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03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9分钟。
我的扶贫故事范文题目 第1篇
一年最美是春季,一生最美是奉献,播撒教师所有的爱,让孩子们茁壮的成长。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政府的要求,我校开展了“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活动。
杨井镇学校七年级(2)班的张家怡和郭浩东是他们的地理老师杨丽薇的帮扶对像,两个孩子的家庭环境有些相似,张家怡的父亲因为车祸丧失劳动力,母亲没念过书,主要在家打理家务,照看孩子和老人(姐弟四人),收入微薄。张家怡听话懂事,但较为胆小,平时班内的活动很少参加。郭浩东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及时辅导,特殊的学习环境使他对学习没有信心。
认识到孩子们的优点和缺点,就要有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为了帮助孩子们找回自信心,杨老师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互助的关系,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在平时观察入微,及时发现他们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帮扶活动,解决孩子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们参加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
充分利用课余及周末期间采取家访、电话、微信等形式,为了孩子的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增强了其父母的责任意识。
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我的扶贫故事范文题目 第2篇
一年最美是春季,一生最美是奉献,播撒教师所有的爱,让孩子们茁壮的成长。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政府的要求,我校开展了“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活动。
慈禹烨同学是我班上的一位比较特殊的学生,也是我的帮扶对象。平日看上去胖乎乎的,挺可爱;可走起路来,和其他同学相比,不是特别的协调,头时常喜欢歪着。跑起步来,两只手总是不协调的摆动。在班上,不常看到他笑,特别是我刚接手这个班时,他整天寡言少语,不和同学们主动交流,做事被动,学习被动。生活较邋遢,整天他的桌洞里、书包里一团糟,废纸一大堆,语文书、数学书等各种课本胡乱地塞到书包里,根本就找不到他的作业。每天总是喜欢用舌头舔自己的手,把鼻涕蹭到自己的手背上再擦到脸上,已经是五月底了,可他身上还照样穿着那件穿了一冬的薄羽绒服。
也正是因为这些观察和不解,我开始关注他,了解他。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开始进行班主任的第一项家访工作。初次走入他的家,在西鹿头村中,他的家不算是最贫穷的,五间瓦房,院子里摆满了桌椅板凳和一些锅碗瓢盆,还有两辆汽车,经过和孩子的妈妈了解,才得知原来訾禹烨家里是做农村一条龙餐饮服务的。这样的家庭不是很贫穷啊?我在心里默默地念叨。走进屋里,看到的让我大吃一惊。訾禹烨的父亲躺在床上,鼻子中插着引流管,一只胳膊绑在了床头的栏杆上,床边还插着导尿管,拄着拐杖的奶奶一边招呼我坐下,一边艰难的移动着自己的双腿的拐杖。看到此景,我心里顿时明白了。此时孩子的妈妈一边招呼我坐下,一边和我说起了家里的情况。原来,孩子的父亲两年前患了脑出血,前后在北京、涿州住了五次医院,最近又得了肺炎,昨天刚从医院回来。由于孩子父亲的住院,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并且还借了很多钱。自己一直在医院照顾病人,没有时间来管孩子。现在孩子上六年级,真的是有心无力呀!一边说着一边擦了擦眼泪,后来又和我说:“李老师,我就拜托您好好管訾禹烨。我真的没办法了。”我当时也被感动的掉下了眼泪,激动地说:“您放心...
