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会计专业实习的心得体会(优选5篇)

妙笔生花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74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9分钟。

会计专业实习的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自我鉴定可以展望未来: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表明今后的态度,将如何如何去做好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会计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1三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几年的财会专业知识学习和丰富的课余社会实践经历,培养了我对财会职业的兴趣,也使我在专业技能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学生活的学习和实践,让我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接触了社会,脱离了幼稚、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校学习期间,我保持了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热爱本专业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通过扎实学习《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各门课程,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工作实际,加强了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锻炼,能熟练运用财务办公软件,为更好地从事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工作上,我时刻保持一颗热情的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做事尽心尽责,并能做到,事后认真总结。我热衷于参加给类志愿者活动,尽我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平时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及学院和班集体的各项活动,课余时间注意加强锻炼身体,积极参加运动会以及各类球类比赛。

通过三年会计专业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以较快速度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成熟了很多,性格更坚毅了。如今我有信心接受任何新的挑战和考验,在新的挑战和考验面前,我会鼓起更大的勇气,树立起更大的信心去勇于面对。

三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几年的财会专业知识学习和丰富的课余社会实践经历,培养了我对财会职业的兴趣,也使我在专业技能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学生活的学习和实践,让我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接触了社会,脱离了幼稚、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心理准备。

会计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2忙碌的大学生活就在悄然中过去了,但她已成为我人生美好记忆的一部分。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几年的会计专业知识学习和丰富的课余社会实践经历,培养了我对会计职业的兴趣,也使我在专业技能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思想上,本人积极要求进步,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经过党课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为社会为学校为同学为身边的人做事不是一种负担,相反,在帮助他人的时候自己能够得到满足和快乐,同时自己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更加注重自己的品行。

在专业学习方面,大学期间我从没有放松过学习,每年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中名列前茅,并且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国家助学金、校级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而且在校期间,取得会计从业证书,通过cpa会计、税法、财务管理考试,以及,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什么,毕业以后,我还要面临更实质更高深的学习,所以应当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使我不仅在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培养了我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在这将挥手告别学校的时候,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发挥财务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将来的工作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增加阅历和社会经验。

会计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3我是_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经管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

三年的大学生涯弹指一挥间。马上就要毕业了,回首走过的求学路,我深切地感到时光飞逝。诚然,短短的三年只是我人生历程的中间站,而生活的帆才刚刚扬起。因此,认真回顾并总结这三年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以便以后能更加坚定自信地朝前走,这显得是那么的重要。

在学习上,我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成绩优良。通过扎实学习《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各门课程,我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及工作实际,加强了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锻炼。

学习之余,我组织过辩论赛,表演过情景剧,设计和组织过主题班会,也曾拿过许多的奖项

在生活上,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生活态度端正向上,思想开放积极,诚实守信,拥有自己的良好处事原则,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我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坚持原则,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生活中,我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尽我所能热心帮助同学,平时积极参加学院和班集体的各项活动,课余时间注意加强锻炼身体。并通过班干部这个平台,使得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综合性的提高,同时我也以积极的态度与大家和睦相处。

会计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4时光飞逝,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参加的历时三年的__大学本科函授学习已近尾声。即将毕业的我回顾以往的足迹,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分明。

通过三年的本科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具体概括如下:

(一)思想认识: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纪,廉洁自律,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平时注重加强政治思想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2024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提高了自己的政策水平及明确是非的能力。

(二)业务知识:在上课学习期间,我保持了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热爱本专业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通过扎实学习《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各门课程,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工作实际,加强了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锻炼,能熟练运用财务办公软件,为更好地从事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技能:财务会计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作为一名在岗工作的财务人员,我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严格要求自己,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结合,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年的学习生活,使我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会计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5三年的大学生涯弹指一挥间。马上就要毕业了,回首走过的求学路,我深切地感到时光飞逝。诚然,短短的三年只是我人生历程的中间站,而生活的帆才刚刚扬起。因此,认真回顾并总结这三年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以便能更加坚定自信地朝前走,显得是那么的重要。

