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必备14篇)

笔耕不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4440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78分钟。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 法律 实践教学

伴随素质教育在我国全方位的展开,高职院校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的系列整改,但在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方面,所采取的方式,还是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传授,而实践教学这一素质教育所大力提倡的教育方法却沦落为课堂理论的教学辅助形式。这种教学理念上的错误意识,与现代的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初衷,形成了根本上的相反。因而在法律技能全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加注对素质教育的培养有着其必要性需求,只有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那么法律的实践教学才可能经历规范化的革新道路,取得法律教学上的优异效果。

一、高职法律实践的教学形式及问题现状分析

(一)高职法律实践教学的形式体现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呼吁院校进行推动实践性教学模式,因为实践教学可以检验和巩固学生自身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到实践中。在目前法律课堂的实践教学形式共有两种:首先是模拟法庭,这种形式是令学生参与到法庭模拟审判的一种教学手段,其利用不同角色的安排,对庭审中存在的各项工作问题进行模拟,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第二种形式为案例教学。它通常是根据教师在实践需求较强的法学课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典型性的现实案例,在课堂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最后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是提升学生自身法学素质的一种实践教学手段。

(二)高职法律实践教学的不足

1.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法律实践存在的诸类教学方法,都为了一个目的进行,便是令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法律,知晓法律的含义。而在教学中多数教师习惯以自身法律认识来影响学生,忽视法律教育的基本是为了培养将来适用于社会的全能型法律人才,一味的指导学生跟着自身理念进行,那么对法律教育所提倡的批判精神就形成了根本上的忽略。

2.模拟法庭真实度低。由于教学场地方面的限制,模拟法庭的建设不到位。在部分学校中存在应付教学评估,而设立的模拟法庭,其硬件俱不达标,使得法庭模拟效果的物质保障严重不足。在此环境下,学生对于角色融入很难到位,令模拟法庭的训练无法呈现真实法庭的精彩辩护场景,甚至影响学生对于法律意识的严谨态度。

3.教学案例过于简单。作为法律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的案例教学,因其简单易操作性被广泛运用于课堂,但也正是其简单性而影响了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价值。无法就学生说、写、辩的基本法律技能完善训练,对社会事实的法律实践,造成相对的低弱,毕竟案例分析无法达到亲身实践法律的成效。另外因教学案例的更新周期慢,部分教师所用案例过于老旧,使得案例教学与社会发展下的生活现实距离更远。

二、完善高职法律实践教学的方法探究

(一)建立规范化法律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

实践教学应对每一门实践课程进行目的与要求的明确,统筹教学大纲,精细教学内容。以合理方式建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是改变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最好方法,因而建立社会调查,加注学生专业见习与课程毕业实习方面,完善的教学大纲与监督机制,已成为当下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改制环节。

(二)加强案例教学的规范组织性

案例教学的规范,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首先是在案例的挑选上,要具有针对性的挑选能够服务教学目的的案例,使教学案例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其次还要关注案例的趣味性和综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投入兴致,以训练学生利用案例综合分析,培养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另外还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将案例最大化完全真实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法律是如何进行案件处理和作用发挥的,教师不能够为了案例的完美性和教学便利性擅自修改案例,应真实的令学生感受到司法实践的程序及问题,并就问题出现原因进行分析,这对学生培养严谨的证据意识及作风有着现实的作用。最后在教学案例的使用中也要细分为导入深化案例与训练案例,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分析能力。

(三)加强模拟法庭效果的提升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应首先做好模拟法庭的硬件方面建设,配备专有场地,准备完善国徽及审判桌椅与庭审人员服装及法槌等道具,做到真实法庭的庄严。其次严格按照真实法庭审判过程进行,模拟审判中,各审判组、控辩双方都不可私下进行交流。以保证在开庭过程中举证、辩论、控辩的现场,发挥出真实感,避免去形式化的模拟情况出现。另外应做到学生人人参与,进行人员分组和不同案例选取。让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参与模拟的实景感受。

总结语

根据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职法律实践教学研究发现,完善法律实践教学是所有高职法律院校发展都应加强重视的现实问题。因为其具有着指导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并且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良性手段,制定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是必然的要求。目前各院校就实践教学虽没有共同规则,但可就实践形式的各种内容手段及方法步骤,进行积极探索交流,以寻求出一条适合高职法律实践教学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冯秋香.法律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J].经济师,2009,(4):135-136.

[2] 盛高璐.高职院校法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46-47.

[3] 王勇.对我国高职法律实践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17):120-122.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2篇

一、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各年级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灌云县伊山高级中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十分注重各年级均衡发展,促进良性互动,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合理均衡分配到各年级,让各年级各学科都有把关者、领头人,坚持新老教师相互搭配、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相结合。通过加强“内引外联”,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在精神和物质上实行双重激励,把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与评优晋级、综合考核、骨干教师津贴等挂钩,每学期开学初要组织他们上示范课,树立引领标杆。学校通过每周教研活动和教师例会时间,安排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领大家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和理论,定期组织教学骨干开设专题讲座,在全体教师的头脑中牢固确立新的教学观念,强化课改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学校每年要开展一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比活动,使优秀教师充当火车头,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领跑者。

当然,均衡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坚持毕业班优先选择教师必须建立在各年级都能“吃饱吃好”的基础之上。同时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坚决打破年级之间的界限,建立各年级教师相互开放课堂、共同参与教学研究的长效机制。

二、坚持循环教学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着眼,学校坚持高中教师三年循环制教学模式,让全体教师都能得到锻炼,以尽快适应高中各年级的教学工作。能否搞好循环制,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年级骨干教师的作用。为此,伊山中学对每个年级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定任务、压担子,由骨干教师担任备课组长,把握整个教学方向,带领其他教师共同进步。

近年来,伊山高级中学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实行“以老带新”结对子,促进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新老结对帮扶教师互相听课,对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则要求他们每上一节,必须先听一节老教师的课,上课结束后还要请老教师进行点评,以不断提高教学技巧和业务水平,这样,不仅促进了老教师抓课堂教学效益,也带动了新教师快速成长。学期结束后,学校还要开展评选活动,将“结对帮扶”成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教师业务档案。

通过“结对帮扶”,互帮互学,相互促进,学校有一大批青年教师走到了重要岗位,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近年来,全校先后有32名青年教师在县教学设计、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有两位教师在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邀请南师大何永康教授、江苏教院程振响教授、南京金陵中学特级教师朱建廉等名师、专家来学校讲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另一方面从外地招聘了一批研究生等高学历毕业生,为教师队伍增添新鲜血液;组织了一百多名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和研究生班学习。

三、加快后备人才培养,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伊山中学在推进教育均衡化的过程中,把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建设优秀教师队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十分重视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精心选择活动载体,让优秀教师尽快脱颖而出,为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首先,学校重视对教师公开课这一传统“戏台”的搭建,并进行大胆创新。学校把各种课型纳入了教师的综合考核和业务档案,课后实行由教师、学生参加的评课,并进行量化积分,量化结果与教师晋级、职称评聘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这样不仅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也保证了质量,促进了教师的成长。2010年,学校开展的“三课五评”(“三课”即市县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开设公开课、观摩课,“五评”即开展“优秀备课组长”、“优秀教研组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园丁”和“优秀教学骨干”评比)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和机制。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3篇

关键词 微机原理及应用 双语课程 立体化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Bilingual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Material

of _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Microcomputer_

LIU Wei, CHEN Zhiping, ZHANG Juyo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Based on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of current egneering majors' bilingual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_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microcomputer_, analyzed thepurpose and meaning of bilingual three-dimensional textbooks construction, raises the design ideas and construction system from many aspect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to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introduces its research method in detail.

Key words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 bilingual course; three-dimensional

0 引言

1 双语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现状和建设目的

目前,在我国对于 “双语教学”的界定一般是:将学生的英语,通过教学和环境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所以双语课程的顺利开设首要条件取决于学生的外语基础。目前本科生的英语主要注重写和读的能力训练,听和说的能力不足。所以主教材的编写在采用规范英语进行编写的同时,专业词汇和重点内容要适当加以汉语注释,使学生建立起此专业的英语表述习惯和能力,教辅资源的编写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立体化教材建设对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的培养关系如图1所示。

首先,主教材的双语建设解决了教师和学生在双语课程教材选择上所存在的困惑。由于原版教材和影印版教材成本较高,并且在编写上相对国情教学存在差别,不符合我校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直接选用国外原版教材并不是最佳选择方案,所以面对我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就业发展需求,确立有特色的双语教材发展思路。

图1立体化教材建设对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的培养关系示意图

其次,双语立体化教材的建设要主动开发综合课程资源优势,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意识。主教材包括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的全部知识点,强调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教师参考书与主教材配套,书中应含有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体现个性化教学。学习指导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体现本门课程的要求、难点和重点以及学习方法。试题库或习题集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试与评价的。它们之间既有重复和强调,又有交叉和补充,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教学资源有机的整体。

最后,在为教学服务方面,通过教学服务专用网站在网络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和交流环境,可以为教学信息交流、学术讨论、专家咨询提供服务和网络授课。对学生来说,则在教学支撑平台所提供的自主学习空间来实现学习、答疑、作业、讨论和测试。在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以网络为纽带、以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站为门户的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的体系,用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优质的教学服务促进教学改革。

建设双语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可以克服教材形式的单一,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双语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因此,《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教学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项目,将为我校开设双语课程提供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示范和具有国外先进教学观念的主体参考教材,同时促进我校双语教学改革的步伐。

2 《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立体化教材的设计思路和体系建设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优化和教学反思很重要,也是在教材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一方面要吸取目前普通教学中的优势,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双语教学在目前国内实施中的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求此教材的设计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和解决问题,使《微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建设成为一门切实可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立体化教材的设计思路

目前,《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课程立体化教材的设计思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和学习指导书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研究。以经典机型为理论基础,以应用案例为主线,并且逐渐引入目前主要应用的微机类型;(2)电子教案和CAI课件的主要内容编排。围绕主教材,在理论内容和应用案例力求具体形象的表达形式,由浅入深的讲解方法;(3)双语网站建设与利用网络的在线辅导。切实吸纳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4)应用案例、试题库和资料库的编写与利用。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回顾和反思微机的教学历程。

