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48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6分钟。
初中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种痛苦。
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也许现在你的成绩是差了点,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你依然是这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对自己要有信心。
初中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字】初中生;阅读能力;有效途径;分析
0.引言
就目前而言,很多的初中学校在进行阅读能力训练时依然是停留在教材的表面,并且多是在课内进行,与考试2024的内容会进行相关阅读,而不考试的则不给学生读。有些学生喜欢的不读,而学生不喜欢的硬要读,这就可能导致学生不再喜欢阅读,也缺乏阅读的能力。阅读对于初中生的身心以及情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提升初中生阅读水平也是初中老师一直努力的方向,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结合实际,对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提出有效的途径并进行分析。
1. 初中生阅读现状
1.1 阅读内容偏娱乐性
目前,多数初中生在阅读时,多是选择一些比较轻松愉快的书籍进行阅读,比如一些幽默笑话、简单的故事,亦或者是一些卡通漫画,甚至还有一些鬼故事等。
1.2 阅读书籍多小说
多数男生多是选择读一些武侠小说或者是一些玄幻小说,而女生则是偏向一些言情小说以及穿越小说,有的小说甚至涉及到不健康的思想,这严重影响了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甚至造成成绩下降,大大浪费学习的时间。
1.3 阅读具有“功利性”
为了考试能够获得较好的分数,一些老师,包括很多家长在选择阅读书籍时,多是选择那些作文或者其他相关考试的书籍,而与考试无关的书籍却是很少涉及。加之为了应付考试,阅读多是采取背诵的方式,真正理解,甚至从中获得知识的学生可谓寥寥无几。
2. 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节奏变得极其快,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逐渐变得浮躁,急功近利等。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的成长,给他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导致现在很多的初中生很早就产生厌学,逃课去上网,甚至过早恋爱等,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到读书上来,更不用说是那些2024考试的阅读书籍。其次,一般初中学校也没有一个相对安静的可以提供阅读的地方,而那些比较流行的娱乐性的读物给他们提供了乐趣,带来他们一种非常轻松与愉快的感觉,从而缓解了他们学习的压力以及应付考试的紧张情绪等,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放松。再次,处在身体发展阶段的初中生,好奇心特别强烈,感情也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使得他们开始在意一些男女之间的情感,于是通过小说或者阅读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最后,学生在买书籍方面受到家长限制。家长一方面忙于自己的工作根本无心去督促子女进行阅读,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好,课外书籍只是浪费学习的时间;另一方面,家长在购买阅读书籍,大多数是购买作文等考试书籍,初中生想要买本其他读物都要经过家长的同意,这导致阅读出现了困难[1]。
3. 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3.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给学生2024合适的读物。老师在2024读物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在进行书籍选择时,千万不要跟随潮流,什么流行选择什么,比如郭敬明的小说,虽然其作品文字比较优美,蕴含着很浓郁的感情,有其一定的审美价值,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消极的思想,这些可能会对初中生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从而达不到阅读的真正目的。因此,在2024书籍时,老师一定要选择那些品位高的名著,使得学生选择精品进行阅读,而不是盲目地进行阅读。
(2)加强对书作者的介绍。在2024书籍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些作者的生平事迹,尤其可以多介绍一些有趣的事情,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学习作者的作品,并且进行深入的了解。
(3)加强教师的范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非常多的方法进行范读的辅助,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配上录音、图片等,还可以在范读中加入音乐等,使得学生能够融入其中,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2]。比如老师在讲解散文时,可以配上一些较为优美的图片,加入比较轻松的背景音乐,学生在听得过程中,老师一边进行启发,然后再叫学生进行选择性朗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将余下的内容读完,还利于他们认真感悟课文中的内容。
(4)充分挖掘教材的空间。这里主要是指给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时,想着问题进行阅读,老师在讲解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交流获得参与的快乐,在于老师的互动中也深化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使得阅读的质量得到提升。
(5)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表达。初中生在阅读之后多少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会有一种想要表达的冲动。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朗读,并评选出其中朗读的最好的一组。学生在朗读中获得了快乐,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此外,还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比如针对那些热爱画画的学生 ,可以将它们读到的东西画下来,并且配上相应的文字。又比如针对热衷于表演的学生则可以将阅读的书籍改编成剧本,并让学生进行表演,这些都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2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方法上,老师应该给予相应的指导,可以在课前叫学生进行预习,并将遇到的疑问记录下来;其次是认真了解文章的总体脉络,看清课文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再次是要进行分部阅读,通读原文后进行分步阅读,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最后要展开相应的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2024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分小组进行朗读,还可以在学生间进行好书2024活动,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3]。
4.结语
提高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师应该把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读,并且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与经验指导。此外,老师还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让更多的学生爱上阅读,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雪桢.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和思考[J]. 情报探索,2009,(2).