我的扶贫故事范文题目 第3篇
我的扶贫三年
你说,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腔爱,一条路,一份勇毅,一场战斗。跨越山海、穿过人群,站在毛公山下,迎着金沙江的风,峥嵘岁月,几度春秋。那些岁月的记忆,在天空、在海洋、在高山、在深谷、在每个人身旁,在没有人去过的地方……当所有的点连成线勾勒出脱贫攻坚的幸福画卷,关于梦想与奋斗的故事也就此开始。
“金沙江流水响叮当,常胜的红军来渡江。不怕水深河流急,不怕山高路又长……”2017年,我第一次踏上这4200平方千米的土地,感受她的文明,见证她的灿烂,参与她的蜕变。2020年,所有人都在守候这一场伟大的等待,三年光阴,一路努力、一路挫败、一起重头再来。一路上,没有人问过值不值得,没有人讲过一声放弃,只是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个承诺,向着黎明出发。
探索前行梦初始,一枝一叶总关情。2017年,带着青春稚气,我来到“三水一江地,彝歌苗舞乡”——国家级贫困县禄劝。“终于来大学生了”“新人新气象,老百姓脱贫有希望”,在一句句期盼声中,我成为了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年纪最小的驻村第一书记,三年一梦,“小女孩儿也有大情怀,娃娃书记是个好村官”激励我一路成长。初到卢家坪村,只知道它是省级深度贫困村,地域面积广、贫困程度深、交通不便让这里难以发展。最远的村小组需要徒步两个钟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下村入户最常见的“礼物”。我还记得,在第一次村民大会上,因地区语言差异,我作的自我介绍,村里没人能听懂,23岁就当“书记”,大家都不信任。散会时,我用普通话洪亮地说道,“在这里,大家都是我的长辈,我的老师,请大家多教我,我一定好好学。”鞠躬时,我想让村民们看到我眼里的光,我也还记得,村支书帮我打气,“长得白白净净,嗓门还挺大的,这个‘娃娃书记’不能小看”。进村入户,二道坪村小组最让人揪心,三面临崖,被称为“悬崖上的孤岛”,8户23人被半米宽的“羊肠道”限制,进出困难,历经了“百年孤独”。全组只有村小组长一人能说汉话,年轻人离家外出,年老者选择在这里与金沙江风作伴,几亩玉米,一条忠犬成为二道坪人的慰藉。
抬头一看,村组长家中的对联:“土里长白银,地里出黄金。”(“黄金”指的是地里玉米丰收,“白银”指的是庄稼收成。)峡谷人家的心愿是这样的朴实、简单。村支书告诉我,这是贫困地区的普遍现状,在这里开展工作很难。“新人新气象,老百姓脱贫有希望。”我始终难以忘记,当我踏入这片土地时,乡亲们对我的期望。“干部常走危险路,百姓才有放心路。”看到山区老百姓的困难,900多天,我和驻村队把全村11个村小组跑了一遍又一遍。语言不通靠比划,比划不行靠微笑,一次不行再去一次,卢家坪村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天都见证着驻村帮扶的努力。2018年,在各级单位真情帮扶下,二道坪的路终于通了,14吨炸药,为8户23人迎来了新生。“一条天堑通深山,大榕树下沐党恩。”为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二道坪村,我与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开创的“晨巡晚议”联系和服务群众制、教群众说汉话写汉字,“一人一账本,一事一记录”工作制及“大榕树下说家事”工作法开始在全村推行,使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2019年,二道坪村小组人均收入达7000元以上,8户群众全部脱贫,二道坪村小组奋斗圆梦,迈入小康的故事也被主流媒体报道。
这一天,基层战斗堡垒与孤寂村庄二道坪的距离变得这样近。扎根二道坪,扎根卢家坪,像一次时空穿越,也是一次精神洗礼。回望来路,连接着一个村庄的历史和未来,庆幸着,我一直在路上。
披荆斩棘梦前行,一点一滴见初心。2019年,二道坪的天还是这样的蓝,乡亲们的心却是一天比一天暖。脱贫攻坚进行时的第三年,我学会了简单的禄劝话,在庆祝喜事时,可以唱几句民族敬酒歌,磕磕绊绊走过了卢家坪村的每一寸土地。这里,也伴随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5户建档立卡户住上了新房,全村、组通了公路;党旗飘扬,党徽闪耀,4个村小组活动场所全部顺利建成投入使用;在“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引领带动下,卢家坪村烤烟种植成功打造“一村一品”,一年700万元的烤烟收入为这个省级贫困村带来脱贫希望;村集体母牛养殖及“矿泉水加工厂”项目成功落地,全村一起奔小康;星光点点、希望冉冉,248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卢家坪村的幸福路。时光流转,2018年,卢家坪村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卢家坪村18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荣获“文化惠民示范村”的美誉。
