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982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0分钟。
22年广东申论大作文范文 第1篇
挥就产业兴旺画笔 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农,天下之大业也。”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坐标,更能深切感受乡村振兴的时代分量。现在中国很多城市的面貌,已经不逊于发达国家,而农村则整体上较为落后。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民大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让乡村振兴铺得开,产业振兴不可少。
抓特色,乡村产业振兴要敢于彰显农村“本土气息”。“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产业聚财,特色兴业,所谓特色,就是与众不同,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它既体现为淳朴的乡音民调、独特的资源禀赋,也体现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群众提升生产生活水平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找到发展特色产业的“命脉”,文登 “花饽饽”才能从一种只在节日里风光的“贡品”变为大众餐桌上的“常客”,由普通面食变身为无限创意的花样面点。将资金、资源用在该“使力”的点上,做好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就能催生新动力、实现新跨越,把乡村振兴“一盘棋”下活。
促融合,乡村产业振兴要巧于焕发地方“生气”。产业融合,聚焦一个“融”字,促进农旅融合,挖掘绿色经济资源;实施村景融合,推动全域面貌提升;引导三产融合,增强辐射带动效应;探索人文融合,铸造乡村振兴之魂。J县正是抓住产业融合发展这个“牛鼻子”,打造了 “花乡药谷”田园综合体,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各地应通过生态旅游资源、市场需求、政策供给等多个维度做好融合文章,形成自己的特色,培育独特的农业优势,加快构建“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调布局,乡村产业振兴要精于融入时代“朝气”。对大多数农民来说,现阶段要致富,还是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大农业”,还要靠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增多、增速放缓,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执着于“面朝黄土背朝天”,对手中的锄头放不下,对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舍不得,对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突不破。要想让农业成为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就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势而为、因时而变,审时度势,抢占先机,让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吹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乡村振兴的“春苗” 日益茁壮,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齐鲁大地上演。只有“吹”响特色产业这声“号”,“拉” 紧产业融合这根“弦”,“弹”好结构布局这首“曲”,定能“唱”好乡村振兴这台“戏” !
22年广东申论大作文范文 第2篇
一“码”当先 加强数字化治理
乘公交、地铁、出租车只扫一个码;去医院就诊、商场购物、景点出游,也只扫一个码……青岛市近日来出台“青岛一码通”服务,广大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申领,凭借一“码”进出公共场合,方便又快捷。“一码通”真正打通了各部门、各平台及手机应用之间的多“码”障碍,仅用“一码”即可提升数字化治理的成效。
一“码”当先,体现政府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用心。“为政之道,民生为本。”疫情袭来,无症状感染病例的增加更是给人们生活增添了很多隐患。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密切接触者追溯,青岛市在多个场所设置了场所码,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如:出入不同场所要扫描各种各样的二维码,经常扫描不出来耽误时间;特殊群体在出行时的窘迫……青岛市在了解市民的诸多需求后,加大改革力度,以百姓需求为导向,决心提供便捷服务,推进“青岛一码通”建设。自“一码通”开通以来,青岛市民真正实现了一“码”在手、畅行无忧,从“微警务”到“身份码”、从“景区预约”到“乘坐公交”、从“医保凭证”到“警务地图”。无论办事、出行,还是就医、游玩,很多领域都可以“一码通行”。加强数字化改革,应继续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更加统一的数据库,让百姓生活更加便捷。
一“码”当先,彰显城市高效治理、智慧生活的成效。数字化只是形式,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变革才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无论是“放管服”改革中的“最多跑一次”,还是济南“一枚印章管审批”,亦或是青岛“一码通”建设,本质都是通过数字化为手段带动城市社会治理的变革。无独有偶,浙江杭州余杭区上线的“余杭一码通”,同样可以体现出数字化治理的显著成效。余杭区聚焦一码出行、一码缴费、一码助残、健康申报等多个应用场景,真正将数字化成果应用到更多领域中。一“码”当先无疑是建设数字政府的一个缩影,也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此次的数字化治理行动,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让改革成果更好更高效地惠及广大群众。
推进数字化治理,是建设数字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治理能力和效能也是一次考验。数字化的蓬勃发展,就像鲶鱼一样,激活了社会治理活力。当下我们应该借着数字东风,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积极推动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服务效率,着力提升治理智慧化能力和水平。在此过程中,必将有助于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让群众享受更加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公共服务。
22年广东申论大作文范文 第3篇
