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50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7分钟。
技术创新范文 第1篇
1DEA有效性分析
通过构建投入指标(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投入强度、有R&D活动的企业个数、企业办研发机构数量、地方财政支出中的科技拨款比重等)和产出指标(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中文科技论文数、技术市场交易额、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等),对2005-2012年的辽宁省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以年份、31个省市、省内14个地级市和行业作为DEA的决策单元进行横纵向比较和有效性评价,见表2-表3。以全国31省市为决策单元,则n=31,利用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C2R模型对其进行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以31个省市作为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辽宁省综合排位第6名,在东北地区(包括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中技术创新效率排位第一,DEA唯一有效,而经济效率排位最后,DEA唯一无效,高产出率和低科技转化率导致了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低。这表明,仅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在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方面就严重欠缺。辽宁省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相比在技术获取和改造、技术创新支撑能力上较强,但是经济效率转化上仍然有很大差距。以辽宁省内14个地级市为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主要因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多,为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提供了土壤,经济效率有效性分布也很不均衡,DEA值为1的城市有沈阳、大连、鞍山、锦州、营口;DEA值在之间的有盘锦、阜新、丹东、本溪、葫芦岛。以上城市与教育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均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密集的地区。DEA值在以下的城市有5个,说明该地区的科技发展并不是他们的主导产业,还需要进一步政策倾斜。其他地区可以通过政府、大中型企业等其他主体在技术创新上投入,进行技术引进,带动省内各个地区的技术创新热潮。以年份作为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辽宁省2005-2012年,DEA有效值θ均为1,见表4。表明技术创新效率8年来总体较高,投入产出配置较为合理,相对效率值稳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呈递增状态。总体来看,辽宁省的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技术创新效率逐年递增、稳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处于相对有效状态。辽宁省从2005-2012年中整体科技活动情况利用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C2R模型属于DEA有效,由此说明,在科技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效率保持在中上水平。科技活动中的全部投入要素发挥了最大效用,所获得的产出达到最大水平。此时,生产规模处于相对最佳状态。以行业作为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DEA稳定且有效,而大中型企业创新效率出现波动,见表5。辽宁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情况,2005-2012年中,技术创新效率逐年提高,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全部投入要素(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科技经费筹集额、科技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和产出(工业增加值率、R&D项目数、企业专利申请数、企业专利获准数)。因此,大中型企业在生产规模上也处于相对最佳状态。辽宁省科研机构虽然规模收益处于递增状态,但总体实力尚处于非DEA有效状态,表明科研机构在“质”和“量”上结构不平衡,需要政策和技术的投入同时,也要监督检验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标本兼治。
2辽宁省技术创新效率存在的问题
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从近年来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数据看,大量的科技人员更倾向流入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如北上广苏浙)而不是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的这种“理性选择”反映出辽宁区域无法吸引并留住更多的高层次科研人才。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数为万人,增速仅为,居全国35个省份的第29位。相对于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辽宁无论从科技条件、薪资待遇,还是配套服务,都缺乏对科研人才足够的吸引力。在市场经济的自由选择状态下,会有数量可观的高科技人才队伍,走向国内北上广一线城市,甚至走向全球范围内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能真正从事或参与R&D活动的人数,呈现递减趋势。
科技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2009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仅占销售收入的,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5%。在2008-2009期间,辽宁省政府的研发收入强度有所下降,降低了,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了,但是投入总额仅约为江苏、广东的1/4。辽宁企业研发投入超过了200亿元,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外,金融环境指标表现相对较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数(20)、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获得金融机构贷款(25)。总而言之,在辽宁地区,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还没有真正地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区域投资融资体系更多的是由政府来主导,企业多为辅助角色,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体系亟需建立。