站在卢家坪村口,当金沙江的风拂过脸庞,这里的一切,热情、真诚、鲜明、独特,不论以何种方式呈现,这块土地的本真、这里乡亲们的本真都成为永恒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走入卢家坪村,“娃娃书记”已经被亲切地唤为“小囡、小孙囡”,那些离家的心酸、那些不被理解的挫败感,都被“我家新熟的核桃,小囡你快来尝”“小孙囡,上次看你鞋子破了,这是大妈给你新纳的鞋垫,来家头就好走路咯”融化。
厚土高天之间,真情流向人心。如果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光,我想把它化为卢家坪村永恒的春天。
风雨同路梦不停,一川江水润心田。2019年,当“红色宣讲”工作拥我入怀,我再一次触摸到禄劝历史的铿锵脉动,感受到禄劝人民的执着信仰。她的伟大,她的坚韧再次让我动容、钦佩。1935年5月、1936年4月,红军长征两次过禄劝,实现北上战略大转移,革命火种撒遍四方;1950年5月15日正式成立禄劝县人民政府,新的希望正式诞生;1983年9月9日由楚雄州改隶昆明市,1985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彝族苗族自治县,我们的路正式开始……
我们骄傲,1985年禄劝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我们欢呼,1992年,禄劝实施了“希望工程”,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我们激动,1996年雪山公路通车,禄劝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我们呐喊,2008年在第十三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盲人门球比赛场上,禄劝籍运动员杨春宏勇夺金牌;我们雀跃,2012年,禄大路试通车,禄劝有了一条完全属于禄劝人自己的二级公路;我们承诺,2016年,我们奉献青春,无怨无悔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三年磨一剑,只为给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扶贫三年,卢家坪村脱贫了,皎平渡口的格桑花开了,老百姓笑了,我也笑了。“再苦的经历都会翻过去。”三年青春已经载满了禄劝人民对家园建设的持续热情,对故土真情的不离不弃,对小康生活的热切向往。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也许,芳华会成为故事。我希望,我一直是奔涌的后浪,继续坚定地走在这条充满希望、充满新生的道路上,向黎明出发,在坚守岗位中绽放光华!
我的扶贫故事范文题目 第4篇
【驻村故事】此心安处是吾乡
草树知春,姹紫嫣红。三月的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丁家碥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分外美丽。从码头坐船行进在碧波荡漾的白龙湖中,远处眺望那樱花丛中隐约可见一面党旗飘扬的村委会,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我不由得感叹: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三年了,风雨同行,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如此让人流连。此心安处即是吾乡,我与丁家碥的故事由此缓缓展开……
第一书记是称谓更是责任
时光荏苒。回想三年前接到单位派我任丁家碥村第一书记的通知后,我既有忐忑又有期待。作为退役军人的我,一直很想为群众干些实实在在的好事,但又怕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足,得不到群众的认可。我把这些顾虑给妻子说了后,妻子说:“你去嘛,把你当兵时候的胆子拿出来……”是啊,我曾是军人,临阵退缩是大忌,贫困是我们国家现阶段最大的“敌人”,我应该冲锋在前。于是,我踏上了新的征程,也开启了我和丁家碥的故事。
丁家碥村依山傍水,对很多不熟悉的人来说好像是“世外桃源”。但在用一个月走遍这里的土地后,我深深认识到“贫困”带给大家的艰难。丁家碥村是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村,下游宝珠寺水电站蓄水发电后,原来河谷地带良田沃土被淹没,大部分农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源,所剩农耕地多属贫瘠的山地。搬迁后,大多数农户分散居住在800米以上海拔的半山地带,基础设施耗资大、建设难,严重制约了该村的经济发展,加之湖水阻隔,农业生产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交通运输成本高,农副产品交易难,老百姓出行难。
压力就是动力,使命呼唤担当。记得我到村工作不到两个月,迎来了第一次脱贫攻坚检查,当检查组人员问70多岁的母全先大爷知不知道驻村第一书记是谁时,母大爷有些迟疑地说:“我不晓得呢”。当时在场的人都愣住了,这时站在一旁的我说:“母大爷,那你晓得我是哪个不?”母大爷笑着说到:“咋个不晓得呐,你是我们的赵书记,是来帮我们的,我眼睛不好,但是一听见你的声音就知道你是哪个。”检查组的工作人员笑着说这就叫“闻声辨人”,帮扶工作能达到这种效果,老百姓满意度肯定也就高了。一瞬间,我觉得这两个月的奔波劳累都值了。
