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862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5分钟。
创新创业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以新一轮解放思想推动新一轮创业创新的号角已经在吹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坚持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如何顺应时展的新要求,在解放思想、创业创新中有所作为?这是摆在我们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认真解读好这一课题,我认为要把握好五个问题: 一要善于在转变观念中创业创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要转变惟书惟上的思维定势,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念。把思想观念建立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视野。要摆脱经验习惯的束缚禁锢,树立勇于改革、大胆实践的观念。要正确看待经验和习惯,不能一味地把过去的成功经验当做灵丹妙药,自缚手脚,要勇于跳出经验的束缚,树立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思想,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观念分析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不断在实践中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新经验。
二要善于在学习借鉴中创业创新。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情况,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或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很难解决,而用别人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马上就会迎刃而解。由此引申,我们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也要大胆引进和借鉴他人的智慧,巧借“他山之石”来“攻玉”,追求工作成效的卓越。要采取“一引二学三仿”的方法,在借鉴中创业创新。
三要善于在继承传统中创业创新。我们在新一轮解放思想、创业创新中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创新。创新不是对过去的简单抛弃,而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传统经验和现实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充实新内容、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传统的东西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真正的发扬光大。只有不断充实完善传统的内容和方法,使之更适应客观现实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立足点。如果一味的赶时髦,套用新名词、新概念,搞一些貌似“创新”,但并无实际内容、脱离现实的举动,是达不到创新目标的。
四要善于在吸纳群众智慧中创业创新。在新一轮的创业创新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智力资源,有力地吸纳集体的智慧创业创新。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各级要把创业创新的立足点建立在群众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充分体现群众愿望。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最感困惑的难点问题,作为改革创新始终关注和解决的突出问题。对群众拥护的坚决落实,对群众有异议的慎重对待,对群众反对的果断否定。
五要善于在汲取现代科技成果中创业创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运用,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在新一轮的创业创新中,我们要敢于“学习借鉴一切反映时代要求的科学有益的东西”。这也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创新原则。要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增强我们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加大工作的科技含量、吸纳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借助现代科技新手段有机整合起来,为推进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创业创新服务,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创新创业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解放思想,创业创新”是我们一向来所倡导的,在工作生活中也一直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要解放思想,创业创新,我们必须这一一些很切实的问题:一是2024充分认识解放思想重要性的问题。30年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靠解放思想,为了更好地延续成就和辉煌,我们还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我们必须认识到继续解放思想刚刚破题,实践科学教育发展任重道远。对解放思想的成果不能高估,对推进科学教育发展的难度不能低估。二是2024正确理解创业创新内涵的问题。创业创新,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靠人的力量来开拓创新。
而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解放思想,创业创新显得尤其重要。我们教育的是祖国的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自己不是简单的教书匠,而是青少年灵魂的塑造者,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教师是在传播科学,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持科学的态度。在工作中一定要克服想当然的思想。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出发,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教师要遵循的法是什么,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政府对教师的要求。我们的社会和政府需要的是品德高尚,心胸开阔,心智健康,为人表率,以民族的振兴为己任的优秀教师,如果我们具备了以上的各种品质,我们就能够依法执教。依法执教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人放在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不但传授知识,更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保护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同时关注学生心里的健康,培养学声健康高尚的人格,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关注他们人格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给以科学正确的指导,这个任务非常艰巨,这个任务又非常光荣。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创新,党中央提出要建设创新性社会,有没有创新的精神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勇于创新的一代青年从哪里来,这就需要千千万万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师的悉心培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我们要勇于面对,更要善于面对。要善突破旧的思维模式,想前人所不敢想,做前人所不敢做,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新经验,找到新办法,创造系理论。创新不是蛮干,他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做指导,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
