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4274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71分钟。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1篇
一、案例背景
(一)案主姓名:小宇
(二)性别:男
(三)年龄:19岁
小宇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身高一米八几,长得很帅气的一个男生,但性格孤僻,很少与人接触,理所当然在学校朋友很少。经常逃课,上课就睡觉,学习不好,他的辅导员已经与他谈了好几次话了。他喜欢上网玩游戏,甚至到了迷恋的程度,一天都呆在寝室打游戏,并且他生物钟完全反了,白天睡觉晚上一直玩。生活也没有规律,饿了就吃,有时一天只吃一回饭甚至好几天不吃,生活邋遢。他家就他一个独儿子,父母对他期望很高,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所以经常和父母起冲突,加上父母老是在他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在大学都拿奖学金,更加导致小涛不愿与父母谈心,关系比较紧张。
二、需求问题分析
1、生活邋遢,对学习没有兴趣,对生活的价值不明白,所以找不到事情干。
2、性格孤僻,交际能力可能不是很好,朋友比较少。
3、与父母关系不好,父母与其他拿奖的大学生比较,而他觉得压力很大,
学习不好,自己干脆破罐子破摔。
4、小宇有网瘾,据他自己说,每天那些游戏画面都浮在自己眼前。
5、生活作息没有规律。
6、与父母关系紧张。
三、理论基础
行为修正模式以求助者的行为作为分析的起点,探讨求助者不良行为产生的外部条件、机制以及具体发展过程,以便指导求助者调整或矫正其不良的行为方式,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
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以学习作为核心概念,强调外部环境在行为学习中的作用,注重可观察和可测量。所运用的治疗方法是自我管理和系统脱敏。
四、服务目标
总部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扩大交往圈,与父母**相处,生活上能有规律并不逃课的在校生活。
具体目标:
(一)培养兴趣爱好,扩大交往圈。方法是:多和同学接触,比如可以一起打打篮球,
(二)培养学习兴趣,多参加社团活动,班上活动。方法是:上课不睡觉,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懂的可以问同学问老师,自己感兴趣事,可以加那样的社团。
(三)告诉他父母严厉是为他好,只是他现在不理解不接受,或许是父母方式不对,但他们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他们辛劳一辈子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要懂得体谅他们。
(四)在生活方面,有规律的作息。可以让他制作作息时间表,提醒他到时间该干嘛干嘛;晚上睡不着,可以先试着躺在床上,睡不着没关系,只要习惯晚上要在床上休息了。
(五)减少逃课次数,有可能不逃课。方法是用危机介入模式。
五、介入计划
首先,我们小组和小宇进行见面,解基本情况。(小宇是我们之前已经熟悉的人)
其次,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小宇肯定有很多的想法,不妨听听他的想法,了解他的心里状况。与小宇的父母用电话进行接触,交换想法,一起帮助小宇。最后,给他一些适当并且可行建议,鼓励他找到自己的方向。
实施步骤:
第一次会谈:会谈日期是20XX年11月10号
会谈时间是9:00~10:00
会谈地点是小宇宿舍
主要讨论事项和介入重点:和小宇见面,开始不是很顺利(小宇说他不用我们管),但我们小组表明来意后,他接受了我们。我们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他说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并且我们约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次会谈:会谈日期是20XX年11月14号
会谈时间是9:00~10:00
会谈地点是香樟林长椅
主要讨论事项和介入重点:这是我们与小宇的第二次探讨问题,我们会与小宇一起找出问题所在,并且我们设定一个目标。
第三次会谈:会谈日期是20XX年11月17号
会谈时间是9:00~10:20
会谈地点是小宇宿舍
主要讨论事项和介入重点:小宇朋友不多,并且与父母关系不好,心里面肯定有很多的苦恼,作为社工,面对案主时有时候更重要的不是要说多少多少东西,而是用心的倾听。我们会去听小宇的心里话,在我们的引导下,我们会让他说出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交友状况,还有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的期望,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他不爱学习,不爱与人交往,生活没规律,我也会适当的问下他关于他的的好朋友。听完他所有的倾诉后,我会给他一些适当的建议,比如交朋友的问题,他可以试着和同学打打篮球,试着和周围同学打招呼,学**,上课不要睡觉,听老师讲课,这么多的科目,肯定有感兴趣的,那么就先从感兴趣的抓起。
第四次会谈:会谈日期是20XX年11月20号
会谈时间是9:00~10:30
会谈地点是小宇宿舍
主要讨论事项和介入重点:这一次失败,小宇不让我们与其父母联系。
第五次会谈:会谈日期是20XX年11月24号
会谈时间是9:00~10:00
会谈地点是7教教师休息室
主要讨论事项和介入重点:对前面几次计划的评估,效果理想就要鼓励案主坚持,不是很好就要鼓励他改变,陪他制定了一个生活作息时间表。
第六次会谈:会谈日期是20XX年12月1号
会谈时间是9:00~10:00
会谈地点是小宇宿舍
主要讨论事项和介入重点:小宇的网瘾问题和经常逃课,用危机介入模式,先分析逃课的危机,辅导员要来找麻烦,以后毕业的麻烦,让他不知觉地认为逃课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少逃课或不逃课。
第七次会谈:会谈日期是20XX年12月3号
会谈时间是9:00~9:45
会谈地点是小宇宿舍
主要讨论事项和介入重点:这是最后一次面谈,小宇很开心,填完评估表后,小宇说了近期的改变,我们给予他很大的肯定,他还说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说自己一定会努力。(也许他也认为终于完了)
六、服务评估与工作反思
这是我们第一次做个案,虽然效果不是非常大,但我觉得还算可以,小宇,朋友多了,生活开始改变,通过改变案主的行为习惯,以及周围的环境,小宇可以说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觉得不是很好的地方就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有些环节做得不是很到位,关于时间的把我们以后还要特别注意。由于我们*时对一些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导致运用时有所脱节,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弊端,通过做这个个案,我们发现其实还蛮有意思的,以后我们会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运用专业知识。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2篇
一、案主资料
姓名:赵某
性别:女性
年龄:28岁
婚姻状况:已婚(同龄丈夫张某,并有一个7岁的女儿孩子)
教育程度:****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在农村务农。
职业经历:****之后,外出南方打工3年,之后回农村结婚生子。 性格特征:勤劳孝顺,坚强**,但是多愁善感,偏执多疑。
婚姻观:认为夫妻双方白头偕老的婚姻是最美满的,坚持夫妻彼此包容、理解和忍让的相处之道。
生育观:案主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在小学以及初中都是班里的优等生,但是由于家里兄妹比较多,家境贫寒,她在****之后被迫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转而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这些经历使她深刻体会到了养育多个子女的艰难,而且案主在南方发达城市打工时,看到了城市家庭中优生优育的种种好处,这些都坚定了案主只生一个孩子,把家里所有资源都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的想法。
二、背景资料
1、内容提要
案主结婚后所在的家庭是一个由案主夫妻、公公婆婆以及案主女儿所组成的主干家庭,由于丈夫是家里的独子,而深受*传统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生育思想观念影响的公公婆婆非常希望自己家里拥有孙子来继承香火,所以,自案主结婚以后,公公婆婆一直希望她能为家里生一个男孩儿。刚开始婆媳相处十分融洽,婆婆对她是好言相劝,但是在她生过女儿并表示不想再生育之后,婆婆对她的态度经历了耐心劝导到冷眼相待,直至最后口角相争,拳脚相向、家庭暴力产生的过程。
2、案主陈述
在我生孩子之前,丈夫还有公婆对我都挺好的,丈夫经常在外地打工,我和公公婆婆在家里种几亩地,我们还养了十几只羊,这样除了*时生活上的一些日常开资之外,还能存一些钱,经济上还算过得去。丈夫虽然在外地,但会经常回家,我们夫妻感情很好。而公公婆婆经常夸我贤惠孝顺、善于持家,我也觉得他们也比较勤劳能干,踏实节约,遇到事情我们总是互相理解、包容,所以我们之间相处的很融洽,很少发生矛盾。
结婚一年之后,我生下了女儿,她很可爱,我很爱我的女儿,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她,并且让她以后能够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考上好的大学。所以我不想再生第二胎,就像城里一样集中精力养好一个孩子。况且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虽然丈夫在外打工,家里也种了几亩地,养了些羊,但是随着公公婆婆慢慢老去,而且公公又患有糖尿病,每天都离不开药,孩子也在不断长大,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很多,我觉得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我们的压力会很大,还不如把一个孩子养好呢。但是公公婆婆一直想让我生一个男孩儿,因为我丈夫是独子,所以在生完孩子之后,他们经常劝我再要一个孩子。我把自己不想生育的想法告诉他们,并且劝他们说城里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且城里的孩子都很聪明、懂事。但是公公婆婆包括我的丈夫都不能接受没有男孩儿的家庭,他们想了很多办法让我生一个男孩儿,刚开始他们努力劝导我,我不同意,后来他们就对我冷眼相待,经常故意找我的麻烦,我们常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激烈争吵,有一次丈夫还动手打了我,而且公公婆婆
对此也不管不问?
