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

梦醒花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563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3分钟。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然旅游资源;休闲度假旅游;旅顺口

自然旅游资源是大连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基本要素之一。在旅顺口区的旅游资源单体中,虽然自然旅游资源单体不如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多,但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总体品质相当高。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优势,可以成为旅顺口区旅游的招牌和原生动力。本文在对大连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类型、赋存、开发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希望能对旅顺口区旅游发展实践能有所裨益。

一、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一)总体描述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所属的六区之一,位于大连市最南部,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介于黄海和渤海之间,陆域面积506.77平方千米(包括龙王塘街道80平方千米)。属受海洋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境地形是六丘半水三分半田,共有山丘292座,最高峰为海拔465.6米的老铁山。海岸线长169.7千米,有岛屿礁砣13个。森林覆盖率为46.44%,是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11万人次,总收入6.2亿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大连市自然旅游资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完成的大连旅游资源普查结论是:旅顺口区拥有自然旅游资源单体31个,优良级22个.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优于数量见长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类型与赋存状况

1、数量与品质

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单体总数量为209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占31个单体。

本表统计中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1可以看出,水域风光类资源数量最多,其次是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数量虽然不多。数量上在全区中不占优势,但在品质上优于全区和大连市。

2、空间分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单体在5个镇、7个街道(未含龙王塘街道)、1个开发区的分布情况见下页表2。

本表统计中未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2可知,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全部13镇、街道和开发区中,除3个单体为共有外,只在7个镇(街道、开发区)中有分布,分布不平衡。德胜、铁山两街道和双岛湾镇都是5个单体,北海镇是4个单体,主要集中在这4个镇(街道)。

二、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及开发潜力

在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中。其优良级(三级以上单体)景观资源主要有:

水域风光类:月亮湾浴场(五级单体)、老铁山温泉(五级单体)、黄渤海分界线(四级单体,评价时放人地文景观中,但从景观效果角度放人此类中)、老虎尾海滨(四级单体),北海大潮口海滨浴场、黄金山海水浴场、西湖山庄浴场和龙引泉均为三级单体。

地质地貌类:蛇岛和老铁山为四级单体,鸟岛和白玉山为三级单体。

生物景观类:蛇岛一老铁山自然保护区(五级单体)、老铁山鸟栈(四级单体)、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和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三级单体。

天象气候景观类:旅顺口避暑地为四级单体。

可以看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特点和开发潜力:

一是数量不多,类型较全,品质较高。这便于综合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开发。

二是可供开发的海滨浴场资源丰富,这与旅顺口区三面环海2024可以充分的开发。海滨浴场的旅游开发方向主要是休闲度假。

三是生物景观资源分布较集中。蛇岛上的黑眉腹蛇、老铁山“鸟栈”及鸟岛上的海鸥、渤海中的班海豹等景观特色鲜明,具有开发的潜力。基本上都分布在区内的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这一类景观资源可以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等。

四是地质地貌景观具有一定品级和开发潜力。这类景观资源主要有蛇岛、鸟岛、老铁山、老虎尾、白玉山等。是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四个园区(金石滩、大黑山、南部海滨、旅顺口)之一。这类景观主要可以开发为观光旅游,但也可以同其他景观资源组合开发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

五是温泉和气候景观资源品级较高,可以进行休闲度假旅游和保健养生旅游开发。

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可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还可以同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三、开发对策

(一)贯彻落实、制定执行好政策

旅游政策被列为旅游核心竞争力之一。在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世界旅游业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列第71位(全部124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竞争力仍不是很强,而在旅游政策一项评价中中国列第97位。这一方面说明旅游政策是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通过旅游政策来提升竞争力的余地非常大。旅顺口区如何培育自己旅游竞争力,这是值得政府、旅游企业、学术界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都需要有适应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规律的相应政策与法律法规。要大力发展旅顺口区的旅游业,就必须在政策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省、市和旅顺区政府先后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一方面提出了许多扶持旅游业政策措施,保障旅游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制定了许多规范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规范也是为了保障。现实中一提到政策或法律法规就与优惠挂钩,而对规范重视的不够。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地方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保障,用好政策,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和执行。相关的规范与标准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尤其旅顺口区拥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更应该贯彻落实和执行好国家和地方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旅顺口区旅游网站上还看不到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人宣传不到位之嫌。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尤其是《森林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件》等法律法规。

