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化妆心得体会(甄选5篇)

花开花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26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6分钟。

化妆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小玲是一家外企客服部门的工作人员,按照公司的规定,每天一定要化妆才能上班。小玲到这家公司工作之前,没有每天化妆的习惯。在这里工作两年以后,小玲觉得自己化妆有点“上瘾”,每天出门前的化妆时间越来越长,有时甚至超过两个钟头。

父母看到小玲每天一起床,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化妆,都为小玲担忧。妈妈忍不住多次关切地问女儿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对自己的这副模样不满意?其实,按时下的标准,小玲的模样绝对可以说是个美女。当然,化了妆就更完美一些。

也许是客服工作的要求高,小玲还记得她刚到公司上班的时候,就被上司严厉批评,原因是她的妆化得太油了,让人看了不舒服。当时小玲心里很难过,但也让她深刻认识到妆容对客服工作的重要性。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太现实了,容貌就是名片,尤其是女孩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职业环境中,面对客户不把自己的妆容理好是完全不行的。

为了理好妆容,每天早晨,小玲要不停扑粉,打胭脂,画眉,画眼线。上眼线画完划下眼线,然后还要画内眼线、睫毛……如果有一步没化好,就要全部洗掉重新再画。这样一来,化妆的时间越来越长,补妆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有时候,小玲甚至会想:干脆去整形吧,但考虑到整形之后可能还是要化妆,只好算了。

问题是小玲不仅妆化得越来越细,也越来越容易焦虑。无论是平时的仪态还是举止,只要她自己觉得任何方面有丝毫不完美,就会吃不下,睡不着。每天晚上睡觉时,她都会想着自己脸上有哪些缺陷,怎样用化妆来弥补。她现在是没有化妆就不敢出门,对自己的容貌完全没有自信。宁愿上班迟到,也要化妆到自己满意为止。

心理分析

女性化妆能充分展现个人魅力,体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因此,女人爱化妆无可厚非。但像小玲这样发展到过分依赖化妆,陷入迷恋状态,甚至出现了对化妆欲罢不能的“上瘾”心理,就变成一种病态了。

小玲因受到了上司的严厉批评,开始对化妆这件事情比较注重和追求。其实,小玲即使不化妆,她的美貌也足以令人回头三望。但由于职业的需要,迫使她过于关注对自己的化妆,而且要求越来越高,潜意识里一直在不懈地追求完美。她时刻渴求自己保持最完美的姿态,包括仪态、容貌和举止等各个方面。小玲这种心理,很容易从自尊、自爱、自我要求过高,转化成为自恋,导致对化妆的迷恋。而且任何方面一丝一毫的不完美,都会引起严重的焦虑。

导致小玲这种化妆强迫心理的原因,除了她过于追求完美,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竭力想用自己的完美来弥补社会和生活中的不完美外,更主要的是现代社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迫使人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各种传媒的宣传加上社会文化的渲染,又使得人们追求完美的欲望被最大激发了出来。

化妆其实和吸毒很相似,也会上瘾。当小玲开始化妆的那天开始,她就不能不化妆了,因为她无法平衡的对待化妆与不化妆的自己。开始,化妆也许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美,但到了后来就成了自欺欺人。特别当小玲客观自我与内在主观自我,也就是自我评价发生矛盾时,就产生了生活中的焦虑和迫切感,从而出现化妆“上瘾”的心理障碍。

心理处方

化妆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但与之对应的是,在中国彩妆行业的这一片沃土上,活跃着的大多是来自国外的品牌,而且随着护肤品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彩妆市场被越来越多的外资化妆品巨头们视为下一个突破口。面对国际级的竞争对手以集群之势在中国彩妆市场开始“围猎”,中国本土彩妆品牌如何在自己的国土立足?面对如此硝烟弥漫的战场,本土彩妆品牌又该如何突围?