不忘初心 聚力前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前行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被路边风景吸引甚至诱惑,偏离初定的正道。这事实上是一种贪婪,是“将本心都纷杂了”。“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专心致志方能有所成就,心怀戒惧才能抵制诱惑,只有人人不忘初心,社会方能和谐稳定,彰显时代力量。
不忘恪尽职守,筑牢“天灾疫情”防线。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疫情蔓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世界人民大多陷于危急和病痛之中,这是人类之苦难,亦是我等之哀伤。_作出“要广泛动员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重要指示。首提病毒人传人,全民防控的当代华佗钟南山临危受命,挂帅亲征;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忠诚履职;疫情中支援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动员社会力量。大家形成合力,共筑疫情防线,取得“战疫”胜利,也让我们再次看到群众坚守岗位所带来的伟大力量。可见,在前行的路上,我们都应秉承初心,凝聚起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不断战胜各方困难。
不忘为民初心,激活“社会治理”活水。国家领导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虽做法有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坚持为民服务联合治理,形成治理合力。乡村自治,建设红白理事会,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群众之需,有效解决群众之难;重庆市构建“乡贤评理堂”,打造乡村善治新栺局,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汇聚群众智慧,基层治理难题才能“对症下药”,社会治理才会迸发新活力。“得众人之力者即无不胜也,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足恃也。”推进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还需凝聚群众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栺局。
不忘桑梓之念,唱响“乡村振兴”赞歌。年轻人在外求学,学有所长,或具机械操作之才、或具农业科技之能,怀报效家乡之念,返乡献“智”,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在外打拼致富能人,多有调度整合各类资源之力、广布市场渠道之历,怀带富家乡之念,返乡投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在外德高望重之人,大凡巨人长德、硕望宿德、贤名远播,怀泽润乡里之念,返乡教化,以乡贤文化凝聚崇德尚贤、明礼重义之风,助力乡风文明。不论走多远,都要记住来时的路,是家乡的清泉、沃土哺育了今天的我们,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要不忘桑梓之念,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任何事物都像大树一般,有其根本与枝叶,君子的重要责任就是培养根本,如此,枝叶自然就会繁茂,花果自然就会结成。同样,只有人人不忘初心、才能彰显力量,汇聚力量方可支撑我们前行,不论前路有多艰难,仍需要在各自的位置上拼搏前行,不断涵养初心这个根本,以绽放的人生和累累的硕果致敬新时代。
22年广东申论大作文范文 第4篇
以生态文明之笔 绘绿色发展之图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位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的亟需讲好的“课题”。不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需要探索出一条让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路”。在此过程中,“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成为了解题的关键词,以生态文明为指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方可建好“美丽中国”。
以生态促发展,让保护成为最牢固的“发展堡垒”。面对大自然所给予人类的馈赠,无数的“宝藏”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算好“经济账”的关键。保护与开发并不是相悖的存在,在保护中守好生态环境的“红线”,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会以它独有的方式赠予我们无数的“瑰宝”。无论是“国家森林公园”的曲径通幽,还是不同区域经过时间沉淀而成的独特地貌,抑或因为不同的环境特征所赋予的独特人文景观……这些都是自然所赋予我们的“金山银山”。由此可见,守好红线成就红利,绿色发展,科学合理的开发资源是促进可以持续发展的“抓手”。
以生态促发展,让绿色成为最靓丽的“政治底色”。良好的政绩观不仅体现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上,更体现在对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确认识上。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指引”。我国地大物博,很多地区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草,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美好家园”。面对这些“宝藏”,如何开发利用,是考验一个领导干部的关键,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还是开发保护、合理利用,这需要带头人具备战略思维,做好宏观部署。诸多实践也证明,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是保障绿色发展的前提,用政治清风促山青水绿、发展永续,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
以生态促发展,让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语道破在国家发展中民生幸福是最大的政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最好的治理方向。从“要温饱”到“要环保”,虽只有几字之差,但却完美地诠释了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明确了民众的诉求,_及地方积极响应群众诉求,不论是创建卫生文明城市,还是打造宜居城市,抑或是实施“美丽中国”战略,新的发展理念诠释了环境青山不负人民的美好画卷。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用生态保障民生幸福,方可绘就美好蓝图。
国家领导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一招”,绿色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平衡好生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方能让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让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巨轮远航的方向。