某项事业的发展有赖于良好政策的制定。好的政策会促进事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落后的政策会对事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对已有的政策要进行清理,凡是对旅游发展能继续发挥其作用,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要坚决取消。考虑到旅顺口区即将迎来全面开放,应该及时从战略层面制定旅游强区政策,进一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以增加旅游业在旅顺口区旅游业中的贡献率,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使用政策,如地热资源的使用问题等。

(二)做好旅游的策划、规划与开发工作

策划、规划、开发、营销、管理等组成旅游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在旅游发展中不但缺一不可,还要做的好,有特色,有创新,最后才能有发展。

1、旅游策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方面旅游业要引领旅游消费。另一方面,旅游业又要不断调整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在这种旅游需求动态变化的时代,要想能不断适应旅游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仍停留在原来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和开发模式上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近年来.旅游策划这门技术性强、理论要求高的学科正在发展和完善。策划介入到旅游之中,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旅顺口区深度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必须重视策划工作,要舍得花钱请智引技,把旅顺口区的旅游大计用智慧和技术描绘出来。做好形象策划、项目策划、产品策划、营销策划等一系列策划工作。比如项目策划问题,旅顺口区缺乏具有旅顺口资源特点和高品质的旅游项目,这就需要大手笔、高水平的策划。等着开发商拿的项目是一种开发,但这究竟还是被动的,也有一些开发商在不断地找项目,我们把项目策划好了与开发商的对接或许更容易。如蛇岛开发策划、老铁山开发策划、地质公园开发策划、森林公园开发策划、气候资源开发策划等。

2、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旅游地的重视。关键是如何规划,又该如何根据规划去进行开发,实践中往往差距很大。旅顺口区已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规划《旅顺口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08年7月举行了初稿汇报会。这是一个2024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全面的规划,希望能尽快完成,以使旅顺口旅游业发展有个总的遵循。就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应做好具体的规划。主要包括《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旅顺口区老铁山一蛇岛旅游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海滨观光游憩地开发规划》(或《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国家地质公园开发规划》,原则上应在《旅顺口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来规划。

3、旅游开发

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前题下进行,没有策划就是盲目开发,没有策划的规划也是缺乏内涵的空规划。山林草兽、石洞海泉、日出日落、月色气候……移步换景,处处是资源,步步是景观。要有全新的资源观、规划观和开发观,不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要看到“全息的森林”。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这样五个子系统构成:气候予系统、海滨游憩子系统、森林生态子系统、地质地貌子系统和泉水地热子系统。具体见下图。

旅顺口区还有一些自然资源的价值和潜力虽然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老铁山岬观黄海日出和渤海日落、大潮口湿地等。

通过前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应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森林资源、蛇、鸟资源,以及海滨浴场和温泉资源。所以,未来旅顺口区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应在这几个资源上下功夫,而气候资源则是控制和影响着这些资源的面貌。

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到:

(1)选准开发方向(定位)——休闲度假;

(2)要引智创意策划——不能走简单的山水观光开发之路,创意要新、项目要新;

(3)科学规划、加强保护;

(4)加强环境建设和市场管理——建设标准要高,管理要到位;

(5)树立精品意识——推出重量级、高质量的产品;

(6)加强营销——要了解竞争对手,进行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

(7)进行资源整合——区内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整合(深度开发自然资源,提升人文资源,系统开发),与区外加强合作。

(三)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建议

纵观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可总结为:青山、碧海、茂林、温泉、地貌。在此基础上,大力构筑森林生态、海滨休闲度假、温泉养生度假三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1、充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

旅顺与大海相伴相依,应该发展亲海型休闲度假旅游,看海、玩海、吃海、闹海。旅顺口区拥有众多海滨浴场,但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在大连市众多海滨浴场中地位并不突出。旅顺口区旅游要发挥好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必须做好海滨浴场的文章。

海滨浴场的提升改造。按照《大连市夏季“3s”旅游示范单位评定暂行办法》的标准进行提升改造。主要包括海滨浴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保证海滨浴场的沙滩沙质、海水质量,同时,提高海滨浴场的服务质量,按照服务标准规范服务。

区分大众和高端海滨浴场。针对未来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区应坚持大众化,免费开放。同时,要对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细分,选取一定的区域或单独开辟建立高端海滨浴场。高端海滨浴场选址建议选择在月亮湾海滨浴场。

海洋体育休闲。海滨浴场不仅作为洗浴之地,在海上还可以发展海钓、游泳、帆船、帆板、摩托艇、冲浪、滑水、划船和水上飞机等运动;在沙滩可发展沙滩拔河、沙滩跳伞、沙滩排球等活动。