我认识到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就是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所以作为我们个人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打破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同时我们要时刻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创新创业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 驱动力 模式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总是活动的行为主体在一定的驱动力作用下发生的。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内驱动力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驱动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创新,起源于拉丁语Innovation。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是更新,第二是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是改变。创新作为一种理论是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1912年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从未有过的组合”。这种组合包括:开发出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制成品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另外管理大师Peter F.Drucker在20世纪50年代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
自主,是对某一事物具有决定权。从深层含义上说,自主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并且目的明确地为某一特定的主体服务。现代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以自主作为存在形式,因而自主不仅关系经济范畴,也关系政治范畴。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自主都是不可缺少的。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产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自主创新,重在创新,贵在自主。创新是内容、实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自主是原则、精神,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障。
(二)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原因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因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仅在于能产生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转化为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不断持续自主创新的条件。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对手互相竞争的,永远都是企业。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都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但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所追求的是市场利益最大化,具有其他各类创新机构与组织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为企业的市场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进行自主创新的强大内在动力,同时能做到既关注自主创新技术的先进性,又考虑其自主创新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因为企业的市场价值导向,决定了其既清楚产品开发和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难点,又能把握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严格控制成本。因此,只有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成为自主创新的投资者和实施者时,自主创新才最有可能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只有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我国自主创新才会有强大的源动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也才会有质的改变。
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微观表现。企业家为企业而存在,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源泉,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如果一个社会要生存,如果它还是一个“社会”的话,就一定得有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Joseph Alois Schumpeter特别强调,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取得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创新者不是实验室的科学家,而是有胆识、敢于承担风险又有组织实干才能的企业家。在Schumpeter之后,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受到学者们一致推崇和进一步完善。Frank Rnight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以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E.G.Freema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从国家制度政策等宏观层面培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Michael E.Porter强调将一批组织集中到一起进行创新,并把这种形式称为Cluster(集群)。Miller提出公司企业家精神,并把创新精神作为其最重要的内容。Peter F.Drucker明确把企业家精神界定为社会创新精神,“我们社会需要一个富于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创新与变革是正常的、健康的、稳定的与连续不断的需要”。通过对突飞猛进的20世纪90年代的观察,Peter F.Drucker得出结论:创新已经成为未来构成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特殊工具。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学会系统化的创新思考,这种思考首先建立在对创新来源的研究基础之上。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Joseph Alois Schumpeter2024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观点,凸显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实质和特征;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能,企业家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也正因为有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才创造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价值和满意度,试图将“一种物质”转换成一种“资源”,或将已有资源组成新颖、生产力更大的结构。也正因为有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新才被赋于更深刻的意义,企业家与其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使得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空前扩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所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驱动力