这次的事情更加坚定了我的工作信心,我同村“两委”班子因村施治、因地制宜,在项目投资和产业发展上进行详细规划,把丁家碥当自己家乡一样来规划、一样来建设。几番努力,通过积极联系派出部门发挥行业优势,同时争取交通、农业等其他项目资源,为丁家碥村争取了扶贫避险解困资金468万,帮扶资金26万元。
脱贫摘帽是目标更是承诺
时间不等人。实现脱贫摘帽退出,是丁家碥全村人民的目标,也是我身为第一书记对他们许下的郑重承诺。
承诺必践诺。为了利用好各项来之不易的项目资源,在五月的炎炎烈日下,我把村文书何志文拉上一道,背着相机、拿着笔记本挨家挨户收集群众意见搞规划。这天,我们走到二社韩锡文老大爷家时,老两口非要留我们吃饭,我们再三推辞,没想到韩大爷生气的说:“你们这么热的天气还为我们做事,饭都吃不上,那我们也太没有人情味了!”一时拗不过,我们只得“从命”。当七道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桌的时候,我们都惊讶了,要知道韩大爷和老伴儿都快80岁了,做这么一桌菜太不容易了。看着婆婆快掉光的牙齿,一时间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一桌饭菜包含了太多深情厚谊,也给了我莫大的动力。
连续两个礼拜近37度的高温“烘烤”,本来当兵后就黑的我又被晒黑了一大圈,隔壁村的支部书记都仁能见到我说:“赵书记,你确实是个实干家,我还很少见到像你这样年轻的干部这样不怕吃苦搞工作的呢!你这样下去小心回家娃都不认识你了……”我笑着和他开玩笑的同时,心头一盘算,才发现已有个把月没有回去看我那快两岁的“小棉袄”了,但这边的群众也是我的亲人,他们同样离不开我。我坚信,脱贫攻坚路上,那些“小别离”一定能成为“大幸福”!
大半年的努力,丁家碥村完成村道、社道、入户路、码头、文化室、文化院坝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27户的风貌改造建设。发展黑猪养殖500余头,黄羊养殖300余只,脆红李种植100余亩。全村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17年底,丁家碥村迎来“大考”。期间,我经常几个礼拜不能回家,入户核实、整理资料,一天比一天忙。有一次入户途中由于风浪太大,我们乘坐的小船在湖上猛烈地晃了起来,吓得大家大气都不敢出。等终于靠了岸,大家全身都湿透了,大风一吹,冷得直哆嗦。村主任沈莉强一边上牙磕着下牙一边说:“我们……这是……用生命在扶贫呀!”爱开玩笑的村文书何志文打趣地说:“不要怕,扶贫路上有你也有我”。大家哈哈大笑一阵,继续赶路,工作的热情很快驱散了刺骨的寒意。在忘我工作中,丁家碥村顺利通过年底的验收,我也完成了对大家的承诺。
勇于担当是坚持更是本色
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亲情。2018年汛期来临不久,全县范围发生特大洪灾,丁家碥村受损严重,很多产业发展刚有起色的贫困户面临着“返贫”的风险。而此时我的小女儿刚出生不到两天,还因发烧住进了新生儿监护室治疗。
看着手机里村主任发过来的受灾情况,我下定决心,要第一时间回到村上去,和乡亲们一起对抗洪魔。告别了流泪的妻子和还在监护室的女儿,我冒着风雨迅速奔赴到丁家碥,组织人员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同时邀请地质队专家一同入村查灾。洪灾过去后,我又向派出单位县自然资源局争取到130余万元地质灾害项目资金,治理了4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点,确保了19户5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抗灾期间,村上的养殖户何天堂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我看到了他们在了解灾情时,有的腿肿了,有的淋雨感冒了,都没有休息,都在坚持走村串户,一刻没有停下……但他们说,这是该做的事!我在这里想对他们说,你们辛苦了,灾难会很快过去的。你们不是孤军奋战,丁家碥的群众将和你们一起战斗,希望你们幸福平安……”这段话,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记录,也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突然发生。疫情当前,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不顾家人的担心,我第一时间驱车从老家赶到了丁家碥村,组织村里党员组成突击队,带头在村设立卡点值班值守,从正月初三开始就一直坚守。村里口罩紧缺,我通过多方渠道购买到口罩300余只,及时发放到了村民手中。值守换岗后,又和村社干部及党员对全村110名返乡人员进行逐一核查、入户宣传。因为交通出行不便,疫情期间,为了保障全村群众的生活物品,我们又当起“带货郎”,给全村人员代购生活物资,并送到每家每户,确保群众在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与外界接触。
岁月不居,奋斗不止。丁家碥的樱花又开了,在樱花丛中,你会看见一条条干净的村道、一处处整洁的院落、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这些就是我和丁家碥的故事,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这个故事一定会更加精彩!