现在我很痛苦,在这个家里我已经感觉不到幸福了,最近丈夫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对我也很冷漠,而且他也很少给家里寄来钱,我们之间感情已经很浅,只是靠孩子维系罢了。公公婆婆因为我不同意再次生育,对我的怨恨很深,我们之间常常因为一些琐事争吵,每天都没有快乐可言。丈夫现在经常喝酒,回家就打我,有时候我会想到与其这么累,还不如死了了算了,但是每次想到**,就会想到不能让孩子没有妈妈,所以我必须活下来好好照顾孩子。现在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试着去和公公婆婆静下心来好好谈谈,但没有任何成效,好像我们之间的矛盾太深了,已经无法弥合。但是我又不想离婚,因为我想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健康正常的家庭里面,再说这么多年我为这个家也付出很多,也体会过来自家庭的幸福和温暖,对这个家有很深深的感情,我不想轻易的放弃这个家庭,更何况我对再婚的家庭是没有任何信心的。
三、主要问题:
1、家庭问题:家庭比较不**,时常会与家人吵架。赵某与婆婆思想观念不太一样,时常因为生孩子的事情发生争吵。
2、心理问题:赵某心理比较消极,多愁善感,对于家里的矛盾,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还有轻生的念头。
3、人际关系问题:赵某性格有些偏执、多疑,与周围的人人际关系一般。但是与丈夫和婆婆的关系比较紧张
4、经济问题:由于赵某打工回家以后一直待在家里没有什么工作,并且她的丈夫在外打工没有贴补家用,除了种几亩地和养一些牲畜之外,家中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经济状况较为紧张。
5、婚姻问题:由于丈夫在外打工,最近很少着家,两人关系不是很好,经常因为小事吵架。婚姻也不太稳定
四、问题分析
赵某家庭不**,是伴随着婆媳之间关于生孩子的问题出现的。赵某小的时候家境困难,使得她上完初中之后就不得不外出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也正因为如此,案主深刻体会到了经济条件对于一个家庭是多么的重要,她也为自己不能继续上学而感到遗憾。赵某的心理问题也可能是由于从小父母忙碌,缺少对她的关爱,再加上过早的外出打工,对于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自身建立起了防范意识,并且多疑的心理日渐表现出来。赵某人际关系紧张很大程度上是她自身的问题,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友好,而且她本人也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偏执表现明显。婚姻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丈夫的态度,她觉得丈夫不理解她,还打他,所以对丈夫失去了信心,两人婚姻陷入困境。
五、分析治疗
(一)理论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和结构家庭治疗法
(二)理论假设: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理论假设: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求助者的问题视为有某个或某方面因素导致的,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模式借用了系统理论的概念“人在情境中”,即把求助者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求助者所处的环境把我求助者的问题。
2、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导致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失调和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求助者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经常干扰求助者当前的生活,妨碍求助者的人际关系适应。第二,当前的社会环境的压力过于强烈,是求助者早年未被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来,从而导致求助者的行为出现偏差。第三,求助者的问题还有不良的自我功能和不良的超我功能相关,在这些不良的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的影响下,求助者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能力减弱,最终导致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的失调。该模式强调,在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时要把求助者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结合起来考虑。
3、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对人际沟通十分重视,认为它是保证人际互动有效进行的基础。该模式强调,人际沟通会影响求助者的家庭关系和求助者的社会角色的扮演,对求助者的超我和自我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模式认为,求助者的自我功能的强度、自我防卫机制和知觉等都是影响其人际沟通技能形成的重要因素。
4、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求助者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发展自己的潜能,知识为开发而已。因此,该该模式指出,开展心理与社会治疗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挖掘求助者的潜能,使求助者健康的成长。
(2)家庭治疗法以整个家庭为治疗单位,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交往方式以发挥家庭的功能,从而使个别家庭成员的问题真正得以解决。
理论基础:
1.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
2.相信个人的问题是家庭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反映;
3.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是因为家庭的结构不合理,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可以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4.不把个人行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而把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作为治疗的**与中心;
5.治疗不采用直接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地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
6. 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而不注重对家庭历史的回顾与家庭问题成因的追溯。
六、服务计划
(1)目标:
1、总目标:帮助案主建立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案主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达到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协调一致。
2、首要目标:同时帮助案主与家人沟通,与家人建立正常的关系。让案主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总是回忆过去。使其正确对待夫妻感情问题,不要逃避。
(2)具体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是指个案工作员初次与求助者进行接触,了解其需要与困难,对其面临的问题初步作出判断,根据机构的性质决定是否能够为求助者提供服务。
目的:与案主初步接触,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取得案主的信任后,建立良好专业关系;通过与案主的正面接触,对案主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确定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会谈法
过程:工作员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
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在此基础**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收集尽量多的资料,与案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目的:通过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在咨询中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帮助案主重建认知结构,以及社会**网络,改变其焦虑情绪。
方法:会谈法、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过程:
1、采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使案主识别自己的困境所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3篇
一、背景资料
案主小苏(化名),今年25岁。
20xx年小苏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专业也很不错,但是换了五六个工作,他都不满意,最长的一份只坚持了3个月。后来,小苏就干脆不再找工作了,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了,在家里做起了啃老族。从此他就成了妈**一块心病。
简单与小苏谈话后得知,小苏不满意工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和同事相处不太融洽。他说:“同事们在聊天的时候,我就不说话,其他时候也只有工作上面的一点交流,可能他们也会觉得我比较不爱说话吧。在我自己的感觉里面,就是很压抑,特别难受。感觉难以和他们交往。”说话过程中小苏故意挡着脸,像一个屏障。他坦言:“这样会觉得安心一点,和周围世界有一个缓冲。可能是有点自卑吧。而从高中同学小王讲述得知:小苏是新转来的同学,刚好考试的时候用铅笔涂答题卡,我无意中看到小苏拿了一只铅笔用手在剥,用牙齿在咬,一个人很沉默地坐在那儿,走过去看了原来是没有工具去削笔。小苏解释:害怕去和周围不熟悉的同学接触,因为不熟悉,所以也就没法借。苏妈妈说,小苏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没有什么朋友,放假的时候小苏就是经常呆在屋子里,很少出去。但是苏妈妈也很少对他有什么要求,她认为每个人都是**的,他虽然是小孩,也有**意识,不能把自己的东西强加于他,所以也没有**他与别的小朋友出去玩之类的。小苏觉得自己的性格与从小妈妈对自己过于冷漠有很大关系:“在我感觉,母亲在和我交流的时候,很少表达感情,也很少关心我的感情,小时候谈稍微深入一点问题的时间都没有,从来不来考虑到我的心情。”“她做事情,从来没有我插手的余地,或者没有去插手的必要。只是我完全可以去依靠,好像我什么都没办法给她做。”在自己不满3岁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就离婚了。妈妈每天又要工作又要做家务,和自己交流的时间就非常少,即使周末去公园玩,妈妈也只是在旁边看着,从来不和自己一起玩。“我知道母亲不容易,就想帮帮忙,但是总觉得母亲拒自己于千里之外。”现在在家里,小苏每天对着电脑,很少做家务,晚睡晚起,妈妈下班做菜给他吃。
二、资料收集
探访案主生活的环境,包括家人、老师、同学以及朋友,收集案主相关系统资料,做出以下评估分析。
三、评估和判断
问题一、案主对于工作不满意,有自我放弃的倾向
表现为:经常更换工作,每份工作坚持的时间都很短;在工作中并没有感到愉快或有成就感;现已放弃工作在家,处于待业状态
原因:性格过于内向,导致与周围同事的接触和交流过少,人际交往形成障碍,致使其更加孤立并倍感压抑,越来越逃避工作与各种社交场合,最后严重到放弃工作
问题二、从小性格非常内向,人际交往障碍突出
表现为:外在穿着及打扮即显示出距离感(突发遮住眼睛);无法融入同事的谈话中;学生时代不敢向同学借文具用品
原因:父母离婚较早,案主较少体验到父母给与自己的关注;与家人的交流很少
问题三、案主与家人(主要是母亲)关系较为冷淡
表现为:案主辞职在家后主要是面对电脑,也很少做家务;也极少与家人交流
原因:案主的母亲一直以来对案主表现较冷漠;虽然担心他,但是又觉得每个人都是**的,因此没有表现出对他的过多的关心
服务目标:
具体目标:增加与母亲的交流,在家中承担一定份量的家务。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4篇
一、接案
20XX年6月,案主小陈来到我机构寻求帮助。据案主称因自己长时间的自卑,缺少沟通,导致与周围人关系不好。而学习成绩又急剧下降,导致更加的自卑。我根据机构的服务领域及专业知识,所以接受了案主的申请。
一、资料的收集与诊断
小陈,男,21岁,身高,目前读大二。来自于农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平时很少与人交流,特别是对于陌生人时。对待与自己相悖的观点,会进行激烈的驳斥,造成与周围的关系较差,真正的朋友甚至几乎没有。加上平时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以上种种,造成自卑心理。
诊断:案主对于人际间交流方式不好,造成周围没有知心朋友,缺少倾诉的对象,事情越积越多,变得更习惯于一个人独处。学习成绩又不大好、来自农村、外形不够高大多多少少又影响情绪,导致内心的自卑。解决案主自卑,首先引导案主倾诉内心,达到缓解烦恼甚至是精神痛苦。通过同感,尽量设身处地地理解案主地内心感受说出他想说地话以建立充分的思想共鸣。鼓励案主,多与周围的同学谈心,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增加公众场合的表演。逐渐的克服自卑的心理。
二、理论基础
根据案主的现实状况,我决定运用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案主进行治疗。根据理论,我需要为为案主提供同感、真诚、和无条件的爱,需要全身心的与案主交流,这样才能使案主关注自己的感受,理解自己的内心冲突,减轻价值条件的影响,协调自我概念与经验的矛盾,体会自己的真实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逐渐成熟。通过协助案主重整自我的概念,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机能的人。只有自己内心变得强大,才能显得不自卑。
三、目标和计划的制定
②帮助案主跨出第一步,与周围的同学做到基本的交流内心的想法。③加深与同学间的交流,努力学习,达到基本的成绩状态。
④帮助案主挖掘擅长所在,培养兴趣,达到自信,消除自卑。
工作计划:案主自卑,脾气古怪,时间久了不愿意与人交流。为达到克服自卑的目的,通过融洽、接纳和轻松的辅导环境帮助案主成长。体验到自身对新的存在方式所做的有效选择。逐渐的变成内心强大的人,人际关系不错的人。服务计划为四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左右。
四、服务计划的实施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5篇
一、基本资料
xxx,男,10岁,现在xx小学就读,健康状况一般,体型正常,脸色红润,身体素质一般。案主性格内向,*时与邻居、朋友交流很少,只与几个同学有来往。有时会一起与同学玩玩游戏。
二、背景资料
家庭背景:案主的父母多年前来到台州,案主也随着父母与姐妹来到台州,父母都在台州打工,加上还要承担3个孩子,条件比较一般,案主有一名姐姐,一名妹妹,姐姐上初中,而妹妹还小没上学,*时父母忙,需要周玉明照顾妹妹,因此与妹妹关系比较好,父母也没有时间管他,也没什么朋友,长期以来形成了内向的性格,加上没人管,便放纵自己,学习也不认真,加之学前以及一年级的时候没有学好基础,导致到二年级还不怎么会写字。
个人经历:案主就读于xx小学,成绩中等偏下,现读二年级。因家境在校期间,案主不爱学习,不写作业,上课也不听,*时考试都是倒数,老师对于周玉明也有些不管的态度,*时的周玉明不爱写作业,因此老师也没有一定让他写作业的意思,而是把别人写好的作业拿给他抄,同学们也由于案主不太会写字,成绩更是倒数的,因此同学们都不怎么喜欢周玉明,因此导致周玉明的社交范围较小,同学们都不爱和他做朋友
三、主要问题
案主存在一些问题。他性格内向,由于自己消极的态度,不怎么与人交流,不太会写字,完全达不到二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就连模仿也模仿不来,且连自己的名字也不怎么熟悉,案主的家庭系统也存在着问题。父母长期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能力来辅导孩子的学习,加之对孩子不管不顾的状态,因此孩子比较孤僻,由于周玉明不太会写字,成绩更是倒数的,因此同学们都不怎么喜欢周玉明,因此导致周玉明的社交范围较小,同学们都不爱和他做朋友
四、问题分析