在主教材的内容建设上,注重教材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并且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既体现国外优秀教材中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又能保留国内教材的原有知识理论体系,确保专业教学大纲得到全面执行。其次,结合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特点,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提供此课程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提高教学、学习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立体化教材的体系建设

《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课程立体化教材的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遵循上述的设计思路,其体系的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主教材内容。在主教材的选取上通过多方面收集教材资源,在构建起本课程教学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应用案例实现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主教材的建设仍然采用经典微机类型intel8086/8088。虽然微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经典机型是基础,此微机的内部结构、接口和命令都比较简单,便于初学者入门学习,对于初次接触微型计算机的学生起到入门、培养兴趣和循序渐进学习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在主教材的后几个章节可以引出目前主要用来控制的微机类型,并且结合具体的案例来描述其技术参数和应用上的优缺点。

(2)确立辅助教材体系和内容。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CAI),电子教案(PPT),视听教材,结合教学网站与习题库,营造一个多渠道,多媒体,全方位互动式的教学环境。

(3)教材服务体系建设。基于优秀教材与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等硬件基础,设计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有机融合的课程安排。结合案例库,使得学生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之后都能够得到实践理论的机会。同时引入试题库,使得学生能够及时的检测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不断锤炼对理论的理解。

在经过立体化教材系统的教学之后,学生不仅能够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出坚实的综合应用与开发能力。

图2《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体系图

3 《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

针对《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方法上,首先采用规范英文编写主教材。主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教学用书的专业特征,根据专业的不同,内容和侧重点也不同。其次是编写电子教案、大纲、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和习题库等教学资源。其中,进行授课课件和习题答案幻灯片的制作,其中集合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的大量动画、视频模拟,寓教于乐。采用JSP开发双语课程网站,设计多个学生和教师相互交流的功能,网络教学的优点之一在于能整合多种媒体,通过超文本链接,进行有效的知识表达和信息传输,如在线作业、在线辅导、在线测试和在线试验等。

本文针对机电自动化专业的 《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课程立体化教材进行了编写和建设,在突出以intel8086/8088芯片为例的微机主要结构原理和软件设计功能的基础上,在接口实现功能部分充分结合机电专业的特点,以讲解机电一体化的电路控制设计为实例,对微机应用部分的内容进行整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结合本专业的(下转第78页)(上接第39页)专业课内容,即有助于理解微机设计的基本要领又对专业课的设计内容加深了理解。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本专业的部分课程进行融会贯通,进而对本专业的学习目标和专业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4 小结

“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课程教材选择上的问题,并且为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全面的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体系,满足了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教授和学习的需要。双语教学和立体化教学的结合充分实现了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全面培养,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促进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双语教材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示范作用。

注:本文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级高等教育立项课题项目(编号:YB10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柯津云.双语与双语教育:国内外发展概况[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章雁.管理会计双语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J].财会月刊,.

[3]宋云娴等.立体化教学资源模型构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4篇

关键词:中职;职业道德;教学低效;案例教学

(一)《职业道德》课教学实效性差

虽然近年来各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愈发重视,并在学科建设上逐步加大了教学力度,但是从实习生和毕业生的反馈来看,学生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不大。笔者在走访企业、实习调研及社会培训过程中了解到,很多中职实习生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职业道德观念,存在着旷工、迟到、随意跳槽、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差、不能吃苦、缺乏奉献精神等现象。

(二)学生学习缺乏动力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职扩招,各学校入学新生道德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需要学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却在无意识地抵制相关教育活动,再加上现有德育教材脱离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对《职业道德》课程认识有偏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大面积存在学生上课睡觉、私下聊天等现象。

(二)教师教学有应付倾向

在中职学校,各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研究活动得不到重视。这就直接导致教师教学常常是孤军奋战,不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也难以学到先进教学方法。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依然以理论知识为重点,以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师在上面念,学生在下面读”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如此,造成当前《职业道德》课教学举步维艰,不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久而久之也变得应付了事。

(一)学生对《职业道德》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家庭教育看,现在的中职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变得经受不起大的挫折。这给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加了难度。很多学生来到中职学校是抱着学门手艺,混个文凭的想法,认为上《职业道德》课用处不大,不能赚钱。这使得他们在上课时缺乏积极性,“60分万岁”思想严重。社会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日益增大,腐朽糜烂的人生观,通过影视或网络传入校园,对中职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少学生认为应该及时行乐,而对认真工作不屑一顾,对职业道德更加没有兴趣。

(二)《职业道德》课教学内容存在两个脱节

课程内容空洞,脱离学生生活 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但是职业学校所用德育教材普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提出的职业道德目标非常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甚至职业道德案例也“古老久远”。例如,在讲到爱岗敬业时,课本中的案例是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张秉贵“一抓准”。这个案例本身没有问题,但这个五十多年前的案例,对于现在的中职学生而言,实在过于遥远,和现在的生活缺乏交集,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课程目标短视,脱离学生未来 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众多,不同专业之间的职业道德要求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德育教师结合专业来开展《职业道德》教学。然而,大部分德育教师都是非专业教师,对于不同专业的要求了解不足,上课目标只好以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为主。同时,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不足,缺乏实践性。

(三)教师对情感性、体验性德育方法运用不够

很多教师在《职业道德》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照搬普高德育经验,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师重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而忽视的学生的情感体验,过分注重对职业道德条文的说教,而忽视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和教条的“书柜”。根据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既要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如果在《职业道德》教学实践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对职业道德知识的掌握,不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上下工夫,上课时完全按照课本内容教学,学生就难免知行不一,导致课堂教学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把案例教学法请进课堂,更新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职业道德》课的案例来源都是以书本为主,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即使有部分教师在书本外找案例,也仅是以著名人物事迹为主。对于自己身边的案例缺乏认真关注,这也是造成很多案例说服力不足的原因。我校建校十几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职业道德模范。在开展《职业道德》教学时,把这些优秀学长请进课堂现身说法,对学生而言,比其他案例的说服力要大得多。而且这些职业道德模范往往在工作中也是企业的骨干,收入高、声望高,也能给学生带来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动力。

(二)多种途径搜集典型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编制身边案例,贴近学生生活 从学生关注的角度和自身需要出发选取案例,向学生讲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中职学生年龄集中在16~19岁,他们对娱乐、体育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在挑选案例时,也往往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在讲解爱岗敬业内容时,我放弃课本案例,从学生喜欢的明星中,挑出了NBA篮球明星科比苦练基本功的故事,让学生谈一谈科比成功的秘诀。学生马上来了兴趣,纷纷发言,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编制专业案例,贴近学生专业 中职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特色,他们一入学就已经选定了专业,而专业又决定了学生将来的职业。因此,可以具体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例如,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教学时我找到了一汽大众公司高级技师王洪军的案例。在工作中他乐业、勤业、精业,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线工人,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通过案例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体现在平凡的岗位工作中,小岗位也能有大出息,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编制企业案例,贴近学生就业 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根本目的是有助于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职业道德要在工作中方能践行。因此,要学好职业道德,就不能单纯靠课堂教育。有个例子非常典型:我在给烹饪专业学生上课时,曾经根据厨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让学生理短发、剪指甲。但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后来我带他们参观一个饭店厨房间,厨师长向学生讲了厨师职业的要求。参观回来后,几乎所有男生都自觉地理了短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比起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其实更加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企业员工认真的工作态度也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道德课。在实践中,编制企业案例有不少办法:(1)对于在校中职学生,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如商业诚信、生产质量、服务群众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著名的企业及相关工作场所,以及靠诚信促发展的企业,访问优质服务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中学习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职业道德。(2)对于正在实习的中职学生。要结合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找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同时,可把优秀实习生的事迹作为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和同学对比的过程中找差距、学先进,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3)每年有大量优秀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可以从各班级收集优秀学生案例,根据专业的不同,编制成册。也可以输入学生案例库,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用。这样,有利于教学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实际。

(三)《职业道德》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一般路径

在《职业道德》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可参照通常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即通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教师评价、引导,引出课堂教学的要点。一般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案例导入 一般可采用多媒体导入,也可让有关人员现身说法,把案例引进课堂。让先进人物和学生直接交流,效果更好。资料在精不在多,要让学生了解案例的关键所在。例如,笔者在导游班上课,讲到爱岗敬业时,就请来导游专业往届优秀毕业生给学生讲“优质服务,游客至上”的职业道德案例。这些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专业,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学效果较好。

组织讨论 可组织学生分组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讨论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从适当的角度分析案例所包含的职业道德价值。讨论的范围要小,以免学生漫无边际地讨论。时间要有效地控制,留够时间让每个小组最后推选一名代表阐述观点。教师可以用提问来引导,但要尽量不露痕迹,应使每个学生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讨论的过程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讨论的过程,也正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过程。

评价总结 讨论过后,教师要汇总学生观点,归纳出职业道德的要点。教师在评价中要指出学生观点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最后引出案例涉及的职业道德。在评价部分,教师要避免采用“硬灌”的方式,而是要从学生的发言出发,有效地总结、归纳教学要点,让学生体会到讨论的成效。

通过案例教学,中职《职业道德》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专业,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典型案例的引入,也使得以往空洞、枯燥的教学内容显得丰满、生动起来。案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速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2]高军.中职教育职业道德课应向学生生活贴近[N].中国教育报,2011-01-17.