初中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一年级 课外阅读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22-03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这些名言警句向我们一一阐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明确提出了要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书报、影视作品、网络资源等语文学习方式的一种。笔者在120名学生中调查发现,90%的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初步具备了阅读行为,但由于识字能力有限,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此,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重任,往往落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身上。不少教育专家、同行,在2024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相关课题上做过不少研究,收获了不少成果,笔者就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根据小学一年级新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总结了有延续性、操作性强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下面,结合学生初启阅读大门阶段、具备拼读能力阶段和具备阅读能力的三个阶段,笔者从学生学情、教师策略、家庭策略三个方面试做论述。
一、初启阅读大门阶段(入学第一个月)
(一)分析学生学情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其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阶段。告别了幼儿园,一年级新生在新学期带着懵懂兴奋的心情踏入小学校门,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求知好奇的需求欲成为学生开启阅读大门的钥匙,引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部动机。然而,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有限,要能够自由地阅读课外书,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大部分学生拿起书本,往往只是在看图猜故事,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行为。
(二)实行“强制阅读”规范行为
阅读作为一种从书面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必然会受到一定阅读动机的激发、维持和指向。阅读动机分为四个维度: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社会动机和自我效能动机。从课外阅读动机来看,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部动机是由好奇、投入等重要原因所激发,外部动机是指由外在的刺激而引发。前面提到,一年级新生还没有形成阅读文字的能力,他们的阅读动机主要靠外部刺激去引发,可塑性非常强,绝大部分具有顺从他人的行为特征。入学初,教师对新生进行“强制阅读”训练,这是基于儿童行为特征的一种行动策略。教师应如何“强制”学生进行阅读呢?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曾提出“五要”读书法,其中对于时间的要求是“天天读”。入学初,教师要求每个学生为班级图书角捐赠三到五本图书,供同学之间交换阅读,解决书源的问题。每天,学生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行到图书角挑选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然后开始晨读。由于学生们认字并不多,笔者只要求他们会看图猜故事即可。在课堂上,笔者还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等待老师批改作业的空闲时间里,也要阅读书籍,真正做到“天天读、时时读”。这个阶段学生阅读的主要任务是能静心安坐,做到读书时不闲聊,不做别的事情,专心阅读15分钟(时间长了他们也坐不住),至于看什么书、怎样看,教师不做具体要求,而是重在养成学生时时看书的阅读习惯。教师也要身先垂范,和学生一起静心读书,以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强制”要求下,绝大部分新生都能够初步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营造浓郁家庭氛围,言传身教
父母可以促进儿童发展成就动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保持对儿童较高的成就期望,并细心地评价他们的成就;二是介入儿童阅读成长的行为之中去。在阅读活动中,父母介入的一种方式是在家中为儿童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入学初期,教师要和家长做好思想沟通工作,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儿童设立家庭图书角,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和氛围。图书角具有一定数量的书籍,书目最好挑选以拼音为主,符合儿童审美趣味的图书,如绘本等。父母介入的另一种方式是读书给孩子听。入学初的第一个月,笔者要求家长每天晚上给孩子读一个绘本故事,在读的过程尽量激发孩子与父母进行更多的口语交流。父母介入阅读活动,就是告诉孩子: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亲子间愉快的相互交往,激励儿童更多地去进行阅读。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最为关键的时间点,教师与家长要不怕繁琐,坚持不懈地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具备拼读能力阶段(入学第二、第三个月)
(一)学生学情分析
在家校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月的强制阅读训练,学生基本养成了早、午、晚按时阅读的习惯。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完成了拼音的学习,初步具备拼读汉语拼音的能力,能够逐步独立阅读拼音读本。
