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4589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84分钟。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1篇
作为师生都颇感棘手但又代表命题趋势的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理应引起教师、学生高度的关注并进行针对性的强化。除了日常复习教学中的讲、练、析中渗透小论文题所考查的主要能力的培养之外,教师单独安排针对小论文题型的专题复习也很有必要。教师可选择历年高考小论文题,分析其命题思路与特点,指导学生答题要领与流程,特别是通过对答题标准的解读及部分考生答卷与得分情况的反馈,给学生提供切实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适度的仿真演练,并倡导学生及时自我总结反思。在该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题型专项分析
教师可以结合高考真题,就小论文题型的基本类型、命题特点、考查思路与价值、基本答题要领与规范、历年评分标准与范文、可能命题视角与趋势等进行分析与指导。首先,对于历史小论文题型的解答要求,教师必须强调,既要符合写“论文”的一般要求,即必须具备小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又要体现“历史味”,要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力求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题目的训练与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举例论证、分析论证、引证论证、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等方法。第三,教师要相机给学生传授不同类型小论文题型的答题要领与技巧。比如,史料题的答题要领是:论题新,论点明,论据实,论证密。史论题的答题要诀是:先表态,得观点分;想论点,得分论点分;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作结论,得整体印象分;排好版,注意逻辑联系。小论文题型的答题要力求实现试题材料与所学知识的结合、具体史料与宏观背景的结合、论点与论据的结合以及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2.深化答题标准解读
历年高考小论文题型的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的解析,对于提升小论文题型复习效益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通过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的解读,可以使学生对小论文题型的要求与解答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训练与强化学生学习。比如,自 年起,江苏省小论文题阅卷更细化结构层次评分。具体标准为:前结构层次:考生完全读不懂材料,不能提供一个有效信息者,得0 分;单点结构层次:参考答案提供了6 个有效信息点,考生只要答对其中一个,就可以得1 分;多点结构层次:参考答案提供了6 个有效信息点,考生答对了几个给几分;关联结构层次:参考答案的第二层次提供了3 个结论,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在第一层次的6个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考生只要能答出其中一个结论就可以得3- 4 分;抽象拓展层次:考生能够回答出第二层次的3 个结论,表明对整个近代经济生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得5- 6 分。可以看出,这些权威参照,对学生的帮助意义是明显的。
3.量化范文借鉴意义
历年考生答卷范文的布局、论述形式及得分对学生解答的借鉴意义很明显,尤其是低分和高分卷的教训与经验,是复习时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的重要资源。以2011 年江苏卷满分为6 分的小论文题为例,得0- 2 分卷的考生答卷:新的生产方式在一天天地被发现和利用,于是人们抛弃了旧的生产方式。但旧的生产方式又拉着人们的经济,因为他们被抛弃,带来了相对严重的经济问题。所以旧生产方式不容抛弃,历史还应当有它的支持。该类低分卷的主要问题在于:审题不清,行文没按要求,体现在仅有论点但无论据,而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思维混乱、辞不达意等。得5- 6 分卷的考生答卷: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社会的近代化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旧生产方式解体会产生苦难,这体现为传统家庭手工业者收入减少,难以维持生计,然而新生产方式带来生机,这体现在……,有利于中国走向近代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新生产方式取代旧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传统经济社会结构近代化带来的利才是历史的主题。该类高分卷的经验在于:在总体布局上,思路清晰,能有序且逐层展开,先总论表明观点,再分论展开,最后尾论升华点题;在具体内容上,逻辑性强,能基于问题有效提取材料观点,并能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较好地做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并且在行文及规定字数控制上都比较到位。可见,往年考生的答题及得分情况,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答题样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明确答题规范与方向,从而减少失误。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2篇
新的课标,宽泛的高考立意,全面的史观,这些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帮助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历史观。
1、教学理念的转变。过去相对较保守和过于程式化的史观中解放出来,突破“只重史实”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进而上升到以“史论”的高度去看待高考、看待历史。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历史观指导,没有方法的历史教育是不能称之为科学的,从高一教学开始就不断渗透对多元史观的应用。如必修一对xxx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的评价;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洋务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必修三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这些题目都以多元的史观为角度,有比较经典的高考试题可供借鉴参考。
2、在新史观的指导下整合教材。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编排教材即体现在三个必修模块上,教材以专题的形式分别体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避免了传统教材体系的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的重复。 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政治制度民主化,教材从文明史角度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古代雅典和罗马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等重大主题。物质文明方面明确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突出了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在世界史方面,近代突出了工业革命引领的工业文明历程,特别注意在文明是关下人们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精神文明方面,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儒家文化成为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干。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3、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过去相对较保守和过于程式化的史观中解放出来,突破“只重史实”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进而上升到以“史论”的高度去看待高考、看待历史。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历史观指导,没有方法的历史教育是不能称之为科学的。从高一教学开始就不断渗透对多元史观的应用。如必修一对xxx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的评价;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洋务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必修三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这些题目都以多元的史观为角度,有比较经典的高考试题可供借鉴参考。
4、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在教学常过程中,应该注重多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关注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引导学生从更新、更具时代感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历史。对最新史学动态的关注,对一线的中学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之后,这都是我们必修的功课之一。在日常生活之中,更多地积累素材。要合理地运用教材。教材是教师师和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资料,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已有的资源。如相关版教材的知识链接,这些内容应该是专家们精心选来的,价值不容小觑。
我们使用的旧教材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
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史观。例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
多元史观在新课程中的运用,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僵化的看待历史的态度,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分析历史,从而适应了新时期的要求。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3篇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无不仅扣这三大历史任务。由于选拔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中的历史试题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即“是什么”)大约占80%左右,尤其是选择题部分,多以“是什么”即基础知识上设问为主,大题部分贯穿基础知识(包括教材的和所给材料上的),同时兼有“为什么”和“说明了什么”的问题。如2002年全国考卷第37题考查学生的“是什么”,第39题的第(1)、(3)问分别分析宋朝东京商业盛、衰的原因,就是考查学生“为什么”。2003年全国卷第37题的(1)、(2)、(3)、(4),主要考查学生“是什么”,第(5)问长城成为民族象征的原因,就考查学生“说明了什么”,第40题第三问“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_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英美最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考查了学生“是什么”和“为什么”。2004年全国卷第37题第(1)、(2)问即从能力着手,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而第(3)、(4)问又以考查“是什么”为主,其中第(3)问又贯穿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第39题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从总体上看该题与教材基础知识联系不大。2005年全国卷第37题美国黑人问题,考查了学生“是什么”和“为什么”,第39题第(1)、(2)、(3)问以考查学生“是什么”为主,第(4)问以考查学生“为什么”为主。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由此可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坚定不移地抓好历史基础知识,并做到能熟练地进行知识迁移,而不是“读死书”或者“死读书”。同时应多设问,把握基础知识实际上就是把握“是什么”。多设问实际上就是把握“为什么”,然后从中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即“说明了什么”。如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在讲到“丝绸之路”时,教材正文和地图上只讲到了其路线是从长安往西,向北经河西走廊,然后经过敦煌、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穿过今天的新疆,再到疏勒汇合。那么,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把握其路线外,应分析“为什么不直接从长安向西北走呢?”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部分历史讲活,这种“为什么”的讲课法在2005年全国考卷第39题第(4)问“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要自然条件”一问中,又再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又如,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只讲到了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那么教师在讲课时应分析“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开辟呢?”“为什么不可以提前或者推迟开辟呢?”这个问题又恰恰在2003年全国卷第40题第(3)问就考到。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在复习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线索化。历史知识的时空性很强,线索化就是要根据列出的线索,打破时空界限,打破教材原有体系,按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方面,分门别类,重新梳理,从而形成关于某个历史问题的完整表象。
从线索的内容联系来看,有纵向线索和横向线索之分。线索化首先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使知识更系统,因此,还要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的纵向联系;抗日战争历史横向关系是日本侵华、正面战场_、敌后战场_、国共关系。又如截取19世纪50年代这条时间纵线,横向地分析英、法、美、俄、日、中等国的政治特点,这样通过纵横串联,就可以理清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点的坐标体系,使学生形成一个“竖成线、横成片”的立体知识网,便于把知识学活。
无论采用何种线索复习,都要求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变教为诱,学生变学为思”。理出线索仅仅是引导学生登堂入室的第一步,而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串组成篇,应在教师启发指导下通过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来完成。如果缺少启发式的教学,那么内容的线索化也就失去了它的本义。
2.理论系统化。从近年高考试卷来看,理论性较强的问答题、材料题,甚至理论性较强的选择题的比重逐年增加。史论结合,寓论于史,既是平时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三历史复习中需要加强的重要方面。如果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力的提高就无从着手。而这些基本理论往往是教材中的隐性内容,容易为教师所忽视。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系统地逐步对教材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作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强化训练。高考复习局限在形象思维的处理上是不够的。在历史教学中,还须加强历史理论思维。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4篇
摘要:“史论结合”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策略。选择多彩的史实,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呈现多角度、不同观点的史料,避免史论的唯一性,加强对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论结合;教学策略
近年来,各地历史中考对“史论结合”的考查比重不断加大。“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论”。史实是史论产生的基础,史论则是后人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发表的看法。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将史实和史论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还历史教学以本色。
一、选择多彩的史实