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力源于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具体体现在:企业是自主创新的投资主体、是自主创新的活动主体、是自主创新的利益分配主体等三个方面。在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力上则分别表现为创新的收益驱动力、创新的资源驱动力、创新的成功期望驱动力三种。此外,创新的企业文化也对企业自主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一)创新的投资收益内驱动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投资主体,追逐投资收益是企业的天性。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所追求的投资收益最大化,具有其他各类创新机构与组织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资收益取向,决定了其进行自主创新的强大驱动力。企业对自主技术创新投资收益追求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技术创新收益目标实现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收益的大小具有驱动企业自身从事技术创新的功能。当技术创新成功后,巨大的收益会驱动企业持续自主技术创新,同时,也会驱动其它企业加入自主技术创新的行列。因此,创新的投资收益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天然基本内驱动力。
(二)创新的资源内驱动力
企业自主创新活动需具备创新所必要的资源投入,包括财力、技术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技术创新项目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技术资源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与否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创新的资源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必具基本内驱动力。
(三)创新的成功期望内驱动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利益分配主体,获得自主创新收益是每个企业的本能。企业自主创新不仅仅在于企业能产生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期望科研成果能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能转化为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当一项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之前,对技术创新成功的期望会驱动企业是否选择这项技术创新。创新的成功期望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当然基本内诱导力。
(四)创新的企业文化内驱动力
Peter F.Drucker认为:“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而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就会造就创新的灵感,从而能让一件简单的事物有了一次超常规的突破。创新不是那种浮夸的东西,它要做的只是某件具体的事;否则,所谓的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创新不一定是“以大为美”,却不能掉以轻心于企业活动中的既不相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每一个细节。因此,企业应当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环境来激励企业内的创新活动,不断引导创新,适应变革和鼓励改进。
企业内在的驱动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其驱动模式为:收益、资源、期望、文化驱动企业行为自主创新新产品新市场。
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力的“二环模式”
在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力中,包含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驱动力、企业内在的驱动力二重驱动力,各重驱动力对技术创新起着不同的交互作用。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驱动力处于核心地位,它对其他各重驱动力起到指导、传接和凝聚的作用,失去了企业家创新精神这一核心驱动力,就无从探讨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力的本质内涵和属性。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所有的技术创新活动都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才能完成。没有创新精神,创新活动就难以产生或坚持下去。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者、引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发生发展,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努力程度与意志强弱。
企业内在的驱动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驱动力。企业内在的驱动力从企业内部促进、推动企业主动创新,这种主动性不仅使企业在创新时间上领先,而且还能在创新技术上领先,从而形成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
通过上述分析,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驱动力主要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新的收益、资源投入、成功期望与创新的企业文化。其中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驱动力,创新的收益、资源投入、成功期望与创新的企业文化为基本内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力的“二环模式”,如图1所示。
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有赖于千千万万个企业成为创新型企业。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如同果树的根。创新的收益、资源投入、成功期望与创新的企业文化为基本内驱动力,如同果树的树干、树枝、树叶。企业自主创新如同果树一样,有了发达的根系、健壮的树干、枝繁叶茂,就能拙壮成长,开花结果。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国民经济是否具有活力,取决于细胞是否具有活力,取决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力的“二环模式”犹如一个细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这一核心驱动力是细胞核,创新的收益、资源投入、成功期望与创新的企业文化是细胞质与细胞膜。由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新的收益、资源投入、成功期望与创新的企业文化组成一个独立有序的、能够进行自我调控的企业自主创新驱动系统,驱动企业持续自主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