差异化定位是突围之利器

与护肤品不同,彩妆与流行、大众文化、时尚等有更紧密的关系,消费者对于这些方面不同的追求也使得彩妆消费群体的分化更为明显,这就要求品牌必须做到差异化,可以吸引到市场上的特定群体,而没有特色、个性化不鲜明的品牌注定将日益被边缘化,最终为市场淘汰。因此,本土彩妆品牌要想突出重围,就必须利用差异化定位这一驱动因素走出一条与自身资源相匹配的发展道路。

本土彩妆品牌既可以从渠道上进行差异化,也可以从产品上,或服务上,或是其他的各个相关领域进行差异化,主要目的是帮助品牌另辟蹊径,避免与国际大牌的正面交锋,潜心发展自身所长,巧妙避开对手强项,攻其弱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加大品牌本身的不可复制性,形成品牌在市场上的独特竞争力。

一些本土彩妆品牌就是从一个细分市场开始做起,专注于彩妆产品的一个核心品类,以此为中心进行市场开拓与品牌的延伸,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2006年,玛丽黛佳携全球首创的嫁接式睫毛膏进入中国彩妆市场,全新的产品体验迅速受到消费者关注。随后,玛丽黛佳一直专注于睫毛膏领域,相继推出了多个新型首创的睫毛膏产品,为消费者带去了不同于市场上其它品牌的独一无二的差异化产品,在国内睫毛膏领域成为领导者,在彩妆市场上也树立了独树一帜的品牌形象。之后,玛丽黛佳以此为根据地,开始拓展其它市场,丰富其眼部彩妆产品,发展势头强劲。目前,玛丽黛佳已经在全国构建了超过4000家终端网点的营销体系,成为本土彩妆品牌中的佼佼者。

而针对外资彩妆品牌主要占据高端市场,对中低端大众市场的关注较少这一客观情况,色彩地带就将其品牌定位在了拥有中国最大的消费者群体的二三线市场,获得了发展机会。针对18-25岁的年轻少女目标消费群,以色彩变幻为主打,瞄准国内二三线城镇市场,在国内专营店渠道遍地开花。色彩地带充分利用了差异化的渠道定位,专攻这个外资品牌竞争力相对薄弱的市场,抓住机会,为自身赢得了发展。

融入东方特质,为消费者量身定制

国际品牌纵使坐拥强大的品牌和科研后盾,但其产品并非无懈可击。对于中国女性来说,由于眼皮较厚、眼眶较浅以及肤色偏黄等原因,国际彩妆品牌中常见的金色,蓝色,银色等颜色都不适合中国的女性使用,会让肤色显得更灰暗。因此,虽然国际彩妆品牌优势无数,但毕竟在中国的市场上,消费者都是具有东方人特质的和被东方文化所影响的人群。只有中国人最了解中国的文化、最了解国人的消费心态,最了解各个区域市场的消费习惯,也最了解国人对彩妆的消费需求。

被誉为中国“学院派”彩妆代表的千艺彩妆,通过10余年针对东方人色彩系统的研究,利用其强大的科研优势,联手多家国家顶级研发机构,结合中国女性的肤色肤质、审美取向,精心打造了适合东方人的,同时又紧跟国际时尚潮流的彩妆产品,满足了中国女性各种肤质的需要。千艺彩妆更是将“魅力东方女性”作为企业的使命,具有东方特质的产品与国际一流品质的保证,使得其自创办以来,销售业绩逐年提升,现已迅速成长为国内专业彩妆知名品牌。

因此,本土彩妆品牌想要想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彩妆市场分得一杯羹,就要开发出更多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以此作为与国际品牌抗衡的优势筹码。

更有针对性更有渗透力的营销手段

国际彩妆品牌以其强大的集团为依托,都有强势的广告投入,铺天盖地的广告塑就了其强大的品牌知名度,使其品牌形象也深入人心。本土彩妆品牌不应盲目效仿,花大量的资金投放到传统的媒体渠道上。在本土彩妆品牌的战略营销之道中,品牌的个性化与精准性尤为关键,品牌需要的是口碑式渗透、种子式的开发。相比起那些硬性的广告宣传投入,本土品牌应将网络媒体这一快捷、高效且成本低廉的平台作为品牌宣传的重点阵地,进行低成本、高产出的品牌传播,借助微博、开心网、土豆网等新兴社会化媒体渠道进行互动营销、跨界合作、打造口碑,再加上适时的事件营销,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市场上一些本土彩妆品牌已经开始关注社会化媒体这一领域,纷纷入驻微博,卡姿兰就通过自己的官方微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包括分享产品体验、转发有礼、及品牌活动宣传等,同时也有一些品牌利用微博平台开设了彩妆学院,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使用知识和化妆技巧,还邀请品牌资深彩妆师入驻微博,线上回答粉丝的问题,加强了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近年来因为互联网的长足发展,使得低成本高产出的营销成为可能,也为资金实力不能与外资彩妆具体想抗衡的本土彩妆品牌提供了新的机遇。