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是建立在对基本史实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的史实越丰富、越全面,学生掌握起来就越容易。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生动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图画和图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借助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等方式,为学生展现多彩的史实。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也能对此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教学
一切知识的学习均开始于对概念的理解,历史学科也是如此。不全面准确地对历史概念进行解读,会使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浅表层面,从而导致他们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落脚点,无法在不同的知识概念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更谈不上对历史学科体系的构建。因此,我们应当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例如,讲到中国近代史时,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厘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其中,“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则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是指形式上虽然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已经在不断发展壮大。“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则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这样解释清楚了,学生就能结合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得出其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三、呈现多角度、不同观点的史料
四、避免史论的唯一性
有时,即使是面对相同的史料或史实,不同素养、不同立场、不同史观、不同时代的人得出的结论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尖锐对立的。历史评论既是历史学习的落脚点和归宿,也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处和着眼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论,而不是随意加以限制、强制,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当鼓励,尽量避免答案唯一。例如,关于“辛亥革命”,既有人说它胜利了,也有人说它失败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其实,教师只需要给学生提供4张图片——《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袁世凯率领百官祭孔大典》《签订“二十一条”》,学生就会形成较为辩证的认识。辛亥革命之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社会风俗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辛亥革命之憾: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没有实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让学生根据材料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就是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辩论会,让学生针锋相对,展开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锻炼,思维层次可以大大提升。
五、加强对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训练
要想训练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其前提是教师精选史料,最好不超过4则。这些史料既可以是教科书上的历史故事、历史图片以及引言、导语等,也可以来自课本外。这就要求我们多钻研、多积累。此外,选择的史料必须真实可信,要有可靠的出处,并且要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选好史料后,教师要围绕史料设计1~2道探究题,最好通过由浅入深的设问层层铺垫,引领学生在适度的新情境中,回顾已学内容,运用已会内容,或识别、判断,或联系、区分,或归纳、分析,进而走向必要的创新生成阶段。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两则史料,引导他们在比较的基础上,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趋势或者隐藏在背后的内容。教师最好让学生自行讲解,讲解时注意圈出关键词句,从而将对史料的解读规范化、系统化。
六、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尝试体验探索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每节课上,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某段话或某一章节的主要内容,要求他们先理解文中所讲内容,然后自己组织语言加以表达。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自行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让他们试着写写史学小论文,这是教会他们“论从史出”的有效途径。这种写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往往会提出一些新见解,甚至是某种新观念。学生只有动手找了、动眼看了、动脑想了、动口讲了、动手写了,才能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才能培养发散性思维,才能提高学习能力,才能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才有可能将此能力由历史学习扩展至其他领域,从而终身受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积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依据正确的历史观,结合史料,自主进行历史评论。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要充分相信学生,这样,他们的历史综合素养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提升,而这,也才是初中历史教学所应提倡的。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5篇
历史小论文范例
论文摘要: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现已收为重庆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彭水的竹板桥造纸术通过代代相传而延续至今,它是蔡伦古法造纸的再现,但这份遗产眼看就将要失传。本文通过对该技术的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探究了该技术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了技术失传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关键词:彭水;蔡伦造纸术;保护
彭水是一个位于重庆东南部的小县城,而在彭水的深山里的一个叫竹板桥的村落,还保留着一项最原始的民间工艺——蔡伦造纸术。
由于现代的文化正不断地对古代文化进行猛烈的冲击,使得不少的文化遗产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彭水的蔡伦造纸术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要加紧其保护的步伐,在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找到一个同时具有保护和开发的方法。
一、蔡伦造纸术的历史渊源
东汉时,农业发达,国力强盛。蔡伦于东汉元年发明了用植物造的纤维纸,起初蔡伦造纸的原料多为树皮、破布、旧鱼网、麻头等造出的纸既轻便又美观。1蔡伦把这一重大发明上报了朝廷,受到嘉奖,并通令全国一律通用[1]P430。从那以后,纸张便以新的姿势进入了社会文化生活中,并逐步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社科论文到公元3,晋文帝司马睿迁都金陵(南京),随即使造纸术从黄河流域传到了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2]P591。
据竹板桥的造纸术传承人刘开胜介绍:早在清朝康熙年间,为了避难,他的先祖刘国伦从江西举家从江西西迁,在途经彭水县朗溪乡的竹板桥时,因看到这个大峡谷有山有水,山高竹茂,谷间河水清澈,两岸竹林青翠,形成一条有长约10公里的绵延的竹海,于是决定扎根下来,世代繁衍,以祖籍相传的造纸术为生,营造家园。从那以后,彭水竹板桥的蔡伦造纸就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到如今已有3的历史了。
二、蔡伦造纸术的社会文化价值
1、保留传统文化的生产工艺
刘氏造纸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老造纸术的传统工艺,代代相传,不断改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保留了当年蔡伦造纸的传统72道工序而成纸的工艺。原始的`造纸工序大致有打浆、调料、上浆准备、流送布浆、脱水成形、压榨脱水、烘干成纸、表面处理[3]P585。在竹板桥主要的工艺工艺流程有:取料(主料竹子,辅料石灰)、制料(浸泡,发酵)、制浆(碾碎,踩料,搅浆,制备桦叶)、成型(舀纸,榨干,打光上色)、干燥(揭张,晾晒)、包装保管六大工序。二是发展了传统的造纸法,自上世纪70年代起,改变了原始张型,从原来的每张30*50厘米逐渐改进为现在的规格,提高了产品的经济价值。三是保留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在每年开始伐竹进厂前,要祭祀蔡伦、山王菩萨、土地菩萨,在春节、月半这样的传统节日里也要将他们与自己的祖先一同祭祀;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号子、山歌,现今仍在传唱;同时还保留着多种禁忌,加重了它的神秘感,增添了更多的魅力。据村中刘开胜介绍:以往蔡伦先师发明造纸时,他造出来的纸张极不均匀,结构性也不强,很容易被扯破,长期以来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有一个晚上观音菩萨托梦给刘国伦,让刘国伦在纸浆中加入桦液(桦叶碾碎)便能使纸张成型。事实果真如此,于是这技术便成了竹板桥人的“专利”。
随着行业资本、技术、规模、品牌等全面竞争阶段,造纸行业的现有规模、素质、结构必将逐步升级。技术发展将是引进开发并举,重点在原料、产品、环保、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方面的适用技术[4]P145。竹板桥的造纸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机械动力,也不加入化学原料,其生产过程既节能又清洁环保,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2、见证古代文明的“活化石”
从造纸的工艺流程来看,企业管理论文72道工序道道都是就地取材,生产工具也全部来自于大自然,这就和古代的不发达的工业相吻合。而它能够奇迹般地传承到至今,还依然不被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取代,这充分证明了该工艺是古代造纸文化的辉煌。
村中刘开胜说:我要与这个部落同在,死后也要埋在这里,和先祖们一起守候家园。我决不能让这个祖传的“传家宝”断根,我要把造纸的72道工序的秘诀记载下来。作为“遗产”留给后人,让竹板桥原始造纸成为见证蔡伦造纸的“活化石”。
3、蔡伦造纸术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工业还不发达的时候,这种草纸就是人们的生活用纸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女性。
其次,它还是巫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彭水,从贫到富、从民到官,都会用到这种草纸。人们或是对先祖的尊敬、或是对财神爷的崇拜、或是向上天祈福、或是对死人烧钱化纸,基本上都用这种草纸,这也使得巫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得以兴盛。
再次,它还能增加收入。在竹板桥土法造纸是他们的惟一的农业以外的经济收入[5]P298。草纸生产出来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更多的是走向市场。据刘开胜介绍,大约半年的时间方能生产出来一批纸,这批纸大致能卖到5000-6000元不等,这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扩大了他们的经济来源。
三、蔡伦造纸术的保护与开发
(一)濒危的现状及原因
竹板桥是一个大山深处的几乎与世隔绝的自然村落。竹板桥的造纸在3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注入新的元素,县、乡政府也在给予大力的支持,但如今的造纸术依然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村中现已还剩下两家还在做纸,眼看该技术就要失传了,其主要原因有:
1、土纸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自魏晋以来,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以竹子为原料生产的草纸大量被用来制作祭祀和迷信活动用的纸钱,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大量印刷品占领这一市场,土纸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虽然竹子的间伐有利于竹林的更新换代,但在实行封山育林、严禁砍伐的政策下,其原材料的来源已突显矛盾。
2、科学技术的进步,限制了更新发展的空间。随着机制纸、卫生巾、纸巾等的广泛使用,草纸已退出了作为生活用品的市场。
3、受市场和经济收入效益的影响,后继乏人,生存困难。土纸全用手工,生产工序繁复,效率低,每斤竹子产值仅有1元钱,青年人不愿再居住在闭塞的山沟里学技艺,纷纷外出打工,使得竹板桥造纸术有断代遗弃的危险。
4、政府的拨款迟迟未到,这使得村中的人对政府有些迟疑,论文网都不愿意从事造纸的行业。
(二) 保护与开发措施
作为一份十分珍贵的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
1、打通村级道路,基本解决行路难和造纸的原材料来源问题,保证有可靠的材料来源。
2、寻找传承人。初步确定1至2家给予重点保护,让青年人对此技术加以学习,使得让该技术得以顺利传承。目前,关键的问题就是老一代与青年一代之间的技术断代,寻找的新的继承人保护的最佳方法。
3、政府切实搞好拨款问题,在保留原来的特色的同时加强造纸术的技术革新,用技术创新尽快、更好的提升竹板桥的知名度,以创新求市场、求发展。同时作为一个“大山深处的蔡伦部落”,它不仅是竹板桥人的劳作结晶,还是重庆的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故政府要加强调查、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晓这份宝贵的遗产。
4、政府扶持竹板桥村修建专门的房子,在堂屋的中央建立“蔡伦祠堂” ,并塑造一尊“蔡伦”的雕像,在屋子里陈列竹板桥的相关造纸工艺成果。同时对竹板桥造纸工艺实施建档,并将其收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中,以物质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
四、结语
蔡伦造纸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宝贵遗产:从造纸的原料看,它是古代造纸术的延续;从工艺流程看,它是造纸发明初期的历史再现;从应用范围看,它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不但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作用和增强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的媒介作用,而且还有促进对外交流的纽带作用。因此,对这份宝贵的遗产,我们应倍加珍惜,切实保护好它。
参考文献:
[1] 中国小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中国小百科全书.科学技术[Z].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6篇
我们主张多元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多元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四种史观,即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除此之外,还有革命史观、阶级史观、正统史观、英雄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在新课标改革之后,传统的革命史观和阶级史观逐渐淡化。
现代化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在认识历史的范围上,要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将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视为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文明史观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7篇
我上了初中以来,自从我上了八年级,我真心喜欢上了物理。
曾经听同学说过。当然上了初中,我就会喜欢上物理。
在这里,我只是想,“喜欢一门课程,自然也会喜欢上那门课程上的老师”,这句话我真的体会到了。
我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很喜欢上自然课,因为自然课上不仅有趣,而且还可以去实验室做一些有趣的实验介绍一下我的物理老师。
我的物理老师姓郭自从,他人很胖,再加上一副黑色边框的眼睛,显得很有学问。不过,他不是我们学校的物理老师,而是我们补课的物理老师。他虽然是我的补课老师,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他。
郭老师说话很幽默,讲起课来也是十分生动,我更加地喜欢物理了,而且,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物理学好,将来也当一名老师,当一名物...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8篇