(一)问题确认。对于周玉明不会写字的问题,据了解,周玉明本身没有存在问题(如先天性疾病之类),只是过于懒惰,自暴自弃,加上一年级的时候基础没学好,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案主的问题也是受到家庭以及学校老师同学的影响。同时,学校老师和家长也没有对此进行及时的处理,并有逐渐严重的趋势。因此,既要针对案主的心理问题进行治疗,还要结合外部资源共同解决案主的问题。
(二)对于同学们不喜欢周玉明的问题,是由于周玉明不会写字,成绩差直接导致的。只要把周玉明不会写字的问题克服,相信同学们会改变对周玉明的态度
五、服务计划
目标在于协助案主认清自己面临的问题,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帮助并促使其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协助其调整人际关系网络,促使案主能够自己努力去改善。具体计划如下:
1、帮助周玉明学会基本的写字,比如简单的一,好,又此类的汉字一百个
2、加强对周玉明的心理教育,让他明白父母老师没有放弃自己,使自己也不会自暴自弃,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成绩,使同学们对他改观,社交范围扩大
3、通过与老师家长的沟通,让他们明白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六、服务提供
我了解了学校老师以及同学提供的初步信息后,约见了案主。第一次接触,案主虽没有表现出太多抵触情绪,但也比较沉默寡言,在多次见面交谈过程中,我与案主也相互了解了不少,明白问题形成的原因。
1、社工根据案主情况,先从案主的心理情况开始,每个月对案主进行一次心理教育,每次40分钟,鼓励他,让他知道老师还没有放弃他,爸爸妈妈也很关心他,同学也会很愿意与他做朋友,让他要对自己有信心,重新拾起对自己的信念,积极应对和解决目前困难。
2、同时,我要对案主自身的问题进行处理,每个星期定期对案主写字进行辅导与帮助,每次一节课,帮助他学会基本的汉字,看他自己的能力,掌握一年级学生所应该学会的汉字,例如一,又等基本汉字一百个。
3、通过与老师家长的沟通,让他们明白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例如与老师沟通,让老师定期的与案主交流,并且辅导他的作业,在父母方面,可以在空余的时间尽量陪陪孩子,也可以在学校每过一个月举办老师与家长的交流会,促进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让孩子健康成长。
七、想要达到的效果
1、通过三个月的服务提供,通过对案主12次的辅导,使得案主成功学会汉字,并且能够非常流畅的写下来。
2、通过对案主四次的的心理教育,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案主明白自己的价值,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信心,能够更好的练习写字以及一步步的提高学习成绩,赢得同学们的喜爱。
八、个案反思
我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会取得一定成效。我也一次你充分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其他社工的帮助,解决了案主的心理问题,通过学校老师的关心与教育,解决了案主的学习问题,通过家人的关怀,解决沉默寡言的问题,本案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取得案主**方面,我们还不够到位,以致在随后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中经常无功而返,造成时间和精力的不必要损耗。因此,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全程了解案主的各种情况,与案主及时有效进行沟通。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6篇
一、案主资料
姓名:小佚;
性别:女;
年龄:13岁;
性格特征:多愁善感、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独来独往; 父母职业:父亲为某公司职工,母亲下岗;
家庭生活背景:从小跟随外祖父母生活,感情深厚;上小学后与父母随父母生活,父亲管教很严,曾经与父亲发生争执,造成父女之间的隔阂,与母亲关系较好;
学校生活:小学成绩一直很好,有两个很亲密的朋友,但是常与朋友发生争执;上初中之后,成绩较好,但是初三之后成绩下降,没有朋友,经常独来独往。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心理阴影,性格转变,沉默寡言,独来独往 背景材料:
小佚是独生女,因为父母工作较忙,无暇照顾小佚,所以把小佚交给其在农村的外祖父母照顾,小佚与外祖父母感情很深。小时候的小佚很活泼甚至调皮,经常跟小朋友一起出去玩,跟他们在一起她感觉很快乐。
上小学后,小佚的父母把小佚接到县城,从此小佚跟随父母一起生活。小佚的父亲*时不善言谈,但对小佚管教很严,小佚放学回到
家总能自觉地先写作业,但是有很多时候因为粗心或者急于可以出去玩,作业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父亲的惩罚就是“面壁思过”。有一次周末,小佚没有做完作业就跟小朋友一起去游乐园玩,回来之后发现父亲很生气,同时发现书包被父亲扔到外面,于是跟父亲起了争执,从此之后一个月小佚没有跟父亲说话,小佚一度很恨父亲,后来经母亲的开导和劝说,小佚逐渐了解了父亲对她的用心和关爱,小佚试图“原谅”父亲,但是总觉得跟父亲之间已经有一层厚厚的隔阂,跟父亲在一起感觉不自在,在遇到问题时也总会跟母亲说。
小佚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比较好,她有两个很亲密的朋友,但是三个人之间时常发生矛盾,发生矛盾之后互相不理睬对方,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重归于好,如此这样反反复复,使小佚感觉很厌烦。
升入初中后,一开始小佚不习惯小学到初中的转变,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她渐渐的适应了初中的学习方式,成绩名列前茅。由于小佚感觉厌倦了小学时跟朋友的.分分合合,所以决定不再交朋友,从此很少与同学说话,在班级里较沉默,课间操、体育课、餐厅,也是独来独往,一开始她感觉一个人不用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小佚感觉很**,虽然有时候也会感觉很孤独,但是她也一直不愿交朋友,很少跟其他同学沟通交流,性格越来越内向。自从**初三之后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三、分析治疗理论模式
自我心理学认为问题或挑战源自个人的内部冲突或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因此案主的压力来自环境的压力或者发挥不良的自我功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7篇
一、案主的基本情况:
姓名:姚艳
年龄:年满16岁
婚姻状况:未婚
职业:服装店员工
家庭背景:家庭条件优异,父母宠爱有加,在遇到**前是个听父母话、好好学习的乖乖女。
背景材料:姚艳,高中辍学。其男友**20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在家,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母亲常年外出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姚艳认识了**,姚艳在网上认识了**,在一些聊天中对**的经历深感同情,与之发展成恋爱关系。在与**交往的这段时间里,因为父母反对,曾经多次**并且离家出走。原本上学的她辍学后在服装店打工,她的工资是她和**两个人全部的收入。
姚和李的恋情受到李母的坚决反对。一方面,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适宜恋爱和结婚,李母十分担心儿子的身体,坚持认为姚艳会害了**;
另一方面,李母认为正是因为姚艳的出现迷惑了儿子,使原本乖巧听话的儿子不再听母亲的话,甚至对母亲持刀相向。
姚艳的父亲对于女儿的恋情很不认同,认为**之所以要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他对女儿的依赖。更让姚先生感到生气的是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女儿竟然会为了**离开自己的父亲,甚至是为了所谓的爱情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因而姚先生希望女儿能够离开**,回到学校中继续读书。
二、案主问题:
主要问题:
1、**问题,在与**交往的过程中曾经**八次,多次离家出走。
2、辍学问题:为了和**在一起而辍学,到服装店卖衣服。
相关问题:
1、曾近也想过要和**分手,但是做不到,还是放不下**。
2、父亲为了女儿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生气,家庭关系紧张。
3、李母坚决反对**和姚艳在一起,李母与姚艳关系紧张。
三、工作目标
直接目标:帮助案主解决因为父母反对她与**在一起而屡次**且辍学的问题。中间目标:
1、使案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生命不仅是**也是义务;
2、是案主认识到她现在为这段感情的付出是不值得的;
3、缓和案主与家人的关系;
4、恢复学业。
四、分析治疗理论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针对姚艳的情况,决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姚艳存在不正确的认知:1、她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也没有认识到生命之于它来说是一种责任。2、她没有认识到学业对她今后人生的重要作用。3、她的恋爱观存在偏差。正是这些不正确的认知使得姚艳做出了为了爱情付出生命、放弃学业、离开父母的不理智行为。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认为人的认知决定其行为,所以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合适的。
五、介入阶段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星期,每周内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两至三次面谈:
第一阶段:接案和建立关系
多方面收集案主资料和情况,在第一次会谈中,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获得案主的信任,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让案主吐露心中的不快,在此过程中全面的了解案主需要和主要问题。与案主建合作式的治疗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阶段:认知重塑
基于上一阶段与案主关系的基础,开始尝试修正案主的错误认知。运用苏格拉底式**调动服务对象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揭示服务对象无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认知错误的辨认、理性选择方式的例举以及认知排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示,加强服务对象的理性认知能力,帮助其重塑正确认知。
第三阶段:行为修正
案主通过上一阶段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陪伴、引导其对行为进行修正。可以通过让服务对象设计日程的安排和提供反馈的方式,帮助案主规划自己的生活安排,提高服务对象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面谈辅导的治疗效果。具体准备使用代币管制的方法,确立复学以及和家人修复关系的目标,一步步的达到行为修正的目的。
第四阶段:结束和巩固阶段
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了解案主的变化和案主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对案主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案主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来处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鼓励案主正面评价自己。让案主有一个坚定信心来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
六、成效评估
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姚艳行为的变化进行评估,比如可以用一些测量表对姚
艳进行周期性测量,还可通过询问姚艳的父亲或老师同学了解姚艳的近况。要对姚艳的一些转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前后形成对照,吸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与教训。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8篇
个案工作计划书;一、案主资料;姓名:赵某;性别:女性;年龄:28岁;婚姻状况:已婚(同龄丈夫张某,并有一个7岁的女儿;教育程度:初中毕业;家庭背景: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在农村务农;职业经历:初中毕业之后,外出南方打工3年,之后回;婚姻观:认为夫妻双方白头偕老的婚姻是最美 满的,坚;生育观:案主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在小学以;二、背景资料;1、内容提要;案主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案主资料
姓名:赵某
性别:女性
年龄:28岁
婚姻状况:已婚(同龄丈夫张某,并有一个7岁的女儿孩子)
教育程度:初中毕业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在农村务农。
职业经历:初中毕业之后,外出南方打工3年,之后回农村结婚生子。 性格特征:勤劳孝顺,坚强独立,但是多愁善感,偏执多疑。
婚姻观:认为夫妻双方白头偕老的婚姻是最美满的,坚持夫妻彼此包容、理解和忍让的相处之道。
生育观:案主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在小学以及初中都是班里的优等生,但是由于家里兄妹比较多,家境贫寒,她在初中毕业之后被迫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转而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这些经历使她深刻体会到了养育多个子女的艰难,而且案主在南方发达城市打工时,看到了城市家庭中优生优育的种种好处,这些都坚定了案主只生一个孩子,把家里所有资源都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的想法。
二、背景资料
1、内容提要
案主结婚后所在的家庭是一个由案主夫妻、公公婆婆以及案主女儿所组成的主干家庭,由于丈夫是家里的独子,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生育思想观念影响的公公婆婆非常希望自己家里拥有孙子来继承香火,所以,自案主结婚以后,公公婆婆一直希望她能为家里生一个男孩儿。刚开始婆媳相处十分融洽,婆婆对她是好言相劝,但是在她生过女儿并表示不想再生育之后,婆婆对她的态度经历了耐心劝导到冷眼相待,直至最后口角相争,拳脚相向、家庭暴力产生的过程。
2、案主陈述
在我生孩子之前,丈夫还有公婆对我都挺好的,丈夫经常在外地打工,我和公公婆婆在家里种几亩地,我们还养了十几只羊,这样除了平时生活上的一些日常开资之外,还能存一些钱,经济上还算过得去。丈夫虽然在外地,但会经常回家,我们夫妻感情很好。而公公婆婆经常夸我贤惠孝顺、善于持家,我也觉得他们也比较勤劳能干,踏实节约,遇到事情我们总是互相理解、包容,所以我们之间相处的很融洽,很少发生矛盾。
结婚一年之后,我生下了女儿,她很可爱,我很爱我的女儿,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她,并且让她以后能够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考上好的大学。所以我不想再生第二胎,就像城里一样集中精力养好一个孩子。况且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虽然丈夫在外打工,家里也种了几亩地,养了些羊,但是随着公公婆婆慢慢老去,而且公公又患有糖尿病,每天都离不开药,孩子也在不断长大,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很多,我觉得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我们的压力会很大,还不如把一个孩子养好呢。但是公公婆婆一直想让我生一个男孩儿,因为我丈夫是独子,所以在生完孩子之后,他们经常劝我再要一个孩子。我把自己不想生育的想法告诉他们,并且劝他们说城里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且城里的孩子都很聪明、懂事。但是公公婆婆包括我的丈夫都不能接受没有男孩儿的家庭,他们想了很多办法让我生一个男孩儿,刚开始他们努力劝导我,我不同意,后来他们就对我冷眼相待,经常故意找我的麻烦,我们常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激烈争吵,有一次丈夫还动手打了我,而且公公婆婆
对此也不管不问??