(二)“同伴合作共读”策略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2024了人的动机、认知、情感、社会的众多因素。刚入学的学生,教师如果只是对其采取强制阅读措施,没有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容易使学生失去最初的新鲜感,产生敷衍阅读的行为。如笔者曾发现个别阅读困难的学生只是坐在位置上干耗时间,完全没有用心地阅读。再者,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提到: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的需要后,产生情感和归属上的需要,认为群体中的每一员都有归属集体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关心与照顾。因此,同伴交往的需求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具有维持阅读行为的功能。基于这一观点,结合本阶段学生的学情,笔者提出“同伴合作共读”的策略:要求学生以同桌为单位,每天两人轮流朗读带拼音的书籍。如第一天学生A读书给同桌B听,并把自己的疑问或者感受告V同桌B,B根据书的内容和A进行交流讨论。讨论后,B可以对A的读书态度、读书效果进行模糊评价(如评星级),如“同桌A读书态度不够认真”等,B把A的读书情况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及时对A进行辅导教育。第二天,两人交换读书任务。这样相互督促,避免学生读书时出现“人在心不在”或“有口无心”的问题。由于学生读书容易出现漏字、跳行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逐字逐行指读的方法,而对于个别阅读困难的学生,教师最好能手把手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他们尽快学会自己阅读书本。这样的阅读活动,满足了学生建立相互交往关系、融入团体的感情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一方面帮助学生渐渐养成认真读书、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学会“怎样去读书”,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拼音学习成果,促使学生将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活跃读书思维。
(三)家庭“亲子共读”的策略
家长介入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进行亲子共读,要求孩子读书给父母听,并请家长填写《家庭读书记录表》。表格内容包括日期、阅读书目、具体页码、阅读时间、问题和感悟、阅读评价(评星级)等内容。教师要定期检查《家庭读书记录表》,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实践证明,家庭亲子共读能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成效。
三、具备自主阅读能力阶段(入学第四个月到学期结束)
(一)学生学情分析
随着语文课堂学习的深入,学生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其阅读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积累与沉淀,学生开阔了眼界,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促使他们的阅读愿望比入学初期更为强烈。此时,学生对阅读的广度也有了更高的需求,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更有趣的阅读材料。
(二)教师加阅读指导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读什么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阅读动机取向所决定。教师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阅读动机,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持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部动机。在前两个学习阶段,教师着重从读书时间、读书方法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到了第三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教师便可以顺势而导,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目去读,使学生知道“读什么”会有意思。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读物相对太难或者太容易,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动机,教师可以2024难易适中、内容健康的书目供学生或家长选择,如童话故事、探险小说、绘本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选择在学生之间传阅度较高的书籍,与全班学生共读,讨论该书的优缺点,教会学生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借助影视作品2024相关书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观看《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作品后,2024学生阅读儿童绘画版《西游记》,再与学生讨论影视、网络作品和书籍作品的优势与劣势,比较碎片化阅读和整篇(本)阅读的优势和劣势,鼓励学生多读好书、读整本书。
(三)家庭拓宽阅读渠道
来自学校同伴和家庭的书籍往往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愿望,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拓宽阅读渠道。除学校的图书馆外,笔者提倡家长在假日带孩子到图书馆借书、看书,与孩子分享阅读的乐趣,图书馆的物理环境、人文氛围,以及父母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态度,都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这样的阅读活动,拓展了学生阅读的范围,增大了阅读的数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四)学校创建阅读平台