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课堂快乐起来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 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 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 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 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 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 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 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 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 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 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 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1课课 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刘胡兰,受到了世世代 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遗臭万年,象奸臣秦桧,长跪地上向人民请罪。”这时我指导学生看课文《刘胡兰》、《 秦桧》的插图。进而激励学生:“我们学习了历史,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我们应当做象刘胡兰那样的人,有远 大的理想,高尚的气节,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 果。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 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 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 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 。如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 ,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 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 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 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 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 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 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
一 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 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 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 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第19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 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 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做出“中国”和“西汉 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 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 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 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彩图27“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 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 ,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我紧接着提出第 四个问题:“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由于课文中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 很难准确,而这个问题又是必须了解的。我告诉学生:“在蔡伦之前造的纸质量差,易脆裂,厚薄不一,急需 改进。”我又指着《蔡伦》图说:“东汉宦官蔡伦在公元1改进了造纸,造纸原料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 。”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 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 ,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 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第18 课《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 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 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几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 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悔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 万险,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 不容易在经受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 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张骞 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时我又强调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和 外交家。在他二出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得到频繁的交流,并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使新 疆地区正式归于中央_的统治之下和开辟“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使学生对 张骞在历史上做出的重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课文中提出的“张骞对我国历史上做出了什么贡献”的思考题。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 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 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9篇
一、多元史观内涵解读
我们主张多元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多元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四种史观,即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除此之外,还有革命史观、阶级史观、正统史观、英雄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在新课标改革之后,传统的革命史观和阶级史观逐渐淡化
现代化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在认识历史的范围上,要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将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视为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文明史观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二、新史观下的历史教学
新的课标,宽泛的高考立意,全面的史观,这些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帮助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历史观。
1、教学理念的转变。过去相对较保守和过于程式化的史观中解放出来,突破“只重史实”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进而上升到以“史论”的高度去看待高考、看待历史。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历史观指导,没有方法的历史教育是不能称之为科学的。从高一教学开始就不断渗透对多元史观的应用。如必修一对xx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的评价;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洋务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必修三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这些题目都以多元的史观为角度,有比较经典的高考试题可供借鉴参考。
2、在新史观的指导下整合教材。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编排教材即体现在三个必修模块上,教材以专题的形式分别体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避免了传统教材体系的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的重复。 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政治制度民主化,教材从文明史角度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古代雅典和罗马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等重大主题。物质文明方面明确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突出了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在世界史方面,近代突出了工业革命引领的工业文明历程,特别注意在文明是关下人们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精神文明方面,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儒家文化成为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干。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3、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过去相对较保守和过于程式化的史观中解放出来,突破“只重史实”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进而上升到以“史论”的高度去看待高考、看待历史。
4、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在教学常过程中,应该注重多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关注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引导学生从更新、更具时代感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历史。对最新史学动态的关注,对一线的中学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之后,这都是我们必修的功课之一。在日常生活之中,更多地积累素材。要合理地运用教材。教材是教师师和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资料,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已有的资源。如相关版教材的知识链接,这些内容应该是专家们精心选来的,价值不容小觑。
我们使用的旧教材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
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史观。例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
多元史观在新课程中的运用,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僵化的看待历史的态度,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分析历史,从而适应了新时期的要求。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10篇
历史写作;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自2001年在北京高考历史卷中推出小论文题型以后,历史写作题以其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考查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助推课程改革及其保持区分度等优势,逐渐受到考试命题者的赏识青睐,并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省份历史高考的亮丽风景线。为应对高考历史写作题,老师们开始在平时的作业中进行历史论文写作的训练。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历史论文写作题、如何指导学生撰写历史论文,成为当前历史教育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笔者最近从有关材料上获取了一道美国中学历史作业题:关于奴隶问题的短文。
1。作业介绍:完成一篇字数500—600个单词的短文,这篇短文要以两本关于奴隶问题的书为基础,其结构是以高中最常用的五段落格式来表达。这两本关于奴隶问题的书分别是:
(1)To Be a s1ave,by Ju1ius Lester。
(2)The Narrative of the 1ife of Frederick Doug1ass,by Frederick Doug1ass
你可以从下列四个主题中选择其一作为你的主题
(1)奴隶制度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残酷的;
(2)奴隶制度是非人性的;
(3)奴隶主受到奴隶制度的消极影响;
(4)奴隶是比奴隶主更好的人。
2。作业要求
引言段:
(1)引言段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且贯彻主题(3分);
(2)引言段要用正确的陈述语句(3分)。
短文主体:
(3)每个段落用正确的相关主题句开头(9分);
(4)第一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5)第二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6)第三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结束段:
(7)最后一段以另外一种方式重述你的主题并结束全文(3分)。
3、质量及语法要求:
(8)没有任何错别词(3分);
(9)正确地引用支持你论点的信息(2分);
(10)所有句子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句子都不需要重新改写(5分);
(11)把引用文献放在正确的页码上(2分);
(12)正确利用两本小说,每本小说至少引用三次(2分)。总分:50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历史习作是这样阐述的:“撰写历史习作是体现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内容之一,也是历史学习评价的方式。通过撰写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
[1]历史作业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检测、反馈、提升、发展的作用。历史习作作为一种历史作业类型,伴随着高考历史论文热,教育者的研究也见多起来。郑连生老师指出历史论文的写作要注意选题切入口要小、阅读广博、取材精实、批改时宜面对面。
[2](P68)北京特级教师曹家骜指出撰写历史论文题目要注意审题,确立标题,推敲论点,组织材料。
[3](P65—66)张树生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开展历史论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P42—43)历史论文的教学需要老师设计情境、提供材料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给学生写作空间,并恰当评价给予适时反馈。现有的研究成果一部分主要集中对历史论文题型的撰写及教学指导进行探索,另一部分则主要是对历史高考小论文题目的命制特点及解题技巧进行探究,对历史论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论述不多。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11篇
记得在xx年会时,听到让我感触的理论,几次都欲与专家进行对话,阐述我的想法和疑惑,但苦于会场交流的人太多。此次培训让我有了与专家对话的机会,当然激动之间我很杂乱地提了很多问题,甚至让戴xx老师摸不着头绪,现在回味起来,我提问重点有:
2.戴xx老师今天讲座三次提及今年珠海年会。两次高端研讨对今后一段时期历史教学无疑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仔细比较,两次年会对历史教学变革的主旨是否出现冲突?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透露出的今后教学探索是“历史学科理论”(我试着百度这一词汇,未曾找到准确定义),而全国历史教师教育委员会倡导的是“杜绝以论代史”“人性”“强调史实的多元理解”。
全国历史年会上xx师大教授杨提出中学历史教学需“宽容理解基础上认识”“让学生体验到历史是渐进性发展历程”,此认识基础上对现行历史教材即将变革的疑惑。现行教材04年通过审核,实施未10年,虽质疑声不少,但其成效尚不能“盖棺论定”,目前许多质疑翻开每册目录前言都可以解决,根本不能算问题。
4.史观在现行课标、教材中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如何要求的?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正如xx年会沙龙中中史参任鹏杰主编质疑时下火热的文明史观甚至只是国人的自娱自乐,国外未系统提出。史观只是为我们认清历史史实提供某种标准或者角度,与其强调角度,不如通过史料甄别历史真相。
全国历史年会上秦晖教授重讲xxx,许多史论颠覆了我们通常对xxx的了解;珠海年会上钱乘旦教授的讲座也颠覆了我们很多历史认识。随着很多新史料的发现、旧档案的解密,在应试标杆下我们历史教学应该还给学生多少历史真相?