[3]孟庆勇,邹丽莉.浅谈中职德育课如何贯彻“三贴近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1.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5篇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全国各地都相继出台高中走班制教改方案,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及资源相对丰富名校,都积极进行走班制的试点与研究,而偏远的农村高中,硬件设施缺失、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参差不齐,制约着走班制的实施。而短小精悍的微课程,以“小”、“实”、“新”、“效”为特点,务实有效,小步子,多节奏,确实推动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丰富了教师的教育实践,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农村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习实效,有力地改善了农村高中走班制的限制条件,有效地推进走班制在农村高中的实施与发展。

1 微课,助力农村高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促其适应走班制发展的要求

地处偏远的农村高中,师生比例很高,教师资源吃紧,随着走班制的全面实施,本需配备更多师资力量的农村高中,优秀的教师资源会加速外流,这更造成农村高中师资的缺失,为了农村走班制的实施,各校只能从当地乡镇抽调乡村初中教师,或引进高校毕业生临时补充,他们或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或教学经验不足,制约农村高中走班制的实施,微课这一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进农村走班制的有效实施。

购进来,购进外校优秀微课视频,缩短农村高中教师教研与成长的周期

现在农村高中优质微课不多,用少量资金购进外校优秀视频,激发教师学习,缩短老师教研与成长的周期,同时,为本校微课库构建良好的模板和基础,近期,我国许多学校和老师推出了很多优秀的微课视频,它们制作精良,教学内容清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新颖,整体流畅紧凑,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处处展示教学智慧,时时激发教学兴趣,处处展示教学智慧和魅力。这些微课视频的推广,能迅速促进教师成长。

走出去,定期派出老师向名校交流学习,快速学会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让教师定期参加名校的微课的制作与应用,让老师实地去体会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微课教与学情景,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优化课堂微课教学,逐步整合出一套优秀的教学方法

调整微课内容的优点很明显,就是课例简单,学习内容与目标单一,学习和研究时间节约,教师可以从中受到启发,有些甚至可以照搬或者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对于有些微课所讲述的知识点,或者难点的突破,教师可将其系统地整合为自己的一套教学资源,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

加强校内相互学习,健全校内微课库,推进全校教学水平提高

定期组织校内“微课”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建设校园网络区域性微课资源平台,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应用、研究”的功能,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

2 微课,助力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协助学生作出无悔的选择

地处偏远的农村高中学生,不似大中城市学生,从小没有受到兴趣的培养,并且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家庭关注力度不够,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漫无目的,在选班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制约农村高中走班制的的实施,而微课程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的选择。

将微课引入课堂,优化微课设计,夯实知识内涵,激发学习兴趣

将微课引入走班制课堂,围绕选题设计课堂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组织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能够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同时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发农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题

微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而是在短时间内营造声情并茂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优化课堂微课设计,是激发农村学生学习兴趣的核心

微课设计好坏,直接影响走班制课堂教学效果,课前、课中、课后的微课设计,都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影响,好的微课设计,会让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有严重败笔的微课设计,会让学生“倒胃”,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班级课程的选择。

课前的微课设计

高中各科知识点虽然以系统的知识形态呈现给学生,但是其中的知识点也零散。通过课前微课设计,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增加记忆。如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录制相段相关的微课,上课时为学生播放视频。这样,不仅能巩固旧知,还能引入新知。此外,教师还可以录制学生的预习过程,通过明显的文字或者标语向学生反馈意见,提醒学生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

课中的微课设计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主题突出,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秉持“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挖掘学生潜能,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兴趣。

课后的微课设计

在“走班制”课堂上,学生也难免会遇到不懂或者不理解的问题,而教师受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也不能无限制地重复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学校的微课专区下载视频,反复观看,以解决自己的难题。从而轻易地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指导课外微课学习,拓展知识的外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外微课学习,是延伸学生课外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有效途径,是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有意识指导学生课外微课学习,向学生推荐一些有感染力的微课视频,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网游”兴趣引导到课外学习上来,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渴望读书,渴望学习,渴望成功。

开放老师微课,增进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定时开放老师微课,老师当场零距离指导,及时交流解惑,在这种场景中,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示意,更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同时教师和同伴的激励、鞭策和鼓舞,激发学生获得成功、自信、愉悦的情绪,进一步增进师生友谊,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爱屋及乌,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4 微课,助力农村高中各层学生相互学习,促进农村高中走班制的和谐发展。

农村高中学校,受到教育资源、硬件等的影响,很难开出学生所需的全部课程,更多的只能采用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而分层走班制这一教学模式,对高层班级学生来说,为了避免流入低层班级,他们努力学习,有强大的激励作用,但对低层班级学生来说,可能不但没有激励作用,甚至有负面影响,怎样扭转这样不利影响,利用微课这一灵活性教学模式,设置不同层的微课视频,可以层内学习,也可以跨层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激励本层的合作与良性竞争,而且能为低层班学生走向高层提供帮助。从而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农村高中走班制的良性发展。

根据不同层次特点,设计层次不同微课视频,深化走班制分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差异,微课设计也进行分层设计,在同一个微课视频里设置难易知识内容,成绩优秀或基础差的学生,还是要听到他不想听或听不懂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怠倦心理,没有达到分层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分层式“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按层上课,学生差异性没有以前那样明显,而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设计不同微课,更完善地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让微课与相应层次学生相吻合,以更好地促进各层学生的发展。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6篇

关键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一体化改革;策略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先后开展计算机培训、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新课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培训和省培国培。培训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凸显:面对一般都有繁重工作任务的教师,培训者面临重重困难和种种挑战!一方面,广大教师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希望培训方实行按需施教,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希望培训内容前沿和与时俱进,避免与其之前参加过的培训内容重复。另一方面,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和投入度却在下降。“身在曹营心在汉”和中途放弃培训的学员比例逐年增加。面对大量的培训机会和唾手可得的网络学习资源,广大教师不再视培训为“稀缺资源”和“福利”,有效性和培训机构的品牌、声誉和口碑成为教师是否参训的主要考量点。

那么,如何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基于多年的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一体化改革才是有效培训之出路。培训者必须加强培训项目的顶层设计,进行包括培训理念(指导思想)、模式(方式)、内容、方法(手段)、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在内的一体化改革,方可达到优化组合培训系统各要素、各子系统,实现系统整体优化,从而大幅度提升培训有效性的效果。总体策略是,视培训为项目研究,做到培训设计系统化(一体化)、培训研究常态化(课题化)、培训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培训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培训方法多样化、培训人员团队化、培训师资专业化、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教学个性化、培训资源微课化、培训成果可视化(数字化)、评价方式多元化。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一体化改革策略

1.培训理念改革

培训理念在整个培训项目中处于最上位,是培训项目顶层设计的核心,决定着培训项目是否既立意高远(顶天)又贴近一线教师(立地)。

(1)一体化改革理念

培训是个大系统,人员构成方面包括培训决策者、培训者、受训教师等。其中,培训者又包括项目负责人、学科首席专家、主讲教师、助教(辅导教师)、班主任和其他支持人员。要素构成方面包括培训的需求、目标、理念(指导思想)、模式(方式)、内容、方法手段、课程资源和评价方式等。因此,培训项目必须以系统论和系统方法为指导,进行一体化改革,实现以上人员和要素的优化组合,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2)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师学习信息技术,而是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进而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必须确立“技术培训、教育理论指导和专业发展引领并举”[1]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研教改、网络化学习、个人知识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一盘棋思想[2],走出“理论、技术、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油水分离的困境[1]。

(3)“学思行省”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理念

“学思行省”是“学习-思考-行动-内省”的缩写。波斯纳提出了著名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专业发展”,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思行省”理念应贯穿于培训全过程,包括课程模块设置、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专题教学、技能操作、作业任务设计、教与学活动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价等环节。“学思行省”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理念一脉相承。

(4)“导-训-研-赛”一体化理念

“导-训-研-赛”一体化是指“引导(理念、理论知识、方法策略层面)-实训(技能、实操、工具层面)-研究(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竞赛(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课件、微课等)”一体化,与“学思行省”一脉相承,贯穿于培训全过程。

2.培训模式、方式、方法和手段改革

(1)针对集中培训的弊端,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学习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2)探索以微课、慕课为主要载体的“导-训-研-赛”一体化培训模式

开发系列培训微课程、慕课,方便教师利用日益普及的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指导学员开展基于微课的说课、上课、评课、分享和交流,提升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能力。

(3)综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创建网络研修社区

发挥教师博客(博客群)、QQ(QQ群)、微信(微信群、微信公共平台)、K12教育网络空间、网易云课堂、慕课平台、教师工作坊的各自优势,创建适合不同类型学员需要的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

(4)组建复合型培训团队,探索教研式培训新模式

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的教学中,组建包括教育技术专家、信息化教学专家、教研员、名师(学科教学专家)、一线优秀教师、行业企业职教专家在内的复合型研训团队,开展现场教学诊断和观课磨课,提升学习实效性。

(5)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学习

对于理论专题的学习,主要采取专家讲座、问题研讨、课后反思与课题拓展等培训方式,充分发挥专家讲座高端前沿、专业引领、信息量大、引发学员深度思考的优势,配以问题研讨、课后反思和课题拓展,引发学员观念转变和行动跟进。对于设计、开发和技术应用专题的学习,主要采取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项目学习等培训方式,采用“范例演示赏析评价基本技能训练模仿借鉴改造改良创新”的教学模式[1]。

(6)开放机房,加强实操实训

中午和晚上开放机房给学员上机操作,多安排上机辅导教师,兼顾两端。根据学员学科专业背景的差异,主讲教师为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员提供多样化的案例素材,更贴近学员的学科专业。集中培训学员人数较多,可采取理论课大班制,技能课分班制,充分发挥优秀学员对其他学员的带动作用,使学员获得比较充分的技能指导和训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点受限和学员基础差异大、教学进度难统一等问题。

3.培训内容改革

依据现代教育技术最新发展、相关培训标准、学员基础和需求,确立以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开发、应用为核心内容模块,以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的培训方案,设置理论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四大课程模块,并且保持滚动式迭代更新。其中,理论提升模块包括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新角色、信息化教学现状与趋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等专题。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包括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什么是说课、信息化教学设计常见误区、说课常见误区、全国获奖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赏析、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及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模块包括网络搜索与下载、动态与可视化PPT制作、国内外优秀微课赏析、微课设计与创作、慕课开发、Flas技法、课件艺术性与美工、数字校园资源建设等专题。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模块包括信息化教研教改项目的选题、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论文写作、教学成果培育,翻转课堂课例研讨,数字校园教学应用,教育新媒体新技术等专题。依据学科最新发展态势,每年新增2-3个前沿性专题,依据学员培训效果反馈删减2-3个旧专题,保留的所有专题保持20%以上的内容更新。

4.培训课程资源改革

由于培训对象大多数为各学科专业一线教师,部分为教学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其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迥异,必须开发支持学员自主选学的多样化、多层次课程模块:①除公共必修课程模块以外,面向不同对象开发针对性的选学课程模块。②面向不同学习基础的教师开发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梯度、递进式课程资源(案例)。③开发培训管理平台,实现学员基础评测分级、分级呈现课程模块,在完成相应必修课程模块后,可自主选学扩展课程模块。培训管理平台具有注册、选课、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在线测验、反馈诊断、在线互动、学分管理等功能。④培训课程微课化。开发培训课程系列微课,形成短小精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微课程,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个性化学习方式。⑤创建以微课程资源为基础的系列培训MOOC,支持大规模学员在线自主学习。⑥与参训教师和参赛教师合作,将培训班课程资源和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作品纳入中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重点建设各学科专业优秀微课资源。⑦根据时展、技术更新和教师实际需要,开发前沿新课程模块,更新原有课程模块。