群体动力学理论对个体阅读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除了学生学情、教师和家庭因素外,学校自身也要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为学生积极创设情境,开展一系列阅读交流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利用团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笔者所在的市、区、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月”活动,如讲故事大王比赛、课本剧表演、古诗词背诵比赛、知识竞赛、诵读比赛等。学校班级也经常进行“好书2024”主题班会,每班每周设立一节在学校图书馆进行的阅读课。每一年,学校定期举办“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笔者积极发动学生参与读书活动,学生们也因此取得一些成绩,如笔者所教授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学校“书香班级”,一些家庭和学生被评为市级“书香家庭”和区级“书香少年”,笔者本人也被评为区级“十佳读书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极大地激发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此外,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或是写句子、写话训练中,笔者经常表扬那些善于积累课外知识的学生,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成就感。由实践可知,竞争、激励、成绩对于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了学生被关注的需求,唤起学生阅读兴趣,持久引发阅读动机。在此基础上,同伴、教师、家长的榜样作用,不断在学生心里发酵,“我要(像他们一样)成为知识丰富、明白事理的人”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促使学生持续进行课外阅读,完成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心路历程。
初中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研究人员:
指导老师:
选题依据:
良性的阅读能提高人们的修养。对正处于心理塑造期的学生,阅读尤其显得重要。然而课业繁重的中学生,阅读情况究竟如何?什么书籍更受他们的青睐?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又该如何选择课外书?为此,我们决定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调查。
研究意义:
希望对广大中学生及相关人士有所启发,为中学生的良性课外阅读起到积极作用。
预期效果: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方法:
调查分析法,由于初、高中生在阅历、时间等方面有差异,将分别分析他们的阅读状况。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1.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及影响阅读量的因素。
2.中学生喜欢读的书籍与他们赞成中学生应读的书籍的对比。
3.家长认为中学生应该读的书籍。
4.初中生和高中生从书中获得的感悟。
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
一、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及影响阅读量的因素
阅读量 很多 多 一般 较少 少
初中生 0 50% 50% 0 0
高中生 7.1% 7.1% 73.1% 7.1% 5.6%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比较适中,“很多”和“一般”各占50%,而高中生的阅读量差距很大。“很多”占7.1%,“少”占5.6%,而“一般”则占73.1%,约是“很多”的10倍。然而每个中学生的自我要求不同,他们判断阅读量多少的参照物也各不相同,不具有特别明显的对比性,但数据还是可以反映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局限性。
从调查中得知,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时间的限制都成为他们课外阅读最大的一个障碍。它就像一口幽深的古井,只容深困其中的中学生观看稀疏的星。这就从侧面反映出中学生的学业繁重,书山题海之外,他们可以用来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尤其是对高三学子来说,课外阅读被家长禁锢,被高考封锁,成为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整体来说,家长普遍支持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个以学习、知识为主流的社会,阅读是必需品,家长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再调查中还反映出,部分初中生的家长不赞成孩子阅读课外书,因为家长认为,初中生自控能力较差,课外阅读会耽误时间,影响学习。但这种现象就像极光,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已不是主要限制因素。
二、中学生喜欢读的书籍与他们赞成中学生应读的书籍的对比
初中生:
书籍种类 励志类 名著类 青春类 青年杂志及漫画 科幻及武侠
所读 4% 21.6% 17.6% 7.9% 48.9%
应读 21.2% 33.3% 3.0% 27.3% 15.2%
高中生:
书籍种类 励志类 名著类 青春类 杂志及漫画 科幻及武侠
所读 14% 29% 16% 10% 31%
应读 34.2% 31.5% 0% 15.1% 19.2%
由上表反映的数据可得,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名著的阅读都成为他们的“主餐”,分别占21.6%和29%,位列第二的是青春小说,分别占17.6%和16%,名著是历经时代淘洗的精品,老师、家长都会竭力2024这类书籍,中学生大量阅读名著,便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为什么中学生对青春小说也情有独钟呢?