海洋美食休闲。旅顺沿海盛产鱼虾,蟹类和海珍品,用这些海产品制作出具有地方风味的海鲜佳肴,如烧海参、烤大虾、蒸鲍鱼、爆干贝、炒香螺、涮文蛤、扒鱼翅等。应根据不同消费层次游客开设高、中、低档海味餐馆,有条件的还可在高档餐厅席间辅以适当表演,介绍旅顺海鲜特色及传统趣闻。也可以建立美食街,形成观光、游览、水产购物、海鲜美食一条龙。

海洋民俗休闲。旅顺渔民在长期征服海洋、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渔家民俗风情,如起锚拉网吹号子、请海神等。可以举办“渔家乐”民俗体验游,让游人随船出海,开展垂钓和养殖等活动。还可以兴办海洋渔业展览馆,陈列各时期的渔船、渔具等实物模型,使游客全面了解渔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建立海滨旅游度假区

在旅顺口选取适当的地域,建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连市已拥有金石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州区也正在开发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区,旅顺口区应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建立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这个旅游度假区选址可以考虑包括老铁山温泉、月亮湾海滨浴场、老铁山海岬等。目标高端,兼顾大众。在度假区内要选择适宜休闲度假的旅游项目,深挖温泉文化内涵,发展温泉养生度假旅游;建立高尔夫球场和海上游艇俱乐部;建立旅游度假酒店(村)和休闲度假主题公园;开拓探险、科考等专项旅游。

3、深挖森林文化内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立足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将老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山森林公园开发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宗教文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在大连乃至东北地区有市场影响力的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议在森林生态旅游内涵上多做文章。少上开发建设项目,做到森林资源旅游价值的最大发挥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最小影响。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第2篇

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__旅游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旅游业提档升级和’2014中国?____菜花旅游节的举办等工作,认真筹备,有条不紊地推进落实各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__景区提档升级工作进展顺利,景区土地流转基本到位,为景区全面启动提档升级工作奠定了基础。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开始启动。李中水上森林景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4中国?____菜花旅游节成功举办。菜花旅游节期间节庆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共举办了10项主要活动及一系列策应活动。__景区内游人如织,场景火爆,盛况空前。据统计,’2014中国?____菜花旅游节共接待游客84万人次,同比增长5.5% ,实现旅游总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19%。今年,通过立体化的宣传和扎实的营销基础工作,取得了各地旅游市场的大力支持。其中,北京、青岛开通了赏花旅游专列,上海及江苏、山东共30个地级市开通了旅游直通车,新开拓的安徽、河南、河北地区共7个地级市开通了旅游直通车。上海、山东旅游市场持续升温,自驾游数量大幅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旅游业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通过上半年旅游节的举办,规划的滞后的问题不断暴露,诸多旅游景点整体策划设计不合理,旅游交通、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餐饮等基本配套设施不到位,旅游资源之间缺乏有效整合互动,乡村旅游景点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指导,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市旅游产品的打造和资源的整合。

2、旅游景区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我市主要的__景区、李中水上森林景区、金东门等旅游资源在体制、机制上没有统一,国有、私营的体制、机制造成了在资源整合方面存在不足,在资源的发展道路上面临各自的难题,难以协调整合发展。

3、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体联动不够。我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存在整体联动不够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文化景点划归文化部门管理,宗教文化景点划归民宗部门管理,在旅游规划、旅游宣传营销等诸多方面不能统筹运作,联动不够,无法形成整体旅游效应。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围绕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下半年,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做好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旅游总体规划修编事关我市旅游发展总体走向,是旅游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本次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涵盖面广,主题区域功能定位明确,将对全市旅游发展格局产生巨大影响。下半年,我局将进一步明确全市旅游主题区域布局,以科学、合理、特色、长远的原则认真修编全市旅游总体规划,推动全市旅游发展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落实各项工作,促进旅游业做大做强。

2、充分发挥__景区引擎作用。__景区作为我市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核心,是西北部地区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将加快景区提档升级步伐,着力编制好__景区旅游规划,做好景区提升策划方案,向外拓展,整合平旺湖、观音山、百果园和农家乐形成联动效应。坚定不移地做好__景区秋季万寿菊产品的种植工作,整合生态养殖和旅游资源,认真策划“金秋品蟹赏菊”旅游产品,编排水乡特色美食套餐,制定合理的优惠价格吸引游客提高人气,打造秋季旅游小高潮。同时,加强与__其他旅游景点的联系,尤其是生态和文化旅游景点的互动,编制推出__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和套票政策,激励旅行社组团来兴。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第3篇