三年以来,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遵守国家财经法规规章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校党委组织的党校活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被组织接收为预备党员。在校三年,我努力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会计系组织的历次认识性实习和生产性实习活动;学习之余,我还勇于承担社会工作,工作中认真负责,提高了管理组织能力,练就了较强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工作中培养了较强的集体观念和较高的团队合作精神。平时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修养、为人处事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目的是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现将我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方面

大学三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专业能力。我努力地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审计案例研究》、《会计法》、《税法》、《纳税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经济法》、《市场营销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原理》、《资产评估》、《预算会计》、《税收筹划》、《小企业会计实务》、《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勤于思考和擅于积累。

在我们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期间,正是国家的会计政策、制度的又一轮变革期间。所以,这既给我们创造了机遇,又让我们面临挑战。新旧知识的交替,使得我们在学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又直接过渡到新知识,可以让我们对新旧知识能更好的进行对比和理解,从而认识到新知识的新特点。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新的准则和制度有了一定的认识;

5、通过认识性实习、生产性实习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使我能比较全面的认识并掌握了会计日常工作的整个流程,具备了较强的专业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能为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尽快上手创造了条件。

二、承担社会工作方面

_年年被会计协会聘任为宣传干事,在任期间,荣获了“第四届会计技能综合大赛”第三等奖.我时刻关心同学,与大家关系融洽,由于工作积极努力,成绩突出,我个人也获得了荣誉,如20_年-20_获校级个人单项"生劳积极分子"称号.

三、生活方面

会计专业实习的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94-02

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原本是针对经济和管理规律提出的,但因其深刻的哲学根基及其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适应性,被广泛地运用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研究而得以升华和发展。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2024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整合能力”或者说“协调能力”运用到会计实际工作中,就是对会计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岗位中的应用能力。

相关调查表明,社会对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主要有:专业基础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其中,专业基础技能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专业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单独的个体,不是通过哪一门课程的学习就可以练就的,而是一系列知识的综合,是一个相辅相成、交替上升的过程,是一个会计专业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

会计知识的特点及其面临的学习困境

高职教育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技术应用型、知识应用型和智能操作型。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知识应用型,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于会计职业岗位实践。会计知识在理论上有很强的规范性,在方法上又有很强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系统性,但在运用上却又具有灵活性,这些矛盾的统一体直接决定了会计知识从理论学习到实际运用的艰难性。这一转化过程本身就具有难度,寻找一个可供学生练习这一转化过程的场所更具难度。目前这两个难度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的瓶颈,亟待突破。

会计作为一种职业,与数控机床等智能操作类型工作有一个根本性区别:在工作时是否会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会计一线的基础工作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与计量,在工作的过程中自然会涉及企业一些不愿为外人所知的商业秘密。所以,一般单位都欢迎能直接为其带来经济效益又不会对其生产经营带来潜在危险的创造型或操作型实习生,甚至愿意为他们支付一定的生活补助,却不愿意让会计部门接受一个会计实习生。退一步说,就算单位接受了会计实习生,一般也不会让其进行真正的账务处理,充其量就是把做好的账给看一下,或者以“副本”的方式依葫芦画瓢地做一些记账凭证,学生能实际操作的账目非常有限。无疑,这样的实习效果很难满足一个高等级知识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样的社会现实对高职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无疑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会计毕业生无会计工作经验——用人单位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会计——学生就业困难或不对口——形成会计工作不好找的社会认识——不愿意报考会计专业——学院生源受影响——学院规模萎缩——社会用人单位不愿到学院招会计人员。

解决这一尴尬处境的唯一办法就是建立有效的会计教学模式,把理论到实践的难题在学生离校前予以化解,向社会推出能用、好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有效的会计教学模式

有效的会计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学到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掌握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这一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科学的课程设置+配套的仿真实训+全真实训。

会计专业实习的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 会计工作 素养教育 企业

一、加强会计专业学生业务能力的措施

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必须要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更注重实践性教学; 教师师资的科学构建和在考证和教学相结合。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更着重实践性教学。

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实用性人才,能够更加实用于日常会计工作,而不是研究性人才,所以应该以“理论够用,实操为主”的原则来安排课程。