当然除以上问题外,现在写这篇心得时,还滋生出其他很多思考,有些是突然联想到的、未成形的“片断”,在此不一一述说。在接下来暑期生活中,我将针对性阅读、学习,希望能在以上问题中有所突破。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12篇
一、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历史知识本身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二、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又是历史高考、中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1.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了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请记住我站域名/
2.史论结合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不仅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而且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词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琢,有抽象但不深奥。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例外。
(1)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辑层次的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13篇
浅议高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
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的历史小论文试题还被收入江苏高考历史说明“典题示例”。小论文题成了历史高考的“时尚”,这种题型设计旨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是一个较好的尝试,符合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预测,的高考试卷中还会继续保持此种题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历史小论文题不管分值还是字数要求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能力要求不断提升,从论证材料中的论点到给定主题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围绕主题多角度论证,而江苏考生小论文得分普遍偏低。因此,要想在历史考试中有所突破,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应该重视对小论文题型的指导。
一、了解历史小论文题型
在至20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考察的小论文主要有两种题型。
1.史论型:要求考生论证说明某一历史观点。
如:(江苏卷)22.(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略)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对于史论型历史小论文,要深入分析其观点的实质和内涵,作出正确判断。
2.史料型: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史料中提炼出文章的主题,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如:(江苏省南泰扬宿高三历史二模)(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拥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关于这三大革命,它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从而使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欧化、非洲的分割及对亚洲和大洋洲的支配成为可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00字左右。)
对于史料型历史小论文,要全面准确理解背景材料,从材料中领悟历史信息和内在含义。审视材料,从历史发展的宏观特征中把握主题。
二、历史小论文写作存在问题
从20江苏卷考生的答题情况看,22题第三问分值为6分,均分为,约70%是0~1分。为什么这么低?看几份样卷。
样卷:0~1分卷:
例1:新的生产方式在一天天地被发现和利用,于是人们抛弃了旧的生产方式。但旧的生产方式又拉着人们的经济,因为他们被抛弃,带来了相对严重的经济问题。所以旧生产方式不容抛弃,历史还应当有它的支持。
例2:改卷老师辛苦了,奖励你一朵小红花。
样卷:2分卷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广大农民破产。但是,自然经济的瓦解,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的传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时代趋势。大量农民进入工厂成为工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随着无产阶级的壮大,五四运动爆发,中国_成立。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样卷集中反映了考生常犯的错误,如:没有观点;逻辑性不强,唯物史观欠缺,不讲两点论,更没有重点论;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只会摘抄原文;语言表达含糊不清,不能史论结合,更不能论从史出等。总结这题的阅卷特点是总体给分,不打小分;摘抄原文不给分。口号是不打保险分,不给感情分。
我们再看满分的样卷:6分卷
在经济近代过程中,好处、坏处都存在,但积极影响还是主要的。
旧生产方式逐渐解体给农民带来了苦难,他们无法维持生计,生活困苦,跟不上时代步伐,也不知何去何从,不知自己要做什么。但迷惘和痛苦的`过程是短暂的,蒋梦麟在书中写道:“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有人沾沾自喜,有些女孩纺织物品准备销道国外去。《川沙县志》中有说:“女工本事纺织,……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人们很快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向,新生产方式促进社会进步,虽有叶圣陶文中的“老婆婆”,但近代化仍是利大于弊。
样卷点评:这是一篇很好的符合小论文规范的文章。标题醒目合理,论述根据题目要求,围绕材料展开,史实清楚,观点鲜明而且言之有据。开头有概述,结尾有呼应。
那么一篇好的应试小论文的标准是什么?
(1)主题明确符合要求,力争富有创意。开头要诠释观点:开门见山,突出观点。
(2)论据充实,引用的材料恰到好处。
(3)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详略得当。
(4)史实准确、翔实,语言要有学科特点。
(5)结论正确,首尾呼应。能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抓住本质,给人以深刻启示。
三、掌握历史小论文写作的技能
200多字的小论文该怎么写?历史小论文写作,必须具备三要素,那就是论点、论据、论证。但是,高考试题中往往有严格的字数限制(200~250字),要写好这篇小论文,尽可能拿到更多分数,建议考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题。
1.阅读审题,确立主题。可先看问题后读材料,再审题目中特别强调的要求,然后确立观点。对于史论题,由于题干题目已经提供,只要略加改造即可。对于史料题,先要阅读史料,阅读时注意材料(包括题干和引文)中能给我们思考提供的信息点,之后提炼观点。
无论是哪一类型题目,关键是要读清楚设问,寻找材料关键词,提炼概括,亮明观点。
2.围绕论点,筛选史实。选择论据时,一定要注意史实论据的典型性、针对性、确切性。选择史实材料的宗旨必须与论点吻合,才能发挥证明论点的作用。另外,几乎所有论述题都要求考生“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切勿小看“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两个短语,它意味着要求考生在论证观点、筛选史实时,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史实,而且要把书本中所学的能证明观点的典型史实挖掘出来,简单来说,论据即“材料史实+所学史实”。
3.谋篇布局,史论结合。历史小论文总体结构通常为:总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结论。由于字数有限,分论点不宜过多,但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尽可能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可以用历史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还可以用不同的史观分析问题。考生需要结合题目材料本身所提示的视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逻辑清晰,撰写成文。考生把论点论据紧密整合撰写成文。一定要牢记紧扣主题,观点先写,论据紧跟,论据不能空洞重复,客观分析。最后一句话结论,首尾呼应,揭示历史规律。行文要注意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述,而不要用政治或文学语言,更不要滥用文艺性的修饰语,否则是徒费文字,无分可得。撰写时字迹一定要清楚,便于批改,容易得分。
在高考新形势下,每位文科考生都应未雨绸缪,重视历史小论文题,掌握解题要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14篇
当人们在世俗浅薄的喧嚣中慢慢沦陷时,城信二字也就贬值了。还记得读古文时,向教师询问“尾生之约”的故事,教师讲解后,我们却不约而同笑起来。老师脸色略变,没笑也没说什么,只轻轻叹一口气。瞬间大家的笑声有了停顿,那声叹息里分明隐藏着些许苦涩,也许几千年来的读书人在关于“诚信”的问题上,都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诚信真就变得如此卑微了吗!我不信。在漫漫人海中,点一盏心灯,开始寻觅诚信。其实,不是所有的诚信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诚信依然在那些纯朴美丽的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你看……
诚信是买东西忘记带钱时,老板仍将货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门时的轻轻的一笑。
诚信是在一连串失败后,朋友们主动伸出的那一双双温热的手。诚信是为徘徊在路边的陌生人指路后,看到他脸上的粲然一笑。
诚信可以是从前百年老店里赊帐的帐单,...
电视机几乎已经进入每一个家庭,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请根据下列提示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说明电视的用途。电视为我们提供了栩栩( vivid )如生的世界,通过电视我们可以观看比赛,可以观光、足不出户便知世事。电视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可提供多种教育节目。电视也有诸多坏处,损害眼睛,看太多电视影响工作和休息,减少孩子的学习时间。注意:1. 应阐明自己的观点;2. 词数:120 左右;3. 生词:影响— influence, affect .「参考范文」Now more and more people own televisions, which present a very vivid world to us. On television, we can watch exciting matches, see most of the places of interests without going there ourselves. From TV, We learn many thing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Television also plays an educational role in our daily life. Children enjoy learning much interesting knowledge from TV. By providing various TV university courses, television offers various educational programs for different viewers.However, television can also be harmful. It hurts our eyes. Watching TV too much influences our sleep and work. Now many students spend too much time on TV, which reduces their study time and does great harm to their health. In short, we should regard television as our assistant,not our master....
以下《800字精品议论文范文》由出国留学网小哥为您倾情呈现,希望对您人生有所帮助!
浴不必江海,但求去垢;衣不必绫罗,暖者最佳;食不必珍馐,须适脾胃。很明显,如此简单却实际的追求,在当今社会忙忙碌碌者看来,注定会被扣上“不思进取”的帽子。我们竭尽所能,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物资财富。这种财富是巨大的,它以所有人的急功近利为代价,却将无数人平淡的追求、简单的梦想吞噬。
很欣赏一句话:万钟于我何加焉。是啊,我们崇尚高大,崇尚峰顶,可是终有一天,我们住进了大房子,谋得了高职位,可心灵却因为疲惫而再也焕发不出活力。此时,大房子是一座港湾还是一座坟墓?高职位是一张名片还是一块墓碑?
不由得赞叹起“适”这个字的美妙。“适”者生存,与物竞天择无关。如果一杯香茗一捧炉火就能满足,何必违背本心追求浮华!于山林间放浪天性,于茅屋中闲听风雨。如果一本好书一方纸砚是你的最爱,何必钻营入世之道!闲敲棋子落灯花,更能让你体会到生活的妙不可言。“适”,是汪清潭,它不是华丽的浴缸,丝绣的浴氅,却能恰到好处地让你体味到洗濯灵魂的快乐;“适”是古朴的线装书,没有让精美的装帧蒙蔽它的本质,却可以让人如坐春风。
于身心疲惫时,我喜欢到各处流连徜徉。凡世中不乏乐观满足之人。酒店旁边的大排档里,有穿着随意的人喝酒划拳;商场打折的专柜前,常会看到小姑娘用很少的钱装点自己而露出喜悦目光……他们都是那么地让人动容。他们不去奢求不去攀比,他们泰然自若地料理柴米油盐;他们更容易获得平凡又奢侈的快乐。比起那些节衣缩食换得一只名牌包回家供奉,为了按揭逐渐变成赚钱机器的人们,他们找到了“适”的所在。难道我们还依然将他们看成社会的草芥吗?不,我觉得,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一切的一切,“适”者为佳。我们之所以有生活不顺人心,幸福难觅的感觉,恰恰因为我们背上了太多不适合自己的包袱。当我们看到电视上山村的孩子即使困顿也依然笑容灿烂,我们的心理会涌起隐隐的羡慕吗?若果真的如此,我们何不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去做?