我的扶贫故事范文题目 第5篇
这几天天公很作美,每天都是蓝天白云。我们驻水田坝良斗河村工作队的3名队员利用这几日的好天气,按照各自单位的结对情况,又分别对贫困户进行了入户走访。这次不同于之前的走访,前一次的走访,主要是对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的了解掌握,而这次更侧重于贫困户自己的脱贫规划以及征求对我们工作队前期驻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队长杨平福和队员汪滨的走访户在3组和4组,我的在2组,村里的组级路未硬化,路况很糟,我们只能靠步行。说是步行,其实就是上坡下坡,或者在山林中穿梭,我笑着说:“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2组大部分在海拔600米以下,适宜发展柑桔,这里以前也曾发展过,但因农户们不懂技术,又没有加强管理,基本没有收益。这次水田坝乡政府专门为该村制定了柑桔发展规划,免费提供苗木、肥料和技术指导。本月刚组织了一次柑桔栽培技术的现场会,现在又是移栽苗木的最后时间,农户负责挖“窝子”,政府免费发放树苗和肥料。这么好的政策,乡亲们积极性很高,70多岁的老人都在地里忙碌着。种好柑桔,发展主导产业,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
几天下来,在我走访的贫困户中,有的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的却显得有些迷惘。我深深懂得乡亲们因为贫困带给他们的无奈与无能为力。交通不便,产业发展薄弱,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是年老和体弱的人。我一边给乡亲们宣传现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一边帮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抓住现在的好时机,不要自我放弃。每个人都有过上好日子的权利,对他们而言,“好日子”靠的是好政策和他们勤劳的双手,还有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念。
乡村里的夜晚似乎来的比城市的要早,写到这里,抬头一看,天已披上了黑色的薄纱,一天又结束了。来这里的这段时间,除了会牵挂家里2岁多的儿子,我已习惯了这里的寂静。作为一名母亲,或许我是不称职的,但是我希望通过我们这些“扶贫人”做的一点工作,能让这里更多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好的教育和生活。
我的扶贫故事范文题目 第6篇
一个“送”字道扶贫——记扶贫故事三则
(一)小冉送水
冉老师帮扶的贫困户和许多的贫困户一样,几年前因为老头子因病花费较大,被评为了贫困户。后来老头子去世,儿子、孙女在外打工,老婆子一人在家枯守,生活显得萧瑟。小冉老师从内心深处同情这位独居老人,隔三差五地就去她家坐坐,聊聊天,谈谈地,和贫困户关系关系好了,贫困户情况自然也就摸清楚了。老人平时啥都不缺,就是吃水有点困难。了解到情况后,小冉老师立即向学校领导反映了此事,又和村里干部反映了情况,同时也开启了送水生涯,每隔两三天就给老人送两桶桶装矿泉水,听说猪肉贵了又给老人送两斤肉,把独居老人当成了真正的亲人对待。“小冉老师,以前老是给我送水,直到我这水安好才没送了,真是比我的儿子还亲呐!”只要碰到别人谈及扶贫干部,老从总是抢先说到。
(二)老秦送法
老秦是多年的老机关干部,所帮扶贫困户情况比较复杂,贫困户两口子多年前经人介绍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但后来感情破裂,妻子便不告而别,丈夫一人拉扯孩子长大,没有出门打工,家中还有老人要赡养,生活挺拮据,被评为了贫困户。后来妻子另有相好,需要回来办离婚证。两口子似仇人见面,每次会面都要吵架,甚至打架,这样的情况已持续了很久。直到老秦开始帮联,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多次分别与二人谈心交心,给二人普及抚养赡养、结婚离婚等法律知识,在通过交谈了解到二人真实想法后,请法院出面给二人调解离婚,男方获得资金补偿,女方获得离婚协议,双方精神面貌都态焕然一新,获得了新生。