现在我很痛苦,在这个家里我已经感觉不到幸福了,最近丈夫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对我也很冷漠,而且他也很少给家里寄来钱,我们之间感情已经很浅,只是靠孩子维系罢了。公公婆婆因为我不同意再次生育,对我的怨恨很深,我们之间常常因为一些琐事争吵,每天都没有快乐可言。丈夫现在经常喝酒,回家就打我,有时候我会想到与其这么累,还不如死了了算了,但是每次想到自杀,就会想到不能让孩子没有妈妈,所以我必须活下来好好照顾孩子。现在我真的不知知道该怎么办,我试着去和公公婆婆静下心来好好谈谈,但没有任何成效,好像我们之间的矛盾太深了,已经无法弥合。但是我又不想离婚,因为我想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健康正常的家庭里面,再说这么多年我为这个家也付出很多,也体会过来自家庭的幸福和温暖,对这个家有很深的感情,我不想轻易的放弃这个家庭,更何况我对再婚的家庭是没有任何信心的。
三、主要问题:
1、家庭问题:家庭比较不和谐,时常会与家人吵架。赵某与婆婆思想观念不太一样,时常因为生孩子的事情发生争吵。
2、心理问题:赵某心理比较消极,多愁善感,对于家里的矛盾,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还有轻生的念头。
3、人际关系问题:赵某性格有些偏执、多疑,与周围的人人际关系一般。但是与丈夫和婆婆的关系比较紧张
4、经济问题:由于赵某打工回家以后一直待在家里没有什么工作,并且她的丈夫在外打工没有贴补家用,除了种几亩地和养一些牲畜之外,家中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经济状况较为紧张。
5、婚姻问题:由于丈夫在外打工,最近很少着家,两人关系不是很好,经常因为小事吵架。婚姻也不太稳定
四、问题分析
赵某家庭不和谐,是伴随着婆媳之间关于生孩子的问题出现的。赵某小的时候家境困难,使得她上完初中之后就不得不外出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也正因为如此,案主深刻体会到了经济条件对于一个家庭是多么的重要,她也为自己不能继续上学而感到遗憾。赵某的心理问题也可能是由于从小父母忙碌,缺少对她的关爱,再加上过早的外出打工,对于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自身建立起了防范意识,并且多疑的心理日渐表现出来。赵某人际关系紧张很大程度上是她自身的问题,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友好,而且她本人也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偏执表现明显。婚姻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丈夫的态度,她觉得丈夫不理解她,还打他,所以对丈夫失去了信心,两人婚姻陷入困境。
五、分析治疗
(一)理论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和结构家庭治疗法
(二)理论假设: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理论假设: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求助者的问题视为有某个或某方面因素导致的,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模式借用了系统理论的概念“人在情境中”,即把求助者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求助者所处的环境把我求助者的问题。
2、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导致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失调和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求助者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经常干扰求助者当前的生活,妨碍求助者的人际关系适应。第二,当前的社会环境的压力过于强烈,是求助者早年未被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来,从而导致求助者的行为出现偏差。第三,求助者的问题还有不良的自我功能和不良的超我功能相关,在这些不良的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的影响下,求助者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减弱,最终导致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的失调。该模式强调,在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时要把求助者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结合起来考虑。
3、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对人际沟通十分重视,认为它是保证人际互动有效进行的基础。该模式强调,人际沟通会影响求助者的家庭关系和求助者的社会角色的扮演,对求助者的超我和自我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模式认为,求助者的自我功能的强度、自我防卫机制和知觉等都是影响其人际沟通技能形成的重要因素。
4、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求助者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发展自己的潜能,知识为开发而已。因此,该该模式指出,开展心理与社会治疗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挖掘求助者的潜能,使求助者健康的成长。
(2)家庭治疗法以整个家庭为治疗单位,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交往方式以发挥家庭的功能,从而使个别家庭成员的问题真正得以解决。
理论基础:
1、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
2、相信个人的问题是家庭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反映;
3、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是因为家庭的结构不合理,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组织,可以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4、不把个人行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而把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作为治疗的手段与中心;
5、治疗不采用直接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地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
6、 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而不注重对家庭历史的回顾与家庭问题成因的追溯。
六、服务计划
(1)目标:
1、总目标:帮助案主建立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案主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达到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协调一致。
2、首要目标:同时帮助案主与家人沟通,与家人建立正常的关系。让案主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总是回忆过去。使其正确对待夫妻感情问题,不要逃避。
(2)具体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是指个案工作员初次与求助者进行接触,了解其需要与困难,对其面临的问题初步作出判断,根据机构的性质决定是否能够为求助者提供服务。
目的:与案主初步接触,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取得案主的信任后,建立良好专业关系;通过与案主的正面接触,对案主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确定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会谈法
过程:工作员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
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在此基础上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收集尽量多的资料,与案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目的:通过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在咨询中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帮助案主重建认知结构,以及社会支持网络,改变其焦虑情绪。
方法:会谈法、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过程:
1、采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使案主识别自己的困境所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9篇
一、基本资料
XXX,男,10岁,现在xx小学就读,健康状况一般,体型正常,脸色红润,身体素质一般。案主性格内向,*时与邻居、朋友交流很少,只与几个同学有来往。有时会一起与同学玩玩游戏。
二、背景资料
家庭背景:案主的父母多年前来到台州,案主也随着父母与姐妹来到台州,父母都在台州打工,加上还要承担3个孩子,条件比较一般,案主有一名姐姐,一名妹妹,姐姐上初中,而妹妹还小没上学,*时父母忙,需要周玉明照顾妹妹,因此与妹妹关系比较好,父母也没有时间管他,也没什么朋友,长期以来形成了内向的性格,加上没人管,便放纵自己,学习也不认真,加之学前以及一年级的时候没有学好基础,导致到二年级还不怎么会写字。
个人经历:案主就读于xx小学,成绩中等偏下,现读二年级。因家境在校期间,案主不爱学习,不写作业,上课也不听,*时考试都是倒数,老师对于周玉明也有些不管的态度,*时的周玉明不爱写作业,因此老师也没有一定让他写作业的意思,而是把别人写好的作业拿给他抄,同学们也由于案主不太会写字,成绩更是倒数的,因此同学们都不怎么喜欢周玉明,因此导致周玉明的社交范围较小,同学们都不爱和他做朋友
三、主要问题
案主存在一些问题。他性格内向,由于自己消极的态度,不怎么与人交流,不太会写字,完全达不到二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就连模仿也模仿不来,且连自己的名字也不怎么熟悉,案主的家庭系统也存在着问题。父母长期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能力来辅导孩子的学习,加之对孩子不管不顾的状态,因此孩子比较孤僻,由于周玉明不太会写字,成绩更是倒数的,因此同学们都不怎么喜欢周玉明,因此导致周玉明的社交范围较小,同学们都不爱和他做朋友
四、问题分析
(一)问题确认。对于周玉明不会写字的问题,据了解,周玉明本身没有存在问题(如先天性疾病之类),只是过于懒惰,自暴自弃,加上一年级的时候基础没学好,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案主的问题也是受到家庭以及学校老师同学的影响。同时,学校老师和家长也没有对此进行及时的处理,并有逐渐严重的趋势。因此,既要针对案主的心理问题进行治疗,还要结合外部资源共同解决案主的问题。
(二)对于同学们不喜欢周玉明的问题,是由于周玉明不会写字,成绩差直接导致的。只要把周玉明不会写字的问题克服,相信同学们会改变对周玉明的态度
五、服务计划
目标在于协助案主认清自己面临的问题,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帮助并促使其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协助其调整人际关系网络,促使案主能够自己努力去改善。具体计划如下:
1:帮助周玉明学会基本的写字,比如简单的一,好,又此类的汉字一百个
2:加强对周玉明的心理教育,让他明白父母老师没有放弃自己,使自己也不会自暴自弃,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成绩,使同学们对他改观,社交范围扩大
3:通过与老师家长的沟通,让他们明白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六、服务提供
我了解了学校老师以及同学提供的初步信息后,约见了案主。第一次接触,案主虽没有表现出太多抵触情绪,但也比较沉默寡言,在多次见面交谈过程中,我与案主也相互了解了不少,明白问题形成的原因。
1:社工根据案主情况,先从案主的心理情况开始,每个月对案主进行一次心理教育,每次40分钟,鼓励他,让他知道老师还没有放弃他,爸爸妈妈也很关心他,同学也会很愿意与他做朋友,让他要对自己有信心,重新拾起对自己的信念,积极应对和解决目前困难。
2:同时,我要对案主自身的问题进行处理,每个星期定期对案主写字进行辅导与帮助,每次一节课,帮助他学会基本的汉字,看他自己的能力,掌握一年级学生所应该学会的汉字,例如一,又等基本汉字一百个。
3:通过与老师家长的沟通,让他们明白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例如与老师沟通,让老师定期的与案主交流,并且辅导他的作业,在父母方面,可以在空余的时间尽量陪陪孩子,也可以在学校每过一个月举办老师与家长的交流会,促进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让孩子健康成长。
七、想要达到的效果
1:通过三个月的服务提供,通过对案主12次的辅导,使得案主成功学会汉字,并且能够非常流畅的写下来。
2:通过对案主四次的心理教育,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案主明白自己的价值,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信心,能够更好的练习写字以及一步步的提高学习成绩,赢得同学们的喜爱。
八、个案反思
我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会取得一定成效。我也一次你充分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其他社工的帮助,解决了案主的心理问题,通过学校老师的关心与教育,解决了案主的学习问题,通过家人的关怀,解决沉默寡言的问题, 本案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取得案主**方面,我们还不够到位,以致在随后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中经常无功而返,造成时间和精力的不必要损耗。因此,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全程了解案主的各种情况,与案主及时有效进行沟通。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10篇
一、案主资料
姓名:王xxx
性别:女性
年龄:9岁
婚姻状况:未婚(核心家庭,父母和案主)
教育程度:上小学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普通职员,收入稳定身体健康。
职业经历:无
性格特征:乐观开朗,学习认真,热爱父母
出现心理问题后特征:孤僻内向沉默暴躁
二、背景资料
1、内容提要
由于父母老实的个性和教育方式,学校老师的不信任等原因,造成阿潇行为偏激,爱发脾气,在学校不开心和同学关系紧张。老师批评几句,他就愤愤不*,阿潇称:“讨厌老师,对学习没兴趣,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阿潇在校经常和同学发生争执,相比从前,较少参加团体活动,显得不合群,与班**疏远,在家中与父母疏远,爱发脾气。不愿意人管,成绩下降。
2、案主陈述