万钟于我何加焉。如果我们逐心灵之水草而居,我们将发现,“大”是那么的浮夸,而“适”才是幸福的真谛。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15篇
一、历史概念的逻辑性的体现
1、确定的时空定位
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都是确定的。在人们现在认识能力达到的历史长河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坐标。虽然逝者如斯,但“故垒仍在”,研究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为的就是给历史更准确定位。如“改革开放”,虽然开始于1978年,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生于1977/1978”的快乐,30年后,人们更能理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就是改革开放。1978年因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坐标意义。
2、历时性和共时性
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发展(或转变)、结束(完成或消亡)的纵向发展过程。共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等的横向联系。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纵向发展,历时性经历了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20世纪初期最终形成三个时期。一直到今天,这个市场还在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横向联系我们在探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就要注意19世纪中期的共时性问题,如工业革命、政治变革(改革与革命)、殖民扩张、交通运输的进步等。
3、结构性
所谓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就是指概念自身随时间变化而演变的时序性结构以及概念与其他概念相关联而形成的逻辑性结构。如垄断组织,随时间演进经历了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的时序性结构。垄断组织又可以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形成因果的逻辑结构。考查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更能测试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或趋势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的能力水平,拉开其差距。很多考生在这种类型的题目面前丢分。
二、高考对历史概念的逻辑考查例举
1、对概念内涵的考查
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的特有属性,即是什么。对历史概念而言,就是这一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性质。高考对历史概念内涵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第一种是直接考某概念的内涵。其设问形式通常通过一定背景材料提示出某概念,然后问其特点或性质是什么。第二种是通过对同一概念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考查概念内涵的变化。
【例1】(2007全国文综一、14)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
A.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B.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
C.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D.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例2】(2007全国文综二、22)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上述两题实质一致,都是考查概念的性质,只是手法不同。前者简单些,后者涉及时序发展,要抓住时间变化来比较。如果我们注意到资本主义列强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因此排除A、D。但是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纷纷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组织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调节力度,但列强之间如美日还是有贸易摩擦,排除C,就可以选B。所以对于概念内涵的考查我们有两条制胜法宝。
其一、掌握概念的性质。万变不离其宗,概念之所以要成为概念,是因为有其独特的性质。如八旗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兵民合一。因此例1可以毫不犹豫地选D。
其二、分析概念的时空尤其是所处的时代特征。通过对这些细节尤其是阶段特征的推敲,可以迅速排除干扰项。如例2,抓住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但后来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特征,可以毫不犹豫排除A、C、D。
2、对概念外延的考查
概念的外延是指所指的事物组成的那个类,即哪些是。历史概念的外延也就是界定概念的范围和组成。高考对历史概念的外延考查一般采用不完全列举的方式,通常的设问方式是下列某某属于或不属于某概念。也可以以组合题的方式命题,分析哪些现象具有某某属性,但不常见。
【例3】(2007广东历史、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
从本质上讲,对概念外延的考查是对概念内涵的考查的一种特殊方式。本文只是为了指出这种类型而把它们单独列出。解题方法参照例1、例2。
3、对概念之间结构关系的考查。
这些结构关系主要体现为时序性结构、同一与差别结构、递进结构、因果结构、属种结构、模态结构、程序性结构等。详见笔者文章《高考历史选择题对历史概念结构关系考查的规律》(《历史学习》2008年第1期)。
三、建议:历史概念学习要达到三重境界
1、吴宫花草埋幽径
历史虽然远去,但毕竟真实存在过。对历史概念的学习而言,最基本的就是要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概念的性质(尤其是特征)搞清楚。把握“吴宫花草”的细节,尽可能复原历史原貌。如垄断组织,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来,地点:美、德等资本主义强国,性质: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后在经济生活中居垄断地位的企业集团。这是最基本要求和最低境界。
2、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历史概念在时间长河中不断演变,同一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因此对历史概念的第二层次要求是要掌握概念随时间推进的阶段变化。同样以垄断组织为例,垄断组织经历了由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的发展历程。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16篇
初中的时候,我不喜欢学历史,就像听天书一样,每节课都昏昏欲睡。我一直不明我们学历史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知道那些我们还没出生就发生的事情呢?
时间,地点,时间,过程,领导人,结果和影响,评价——这就是历史。我不知道历史在发生的时候是偶然的还是被人安排好的,但是我知道我们学习它的时候,是被安排好的。就连评价都是安静的躺在那里,等你去背它。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的历史是开卷考试。我基本每次都做不完,时间过去一大半的时候我在奋力翻书找选择题的答案。可恨的是,我干干净净的书上居然总是找不到答案。
和老爸看电视的时候,看到电视上说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我总是问老爸,这是谁呀。老爸每次都说一句话:“你历史怎么学的?”
是啊,我也很郁闷呢!我历史怎么学的?
前两天班里举行了一次辩论会,辩题是“李鸿章到底是著名的外交家还是晚清的_贼”。这个题目是我们班自己选的,当时还有关于慈禧太后和曾国藩的.,可是慈禧太后被否决了,曾国藩又不感兴趣。
其实我当时已经很喜欢学历史了,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历史老师。虽然高中也是先学鸦*战争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历史在那位历史老师的讲述中,就活起来了,虽然我还是记不住那些基本的东西,可是我开始对历史感兴趣了。我想历史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把当时的社会描画的生灵活现,这不仅仅现象的反映,也是在发展着中国的文化。
可是我没有参加辩论,因为,在我心中,李鸿章不是作为个人被载入史册的,而是但是整个的社会。并且无论在你眼中李鸿章不论是_贼还是外交家,那些都已是百年前的事。我们不应该再追究谁对谁错,历史不会因为大多数人怎么想就被改写,就能重来。李鸿章不论做过什么,放在那个时代里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做的是了解,感知和通过对他的学习来完善自己。
历史不仅仅是李鸿章。
我想说的是,历史在演变的过程中,是按照人类、社会、自然的发展规律成形的。我们应该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在每个人的心中,对每一段历史的认识是不同的,不要把自己的当作唯一正确的,然后和意见不同的人争的面红耳赤,也不要拘泥于课本对历史的评价,要知道课本的人也夹杂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17篇
毕业五年来,我在应试教育的框框下努力探索,以研究高考题为突破口,通过对全国新课改地区高考试题进行比较,“洞察”xx高考命题的规律,成功地使教学不偏离应试的方向。为此工作以来,我所教班级在小高考和高考都有出色的表现,在许多报刊上也发表了数十篇以研究“题”为主题的文章,但也是这种教学探索现如今使我越发感到教学的“瓶颈”,越来越感觉到探索的路子越来越“窄”。本月15-16日在xx参加全国历史年会,接受了一次历史教育的“洗礼”。在听了特级教师的课、名教授讲座之后,似乎对今后历史教学有了一点思考,但经过这次培训后,让我思考也更多,很多内容需要梳理,很多教学问题需要研讨。反思自身的教学,我感到有些疑惑。当然这些疑惑并不是那么无绪,很多问题可以动笔去梳理,可以在今后教学中理清,而且梳理中不仅能探索出今后的教学之路,还能借机写点东西,丰富自己的见识。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18篇
人在尘世间,在追名逐利,勾心斗角的夹缝间生存着,总以无限委屈的眼神望着超然的佛陀说,我所承受的,实在太多太多。然而假如明天,你成了佛陀,又怎能承受他了却世事,心境皆空的寂寞?
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又怎能知道鱼在池中艰难地争夺吃食,亡命地逃出捕食者的.虎口?这般易失易得的生生死死,又有何乐可言?而人间俗事尽管烦扰人心,然终不有性命之忧,又有何悲可言?
当你慨叹自嗟的时候,设想假如明天你就成了别人,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感慨不过世间一尘,微不足道。
凡人们惊羡于圣人的成就,心中总有不服,于是上帝让凡人经历种种磨难,体会圣人之苦。多数人只管仰头怒视上苍,只有机少数人埋头默默向前走,最终也成了圣人。假如明天凡人都成了圣贤,才会闭上喋喋不休的嘴巴,情愿做回凡人。
我愿做一个幸运的凡人,怀者我满腔的愤恨与不平,去感受成为圣人的痛苦。
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海伦・凯勒,我将不再感受到鲜花的明媚,莺啼的婉转,我亦不能像你,依然坚强地露出笑容。
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贝多芬,我怎能忍受失去音乐的难过!那百转千回的旋律,我再也感受不到!谁还能像你,凭者记忆,再作新曲!
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雪芹先生,才知道你的血泪之书竟构筑在家破人亡,夜寒敲更的悲惨境遇之上!
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圣人们,我将不能如你们一样从困厄中崛起,成就辉煌!凡人总是叫嚣着自己渺小的挫败,却不知道身后背负无数困难的圣人却默默无言!