注重顶层设计,走活旅游一盘棋

一是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自1995年以来,始终以旅游为龙头,一以贯之地坚持“旅游兴县”战略。每年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委务虚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旅游发展工作。部署实施了旅游“二次创业”,致力打造侗族风情体验世界旅游目的地。出台“1+4”文件,以《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条例》管总,制定《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等4个具体文件,为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扶持。“旅游兴县”已成全民共识和全民期待。二是推进“五规合一”全覆盖。坚持“全域化”规划,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高点定位和系统规划,坚持汇面、连线、聚点,做到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发展、县城建设等规划相统一,形成“以县城为中心、景区景点为支撑、旅游功能区为载体、旅游线路为纽带”的全域旅游规划布局。对旅游“总规”进行修编,出台《百里侗文化长廊旅游规划》、《龙底大景区旅游规划》等控规、详规,确保规划落地,正在走向“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三是打响“破冰启航”攻坚战。率先在全省组建旅游发展委员会,作为县委、县政府常设工作机构,整合17个涉旅部门职能归口旅发委,内设9个旅游职能股室,单设10个直属事业机构;旅发委实行委员会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委员联席会议。健全管理和投融资平台,成立景区管委会(管理处),组建旅游开发公司、旅游和交通建设投资公司,组建以来成功融资13.5亿元。推行行业管理权、景区管理权、景区经营权和投资建设权的“四权分离”制,由旅发委负责行业管理,景区管委会负责景区管理,旅游公司负责景区经营,旅交投负责投资建设,整体推进、联动开发,变各唱各调的“独角戏”为同频共振的“交响乐”。

强化项目支撑,打造景区升级版

一是突出“菜单式”策划。对全县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和创意策划,做好项目盘子,完善项目“菜单”。精心策划旅游综合体,包装储备旅游项目50余个,龙底景区、坪坦侗寨两个旅游开发项目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侗苗风情”和“丹霞生态”入列全省精品旅游线路,红军长征转兵纪念地建设项目进入省“十三五规划”盘子,坪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进入省“十三五旅游专项规划”项目,一批项目进入全市多个规划盘子。二是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旅游产业链,突出景区招商、项目招商,狠抓定向招商、以商招商,2013年以来引进中信集团、湘潭永基、广西汇河等10余家战略投资商,协议引进资金26亿元,成功引进铁皮石斛基地建设等一批市县重点项目,重点打造万佛山?侗寨5A景区及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区、皇都侗文化村侗族风情街和养生养老基地、玉带河休闲旅游度假区等。三是狠抓“特色化”建设。大力实施精品景区建设工程,推进景区大建设、景点大开发、基础大提质,构建特色化、精品化的旅游景区景点。通过政策杠杆,整合财政、项目、社会三类资金,引导旅游、扶贫、城建、交通、商贸物流、农林水利、社会发展等七类项目,向旅游产业集聚。围绕打造“一心一廊三区”,谋划实施县城游客集散中心、万佛山总大门等8个重点项目。加大申报创建力度,先后投入3.2亿元,建成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各1处。力争到明后年建成5A 景区1 处、4A 景区3 处、3A景区3 处,2024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推进营销提速,亮出旅游金名片

一是主打“精品旅游”特色品牌。强化品牌支撑,主打“世遗侗寨”、“通道转兵”文化牌和“万佛山世界地质公园”、“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牌,致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新名片。通道6个侗寨入列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个侗寨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4个侗寨入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戊梁歌会成为省级重点民族文化节会,是全市唯一一个拥有两处4A级景区的县,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唯一的省特色县域经济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唯一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提名地,旅游竞争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二是构建“三位一体”营销网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鼓励大旅行社、大旅行商与县内各大酒店、主要旅游景点组建利益共同体,支持旅游企业形成舰队联合出海,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奖励和扶持旅行社。与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和湖南工艺美术学院进行战略合作,坚持与高端媒体和广告公司合作,整体策划全县旅游大营销。三是拓展“多元客源”新兴市场。加强与大桂林、大湘西旅游市场区域协作,对接长株潭、张家界、桂林、株三角、长三角等五大客源市场,与广西龙胜、三江、邵阳城步四县合作,品牌共建、营销共做、客源共享;精心举办60周年县庆、大戊梁歌会等节事活动,组织旅游推介会,以节会促销;今年5月20日,长沙至通道的旅游专列成功开通,助推了旅游市场不断升温。全县旅游接待人次由2013年的50万增加到2015年的268万,增长536%,省内、省外游客分别占比45%和55%。

致力融合发展,建设幸福新通道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第4篇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