创新创业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理论分析———农业创新系统参与主体的网络功能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创新系统旨在克服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污染、农业资源枯竭等瓶颈制约,稳步高效地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整体实力,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现阶段的农业创新系统需要一个更广泛参与的网络,即在参与主体之间形成的社会学习和知识共同创造的过程中,不但包括科研院所,而且包括了政府部门、农业技术企业、农业非政府组织(农业协会等)、绿色非政府组织、农业合作社、农户等(VanBueren等,2003)。这些参与主体在农业创新过程中扮演了“权利推动者”、技术推动者”、“流程推动者”(Haus-childt等,2001)和“关系推动者”(Fichter,2009)等四类角色,而无论是那种类型的创新模式,都体现了这些参与主体在不同层次创新中执行一定的功能(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创新变成了一个由不同参与主体共同合作的事情,每个创新主体将自己的知识和资源带入到合作中。基于对参与主体在不同层次创新过程的功能总结,并结合Moore等(2011)的理论,本文将农业创新系统中参与主体作用分为三大网络功能:知识的共同创造、垂直政治功能和水平中介功能。
(一)知识共同创造农业创新系统中,所有的参与主体都可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他们散布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中,这些参与者们的“异质性”知识通过渗透性边界选择性地流入、流出和聚集。知识创造效果不再是由农业科研机构或大学的自身知识能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农业创新系统所有参与者的知识资源及协同状况(柳洲等,2008)。因此,农业创新系统将承载着不同学科知识、运用不同思维模式、具有不同价值观且利益相关的参与主体聚集在一起,在互动中彼此通过参与者的知识子系统的状态调整实现异质性知识“游走”与耦合,从而生成新的知识,即实现了知识共同创造功能。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及大学、农业技术企业、农业非政府组织、绿色非政府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等参与主体在创新网络中的功能被重新界定,由过去分散的发挥作用的独立单元转变为彼此合作共存的协作单元。然而,这些参与主体之间关系不一定是稳定的,在创新过程中以利益联结的参与主体可以自由地为他们的利益和需求而结合或分离。可以说,农业技术创新产生于社会学习中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知识共同创造,这些知识共同创造形成一个创新网络并连接着农业创新体系的不同部分。
(二)垂直政治功能这项功能主要是指在创新体系不同层次参与主体之间的垂直或者分层关系,类似“权利推动者”创新模式:解决或处理在更高层次结构中获得一个参与主体支持必要性的问题。在农业创新系统中,这项功能是由制度企业家执行的,此时制度企业家在创新网络中扮演政治功能,他们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特点,通过在政治活动中游说或参与促进某个创新项目的转化,从而使新制度得以确立与扩散(Suddaby等,2005)。这些“制度企业家”往往都是政府部门,通过引导和制定农业技术创新的整体规划与政策,协调农业创新系统中互相连接的组织,从而促进农业新技术的产生、传播和实施。
(三)水平中介功能水平中介功能是指农业创新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之间知识传播的水平创新过程。从创新系统的角度来看,某些参与主体会联系不同类型的组织者,为潜在合作方提供供需信息,协助达成创新合作,从而以创新经纪人的身份充当整个创新系统的催化剂(Howells等,2006)。具体地,参与主体的水平中介功能包括:(1)明确各方需求:通过问题诊断和预见,明确创新需求以及对应所需的农业技术、知识来源、资金和政策支持;(2)组织网络链接:使各参与主体之间的链接更为便利,如跨区域科研院所之间知识交流链接;(3)创新过程管理:参加创新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制度背景和文化背景,使创新过程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持续的创新过程管理,使得这些矛盾和问题得以协调和解决。一般来讲,农业创新系统中任何参与主体都可以充当创新经纪人的角色。在创新网络中,这三项功能共同构成了农业创新系统参与主体所能扮演的所有职能。以上三种功能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假定所有的参与主体在创新网络中执行一定功能,成为一个创新共同体,然而,不是所有参与者都能够预期地在所有时间执行所有不同的功能,每个参与主体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确定农业创新系统参与主体的网络功能的理论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参与主体的创新网络结构,解决哪些特定的参与主体分别执行这些网络功能,以明确农业创新系统中不同参与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有效地保证参与主体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农业创新系统的良好运行。
二、实证分析
(一)研究对象———样本的选择为了调查农业创新系统中参与者三种网络功能的角色分布,经过调查对比,选取“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干旱半干旱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干旱半干旱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于2012年1月获得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立项,包括了旱区节水型生态灌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西北生态脆弱区经济作物高效用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微灌工程系统集成与配套设备开发等9个课题。项目由科技部直接管理,以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内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为牵头单位,成立专门的节水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专家指导组为辅助机构,涉及陕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等9家科研单位,31个任务团队,300多名科研人员,多家农业技术企业和近万名农民,这些参与主体形成的农业创新系统已经能够在多部门合作中开发新的农业知识和实践,其中一些已制度化,产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其区域的边界。因此,对本文来说这是一个理想样本。
(二)方法与软件的选择本文以“干旱半干旱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所形成的农业创新系统网络(以下简称WSA)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构建二元关系的社会关系网络来分析系统中参与主体的功能分布,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数据类型和研究目的相一致(林聚仁,2009),因此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NetworkAnalysis,SNA)进行实证分析。对应地,选择最为常见的社会网络分析的软件———Uci-net软件作为数据处理的分析工具。