司马迁说的好:“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是以无数艰难奋斗、拼搏构建起来的。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圣人。怯懦与抱怨只是我所为,面对苦难也难及你。圣人所行路,非常人能行。于是收起我的不平,向圣人认错。
人在尘世间,活在喧杂纷扰里,安于享乐,畏惧苦难。一旦面对挫折,便终日抑郁,愤愤不平。然而设想,假如明天你成了圣人,他的挫折百倍于你,你又作何感想?凡人不再以怨恨的眼神怒视上苍,转而以感激的目光真诚地致谢,并继续仰望圣人,追寻圣人沧桑的脚步。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19篇
不知怎么的,今天我突然想起了他,我的物理老师。也许是马上就要新增化学一科,情形与一年前相仿。一年前,升初二了,于是课程表中增加了“物理”一科。从此“语数外鼎力,政史地生拉分”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了。
还记得第一节物理课。第一任物理课代表是个武侠迷,课前他将物理老师的名字——“龙凤”写在黑板上,而且还是繁体的,他说这样写更有大侠风范。也是,他的名儿也挺有武侠意味的。上课后,我发现龙老师是位新来的老师,而且没有物理老师那种魁梧严肃的“固然形象”,并且还很瘦,矮。自我介绍后,他便谈起物理这们学科:“有的同学说物理很难,其实不然。物理非‘无理’,‘勿理’也”众皆哗然。最后,他给我们布置了第一项物理作业:写一篇题为《物理随想》的短文。随想,我们认为随想就是“随便想,想什么写什么”。于是稀里糊涂地些好就交了。几天后,作业发下来了,他说:“你们八班的很有趣儿嘛。”
众所周知,巴蜀地区的人受四川话的影响,说普通话就夹着一口川味,美其名曰:“川普”。龙老师本来就不是这地方的人,来这儿后又受影响,其语言甚为搞笑,集三种“精华”于一体,谓之“杂普”。我班同学上课异常“活跃”,龙老师肯定招呼不过来,于是大呼一声:“再闹,再闹就站到‘盒’板上去”众人不明,然后哄堂大笑。如果逮到“典型”,其必曰:“你懂完咯呵?!”还是大笑……进入电学学习后,知识点变得抽象,很难懂。又一次单元考试,拿到卷子后,很多看不懂……可想而知,全班成绩不佳。发卷评讲时,龙老师说:“这次考试有几个不及格的。。。”众暗喜。“不过是以十为单位的。”众打击edbyhim。“但是,这次考试是竞赛的难度,所以只当测试练习”众释然。
不过龙老师善于总结知识难点来巧记,什么“物近像远像变大”“左手力右手流”,就这样,枯燥的定理就被轻轻松松地掌握了。龙老师是个有趣的人,所以他和学生的关系很好。不仅数学、物理的问题可以问他,就算到办公室去摆弄那些物理器材他都会笑笑了之。他个子不高,却经常和我们打篮球、乒乓球。真是“打成一片”啦!天边的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龙老师有趣的事儿还多着了。好久不见,还好真挺想他的!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20篇
(一)教师没有肩负起引导者的责任
历史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详细的课程计划,尤其是针对课上的互动活动,都要提前做好筹备工作。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许能掌握好互动的规律,但是大多时候只有学生自己在行动,而教师缺乏指导能力的话,很容易让学生偏离课程中心。所以说教师的主导性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给学生讨论空间的同时更要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缺乏活跃的氛围
有些教师虽然知道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却忽略了学生间的交流和互鉴。对于传统的分组式学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就减少了交流探讨的机会。教师可能觉得学生之间的探讨过于浅显达不到效果,无法抓住课程的重点,会延误课程的进展。但是这样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共享的学习过程着实让人觉得无趣。
(三)课堂互动内容学习价值不够高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单纯地认为互动就是给学生提问题,太多的问题设置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过多地关注课程进展,只是按照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来给不同的学生讲解,忽略了学生间的差异性,这样会给学生拘束感。目前我们需要的还是更加深入的教学。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21篇
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即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这些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早已有明确规定,但长期以来,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于是,国家考试中心针对这一情况于1992年推出历史科考试的十条能力要求,明确提出了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包括互为因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并在当年高考历史试卷中首次推出“材料分析评论问答题”,要求学生就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儿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以败之。”结合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这一题实际上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1993年高考历史试题,无论是传统组,还是新科目组的问答题,都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1994年的《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部分之二,在“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概念或观点”之后,加上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一层含义。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的考查。1994年高考历史新科目组命题者,正是依据这一精神,在三道历史问答题命题时都紧扣《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地体现为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之一”这一具体原理,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的基础上,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对阶级结构、意识形态、革命前途等方面产生的决定性影响。
然而,只要我们认真研究近年高考学生的历史试卷,就不难发现,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是很差的。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平时教学忽视历史基础理论教学的结果。因此,提高中学生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一是中学历史教师要从自己做起,加强历史基础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彻底更新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历史基础理论教学。二是从高一起,就必须严格要求,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每章节教学具体内容,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分析、解决历史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历史复习,既要高度重视历史知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又要在乎时按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组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将历史基础理论体系作一深入浅出的系统介绍和训练,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
二、紧扣现实命题,强化思想品德教育
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三大任务之一。近三年高考历史问答题都是紧扣当今社会现实命题,很好地突出了历史学科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现逐一分析如下:1992年第49题,它通过对比分析伟大的民主主义者_在辛亥革命后到前夕为维护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事迹和中国_在新中国诞生后直到_“”召开前夕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作的努力产生的不同结果,向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救中国的教育。
1993年高考题,无论是传统科目组,还是新科目组的历史问答题,进一步突出了思想品德教育这一主题。传统科目组第42题要求考生在答题中理解并客观地贯彻民族关系史上的若干思想观点: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间有战争,有和平,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和平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一道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贡献;体现了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思想。第43题启发和引导考生独立思考,分析对比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思想观点以及它们不同的结果,从分析比较中使考生深刻认识到:只有以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缔造了中国_;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指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_和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主张。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运用这一思想,终于赢得了新中国的正确历史结论。新科目组的第51题,通过对“八股取士”危害的分析,向考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和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教育;第52题旨在引导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从而正确认识当今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种种行径的实质;第53题则在于启发学生认识团结一切力量,打击世界上最凶恶最反动势力的重要意义。
1994年更进一步突出了思想品德教育。传统科目组第45题,考生通过就苏联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我国后来经济政策的变化分析,从而认识到学习外国经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切忌形而上学,照搬他国经验。并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中国的国情,_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传统组第43题和新科目组第41题在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强调了墨子“非攻”思想;传统组第44题和新科目组第42题,通过中国维新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比较,让考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
特别是新科目组第43题,要求考生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评论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_的言论,含意深刻,渗透着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教育。此题告诉考生,不能僵化教条主义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同时期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必然打上哪个时代的烙印,有哪个时代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修正、丰富、完善,世世不变的教条,不但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而且只能使马克思主义停滞和消亡。此题要求考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正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所需要的。
运用历史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历来被中学历史教师看作是软任务,随意性很大,难以落实到实处。而近年高考历史问题紧扣社会现实命题,突出了历史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这就启示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应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抓住当今时代脉膊,借方鉴今。尤其是高三文科班历史复习课时,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紧扣当前社会上的重大问题和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大势,拟定一些问答题,让学生去分析,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历史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从而为学生参加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比较题的份量轻重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从分析、综合到抽象、概括的桥梁;它是揭示事物矛盾,把握事物内在联系,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有效方法。综观近三年高考问答题,比较性问答题的份量很重,占整个问答题1/3至2/3。1992年高考三道历史问答题中,第49题和第50题,都是比较性问答题。前者要求考生比较_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斗争的结果和_“”前中国_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出努力的结果,说明导致两种结果的原因,从而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后者则要求考生比较印度历次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斗争,归纳出各次斗争的特点。1993年高考历史问答题中,传统组和新科目组部有一道比较性问答题。传统科目组第43题是要考生比较说明民主革命时期魏源、洪秀全、康有为、_、的基础思想及其实践效果。新科目组第51题,实质上是要求考生对比分析明朝“八股取士”和秦朝“焚书坑儒”,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限度地提高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
四、紧扣现实命题,强化思想品德教育
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三大任务之一。近三年高考历史问答题都是紧扣当今社会现实命题,很好地突出了历史学科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现逐一分析如下:1992年第49题,它通过对比分析伟大的民主主义者_在辛亥革命后到前夕为维护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事迹和中国_在新中国诞生后直到_“”召开前夕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作的努力产生的不同结果,向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救中国的教育。
1993年高考题,无论是传统科目组,还是新科目组的历史问答题,进一步突出了思想品德教育这一主题。传统科目组第42题要求考生在答题中理解并客观地贯彻民族关系史上的若干思想观点: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间有战争,有和平,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和平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一道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贡献;体现了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思想。第43题启发和引导考生独立思考,分析对比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思想观点以及它们不同的结果,从分析比较中使考生深刻认识到:只有以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缔造了中国_;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指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_和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主张。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运用这一思想,终于赢得了新中国的正确历史结论。新科目组的第51题,通过对“八股取士”危害的分析,向考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和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教育;第52题旨在引导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从而正确认识当今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种种行径的实质;第53题则在于启发学生认识团结一切力量,打击世界上最凶恶最反动势力的重要意义。
1994年更进一步突出了思想品德教育。传统科目组第45题,考生通过就苏联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我国后来经济政策的变化分析,从而认识到学习外国经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切忌形而上学,照搬他国经验。并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中国的国情,_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传统组第43题和新科目组第41题在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强调了墨子“非攻”思想;传统组第44题和新科目组第42题,通过中国维新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比较,让考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
特别是新科目组第43题,要求考生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评论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_的言论,含意深刻,渗透着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教育。此题告诉考生,不能僵化教条主义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同时期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必然打上哪个时代的烙印,有哪个时代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修正、丰富、完善,此题要求考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正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所需要的。
运用历史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历来被中学历史教师看作是软任务,随意性很大,难以落实到实处。而近年高考历史问题紧扣社会现实命题,突出了历史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这就启示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应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抓住当今时代脉膊,借方鉴今。尤其是高三文科班历史复习课时,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紧扣当前社会上的重大问题和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大势,拟定一些问答题,让学生去分析,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历史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从而为学生参加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比较题的份量重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从分析、综合到抽象、概括的桥梁;它是揭示事物矛盾,把握事物内在联系,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有效方法。
综观近三年高考问答题,比较性问答题的份量很重,占整个问答题1/3至2/3。
1992年高考三道历史问答题中,第49题和第50题,都是比较性问答题。前者要求考生比较_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斗争的结果和_“”前中国_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出努力的结果,说明导致两种结果的原因,从而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后者则要求考生比较印度历次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斗争,归纳出各次斗争的特点。1993年高考历史问答题中,传统组和新科目组部有一道比较性问答题。传统科目组第43题是要考生比较说明民主革命时期魏源、洪秀全、康有为、_、的基础思想及其实践效果。新科目组第51题,实质上是要求考生对比分析明朝“八股取士”和秦朝“焚书坑儒”,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这一观点的正误。1994年高考历史问答题,比较性问答题在传统科目组中都增加到二题。其中传统科目组的第44题和新科目组的第42题是同一题,要求考生比较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第43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在比较、明确_在1848年和1895年两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只有比较分析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原因和性质,才能判断_的结论是否正确,才能推断出_观察历史主要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科目组第45题,是要求考生比较说明两次世界大战苏美两国经济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原因,并分别指出美苏经济政策对战后西方世界经济政策和_经济政策的影响。
由于近三年高考历史问答题中,比较性的问答题所占份量很重。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历史教学,特别是高三历史复习时,要加强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既要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即从时间上对不同的国家的不同时期的历史进行比较研究,“求常求变”;又要启发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即从地域上对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历史进行比较研究,“求同求异”。通过纵横比较,在“常”与“同”中把握共性,认识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于“变”与“异”中把握个性,认识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同时,教师在进行历史比较教学时,既要重视历史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重大方面的纵横比较和整体比较,又要重视单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细小方面的纵横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才能有效地高质量地完成高考历史比较性问答题。
六、旧题翻新,难度增加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22篇
关键词:高考;专业化;历史研究
在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就要求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江苏版考试说明中四大类十二小项考查目标基本涵盖了历史研究的能力要求。就江苏历年高考卷来看,历史研究考查的专业性越来越强:2008年第21题第4问考查了历史研究的范畴,分值2分;2009年第25题C第1问考查了史料的分类,分值3分;2010年第23题第2问考查了史料的价值,分值2分,第24题第4问考查了史学研究的原则,分值1分;2011年第22题第3问,考查了如何论证历史结论,分值6分;2012年第22题第2问考查了历史研究的综合内容,分值9分。一系列的数据变化说明,对历史研究考查的分值在不断加大,考查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懂得一点历史研究无论对于解答高考试题,还是彰显历史课程的魅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一直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在高考试题中怎样体现历史研究的呢?我们以2012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为例。
第22题,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字数250字左右。读罢题目确实难以下手,不过仔细阅读三段材料我们发现,萧公权对康有为认识经历了从假民权、假维新到真民权、真维新。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有关康有为材料的掌握,二是学者自身认识的深入以及萧公权遵循了“过则勿惮改”的古训。也就是说历史认识的变化是在掌握历史史料的多寡之后逐渐变化的,当然也与治史者自身的史德有关。另外,材料三_的论述给我们提示了要从哲学层面即历史唯
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为此,我们可以把这道题目进行一个转化,即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对历史的认识,从而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如何开展高中历史研究的教学呢?