1.校内实验课程的安排。校内实践操作的相关内容很多,例如: 会计手工实验操作、会计电算化2024用友软件的应用、编制凭证、编制报表、识别假钞等业务实验。可以提前将会计知识基础打牢。

2.校外实习。在校期间多给学生在大一到大三暑假内安排或提供一些短暂的会计工作实习机会,以便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马上加以应用,更加掌握知识,还了解会计人员将来要处的实际业务环境, 以便在学习理论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第二次校外实习就是大四了,要让学生初试牛刀,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发现会计工作中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站在实际的角度去面对工作,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即将到来的会计工作。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了实践性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为以后更好的胜任会计工作做准备。也为会计行业注入了新鲜优秀的能量。

(二)教师师资力量的构建。

毫无置疑,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是学生的楷模, 要培养学生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师得要先具备高素质、高水平。 学校必须要打造一批年轻的双师型教师,这不仅仅是要具备教师证和其他的专业技能证, 更重要的是要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具有夯实的实践经验以及扎实的教学能力, 既能担任教师又能担任会计专业技术人员, 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将知识、 能力、 专业技术以及工作作风和做事态度融为一体, 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清晰知道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对会计行业充满热情,对会计工作充满信心。 在教师的带动下发展学生的专业应用素质和专业道德水平, 有利于学生成为优秀的会计工作人员。

(三)多设置考证班以增加学生优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素质。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会计工作,他们需要会计人员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会计师证等相关证书。然而学习相关知识需要一个系统的课程,学校就要为学生开设考证课程,以便大家学习考证去的相关证书。 在课程学习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考试做题,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随机应变,更要教会学生形成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能力, 进行综合财务分析的能力, 研读并体会政策法规的能力。不仅要钻研学习, 又要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在考试中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创新的能力。这些证书将对他们毕业后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作为他们的“敲门砖”,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施展自己的会计能力。

二、促进会计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为了促进会计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 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成为一个健康的会计人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没有了一切。本科学生经过常年累月的学习和考证,身体上容易产生许多疾病,比如: 颈椎病,就是学生和会计人员通见得职业病,就是因为平时做账过久导致,本科院校要针对这些常见疾病做好预防并寻找一些解决办法,增加体育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素质,多开展“爱体育”活动。有一个的体魄,才会做好会计工作。

(二)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会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选择会计专业越来越普遍, 加上学生学习强度的提高,许多学生在学习力不从心并感

莫大压力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当别人超过自己就会害怕,就会着急,一旦出现挫折就感到受挫难受。这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心理产生问题, 导致人容易崩溃,容易消沉。本科院校要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 及时有效疏导学生的困境和心理压力, 培养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 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面对工作,面对美好的人生。

(三)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本科校园中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给学生一些很好的引导作用。严谨的校风校纪,教师的教诲,让我们逐渐培养自己的优秀品格,在与老师或者与同学朋友之间都有了正确良好的交往方式。 多开展一些活动,多增加一些渠道来加强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全和发展, 同时一个交往能力很强的人,在会计工作中也会表现的更加优秀和突出,更加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

三、结论及展望

为了培养合格的全面的会计专业人才, 本文认为上面提到两个大的方面中的六个措施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和实践相结合; 会计专业的教师一定要作好楷模, 最好是由一些有一定从业经验的教师担任; 为了将来学生找到好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证书的考取, 以考促学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身体和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也是需要加强的。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合格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红.论对会计人才素质的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

[2]郭志杰.会计人员道德浅谈,2007.