(三)数据来源在数据获取方面,如何获得WSA项目中各参与主体的关系数据是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基础。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调查发现,整个WSA项目涉及各类参与者约1.2万人,全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数据较难获得。因此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WSA项目9个子项目中主要参与人51人、推进项目完成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7人,共计58人为核心参与主体。其中9个子项目的编号分别为A~I。基于每个项目的研究情况,采用电话访谈法和面对面访谈法选取每个项目组的核心参与人员若干并编号,如A项目组包括了A1~A7,B项目组包括B1~B5,如表2所示。政府部门选取WSA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专家指导组的主要成员7人(刘天雄、黄修桥、蔡焕杰、贾志宽、杜历、史海滨、韩文霆),分别以V1~V7表示。
(四)网络总体特征分析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大学、农业技术企业、农业非政府组织、绿色非政府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等社会组织或个人通过相互连接形成了WSA项目的创新网络,而创新网络的总体特征决定着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因此首先分析WSA项目创新网络的总体特征,为参与主体网络功能的分布奠定基础。WSA项目网络中,参与主体(政府部门、企业、农户等)是“行动者”的2024每个子项目、承担子项目的组织都是“事件”的2024在2024关系数据的基础上构建2-模隶属关系网络矩阵,利用Uci-net6.237软件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整个网络中,WSA项目的网络结构密度为0.1119,这意味着各子项目之间联系相对紧密,孤立点比较少;平均距离为2.054,表明网络中存在中介使得各子项目承担组织和参与者之间顺利沟通;凝聚度为0.532,说明网络中各项目的参与主体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与密度计算结果一致;群体中介性为7.27%,表明网络中的技术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高度权利集中者控制网络的信息和利益。由以上分析可得,WSA项目形成了相对优质的创新网络,密度、凝聚度指标保障了网络各节点(参与主体)联系紧密;平均距离指标表明了网络中开放性程度较高,各节点(参与主体)之间能够彼此之间吸收知识、信息、技术等能量;群体中介性指标表明了网络中没有过于绝对的集权,保持了各节点(参与主体)持续的创新活力。因此,验证了WSA项目是有效可行的样本,确保了后继研究的准确性。
(五)参与主体的知识共同创造功能分析WSA项目的网络中,参与主体越多、网络的规模越大,节点之间交流的机会就越多,知识共同创造的机会也越多,创新能力也越强。本文利用程度中心度来衡量WSA项目网络中最主要参与主体的分布,程度中心度越大,则说明该参与者在农业技术创新、知识生成、产品或服务价值创造过程中与其他参与主体之间进行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经过计算,整个网络的程度中心度为23.86%,选取58个参与者中排名前十的参与者的程度中心度如表4所示。由表4可得,排名前十的参与者在整个WSA项目研发和推广中起到主要作用,他们与网络中其它参与者的紧密度较高,干旱半干旱区节水农业的关键技术通过他们相互协作研发并推广,其重要性和影响力超越了其它参与主体。这些参与主体分别来自A、G、C、F等所隶属的4个组织和V所隶属的政府组织,而项目A所隶属的组织(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V所隶属的政府组织(即项目管理办公室和专家指导组)占了66.7%,主导地位明显,这是因为:(1)WAS项目成立之初科技部明确将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指定为该项目牵头单位,其有责任承担并促进项目的合作和研发的顺利进行;(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年来一直带动西北地区农业科技的发展,在WSA项目中和其它省份的科研机构合作,引导整个项目的发展,如项目A负责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蔡焕杰带领其团队与项目G负责人宁夏水科院杜历及其团队之间有共同的科研过程。由此看出,WAS项目的网络中,执行知识共同创造功能的参与主体是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主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当然,其它参与主体在整个创新网络也不同程度地承担着知识共同创造的功能,但知识、信息等的共享程度较低,相互联结的程度较弱,对农业创新系统效率提升速度较慢。
(六)参与主体的垂直政治功能分析创新网络中,执行垂直政治功能的参与主体往往是那些在突破制度障碍和约束以及开拓农业创新领域过程中担当了开拓者和先锋者的组织或个人,即制度企业家。而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公共性、复杂性等特点,农业创新系统中充当制度企业家角色的往往是政府部门,具体到WSA项目中,制度企业家主要包括了来自该项目管理办公室和专家指导组的7名核心成员(分别用V1~V7表示),这些成员分别来自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杨凌示范区财政局、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组织。基于Frans等(2013)的经验,采用制度企业家参加短期会议的参与率来测定其垂直政治功能,例如研讨会、实地考察、开放活动或者公共典礼等,在这些场所中制度企业家超越项目合作伙伴而直接参与信息传播、游说和制度制定。为了确定制度企业家的参与率,选取这些制度企业家在2012—2013年内参与的8个主要事件(分别用Ev-1~Ev-8表示),图1显示了这些制度企业家2013年参与短期会议的网络图,7个核心人物连接8个事件,并得出以下结论:(1)V1(刘天雄)参与了6个事件而处于核心地位,该参与者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且是WAS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其利用资源创造新制度和改变现有制度以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如组织“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推进会,帮助加强组织管理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2024问题。(2)V2(黄修桥)、V3(蔡焕杰)参与4个事件位居第二,如V3(蔡焕杰)组织实施了“2013年‘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暑期访学—专家授课”短期培训。这两位参与者通过开展这些制度性创业活动,突破了制度政策壁垒,有力地推动了该项目的研发和实施。(3)其余的参与主体参与的事件都在2个以上,他们促进目的成果直接转换给其它的参与主体。由此可见,农业创新系统离不开制度企业家的催化剂作用,这些制度企业家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去鼓励和引导其它参与主体克服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市场风险、研发风险与自然风险,帮助其它参与主体实现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对接。(七)参与主体的水平中介功能分析参与主体的水平中介功能是那些衔接各参与主体之间需求、提供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沟通平台、确保各参与者之间有效联系的组织或个人,农业创新系统中的每类参与主体都有可能执行这种功能。WSA项目的网络中,利用中介中心度衡量网络中参与主体作为媒介者的能力,即确定该参与主体是否为桥点。通过专家访谈法得到7类参与主体相互关系的矩阵,计算出7类参与主体的中介中心度如表5所示。由表5可得:(1)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大学的中介中心度位居首位,标准化中介中心度都为11.667%。WSA项目中,政府部门为了尽快达到创新效果,运用其不可替代的行政权力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同时对WSA项目实现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促进各参与主体的创新成为可能,因此其中介特征显著;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的科研机构是WSA项目关键技术的主要来源,连接着各类参与主体,促使创新资源在各参与主体之间流通,因此,该类组织的中介中心度也高。(2)农业技术企业和农户的中介中心度位居第二,标准化中介中心度都为10%。他们是农业创新系统中创新资源获得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中介特征比较明显,如陕西省泾阳县桥底镇6组的农户们获得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WSA子项目组的节水灌溉技术支持后,实现了农业节水增产增效,这些农户将节水技术传递给其他农户,扮演了技术中介的角色。(3)农业非政府组织、绿色非政府组织、农业合作社等组织类型中介中心性最弱,说明该三类组织创新能力较差,更多地依靠科研机构、农业技术企业等系统内核心组织才能实现创新。由此可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大学是农业创新系统中执行水平中介功能的主要参与主体,而其他的参与主体的该项功能相对较弱。