一、学点史学史,了解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
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一些古代史学理论的著作或者名篇,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了解古人撰史的目的,“述往事,思来者”。学习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和章学诚增补的“史才四长”,明白史家对自己的修养要求,学习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提倡实录,编写信使。了解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将新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了解陈寅恪注意史料真中有伪、伪中存真的特点和诗文的史料价值,善于以史注诗文和以诗文证史;了解顾颉刚的历史地理,拓展历史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总之,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一是求真,即说话或亮出观点,需要根据,即需要史实支撑,需要逻辑判断,否则只能是猜测。二是对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这也需要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之上,不能是戏说、胡说。
二、懂点史料学,初步掌握史学研究的方法
明白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知识,能够简单运用数学、系统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调查法、考古学等方法。能够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与简单鉴别,例如,史料的分类:口头的(民间传说、民歌、回忆录、口述史)、实物的(遗迹、遗址、遗物)、文字的(碑刻铭文、档案、文献著述、图片)、影像的(照片、影视、录像)。史料的搜集: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字典、辞典、表谱、索引、年鉴等)搜集史料,通过平时读书和阅报积累资料,利用访谈、调查等搜集资料。能够对鉴别的史料进行分析和解释,从中提取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三、尝试研究性学习,感受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光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勤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已学的知识,完善和拓展新的知识。一方面,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在课堂上以材料、问题等带动教学的开展,坚决杜绝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在课后以多样化的作业方式巩固课堂成果,如,布置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开展历史调查等等。另一方面,要经常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课题选择到材料收集再到得出结论、成果展示,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活动中,感受历史研究,锻炼、提升学生历史研究的
能力。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23篇
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任性,增益其所不能。”伟大的人物就是那些饱经苦难,并且在长期受难的逆境中不屈不挠地奋斗的人——逆境造就伟大。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夜的斗争。
苦难纵然使人痛苦,但也催人奋进,让人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成就辉煌的人生。古今中外,多少名人都是在险恶的路途中奔向成功的。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这个不幸的人,十七岁,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受挫折。身处逆境,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乐曲创作上,他的生命之火愈燃愈旺。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泰戈尔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苦难——能赋予人超乎寻常的眼光,铸就伟大的心灵。杜甫,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以饱蘸血泪的笔触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记录下了广大老百姓的深重灾难。然而,他一生坎坷,命途多舛。仕途不顺,长年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特别是晚年,疾病缠身,孤苦零丁,十分凄凉。历尽人生辛酸的遭际,使他更加同情生民的疾苦,关心国家的兴亡;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在饱含艰辛的生活里不但未曾衰退,反而更加强烈了。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写出那么多优秀的诗篇,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难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必然。当你面对苦难重重的逆境,不要彷徨,不要犹豫,请正视它:它将是你人生不竭动力的源泉,逼你超越自我,成就人生。
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该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体现出来,许多先进人物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与说明。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同样,不经受磨难,就不能成大事。所以,身处逆境的青年们啊,切勿过于怨叹,也许我们不能成为伟人,但让我们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我们都勇敢而坚定地朝前走!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24篇
(一)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共同学习的平台,师生之间相互了解才是关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教师要明白,与学生创造出融洽的关系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改良作用。师生关系处于比较和睦的状态下学生会感觉更加轻松,学习起来没有太大的压力,和教师互动就像是一个交朋友的过程。学生会逐渐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氛围,对历史的学习更加有信心和乐趣。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教与学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师要做好课前的预备工作
好教师不但要好好上课,更重要的是对于每节课都要提前做好课程计划安排,提前想好互动的形式和方案,对于互动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提前想好应对政策,以免正常上课时节奏被打乱。在教师和学生的互问互答的环节之外增添多一点和历史有关的游戏环节。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步分组地引导,让学生尽快融入历史学习的主题,教师监督学生把握好学习节奏,以最好的学习状态上完这节课。比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提示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前预习一下,对里面的精彩内容先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在上课时可以让有意向的学生现场表演,根据课本情节内容来进行自己的表演,增强大家对历史情节的印象,有助于历史课程的学习。
(三)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
现在的初中生可能处于比较桀骜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教师要用更温和的教学方式指引他们。相对来说他们的思维形式比较独特,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做出有效地应对方案。注意多带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体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乐趣。对于一些浮躁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一味地责问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敏感,走上叛逆的道路。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沟通,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多进行鼓励,多发现学生的讲课时要有历史情节感,将学生带入历史的发展中。
(四)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对历史人物情节的好奇心,针对课本里的故事情节加以扩展,将学生带入情节发展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过程。比如说在学习《春秋》这门课时,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的典故,然后向学生提问,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历史知识渗入其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活动,还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改正和扩充,学生有哪里不清楚不了解的要及时做出解释。
(五)通过多媒体形式教学
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历史课堂学习中,并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学习模式。这样最大形式上优化了历史教学。初中生相对来说比较活泼好动,比较注重形象问题,历史原始的教材还是不够有吸引力,书本上的文字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伟大,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更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历史情感随着教学视频慢慢地发散出来,整个课堂充满愉悦的气氛。教师给学生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学生通过幻灯片观察硝烟的壮阔前景,同时思考当时的政治格局,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在此过程中历史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25篇
历史小论文参考
论文题目: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当代价值
商鞅,又名卫鞅,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改革家之一。他主张以法家思想治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让积贫积弱的秦国发生了质的改变,也为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一、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国家为增强实力,先后掀起了各式各样的变法运动,而商鞅变法是其中最彻底、最有成效,也是政令延续最持久的一个。它的成功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深度迎合了统治阶层的政治需求。
变法之前,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较弱,“六国卑秦,不与之盟”.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奋发图强,改变落后面貌。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①留下了“四见商鞅”的美谈。商鞅变法深度迎合了秦孝公“变法求强”的政治意图,所有法令都围绕“富国强兵”展开,为秦国“图霸”服务。君臣二人及变法集团之间形成了很高的政治默契,虽然变法遇到很大阻力,但是最终还是赢得了胜利。能取得秦孝公的肯定与支持,是商鞅变法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二)变法内容体现了“富国强兵”的发展旋律。
商鞅变法是较为典型的“战时变法”,受社会及政治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当时各国征伐不断,“富国强兵”是主旋律,商鞅变法的《强秦九论》都是为增强国力、提高竞争力服务的。
1. 鼓励农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农业经济占绝对主体地位的奴隶制时代,“国富”与否直接取决于农业生产力的强弱,农业既是民生根本,更是战略保障。因此,商鞅变法的首要目标就是促进农业生产。第一,废井田、开阡陌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耕者有其田,这是对奴隶制度的根本性颠覆,也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土地私有制的诞生还促进了土地资源的整合优化,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二,奖励农耕,让农民多纳公粮以获得爵位,是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劳动的一种高度认同。第三,确立新的赋税体系,调整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课税种类及额度,特别是降低农民的赋税,突出“重农”导向。废除苛捐杂税 , 实现藏富于民。第四,统一度量衡,不仅打通了经济、文化的壁垒,而且促进了区域融合,对统一大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奖励军功 , 打造强悍的军事帝国。强大的军力不仅是保境安民的基础,更是称霸列国的资本,军功爵制的改革也自然成为商鞅变法最关键的拼图,其核心便是“利禄官爵抟出于兵”.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首一者,赐爵一级。②秦国子民无论家世显赫,还是出身布衣,要想加官进爵、获得封赏,就必须多立军功。新法给了普通百姓摆脱社会底层的途径,将百姓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变法后的秦国,军士之骁勇、军力之强悍是山东诸国无法比拟的。同时严禁私斗,有效遏制了内耗,营造出积极向上、一致对外的氛围。
3. 推行郡县制和户籍改革,有效稳定社会秩序。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将地方管辖权彻底收归中央,让法令直达地方。其次,改革户籍,规定所有居民都要进行登记,并实行连坐法,强制百姓相互监督,提升违法成本。上述政策的核心是增强社会生产力、规范社会秩序,为“富国强兵”的整体战略服务。
(三)依靠诚信和铁腕维护变法权威。
商鞅变法触动了奴隶主和旧贵族的根本利益,必然遇到极大的政治阻力。为使变法顺利推进,商鞅主要从两个方面维护变法。
1. 取得民众的信任支持。变法从徙木立信开始,变法集团的思路很明确,仅凭变法集团的力量,不足取得对反对势力的压倒性优势。因此将徙木立信作为变法的一种政治宣传,立信于民、立足于民,让民众参与,更使其遵从,自下而上地守法护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铁腕刑治反对势力。无论变法决心多么坚定,民众信心多么大,反对势力都会为自身利益奋力一搏。“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 变法集团为维护新法的绝对权威,毅然处置了公子虔和太子傅公孙贾,破除了“刑不上大夫”的铁律,给了反对势力以致命打击。无论是反对势力还是普通民众,都认识到了变法已不可逆,变法最大障碍得以清除。
(四)顺应了解放生产力的历史潮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迈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秦国统一天下,成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商鞅变_不可没。它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释放,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握了社会的主要财富,登上历史舞台。商鞅变法造就的崭新秦国,其优势对于山东诸强而言是全方位的,经济、军事、政治体系焕然一新,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列国征伐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商鞅变法不仅重新划分了实力格局,也对后世秦国历代君王的统治打下了深刻的政治烙印。虽然帝国骤然而起,又骤然坍塌,但是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的步伐已然不可逆转。可以说,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顺应了历史潮流,满足了解放生产力的需要。既是时代造就了商鞅变法,也是商鞅变法引领了时代变革,书写出战国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带来的启示。