5.培训评价方式改革

针对学习内容设计性、开发性、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主要采用电子作品集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培训过程中各技术学习专题教师适时组织课堂学习竞赛,评选技术学习优胜奖进行教学激励,最后培训团队根据学员出勤、纪律、提问、回答问题、专题优胜奖、电子作品集汇报和评价结果评选优秀学员,实现培训成果可视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鼓励、推荐和指导优秀学员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说课大赛和课件大赛,充分体现“导-训-研-赛”一体化的培训理念。

6.培训研究常态化、课题化

围绕培训有效性的提升,将培训涉及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培训理念的创新、培训模式的建构、培训理论的整合应用、培训内容的更新、培训方法的优化、培训流程的标准化,以及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网络化学习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专业化发展能力的提升策略等,作为常态化的课题研究内容。近年来,笔者先后主持了“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师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理论整合研究”、“面向教教育的示范性精品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中职教师品牌培训项目设计开发与实施研究”等8个自治区级教研教改项目,尝试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培训中,提升了培训的有效性。

7.培训团队专业化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托专业化培训团队。例如,笔者连续十年主持广西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相关培训项目,均依托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团队,该团队以信息化教育研究、信息化教学人才培养和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教师培训于一体。团队成员长期从事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各有专长,配合默契,已打造成为颇具实力的专业化培训团队。

8.培训标准化

培训者必须总结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培训流程:

每次正式培训前,首先要进行相关课题研究,集中解决以往培训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培训的有效性问题。

其次,进行培训调研,分析参训中职教师的真实需求。

第三,组建培训项目团队,研制培训方案,参加培训项目竞标。

第四,竞标成功获得培训项目后,第一时间根据学员需求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开发培训新课程(专题)资源包,更新原有课程模块资源包。

第五,成立培训班筹备小组和备课小组,召开筹备会和集体备课会,总结以往培训的经验教训,对历届培训班学员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调研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初步掌握我区中职教师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明晰培训的总目标、总要求、基本理念、基本模式和专题目标。

第六,多渠道培训通知和培训信息。除了邮寄纸质版通知,还利用博客、QQ群、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现代化通信方式,确保参训教师及时获得培训通知和后续培训信息(例如住宿订房、路线图、训前学习准备等),同时解答学员的一些问题,使学员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第七,提前做好训前准备工作。代学员联系就近宾馆,订购桶装水,安排学校食堂就餐,确定教室和机房,打印课表,购置资料袋;放置欢迎牌,打印并粘贴前往报到教室的路标;安排接待人员轮流接待学员;在网络教室的每台机子上安装培训要用的软件;检查设备,布置会场,确保开班典礼和培训的顺利开展;制作和安放学员学习证,提高学员的学习角色意识。

第八,学员报到前或报到当天,安排学员填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息技术基础、学习需求、教研教改和专业发展现状的网络问卷,第一时间将统计分析结果发给各专题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以提高培训教学的针对性。

第九,加强教学监控和反馈。通过课后面谈、QQ群 、短信、微信、电话和邮件等方式加强学员与主讲教师、班主任、辅导老师之间的沟通和反馈,及时获取教学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各专题协调、有序地进行。

第十,加强班级管理和人文关怀,为学员创造最佳学习环境[3]。主要做法包括:佩戴学员证,严格考勤;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加强作业管理;安排最好的机房;中午和晚上开放机房,辅导教师重点指导基础差的学员,多听取学员意见。

第十一,将往期培训资源和本期培训新生成的优质资源汇总刻录成光盘发给W员,以支持学员的后续网络自学、校本研修和可持续专业发展。

三、培训一体化改革成效

培训一体化改革实施以来,笔者所主持的培训项目均获得满意效果,满意度均在95%以上。学员在问卷调查、座谈会、QQ群留言和培训日记中纷纷表示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意识与态度、理论与实践等多个层面均有较大提升。以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例,300多位参训教师参加2009年全国中职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2010年-2012年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和2013-2016年“创新杯”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46个、二等奖110个、三等奖120个、组织奖16个、最佳单项奖2个、大赛闭幕式最佳展示3个的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郑小军,杨满福等.基于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整合培训模式创新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2):73-76.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7篇

一、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1.提高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捷地理解教授的内容,主题较为明确,并且耗费的时间短,更容易帮助学生进行课外的语文自主学习。首先,在进行语文学科的课前预习时,学生可以有效地利用微课对将要教授的课文进行基础的了解,明确课文知识点并做到熟悉,这样学生就会对知识点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有所关注,在上课时就会集中注意力解决困惑。其次,微课能够解决课后学生的困惑。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学生无法做到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后就可以利用微课巩固学习、辅导学习。最后,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微课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对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有自己的兴趣方向,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弥补课堂教学中知识点范围狭窄的缺陷。

2.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内容

微课的应用就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共享,而微课的制作也十分快速简便,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应用微课,将基础的知识点通过微课展示出来,并且也能够实现知识点的延伸拓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微课的应用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教师也要注意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微课内容制作进行补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除语文课堂教学外,微课也可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效地应用,例如在表演比赛以及网络的征文中。在提出合理的方案之后,可以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将比赛的设计方案展示出来,从而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度。同时,也可以将之前比赛的过程通过剪辑编成视频花絮,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并且从中更好地了解学习,记录关键知识点。

4.在语文教研活动中的交流应用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8篇

出台《德育工作发展规划》,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多方联动德育工作体系,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打造“华夏红”校园文化品牌。制定《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提升“一校一案”》,明确“爱国爱党,厚德厚学,尚美尚真,至精至实”的品牌内涵,构建以“精神文化、标识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为中心的多维文化体系,打造“红色文化”“工匠文化”“公益文化”等主题文化,濡养学生心灵。

二是实施家庭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建设优秀家长学校,以优化亲子关系和助力学生职业发展为核心,开发市家庭教育精品课程《中职校家庭教育指导教程》,实施家长培训学分制考核;科学设置三级家长委员会,开展“三长”见面和“华夏红”家长驻校活动,推行家长议事会制度,形成家校互联互通育人体系。

三是实施社会育人联盟建设工程。与青岛市市北社区学院合作,牵头成立青岛职教义工“市北联盟”,以锤炼学生专业素养为核心,建设社区义工服务基地,开发《青岛华夏职业学校志愿服务手册》,开展学分制专业菜单式义工服务,打造“华夏红·党团领雁”志愿服务品牌。

四是实施企业育人联盟建设工程。学校牵头建设青岛市财会金融业职教集团,完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共建实战化运营平台与育人基地,构建价值共识、利益共生、责任共担、人才共育、发展共赢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探索形成产教一体化育人新模式,培育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地理 反思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反思性教学具有全面合理性、灵活实效性和循环上升性的优势,它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推动教师群体发展进步、深化教育改革。因此,反思性教学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然而,将反思性教学与实际的地理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探究“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地理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还是一项远未做好的工作[1]。

1、高中地理反思性教学中“在行动中的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在行动中的反思”,关键就是“以学定教”,即以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这就需要教师要加强在行动中的反思。因为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进行中,由于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教师事先无法预知他们将发生的变化,也无法预知教学进行中会有何变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准备好,应对这些变故[2]。这也正是“反思性”教学中对教师成长的帮助。

首先,我们教师要有这种意识,不要以为整个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掌控的。允许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教学起促进作用,也可能影响教学。所以教师备课和上课时,对这些不确定事件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尽量不要把一整节课时间安排教学。这样在解决教学变故中,就不会影响教学内容、过程的完整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接触学生真实的言行。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学生在想什么、说的是什么等等。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3]。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力求解决问题。这里也更需要教师应对时刻变化的即兴思维。

2、高中地理反思性教学中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

教师自身实践反思的途径

(1)自我说课

说课是教师面对其他教师、教研员或教学专家,较系统地谈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往往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使活动制度化、系统化。自我说课,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即自己对自己说课,要求自己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叙述教学设计中的思维过程,使自己的内部思维活动充分地暴露出来[4]。不断地反问自己:教学设计是否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教学重点,如何更好地突破难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等。这样就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必要完善,使教学思路更清晰、系统、更加充分、全面地探索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2)教学后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在一节、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自己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一堂课或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执行情况的回顾,对教学原则、目的、内容、方法、手段、语言、教态和板书等诸要素、诸环节进行检查反思,特别是抓住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教改、教研中的主要问题,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重塑。

(3)案例研究

教师的案例研究是教师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教学案例研究使研究课堂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课例。找到之所以成功的教育理论支撑点,重新运用到新的课例,失败的案例研究则为他人提供前车之鉴,或者实证某个教育理论的局限性。这样的案例研究以自己的单个案例研究为主。案例分析的质量,取决于案例反思的深度。案例反思是教师对自己遇到过的教育事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检讨与思考,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功底,其中理论功底尤为重要,因为缺少理论支撑的反思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案例反思部分的撰写要体现科学性、具体性。

集体反思的途径

(1)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学生、教师或专家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反复观看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这种形式形象直观,反馈及时准确,教师观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对自身教学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感触甚深,体验深刻,认识准确,反思彻底,要求改进的愿望强烈,认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正自身缺陷,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微格教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矫正、固化有很大的作用。

(2)观摩教学

通过现场观摩或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相互交流、探讨,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发现问题,察觉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改进自身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通过对优秀教师教学行为的模仿、学习、吸取他们的教学长处和优秀品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学校教师反思性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目的是通过同一课程的教师在一起交流心得,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学校地理学科教师每学期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学期初研究教学进度、教学实施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学期中汇总阶段性的问题并商量调整的策略,学期末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下一轮教学方案。

3、结论

总之,反思性教学开拓了教师培养的新思路,开辟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它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学者型教师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说,正在兴起之中的高中地理反思性教学并不十分完善,它只能寄希望于未来。但它有勇气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道路,引起人们的思考,这是它值得欣慰的。

参考文献:

[1]龚跃华.反思性教学方法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郭金花,吴星.反思性教学模型与实施程序[J].化学教育,2005年第10期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10篇

法学本科教育,对学生要求之目的最终还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习的法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进行重复性工作,而是让学生学会作为一个“法律人”应当如何从事法律工作。但是,大部分法科毕业生在四年本科教育结束以后却不能符合教学目的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法律逻辑思维混乱,虽掌握法学基础知识和法律条文却无法在具体案件中灵活应用等等问题。从笔者教学经验的角度,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案例与实践教学之概述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case method)是用法律事件提供的虚拟情景教学,透过案件将法律事实带入课堂,学生通过讨论,利用归纳与演绎掌握所需学习的法学知识。[1]案例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由苏格拉底最先使用。他通过问答和论辩方式得出一般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质疑的能力和精神。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始于1829年英国学者贝雷斯。[2]案例教学是以法学案例为基础,学生在课堂内外针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辨,进而提升学生对已掌握的法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在讨论中,自主自发的去探索和总结需要其掌握的知识点。案例教学的前提是案例资源的搜集和筛选。案例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渠道:一类是教师在自主从事法律相关事务时,亲自处理过的案件。法学院的教师在担任教师的同时,或多或少会兼任一些从事法律事务的职业,诸如法律顾问,兼职律师等。笔者认为,法学院教师能够从事法律事务职业,无论是先从事后从教,亦或从教同时兼任,对更好的以教师身份向学生进行课堂讲授是有利而无害的。法律职业的从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法学知识,将已经积累的法学理论投入应用,了解和掌握事务中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而对于案例教学而言,亲自处理的法律案件,教师本身会理解和讲授的更加透彻,剖析的更为深入和彻底。一类是教师能够从周边人亲自处理的案件中获取的真实案件资源。能够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都经受过大学研究生阶段的精英教育。而完成这些教育阶段,也就为教师提供了相应的人脉资源和案件来源。法学院教师的同学大都从事相关法律职业,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这些职业特点使得其能够大量解除相关专业范围内的实例案件。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不包含隐私和特殊情况的案例可以提供给教师作为教学使用。还有一类是已经形成习题的案例,如司法考试中的案例题,习题集中的案例题等等。就以上三类渠道所获得的案例而言,任课教师都需要从大量案例中先拣选出针对课堂所需讲授的知识点和重点相契合的相关案例,必要时在挑选案例以后还要对现有案例进行修改。尽管如此,前两类的使用却较为困难。因为课堂讲授需要对真实案例进行法律要素提取,不能向讲故事一样将整个案情全盘托出,全盘讲述的介绍方式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干扰学生的理解,还有可能会涉及隐私和职业道德问题。而将真实案例提取为法律要素集中的讲授案例,本身对教师能力就是一个考验。最后一类案例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教师甚至可以不经修改直接照搬用于课堂讲授,但与前两类案例相比,学生对最后一类案例的积极性较低,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意。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指以实践工作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之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3]实践教学这一概念与理论教学相对应。法学院对学生假期实习的要求,及实习报告的撰写,是实践教学的体现。学生透过实习真正的进入到“法律人”的角色,在实践中反复巩固、引证和应用所学习的法学知识,一方面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另一方面提高法律操作技能。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理论教学是课堂之上的教学,实践教学是课堂之外的教学。典型的实践教学方式就是实习。各个院校的法学院一般都会要求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时间为3-6个月不等。实习结束后,需要向学院提交实习鉴定报告。还与一些高校的法学院会要求学生进行暑假实习。而现在,这种观念随着新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已经不再符合新情势。如,法律实验室中的法律职业扮演。学生可以在课堂之上透过法律职业身份的带入,去体验真实处理案件的感受。这种方式也可以称之为仿真实习。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对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而言,实践教学必不可少。

(三)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之区别与联系

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都以案例作为其实现的基础。二者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法律适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二者有相重叠和竞合的部分。尽管如此,从实现方式而言,二者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虽然有学生参与,但依然以教师为主导。而就实践方式而言,案例教学中,教师抛出案例,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方式依然是口述和反思。另外,案例中的关键要素往往已经被提取,学生只需要将要素与法学理论相连接,来寻求法律处理即可。学生自主参与的内容十分有限,最主要的参与方式是思考。而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亲自进入到一个按键和诉讼中,所获得的案例是一个复杂案例,也即关键要素未被提取的案例。复杂案例中存在很多干扰因素,有些因素对案件的最终结果毫无关系,有些至关重要。学生首先需要自己去寻找案件中的关键要素,而如果第一步提取失败,有可能会决定整个案情的走向和法律适用的错误。在要素提取以后,学生还需要将复杂要素进行简化,将一般事实提取为法律要素以后,再与法学理论相连接。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也可以说,案例教学是学生能够妥善进行实践教学的前提,不可能不经案例教学就能够直接完成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延伸,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法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巩固学生的法学理论知识

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是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想要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就需要先对法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积累,这是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的前提。案例和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透过实践倒过来反思理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研究,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

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阶段确立法学逻辑思维,搭建法学理论与处理案例的桥梁。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梳理逻辑思维,也就是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了处理法律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正确构建法条与具体案件的桥梁,为具体案件寻求正确的法律适用。另外,透过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法律素养,反思精神,创造精神和应用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法学修养和法律道德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法律人素养,提升法学修养,用法律道德约束自身。法律研究者,若只是单单具备了法律知识,断不能算做是法律人才。法律学问是成为法律人才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法律学问,才能够认识和改善法律。但是,仅仅具备了法律学问并不代表能够应用法律,只有具备了社会常识,才能够正确并恰当的适用法律。而具备了法律学问和社会常识,并不代表就有资格执行法律,他还需要具备法律道德。故而,真正的法律人才,需要于法律学问以外,同时再具备高尚的法律道德。[4]在实践阶段,学生透过担任法律职位,能够接触到社会对法律人修养和道德的要求,从而提升自己,并且严格要求自身。

(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案例和实践教学方法对教师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既要求任何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求教师掌握熟练的教学技巧,并且教师自身要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这些要求使得在进行案例和实践教学的同时,教师本身要不断的提升和学习,重视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对社会上的热门法律问题有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法律中存在的新问题,并且不断地透过实践来寻求新的案例。

三、教学操作中的问题与方法

法学教育具有职业技能培训性和学术研究性,就培养目的性而言,法学教育又具有实践型人才培训和学者型人才培养的二重性。[5]实践中,案例教学中教师存在以自我为重视,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情形。老师成为整个案例讲述的主导者和掌控者,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授,而无法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法学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的实习往往是被迫进行,并且存在普遍的作弊现象。典型的方式体现在学生会依靠家庭关系,在需要提交实习报告时,寻求一个亲戚或者熟人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盖上公章提交一份实习鉴定,而并没有真正实习过。在实习阶段,学院监管存在不及时和不到位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从笔者已有的教学经验,案例与实践教学的实现方式有以下方法和模式:

就案例教学而言,“称职的教师应当能够向学生证明,乱七八糟的案例和条文可以被归纳为一套有序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被纳入清晰的、有逻辑的和系统的形式之中。”[6]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首先要能够妥善的甄选案例,并对案例的要素进行筛选和总结,将案情尽可能简介扼要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节省课堂时间。其次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参与是实现案例教学目的重要实现方式,在这里就要求教师在案例选择上就选取了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案件,如与热门相关的,或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联的。并且,在向学生讲述案情时要具有趣味性。再次,教师要做好引导和总结工作。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法学思维和逻辑推理,在案件讲述结束后,对案件所涉及的相关法律规范,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用最简洁的逻辑推理过程将案情重新梳理一遍,帮助学生在不断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

就实践教学而言,最典型的模式依然是“实习”实践。但是基于目前在实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学校和学院应当在学生实习阶段履行好监管工作。包括对学生所计划实习单位进行预报留存,在实习过程中不定时向实习单位进行电话访问,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工作内容。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进行走访,以确定学生是否真正在岗。在实习完成以后,对学生所撰写的实习报告严格要求,可以抽取学生进行实习问答。另外,对于存在实习作弊的学生进行严格处罚。除了“实习”义务,高校可以采用的实践教学有:一是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透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到相应角色中,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完成一个法学案件,或者一个诉讼过程的教学方式。在采用模拟法庭这一教学方式时,要注意让学生对所演练的案件进行总结,其内容包括审理的焦点、判决的理由,所适用的法律等;另外,鼓励学生的相互质询;最后,教师需要进行总结并做全面性启示。[7]二是法律实验室。法律实验室是以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目标和模式背景下,对法律诊所的变形。法律实验室为学生在毕业前提供参与法律实务,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反思能力和职业高等技能。但是法律实验室的缺陷在于,并非所有法学学科都能够适用该种方式。其实现方式以为专门课程开设为宜,另外,应为至少一门必修课设置,使得全部学生都能够接触到此类教学方式,透过教学成果的总结,选择继续开设选修课,为适应该种教学方式的学生提供选择的可能。

综上所述,法学教育的职业化要求在法学教育中应当提供给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观点,脱离了法律职业的法学教育与教育目的相违背。[8]而案例和实践教学能够帮助正在接受高等法科教育的学生符合法律职业对法科生的基本要求。案例教学着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法律逻辑思维,掌握自主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在掌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技能以后,能够独立的承担法律工作的能力。虽然,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案例和实践教学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和困境,但在实现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素质,塑造符合社会和职业要求的“法律人”而言极具促进作用。教师应当主动学习并提升自身业务技能和法学素养,以提高教学能力,积极创新,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法学人才而努力。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

职业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能力本位,学生主体,实践导向”,归根到底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在教学中只有认真贯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才能为其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场营销课程是经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更好地将这门课程上好,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喜欢这门课程,体现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达到职业教育的预期目的是很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的内容。

一、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多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少甚至没有相应的社会实践与之联系。而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种仅仅依靠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很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法还违背了这门课程本身的客观要求以及中职教育重视职业能力、技能发展的宗旨。

2.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一方面,目前的很多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不是营销专业出身,而是从其它专业转过来的;另一方面,即使是营销专业毕业,可又是出大学校门进中专校门,教师也缺少实践经验,与市场营销实战相差很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其很难把市场营销这门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课程高质量的完成。