三、结论与启示
创新创业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集群创新,创新主导企业,创新网络;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特别在技术发展迅速,市场需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持续创新是保持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然而,创新复杂度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客观条件下,企业发现越来越难单纯从组织内部获取创新的信息与知识等资源,即创新活动的价值链难以全部纳入到企业内部完成。因此,企业不得不在创新的各个阶段寻求合作(Escribano,Fosfuri,Tribó,2009)。为此,越来越多学者把创新由企业内部延展至企业外部:Tidd,Bessant和Pavitt(1997)归纳出技术创新演化过程的五模型,提示了创新资源配置模式的进化将从简单的“技术推动——市场拉动”的线性模式向外部整合资源、内部协调并行方向转变发展。Chesbrough(2003)提出了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的概念,指出开放式创新是均衡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来产生新思想,同时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如技术合伙、战略同盟等来为创新活动服务的一种创新范式。
随着美国硅谷创新模式的崛起,导致了技术创新“网络范式”的兴起。以集群为基础的集群式创新是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织形式,有大量的研究深入分析集群创新问题。社会网络逐渐成为解释复杂网络现象的有力工具,基于组织层次理论的分析,集群创新网络和集群企业可以具体归结为不同的组织层次。社会网络理论认为创新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自组织活动。同时,受社会网络结构性嵌入的影响,过度紧密的关系也会导致网络群体思维的形成,使网络整体表现出对外部新事物的排斥(Uzzi,1997),社会网络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协同合作和维持交换,以契约关系结成的自发性群体(王涛,罗仲伟,2011)。本研究首先回顾从演化的动因角度归纳创新集群形态,并以创新主导企业构建自身创新网络为起点,分层次描述集群创新网络微观子集的治理、集群创新网络的总体形态。
二、基于社会网络视角下的集群创新网络形态
社会网分析对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是网络中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的微观层次研究,包括对企业的网络能力,吸收能力开展的研究、对企业的社会资本的研究、企业内外的学习空间的研究;企业在网络中所处结构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等;二是2024集群创新网络的建立、维持和演化的网络动力学分析。
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制度安排,网络架构的主要连接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创新网络蕴含的集群企业所遵循的创新合作方式将因企业的成长,市场环境的变化,集群创新资源的调配,集群学习氛围的转变而发生改变(Freeman,1991)。吴结兵和郭斌(2010)吸收了网络动力学的“组织-网络”共同演化思想,多层次分析了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企业行为、网络体系和集群的共同演化,从集群网络发展的长期演化角度,提出企业的特定适应与网络体系的相互匹配和交互作用形成了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集群网络化的过程是由个别企业成功的探索式战略向大多数企业利用式战略转变的过程。在集群网络演化过程中,知识密集服务机构的嵌入将导致集群网络结构的调整,成为影响集群网络演化的重要因素(朱海燕和魏江,2009)。,我们认为将集群创新网络置于演化视角下进行研究,集群网络演化必然引起创新网络的动态调整。创新网络的动态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成长中的个别行为调整的积累上升为集体行动的渐进式调整,二是集群内外环境的突变引发的创新网络的适应性调整,称之为突变式调整。集群创新网络在突变式调整和渐进式调整的交替中实现演化。
A. 渐进式调整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天然的群体和网络关系结合体,如同生物体一样,有一个从产生到衰亡的过程,并且其演化过程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特征。在技术创新日益网络化的当下,集群的演化伴随着集群内部创新网络的动态调整。创新网络是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方式的总体表现。网络动态学认为具有社会共同性的行为模式是改变社会网结构的主因(罗家德,2010),排除重大的技术、经济、法律、市场因素的影响,企业在集群内的创新方式选择,如果具有某些可遵循的共性,这种选择逻辑在一段时期之后,将在集群内创新网络的结构上得到体现。
探索式战略和利用式战略的结合实现了集群效率和效益的均衡,意味着在技术创新领域,模仿和跟进会是大多数资质平平的企业的最佳选择(Gupta,Smith &Shalley,2006)。在集群内,与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相关的企业行为最直接地体现为跟进型企业选择的创新合作对象,以及愿意进行关系投资的合作企业。因此,在集群创新网络中,有更多的企业愿意直接与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产业知识储备的企业进行连结。在知识共享的关系网络中,网络层级将减少,并且网络的程度中心性将增强。而这一过程是经过较长时间的个体企业网络建构选择之后形成的,体现为整体网络渐进式演化的结果。
B. 突变式调整
当网络受到刺激,例如,当出现突破性技术或有威胁的替代物时就会发起演化活动。社会网络演化是基于网络整体行为的结构性限制来对个体企业施加影响,其主要活动方式也是以特定的规则来规范和调整企业间关系,以达到获取、运用或整合组织间资源的目的(王涛,罗仲伟,2011)。因此,集群创新网络的当前状态是与当下的产业发展阶段,技术平台,经济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只当集群创新网络所蕴含的企业间合作方式、技术范畴与变化了的环境因素不匹配时,创新网络将发生突变式调整。
集群创新网络的突变式调整可以是集群内企业广泛自发的调整,也可能是创新核心企业的主动调整引起的网络联动,也存在着创新核心企业因固有技术优势的锁定而难以适应新技术平台导致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的更替,从而引起创新网络的重构,当创新网络难以在短期内重构,则集群创新网络面临着崩解的可能。
三、集群创新网络的有核分层形态
在社会网分析中,集群是一个以地域为边界的相对封闭的企业群体构成的整体社会网。整体社会网研究有两类问题得到关注,一是个体在网络中的结构位置,人们往往会利用个体的结构位置对个体行动进行预测;二是群体结构是紧密的还是松散的,群体内的权力集中还是分散。过往的研究指出,集群网络具有多核特征(吴结兵,郭斌,2010),并且网络的形态结构表现出梯度特征(Ibarra,1993;王涛等,2011)。
3.1 集群创新网络的主导企业
集群式创新可以实现创新能力的集成(刘友金,2006),企业的创新行为具有空间聚集性(Audretsch,1998),而创新的开放性和聚集性使得产业集群成为重要的创新平台,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聚集于那些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域,使得这些区域的企业不仅具有很强的个体创新活力,而且具有很强的集体创新能力(Alex,1997)。因此,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使企业在交流中进行技术创新比单个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