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程度不高,协同机制不全面我国在技术创新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各大主体之间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互动和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真正形成合力。政府的政策环境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相关制度不完善、政策导向不明确等。企业追逐短期效益,自身研发力量薄弱,一味要求将科学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第一线,大大增加了转化成本。高校和科研院所只负责科技项目的实施,不负责成果的运用、转化和商业化,因此积极性不高。
3对策建议
建立长效的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在培训方面,可通过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思想讲座、举办技术思想研讨会、公派学习、校企合作等方式,不断更新研发人员的知识结构,加深研发人员对技术创新前沿问题的思考。将引进的人才分配到各个企业办研发机构中,保留领军人才原有的编制和薪酬待遇,对于自愿从事一线研发和创新活动的领军人才,给予额外的奖励。在激励方面,鼓励企业试行“期权期股”的办法,激励领军人才。高技术企业可以通过期权、期股或技术分红等形式,激励领军人才。技术分红享受者可将技术分红作为出资,按照规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权,并依法办理股权登记手续。定高技术产业人才的薪资年增长机制。高技术产业人才的薪资年增长率,由个人绩效决定,绩效水平高的个人享有较高的薪资年增长率,而绩效水平较低的个人则享有较低的薪资年增长率。
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多渠道融资方式资金问题一直都是创新成果转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制约因素,除企业自筹资金外,还应该充分保障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比如金融机构贷款、政府资金等,以及利用外资兴办合资企业等。此外,在科技投入方面,要重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要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包括创新基金、银行贷款、信用担保、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多层次融资渠道的建立和拓展,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构建融银行、保险、担保、证券公司、创业投资公司、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于一体的金融生态圈,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技术创新范文 第2篇
《科学技术创新》本文结合个人施工实际,深层次探讨分析工程建设中的各项试验数据,探究石灰土路基施工中灰剂量检测控制方法,并研究灰剂量与路基压实程度的关系,期望能为石灰路基施工提供指导。目前选煤厂钢结构栈桥墙板大部分使用彩钢夹芯板,但栈桥内部长期受到冲洗水的冲刷,造成彩钢板之间漏水严重,冬季挂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选煤厂栈桥夹芯彩钢墙面板的防水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对栈桥夹芯彩钢墙面板咬合防水节点进行确定,通过节点的定位来设计栈桥多向塔接防水的结构。利用腻子复合凹槽来完成纵向防水压缩的设计,并对栈桥内侧底部调整缝作出处理,采用装配式竖向接缝形式设计排水构造,结合移位控制法实现夹芯彩钢墙面板的防水设计。最终的实例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塔接高度下,得出的防水压缩率均在90%以上,表明防水效果较好。影响在役桥梁安全的人为偶然因素具有频率高、作用复杂、突发性强、危害大等特点。针对当前桥梁人为偶然因素评估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不足,基于桥梁事故调查确定了^v^车辆撞击、船舶撞击、超载超限、火灾^v^四个主要人为偶然因素,提出了在役桥梁人为偶然因素安全风险快速综合评估指标和方法。各指标评估从^v^事故发生的可能性^v^和^v^结构抵抗灾害的能力^v^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适合于桥梁的大量普查。通过对盐城灌河大桥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安全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准确性、可操作性,从而为大量在役桥梁风险快速评估提供有效解决方法。
波形腹板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和传统钢箱梁、传统混凝土箱梁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用钢量小于传统钢箱梁,整体施工重量小于传统混凝土箱梁;其次,波形腹板钢混组合梁一期混凝土在胎架上进行浇筑,梁体处于无应力状态下,可以有效避免桥面混凝土开裂问题,但波形腹板压制以及焊接质量控制难度相对较大,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再生材料板缺乏防火装置,导致其易沾染火源发生燃烧的同时,还易将火源传播出去,存在缺乏隔热装置,导致室外的温度易传输至室内等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再生建筑材料板,这种再生建筑材料板组成设置灵活,具有防火功能,同时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可以使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为了解决伸缩缝常见病害对公路桥梁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的负面影响,开展大位移公路桥梁伸缩缝损伤养护施工技术的研究。为了确保施工工序的实施可以达到既定养护效果,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对伸缩缝的切缝、开槽与表面清理等工作;采用波形结构的伸缩板,进行伸缩缝损伤铺装处理,将填充材料铺在伸缩缝上方,并将其与大位移主公路桥梁的铺装结构进行连接;分析高性能砼材料的构成与作用,优选高性能砼材料作为养护施工材料;严格遵循^v^快插^v^与^v^慢拔^v^的施工原则,实施大位移公路桥梁伸缩缝损伤养护浇筑,完成对养护施工技术的研究。通过实例应用分析证明,公路桥梁工程在应用提出养护施工技术后,所有位置上损伤面积的最大值均小于上述养护前损伤面积的最小值,说明此项施工技术具有较好的养护效果。设计一个温控系统,采用STC8G2K32S4控制器为主控制芯片,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采集,继电器输出控制,RS-485通信。实现四路温度独立测量,独立温度输出显示,四路独立输出控制。采用MODBUS通信协议,支持目标温度设定,实时温度读取,温度矫正设置,断电记忆功能。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基于储水仓式的机器鱼上浮下潜的研究。以本实验室研究的电磁驱动机器鱼为对象,提出并设计一种可换气圆柱状储水仓结构,进行机器鱼浮潜的动力学分析以及仿真数值计算。设计浮潜控制系统,完成硬件系统搭建以及程序编写,实现储水仓的进、排水功能,达到机器鱼上浮下潜的目的。在控制系统调试之后,对水泵进行吸、排水及调速实验。最后完成机器鱼总装,并进行水中下潜实验。针对地震原始数据存在的格式不统一不规范现象,阐述将其进行格式统一化操作过程,形成一个完整记录的数据集格式,以利于将其上传到分布式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关键词:
技术创新范文 第3篇
一、宗旨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展示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特举办20xx年度科技活动节。
二、活动主题
为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学校20xx年度科技活动节的主题是:“节约?创新?发展”。要求学生从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及未来的能源入手,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三、组织机构
1、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协调小组
组委会组长:蔡鹏图
组委会副组长:许金聚、陈燕墩
2、评委会名单:
科技制作评委:黄世元、陈永辉、谢剑峰、刘锦伟、王玲玲、刘凌鹏、胡艺群
科普征文评委:柯智贤、易宝琳、张晓鹏、郑明川、李志宏
科普手抄报评委:谢章棋、陈锦洞
科普绘画评委:刘鹏鹏、陈建勋
3、大赛办公室主任:林海城
4、辅导老师:
科普征文辅导:各班语文老师
科普手抄报辅导:各班班主任
科普绘画辅导:艺术组老师
科技制作辅导:各班任课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5、作品上交地点:团委会
四、参赛对象:
全校学生
五、活动内容
(一)科普宣传
1.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校主题科技节宣传发动工作。
2.利用板报、广播进行宣传,学校与班级各出一期科普教育橱窗和黑板报或手抄报。
3.各班级通过班会、团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
4.各学科也可根据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相关的科普知识教育。
(二)科普实践
1.利用班级活动,开展各项科普活动竞赛选拔活动。
技术创新范文 第4篇
1创新型人才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尚未统一,现有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对创新型人才加以解释:从创新型人才本身的综合素质加以定义,从创新型人才的价值加以定义,综合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和价值加以定义。通俗讲,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现有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还存在一定缺陷。
1.1理论研究滞后,缺少完善的评价模式
目前,创新型人才和创新能力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创新能力的界定和内涵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特别是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不同专业人才所需具备要素构成不完全相同。邓成超等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思维、创新学习和创新操作构成。胥群从心理层面指出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情感。纪延光等则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有基础要素、创新要素、协作要素三大组成要素。金琴将创新能力分成了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4个指标。而针对不同专业更有不同的内涵界定。但目前任何一种研究尚局限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没有成为一致认可的标准,可操作性不足。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庞大,专业种类繁多,办学层次、办学历史、办学水平差异很大,采用统一的评价模式自然不能满足客观需要。对于生物技术这种理工结合、理论与实践兼顾,办学历史不长,学科仍处于不断快速发展之中的专业,相关研究更显不足。
1.2评价形式单一,评价内容片面
长期以来,我国对学生总体水平和素质的评价大多局限于闭卷考试,对人才的培养多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形式单一,这种从小学延续至大学的评价模式桎梏了大多数人的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步改变了对大学生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开始从课外活动、科学研究参与、校外暑期实践、参与科技竞赛活动、获奖以及人文艺术修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更客观全面评价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些有益和可操作的经验。但总体讲,评价内容仍未脱离以分数为绝对主体的评价标准,上述活动在执行中仍面临参与人数少、敷衍应付、不具有强制性的尴尬。现有评价内容多体现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3评价结构缺陷,重结果轻过程
现有评价体系中,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看重的是最终评价,往往以一次考核来评定学生的优劣。这种应试化倾向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导致大学生主体性的丧失,而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就在于提升人的主体性。此外,评价的主体是任课老师、评价的标准是分数,而对于过程和课外往往是忽视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亦是动态发展和不断积累的,且由于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不同,创新能力体现的方面亦会有所差别,而现有评价机制往往缺少对创新能力的动态把握,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创新能力的动态评价,不能切实发挥教学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生物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策分析