商鞅变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其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推进“依法治国”层面,我们仍能够从商鞅变法中汲取精髓,深化依法治国战略。
(一)依法治国必须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
商鞅变法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得到了统治阶层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最底层民众的响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统治者和国家的基础合二为一。因此,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和具体措施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之所以未能够完成拯救中国的重任,就是由于其没有发动群众力量,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因而被人民所抛弃。
历史在不断证明,凡是满足人民利益的,得到人民支持的,就能蓬勃发展,凡是与人民意愿相违背的,不被人民所接受的,就要被历史裁汰。新常态下,依法治国也要坚持群众路线,保护人民的既得利益,更要发展人民的长远利益,使广大群众成为法制建设的坚实基础,才能使依法治国发挥强大的作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
(二)依法治国必须明确法治体系的核心。
商鞅变法是战时变法,核心是“富国强兵”,重点突出,主题明确。虽然当时的法令在当下已意义不大,但是变法的精髓其实我们,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法治建设的重要主题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巩固物质基础。
当然,我国所面临的发展矛盾绝不仅限于经济发展一个方面,医疗、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医患关系紧张、教育资源不平衡、养老体系不完善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依靠法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使社会发展真正驶上平稳高速的运行轨道。亦如商鞅变法一般,所有措施都围绕“富国强兵”的核心展开。我国法治体系必须为国家发展服务,为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利益服务,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服务。
(三)依法治国必须保障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纵观建国之后的法治建设历程,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法不严和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从中央反腐的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出,执法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依然存在。
这给依法治国提出了一个严峻课题。依法治国,法才是治国的最重要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绝不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执法必严,需要解决好两个“端口”,一是在执法的顶端决不允许“以权代法”和“以言代法”等情况的出现,不能够以个人或个别群体的意志代替法律意志;二是在执法的底端决不允许“中梗阻”和“权力寻租”等情况的出现,要将对执法的监督覆盖到每个环节。此外,还必须完善违法必究的惩戒体系。一是加强对社会违法行为的惩治,建立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二是加强对执法主体违法行为的惩治,要使执法源头得到净化,打造廉政的政府形象;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充分披露对违法行为的打击过程和惩处结果,如商鞅刑治贵族一样,使广大群众信服,更要使其遵从。
(四)依法治国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经济已不再适用两千年前农业至上的简单模式,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系。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果的优化,就必须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
我国已经初步构筑起经济健康运行的法律框架,但是还许多不足之处尚待改进。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法律的主导地位,即便法律规定会有相对滞后的情况出现,也应在法律修改和补充的环节加以完善,而不应以过多的主观干预掣肘经济发展,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26篇
一、开门见山亮观点
亮明观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观点明确与否是论文质量档次高低的前提,也是能否吸引判题人第一注意的关键。对于史论题,由于在题干或材料中已经提供,只要略加改造即可。而史料题,则须先阅读史料,注意材料(包括题干和引文)中提供的信息点、关键词。寻找论述方向,自己确立观点。
二、运用材料加知识
在选择论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史实论据的典型性、针对性、确切性。“一个典型的事例胜过千万句空洞的说教。”
几乎所有的小论文题都要求学生“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切勿小看“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两个短语,它意味着要求学生在论证观点、遴选史实时,必须一方面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史实,另一方面还要把我们在教材中所学过的能证明观点的典型史实挖掘出来,简单说来,论据即“材料史实+所学史实”,即先把材料提供的论据充分用好,再用所学知识来弥补。
三、史论结合多角度
在论证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选择史实,力求证据充分。论证原则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空洞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多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依据历史的纵向线索;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从同类事物对比角度论述(古今、中外);材料中提供的其他角度。但更需要学生结合题目材料本身所提示的视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格式讲究总分总
论文分段,突出结构。论文总体结构为:总—分—总。具体工作就是围绕(论点),确立分论点,选择论据和预设的结论。由于字数有限,分论点不宜过多,但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尽可能多层次、多视角地阐述。
五、语言精练上档次
语言要精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表述要成文,切忌要点式作答。如果可能在论证完成后,再用凝练的语言对观点进行回扣或理论升华,使整篇论文档次有所提升。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27篇
1.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平台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前提和关键。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要想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注意力的集中度等。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尤其是情景教学则更需要人的参与。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和谐,进而会促进历史教学的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此外,教师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即:
(1)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实现平等、公平、自由的教学模式;
(2)改变传统的“师为贵,学为贱”的传统思想,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自己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学生的引导者;
(3)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切不可将学生进行分门别类。总之,教师在进行历史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其在课堂中获得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情景教学的根本目的。
2.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王国维也曾经说过:“好之者优于不知者,而劣于乐之者。”通过上述的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其思维正处在发展的阶段,逻辑性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也逐渐在教学中得到普及,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也加入了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区别于以往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模式,其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出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巧妙地运用微机、电影录像剪辑、观看纪录片等手段将其与授课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这样在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性认识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其理性思维的发展,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历史教材中讲到解放战争一节的时候,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下载一些有关的纪实片或者纪录片,在课堂上播放,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授课的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此外,在教师放映影片的同时,如果在其中穿插一些授课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也可以使其不知不觉中掌握有关的知识。
3.利用语言情境,激起情感交流
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很多的历史场景,战争场面就是其中的一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介绍,这种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教师这时候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历史场景进行再现,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也可以深化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当时的情境进行再现:“致远舰在多次中弹的情况下,船身已经发生严重的'倾斜,但是却丝毫阻挡不住其勇往直前的决心,最后不幸被鱼雷击沉,全舰将士壮烈牺牲。在船身将完全沉没的瞬间,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可是他却因全军俱毁,义不独生,断然拒绝。这时他的忠犬为了不让他沉下海,用嘴咬住他的肩膀,邓世昌毅然决然地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黄海的波涛之中。”通过这种生动的表述不仅可以为课堂增加情境气氛,也可以间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操。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28篇
xx市以往培训常邀请本省一些高考专家来分析高考、谈应试策略,某种意义上是培训教师应试的技巧。今年有两大变化:
(一)培训专家来自省外;
(二)培训内容跳出了应试框框。今年两位培训专家一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芮信老师,一位是xx市教研员戴xx老师。虽说芮信老师的讲座题目是《如何认识教材、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但讲座内容早已跳出应试的框框,从研究教材、史料引用细节(以图片使用为例)视角谈教学,理清了教学中我们所困惑的教材、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戴xx老师从分析当前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出发,谈教学的缺失;以分析xx高考题为契机谈历史课堂;以案例分析为依据谈历史教师的素养。总之,本次培训是跳出应试框框谈历史教学,跳出xx自主命题框框谈历史教育,不仅引进省外一些先进理念,更对学科前沿动态进行某种程度的分析。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29篇
历史小论文_
历史上的宋氏三姐妹因为各人的婚姻,最终导致了她们选择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和政治道路,宋氏姐妹三人的婚姻,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即使没有看过《宋家皇朝》的人,也会知道宋家三姐妹的在那个年代的辉煌。大姐宋霭龄是孔祥熙的夫人,孔祥熙是一个著名的_财阀;二姐_是国父_的夫人,被称为“**”;三妹_是_的夫人,她希望统一中国,但仅仅限于她丈夫的统治。中国民间称:“宋家三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国,一个爱权。”爱钱的是宋霭龄,爱国的是_,爱权的是_。
从表面上看去,_应当是宋家三姐妹中最要强的一个。_在一生中的亮点不外乎那场与_的那场婚姻。对于这场婚姻,《大公报》创始人胡霖这样讲 :“_的婚姻是一次精心预谋的政治行动。他希望通过成为_夫人和宋子文妹夫来赢得他们。那时蒋也开始考虑寻求西方的支持。如果美龄成为他的妻子,蒋便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有了嘴巴和耳朵。此外,蒋也一直十分欣赏宋子文财政方面的才干。但是如果说蒋没有爱上美龄,那是不公平的。 ”
情感是相互的。_做了妻子应尽的许多事情。比如_受困“西安事变”之际,_便以女人和妻子身份前往营救_。在影片《西安事变》中,人们把_演绎得格外煽情。_1975年4月离世之后,_为丈夫献上的挽联是这样写的 :介兄夫君安息。这其中,有没有情感呢?上天当然晓得。
不过,依照_的联姻设计看,蒋死去,她自已的政治生命,也就沦丧了。事实也如此,1975年9月15日,身为遗孀的_搭上“中美号”专机,远飞美国长岛蝗虫谷,开始了个人长达二十八年的漂泊与隐遁生活。从此,_心底里的那一道又一道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理想幻影变黑发死,一下子全都消失在太平洋的漩涡里了。
当_全部看透之际,她老朽了,没有孩子。_晚年,确实在想,如果自己能有一个孩子多好呵。可惜,一切全都浑似流水。她成为一门六寡的首席女杰。这也足够伟大了。
_的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在理想和现实中来回奔波。
高考历史论文范文大全 第30篇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不断。史学理论界兴起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环境史观、社会史观,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多元视角。但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元史观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学教师史学观念和史学知识没有及时更新等。所以针对这一历史教学现状,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将新史观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更多历史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案范文大全(共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