㈠加强政治理论和旅游业务知识学习,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上半年县旅游始终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印发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具体工作方案的通知》、《县人民政府202420__年旅游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制定了旅游局效能政府四项目制度工作实施方案。实现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发挥优势创新思路全力推进旅游二次创业,要求从具体事情抓起,发扬务实精神,切实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县旅游局认真及时做好县政府交办的县两会提出的2024旅游建议和提案的答复工作,答复满意度为100%。

㈡完成旅游产业策划、景区规划的省级评审

在去年投资100多万元编制完成《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与提升总体策划》、《云南石宝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和《云南千狮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3月25日,省旅游局余繁副局长在昆明主持召开由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文物局、省旅游规划研究院、省城乡规划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国土资源学院、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的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省级评审组会议,评审组一致同意一个策划两个规划通过省级评审,目前,以上策划规划正由县人民政府向州人民政府上报审批。

(三)认真总结“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经验,编制好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县旅游局在认真总结我县“十一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的得失的基础上,积极编制我县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配合州旅游局做好大理州“十二五”旅游产业编制工作,力争把旅游发展重点规划和项目纳入大理州旅游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中。积极配合州旅游局做好《大理州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策划(20__-2025)》、《大理州苍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总体规划(20__-2024)》和《大理州旅游重大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的前期调研工作。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我县旅游产业的市场化

目前,我县旅游产业存在着市场化较低,体制机制不合理的状况,县旅游局加大招商引力度,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提出将“旅游文化产品整体包装、总体招商”的方式对旅游文化产业进行整体开发。先后与云南投资集团公司、华海集团、温州总商会、云南东昱转置业有限公司、美国成功集团、华龙集团、云南路桥一公司、大理茶马古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进行了接洽和商谈,初步与云投集团开发石宝山——寺登街旅游区,云南路桥一公司开发墨斗山生态文化苑达成合作意向。

(五)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旅游业再创新高

县旅游局认真分析旅游客源结构,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书刊、广告、短信等形式,进行针对性的旅游促销宣传,积极拓展客源。一是在节假日前发送21万条旅游宣传信息短信,大大提升了旅游在省内知名度;二是旅游信息中心加大工作力度,及时撰写旅游信息并及时上报相关单位,编制旅游信息期刊4期;三是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在大理电视台和丽江电视台气象预报中播放旅游景点来宣传旅游,在云南人民广播电台《花样云南》栏目中播出2期,大理电视台《魅力大理》栏目中播出1期宣传旅游;四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成功举办“·沙溪复兴工程三期竣工庆典暨四期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我县的宾馆酒店入住率超过90%。各景区景点游客人数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月至6月份,预计到旅游人数34.9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35%,其中国内游客34.4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3.18%,国外游客377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5.18%;其中石宝山景区游客人数为4.5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8.24%;千狮山(满贤林)景区游客人数为2.0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84%;寺登街景区游客人数为3.14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加58.28%。

(六)积极实施石宝山、千狮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景区品位

1.石宝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投资建设700多万元,上半年完成投资建设500多万元。将超额完成州政府下达投资建设500万的项目建设。一是6月10日,石宝山旅游客服务中心和美化亮化工程通过验收;二是投资80万元的景区危房改造(含铺面、厕所、管理房和厢房的改造建设)及景区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三是积极配合县交通局实施投资450万元石宝山景区旅游公路改造工程;四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石宝山至寺登街旅游环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2.千狮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预计投资建设90万元,上半年完成投资建设40万元,具体实施的项目:一是投资50多万元实施的千狮山景区大雄宝殿危房改造及部分寺庙进行维护修缮工程,二是投资20多万元实施景区金狮路安全防护设施(强制减速带、安全指示牌、标志杆,警示墩表面油漆)和垃圾桶、指示牌等美化亮化工程,三是投资30多万元启动狮路二期工程(千狮山景区至文风塔连接游路建设)。将为千狮山(满贤林)申创国家3a级景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3.县旅游局密切联系相关部门,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上半年分别向国家、省、州政府和旅游局报送了《2024请求帮助解决县“1·1”4.6级地震抗震救灾旅游专项应急抢险经费的请示》。向省、州旅游局和财政局报送了《2024帮助解决石宝山--寺登街旅游区游路资金的请示》、《2024帮助解决石宝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请示》等申请旅游专项资金。

(七)加强旅游行业培训力度,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针对我县旅游星级饭店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县旅游局为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树立旅游新形象,在州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聘请行内知名专家,于4月23日至24日在君山大酒店举办第五期县旅游星级饭店从业人员培训班,来自我县各大宾馆酒店50多名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班。