我父母均为公司普通职员,内向胆小,家庭和睦。在幼儿园大班前,我性格温顺,比较胆小,父母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我:要与小朋友团结,不要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所以经常被同学欺负,上大班时,有一次小朋友拿绳子去勒我的脖子,想牵着我走,我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反抗了,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那个小朋友吓跑了。我发现原来这样别人就不会欺负自己了。自那以后,一旦与小朋友发生口角,我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说我“不好惹”,从小学四年来,我都能自己**完成作业,爱看书,二年级前,虽然爱打架,但成绩还是中上偏优,只是最近两个月,升了四年级,班**比较严格。经常叫我到办公室,于是开始反感,不大爱听课成绩下降了。
三、主要问题:
1、家庭问题:家庭比较不**,时常会与父母吵架。或者沉默,不爱与父母交流。
2、心理问题:阿潇心理比较压抑,多愁善感,对于和小朋友的矛盾,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用暴力解决。
3、人际关系问题:和周围同学关系一般,有的很生疏,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不爱和父母交流,害怕并不喜欢老师。
4、经济问题:父母有稳定工作,衣食无忧。
5、婚姻问题:无
四、问题分析
案主因为父母经常以息事宁**态度教育,孩子一直被欺负,心理产生哦了很久的压抑和郁闷,突然有一天爆发,并一发不可收拾,形成了孩子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避免被欺负的行为想法,造成与同学关系不好,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思想偏激,老师批评后心里不舒服,开始讨厌老师,知道自己错了也不好意思和老师开口讲话,由于种种导致成绩下降,回家后不做作业以至后来干脆不写,因此父母予以责骂,导致孩子不爱与父母交流,家庭关系紧张。成绩下降。
五、分析治疗
(一)行为治疗模式:代币法,自我**法,会谈法及作业料等等。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11篇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钟天桥,男,14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两个姐姐都出嫁,家中只剩案主与奶奶,父母每年外出之前会留下一小部分钱由奶奶支配,两人靠田里种的的庄稼维持日常生活。奶奶年纪已大,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做饭烧菜,加上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案主,两人代沟严重,很少交流互动。父母外出打工从不打电话回家,不关心案主的生活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房子。案主性格较为外向,但脾气暴躁,轻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科任老师反映经常扰乱课堂,近段时间三天两头旷课。找案主谈话时了解到,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最近认识了村子里的社会青年,想辍学跟他们“混”,反正自己没人管没人关心,问到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卑地低头不说话或说不知道。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想给他申请贫困补助,但他不愿意接受
二、问题分析∶
案主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其的生活环境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家庭生活里很少有父母的身影,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开始厌倦生活和学习,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没人关心没人爱的的;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别人买瓶水或零食给他,他就很满足,他觉得这样就是关心,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想要跟随这群社会青年一起玩,加上在校表现不佳,学业困难,与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同龄人面前有自卑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学校老师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表现出的冷漠又自卑可见留守儿童心理的极大创伤;而他拒绝学校的帮助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这是同情和可怜,这样的心理需要纠正。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现在颓废的生活状态,避免其跟着社会不良青年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让他感受到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怀和爱;帮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的美好,认识自己的偏差,走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计划∶(1)收集资料,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2)约定时间上门走访、与案主父母取得联系
(3)整理所得资料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
(4)与案主接触,得到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5)对案主实施心理、思想上的工作
(6)注意案主心理及表现情况,并积极给予鼓励、关心和引导(7)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沟通(8)注意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跟进服务
(9)若各项目标基本达成,即可结案并共同制定未来计划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过程∶(1)通过学校的资料了解钟天桥的个人信息,并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了解他的在校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老师同学口中得知,他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睡觉,跟周围同学讲话,基本上不交作业,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脸的无所谓。(2)找到钟天桥的家庭地址,并跟他奶奶约好将会在周末去拜访。钟天桥的奶奶是个农村的老妇人,并不会说普通话,而我不会当地的方言,幸好有旁边的邻居给翻译了。通过家访了解到,钟天桥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一般情况下是过年才会回家,这期间也很少打电话回家,并且老人和孩子也不会主动联系他们,孩子也从不提起父母,奶奶平时要忙地里的农活,钟天桥偶尔放学回家帮着做饭,吃完饭或者周末通常会跑的不见人影,奶奶也管不住他。有时候老人家唠叨他几句,他就会不耐烦的跟奶奶吵起来,因为代沟的缘故,两人关系处的不太好。钟天桥有两个姐姐,但都嫁人了,根本不管弟弟的生活。随后我又给他的父亲打了电话,我向他说明了孩子的情况后,他也表示自己在关心和教育孩子这方面的确没有做好,但是生活所迫真的很无奈,他很希望孩子能在我们的帮助下回到正常健康的生活,并且今后不管多忙都尽量抽时间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或打电话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暖。(3)通过各方面收集资料,家访等途径了解到,钟天桥的问题主要在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没有人关心照顾,自己也就不重视学习,厌学,不完成作业;他也因为缺乏父母的爱变得有些自卑,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开始对任何事和人都很冷漠,慢慢的脾气也暴躁起来,还跟社会上的混混交往(4)由于我是新来的实习老师,钟天桥并不排斥我,体育课我总会去跟他还有一帮男同学打篮球,渐渐的也就熟络了,偶尔还会跟我开玩笑,于是我借着一次自习课坐到他旁边跟他聊起生活来,跟他谈话比我想象中容易得多,我原本以为他可能什么都不愿意告诉我。我装作对他一无所知,然后慢慢打开话匣子,他说的跟我了解到的情况基本一致。他告诉我,他不是不想学习,而是基础太差跟不上了,而且学不学习也没人在意;他告诉我,他感觉班上的同学对他有敌意,不喜欢他看不起他,还不如外面的朋友对他好;他告诉我,他爸爸妈妈不爱他,否则就不会扔下他跟奶奶生活;他告诉我,他很讨厌学校开家长会,因为他家没人会来??从跟他的谈话中,我感觉到他不开心,感觉到他也不想像现在这样生活,更能感觉到他最在意的是父母的爱。(5)通过第一次谈话了解钟天桥的想法后,我找他进行了第二次谈话,这次的主要目的是纠正他的错误认知,首先我要让他明白他的父母不是不爱他,而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方式不一样。其次,我想让他认识到学生时代是人这一生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在学校里可以学知识学本领,是塑造人美好品格的关键时期,还能交到很多真心的朋友,同学和老师都是真心为他好的;最后,我还希望他懂得如何正常的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往,有心事应该说出来,埋在心里会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谈话结束时,他很诚恳的跟我说了声谢谢老师,他说我讲的道理他都明白,他说他会尝试变的更好(6)经过第二次谈话后,我在平时的上课和活动中特别注意了钟天桥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上课没睡觉了不捣乱了,也许他没听懂课上的内容,但是他至少能看看黑板,这就是好的开始;我尝试着在课堂上请他起来回答问题,并肯定他的某些观点,让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他。在平时的互动中,我会有意无意的让他和其他同学合作,他也的确能较好的完成任务。有一次跟他的聊天过程中,他透露他的父亲打电话回家说今年12月底就能回家了,而且经过给钟天桥父亲做的思想工作后,这位爸爸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每个星期给儿子打了一通电话,这应该也是钟天桥状态有变化的关键吧。(7)几个星期的观察,办公室里的很多老师都说钟天桥这段时间表现不错,也许相对于那些优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差距的,但至少他进步了,能够乖乖的坐在教室里,对班级的事情也上心了,他也同意接受学校帮他申请的贫困补助;最后一次谈话是他主动找我的,他问我他现在学习还来得及吗,还让我教他学习方法,当我听到这些话时,我知道他在进步了。
成效∶就钟天桥原来的问题看,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他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目标,愿意主动的去学习,融入集体,脸上再也不是那种冷冷酷酷的表情;他也能接受父母外出打工的现实,明白他们是为了给自己好的生活,不再自卑,不再埋怨父母;我相信他已经能够走好未来的路了。顺利结案对钟天桥来说是件值得开心的事,同时也是我两个月实习生活很有意义的事。
五、个案总结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12篇
一、个案背景
案主孙阳光与XX年8月29日进入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今年12岁。现与其他六名孩子一起生活在儿童福利院小家庭中。
被抛弃的原因:XX年案主被抛弃在儿童福利院门口,再起衣服的红布上写着抛弃的原因:由于其父受重伤,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母亲离家出走,生活陷入困境。为了孩子能够生存,遂请好心人收留。入院诊断时,按住被诊断为患有共济失调型脑瘫、生物素缺乏症、癫痫。他的智力、运动发育比同龄正常孩子落后五年;甚至情形但反应迟钝,不能计算。走路摇摇晃晃并不稳定。
XX年9月进入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学习。开始是学习状况良好,能牢记老师给予的家课、上课时的情形。但容易丢东西,有时也被同学欺负。但它仍喜欢继续上学。孙阳光社交能力差,在校和同学相处较差,见到陌生人表现热情,与其他家庭孩子相处也较差。孙阳光说话喜欢绕弯,你问他叫什么,他会热情地把在场的所有人介绍已贬值后再说自己。他是从达三班声道小家庭的,在达三班的优越感没有了,阳光变得自卑。抓握能力不好,写字写不好;在校学习差,尤其是语文。经常摔倒或与同学大家而受伤。
他是义工眼里的可爱宝贝,家庭妈妈眼里的调皮孩子,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
二、问题分析与诊断
工作员观察与分析
要了解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世界有三类人:父母、兄妹、伙伴,对于福利院的孩子,就要走进他的同辈群体,了解他们的亚文化。
孩子的技俩: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他们会集体编造一个谎言。通过与小家庭,孩子接触,我他们很想养只小狗,为了他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会不约而周的上演一场看似逼真而又漏洞百出的闹剧,阳光不会主导这场闹剧,通常是听了杨丽、刘浩的指使而协同。
在一次小组中,大家讨论加妈打他们,我让大家画出自己的心情,其他人要么画得是巴掌,把贺妈妈拍死,要么是想象外面美丽的天空,只有阳光,他画进了他的所有伙伴,大家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一起快乐玩耍,阳光尽管12岁了,但他始终生活在自己的美好世界中,没有仇恨、没有埋怨,阳光很单纯很善良。
阳光经常会不分场合地恐吓其他小朋友,他经常警告袁斌别惹我。要不我把你“踏哈着“,可是他却不轻易去打别人。看看他和刘浩玩闹也是这个样子,刘浩则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整治一顿,然后,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继续玩。
阳光的这种表现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很蛮横、不讲理“也是这个原因,导致他在学校挨欺负。
一次阳光要我给他送粮礼物,他说要一把枪,我说“不行,打伤人怎么办?”他反过来向我解释:“如果我用枪打伤了人,这个责任你负不起!”福利院的孩子并不像家庭的孩子那样“单纯”他本身处在一个关系复杂的,缺乏亲情的正式的契约关系中,他过早地接受了这些,并深入到了内心中。他很小就已经步入了社会,可毕竟他是个孩子,他只看到了别人的关系与心理,但没有看到自己的心理,理所应当的认为“身边的人满足他的需求的义务”带着孩子的狡黠。
孩子有争宠的行为
比如,小家庭的孩子都江堰市反对李逃同我亲近,他们说:“哥哥,李逃老缠着你!“当我要领着部分孩子下楼玩,剩下的孩子会特别想跟着,将去玩的孩子会坚决反对剩下的孩子,甚至会大打出手。阳光也有这样的情绪,但想比较刘浩、杨丽要轻得多,并且不会因此恐吓别人、打别人。他似乎并不在乎这些。
每一次去小家庭看到的更多的是阳光在训练,自己动手刷鞋、洗袜子、洗饭盒……而其他的孩子则在写作业、看电视。作为家庭中身体协调能力最差的孩子,阳光通常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指责、付出更多的努力,且只有很少的玩的时间。
阳光渴望亲情。但他的防备心情很重,要走进他的内心,获得他的信任很困难。他知道李小晶、李萍、邓姐姐对他很好,但不是很信任她们,因为她们的身分代表机构,他们是姐姐,但不是朋友……我能走进阳光,取得阳光的信任,主要是我向人们承诺:“我们之间的事,我们谁也不能跟家庭妈妈说。”我这样承诺,也这样做到了,在我的身边,他们可以任意地去玩、肆无忌惮地表达……我为他们提供了一身无拘无束天地,这是符合孩子本性的。我听过正式社工说“如果一个人知道阳光没有考好,第二天便有很多人问阳光,你是不是没有考好呀?我想反问”福利院的孩子不应该有隐私吗?