据我们对中学生的采访,他们对青春小说的阅读做出了如下看法:
①用于放松心情,调节心理压力;
②可以获得友情、爱情上的情感启发;
③觉得青春小说欺骗中学生情感,不值一读。
对于青春小说,我们不能绝对、片面地判断它是好或坏,凡事利弊皆有,下面我们就对青春小说的利弊加以分析:
利:它符合中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容易打动中学生,引起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对学习紧张的中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自我调节放松的好方法。部分书优美的语言表达,能提高中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此类书籍,促使他们思考2024青春、友情、爱情等方面的内容。
弊:同样是因为符合中学生的身理、心理的特点,引起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青春会勾起他们对于爱情的幻想,甚至陷入无法自拔的地步。书中一些偏激的、远离现实的爱情观也会影响到他们,驻下根深蒂的“恶种”加上有些书中所谓“流行”的语言,掩盖了中国文学的精美,淹没了中国语言的闪光点。
中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心理阶段,他们喜欢阅读青春小说,但却认为中学生不应该读。上表显示出:初中生中3.0%的人认为应该读青春小说,而高中生却无一人赞同。学生们赞同读的书籍位居榜首的分别是名著类占33.3%(初中生),励志类34.2%(高中生),而真正喜欢读这两类书籍的却只占21.6%(初中生)和14%(高中生),中学生是如此矛盾,在赞成与喜欢之间存在着这么大的反差,究其原因,又是什么在影响他们的选择呢?
三、家长认为中学生应该读的书籍
书籍种类 青春类
初中家长 0
高中家长 0
从上表反映出,初中生家长和高中生家长都非常不赞成自己的孩子读青春小说。据采访,初、高中生家长觉得中学生读青春小说是浪费时间,会影响学习,还可能会让他们过早陷入爱情旋涡,引起早恋等问题。
我们不得不说家长对中学生了解的片面性,他们忽略了中学生的兴趣,而着重时代的好书。初中生家长认为初中生应该读励志类与名著类(都是占43.75%),高中生家长则认为高中生应该读名著类与时事类(都占34.8%),其次是励志类(占21.6%)。从这可看出中学生家长对中学生寄托的巨大希望,他们应该读好书,立大志,关注国家大事,了解世界形势变化。
了解了中学生的阅读概况,那阅读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对此我们做了较详细的统计:
四、 初中生和高中生从书中获得的感悟
青春 爱情 亲情 友情 人生 哲理 其他
初中生 10.6% 4.3% 10.6% 14.9% 21.3% 23.4% 14.9%
高中生 10.1% 6.4% 15.9% 16.8% 24.3% 13.1% 5.6%
上表反映出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启发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各种感悟所占比例较均匀。相比之下,2024人生方面的思考在高中生中显得尤为突出,占24.3%;而初中生则更多是2024哲理方面的感悟占23.4%;2024人生也很受初中生的青睐占21.3%。而2024爱情,却不那么倍受关注:初中生占4.3%,高中生占6.4%。这与学校,家长及社会道德的影响2024。大多数人认为:学习任务分繁重的中学生是不容分心于爱情方面的,应以学习为主,考上好大学为目标。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对于身理、心理都正在发育的中学生而言,正确的爱情观的引导十分重要。在家长、老师都不关注时,好的青春书籍便可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而事实上,却是青春小说畅销,甚至泛滥。所以真正能读到一本好书,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中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学习紧张,中学生的业余时间少,课外阅读也相对较少;
2.中学生热衷于名著类书籍,也同样钟情于青春小说;
3.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在阅读时汲取了很多2024人生、哲理的感悟,启发了他们的思考。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应倡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好书;
2.名著虽是文学的精华,但它们的内容包罗万象,所以中学生应学会有选择性的阅读,从中吸取符合自己年龄段的精髓;
初中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改 阅读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06
书籍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它承载了优秀的思想文化,我国悠悠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瑰宝都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灿烂文化。如果说把人的思想比作一棵常青树,那么书本就是土壤和养料,树根会牢牢地抓住土壤,我们的身躯足以巍峨耸立,树根源源不断的汲取养料,我们的思想和精神才会富足不至于干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打开丰富的精神世界的窗户,但是,如今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想要静下来品一壶清茶、在午后的阳光中小憩,在书海的清香中徜徉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求,人们所谓的阅读都是“快餐式”阅读,有些只是无聊的消遣,没有营养。笔者认为阅读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气质内涵