(八)加强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加大景区管护力度

为切实加强我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旅游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旅游安全环境。上半年县旅游局与消防、安监、公安、工商、防疫等职能部门组织了“元旦”、“春节”、“三八节”“五· 一”等节前的旅游安全大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杜绝了节日期间的旅游安全事故。

20__年我县遭遇百年一遇的特重大旱灾,景区景点森林防火管护的任务十分繁重。在大理森林武警支队12名官兵的配合下,加强了各景区景点的自然管护力度。旅游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紧急扑火预案,及时启动了《县石宝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防火专项防控方案》和《县金华山风景名胜区森林防火专项防控方案》,,发放“防火宣传单”,张贴“森林防火通告”,制定分片巡山责任制度,流动广播《森林法》、《云南省森林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与景区工作人员以及护林队员签订《旅游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责任,死守关键部位、加大巡山密度和力度;在进入林区的路口设卡登记,严防严控火种进入景区,禁止在景区内一切野外用火;对道路两边的林下易燃物进行清理、浇水人工增湿作业;与景区周边村寨、学校加强沟通,增加村民、学生的防火意识。到目前为止,我县石宝山、千狮山景区内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九)编写《导游词》 规范我县旅游解说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县景区景点的解说,县旅游局正在编写《导游词》。

(十)做好挂钩村的联系帮扶工作

上半年旅游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资金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帮助沙溪镇联合村抗旱救灾工作,在农村党员慰问、春节困难户慰问和春耕生产扶持、抗旱救灾等活动中,共给予资金补助5仟多元。王德昌副局长还多次协助 挂钩村联合村委换届选举等相关工作。县旅游局派杨四显同志到石龙村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__年旅游局将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景区景点项目建设,宣传促销,行业管理等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㈠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旅游二次创业” 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打造大理旅游新亮点”的思路,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年。结合旅游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㈡加强石宝山景区和千狮山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完善游客服务中心配套设施;配合交通局实施好景区旅游公路改造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石宝山至寺登街旅游环线建设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在宝相寺新建设一座旅游厕所工程。

㈢做好《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与提升总体策划》、《云南石宝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和《云南千狮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上报审批工作。

㈣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以石宝山——寺登街旅游区为突破口,探索旅游景点景区实行企业化管理,公司化运作,民间化接待的经营管理体制,整合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产业。

㈤精心策划,开展富有吸引力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做好石宝山“歌会节”宣传促销、美化亮化和接待服务工作,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旅游观光。

㈥继续抓好导游培训,旅游技能培训,星级宾馆检查复核等工作。年内争取与旅游局县校合作方农大茶学院举办一期茶艺培训班,和县劳动就业局联合再举办一期县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班。

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安全执法;体制机制;全域旅游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如是预言。此话诚然道出刘老先生“心逸江南水、看好云贵山”的秘密暨“谁拥有山水,谁就嬴未来”的预判。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处黔东铜仁中心城区旁,辖221平方公里,涉及碧江区灯塔、漾头、瓦屋、六龙山和万山区谢桥等乡镇街道13个行政村90个村民组,山川秀美、小溪缠流、锦江环抱,云雾缭绕、郁郁葱葱、花竹成海,溶洞绝美、幽静神秘、仿如仙邑,更拥天时、地利、人和,然因种种原因,景区发展却邯郸学步、滞后明显、困难重重、令人费解,离“全域旅游”时代到来的要求,尚有差距,急需进行“开拓创新、发展比拼、弯道取直、跨越赶超、联动发展”改革变革,切实扭转“思维传统、规建落后、管理混乱、主体缺位、效益低下”不良格局。