22年广东申论大作文范文 第5篇
欲筑室者 先筑其基——构筑基层治理新格局
基层是国家治理最末端,是服务群众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唯有把抓住基层治理这个“牛鼻子”,方能本固邦宁。然而疫情的考验让基层治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隐患问题现出原形,出现个别地方技术跟不上,忽视民意,执法暴力化等情况,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动摇群众基础,因此,欲筑室者,先筑其基,加快步伐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绘就公众参与“同心圆”。党的____《决定》提出,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厦门市S区探索社区“近邻家园”新模式,成立“百事帮”服务队,将社区能人和热心居民吸纳进志愿者队伍,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问题解决在社区里;济南Q街道整治工作邀请群众参与,提意见、找问题、求共赢,实现从杂乱无章到和谐宜居的华丽变身,这是真正从群众角度出发,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因此我们要以群众为工作的发力点,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进而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搭建科技创新“防火墙”。“凡益之道,与时偕行”,2022年春节以来各地疫情呈现点状、或链条状爆发,对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高的考验与挑战,如何快速、精准、有效控制疫情的流入成为各地面临的首要问题。Z市以科技创新跑出疫情防控加速度,打赢动态清零阻击战,而这背后得益于“Z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系统”,提供多角色、实时信息化协作,帮助一线流调员高效流转信息,提升响应速度。如果没有科技的创新,可能出行都将成为奢侈;如果没有技术的更迭,朋友间的互动都要提心吊胆。因此,科技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是守护群众安全,让群众放心的“第一防线”。
筑牢法治支撑“顶梁柱”。基层治理的短板在农村,部分地区依旧存在“村霸”把持村内话语权,让百姓敢怒不敢言;宗族势力横行霸道恶,让群众打碎牙齿往肚里咽,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推进基层治理,构建平安乡村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欲要踏平坎坷成大道,就要拔掉问题的根源——法治缺席。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意见,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依法严惩宗族恶势力和“村霸”“市霸”“行霸”“路霸”等农村黑恶势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因此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方能实现基层善治。
国家领导曾高屋建瓴地指出: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只要我们及时呼应好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让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持续积极推动基层治理科技创新,夯实法治保障的根基,就能以“基层善治”开辟“中国之治”新篇章。
22年广东申论大作文范文 第6篇
涵养文化自信 谱写中华文化新史诗
____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当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民族文化自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传承传统文化,定好文化自信总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不断绝,很大的原因是坚持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国学班,反映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大街小巷的“汉服热”激发了国人对中国传统服饰的自豪之情;“京剧粉”在社交平台宣传戏曲,赢得了网友的关注和赞同……新时代年轻人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使得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得到传承,也提振了国人精神文化水平,是对国民精神的一次洗礼。
推进文化传播,奏响文化自信主旋律。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从古时候开始我们民族就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播交流: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友好互鉴;唐朝鉴真东渡,传播大唐文明,推动周边文明进步;明朝郑和七下西洋,通好他国,向世界展现明朝文明风采……一次次文明的交流碰撞,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也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中华文明,为国民带来空前的文化自豪感。归根结底,是文化交流的意识驱动,使文明绽放光彩。进入了新时代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更需要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以此实现文化自信心的构建。
融入中国精神,发出文化自信最强音。中国精神时新时代中国人民在伟大事业的斗争中淬炼出来的,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当代中国人智慧和魅力的结晶。《流浪地球》的播出,让人们再次看到了中国精神的“敢于担当”;《战狼2》的风行,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精神的“爱国激情”;《老中医》的广泛好评,让人们感受到中国精神的“仁爱之心”……没有了中国精神,中国的文化自信就会被功利的社会气息、阴暗的落后气、软弱的媚外气息所侵蚀。新时代的中国,更要大力弘扬好中国精神,才能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始终保持清醒稳定的发展。
目前我们进入了一个思想多元的新时代,多种思维碰撞激发新思想,并不断冲击中华文明。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尤其要加强对文化自信的坚守。迈出更加自信、从容的脚步,打造一个文化强国!