(三)老吴送策
老吴的3户贫困帮扶户,情况很特殊,被人戏称为“三子”,跛子(腿有毛病)、傻子(智力有问题)、弃子(一个孤儿)。“如果这三家都脱贫了,老吴,我就服了你哦!”老吴听后很不舒服,拿出狠劲,有空就往村里跑,拜访三人亲戚,了解三人情况,寻求政策支持。向医疗_门了解医疗扶助政策,向教育部门了解教育扶贫政策,向法律部门了解赡养抚养政策,向民政部门、残联了解关心关怀政策,向扶贫机构了解扶贫政策……多方了解,多管齐下,把政策弄通,把政策用足,把事情办实,最终通过委托监护人、政策兜底、教育扶持、医疗扶助、捐助关怀等政策解决了“三子”的脱贫问题。现在同事们说起老吴的扶贫之路,都会说出一个“服”字。
我的扶贫故事范文题目 第7篇
一大早,大家集中在村委会办公室,继续精准扶贫数据录入。大家还展开了录入竞赛,最后还是市_的高梅玲科长技高一筹,以录入45份调查表的成绩,摘得桂冠!奖品就是——长茂司村一组的信息录入任务!在昨天录入七组31份贫困户数据的基础上,不到12点我也把七组39个贫困户的信息全部录入完成,还甄别筛查出两户重复信息,完成任务后,主动请缨又接下了三组贫困户信息录入任务,大家全力开动,都想早日把信息全部规范化、数据化,午饭还是在村胡书记的催促下,才简单地吃了两口,不到下午2点,又都坐在电脑前继续工作,在信息录入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农户收支情况调查表,收入项多于支出项,支出项多集中在生产支出上面,而医疗、学费和人情往来,在调查表上却并没有反应,恰恰这几项是农村家庭较大的开支和付出,有待以后表格完善改进。
在进行数据录入的时候,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以前几名修路的村民来村委会结算工钱,因为工程量和人工费的计算方式不同,引起了争议,村胡书记和村左主任,耐心算细账,以亲临修路现场的底气摆事实、说道理、算人工、测土方、守规矩、讲人情,既有坚持原则的寸步不让,也有推心置腹的交心谈心,在理性分析和感性交流后,几位修路村民终于笑逐颜开,得到了满意结果,结算了应得的工钱。我们工作队不禁为两位村干部暗树大拇指,别看村胡书记平时笑呵呵,万事好商量;村左主任往常似家人,称兄又道弟,该坚持原则时还真不含糊!暨坚守了底线又不激化矛盾,还能得到皆大欢喜的结果,这种功夫不是纸上谈兵得来,也不是坐在办公室喝茶聊天凭空生出,而是真正的与基层群众站在一块、干在一起、想在一处才能修炼成功,这不正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体现和深刻践行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长茂司村不仅能得到土蜂毫不留情的馈赠,也能学到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真功!真是不虚此行、不负年华。
我的扶贫故事范文题目 第8篇
我的扶贫故事:丁大爷的一个甜瓜
我是一名扶贫战线上的新兵,开展结对帮扶一年多的时间。5月份的一次扶贫,一个甜瓜给了我莫大的感动,让我更加爱上扶贫这项事业。
每月一次入户,我照例提前给帮扶对象丁大爷打电话,他爽朗地说道:“小贾,好的。明天九点半,我在家等你哈!”九点二十,我们驱车来到丁大爷胡同口,我远远望去,看到丁大爷正站在门口等我,看到我来,他加快脚步走过来,我赶忙跑过去,握着他的手说:“大爷,您在家等着就行,不用每次提前出来等。”丁大爷笑呵呵地说道:“没事儿,你们平时工作这么忙,每次还这么辛苦你,真是不好意思。”
进了家门,丁大爷非常客气地让我坐下,这次走访主要是进行信息核对,大爷非常配合地找各种资料。完成信息核对后,我们又聊起了家常,大爷给我讲起了他年轻时的故事,他讲得非常动情,听得出来,他曾经也是气血方刚,年轻有为,只可惜后来因病致贫,一直未成家。他说,他从内心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给修整了房子,办了低保,安装了自来水,还有公益岗位,更重要的是还有医疗保险,帮他解除了很多后顾之忧。他很知足,并表示将要更好地自力更生,早日脱贫。
聊天过程中,他突然一拍腿,左手摸着头说:“哎呀!你瞧我这脑子,我还有给你留的甜瓜呢!”说着,他快步走进里屋,从里面拿出一个大甜瓜,塞到我手里:“快吃!昨天亲戚来我家带来的,我特意给你留的!很甜!”