培根的《谈读书》里有这样一句哲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开卷有益,多读书、读好书,能够让人体会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能够修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教人“吾日三省吾身”的行为规范读书,让心灵在充满诱惑的喧嚣世界中保持平静,提高自身的气质,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读的好书越多,你会慢慢发现,很多烦恼的事情都会变得简单。
二、提高阅读水平、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对文字和语言理解能力,使学生创造性的使用文字、丰富语言内涵。阅读不仅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学生广泛的阅读各种题材文章,学会从中赏析语言的综合运用和表达技巧,概括文章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模仿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思考和体味其艺术表现力。
三、开阔视野,发散思维
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知识虽然不能改变学习道路的长度,但是能够拓宽学习的宽度,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增加心灵与世界的沟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开发创新的语言思维。
读书有那么多好处,那么,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追随新课改的浪潮,应该如何落实改革的要求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呢?结合我的语文教学经验,为了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我为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利用游戏开展阅读竞赛。初中教材上设置了很多有趣的活动,是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应该创新的组织教学游戏,增添课堂趣味,活跃学习氛围。例如,在我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我选择一些篇幅短小的寓言故事、优美的文章、名人名家书目的经典片段等等,组织学生分小组一个接一个的像成语接龙一样将文章声情并茂的朗读出来。其过程中,学生可以停留在任意一句话之后,接下来的学生应该立即做出反应,继续读下去。
如果文段不能很好的衔接在一起,那么请在该处断掉的学生上台给大家分享一个节目。当前面的学生读完一个完整的文段之后,有请该学生对文章进行评述或说说听了文章之后的感悟,然后,比比看哪一组的同学完成的最好。营造这种激动紧张的氛围既鼓励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吸引学生快速集中精神,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又锻炼了学生朗读和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起了促进作用。
二、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剧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还原课本和课外读物上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课外读物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生动的展示出学生青春活力和风采,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体会文章中人物形象以及情感态度。例如:在讲到初一上册的课文《皇帝的新装》的时候,我请学生表演课文的情境。两位学生扮演了“京城来的骗子织工”,拿着“隐形的衣裳”在皇帝眼前比划,学生把皇帝的浮夸和虚荣的表情表现得很有趣,逗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的人物心理活动,加深了对文章所叙述事件的情感体验,也给学生们带去了欢笑。
此外,还可以开展“每周读书分享”活动,初中生的学习任务相对比较轻松,课余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每个周布置读书任务,像《鲁滨孙漂流记》《朝花夕拾》《爱的教育》这些新课标规定的课外读物,每一个章节篇幅并不长,书本页数也不多,阅读起来很方便。如果没有读完的,只要能够完成阅读的文段、笔记都是值得鼓励的。然后在阅读课上请学生在小组交流分享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读后感,这样,每一个周每一个组的学生就可以收获不止一本好书的知识量。
三、营造读书的学习风气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心得(整合5篇)
下一篇:初中生心得体会(整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