一、基本情况

贵州省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位于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九龙村仁家湾村民组,距市中心城区17公里,成立于1981年6月,原为县级铜仁市住建局(现铜仁市碧江区)下属全额财政拨款股级单位,2007年升格为政府直管副县级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2012年6月,从区政府主管上划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所属全额财政预算管理副县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执法安全科、财务科、规划建设科、经营管理科5个科室,负责宣传中央省市2024景区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制订景区具体管理办法,负责景区规划、建设、利用、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法对景区内生态与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管理,按照景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组织实施景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为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负责景区内各类违法违规建设、破坏资源行为查处以及森林防火、水上安全、生产安全、界桩标牌建管,负责景区经营管理项目监管、门票及资源有偿使用费收取管理;统一协调景区内不同行政区域管理机构、居民活动,保护景区可持续发展,承办市住建局部门等交办的其他事项,迄今为止,管理处已走过35年历程,其间,2010年完成九龙洞洞内灯光全面升级改造;2012年创建铜仁市九龙洞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景区旅游经营项目建设;2012年以来,先后实施入口服务区、自然遗产保护项目、九龙洞入口服务区至景区洞口道路建设,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管理用房、科普展示馆等工程,精心打造景区多条新游线;2013年10月遵照市委市政府安排,旅司划转至铜仁市梵净山旅游投资公司接管,并为其独立法人子公司;2016年2月,以杨小平为处长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创建“忠诚看齐、实干担当、开放包容、铸就精品”机关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绿色、健康、养心、长寿、仁义、福地”于一体的“天然养心馆”“健康接续馆”“花卉鉴赏馆”“生态博物馆”“人民体育馆”为内涵,以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为导向、以实施精品工作年活动为契机,坚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精心打造“武陵福地?九龙洞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字品牌,坚持规划引领、严格保护、统一管理、永续利用,全面打响规划攻坚战、资源保护战、经营创新战、功能提升战、安全保障战,先后启动风景区控规编制、珍稀名贵资源重点保护、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文化挖掘等工作;10月27日,景区新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总规面积由原来56平方公里拓展至221平方公里,有效打通了景区发展“中间一公里”,各项工作迈入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快车道。

二、存在问题

(一)规划管理交叉,审核审批途径较多

“先建后报、边建边报、建而不报”项目实施现象普遍。如六龙山乡政府所在地公租房是建好后才向管理处报送建设方案,同样腊洞坪生态移民建设项目也是建成需办理项目验收、审计结算手续时,才向管理处申办项目规划手续;如农夫山泉项目在风景区七股水建设取水设施时未获省市景区管理部门批准便强行实施;如瓦屋客兰寨整治项目从未报送整治方案或找管理处商议;锦江景区美女晒丝景点被灯塔工业园区好彩头项目建设破坏,致使完整生态线景观线被斩断;碧江区城司在未依法依规办理任何手续情况下实施马r村岩董组百花度项目,大面积平整土地、开挖山体及锦江河道等。村民自建房审批存在乡镇街道各自为政,有的未严格按《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向管理处报批,如寨桂、石竹、瓦屋、六龙山等片区均有打着危房改造旗号随意批建房屋情况,多数由乡镇私下批准默许而建,致其规划要求与景区的风格、体量、功能等不相符合,甚有建在大片农田中央让成片土地零碎。其他建设亦存随意性。如在景随意修建养殖场、开山采石修建水利工程、破坏自然生态山体等现象时有发性;管理处审批项目建设方案程序不规范,未制定相对固定审批程序要求且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导致项目规建审批随意、监管乏力,如漾头镇原矾矿厂旧址处又批建火砖厂,每天有大量煤烟直排景区污染空气。在景区资源保护管理上,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制度。规划交叉重叠、资金浪费现象突出,管理处在编制上报景区总体规划时一些乡镇不按景区总规花大钱另搞乡镇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无法实施或实施违背《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浪费大量资金。

(二)经营监管错位,旅游经营自由散乱

目前,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涉及经营管理范围较宽,呈现出多元化管理格局。如锦江河里的游船由碧江区交通海事部门管理,马队由当地农民自主管理,饮食摊点由碧江区工商分局和卫生部门管理;如景区内温泉度假庄园项目未实行特许经营许可,梵净山旅游投资公司下属九旅司在景区内自主经营,九龙洞风景区管理处与其缺乏正常的沟通和约束机制,双方难以就项目申报和建设投资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导致管理处对其监管基本处于失控状态。鉴此,管理处除象征性履行管理职责外,很难在实质有效监管上有所突破,至今仍未能建立正常的旅游相关资料数据的2024、统计机制等。

(三)执法监管乏力,及时有效监管很难

目前,景区执法监管呈现“三张皮”管理模式,即:一是属地“党政”管理。主要由景区涉及碧江区、万山区政府的林业、国土、住建、环保、水利、交通、旅游、农科、安监、工商等部门和景区内各乡镇街道负责管理;二是谁经营谁负责的“公司营运”管理。主要由九旅司、温泉度假庄园等负责,其中九旅司完全走旅游开发管理线路,只向梵旅司负责;温泉度假庄园则属于招商引资企业,完全走自负盈亏路线;三是风景区管理处的“协调议事”机构管理。

(四)发展谋划缺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景区虽编制有总体规划和旅游规划,但缺乏实际操作意义且未完成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旅游经营项目策划,导致项目申报争取、旅游经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景源景点汇集体系、招商引资进入等方面的受限,呈现“有想法不系统、有想法难落实、有安排没资金、有资金没安排”消极作为局面。