3.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严重脱节

一方面,学校的教学培养对于社会的发展普遍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本身对实践性和时效性要求都很高。在目前的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很难得到及时必要的调整和更新。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结构以及技能难以与社会需要适应,学生在毕业后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学生自己也需要在工作中重新进行知识补充以弥补在校期间学习的不足。

二、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改革

1.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师必须针对教育主体,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教学宗旨和目的,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只有认真贯彻“能力为本,学生主体,实践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才能培养出市场上需要的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大实践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适当引入国内外新的市场营销理论

为了保证市场营销学课程能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在教学中要注重国内外的最新学术动态,并将其适当引入课堂,这是课堂教学的有利资源,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把教材内容和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尤其是发展变化很快的内容,如营销环境中的人口、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等统计资料,必须不断更新。

3.提高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的比重和水平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从1924年首开案例教学风气之先河。这种将学生置于一个实际经营者的立场来学习经营管理的方法,使哈佛造就了一批美国有史以来最有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职业老板”。我国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营销管理类专业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对典型的事件、案例的了解、分析,使学生遇到新问题可以举一反三,学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师应对如何开展案例教学进行研究,为教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打下基础。目前,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在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提高使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水平,还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使教师能更好地运用案例教学法。

(2)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选择中职生适用的案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选用符合课程要求,覆盖面广并正式出版的案例教学用书。

(3)授课前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以使案例教学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总体来讲,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学准备。这一阶段主要工作包括:选择恰当的案例、拟订思考题、确定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二是教师要主持好案例讨论。三是讨论后教师要作出总结。

4.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可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补充校内实践课的不足。如,派学生直接到企业听取企业员工的业务培训;参与企业的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活动等等。

总之,真正上好一门课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明确教育目标,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训练,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将来参与社会竞争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池丽华.商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思考[J].出国与就业,2009(12):16-18.

[2]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3]杨明刚.市场营销100个案与点析[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12篇

我听了马科长的课,课题是直通车的制作。首先让学生在钉钉群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并且让学生把优秀作业分享到群里,马科评价讲解。接着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上节课完成了哪几步的制作,这节课又要学习哪几步。然后微课学习,一方面再次回顾旧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跟随微课学习新的内容。最后,教师实操,带领学生制作直通车。结束直播之后。教师留了2个任务。1是把制作完毕的直通车交上来,2是收集资料,找出网上你认为最好的直通车图分享给大家。整节课的优点是环节完整,利用微课学习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微课学习之后一步一步带领学生操作,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掌握重点。作业布置方面,让学生去开拓视野,找到优秀的作品,这一点非常好,这样学生能清楚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还需要在那些部分提高。建议,教师微课没有声音,微课是一个视频,但是可以分次播放,在环节一学生回顾了之后,再一次播放回顾的知识比较好。然后学习新课明确目标之后再二次播放微课。对于17级有基础的学生来说,讲的内容稍微有点少。

如何能够让空中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呢?

一是我们可以多露脸拉进学生的距离感,多互动,连麦比较浪费时间,可以语音,抢答等等。

二是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我运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随机提问,适当评价,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如何进行差异化教学呢?

一是在与学生互动时,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提问的问题可以不一样,对表现积极,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提问复杂的,分析类的问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提问简单的,知识迁移类的问题,让他们最起码能有个大体的知识框架。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13篇

关键词:法学;职业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DF815

文献标识码:A DOI:/-

30年前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但使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也使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中国的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学教育得以蓬勃发展。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我国开设有法学专业的大学已达到了600多所。但在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却存在着法学教育定位不清、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司法实践需要等问题。“我们注意到,中国法学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法学教育方法,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等弊端,无法真正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法学院的毕业生确实存在实际操作能力差,适应社会慢等结构性缺陷。”为改变法学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脱节的现状,法学教育者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以及“模拟审判教学法”等,其中以“诊所法律教育”最为引人瞩目。

法学教育不仅仅是纯粹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能力的培养;法学教育不能也不应该仅仅是一种通识教育或者学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职业素养的养成。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是否为同一价值取向或法学研究的方法、知识体系与法学教育的方法和知识体系是否相同?对此问题的回答,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性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中国法学教育的方向性问题。笔者赞同孙笑侠教授关于此问题的观点:“法学首先是一种职业知识所构成的体系,其次才是社会科学的一分子。研究是一回事,它可以是多元,况且中国法学队伍人数众多,不怕法学生形不成多元化格局。教育则是另一回事。法学教育是职业型的教育,而不是通识型的教育。”

法学教育应当是成为法律职业者的必由之路,是进入法律职业的前提和基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存在密切的关系,法学教育应当适应和满足法律职业的需要。因此,法学教育有其不同于一般学历教育的特殊性,必须考虑法律职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法律职业是一种这样的职业:它要求法律职业者要精通法律知识、熟悉法律操作技能、要有法律智慧、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和有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的法律品格。法律职业对其从业者内在的精英品质的要求,必然推动专门的以打造法律精英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的出现。法学教育就是伴随法律职业化的脚步生成与发展的专门化的教育机构。”对法学教育进行过深入考察和研究的霍宪丹教授认为:“从法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看,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从一开始就有着不解之缘: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只对那些具有同一教育背景的成员开放。一方面,没有法学教育就没有法律职业,法学教育培养和提升了法律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法律职业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目标,法律职业不断丰富着法学教育的内容。这种深刻的背景也决定了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从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密不可分的关系来看,法学教育决不能局限于法学知识,而训练法律职业技能、培育法律思维和养成法律人格,同样是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由此,从法律人才培养机构的设置来看,尽管不是惟一,但法科大学、法学院是培养法律职业者的基地和重要机构;法学院的使命不仅仅是完成法律职业者的法律基础教育,而且初步的法律职业教育也要在这里得以完成,更为重要的是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思维和人格品质也要在这里得以塑造。

一、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

关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问题,学者们见仁见智,主要存在“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歧。法学教育定位不准,是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法学教育一直被习惯地定位于“学历与学位教育”,将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学历教育等同于法律人才的培养,学生通过一定期限的学习获得学历或者取得学位就被看成是法学教育的终极成果,由此也就形成了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的法学教育模式。这其中既有专为学历教育而设的专科层次的法学教育,也有专为学位教育而开设的研究生班层次的法学教育,还有既包括了学历教育也包括了学位教育的本科与研究生层次的法学教育。尽管层次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是为获得法学学历和法学学位而进行的教育。将法学教育定位于“学历与学位教育”的观念,导致了法学教育输出的“产品”与社会需求无法适应的尴尬局面。反思中国法学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体制,还是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就业指导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乃至根本性缺陷。然而,在我看来,上述反思仅仅及于问题的表层,中国法学教育已经到了对其功能与定位重新界定的时期。”

尽管法律人才的培养有其共通的规律,但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体制、经济基础、教育模式和法律传统的不同,法学教育的体制及定位也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各国及地区法学教育,其共通性在于:法学教育一般是分阶段进行的,所涉及的内容既包括通识教育,又包括职业教育。根据霍宪丹教授的归纳,世界各主要国家法律人才培养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法律的学科教育、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和终身化的法律继续教育。然而,在具体实施法学教育的过程之中,英美法系国家与大陆法系国家却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在大陆法系,大学法学院开设了法学本科教育,传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通识教育,基本目的是通过大学4年的学习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法学理论。法律职业教育则在通过资格考试(司法考试)之后,由另外的机构独立完成。与大陆法系不同,英美法系的法学教育尽管也是分阶段进行的,但将其大学的法学教育理解为法律职业教育更为合适,这是因为,在进入法学院学习法律之前,学生们都获得了一个其他专业的学位,大学法学教育的任务是对进入法学院的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从上世纪未本世纪初开始,大陆法系国家中的日本仿效美国法学教育的模式,在大学研究生教育层次开设了法科大学院,开始了在法学院的法学教育中融入法律职业教育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与域外法学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阶段性不同,我国并不存在与其他国家专门的法律职业教育阶段相类似的教育,也没有从事法律职业教育的专门机

构。我国法学职业教育的缺失,导致了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法律人才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等诸多问题,也阻碍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笔者认为,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本素质的教育,培养能力比纯粹的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法学教育更是如此。法律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具有独立性的职业,其从业人员必须有扎实的法律教育为基础并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这就注定了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职业性。有学者认为,法学教育包含双重属性:学术性和实践性。“法学教育的学术性要求法学教育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学术性的教育,即要以法学理论为依托,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智慧、法律修养;法学教育的实践性要求法学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职业性的教育,注重训练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总而言之,法学教育既包含了法学通识教育,也包括了法律职业教育。我们应当搁置争论,潜心研究中国民主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找准我国法学教育的定位。即在我国高等教育基本方针的大背景下,以法学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法律职业能力为目标,“生产”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产品”。偏离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谈法学教育的定位,是不切实际的。法律职业以法学教育为前提和基础,法学教育传授了法律专业知识和培养了法律人的法律职业素养;反过来,法律职业促进了法学教育的发展,丰富了法学教育的内容。

结合本文上述讨论,我们认为,法学教育在厚重法学理论基础的同时,不可偏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毕竟法科毕业生今后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处理和解决具体的社会矛盾,而不是在大学或者研究所里研究法律现象。“把法律教育定位为职业知识的传授,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我们的‘法学教育’应当是一种法科职业能力的教育,而不是把法学当作通识来教育。它是一种注重职业方法与能力的教育,而不是注重法律知识的教育。这也是符合我们的政府与社会呼吁多年的‘能力教育’或‘素质教育’之精神的。”所以,我们认为,在我国法学教育体制没有作根本性变革之前,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应当承担起法律职业教育的责任。尽管大学所进行的法律职业教育可能只是法律职业教育的“初级阶段”,但其对培养法律职业从业人员(法律人)的法律思维、职业伦理、职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大学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应当是:通识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的结合。

二、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法律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对“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当高的职业素质要求,大致包括3个方面:第一,应当掌握法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知识,包括各个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第二,应当具备法律职业者基本的职业素养;第三,进入法律职业后。还必需具备从事这一职业的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法律分析和推理的技能、调查事实的技能等。我国当今法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不足,无法与社会需要相切合。总体而言,我国目前法科院校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及内容,不符合法律职业教育目标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无法弥补我国法学教育中职业教育的缺失,充其量也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