会计专业实习的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扩招;高职;课程体系;分流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8-0107-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被赋予天然的使命:培养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的专门人才。所谓高等性是指将在人文、科技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的人才的特性;所谓职业性是指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市场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人的特性;综合而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市场需求的、具有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不需培训即能上岗并具有未来职业成长性的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根据此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的课程体系理论上来讲符合逻辑,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个核心问题:课程体系中既设置岗位能力核心课程,又设置岗位能力发展课程,结果很大一部分学生岗位能力核心课程没有学扎实,岗位能力发展课程更是没能力学习。究其核心原因,是大学扩招后将部分高职生源素质标准降级,导致扩招后的部分(一半左右)学生不符合高等性要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的使命与培养对象素质不相匹配是高职院校当下发展瓶颈的主因,本文因而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健雄学院)会计专业为例提出建立课程体系分流机制的设想,试图架构桥梁,解决该瓶颈,同时希望能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二、健雄学院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建设思路

健雄学院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是这样:首先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市场调研,确定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调研得知,60%以上中小型企业招聘的会计岗位从业人员学历要求为高职高专,说明市场对高职会计人才需求大,因此健雄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从业方向定位为中小型企业;其次调研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群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及所需岗位知识与能力规格,系统整理后得到会计专业教学对应的工作领域;最后对工作领域按照“职业性”与“高等性”的逻辑顺序及学生学习从易到难的进度规律进行排列重组,形成可教学的学习领域,即课程体系。

(二)建设成果

根据健雄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会计岗位需求规格,设计如下课程体系:

1.入门课程:基础会计、基础会计实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岗位课程:(1)核心岗位课程:1)出纳岗:珠算、出纳实务;2)会计核算岗:会计电算化操作、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实训、税务会计实训;(2)发展岗位课程一会计主管岗: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岗位实训:定岗实习、毕业设计。

上述课程体系首先按照“职业性”与“高等性”的逻辑顺序设计,按会计岗位设计课程体现“职业性”,按会计核心岗位到会计发展岗位顺序设计课程体现“高等性”;其次按照学生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一年级设计从业上岗课程,二年级设计达到初级水平的课程,三年级及毕业后3-5年设计可以达到中级水平的课程。

三、高校扩招背景下健雄学院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现状

由于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普遍降级,使既定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生源素质不匹配,按照既定的课程体系安排课程教学时,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反映一半左右的学生反应迟钝、不好教,学生反映课程难、听不懂,两年在校学习后有50%-60%的学生能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健雄学院2013级之前是2+1学制模式,2013级以后实施2.5+0.5学制模式)。

可见,50%-60%的学生符合高职生源素质,在实施2.5+0.5学制模式下,可以按照上述课程体系设计实施教学,完成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有40%-50%的学生很显然不适合按照该课程体系方案实施教学,因此需要另寻途径,在不降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同时不放弃这部分学生的前提下,找到路径实现对这40%-50%学生相同规格的培养目标。

四、高校扩招背景下健雄学院会计专业建立课程体系分流机制的构想

(一)分流机制的含义

所谓分流机制是指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学习两年的专业课程后,第三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发展岗位课程+综合模拟实训”学习或者“分岗位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学习;虽然第三年对学生进行分流,但是在整个三年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将自主学习和创新内化为学生个人的心理习惯,从而实现殊途同归的教学目的;即三年后,不管选择哪一类型分流的学生,都具备扎实的核心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都养成了自主学习习惯和培养了创新意识与能力,因此都具备职业发展的潜力,只要努力,都可以在毕业后若干年进阶上岗为会计主管等管理岗位。

(二)分流机制运作过程

首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计,即设计课程体系分流方案,思路是这样:学生在二年级核心岗位课程学完后有了明显的分层,如果三年级不进行分流教学,统一学习发展岗位课程,则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不仅一二年级的基础与核心课程没有打实基础,三年级的主管岗位课程又不能理解消化,降低整体教学效果,很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需要在三年级开始进行分流教学,首先将课程体系分流为发展岗位课程和核心岗位实训课程。发展岗位课程仍然包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核心岗位实训课程包括:核心岗位课程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有能力的学生学习发展岗位课程,没有能力的学生学岗位实训课程。

其次,组建课程分流教学班。前两年以同一教学班进行教学,第三年,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分流建议进行自主选择分流课程,重新组班按照分流课程体系进行培养。以两个教学班为例,前两年,两个教学班同进度同课程平行教学,第三年进行分流,两班各50%左右的学生分流,重组形成两个新的分流班,按照分流后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通过建立课程体系分流机制,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及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具备了未来职业成长的潜能,从而激发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活力;虽然实施分流机制后,导致学生职业发展起点不同,但是只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长远来看,最终会殊途同归,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因此,建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分流机制可以解决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生源素质不匹配问题,解决高职教育发展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袁广达.人世后中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J].会计研究,2003(3).