三、解决对策

(一)规划要先行

创新规划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植根景区全域旅游发展,将景区总体、详细规划和乡镇体系、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等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总规详规多规融合、源头消减规划交叉冲突。

注重顶层设计。在规划站位上,要着力融入“一带一路”世界旅游经济圈、长三角世界旅游经济圈以及中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经济圈等去思考、谋划、推进;在规划编制上,要依托都市、城镇、乡村、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城市观光农业田园风光等各大旅游,编制发展总体、详细规划,构建景区旅游规划体系、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在规划水平上,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选择一流编制单位和人员编制好“全域旅游”规划,注重个别与整体、特殊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省内与省外相融合,体现规划的绘画思维、手法艺术。

严格执行规划。必须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严格执行规划编制、审查审批、公示许可、跟踪监管、执行评估等制度,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维护保障规划的科学性、连续性、严肃性。

(二)发展要加快

拉开路网。严格执行风景名胜区条例,提升改造风景区二三级景区内现有道路和连线,解决道路通达畅通问题;修建完善核心景区和二三级景区步道,解决重要景源景点近距离观赏游线连通问题;力争建设连通核心景区、二三级景区的索道缆车项目,解决旅游观光快捷性、舒适性、新颖性问题,快速拉开景区游线骨框,构建“大发展、大跨越、大旅游”格局。

填充项目。围绕景区游线、景源景点、重要村寨、传统村落精心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游乐、农业观光、城镇建设、健康养生等项目,如苗寨、侗寨,水上娱乐项目;重点打造一批季节性观光项目,如樱花园、油菜花园、荷花园、格桑花园、玫瑰园、紫薇花园、园等,让风景区景点多元化,利用2至3年实现风景区大变样。

提升功能。以创建“智慧景区”“5A景区”为目标,大力提升景区通信、住宿、餐饮、酒店、旅游体验、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功能,着力提升风景区综合承载功能,解决游客“吃得香、住得甜、行得健、游得舒、购得爽、娱得欢”等实际问题,给游客留下美好印象和记忆。

挖掘保护。实施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工程并作为景区全域旅游发展重要元素,2024整理文化资源,修缮一批历史古镇、历史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加大区域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和保护力度,积极申报自然遗产、文化z产和国家地质公园项目。

加大宣传。实施全域旅游宣传攻坚工程。依托“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和“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为载体,积极融入全省全市举办的国际国内旅游推进会,力争参加韩国旅游年、俄罗斯旅游年、全国龙舟赛、山地自行车赛等系列国际国内旅游宣传活动,全时空、全方位做好九龙洞风景区对外宣传工作。

(三)体制要理顺

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坚持以条为辅、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管理原则,建立具有“准政府”职能的管委会体制,破解“派出机构无力管理、属地政府不愿管理、上级部门鞭长莫及”暨“利益争、责任避、不担当、不作为”的混乱管理局面。

理顺旅游经营体制。妥善处理好公司经营、政企分开的关系,厘清公司(国有)职能职责,确保公司在旅游(景区)派出机构管理之下,防止经营监管“多张皮”现象。

理顺旅游执法体制。除明确旅游(景区)执法主体权限外,建立旅游(景区)警察法庭,组建旅游(景区)执法体系、执法队伍。要推进旅游(景区)程序化、精准化、规范化,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格依法按规定办事,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确保审批在阳光下运行。

理顺规划审批体制。理顺景区全域旅游规划审查审批体制,在市级城市规划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组建景区规划建设经营管理联席会议,负责统一审查审批全域旅游规划,防止出现“资源分散、监管多头、政出多门、统筹不力”等现象。

(四)要素要保障

要强化政策保障。围绕“旅游+”,制定出台“全域旅游+用地、规划、物流、招商、投融资”优惠政策,形成支撑风景区全域旅游发展的“1+N”政策体系;强化投融资保障。建立风景区全域旅游投融资平台,通过争取国家旅游专项基金、旅游专项债、项目资金和吸纳民间资金,形成雄厚的资金保障能力,千方百计保障全域旅游发展资金需求。

(五)领导要加强

除将全域旅游发展列为“一把手”工程外,成立九龙洞风景区工作联席会议,由分管市长担任总负责人,管理处主要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负责统一策划、调度和推进景区全域旅游发展;科学制定风景区全域旅游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全域旅游发展考核;建立工作激励、干部晋升、问责机制,确保全域旅游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