产业集群是一种天然的群体和网络关系结合体,虽然硅谷的分散型创新的产业集群取得到巨大成功,但当前世界主要的集群创新网络内各个节点集结逻辑上以产业链的上下游为纽带,实现以关系导向的横向知识共享、技术溢出,合作开发、战略优势互补等。以上下游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内,中心企业是集群的创新主导企业,其决定集群创新的成败。因此创新主导企业的创新链条的构造,是研究集群创新网络的重要基础。在日益精细的行业分工条件下,集群内的主导企业需要将技术创新规划向产业上下游延伸,通过技术等资源在企业边界的双向快速流动,创新主导企业的合作深度不同,其创新成果对产品价值提升程度差异等原因,创新主导企业将采用不同的方式管理参与到创新链条的企业或机构,维持不同的创新合作关系使得创新链条与产业链耦合在一起,不可分割。
在集群成长过程中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是耦合演进的,集群式创新形成的一般过程就是分工条件下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演进过程的耦合(刘友金,2006)。在参与产业链生产中,有一个核心企业扮演集成者的角色,沿着最终产品或服务生产所需的资源流,激励、组织、协调、集成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上下游企业,集成者通常是产业链上拥2024键资源的“主导企业”(杨锐,张时乐,芮明杰,2011)。主导企业通过向供应商购买中间投入品和服务而形成后向关联(Backward Linkages),向下游的企业提供中间投入品和服务则形成前向关联(Forward Linkages)(王然,燕波,邓伟根,2010)。对于产业活动受到市场变化影响很大,尤其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行业生产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产品技术参数修正、设计更改等产品特征的变化等变得越来越常态(杨锐,张时乐,芮明杰,2011)。在行业知识创新和技术转移过程中,形成一个由主导企业协调,成员企业密切协作的复杂而相互依赖的任务网络。主导企业一方面通过对中间投入品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甚至在某些技术创新方面采取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的方式,分担成员企业的创新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直接向成员企业转移技术和知识,并帮助培训员工,优化创新投入要素的质量,以促进成员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王然,燕波,邓伟根,2010)。
3.2集群创新网络核心的生成与影响
社会网络研究视角下,主导企业的创新网络是一个自我中心社会网络研究范畴,集群创新网络核心的概念是由以往“主创企业”的理论衍生而来。从集群发展的纵向维度观察,集群的产生往往来源于一个或几个成功的主创企业(吴结兵,郭斌,2010),创业企业促进创业扩散和企业衍生,企业创业与人际网络的交互作用实现了资源在集群范围内的集聚。随着集群的发展,集群网络从“单一中心——卫星”式结构逐渐过渡到“ 多中心——卫星”式结构(朱海燕,魏江,2009)。从不同的集群类型来看,在外生模式、内生模式和混合模式集群中,普遍存在核心网络型结构(王文平和谈正达,2008)。因此有核网络是集群网络的普遍特征,创新网络往往也是由占据重要资源的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关联企业形成的网络,因此,集群创新网络也是一种有核网络。
集群整体网络的有核形态意味着集群社会网中存在着单一若干核心组织,在这些组织周围,聚集着数量众多的企业。在社会网络研究中,人们留意到了社会网络中的小团体现象,即整体网络中的一小群人关系特别紧密,结成交换资源的团体,并排除他人的利益(罗家德,2010)。集群中创新网络的核心企业数量和网络核心的特征都将对创新行为产生影响。
当创新网络为单核网络时,往往意味着作为创新网络具有高度的内聚力,创新主导企业具有较强的系统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产业链创新能力(,2011),有可能成为整个集群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知识溢出将带动集群的集体学习;龙头企业通过探索并形成崭新的、独特的发展模式也在某种意义上,通过网络扩散形成集群内各成员共享的利用式战略,而且通过集群网络进一步将该模式标准化、流程化,促进了集群企业效率的提高(吴结兵和郭斌,2010)。但是单核创新网络本身也存在固有的风险,单一发展模式和技术来源将使网络内的创新源泉枯竭,甚至导致集群发展的“锁定”效应产生,过于稳定的网络模式会阻碍企业对新知识和新机会的探索以及阻碍新的网络关系的建立(Uzzi,1997)。一种发展模式对此时此地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它对未来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应也就越弱(吴结兵和郭斌,2010)。当面对急剧的环境变化时,制度同构(Tan,2006)的单核集群网络将会出现效益下降乃至生存危机,将可能导致集群走向衰亡。
当创新网络为多核网络时,表现为集群内部存在多个内聚力很高的次级网络,不同的次级创新网络之间可以由“桥”相联系。虽然桥可以在不同次级网络之间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实际上集群背景下的企业间知识流动仅局限于集群的子集,集群中存在高度断裂的知识流动网络(李文博,张永胜和李纪明,2010)。因此,集群内部往往存在不同子集间的竞争,竞争领域可能包括资源要素争夺,市场份额的占领,以及技术优势的较量等。
3.3集群内的创新网络有核分层形态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单纯的有核网络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都具有天生的缺陷。针对有核网络的不足,笔者提出集群内的创新网络有核分层形态的概念。所谓的集群内的创新网络有核分层形态是在承认网络核心的同时,建立多层次的网络结构,从而希望解决单核网络的灵活性不足和多核网络内部恶性竞争的问题。
通过观察,社会网络并不是静态实体,而具有动态性特征,为了实现持续发展,社会网络需要进行适当的结构调整以提升整体竞争力。集群创新网络是涉及多个组织、多个阶段、多种创新要素的复杂创新活动。正如网络动力学的相关研究所述,网络化被视为个体对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自主构建过程(Rowley & Baum,2008),透过这种网络化过程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形成共同演化机制。知识网络划分为任务导向型和知识导向型(Hyattc & Jones,1996)。这一知识网络划分与企业创新合作治理中所涉及的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两种创新合作治理模式不谋而合。因此,任务导向型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对应着生产任务明晰的生产型网络;而知识导向型网络则对应于企业因为紧密的关系连结而产生的关系治理,以传递内隐知识为主要任务。同时,根据集群网络动态性的特点,网络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在集群内的网络可以依据网络传递的内容进行分类集群网络逐渐衍化成三种不同的网络,包括适于资源聚集的人际网络、适于产业链分工的生产网络、适于合作创新知识共享的技术网络。(吴结兵和郭斌,2010)。
当网络的形态结构表现为一种梯度特性时,居于中心位置的企业属于高梯度区域,一般拥有对网络较大的非正式权力和影响力,而位于网络边界的企业则会被影响(Ibarra,1993)。创新的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导致在创新网络中存在多种创新主体,核心企业、关联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主体都参与到创新网络中。这些蕴含丰富知识资源的各类主体或网络结点构建起来的各种相对稳定,并能促进知识转移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集群内核心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方式必然集结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强连结关系。集群内的创新网络有核分层形态是通过上下游企业与主导企业在合作关系上固化,并建立共享的价值系统(Achrol,1997)。与传统创新网络的最大区别在于强化了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网络内的核心企业依据产业链和价值链要求,进行了成员企业的筛选,并促成了成员企业的专属性关系投资之后,才真正实现了产业链与创新链条的同意。这是因为进入产业链的企业资源是异质性的、专用的和定制的,需要成员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做专属性关系投资。主导企业与创新链条上的企业关系具有非层级性、许诺、责任、互惠性、依附感情等特征,专属关系投资在筛选进入创新链条的企业,维持和强化主导企业与链条成员企业的关系上,起到重要作用(杨锐,张时乐,芮明杰,2011)。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创新主导企业的创新网络建构为理解集群整体创新网络的逻辑起点,从社会网分析角度将企业创新网络看作个体中心网络,为理解企业创新网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从组织层次理论出发,将集群创新网络看作分层组织,有助于理解集群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的行为对集群创新绩效的总体影响,以及占据不同创新资源的企业在集群内的行为选择。