会计专业实习的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

作者简介:张瑞荣(1967-),女,江苏泰兴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会计教育;成丙炎(1963-),男,河南孟州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学改革、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师‘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编号:2014SJD521),主持人:张瑞荣;2013年度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主持人:张瑞荣。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2-0021-04

推动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不仅要推动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和产业升级同步实施,而且要推动职业教育和技术进步同步升级。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要推动高职教育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必须以构建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涵义

职业与职业不同,就是因为工作过程不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面向的是一线职业岗位,其能力核心特征是“会做”。毕业生能否胜任其就业岗位,主要是通过“做”来检验的。高职院校教师要教和学生要学的其实是怎么“做”的学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将工作过程作为知识序化的参照系[1]。其本质是将高职课程的职业化因素――工作、与教育化因素――课程融为一体,是课程工作化与工作课程化的双向转化与整合[2]。课程工作化是把课程“化”于工作、“化”为工作,通过学中做、做中学,讲练结合、理实一体,学生从中可获取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做”的能力。而工作课程化是将纯职场的工作过程序化为理实一体的过程化课程内容体系。学生通过学,可以获得对实际工作流程的感性认识并获取实际工作经验。

二、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以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群),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出发,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遵循学习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职业、由新手到专家进行排序,将行动领域的职业能力转换为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基于工作过程组织课程的教和学,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3]。

三、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企业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需求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未来职业应具备哪些能力,应建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行调研,确定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面向的是中小企业,初次就业岗位群为:会计核算人员、出纳人员、办税人员;职业提升岗位为会计主管或财务总监。根据学生应掌握的岗位职业技能,进行专业定位,确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财会一线工作岗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中小型企业会计专业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会计核算、出纳、办税及财务管理能力、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遵准则、精出纳、能报税、会核算、助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财会人才。

(二)分析归纳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

1.基本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能科学建帐,能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出纳能力。能明辨货币资金收付的票据真伪,能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能熟练办理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能按照规定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办税能力。能顺利办理企业发票申购、税务登记,能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及其他相关政策正确计算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应缴纳的各种税费[4];电算化能力。具备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会熟练操作2024的财务软件。

2.提升能力(毕业后比较优秀的学生经过5-10年后升任会计主管或财务总监):总管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工作;制定、实施和管理税收方案;建立健全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章程;组织企业2024部门进行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业绩考核、分析与评价,努力降低成本、增收节支、提高效益。

(三)构建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会计就业岗位的要求,进行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分解,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职业岗位群,考虑学科分类,专业设置上遵守宽窄并存原则,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职业需要,还要考虑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以能力本位、有针对性地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要素设置课程体系[5]。高职会计专业应系统学习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同时应具备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中英文听说写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企业会计、统计、审计、税收、财务管理、财务预测、预算与决策等职业相关技能。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应与其未来的就业岗位相对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见图1)。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人才培养方案采用“2+1”模式,即学生两年在校学习,最后一年顶岗实习。职业课程按职业成长规律及学习认知规律序化,同时通过分段实训,体现工学交替。具体分学期职业课程安排见图2。

(四)学习情境转化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为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一个学习的总体框架,但具体实施还是要落实到一门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去[6]。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根据各课程学习情境载体(如任务、项目、问题、活动、案例等)的不同,实现把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把学习过程转化为工作过程的双向转化,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的高度融合。

由于课程类别的不同,其双向转化的学习情境载体有所不同,对应采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也有所不同:

1.基本素质能力学习领域课程采用“案例引导实战”的教学模式。以经典案例引导课堂基础技能训练,让学生学会用专业的视角认识实践问题、分析实践问题和解决实践问题,促进思维水平的提升,同时为后续阶段职业技能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职业基础及核心技能学习领域课程建立以会计业务流程为主线、“项目引领、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部分课程兼顾课证融通。课证融通涉及的具体课程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用课程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初级会计师考试用课程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考证用初级会计实务在我校的课程体系中是通过中级会计实务局部与成本会计两门课、经济法是通过经济法与税法实务两门课得以体现的。在此基础上,对于理论较深的核心课程,如中级会计实务,除实施“项目引领、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外,教学过程中还尝试深入浅出,进行图示教学,通过时间数轴、T型账户对应关系图,将理论较深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好懂,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初次就业时的核心职业能力――会计核算能力。

3.职业综合技能学习领域课程采用“项目仿真、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会计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为平台,教师以一套真实的会计业务,按照制单记账报表的框架,让学生在仿真的财会业务流程中,“教、学、做”一体,完成项目业务,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业务实际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情境一体。

(五)课程评价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价值评定的过程。它是课程的引领和导向机制,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程类别的不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不同,课程评价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1.对于基本素质能力、职业基础及核心技能学习领域课程,以掌握职业基本素质能力和岗位技能为目标,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如作业、课堂练习、案例讨论、职业素养表现、过程考核、笔试等多种方法,综合评定课程成绩。

2.对于职业综合技能模块,学生按会计专业岗位群进行分工,协同完成按会计业务流程进行的相关实务操作,以获得胜任岗位群工作任务的知识和能力。应加强对整个会计业务流程的工作过程及其最终成果的考核,评定和推断学生能否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评价他们的职业态度、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思维判断、协调应变及创新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习得情况。从而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引向深入和成功。

四、围绕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优化进行的改革

(一)动态组建专家建设委员会

以校内专家为主,不断吸纳企业专家,动态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围绕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就会计专业面向的岗位群进行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研讨。专业建设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度。专业负责人综合考虑企业专家、用人单位、毕业生反馈及教学团队成员的修订意见,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企校共建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构的落脚点是课程建设,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进行双向转化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课程体系优化的成败。在按照面向专业岗位群设置课程体系、将创业意识和思想素质教育以显性和隐性的形式纳入课程体系后,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下的课程建设团队机制。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岗位技术要求、职业资格要求,尽最大限度地衔接和并轨,来制定和优化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有企业等相关人员参与,其内容应与企业实际完全接轨。

(三)“双师”教师团队建设

按财会业务流程设计教学内容、“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专业教师,应具备真正的双师素质。既要熟悉企业财会实务发展动态,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又要把握职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等)考试动态。要与时俱进,与经济社会中的职业发展同步成长。

要壮大“双师”教师团队。加大校外兼职教师比例;部分课程如职业综合技能学习领域课程由校外兼职老师及校内专任老师共同指导;实行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制度,以了解财会实务动态;鼓励教师参与横向课题,帮助企业解决财会实务中遇到的问题。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或执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育、网络课程培训、技能大赛,并与同行交流,促进教师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

(四)仿真实训基地建设

进行会计手工实训室建设,实训材料全真模拟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情境;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建设,除配备计算机外,还要安装用友、金蝶等网络财务软件和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软件,进行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财务综合实训等课程,学生通过上机操作使用会计软件完成各种会计实务,掌握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成为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五)顶岗实习

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进入到企业真实的环境,身份也具有了双重性(学生+企业员工),要接受企业和学校的双重管理和指导,具体的岗位针对性更强,学生会遇到许多实践问题,在岗位中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顶岗实习是对学生在校期间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检验。要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指导与管理,并注意2024用人单位对顶岗实习生的评价、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意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优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及课程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专业负责人要始终坚持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确定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共同根据专业面向的岗位群,进行专业定位;共同进行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负责人要始终坚持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依据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共同依据课程标准,选择课程内容;共同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从而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落到实处。总而言之,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专业课程的基层建设,每一个环节,始终坚持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的共同参与,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在岗课对接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对于职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课证融通”,兼顾“会计技能大赛”要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化设计――2024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2][6]张健.课程工作化与工作课程化的双向整合――兼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本质[J].职教通讯,2013(16):1-5.

[3]梁奇峰.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2013(6):6-9,23.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