“大爷,您留着吃吧!您太客气了!” 我赶忙站起身来,双手推辞道。
“小贾,你不要这么见外,一个甜瓜值不了多少钱,但我看你一个外地人,每月还要来看我,又是送东西,又是帮我解决困难,我从心里感谢你呢!”
正在我俩推让时,丁大爷亲戚家的孙女来了,我俩见过几次,这是一个非常开朗活泼的小女孩。她爽朗地喊了我一句:“叔叔,你又来啦!”“嗯,小姑娘又长高了哦!这个甜瓜给你吃吧!你是祖国的花朵,祝你长得更甜,唱歌更甜!”我们三个都笑了。
回到单位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个甜瓜,包含着丁大爷的一份情谊,这份情意让我爱上扶贫,更有信心和力量做好扶贫。
我的扶贫故事范文题目 第9篇
我的驻村故事:从“教师”变“金书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2018年3月,我从一名站在三尺讲台的教师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凉江人”。两年多来,我在村里修路建水池、跑项目和资金、发展产业,与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走村串户访民情察民意,晚上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讨论着全村的脱贫致富经。很快,就成为贵州省赤水市凉江村民熟知并时时念叨的“金书记”。
初来乍到的责任与定位
放下行囊,我开始进村入户走访,仅用两个月的时间,遍访完全村所有村民组的群众,第一时间掌握了全村所有贫困户的信息。我发现凉江村的贫困“病因”在于村民的“思想贫困”,注重“志智双扶”才是扶贫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为提高凉江村民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我立即召集村组干部和群众行动起来研究对策“对症下药”,梳理了凉江村脱贫致富的十几条建议,确立了“凉江美好新未来”的目标任务。
路通了,山上风景独好
“致富定要先修路”。在凉江村,落后的通组路是制约全村发展致富的“瓶颈”,路通了,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的生命线也就通了,扶贫工作就更好开展了,这不仅是群众们的心声,也是扛在我肩上的责任。驻村两年多来,我携手村支“两委”主动与上级_门对接,争取到大大小小10余条产业路项目落地凉江村。
为尽快打通凉江村每个村民小组的产业路,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群众不辞辛苦,每天汗流浃背,冒着被蛇咬的危险和被蚊虫叮咬的痛苦,白天爬山穿越丛林规划路线,晚上入户调解修路占地事宜,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起初,部分群众因为修路占地没有赔偿不理解,在驻村工作队的感召下,凉江村村民脱贫的愿景也被激发出来,大家纷纷无偿拿出自家的土地。
经过两年的努力,全村建成硬化公路100余公里,形成“四纵八横”的交通运输网,解决全村每个村民组出行难和竹原料运输难题,年带动全村竹产业经济产值近700万余元。
现在,路通了,财就通了,老百姓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思想自然也就通了,干群关系更近了,群众工作更好做了。
产业壮大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高涨了
没有产业和项目支撑,决战脱贫攻坚就是一句空话。为了选准产业路子,我多次带领村支“两委”外出考察,通过对市场调研,立足于全村19950亩丰富的竹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的“十百千万”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乌骨鸡(规模1万羽)、生态冷水鱼(规模2万斤)、金钗石斛(规模21万株)等特色种养殖优势产业。同时引进竹加工厂来带动群众发展致富。
面对村里农产品销售滞后的问题,我立刻充当起销售员的“角色”,带领村支“两委”跑市场,不顾白天与黑夜,不论路途多遥远,拿起村里养殖的林下乌骨鸡到赤水、贵阳、都匀的酒店、超市、学校、机关食堂开展推销。村里的农特产品销路逐渐打通,仅仅是自己的派出单位贵州省供销社、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及自己的朋友圈每年都要为村里订购近15万余元的乌骨鸡。为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还帮助村里农特产品注册了商标,取名为“凉江山宝”。