22年广东申论大作文范文 第7篇
发扬劳动精神 描绘青春蓝图
当我们谈起时传祥、李素丽、焦裕禄、孔繁森等劳动模范,很多人不再是崇敬而是揶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待工作敷衍塞责、半途而废,怕苦怕累、缺乏热情与责任,凡事先问名利与权位,不懂得舍弃,不懂得奉献,不仅于单位、国家不利,也虚度了大好青春时光。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用劳动精神去描绘绚烂的青春蓝图。
发扬劳动精神需要无私奉献。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夜空。“自己忙点累点不算什么,我就是不想他们来回折腾”,八年来,王静牺牲休息时间为群众办理业务,是奉献;“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周月华身患残疾,却在丈夫的肩膀上行医问诊,是奉献。如果没有奉献意识,我们就不会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找寻到兴趣爱好,就不会在错综复杂的业务中提高技能,也就不会在茫茫无期的未来中成就梦想。因此,劳动最光荣,就是要我们每个人都向先贤学习,甘于奉献,传承劳动精神,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发扬劳动精神需要善始善终。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做好一件事容易,不易的是做好每一件事。对待工作,很多人往往三分钟热情,当热情消退,却容易出现消极怠工、虎头蛇尾。领导在时一个样,领导不在时一个样。对工作不能专心致志、全心全意,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晚节不保”也即是此种原因导致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无限风光也在险滩,越是到了最后的关头,越应该坚持不懈,力求完美,否则便会如逆水行舟,功亏一篑。
发扬劳动精神需要勤学苦练。所谓勤学,就是勤于学习工作所需各种知识;所谓苦练,就是将所学所得用于工作实践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说明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尤其是在知识飞速更新的今天,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就很难适应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情况;同样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说不练依然是假把式,纸上谈兵,空谈空想只能变为绣花枕头。因此,只有多思、多想、多做,才能不负工作也不负自己。
22年广东申论大作文范文 第8篇
贴心民生 凝聚民心
回首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波澜壮阔;视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抬望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胜利在即。时间刻录着岁月的光盘,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的翻天覆地变化背后,折射出中国_人的使命宗旨,彰显了对人民至上的孜孜追求。百转千回,击鼓催征,站在新起点,面对第二个百年目标,征途漫漫,唯有倾听民声、做好民生,方能挺起民族脊梁。
贴心民生,始于科技赋能、智慧支撑。环视当下的中国,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然进入到智慧化时代,民生工作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更好地改善民生服务工作,济南市章丘区组织相关部门赴浙江杭州深入学习,后结合当地实际,将科技成果与为民服务相嫁接,322项服务项目全部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上门办”,不仅提升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而且让群众节省了时间,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民生服务工作,一方面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科技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布点;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化的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服务的技能水平。
贴心民生,源于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无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抑或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无一不是告诫我们,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时时刻刻为民着想,才是发展正途。当博士生小陈无法完成答辩而焦急无奈时,当地派出所及时腾出独立办公室,调配软硬件设施,最终确保了答辩的顺利完成,赢得了网友的纷纷点赞。然而无独有偶,当大王镇的老年人无法验证健康码而着急上火时,当地镇政府及时将市民卡与健康码绑定,解了群众的心结,密切了党群关系。作为人民的勤务员,任何工作要多了解群众是否满意、人民是否答应,不断改进服务,满足人民需要。
贴心民生,成于重心下移、深入一线。重心下移是指要将更多的人财物分配到一线,不断充实基层队伍;深入一线是指要走出“小楼”,到群众中去。曾记否,“人民好干部”焦裕禄一年365天在乡村、大堤、农田、建设现场度过;曾记否,“小巷好总理”高玉凤时刻在疏通下水道、调解居民纠纷、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曾记否,“乡村好头雁”关志洁坚持走村入户,了解群众疾苦,记下了一本本民生账……民生靠的就是这群党的好干部,他们用一线的实干,保障了群众幸福。当前,各级政府要在资源分配、物资保障、人员招聘上,多向基层倾斜;同时不断完善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基层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面对民生新需求,唯有兢兢业业,在科技赋能上下功夫,在以人为本上做文章,在深入一线上谋发展,才能真真切切回应群众所需、人民所盼,披荆斩棘,开辟中华民族复兴新征程!
22年广东申论大作文范文 第9篇
共20页
以上是2022年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从好政策说开去》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申论范文,公务员申论备考,申论作文,,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快讯信息敬请加入广东公务员考试群,及关注广东公务员考试网/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2年广东申论大作文范文 第10篇
(01)广东申论综述
(02)谈谈应用文写作题(上)
(03)2018粤考“短评”的答案(谈谈应用文写作-下)
(04)广东的应用文写作题
(05)广东大作文的写法(上)
(06)广东大作文写法(下):议论文
(07)策论文给分规则解读
(08)广东阅卷人眼里的高分试卷
(09)广东对策题答题范例
(10)广东分析说明作用题写法(附带2017县级第二题答案)
(11)广东申论2017县级第一题参考答案
(12)广东申论2016县级第一题参考答案
(13 )广东申论2016县级第二题参考答案
(14)2016广东乡镇第一题参考答案
(15)广东“主要问题”题写法(附带2016乡镇第二题答案)
(16)2016广东乡镇第三题参考答案
(17)如何把握材料逻辑:刷材料!