本文基于以往网络创新的研究,从组织层次理论出发,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成果,分层次探讨了具有产业链集成能力的创新主导企业对自身创新网络的建构;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具有的有核分层形态。希望,探讨一种新型的网络创新结构从理论和实践解决当前网络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本文首先从集群内外推动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因素入手,归纳出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模式:渐进模式和突变模式。渐进模式特点是在创新网络内部与环境相适应的情况下,强调是网络内部的知识共享网络的中心性更为突出,但形成过程较长;突变模式特点是创新网络与环境不匹配的情况下,短期难以重构。
其次,本文研究集群创新网络的有核分层结构时,核心地位的组织如何影响集群的创新活动,以及有核分层结构的创新网络内的知识与技术共享、资源分配状况。中心企业是集群的创新主导企业,其决定集群创新的成败,是研究集群创新网络核心的理论基础,以往的研究主要把其形态为单核和多核。但以往这两种形态的创新网络都有明显的缺陷,例如单核集群发展的“锁定”效应和多核集群中高度断裂的知识网络,为此本文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强调网络内部的层次性和动态性,网络内部以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为连接,其形态结构表现为一种梯度特性,这样的结构特点既可以防止单一技术来源造成的整体网络崩溃,也能防止网络内部的恶性竞争。
从实践上,论文研究对集群企业的管理实践和集群创新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的网络结构,中心性对整个集群创新网络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指针作用,尤其在单核创新网络的情形中,核心企业对技术发展的评估和技术转换柔性可能对集群整体创新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在地方政府的集群发展引导中,对于单核创新网络集群,需要从政策导向上引导创新资源的分散,并注重引入新的创新核;在网络演化的动态监控中,应密切关注集结点的形成。构建功能齐备的集群创新网络,在集群内引入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能够将外部知识引入集群内,丰富并扩展了集群内部知识结构,是集群保持创新活力的有效手段。
但以往相关的研究大多采用理论演绎的方式构建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分层研究框架,尤其多层次有核网络的研究仍然缺乏充分的实证研究,以检验和完善论文所提出来的理论观点。此外,在某些方面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如集群创新网络的有核分层结构,在结构层次划分的依据方面,后来的研究还可以提出更加多样化的分层依据。
参考文献
[1] Escribano,A.,Fosfuri,A.,Tribó,J. A. Managing External Knowledge Flow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 [J]. Research Policy,2009,38(1)
[2] Tidd J,Bessant J,Pavitt K. Managing innovation: 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market and organisational change[M].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Ltd,1997,30.
[3] Chesbrough H. 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 Boston,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4] 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 pp.35~67.
[5] 吴结兵,郭斌. 企业适应、网络化与产业集群的共同演化:绍兴县纺织业集群发展的纵向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10,(2)
[6] 朱海燕,魏江,集群网络结构演化分析: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9,(10).
[7]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第二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
[8] Gupta A. K., Smith K. G., Shalley C. E., 2006,The Interplay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9(4), 693~706.
[9] 王文平,谈正达,有核网络型集群中知识共享深度与知识型企业的创新资源投入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3
[10] .Ibarra, H. Race, Network Centrality, Power, and Innovation Involvement: 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ole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3,36(3).
[11] Feldman MP.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M] . Kluwer: Dordrecht,1994:35-37.
[12] Audretsch DB. Agglomer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innovation activity[J] .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1998, 14: 18~ 29.
[13] Alex Hoen. Three Variations on Identifying Cluster[R]. Paper Presented by OECD: Workshop on Cluster Analysis and Cluster Based Policy, Amsterdam, 1997.
[14] 杨锐,张时乐,芮明杰,基于关键资源视角的垂直网络组织及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1.7.
[15] 王然,燕波,邓伟根,FDI对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机制——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16-25
[16] ,我国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基于三维模型的成长路径[J],管理工程学报,2011.4
[17] Tan J.,Growth of industry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Lessons from Beijing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6,21: 827~850.
[18] Rowley T. J.,Baum J. A. C., Introduction: Evolving Webs in Network Economics, 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8,25, 1~20.
上一篇:创新心得体会(推荐5篇)
下一篇:环保活动宣传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