2.1从共性和多样性角度界定创新型人才评价的内涵
在创新型人才评价标准上,既要坚持人的共性发展原则,又要突出人的个性特质。在创新性人才评价标准上,既要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能力建设,又不能忽视精神层面、培养手段科学性、培养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的要素。同时,专业、学科的差异使得这一内涵应具备专业所需要的特有标准,文科、理科、工科,以及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及职业教育所蕴含的创新能力要求呈现出多样性。如生物类专业中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则应有所区别,生物技术侧重的是科学开发的创新,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企业最需要就是研究开发型人才,占此类人才需求的58.3%,但“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生物技术人才应用性又较低,导致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与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并存。生物工程人才应侧重的是工程技术设计、工艺流程的掌握与改进、技术开发等方面。因此,专业特点应在创新型人才的评价体系中得到体现。
2.2改革传统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目前,在大多数课程考核中同样体现出评价体系结构的局限性: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题型客观题多,主观发挥题型、思维题型量少;上课内容和实践内容陈旧、教学内容方式不够灵活、探究少;学生参与少、动脑机会少。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不需要太多的灵活运用和平时知识积累,许多同学通过短暂的突击就能应付考试过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提问探究环节,考试环节增加主观题型、提高了无统一答案的试题比例,甚至在部分课程增加了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制作幻灯片和上台讲课的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各种创新竞赛和社会调研活动中成绩不俗:如《赛克(cycle)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获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荣获金奖;“规模化猪场粪便污水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艺”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
2.3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作为生物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校内实验性教学环节,以及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参与科研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活动、申请承担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弹性较大的其他实践活动。现有实验实践质量评价体系大多以实验报告、实习报告为依据,没有细化的评价指标,忽视了教师教学态度、实验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情况的评价。而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调动教师的创新性和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因此,建立涵盖实验教师教学质量、实验效果信息反馈和合理实验成绩构成的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提高实验实践在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锻炼中的主导地位。一个良好的实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包含合理的教学内容、贯穿全过程的量化指标,有利于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创新研究。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报道,并且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郭风法将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价分为教学态度、实验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情况等五个方面,每一方面包含若干评价指标。我们通过设置配套的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完善管理措施,将实验教学从基拙性向研究综合性、开放性推进,特别是与企业紧密合作,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研发能力。近2年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2项,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性实验项目3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一批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攻读硕士研究生,表现出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
2.4建立覆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机制
现有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多采用考试这一简单、固化的考核方式,考核的是书本知识,助长了学生的死记硬背,抑制了创新思维的开拓。而对于课堂之外的各种学术、社会、公益性活动,大多不会纳入考核范畴,大多学生没有参与的动力。因此,建立一个涵盖课堂内和第二课堂考核的指标体系将对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我们在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同时,通过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全面记载学生的成长信息:包括各科课程成绩、参加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获创新与技能学分认定、参与公益活动等情况;同时,建立班主任、任课教师、实验员、辅导员等共同参与的联合评奖评优审核机制,通过设置带有导向性的评价因子,鼓励大学生走出书本、走进实验室和社会,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范文 第5篇