综上所述,本土彩妆品牌面对国际品牌的围攻之势时,不应与之正面冲突,而要避其强攻,以己之长,另辟蹊径,完成突围。对于本土彩妆品牌来说,资金不足、缺乏系统的管理等都不应该成为发展不力的理由,只要品牌定位清晰,品牌差异化优势突出,树立起品牌独特的个性和文化,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资源,针对目标群,进行精确传播,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以线上活动拉动线下市场的销售,全方位体现自身品牌形象和产品诉求的差异性,本土彩妆品牌也可在中国彩妆市场闯出一片天空!

化妆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舞台化妆;造型设计;体会;改进

舞台化妆造型是一门形象设计的艺术,涉及到心理学、美学、色彩学、化妆造型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等方面的知识,舞台化妆造型设计对于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人物形象是舞台表演的关键,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需要化妆造型与舞台效果的相互配合,舞台化妆造型设计对提升艺术作品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一、舞台化妆造型设计的意义

舞台化妆造型设计,对于人物化妆与造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有效的提升演员的表现力与表演的准确性,拉近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在舞台表演中,剧情是框架基础,人物表演才是核心,舞台化妆赋予演员表演的个性特征,通过舞台化妆,可以准确把握所饰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民族、职业、时代等客观特征。此外,通过舞台化妆造型设计,舞台的表达效果更加出众,表演者与舞台的设计、灯光、布景彼此呼应,舞台的的视觉表达效果充分展现,进而提升表演者的舞台表现力、感染力。舞台化妆造型对于演员既有锦上添花的作用,也有雪中送碳的作用,具体说来可以通过舞台化妆造型设计,有效地衬托演员的优势,或者是姣好的面容,或者是优美的身材,或者是优秀的演技,演员可能也存在一些缺陷,也可以通过舞台造型设计,来弥补演员的一些缺点,通过对演员整体的造型设计,实现整体妆容的协调、美丽。舞台化妆造型设计还可以增强演员的舞台表现力,给舞台表演赋予丰富的内涵,过舞台化妆造型设计,使得演员从形象上得到对角色更多的理解与认同,让表演者持续保持饰演角色心态,有助于表演者充分与表演的角色融为一体,从而带动演员情绪,使演员表演能够在塑造个性角色与人物性格中,获得自我的提升、观众的认可。

二、舞台化妆艺术的体会

化妆造型不是单纯的技术性劳动,而是一门艺术,舞台化妆是舞台美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和服装、灯光、布景等部门一样,都是运用造型艺术手段进行创作。

(一)舞台化妆艺术的特点

舞台化妆艺术是在综合运用色彩、线条、点的基础上,对演员的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塑造,化妆是塑造舞台人物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表演者的面部、头部以及全身进行塑造,使得表演者借助于不断更换的妆容兼演多种角色,也就是说,舞台化妆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演员形象全方位的塑造。舞台化妆艺术另一个特点是对化妆师的要求很高,不仅仅是化妆师的化妆的水平、想象力,还有化妆师的临场应变与反应能力,因为舞台化妆造型要与舞台的灯光、设计、布景相协调,这就要求化妆师根据舞台灯光、舞台设计、舞台布景的想象与感受,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表演者进行有效地舞台造型设计,还需要根据导演的要求与剧情的设计,不断对演员的妆容进行调整,这都对化妆师的想象力与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舞台化妆艺术的感悟

舞台化妆艺术,是化妆师通过演员形象的塑造与观众的对话,一个演员经典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化妆师的想象力与扎实的化妆技术。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化妆师,应该与演员、а荻嘟涣鳎对剧本多研究,明白导演的要求、演员的想法以及剧本的情景,和演员一样深入剧情用心感悟,通过自己想象力与化妆技术的2024塑造出一个经典的形象,让一个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引发观众的认同感与共鸣。舞台化妆艺术是塑造整个人物角色形象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剧本剧情的支撑,没有深刻的剧情,再好的舞台化妆也只是花瓶的工匠,只有引人深入的剧情,才能让观众对人物形象产生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也离不开演员的配合,哪怕是化妆化的再好,没有演员对塑造的人物角色的拿捏与表演,也难以把化妆师通过化妆塑造的人物角色的魅力展现出来,因此化妆师与演员的沟通非常重要。