目前我国法学院校的法学实践教学课程,大致包括课堂案例教学、法庭观摩、模拟审判以及专业实习等内容。这些实践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习过的法学理论,能够简单应用法律规则处理案件和熟悉司法审判的一般流程。对于上述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均有必要进行思考与改善,具体而言:

课堂案例教学是既往法学本科教学中主要的实践教学内容,对帮助学生理解法学理论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等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实践教学课的内容体系没有脱离理论教学的内容体系,仍是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体系来设计的。这种与理论体系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一方面仍然承袭了实体法与程序法分离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与司法实践中案件处理的逻辑过程不相吻合,难以形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二是案例缺乏真实性。由于传统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以理论体系为基础,所以,案例的选择通常是以理论上的某一知识点作为基准。为满足这一要求,大多采取“闭门造车”式的案例设计,缺乏真实性。三是案例教学中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性不强,因而缺乏通过自主思维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训练,效果不理想。四是法学内部学科划分过细,存在于每一个真实案件中的完整内容被割裂,违背了案例分析的基本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庭观摩和模拟审判,是法科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司法审判庭审操作流程的一个环节,其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主要原因是:在法庭观摩前学生对整个案件不甚了解,仅经过一次庭审很难把握案件的要点,学生所观察到的只是一些表面上的现象,即双方庭审辩论很精彩。也能了解案件庭审的基本流程,这与在教室里观看庭审视频的效果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如果庭审辩论并非想像中的那么精彩或者庭审过于冗长,那么观摩的效果则更会大打折扣。教学环节中的模拟审判,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具体操作司法程序的“体验”,尽管是初步的,但参与的学生们依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然而,模拟审判也仅仅是解决了学生们“初步体验”审判流程的问题,或者说是纯粹为了熟悉审判中的庭审流程而进行的一项实践教学,并不能从中获取更多的职业知识。由于法庭观摩及模拟审判的教学重点在于对庭审流程的真实体验,所以,对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限于课时及条件的制约,能具体参与模拟审判的学生只是极少一部分,大部分学生仍然是“观摩”其他同学的模拟审判,效果并不理想。

法律专业实习,是在学生们大致掌握了法律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在司法实践部门所进行的一种实务训练。在法学教育大规模扩张之前,专业实习对于锻炼学生运用法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具有积极作用的。然而。当下这一模式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从法律专业实习自身目的来看,其着眼点在于解决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多是采取“学徒式”实践教学方式,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没有一个系统的职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实习的主要收获可能有两个方面,即对司法程序运作的了解和对法律具体实施状况的了解;二是随着法学专业招生人数的扩张,司法实践已很难满足法学专业学生大规模集中实习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分散”实习,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专业实习的“形式化”或者说“走过场”现象;三是专业实习主要是集中在4年级(这种安排主要是考虑专业知识积累和实习效果的需要),其与就业、考研等学生重要的人身选择机会发生冲突,难以兼顾;四是实习时间短和实践部门办案压力大,学生们在10周左右的专业实习时间里,主要是从事一些辅助

性的工作,无法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二)实践教学课程目标定位不准,无法完成培养学生法律职业素养的任务

由于我国传统上将法学教育定位于学科教育或通识教育,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分离,且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职业教育阶段,从目前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方法及内容来看,很难达到法律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及内容更为注重的是学生对法律实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对法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具体法律规则的把握,并未从法律职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高度去规划和设计法学实践教学的模式、方法及内容,其结果仍然是满足了“理论教学”的需要但无法顾及法律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更注重“法律人”的思维及人格的养成,正如美国博西格诺教授所言:“法学院的目的是改变人,通过在法学院的经历使人们变成另一种样子――将他们从法律的外行转化为法律人的新锐。法学院为他们提供了运用法律规则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自己有一种全新的作为法律专业人士的概念,忠诚于法律职业的价值观,取得一种费解而神秘的被称为‘法律人思维方式’的推理方法。”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法学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改革和实现路径,实现法律职业教育的目标。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不利于培养法律人的职业能力

与理论教学不同,当前在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环节,各教学机构大多不重视研究与探讨教学体系,也没有形成一个目标明确、内容安排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其对法学人才的培养没有起到应有的效用。有学者指出:法学教育长期由法学院校闭门经营,似乎与法律职业部门无关,不系统、不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活动,无法满足法律职业对法学教育的针对性需求。其原因主要是源于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长期缺乏制度联系,处于脱节的状态所致。徐显明教授曾撰文指出,法学教育作为国家法治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要坚持做到:法学教育承担起引领时代法律思想走向,提升整个社会法治素养的责任;法学教育承担起构筑社会伦理体系的责任;法学教育承担维持社会主流价值的责任。法学通识教育重在法学基础理论、一般社会知识的传授;而法律职业教育则是培养即将成为“法律人”的法科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我们必须把握住法律职业教育的内涵,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及方法。

三、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创新理念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实行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到法学院学习法律的培养体制,这就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属于法学通识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融合的机制,理由有两点:一是法学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和思维能力;高中毕业生直入法学院学习法律的法学高等教育体制,也决定了通识教育是法学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二是按我国现有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法律职业能力的训练也只能在大学完成;因为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并不存在类似于日本等国家的法律职业司法研修所,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及各地高级人民法院也都建立了法官学院,但其训练对象和目的也仅限于法官及继续教育,法律职业教育的初期工作只能由大学来完成。在法学教育体制没有大致或者彻底变革之前,法律职业教育应当成为当前法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学院是当之无愧的法律职业技能知识的初期传授者。

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决定了对从事法学教育的师资素质要求。这就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法学教育的理念、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检讨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在这方面,德国的法学教育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德国人既把法学当成一门严肃的学问,又非常强调法学学科的实践性。因此它对法学教育的定位,是既要传承知识、发展学术,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授课形式上,既有注重基础知识培育的大堂讲授,又开设有不同层次的旨在培养学生论辩能力的研讨班(sem-in-),同时德国人也很重视‘练习课程’,比如刑法、民法等课程都有相应的练习课,旨在帮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和掌握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在创新理念之下,我们应当做到:

(一)更新法学实践教学的理念,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传统上,英美法系法学教育的理念更为重视法律职业素养教育,大陆法系国家更注意法学理论素养的培养。我国法学教育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有类似倾向,注重教授学生基本的法律概念、法学原理及法律基本规则的解释和应用。中国法学教育缺乏实践性和开放性,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完善,过于强调传授基本知识以及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解释和分类。近些年的法学本科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教学理念尚模糊不清,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重视对规则的理解和应用,尽管是对法学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但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达到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笔者认为,法学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巩固法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课堂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课程,学生都被视为接受知识传授的对象,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教学理念应当有所创新,从“教师要求学生学习”变为“学生想学习”,从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思维到学生主动思维的转变。这种转变,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转变,学生不再是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一种引导作用,学生不再受制于教师的思维,而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处理问题。按传统的传授法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性不强,也没有可供选择的机会,教师通常不会过多地去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而学生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传统法学教育过去几十年基本一直采纳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并以是否‘全盘接受课堂书本知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标准。”

如能通过对处理具体案件的方式培养人才,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律的基本规则,锻炼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高水准的伦理意识,以便达到维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引领社会伦理方向的目的,成就“法律人”必备的职业素养。

(二)创新性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内容及方法

我国传统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是由案例分析课、法庭观摩和模拟审判以及专业实习构成。不能否认,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在历史上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法学本科学生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践教学的目的也不再限于对法律应用的初步了解,而更多地转向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职业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法学实践教学的模

式、方法,以适应我国法治建设对法学人才的需要。概括而言,从法律职业教育的视角审视,这种创新性表现在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

所谓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就是要在原有的以课堂案例分析和专业实习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法律实验性实践课程”和“诊所式”职业教育模式,形成以课堂案例教学为基础,以校内法律实践基地为平台,以校外专业实习为拓展和补充的法律职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体系化是法学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法学院实现法律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初步的构想是:(1)理论教学中辅之以实践性教学内容;(2)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案例分析);(3)实训:主要包括观摩审判、模拟审判、社会调查等;(4)法律实验:建设法律实验室,全过程模拟司法实践。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平台。具体是:加强法律实验室建设,建立模拟学生律师事务所、模拟学生检察院、模拟学生第一审法院、模拟学生第二审法院,聘请学校教师、职业律师、检察官和法官为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全过程实践法律的场所;(5)专业实习,建立校外实习基地;(6)法学论文写作训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及法律文书的写作训练。

所谓内容创新,就是以法律职业教育为基本指导方针,加强法学实践教学的“职业化”,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法学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内容的法律职业化教育。

所谓方法创新,就是在法学实践教学中输入强化法律职业内容,比如采取“诊所式”教学法、“双师指导”教学法等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方法。

创新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必然要求这一教学体系具备完整性、互补性、能动性和社会性等结构要素。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实践教学内容具有完整性,不局限于法律职业的某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全面培养法学专业学生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二是这种完整性还表现在该实践教学体系完全按照司法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完整设计,包括程序的完整性和案件处理的完整性,以培养学生“职业的思维”能力。教学体系的互补性,是指该实践教学体系是一种“学院式”的实践教学,其不能完全替代司法实践中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具有补充性的职业教育;同时,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目标、功能各有所侧重,形成互补。教学体系的能动性,是指这一法学实践教学模式首先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而设计,从一开始就强调学生主动、自主的参与。无论是课堂的案例讨论、解决方案的拟定,还是模拟实践教学环节,始终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参与指导的教学思想,包括在模拟实践教学中,选择案件、选择指导教师、选择参与角色等,都由学生自主决定;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互动。教学体系的社会性,是指法学实践教学不仅仅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法律操作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具体案件的处理,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将具体案件的处理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的思维中来考虑。感受和领悟法律正义是如何通过对具体案件的处理来加以实现的。

四、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就我国法学教育而言,法学院不仅要重视法律基本知识的传授,还应在法律职业教育方面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所以,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应当立足我国法学教育的基础,以职业教育为基本导向,探索出一条“院校式”职业教育之路。就此而论,法学院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培养职业技能的,它还要向未来的法律职业者们灌输一种思想:一个法律人所应当承担的职业责任,是在职业和其他行为中承担起实现法律正义、公平和道德的社会责任。创新模式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整合课堂案例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在我国法学教学和研究方面,实体法与程序法一直处于分离的状态,实体法学者只研究实体法而忽视程序法,程序法学者只关注程序法而忽略实体法,双方只在自身的框架内分析和解决问题。程序法与实体法教学内容的脱节,导致存在于每一个真实案件中的完整内容被割裂,违背了案例分析的基本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实践教学应当以实体法与程序法教学内容整合为主线,辅以“双师同堂”教学指导,形成“双师同堂解析民事案例”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中实体法与程序法“分离”的现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的能力。“双师同堂民事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体系,在设计理念上,本着整合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实践教学内容的原则,强化案例教学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具体结构设计上,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司法审判的一般流程列出设计讨论、训练的专题,每一专题由若干典型案例组成。

