与恐龙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所以在项目展示中,博物馆的旅游体验希望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游客走进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博物馆的旅游带动体验,从而使博物馆的旅游体验具有深刻的主题性思想,同时呈现出的都是具有一定主题的概括。
二、博物馆旅游的体验性
所谓体验是指人们以个性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所呈现的一系列事件的美好体验与回忆。
(一)博物馆旅游中的场景展示
博物馆旅游伴随着多种程度的不断探索,具有丰富的场景再现可以重点在于增强人的主观情感的表现,使观众因为体验而产生共鸣。展示场景通常有多种表现方法,可以通过场景复原的手段进行展示,也可以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方法,进行色彩等形成一个主题所要表达的基调,因为运用恰当的色彩基调和照明设计,使观众一进入博物馆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感受,产生联想,可以置身主题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厅中多种场景展示体验,如杨靖宇抗战场景,东北抗日联军的风雪场景,让人进入其中,仿佛走进了抗战的昨日,复原场面十分逼真,让络绎不绝的观众聚集其中,共同融入这样的抗战氛围,这种场景体验的巧妙,让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所呈现的抗日战争场景与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抗日激情永远的结合在了一起,从而烘托了博物馆旅游体验性表达的气氛。
(二)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参与性
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参与性往往带给观众多种新的体验,传统的博物馆常常会让参观者感到枯燥乏味,缺乏看点,这主要是由于展厅过分的注重和强调展品的保护或者是学术研究,其实为了更好地符合大部分观众的旅游体验的参观,就应该转变传统博物馆观念,应该更多地为博物馆旅游体验服务,为大众的观展效果服务,大多数普通观众,对专业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刻,更愿意将文字上的东西变成可以直接去体验和感知的东西,从而产生对博物馆浓厚的兴趣,也许这个体验的深刻将带着观众离开博物馆后还能够通过查找资料或2024相关文字信息,加深对博物馆文物展品的认识,这种学习和研究会更有效果,研究起来也越深刻。旅游形式中,观众的身临其境地参观,让游客通过多种形式的参观和娱乐,真实体验了许多旅游中的快乐,在多种文化体验区,游客始终能够感受和了解文化的魅力和文化的表达,将旅游和体验成为参观博物馆的宗旨,更好地依托场景展示,引发多种好奇心和开拓新的思维和趣味。例如沈阳的新乐遗址博物馆,展览园选用了许多复原远古先民的生活,有涉猎,有首领议会等,形象逼真,在遗址原地建立这样的场景复原,更加烘托沈阳先民的地域文化的氛围。所以博物馆的旅游体验设计至关重要,体验性的展示方式,从观众的思维方式出发,能够充分的调动观众的能动性,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使观众迫不及待可以参与博物馆所设计的体验项目中,让观众能够融入博物馆所设计的主题氛围,让观众参观博物馆当成一种娱乐和探索之旅。
三、博物馆旅游的体验性发展
上一篇:社区主题活动策划书
下一篇:社区世界人口日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