三、舞台化妆造型设计的改进

(一)要注重舞台化妆造型设计的依据

正如在舞台化妆艺术的感悟所述,舞台化妆造型设计离不开剧本、演员、导演的相互支持,因此在进行舞台化妆造型设计的时候,要注重从这些因素中汲取舞台造型设计的依据。比如剧本为化妆造型所提供依据,化妆师要熟读剧本,充分领悟剧本中作者对角色形象的描述,因为每个特定的形象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经过深思熟虑和艺术加工而形成,很多剧本对人物的性格外貌都有详尽的2024化妆师一定要利用好这样的叙述,因为这是还原著作、尊重原著最基本的要求;导演风格为化妆造型提供的依据,导演是完成一台戏艺术构成的总设计师,而化妆造型是舞台的上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处理好导演和舞美设计的关系,其舞台化妆造型设计要符合导演的要求、与导演的整体构思相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化妆师要放弃其重要的想象力与创作才能,化妆师要用自己卓越的艺术审美水平与技术,协调好导演的需求与剧本的意图。

(二)要注重舞台化妆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舞台化妆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色彩、线条、点。化妆师在进行舞台化妆造型设计时,要注重色彩的搭配,色彩要素包括了色相、明度和纯度,合理的运用色彩是塑造一个形象重要的一步;化妆师要注重线条的运用,不同的线条传达出来的角色形象也不一样,比如直线刚毅而曲线柔和,通过对不同线条的合理搭配,提升整体妆容的效果,从而成功塑造不同的形象;化妆师还要注重点的运用,点包含了表演者眉、眼、鼻、唇这几个重要的部位,化妆师通过对各个点的形状、大小等部分的把控,将一个妆容的美感充分的展现,而且在追求部分美感的基础上提升面部整体的美丽效果,以此实现表演者最佳的表现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的提高与需求的变化,舞台化妆造型设计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化妆师也是在尊重艺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不断实现舞台化妆造型设计水平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赵泓森.舞台人物的化妆与造型浅谈[J].大舞台,2014年5月

[2]胡玉霞.舞台化妆造型的设计要素[J].剧作家,2005年3月

化妆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邹瑜 心理咨询师:

亲爱的宸宸,让一个30多年顽固坚持素颜出镜,周末变本加厉到脸都懒得洗一把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会让不化妆拒不出门的美眉很不服气呢。所以,化不化妆、花多少时间化妆,说到底关乎的是个人喜好。宸宸,我想你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人对化妆的事如此痴迷吧。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个小时。有人用来读书修性,有人用来睡觉养神,有人用来奔跑健身,也有人用来娱乐消遣。对于有些职业女性来说,化妆是一门必修课,是必备的职业修养,比如空乘人员、美容服务师等,得体的妆容既是对自信的体现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因此,劳心劳力的美丽是否值得拥有,不应是一道具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而应是一道见仁见智的多元价值分析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部分女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打扮,有些人甚至不化妆根本不出门呢?

有调查显示,如果要男性来判断一个女性是否漂亮。他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脸部,包括眼睛是不是够大、睫毛是不是浓密卷翘、皮肤是不是光滑嫩白等。如果一个女性恰好属于大眼睛、翘睫毛、皮肤白皙的行列,那就很可能让男性产生“她真漂亮”的心理潜意识,从而生发喜欢、想接近等情感。

依据晕轮效应,被认定为漂亮的女性也更容易被推断为有较好的工作能力,或者是较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就可能获得更多的职场发展机会。由此可见,在男性相对占主导的职场中打拼,女同胞们花些时间来打扮自己实在是百利无一害的明智之举。既然个人外貌和职场价值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那么,早起化妆的辛劳权当是加班工作好啦。

吉姆?莱文说,激励使你开始,习惯助你坚持。宸宸,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同事不化妆不出门心理的概括写照。同事坦言,大家欣赏的目光会让她心情倍儿爽,这种最直接有效的刺激,让同事从中获得了强烈的心理满足。根据适应水平现象,如果同事坚持化妆或者化妆水平进一步提升,会增进这种满足感;相反,如果同事不坚持化妆,大家的2024的关注消失了,就会使其心理满足感降到先前所达到的水平之下。这时,同事就会产生不满和挫败感。为了持续体验到成功和满意感,同事只能将化妆事业进行到底。久而久之,化妆就成了同事的一种心理依赖,成了一种戒不掉的生活方式。

化妆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化妆品店的张老板最近一段时间天天扑到了店里盯里盯外,让常年看不到他的店员一阵头皮发紧。大家在私下议论,老板这是怎么的了?为什么要结束他的“甩手掌柜”生活,重新扑到店里来。有知情人悄悄说,“屈臣氏马上要在我们对面开店了!”