(18)2012年广东省考议论文范文
(19)2015年广东省考议论文范文
(20)2017年广东省考议论文范文
(21)老策论范文:做好乡镇工作,推进农村建设
(22)2011年策论范文
(23) 2016年广东省考新策论范文
(24)2015年广东乡镇申论浅析
(25)2017广东乡镇浅析
(26)2018广东申论简析
(27)2018年广东申论第一题解析
(28)2018年新策论文解析
(29)2018策论文范文
(30)2019广东申论县级卷解析
(31)2019年策论文范文
(32)2019广东申论乡镇卷解析
(33)2014广东议论文
(34)考广东,广东之外还可以练哪些题
(35) 广东乡镇申论大方向
(36)广东乡镇还有什么申论题可以刷
(37)2015年县级申论解析
(38)2021年乡镇申论解析-上
(39)2021年乡镇申论解析-下
(40)2021年县级以上申论解析
(41)2020年乡镇申论解析-上
(42) 2020年乡镇申论解析-下
(43)2020年县级以上申论解析
(44) 2020年县级以上申论大作文范文
(45) 2013乡镇申论第一题答案
(46) 2014乡镇申论小题答案
(47) 2011县级第二题参考答案
(48) 2014县级小题参考答案
(49) 2021年作文范文
(50) 2010年县级第一题参考答案
(51) 2022年县级申论第1题参考答案
(52)2022年县级申论第2题参考答案
(53)2022年县级申论作文浅析
(54)2012年县级第1题答案
(55)2022广东乡镇第5题参考答案
(56)2022广东乡镇第1题参考答案
(57)2022广东乡镇第2题参考答案
(58)2022广东乡镇第3题参考答案
(59)2022广东乡镇第4题参考答案
(60)申论答案差不多就行了吗?
(61)如何提升申论素养?
( 62)2013年申论县级第2题参考答案
本公众号使用方法:微信视频号搜索账号“广东荔枝公考”,第一条视频就是了。谢谢!
22年广东申论大作文范文 第11篇
立足当下 展望未来——经济发展应“形”“势”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在近几年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现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更好地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底气是一个经济体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底气是经济发展的自信未来。立足于当下,取得的非凡成就,丰富经验,构造出的“形”,对未来发展趋势,精准把握,紧跟时代浪潮形成的“势”。二者相结合,共同铸就我国发展的底气。
形势结合,是经济发展制胜之器。形势结合,二者互补互助,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若只立足于形,注重当下取得的成就,自满于常年积累的经验,而不去把握发展之势,过不自封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止步于此。而盲目地追求发展的势,制定不切实际的发展规划,与当下自身之形背道而驰,这种事是浮泛无根的,对于经济发展毫无作用。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可只重于形,固步自封,也不可盲目地追求势,纸上谈兵。只有将形与势两者相结合,我国发展才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静态之形,是经济发展起步之棋。如果将发展比作摩天大厦,那“形”便是这座大厦的地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眼前静态的“形”并不牢靠,那发展的道路不会长远,经济发展的形来自长年累月积累下的丰富经验。优秀的经验给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足以让我国的经济发展后顾无忧。经济发展的“形”也来自当今我们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当今的非凡成就为起点,未来经济发展的形式数不胜数,以当今成就为种子,未来经济将发展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以静态之形为起点,让经济发展赢在起跑线。
长远之势,经济发展定调入棋盘。形奠定了发展道路的起点,那么势便是引领着正确的发展方向。经济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利益,经济发展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浪潮,终将被时代所抛弃。依据经济发展趋势制定长远的科学规划,不断创新,创造跟上时代浪潮,才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并带动相关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中西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革创新满足客户需求,产品销量暴涨。这些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经营者企业家对于势的准确把握。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势,就相当于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未来。
纵观经济发展史,立足于当下之势,进行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技术变革兴起把握改革之势,诞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推动经济增长步入黄金期。所以说经济发展离不开形势结合,只有形势结合,才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