一次阳光放学回来,满脸沮丧,见了我也一句话不说,扭头就走,从杨丽口中得知“阳光的语文、数学都考了鸭蛋”。学习是阳光头疼的一件事情,阳光喜欢上学,因为上学使他同大三班的孩子彻底划清界限,说明了他能力较好。但是一次次的考试失败也无情地打击着他的自信心,由自卑转向自负。一次我请他参加小组,当他得知其他成员有:周智理、周玉珑、周玉驰……他说:“我不去,游戏太简单了。”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大一班的孩子几乎根本不如他,给他们做的游戏对他来说也是“太简单了”。
三、干预目标
阳光有许多“情况”需要社工干预,干预顺序为:
阳光需要培养安全感,需要他人的无私的爱。
从大三班由护理员眼中的“宠儿“到小家庭中的”低能儿“其心理落差导致的心理偏差需要干预。增强他的自信。
阳光说谎、打架等行为需要做行为矫正。
(阳光的人际问题不大,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雅娟。)
而在我的有限时间里,主要帮阳光建立一种安全感,寻找一个归宿地,而其他的任务,就需要转介。
i. 总目标: 培养案主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ii. 分目标:
与案主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
为案主寻找一个关系融洽、安全的群体,让案主能够自由表达。
发泄案主心中的苦闷
协调案主的人际关系
四、理论依据
本次个案工作主要采用:小组工作的互惠模式。
该模式认为,互惠模式的目标实施小组成员在社会归属和互相依存中得到满足,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个人必须透过一个健全并核实的群体生活才能获得将康、全面地发展。他非常重视从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来认识成员,非常强调群体生活的重要性。
针对案主,主要是帮助他在这样的小组中获得安全感,并且得到成长。促进案主主动与人交流,学习交流的准则恩等,以便完成其社会化。
五、干预模式或干预技巧
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通过小组工作,我了解到,他们还不能进行深刻的自我探索,所以我选择了社会学习理论的方法,它不需要孩子考虑太多。在干预中,我采用如下技巧:
真诚。对待孩子决不做作,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决不姑息;高兴就笑,不高兴就皱着眉。给孩子真实地评价,不做任何修饰。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13篇
学习困难青少年个案工作策划
一、案主资料 姓名:小刚
性别:男 年龄:15岁
职业:学生,初三年级
生理特征:个头高,长相帅气
性格特征:有些孤僻、叛逆、性格内倾
家庭职业背景:单亲家庭,母亲早逝,父亲是一名工人,家境困难。
家庭感情:自幼由父亲一人拉扯大,跟父亲感情很好,在父亲眼中小刚是一名体贴、懂事的孩子。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孤僻自卑、叛逆反抗、厌学情绪、行为控制能力差 相关问题: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标签化对待);来自家庭的压力(缺乏母爱、父亲的期待、家境困难)
背景材料:
小刚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由父亲养大,家境困难,他跟父亲的感情很好,对父亲的身体也很关心,在父亲看来小刚是个善良的孩子。然而从小到大都不是老师、家长所谓的“好学生”。初中后他的情况尤为明显,成绩明显下滑,在学校爱闹事,因为家境困难,他跟其他同学相处存在自卑心理,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友好相处。虽然他个头高,长相帅气,在篮球方面为班级取得了不少荣誉,但是班里的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他。老师同学认为他是差生,脑子笨。小刚自己也开始产生这样的认知,并在日常学习中更加叛逆反抗,初三后,面对中考的压力,面对老师的指责,面对同学们的积极学习的状态,面对父亲的期待,他感到绝望而自暴自弃,成绩更差了,在学校的不良行为也变本加厉。老师恐吓他要送他去攻读学校,自暴自弃的小刚却毫不在意,老师们感到无能为力。
三、工作目标
直接目标:
帮助案主转变不良心理情绪,挖掘自身潜力,改变行为认知,改善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树立学习目标,积极面对中考。中间目标:
1.改善案主对家庭境况的认知,刻服自卑,单亲家庭带来的消极影响。 2.改变案主错误的行为认知,纠正并控制其偏差行为。(利用父亲期待、本身积极愿望、强化机制)
3.针对案主的同学和老师做工作,让他们去掉对案主标签化认识,帮助案主重新认识自我。鼓励案主与同学老师友好交往,让案主走出孤僻、叛逆困境。(利用外貌、篮球优势)
4.引导案主合理处理父亲、老师的期待,缓解学习压力,重新树立学习目标。
5.引导案主挖掘自身潜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巩固治疗效果,鼓励案主独立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
四、分析治疗理论模式
1.主要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针对小刚的情况,社工计划主要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因为小刚的单亲抚养、家境困难,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同学和老师的标签化对待从而使小刚出现了自卑孤僻,在学校里闹事以及厌学的行为,并难以控制。这与心理社会模式中所说的因人格缺失和自我不完善而导致的人的行为失调或行为障碍的行为表现吻合。因此社工将对小刚的内部心理机制以及行为产生原因为治疗的出发点。2.辅助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和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由于小刚自己也希望维护好班级秩序却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行为,同时他的反抗和自暴自弃体现出他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社工将对他进行一定的行为控制和纠正。在社会生态视角中,社工主要讲小刚置于“情境中”,针对小刚的资源环境做工作,改变老师同学对他的看法,强化父亲对他的鼓励等。
五、服务过程与计划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可按七天为一周期:
第一阶段: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是指个案工作员初次与求助者进行接触,了解其需要与困难,对其面临的问题初步作出判断,根据机构的性质决定是否能够为求助者提供服务。过程:
工作员实现多方面收集案主资料和情况,在第一次会谈中,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获得案主的信任,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让案主吐露心中的不快,在此过程中全面的了解案主需要和主要问题。与案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过程:
工作人员采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使案主识别自己的困境所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运用探索——描述——宣泄这一这一直接治疗方法,让案主自己吐露出家庭困境带给他的苦恼和学校表现不良的原因。并和工作人员一起探究这样的行为的对错好坏,得出家庭困难,单亲家庭并没有让案主和其他同学有所不同,相反案主很坚强,以及案主在学校的不良行为是不正确的,同时也是可以改变的正确结论。在根源上纠正错误心理,改变行为认知。同时使案主相信自己不是差生,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其实并不那么困难,承诺按时上课、完成作业。让案主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如何与同学老师沟通。要点:
1.要重视案主的自觉,如果案主出现偏激的想法,工作人员应予以理解,并不懈地加以正确引导。
2.注意利用案主的身体形象优势,鼓励案主找到与人友好沟通的自信。
3.案主在认同行为上的偏差后,工作人员运用强化的机制来帮助案主改善和控制不良行为。(运用负强化来遏制打架、迟到等行为,运用正强化来鼓励做作业、按时上课等行为)
第三阶段:结构治疗阶段 过程:
工作人员将运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对案主的家庭、学校甚至社区等支持网络开展工作。在家庭方面,跟案主的父亲进行交流,让父亲对案主多加鼓励和支持,并与案主协商解决自己再婚的问题,帮助案主正确面对家庭问题。同时弱化父亲对案主的学习期待,减少案主学习压力,让案主拜托家庭带来的顾忌和影响。在学校方面,对同学和老师展开工作,让他们取消对案主的标签化认知,对案主的治疗加以鼓励和肯定,并对案主的学习给予耐心的帮助。让他们接纳案主之前的行为,与案主友好沟通。通过支持网络的建立,让案主走出孤僻、叛逆的困境,与同学和老师友好交往,刻服家庭带来的自卑等不良情绪,树立乐观的心态。重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要点:
1.家庭的问题是案主发生行为偏差的最初问题,要鼓励父亲与案主多加沟通。
2.工作人员在这一阶段要注意案主的行为可能存在的倒退,强化效果要继续加强,并引导家长、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帮助案主。
第四阶段:结束和巩固阶段 过程:
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了解案主的变化和案主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对案主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案主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来处理自己与家人、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鼓励案主正面评价自己。让案主有一个坚定信心来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
六、成效评估
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小刚的生活学习态度和行为变化进行评估,比如可以用一些测量表对小刚进行周期性测量,还可通过询问小刚的父亲或老师同学了解小刚的近况。要对小刚的一些转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前后形成对照,吸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与教训。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14篇
一、案主资料
姓名:王XXX性别:女性
年龄:9岁
婚姻状况:未婚(核心家庭,父母和案主)
教育程度:上小学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普通职员,收入稳定身体健康。职业经历:无
性格特征:乐观开朗,学习认真,热爱父母出现心理问题后特征:孤僻内向沉默暴躁
二、背景资料
1、内容提要
由于父母老实的个性和教育方式,学校老师的不信任等原因,造成阿潇行为偏激,爱发脾气,在学校不开心和同学关系紧张。老师批评几句,他就愤愤不平,阿潇称:“讨厌老师,对学习没兴趣,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阿潇在校经常和同学发生争执,相比从前,较少参加团体活动,显得不合群,与班**疏远,在家中与父母疏远,爱发脾气。不愿意人管,成绩下降。
2、案主陈述
我父母均为公司普通职员,内向胆小,家庭和睦。在幼儿园大班前,我性格温顺,比较胆小,父母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我:要与小朋友团结,不要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所以经常被同学欺负,上大班时,有一次小朋友拿绳子去勒我的脖子,想牵着我走,我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反抗了,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那个小朋友吓跑了。我发现原来这样别人就不会欺负自己了。自那以后,一旦与小朋友发生口角,我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说我“不好惹”,从小学四年来,我都能自己**完成作业,爱看书,二年级前,虽然爱打架,但成绩还是中上偏优,只是最近两个月,升了四年级,班**比较严格。经常叫我到办公室,于是开始反感,不大爱听课成绩下降了。
三、主要问题:
1、家庭问题:家庭比较不**,时常会与父母吵架。或者沉默,不爱与父母交流。
2、心理问题:阿潇心理比较压抑,多愁善感,对于和小朋友的矛盾,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用暴力解决。
3、人际关系问题:和周围同学关系一般,有的很生疏,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不爱和父母交流,害怕并不喜欢老师。
4、经济问题:父母有稳定工作,衣食无忧。
5、婚姻问题:无
四、问题分析
案主因为父母经常以息事宁**态度教育,孩子一直被欺负,心理产生哦了很久的压抑和郁闷,突然有一天爆发,并一发不可收拾,形成了孩子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避免被欺负的行为想法,造成与同学关系不好,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思想偏激,老师批评后心里不舒服,开始讨厌老师,知道自己错了也不好意思和老师开口讲话,由于种种导致成绩下降,回家后不做作业以至后来干脆不写,因此父母予以责骂,导致孩子不爱与父母交流,家庭关系紧张。成绩下降。
五、分析治疗
(一)行为治疗模式:代币法,自我**法,会谈法及作业料等等。
(二)理论假设: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15篇
------对一个单亲母亲求助个案的分析和反思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姓名:
性别:
年龄:
(二)个案背景资料
1、重要引发事件
2、曾经做出的调试和成效
3、人际关系
服务对象自诉,之前因为自己是单亲妈妈并不愿意和人过多交往,只与自己的家人以及少部分的朋友有往来。后来接触了工作员,参加了一些社区活动之后(服务对象参加了深圳市妇联“阳光妈妈”项目并且参加了工作员带领的小组活动),慢慢可以比较坦然接受并且愿意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4、情绪状况
比较稳定,对现实有些抱怨,但是积极寻求改变。
5、精神病记录:曾经得过轻微抑郁症,现在未出现反弹情况。
6、健康状况:身体状况不佳,患有高血压、腰椎突出等疾病,需要长期吃药。
7、经济状况:服务对象目前是社区图书馆协管员,每月收入只有1200元,需要自己缴纳近600元的社保,而且因为需要长期吃药,经济拮据。
8、支援网络
(1)亲属:服务对象的母亲以及兄弟姐妹时常接济服务对象的生活,服务对象目前的住房也是借住亲戚的房子。
(2)社区:服务对象所在的'社区为其安排了工作。
二、问题分析
服务对象在找到工作员之前参加了工作员带领的小组活动,和工作员有了较多的接触, 建立了比较良好的专业关系,因此服务对象非常乐于分享她的经历,工作员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服务对象的目前的主要问题有:
1、经济问题。低收入,儿子的户口未能落户深圳,以至于无法享受一些福利**,相反还需要缴纳各种费用,经济拮据。
2、亲子关系紧张问题。因为学习等问题服务对象与儿子常出现冲突。
3、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对象近期比较焦虑。服务对象曾患有轻微抑郁症,近期因为和儿子的冲突以及自身状况不佳而情绪波动比较大,服务对象担心自己旧病复发,并且担心儿子因遗传也出现心理问题。
三、服务计划
(一)介入理论
优势视角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它强调人的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和抱负在满足自己需要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服务对象目前虽然陷入了种种困难之中,但是从服务对象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主动寻求工作员帮助来看,服务对象自身寻求改变的动机较大,
而且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中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也较丰富,这些因素都可以改善服务对象目前不利的状况。因此工作员可以扮演使能者、联系人的角色,充分挖掘服务对象自身潜能,促进其自身成长,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父母效能训练的价值观源于人本**价值中的对人尊重和接纳,该模式相信双向的沟通可以增加父母与子女彼此之间的了解,从而达到双方均满足彼此需要的目的。因此,父母效能训练轻视父母权威、**子女,提倡尊重子女的个人需要,父母是子女的顾问,从而避免依靠权威把父母自身的价值观强硬地加诸于子女身上。通过初次面谈之后工作员发现服务对象与儿子之间出现冲突的原因在于亲子沟通出现了一些问题,故此工作员依托该理论,协助服务对象认清亲子冲突的原因在于亲子沟通出现了一些问题,故此工作员依托该理论,协助服务对象认清亲子冲突的原因,促进亲子互动以缓解这个问题。
(二)介入计划
通过面谈和评估,服务对象认同工作员的分析,与工作员共同订立了服务计划。
1、个人情绪方面,服务对象获得情感**,学会情绪管理的方法;
2、亲子关系方面,降低亲子冲突的频率,促进亲子关系**;
3、经济方面,协助服务对象整合资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介入过程(节选)
第2次面谈
第8次面谈
第11次面谈
第12次面谈
第13次面谈
工作员反思个案跟进过程,发现服务对象的情绪比较反复,低落—好转—焦虑—好转—焦虑和希望交替。
第一阶段:服务对象求助时情绪低落,经过工作员疏导有所好转。
第二阶段:情绪出现反复。
第三阶段:一些突发状况导致服务对象情绪再次出现反复,但服务对象已能主动发掘资源寻求改变。
六、结案
(一)结案原因:个案目标基本达成,自然结案。
(二)结案处理方式
在结案阶段,该个案的辅导目标部分实现,具体如下:
1、个人情绪方面
2、亲子关系方面
3、经济方面
工作员和服务对象在中心通过面谈直接结案,服务对象认可了工作员的工作,认为服务目标基本实现同意结案。
(三)建议
1、进行后续跟进,重点跟进亲子关系,鼓励服务对象和儿子积极参与中心服务,尤其是亲子类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鼓励服务对象关注新出台的相关福利**法规,整合资源争取赢得福利,改善生活环境。
七、反思