确凿无疑消息是从屈臣氏内部传来,这个偏安一隅的县级市本来还可享受几年太平,但就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张老板却发现“师傅来了”。

屈臣氏是张老板的“偶像”更是“师傅”。曾几何时张老板做梦都想开一家屈臣氏的加盟店,后来得知这个梦想无法实现后就坚定不移地加入到“屈臣氏”的“粉丝”兼“学生”队伍中,从店铺装修到商品结构,从陈列货架到促销活动无一不力求神似“屈臣氏”,目标是拷贝成功,复制“屈臣氏模式”。

生意还没有红火几年,“小屈臣氏”发现“真屈臣氏”来了!而且不是一家而是一堆,不是一种而是好多种屈臣氏都要来了。

据统计自2011年底实现“千店目标”后屈臣氏又开始了第二乃至于第三个千店计划,那就是预计在2016年前在中国大陆开设超过3000家屈臣氏店。

除此之外,屈臣氏还开始了多种业态的尝试,从城市发达地区开始的屈臣氏黑牌店升级,到北京天津的百货型屈臣氏,到上海全自有商品的自有便利屈臣氏,到淘宝旗舰店的电商屈臣氏,屈臣氏为未来做了充分准备。

在中国有2300个县级市场,也就是意味着到2016年中国每一个县级市场都将平均拥有一个屈臣氏店。作为本土化妆品店赖以生存的核心市场,屈臣氏如进入县级市场所代表的也是不言而喻的。

面对昨天的“师傅”变成今天的“对手”,本土化妆品店做好准备了吗?

2. 什么“模式”能成功?

张老板对此很苦恼,为什么“师傅”会打“徒弟”,是不是我选的“屈臣氏模式”出了问题?是不是应该换一个别的“模式”?

在本土化妆品店心目中国内外化妆品店其实有几种成功的主流生存“模式”:

模式一:以屈臣氏为代表的个人护理用品店模式。他们以都市白领、家庭主户、青年学生为主要顾客群体,以商业街区、购物中心、高档社区、步行街为主要选址目标,以个人护理品、化妆品、食品、药品、饰品为主要商品类型,以货品丰富、促销吸引、自有品牌价格低廉为主要销售手段。

模式二:以莎莎为代表的名品折扣化妆品店模式。以都市青年、访港游客为主要顾客群体,以商业街区为主要选址目标,以国际知名的化妆品为主要商品类型,以知名品牌的折扣销售、货品丰富为主要销售手段。

模式三:以丝芙兰为代表的时尚精品化妆品店模式。以都市中高收入白领为主要顾客群体,以商业街区、购物中心为主要选址目标,以国际知名化妆品、香水为主要商品类型,以高端、时尚、国际化的购物体验为主要销售手段。

模式四:以日本松本清为代表的平价药妆店模式。以都市家庭主户、青年女性为主要顾客群体,以商业街区、社区交通路口为主要选址目标,以化妆品、药品、日用品、食品为主要商品类型,以货品类别与品种极大丰富、价格低廉为主要销售方式。

如同成功学中所教授的那样,无论是屈臣氏还是莎莎、丝芙兰、松本清,他们所获得的成功与财富故事在不断地激励本土化妆品店业者,“照我的做你也会成功”!于是他们在本土化妆品店心目中就变身成为“屈臣氏模式”“莎莎模式”“丝芙兰模式”“松本清模式”,按照这种逻辑成功可以复制,模式可以模仿,只要我把你的店铺装修、商品结构、促销活动乃至人员挖过来我也能成功。

但事实是为什么在本土化妆品店内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中国的莎莎、丝芙兰与屈臣氏?他们的成功模式为什么在本土化妆品店内就失灵了?