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2020年,又帮助村里找到了另一条致富“良药”路子。看到村里有大面积溜荒闲置的土地后,整日思索着如何带领群众把这些土地有效利用起来,有了想法后,说干就干,邀请专家到村里对闲置的土壤进行考察化验,发现本地土壤、气候适合种植中药材头花蓼。通过到贵阳市、毕节市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市场信息后,与村支“两委”把目光聚焦到发展药材头花蓼种植上,决定再带领全村群众发展这种“短平快”产业增收致富。为了打消群众的疑虑,我挨家挨户上门做动员工作,用了2个月时间分组召开20余场群众会,不断给群众讲透头花蓼种植发展的致富经。为让贫困群众有启动发展资金,不断地跑部门要资金,在自己的努力下,向派出单位争取的帮扶资金按时到位。通过引进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保障销路畅通,给农户吃下了“定心丸”。上半年,全村800亩药材头花蓼如期种下,每年带动群众增加经济收入可达165万余元,大家认可了这一条致富“良药”路。
双脚沾满泥土,心中装满民情。看到群众们的致富路越来越宽,增收渠道越来越广,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的内心充满喜悦之情。
我深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以踏石有痕之力,用青春热血奋战在田间地头,只为看到百姓生活的改变。
我的扶贫故事范文题目 第10篇
我与“阿妈啦”的扶贫故事
“阿妈啦”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本身行走不便的她,还照顾着年迈七旬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是远近闻名的“老好人”“大孝女”。今年有幸被组织派到村里搞扶贫工作,我便与这位“阿妈啦”开启了一段“不解之缘”。
在“一言一行”中树立朴实形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刚到村里,我开始了对贫困户的走访工作,力图在知民情中解民困。记得初次到“阿妈啦”家中已是傍晚时分,微弱的灯光洒落在她身上,夹杂在青丝中的白发显得格外明显。“阿妈啦”得知我是扶贫干部后,倒上了热乎乎的酥油茶,“我们家没什么困难,你们扶贫干部那么忙,以后就不要经常过来”,“阿妈啦”亲切地说道。来访之前我已经大致了解了她家的情况,“阿妈啦”虽然家庭条件困难,但她是村里第一个站出来放弃申请建档立卡户的人,给其他群众也树立了榜样。朴实的言行着实让人感动,从此之后我更加关注着这位“阿妈啦”。
在“一颦一笑”中保持乐观态度。“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事无小事,在得知“阿妈啦”家中青稞要抢收时,我便撸起袖子带领党员深入田间地头,与“阿妈啦”共同劳作,“打成一片”。劳作完后,她又要回到家中照顾久病在床的老母亲,不大的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竟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阿妈啦”的笑容总是那么慈祥、那么乐观。以群众的视角看问题,我也是群众的一员,“阿妈啦”的一颦一笑时刻感触着我,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在“一举一动”中彰显文明风范。“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群众的心总是那么淳朴,你心中装着他,他心中也装着你。今年中旬,在县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镇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我村率先建立了“村民甜茶馆”,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喝茶聊天的活动场所,让老人们能安享晚年。茶馆开业当天,“阿妈啦”早早地推着卧病的老母亲来到甜茶馆,带来洁白的哈达,把珍贵的祝福最先送达给我们,感谢党带来的惠民政策,眼含热泪的她一直说着“突季奇、突季奇”(藏语“谢谢”)。站在一旁的我,泪水不也禁模糊了双眼。以群众心为心,这一年,我收获了很多。
“阿妈啦”对待生命尚能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不顺、命运不公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乘着新时代浩荡的东风,破浪前行吧!
上一篇:公司奖励申请书范文(合集26篇)
下一篇:新生入学通讯稿范文(合集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