1、心理社会模式强调运用多元化的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2、由于工作员的专业训练及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工作员在面谈过程中,无法充分同理服务对象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效果。
3、在个案介入的整个过程中,工作员应当始终遵守自己的专业操守,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工作员经常遇到一些伦理难题,如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工作员在这些方面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加以改进。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16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xx〕2号)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教育中心工作和我园的工作总计划,继续遵循我园“健康就是胜利”的校园文化理念,以现代学校**建设和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为契机,全面、有效地提高办园质量,提升办园品质。
二、工作重点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提高家长素质为目标,构建现代文明家庭教育环境。根据**区相关要求大力推进《家长教育*台》及《家长手机课堂》便捷的网络家长教育内容的普及工作;
以构建校本特色的家长学校建设为核心,突出特点、重在实效,通过家长学校,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把家长学校作为推进家庭教育理念普及的重要抓手;
以家长委员会建设为推手,推进我园现代教育**建设及**治校的进程,有效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和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我园的现代化管理水*。
三、主要任务
1、提高家长的教育水*,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调动家长“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继续加强幼儿园网站、班级网站、家长园地及QQ群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及互动功能,及时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活动动态,创设家园之间网络资源的交流*台,大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知晓率达到98%以上。
2、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创新形式,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家长培训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开展各种专题讲座。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座、家长开放日、“教子有方”优秀家长的经验推广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家长培训,努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使学校教育的理念不断地“融入”到家长的教育孩子行为之中,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逐步趋向吻合,发挥桥梁和媒介作用,广泛宣传学校教育的目标、任务,让广大家长知晓并理解学校工作。
3、扎实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和各项管理工作。
认真学习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实施意见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现代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培育家长的**意识和志愿精神,让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管理,协助学校改善家校关系,促进家校**与社会**,进而推动学校建设、家庭建设和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家长委员的作用,办好家长学校。以家长助教、家长志愿者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家长积极参与到与幼儿园工作中来。
4、加强幼儿园家长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创新家长工作新局面。
**开好第一次家长会,把家长会做为宣传****教育、发出教育正能量的传播渠道,善于把我们所做的工作宣传出去,让家长了解、让家长知道,从而达成教育共识,减少家园矛盾的产生。要认真研究改进家长会的内容和形式,争取让家长来学校一次就能收获一次家教经验,借鉴**外科学、先进的教育工作方式做好家园联系和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素养的水*,开好大型和小型家长会,创新家长会的形式和内容。利用网页这一阵地,开通家长网络学校,建立家庭教育资源库。促进家长教育水*的全面提高。
5、点面推进,使家长工作逐步深入。
把教育知识普及和个案跟踪转化服务指导相结合,既要普及家长受教育面,让更多的家长理解家庭教育、了解家庭教育、走进家庭教育,更要让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家庭得到**和帮助,发挥家庭教育指导的真正意义和水*。
6、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名师工作室入室成员的作用,努力培养本土家庭教育名师。
讲师团成员和名师工作室入室成员要积极参与到家长培训中,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高质量的讲座,继续与大众**(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合作开办家庭教育专栏,定期针对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答疑,同时运用好媒介*台,向社会传播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大面积提升家长、教师的家庭教育素养。
7、用传统文化,滋养家长教育。
继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家长们认识到传统文化育人的优势和价值,从而确立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家庭教育的意识,定期**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引导家长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注重言传身教,通过学习分享,提高家长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
认真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积极开展在校生家长进行家教知识培训工作的规定要求,为推动幼儿在园的素质教育,构建长治久安的**校园而努力工作。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17篇
德 育 个 案 总 结
马山中学——马礼俊
案例介绍
我班覃柳艳,学习成绩中上,智力较好,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经常在宿舍加班打电话,影响其他同学正常休息。常和班主任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她时,她就会激动、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案例分析
她这种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她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她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她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不需接受教育。二是与我在教育工作中有时“假大空”、没有很大的说服力。
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于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同时,中学生这种思维的批判性还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这种不良倾向表现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逆反心理。
尤其是我们教育者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假、大、空”的反科学现象,这种现象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不相信德育的心理,这样反复几次,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对德育工作产生反感对抗的情绪。某校在进行“热爱党”的教育中,忽略了时代对中学生的影响,低估了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空泛的讲道理,举一些陈旧的事例。有一个出身领导干部家庭的学生却说,“给我爸行贿的都是当官的党员,他们有什么好?”此言一出,许多学生倒成了他的拥护者。诚然,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违背客观的反常心理,它削弱 1
乃至葬送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对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有着极大的副作用,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纠正有逆反心理者的这种不科学的心理
辅导方法
第一,我向她讲清逆反心理的实质,耐心教育她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一致,保持认识的正确性,我在班会上组织过一次“逆反心理会诊”的专题,给同学们提出这样一组问题: 5年前,父母在你的心目中怎样?现在你怎样看待父母?为什么在不同的年龄段对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看法是否成熟?我特地给她代表发言,然后我加以总结,肯定了她的正确观点,有效地削弱了同学们在接受德育中的逆反心理。
第二,在以后的几次德育工作中,我注意了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如:我过问她近段对宿舍纪律满意吗?对各个科任老师的教学过程有何建议?我切忌空泛、虚假、唱高调。将理溶于情中,使同学们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
第三,我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她的自尊心,尊重她,信任她。经常鼓励她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使她在学习上有个明确的目标,同时也让她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慢慢地消除她的对立情绪。
第四,指导她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她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她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覃柳艳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遇事不再盲目的顶撞,也希望她以后不再犯。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语文和英语成绩进步很大。
2008年1月24日2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18篇
在这个炎炎的夏日即将离去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我们设计部在新的学期里将保持上个学年好的做法同时也要改正以往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新学期的开始,为了更好的配合学院的宣传工作,体现学生会与同学们之间的纽带作用,特拟订一份设计部工作实施总纲,工作计划如下:
一、设计部的工作主要是向学院同学宣传学院的各项工作,我们尽量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把学院工作动态多形式的展现在大家面前,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学生会的工作,**学生会的工作。
二、努力做好各部门活动的`宣传工作,在宣传方式上创新
三、设计部在学生会各部门当中是相对繁忙的部门,我们将会在学生会或各部门的指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做好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
四、加强设计部的纽带作用,认真行使设计部的职能,团结各部门,扩大我们学院学生会的知名度,在学校里展现出我们学院学生会的新面貌。
五、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和兄弟学院学生会多多的交流,在工作上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设计部的工作。
在这学期的工作里,我们设计部将团结一致,忠于职守,干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以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为我们的工作理念,打造出我们一流的工作质量。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设计部将会更上一层楼。
活动计划:
1、创新环保设计大赛目的: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动手创造,思维创新能力
2、动植物摄影展
3、公益海报设计大赛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19篇
篇一:医学案例分析报告
受训人员: 撰写日期: 年 月 提报单位: 案例题目:
督导: 护士长:
一、案例介绍 (一)基本数据
吕XX,女,65岁,无明显诱因的反酸、烧心、腹胀、体重下降、上腹部隐痛,于2014年8月14日入院。
(二)入院原因及主要治疗经过:
2014年4月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反酸、烧心,尤其在进食以后更为明显,并且症状呈进行性加重。2个月后开始出现上腹部的隐痛不适,进食后尤其明显,饱腹感明显,食欲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或呕血,在当地医院按照“胃炎”治疗1个月后稍有好转。2014年7月开始感觉乏力,体重下降较快,较比2个月前下降4公斤,并且大便干燥色黑,遂入院进一步检查。
(三)目前身体状况主诉患者:
上腹部的隐痛不适,进食后尤其明显,饱腹感明显,食欲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或呕血,乏力,体重下降较快,较比2个月前下降4公斤,并且大便干燥色黑。
(四)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
老年女性,销售,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区域深压痛,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
(五)家族史:
否认胃癌家族史。
(六)既往史
既往史无特殊。
(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八)用药
EOX方案进行化疗,表柔比星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80mg/m2,第1天;卡培他滨1000mg/m2分两次口服,第1~14天;21天为一个周期,共三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结束以后进行CT或者胃镜检查,1周后接受胃癌根治术手术治疗。该治疗方案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肝功能异常、腹泻、胸闷等。
二、文献查证 (一)疾病相关
陶德友[1](2013)在对30例胃癌患者进行EOX辅助化疗与手术治疗后,其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4%和41%,远远高于常规治疗的40%和15%,由此可见针对胃癌患者实施EOX新辅助化疗是安全的,其毒副反应可**,可耐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根治率,预后好。
尚红娟[2](2013)在对86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EOX方案对患有Ⅲ、Ⅳ期胃癌的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陈文军[3](2013)在研究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案的研究中发现EOX方案比FOLFOX方案更为有效,尤其是对年轻患者EOX方案是更为适合的术前化疗方案。
陈晓宇[4](2015)就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及ESD分别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微创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将逐渐代替开腹手术,成为早期胃癌治疗的主要**。
范东风[5](2011)指出对早期胃癌的早发现早行手术切除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终止胃癌的自然进展,切除术后对早期胃癌给予化疗可防止恶性肿瘤转移,降低**率,延长生存时间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护理问题及措施