在其他区域成功的“模式”为什么在中国就不能成功?

3. 模式陷阱:本土化妆品店发展困局

模式,即pattern,即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的核心是针对某类问题具有普遍性的解决方案。而目前阶段中国本土化妆品店最具代表性的普遍问题是什么呢?

困局一:缺钱。本土化妆品店绝大多数业主实力不强,靠多年累积获得一定规模,面对现代零售业需要长程支持、需要大宗投入的发展需求自有资金根本无法满足。另一方面本土化妆品店经营普遍不透明,灰色收入占比较大,无法获得银行等渠道支持,融资管道不畅通;

困局二:缺货。本土化妆品店处于化妆品供应链末端,加之整体规模有限、管理系统不完备、难以获得更高利润与供应链的配合支持。出现的现状就是经营名品没有利润,经营走私货风险大,经营本土品牌不好买,缺乏匹配适合本土化妆品店需求的商品结构。

困局三:缺人。本土化妆品店长期处于家族与熟人管理阶段,整体团队缺乏,更谈不上有专业的系统保障。由于受公司管理体系与地域限制,企业难以招到专业的中高层人才。而没有团队自然就没有办法进行店铺复制。

如果我们将以上三个问题带入到任何所谓成功的国际化妆品店模式中我们就会发现,一旦加入以上限制条件,所有“模式”宣布失灵。

橘生淮北则为桔,橘生淮南则为枳。因此如果我们在不考虑中国本土化妆品店的现实情况下,对任何模式的照搬与抄袭自然也不会带来任何成功。透过化妆品店经营阶段的分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本土化妆品店止步于多店阶段。究其根本核心正是由于本土化妆品店在通向连锁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无法跃过连锁经营的门槛,更谈不上实现规模效应创建全国品牌。

我们要学习的是连锁零售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而不是学习表面的商品结构、促销活动、堆码陈列的一般样式。

模式不应成为模仿的代名词。

4. 观念突围:寻找本土内生的成长基因

本土化妆品店成长必须寻找到自身的发展规律,探寻本土内生的成长基因。

对于绝大多数本土企业而言,要想获得市场突破必须采取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策略,“让开主流,占领两厢”,在战略上避让,与国际与主流的零售商拉开差距,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本土化妆品店其实拥有一些与零售巨头完全不一样的市场机会。

在三四级市场中找机会。三级以下的市场是最为本土化的市场,但也是最为肥沃的市场。在这些市场中缺乏国际性的竞争对手,消费者正在成长之中,对品牌的认知不强,商业地产价格不高,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低廉,非常适合本土化妆品店扩展成长。

在差异化商品中找机会。对于屈臣氏为代表的个人护理用品店而言,个人护理与护肤品是店铺商品的核心,对于彩妆、香水、化妆工具为代表的时尚化妆品关注不够,关注此类商品对于形成本土店铺的差异化与核心竞争力均有重要意义。

在多业态融合中找机会。未来的化妆品店将与多种业态融合,化妆品店将与服装店、书店、咖啡店、文具店、饰品店等任何可以想象的零售业态进行融合。因此找到与本地化妆品店最为适合的业态融合点也将成为重要机会。

在选址模式上找机会。很长时间以来化妆品店以步行街、商业街、女人街等临街商铺为主要的选址模式,随着近年来商业地租的急剧飞涨街铺店的商业模式已经走向没落。但另一方面新兴成熟的社区店与购物中心、商超内的店中店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在服务上找机会。个人护理用品店强调商品的自选性,因此关注知名品牌与高渗透率品类。但另一方面本土化妆品店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顾客的沟通上可以更加深入与专注,从海底捞的成功中我们会发现,服务完全可以成为本土化妆品店的核心竞争力。

本土化妆品店必须破除对外来模式的迷信,深入洞察本土市场,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基因。

5. 业态创新:选择更为“性感”的零售表达

今天的中国化妆品市场,消费者发生了重要变化。80、90后的顾客她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时尚、更加善变,我们需要用更为创新的化妆品店商品结构与零售表达才能获得成功。

事实上零售店也如同人一样,只有足够“性感”才够吸引我们的顾客。所谓“性感”,就是能够直指人心,吸引你,打动你的力量,即使她不完美但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对于零售这种每天要接触到用户的行业而言必须保持持续的创新力与吸引力。