一、青岛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现状
(一)治理方式联盟组织介于科层组织与市场之间,交易成本比企业内部成本交易高、比市场交易成本低。42家联盟中,多数决策与执行机构是理事会和秘书处,治理方式为成员大会选举理事会,理事会委托秘书处;少数联盟的治理方式委托联盟内的某单位主导,如牵头单位;还有联盟采用了董事会,董事会选举产生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产生秘书处的方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既可以组建一个新法人单位,也可以挂靠在某一成员单位。调查结果显示,有30家联盟挂靠企业,6家挂靠科研机构,2家挂靠行业协会,2家挂靠大学,其他方式1家。经费投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需要投入,包括研发经费和日常运行费用。研发经费来源有成员按比例出资、政府资助、银行贷款、捐款等方式。调查结果显示,51%的研发经费由成员按比例出资,16%政府资助、4%贷款、26%委托项目研究费、3%其他(见图4)。多数联盟研发经费拥有2个以上渠道,实现研发经费多元化。日常运行费用的来源有会费、项目管理费、政府资助和其他来源,其他经费包括成员协商缴纳、自筹、理事长单位出资、联盟理事会及秘书处成员单位承担。有的联盟创新绩效显著,仅委托项目经费、成果转让费足以支撑研发与日常运行。有的联盟研发项目较少,成果转化不畅,费用紧张。
(二)利益分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出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或知识产权转让。联盟利益分配方式有一次性支付或分期付款技术转让费、按销售额提成、按股分红、混合支付等。联盟的利益分配应当与成员贡献、承担风险相符。联盟风险有研发失败、机会主义、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调查结果显示,45%为技术研发失败,27%为机会主义,26%为市场风险,2%为管理风险(见图5)。在联盟利益分配中,研发单位风险大,应当多得。图5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要风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中出现矛盾、纠纷、冲突是正常的,解决纠纷的途径有契约约定、自行协商、司法等。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联盟出现利益纠纷,解决方式60%依据契约规定、18%自行协商、21%司法解决,1%成员退出联盟(见图6)。
(三)关系强度关系强度通过成员间交流频率反映。企业与供应商每月联系1-2次,与客户每月联系2次左右,与同行每年联系1-2次。企业与科研机构每月联系不到1次,与行业协会每年联系1-2次(见表2)。联盟成员主要是企业间沟通交流,其次是与大学、研究所交流,然后是与同行、行业协会交流。64%认为联盟成员间的沟通机会较多,6%认为较少;61%认为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比较及时;20%认为联盟成员间的文化差异较大,45%认为较小;70%认为联盟成员间的信任程度较高,6%认为较低;67%认为联盟成员间的资源共享程度较高,8%认为较低。
(四)创新绩效截至2013年底,青岛市联盟总数达42家,其中部级3家,省级7家。自2012年以来,累计承担项目1370项,项目研发资金总计亿元,建设各类技术创新平台142个,申请专利4269件,授权专利2259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64项、行业标准77项、地方标准26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7项。
二、青岛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青岛市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是由于联盟成立不足5年,时间较短,基本处于初期阶段。无论政府对联盟的引导、支持措施、监督管理,还是联盟自身机制制度建设等,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联盟组建时间短,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般经历初创期、发展期、稳定期、衰退期四个阶段。青岛市产业创新联盟建立不超过5年,基本处于初创阶段,如同人的青少年阶段,尚未成熟,创新方向不明确,联盟管理制度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三)联盟发展参差不齐,创新绩效有待提高由于产业所处阶段、牵头单位、管理模式等因素差异,产业联盟创新绩效差别很大。有的创新联盟成绩斐然,如数字家电联盟承担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部委重点项目3项,承担的国家“核高基”130亿元人民币。也有一些产业创新联盟创新绩效一般,有的经常开会交流,但是尚未合作研发。也有极个别联盟成员既不交流,也不合作研发,名存实亡,有待强化监管。
(四)联盟自身体制机制不完善有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龙头企业说了算,其他成员没有发言权;有的联盟对行业发展趋势不了解,合作研发非常少;有的联盟的利益分配方式不合理,未兼顾风险分担因素;有的联盟研发失败后,树倒猢狲散;有的联盟机会主义倾向严重,等等。这些问题说明亟待完善联盟的体制机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五)联盟外部管理制度不规范一是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共性技术课题立项难,科研攻关与技术推广应用经费不足。联盟在科技计划、技术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遇到困难。二是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实践中经常产生知识产权纠纷。三是联盟法律身份不明确,在后期成果产业化时不能大显身手。四是对联盟的管理薄弱。目前,缺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科学考核体系,影响了对联盟的科学评价。
三、青岛市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措施
针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联盟、政府等角度,优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外部环境,完善决策与执行机制、信任与协调机制、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等内部运行机制。