倪元红[6](2009)指出胃癌患者的护理以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为主,术后保温、术后疼痛护理、早期进食和早期活动护理,并发症观察是胃癌患者外科治疗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护理重点内容。
张玲妹[7]等(2011)指出胃癌患者在手术前的焦虑状态较为常见,对其进行一定的干预,能够减少焦虑发生程度,有利于外科手术治疗的顺利完成。
潘丽丽[8](2014)认为胃癌化疗患者在化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直接影响到其治疗依从性。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胃癌患者的适应能力,减轻消化道反应和神经毒性,提高后续治疗的依从性。
易昌华[9](2012)认为针对胃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胃癌患者的术后恢复。
陶海娃[10](2014)认为对胃癌患者进行一定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焦洁[11](2014)认为针对胃癌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郝爱林[12](2010)认为有针对性地对胃癌围手术期进行及时有效,多层次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康复,提高了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罗凝香[13](2009)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早期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和饮食指导有助于缓解顽固性呕吐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三、护理程序 四、案例总结
篇二:2014年医疗卫生机构**个案报告流程图
大同中心卫生院
医疗卫生机构**个案报告流程图
篇三:临床医学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临床医学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老年躁狂患者的治疗1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0-09-18 出生地:不详 民族:不详 职业:不详 居住地:不详 就诊日期:2010-12-29 主诉:情绪低落、高涨2个月。 现病史:患者先出现情绪低落, 不久转为兴奋, 话多且夸大, 自夸有能力, 夜里不休
息, 爱发脾气, 不认为自己有病, 不愿服药, 但愿意服治疗“心脏病” 的药物。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 手术外伤史:否认手术、外伤史。 输血史:否认输血史。 药物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否认外地居住及疫区接触史,否认烟酒不良嗜好。 婚育史:不详。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生命体征
正常。
体格检查
无特殊。
躁狂症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入院血尿便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正常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均正常;
心电图提示期前收缩;
【专科检查】
治疗前躁狂量表(BRMS)评分为28分。
评定量表
【诊断】
躁狂症
【修正诊断】
【鉴别诊断】
双向情感障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
治疗过程
【诊疗思维】
结合病史, 给予“碳酸锂+奥氮平”作为治疗的主要方案。
【治疗】
开始时为小剂量并逐渐加量, 入院当日给予碳酸锂, 2次/天, 奥氮平5mg, 1次/天。患者入院当日与第2天症状如故,调整奥氮平为5mg, 2次/天。第3天患者的病情开始好转, 兴奋程度下降。针对患者的心境障碍, 碳酸锂加量, 3次/天,后症状逐渐消失, 第7天的方案是碳酸锂, 2次/天,奥氮平5mg, 2次/天。此时患者除了早醒外, 其他基本正常。随着治疗的继续, 患者的症状进行性好转。2周后复查心电图同前, 肝、肾功能均正常, 三大常规正常,血锂浓度
, 早醒现象消失, BRMS评分为5分, 体重无增加。住院1个月临床痊愈, 无任何副作用。
【病情转归】
回访观察, 1次/月, 患者情况基本正常, 可以常规服药,无其他副作用,随访半年无异常。 讨论与点评
通过查找证据, 分析“碳酸锂+奥氮平” 比较适宜此患者, 特别是肾功能、血糖正常为使用碳酸锂和奥氮平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因为碳酸锂是直接以原型由肾脏排出, 奥氮平可能使血糖升高。
循证医学的一个特点是有很强的实践性, 能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或指导建议。目前已经有循证会诊的概念并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发现碳酸锂+奥氮平在**躁狂发作上有特殊的效果, 证据分析发现, 这种联合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而且副作用相对于单用氯氮平要小得多, 因此, 我们采用了这样的治疗方案。
——个案工作计划书10篇
个案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第20篇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案主资料
姓名:赵某
性别:女性
年龄:28岁
婚姻状况:已婚(同龄丈夫张某,并有一个7岁的女儿孩子)
教育程度:初中毕业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在农村务农。
职业经历:初中毕业之后,外出南方打工3年,之后回农村结婚生子。性格特征:勤劳孝顺,坚强独立,但是多愁善感,偏执多疑。
婚姻观:认为夫妻双方白头偕老的婚姻是最美满的,坚持夫妻彼此包容、理解和忍让的相处之道。
生育观:案主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在小学以及初中都是班里的优等生,但是由于家里兄妹比较多,家境贫寒,她在初中毕业之后被迫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转而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这些经历使她深刻体会到了养育多个子女的艰难,而且案主在南方发达城市打工时,看到了城市家庭中优生优育的种种好处,这些都坚定了案主只生一个孩子,把家里所有资源都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的想法。
二、背景资料
1、内容提要
案主结婚后所在的家庭是一个由案主夫妻、公公婆婆以及案主女儿所组成的主干家庭,由于丈夫是家里的独子,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生育思想观念影响的公公婆婆非常希望自己家里拥有孙子来继承香火,所以,自案主结婚以后,公公婆婆一直希望她能为家里生一个男孩儿。刚开始婆媳相处十分融洽,婆婆对她是好言相劝,但是在她生过女儿并表示不想再生育之后,婆婆对她的态度经历了耐心劝导到冷眼相待,直至最后口角相争,拳脚相向、家庭暴力产生的过程。
2、案主陈述
在我生孩子之前,丈夫还有公婆对我都挺好的,丈夫经常在外地打工,我和公公婆婆在家里种几亩地,我们还养了十几只羊,这样除了平时生活上的一些日常开资之外,还能存一些钱,经济上还算过得去。丈夫虽然在外地,但会经常回家,我们夫妻感情很好。而公公婆婆经常夸我贤惠孝顺、善于持家,我也觉得他们也比较勤劳能干,踏实节约,遇到事情我们总是互相理解、包容,所以我们之间相处的很融洽,很少发生矛盾。
结婚一年之后,我生下了女儿,她很可爱,我很爱我的女儿,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她,并且让她以后能够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考上好的大学。所以我不想再生第二胎,就像城里一样集中精力养好一个孩子。况且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虽然丈夫在外打工,家里也种了几亩地,养了些羊,但是随着公公婆婆慢慢老去,而且公公又患有糖尿病,每天都离不开药,孩子也在不断长大,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很多,我觉得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我们的压力会很大,还不如把一个孩子养好呢。但是公公婆婆一直想让我生一个男孩儿,因为我丈夫是独子,所以在生完孩子之后,他们经常劝我再要一个孩子。我把自己不想生育的想法告诉他们,并且劝他们说城里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且城里的孩子都很聪明、懂事。但是公公婆婆包括我的丈夫都不能接受没有男孩儿的家庭,他们想了很多办法让我生一个男孩儿,刚开始他们努力劝导我,我不同意,后来他们就对我冷眼相待,经常故意找我的麻烦,我们常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激烈争吵,有一次丈夫还动手打了我,而且公公婆婆
对此也不管不问??
现在我很痛苦,在这个家里我已经感觉不到幸福了,最近丈夫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对我也很冷漠,而且他也很少给家里寄来钱,我们之间感情已经很浅,只是靠孩子维系罢了。公公婆婆因为我不同意再次生育,对我的怨恨很深,我们之间常常因为一些琐事争吵,每天都没有快乐可言。丈夫现在经常喝酒,回家就打我,有时候我会想到与其这么累,还不如死了了算了,但是每次想到自杀,就会想到不能让孩子没有妈妈,所以我必须活下来好好照顾孩子。现在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试着去和公公婆婆静下心来好好谈谈,但没有任何成效,好像我们之间的矛盾太深了,已经无法弥合。但是我又不想离婚,因为我想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健康正常的家庭里面,再说这么多年我为这个家也付出很多,也体会过来自家庭的幸福和温暖,对这个家有很深的感情,我不想轻易的放弃这个家庭,更何况我对再婚的家庭是没有任何信心的。
三、主要问题:
1、家庭问题:家庭比较不和谐,时常会与家人吵架。赵某与婆婆思想观念不太一样,时常因为生孩子的事情发生争吵。
2、心理问题:赵某心理比较消极,多愁善感,对于家里的矛盾,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还有轻生的念头。
3、人际关系问题:赵某性格有些偏执、多疑,与周围的人人际关系一般。但是与丈夫和婆婆的关系比较紧张
4、经济问题:由于赵某打工回家以后一直待在家里没有什么工作,并且她的丈夫在外打工没有贴补家用,除了种几亩地和养一些牲畜之外,家中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经济状况较为紧张。
5、婚姻问题:由于丈夫在外打工,最近很少着家,两人关系不是很好,经常因为小事吵架。婚姻也不太稳定
四、问题分析
赵某家庭不和谐,是伴随着婆媳之间关于生孩子的问题出现的。赵某小的时候家境困难,使得她上完初中之后就不得不外出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也正因为如此,案主深刻体会到了经济条件对于一个家庭是多么的重要,她也为自己不能继续上学而感到遗憾。赵某的心理问题也可能是由于从小父母忙碌,缺少对她的关爱,再加上过早的外出打工,对于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自身建立起了防范意识,并且多疑的心理日渐表现出来。赵某人际关系紧张很大程度上是她自身的问题,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友好,而且她本人也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偏执表现明显。婚姻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丈夫的态度,她觉得丈夫不理解她,还打他,所以对丈夫失去了信心,两人婚姻陷入困境。
五、分析治疗
(一)理论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和结构家庭治疗法
(二)理论假设: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理论假设: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求助者的问题视为有某个或某方面因素导致的,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模式借用了系统理论的概念“人在情境中”,即把求助者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求助者所处的环境把我求助者的问题。
2、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导致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失调和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求助者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经常干扰求助者当前的生活,妨碍求助者的人际关系适应。第二,当前的社会环境的压力过于强烈,是求助者早年未被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来,从而导致求助者的行为出现偏差。第三,求助者的问题还有不良的自我功能和不良的超我功能相关,在这些不良的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的影响下,求助者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减弱,最终导致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的失调。该模式强调,在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时要把求助者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结合起来考虑。
3、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对人际沟通十分重视,认为它是保证人际互动有效进行的基础。该模式强调,人际沟通会影响求助者的家庭关系和求助者的社会角色的扮演,对求助者的超我和自我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模式认为,求助者的自我功能的强度、自我防卫机制和知觉等都是影响其人际沟通技能形成的重要因素。
4、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求助者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发展自己的潜能,知识为开发而已。因此,该该模式指出,开展心理与社会治疗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挖掘求助者的潜能,使求助者健康的成长。
(2)家庭治疗法以整个家庭为治疗单位,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交往方式以发挥家庭的功能,从而使个别家庭成员的问题真正得以解决。
理论基础:
1.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
2.相信个人的问题是家庭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反映;
3.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是因为家庭的结构不合理,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组织,可以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4.不把个人行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而把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作为治疗的手段与中心;
5.治疗不采用直接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地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
6.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而不注重对家庭历史的回顾与家庭问题成因的追溯。
六、服务计划
(1)目标:
1、总目标:帮助案主建立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案主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达到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协调一致。
2、首要目标:同时帮助案主与家人沟通,与家人建立正常的关系。让案主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总是回忆过去。使其正确对待夫妻感情问题,不要逃避。
(2)具体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是指个案工作员初次与求助者进行接触,了解其需要与困难,对其面临的问题初步作出判断,根据机构的性质决定是否能够为求助者提供服务。
目的:与案主初步接触,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取得案主的信任后,建立良好专业关系;通过与案主的正面接触,对案主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确定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会谈法
过程:工作员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在此基础上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收集尽量多的资料,与案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目的:通过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在咨询中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帮助案主重建认知结构,以及社会支持网络,改变其焦虑情绪。
方法:会谈法、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过程:
1、采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使案主识别自己的困境所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