所有成功的店铺都有这样一种感召力,就如同我们第一次走进屈臣氏所感受到的一样,但是今天我们本土化妆品店普遍缺乏创意,整体的零售表达上极为贫乏,鲜有创新之举。长久以往自然造成本土化妆品店的聚客能力下降,也无法获得新一代用户的青睐。在诸多的零售表达方式中我们认为未来化妆品店将呈现三个重要趋势:

关键词一:新鲜。本土核心用户的低龄化使得他们在不断追求更加新鲜零售方式。在未来化妆品店将不仅可以买化妆品,甚至可以喝上一杯咖啡,买上一盆绿色植物,选几件称心的小饰品。总之化妆品将彻底打破既有的模式,与杂货店、饰品店、服装店、文具店、咖啡店进行各种混搭创造出全新的用户体验。

关键词二:亲和。化妆品作为日用商品与常购商品,消费者需要与店铺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由此化妆品在未来将更加便利化,日常便利商品将大大加强。除此外贯彻绿色环保为核心理念的生活形态店铺,以有效健康为理念的现代药妆店都将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关键词三:时尚。核心用户将是中国的中产阶级与时尚消费的第一代人,他们比任何一代用户感觉关注时尚与视觉创意。因此强调彩妆、香水、化妆工具,突出店铺的时尚性,将有很大潜力。选择一些更加具有视觉表现力,更加富有创意感的化妆品也将吸引这些用户。

可以预见,未来成功的化妆品店的零售表达上必将呈现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鲜感,与需求契合的舒服感,极度满足的吸引感。

6. 生态重建:构筑更为成熟的供零关系

化妆品业是一个生态,化妆品店更是大生态里的小生态系统。

化妆品店难以获得快速发展与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应链与店铺需求脱节。我曾经多次听闻大的连锁化妆品店老板向我抱怨,在国内真的很难找到适合店铺定位的商品。但是更要看到光有抱怨无法解决本土化妆品店的成长,我们不光要坐而言更要起而行,真正行动起来去一同改变本土化妆品店的供应链体系,构筑更为成熟的供零关系。

首先,零售店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向供应商开放系统,引导供应商进行产品创新与变革。在各级零售店中蕴藏了巨大的商品信息与用户需求信息,供应商无缘得见,也无法快速有效地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学习国际零售企业的先进经验,建立与供应商的定期沟通机制,培育重点供应商,对供应商的创新给予奖励,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其次,供应商应当更加重视零售商尤其是连锁零售商的需求,对渠道利润与市场支持进行重新分配。从趋势看本土化妆品连锁店在未来十年将获得巨大成长,这种成长需要有相应的利润与市场支持进行支撑。目前本土化妆品店与国际品牌对本土连锁化妆品店重视还远远不够。供应商应当围绕本土连锁化妆品店需求制定专门的营销策略与商品规划,对重点店铺予以扶植与长期支持,也构筑了品牌未来的增长点。

如同本土化妆品店经常抱怨的“有知名度的没有利润,有利润的没有品质,有品质的没有知名度”,本土化妆品店供应链的怪圈必须打破,有赖于供应链的各端一起努力,进而共同构筑起成熟的面向未来的供零关系。

7.“模式”已死,创新永生

在本世纪初尼采喊出“上帝已死”的呼声。在本质上尼采并不是说上帝在形式下的层面已死;相反地,尼采希望表达的是,上帝已经无法成为人类社会道德标准与终极目的。

在今天中国化妆品店市场我们喊出“模式已死”的呼声,也是为了警醒业者,并不是说化妆品店没有模式可言,而是没有任何“模式”可以成为阻碍本土化妆品店持续创新的障碍。

白石老人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反观当下众多本土化妆品店业态千人一面,完全没有针对消费趋势结合自然客流与商圈形成自身的清晰定位与业态区隔,店铺饱和之后自然落入到恶性竞争之中。这也是过去十年许多国内优秀的化妆品店在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尼采认为,“上帝已死”不单对人对宇宙或物质秩序失去信心,更令人否定绝对价值—不再相信一种客观而且普世地存在的道德法律。本土化妆品店必须打破对“某某模式”的迷信,事实上也没有任何模式可以成为绝对真理,只有深入时代、深入用户才能找到开创百年基业的基因。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