(一)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在十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和组建新的产业创新联盟,继续探索以联盟为抓手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发展机制,立足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协同推动青岛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数控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3D打印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如轮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二)优化联盟组织,提升创新绩效1.精选联盟伙伴。合作伙伴需要具有合作精神、异质资源、相互信任,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学要从自身的人才培养层次、科学研究方向和社会服务特色等出发,选择能使自己扬长避短的企业、研究所合作。比如北京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主要任务是原始创新、基础理论,而一般地方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任务是技术应用与转化。高精尖项目与985院校合作,一般项目与石油大学、海洋大学等特色院校,以及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地方院校合作更好。2.加强沟通协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产学研官资”等组成的集合,只有相互协调、沟通、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共赢。如果沟通不良,机会主义盛行,离心离德,难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可能是“三个和尚没水吃”。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创新联盟的牵头单位要发挥组织职能,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定期沟通技术发展态势、项目研究进展、专利转让收益等关键信息。
(三)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条链聚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需要积极发挥产业的作用,特别是有效地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行业组织是产业的自律组织,行业组织的成立有利于整合产业内的相关信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1.发挥行业组织的人才优势。行业组织掌握全行业的人力资源分布、专业、特长等信息,创新联盟需要借助行业组织平台,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资源,把行业人才链接到创新联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2.发挥行业组织的信息灵通、广泛、全面的优势,为联盟选择合作伙伴提供有利支持。相对于企业,行业组织在信息上具有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行业组织在技术信息上具有信息灵通、广泛和全面的优势,这为联盟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如对行业内外的技术信息进行整合和分类,并及时公布,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态势;定期组织行业内外的高技术专业人才研讨与交流,即使跟踪技术发展,这些信息都为联盟创新提供了极大空间。3.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尤其是支持和鼓励一些中小型企业借助联盟,进行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在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对企业的创新资金预算和投入提供合理的建议,对创新项目绩效进行评估。4.行业组织为创新联盟积极服务。行业组织站在全球产业高度,纵观产业未来发展态势,与国内外同行有联系,因此,行业组织一定要为产业创新联盟服务,推动国际技术交流、全球创新合作,拓展创新联盟国际视野。
技术创新范文 第6篇
(一)拓展自主创新资金来源渠道。
政府应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在制定产业规划、构建创新体系、出台扶持政策等方面加强引导,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为技术创新融资提供渠道。
一是挖掘财政潜力,加大政府对企业科技活动的扶持力度。
二是完善相关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对企业的金融服务品种,开展信贷服务。
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
设立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和担保基金及相应机构、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承担竞争风险。
(二)培养建立自主创新人才队伍。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创新研发机构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才能具备较高技术的开发能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山东曲轴总厂有限公司,一直以来注重人才的培养,到现在已经培养出各种专业技术人才600多人。
以前对于引进的先进设备的改造维修,都需要请外国专家,但是现在对引进国外设备的改造维修自己就能搞定。
他们自主研发的以锡代钼高强韧性球墨铸铁加工曲轴工艺,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使每支曲轴的成本价格降低了700多元,仅此一项,企业年增效益上千万元。
(三)引导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企业要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无论是任何形式的科技创新,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转化为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
企业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及时获取和掌握市场信息,随时调整科技项目的研究方向;并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举行科技成果展示会、产品推介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等形式,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科技成果,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取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生产。
上一篇:个人作品集后记范文(推荐7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