“双师同堂民事案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分析真实案例为教学内容,采取师生间互动的教学方法,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双师同堂民事案例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有许多创新之处:第一,可以整合师资优势,提高教学水平。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是单学科的,割裂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有机联系。“双师同堂民事案例教学模式”开创了民事案例分析的新方法,由讲授实体法的教师和讲授程序法的教师同时上讲台,分别运用自己所精通的专业知识对同一个案例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讲解,以便提高学生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的融合和综合运用能力。第二,“立体”互动、辩论式教学方法,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双师同堂主持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的论辩式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参与性;通过课堂上老师之间的互动,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三,可以整合实体法与程序法教学内容,保证案例分析的完整性。首先是按照司法审判的一般流程设计教学专题,以案例分析为载体,以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有机结合为教学内容,形成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可以克服传统案例教学将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割裂开来的缺陷,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开创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观摩审判和模拟审判为辅的案例教学新模式。所有环节的案例均为真实的且有较大争议的案件,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

(二)引入“诊所法律教育”模式

兴盛于1960年代美国法学院的法律实践性课程――“法律诊所教育”,因其法律职业化教育理念和在法律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备受法律教育界和实务界的关注。21世纪初,这一教育模式被引入我国法学教育中来,10多所法科院校及综合性大学法学院均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在提高学生法律职业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诊所法律教育”注重从实践中学习,其与课堂教学相比较,在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具有方法上的优势。“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诊所方法的魅力在于它首先关注学习者和学习过程,并以此来促动教师去关注教育心理学,并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出评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诊所教学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传递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有的学者更是言简意赅地称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或‘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与课堂案例分析课教授学生案例分析的一般理论化的思路不同,诊所法律教育更注重法律职业技能的养成,通过真实地客户处理法律问题,有效地训练学生法律职业技能,包括担当一名合格的法律人所必须具备的判断问题、法律分析和推理、事实调查、组织谈判以及诉讼程序运用的多项能力;“诊所法律教育”还强调在处理实际案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强调作为一个法律职业人要在自己的日常执业中促进正义、公平与道德,为法律职业尽到提高法律及法律机构实现正义的能力的责任作出贡献。“诊所法律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执业环境”,这是法学院传统法律教育课程无法实现的。“在法学院设置一个模拟的或真实当事人的环境,组织这些技能的教授,使学生能够将以后的执业经历与曾在法学院学到的概念联系起来,就像学生们能够把毕业后获得的实体法知识放到他们在实体法课程中所学习的概念框架中一样。”。可以说,“诊所法律教育”是法学院教学中与实际执业环境最为接近的一种职业化教育。

(三)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法律实验室教学模式

在目前的法学院法律教育、法学教育模式中,实践教学课程主要有法庭观摩、模拟法庭和专业实习3个教学环节。就目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来看,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时间有限

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在课程教学课时中安排不超过10%的课时数(8课时左右)作为实践性教学的时间,主要用于观摩法院审理和学生模拟法庭开庭审理。这样的时间安排显然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时间要求,所进行的训练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式的观摩和模仿。

第二,不具开放性与缺乏参与的广泛性法学院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仅针对开设某一门课程的学生,比如,民事诉讼法的实践教学环节仅针对正在开设该门课程的学生进行,其他学生则无法参加;同时,也因为目前联系法院观摩案件审理的难度较大,给该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带来了困难。此外,也因为学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能够具体参与模拟审判的学生人数也非常有限,在仅能进行的一次模拟审判教学中,大概只能容纳不到20位学生参与实践操作。这种模式的实践性教学所能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

第三,缺乏系统性从目前法学实践性教学的运作来看,仅仅是对法院审判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行观摩和训练,而不是对某一案件处理的全过程进行观摩,缺乏系统性。这种只针对法律运作的某一个层面、某一个阶段的实践性教学,无论强度、规模如何,都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法律实际运行的全貌,其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改革措施如下:

1.明确建设“法律实验室”的意义

现代司法体系的运作离不开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组成的法律人群体,司法运作的成败与法律人群体的素质密切相联。西方国家已经探索出了较系统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主要包括:(1)注重法学教育中知识结构的要求;(2)区分不同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3)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4)职业法律人的特别培训。我们原有的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培养出既具有较好理论基础,又能娴熟运用法律的专门人才。通过建设“法律实验室”,在发挥理论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注入具有极强实效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法律人材。

2.厘清建设“法律实验室”的基本思路

建设“法律实验室”的基本目标是:以模拟实务操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训练学生运用法律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并通过这种实训检验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则的把握程度,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根据这一目标,“法律实验室”大致应按照以下思路运作:“法律实验室”是供法学专业学生进行法律实践操作的场所,“法律实验室”为开放性实验室,所有法学专业的学生均可申请参加,是一个开放性的模拟系统。按照司法实践的模式,设立:“模拟律师事务所”(供学生实践“律师业务”);“模拟检察院(供学生实践“检察业务”);“模拟一审法院”(供学生实践“初审法院业务”);“模拟二审法院”(供学生实践“上诉法院业务”)。指导教官由学校教师、律师、检察官、法官担任。

“模拟律师事务所”、“模拟检察院”、“模拟一审法院”、“模拟二审法院”等模拟法律实务操作机构的运作完全按照实践模式进行。比如,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是如何对一个民事案件进行咨询与的,具体的承办律师如何接受当事人委托、进行案件调查、撰写《状》,以及向法院提讼到出庭诉讼、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和律师上诉等。通过这种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训练,不但使学生全面了解法律是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也能使学生通过处理具体案件加深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基本规则的理解,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律师事务所、检察院、法院在实践中是如何运转的。

“法律实验室”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种完全模拟“真实场景”的全方位实训,按照上述策划,“法律实验室”在以下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第一,有优秀的指导教官团队参与“法律实验室”指导工作的教官除学校的教师外,还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检察官和法官;

第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完全按照司法实践中的操作程序进行“实验”。

中职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14篇

一、党校培训工作

为贯彻落实总行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升中层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与政治理论水平,根据年度党校培训计划,分行党校于2月28日至3月4日和5月23日至5月27日,分别举办两期中级进修班,来自管辖分支行、分行部门任职两年以上的中层管理副职及部分高级经理共90人参加了培训;为有效落实分行转作风工作部署,推进基层管理人员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分行党校于7月17日至7月21日和7月24日至7月28日,分别举办两期初级进修班,任职两年以上的分行部门团队主管、管辖分支行内设部门主任及经营支行正、副行长共137人参加了培训。

工作亮点:

(一)开展摸底测试,印制《学员手册》

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参训学员带着问题学习的自觉性,本年度培训在原有“领导动员并讲党课、外请专家授课、小组讨论交流、个人党性分析、班组总结鉴定”等教学方式基础上,在正式授课前开展了党的基本知识摸底测试,根据学员所掌握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在后续的课程中进行难点重点的辅导讲解,并精心选定教材,印制《学员手册》,增进学员对培训内容和师生间了解。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满意度测评

在原有教学方式基础上,今年党校培训还组织学员通过手机平台,对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培训材料的完备性、课程通知的及时性等十项内容进行分项评价,对整体组织和讲师安排情况予以总体评价,同时配合线下填写《课程评价表》,对培训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评价结果显示,两期培训主题鲜明,培训内容充实,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效果显著,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紧跟“转作风”工作实际,形成案例研究课题

培训除了对党的基本理论、党性修养等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外,同时结合分行从严治行、强化作风转变工作部署,联系日常管理实际进行分析思考,确定改进作风、加强管理方面的课题,形成案例材料并开展小组研讨。分行党校针对学员研究课题进行跟踪评估,对案例研究的改进情况进行效果评价,并将优秀案例向全辖推广,切实以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全行各项工作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四)增进培训仪式感和荣誉感,助力引领业务发展

建立进修班微信群,引导学员积极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课题研究、感想感受等内容,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培训结束后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对优秀学员和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并由优秀学员代表分享学习体会,在交流互动中有所思、有所悟,从而进一步将培训成果融入工作实际和业务发展。

二、重要岗位轮岗工作

根据总行关于重要岗位轮岗工作要求,我行反复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地毯式”搜索排查,尤其是对基层“1+3”关键岗位人员实质性轮岗情况进行梳理,确保轮岗人员范围全覆盖。

工作亮点:

(一)转换培训思维,采用卡通人物制作讲义

制作并下发了《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重要岗位轮岗和强制休假管理工作讲义》,以卡通人物形象作为不同类型的轮岗主体,从相关制度要求、轮岗职责分工、近期工作安排几大层面,对重要岗位轮岗和强制休假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

(二)下发工作模板,按季度通报完成情况

为及时掌握重要岗位人员的轮岗情况,向全辖下发了《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工作情况说明》模板,实时汇总轮岗数据、加强日常督促指导,并按季度做出情况通报,同时对下一季度轮岗工作做好提示,要求条线部门齐抓共管,对未完成轮岗人员进行重点关注与后期跟踪。

三、微信公众平台工作

本着“以人为本,迎‘人’而解”的理念,2017年全年,人力资源部微信公众平台——“人力之声”图文与H5作品共计44篇,包括【组织召开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举办2017年新员工入行培训结业仪式】、【开展纪念建军90周年座谈会】等内容。自微信公众号创办以来,粉丝数量活跃在1100余人,平均每篇阅读量都保持在500人次以上。

工作亮点:

(一)依托人物漫画形式,宣传解读《党章》

微信公众平台依托人物漫画这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制作了一期《看漫画·学党章——中国_章程精讲解读》的图文,后在行内引起广泛好评,作品使原本内容高深、枯燥的党课一下子鲜活起来,增加了教学趣味性和学习自觉性,让党员方便看、愿意看、看得懂,形成了党员主动学党章的良好氛围。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