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699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8分钟。
调解员典型事例范文 第一篇
***,汉族、_党员,现年49岁,二连浩特市乌兰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是一名在基层工作了二十余年的干部,二十年来,他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投入人民调解工作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营造了和谐社会环境,尤其是2009年乌兰街道办事处建立综治维稳工作中心以来,***把维护社区稳定,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保障社区居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衡量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标准,推动了街道社区和谐建设步伐,为二连市的社会稳定和构进和谐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群众敬重和爱戴。
摸清实情建机制找准思路破难题
乌兰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463人、流动人口16020人,流动人口占,辖区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10多家,管辖白音、满都拉、巴达拉呼、胡古吉勒、那仁5个社区。近年来,***针对辖区重点单位多、流动人口多、弱势群体多、上访人员多、民间纠纷矛盾多的特性和所带来的压力,秉承“凡事都要有章可循”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增进人民调解工作互通、互融、共抓、共管工作模式,提升了街道社区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2007年,适应城镇基础司法所建设的需要,经过***多次协调,争取建设资金10万多元建立了乌兰街道法律服务中心和人民调解庭,同时,各社区在***的指导下也相续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治保组织、联防组织,使街道社区司法工作走上正规化轨道。2009年***深入江西枫桥考察,对当地的社会维稳工作和化解人民矛盾深受启发,回来后,便制定了《乌兰街道办事处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设方案》,于当年6月投入8万多元建立了乌兰街道办事处综治维稳中心,实行“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四联机制以及“矛盾纠纷、治安问题、不稳定因素不间断滚动排查的”三排查机制,同时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解决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做到了“四化”:一是调解工作制度化。制定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并按制度操作,做到有章可循。二是法律法规通俗化。为使一些调解常用法律法规通俗易懂,人民调解委员会制作张贴了血亲示意图,达到了一目了然的法律宣传效果。三是调解程序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调解程序制作了调解程序流程图,使当事人按照调解程序主张权利,调解程序规范化。四是回访制度经常化。为确保调解工作得到较好的执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实行了调解回访制度,对调解成功的纠纷在十五日内进行回访,做到了调解工作有始有终,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好评。维稳中心建成后实现了良好运作,在维护社区稳定和化解居民矛盾纠纷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中心启动两年来,共组织专项例会34次,形势分析报告会4次,排查安全及治安隐患6起,化解各类矛盾86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辛勤汗水和无私的奉献,更离不开他对人民调解工作正确的指导和执着的追求。
随着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综治维稳中心的成立,在***的领导下,乌兰街道办事处逐步健全了调委会检查监督制度、定期向市司法局汇报工作制度、重点疑难纠纷集体讨论制度以及处理纠纷回访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不断提高了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规范了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了人民调解组织。
事无巨细化矛盾倾力指导暖人心
***做调解工作积极主动,立足本职,尽责尽力。只要居民群众需要,他都会和调解员一道,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还社区居民一片安宁。多年来,他直接参与调解的家庭、邻里、婚姻、冬季取暖等各类民事纠纷达28余起,其中,调解矛盾纠纷14起。
2009年7月的一天,乌兰街道白音社区的居民贾建兵于某饭店,被酒后滋事者殴打致伤,造成贾建兵的股骨头裂开,***得知情况后,首先把伤者贾建兵送到医院去治疗,并且还多次到伤者家里看望,用自己的真情稳定了受伤者的家人。同时详细地了解了情况原委,又主动与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联系,帮助贾建兵一家寻求了法律援助,在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事件另一当事人谈心,使其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需要承担的责任,并且通过长达四个月的协商和劝解,做了大量细致繁杂的工作,根据事故责任和当事人的具体情况,本着依法合理的原则,和调委会与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一起计算贾建兵赔偿费用。“法”与“情”的结合使这起随时可能激化的矛盾最终得以化解,最后使双方达成了赔偿的共识:贾建兵一家获得了6万元的医药赔偿。纠纷解决后,贾建兵的家人感动地说:“如果没有马主任的帮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特意做了一面锦旗送到了街道办事处,“社区送温暖,浓浓助残情”,锦旗上简短的两句话真实地表达了贾建兵一家的感谢之情,也表现了***事无巨细、倾力指导的工作热情与责任心。
***在人民调解工作中一方面强于责任心、事业心,另一方面强于对人民的爱护,同时他也强于全局观念,维护全社会的稳定。2009年二连市东城街道一姓的民工与房东因房租费问题打架,导致跳塔吊不幸身亡,民工老父亲失子心痛,与房东发生纠纷,几经司法所、公安派出所调解不下,当时二连市考虑***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积累多年经验,有很多措施和办法化解人民矛盾。***利用地缘、情感优势化解了
排纠安民尽职责,维护稳定促和谐
在多年的工作中,***还从街道的实际出发,重点排查因入冬取暖、修街扩道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由于防范到位,措施得力,一些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全部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多年来全街道没有一起集体访、越级访案件,百姓邻里和睦,群众安居乐业,街道社区治安形势良好。
2009年胡古吉勒社区辖区内的_回迁楼有20多户居民的入冬取暖问题,一直到十月份下旬还未解决,***意识到这是一个关乎居民基本生活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很可能会使矛盾激化,造成更大的纠纷。于是***及时深入每一户居民家中,耐心认真地了解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且把居民们的要求和意见都一一地记录在册,回去后详细地整理成7条意见,在与供暖部门反复协调后,逐条解决,终于使这20户居民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享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阵阵暖意。“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以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调解方法不仅平复了居民们的怨愤,维护了社区的`稳定和谐,也践行了一个基层干部“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的诺言。
多年来,无论是入冬取暖纠纷,还是邻里矛盾纠纷,***始终做到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严格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力争给每个当事人一个公正公平的说法和交待。尽管没有高唱的赞歌,没有鲜花与掌声,没有冲锋陷阵的奋勇,也没有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但***却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对百姓的热情,无悔奉献于基层工作,有了他的正确指导,乌兰街道的人民调解工作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创建和谐二连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自己无私传授调解经验方法,言传身教践行调解条例,不图名不为利,只求纠纷平息时,无愧于自己基层调解工作人员的称谓。经过多年基层工作的艰苦磨练,他获得的不仅是自身调解业务素质的提高,更加值得肯定的是,他获得了领导的高度认可,同事的尊重敬佩和百姓的真诚爱戴。我们从***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扎根于基层二十载,却仍然不急不躁、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甘做百姓解忧人的精神。
调解员典型事例范文 第二篇
,男,1969年3月出生,_党员,现任县乡村村主任。2003年担任村干部,2008年任村调解委员会主任以来,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方法,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态度,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实事,解难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7年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0多件,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达93%,特别是今年调处履行协议达85%,连续7年来无一起群众性械斗和群体上访事件,无一起调解被法律和政策所推翻,为排查平息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一、勤恳敬业,不畏艰难,实干创新
村属中心村,位于乡镇所在地,全村农业人口共有698户2937人,12个村民小组,人口多,底子簿,困难群众比例大,人口关系复杂,民间纠纷不断,调解工作难上加难,但没有因困难退缩,通过努力,基本做到了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无群体性上访事件。
在刚上任村调解主任时,就去调解一起山林权属纠纷。在走访了几个老党员和知情人后,知晓这并非一起简单的山林纠纷,而是经过多年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于是认真调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一步,开始调查取证,走访过去参加分田分山的老干部,弄清事情的原委;第二步,分别通过当事人了解情况分析他们的心理;第三步,分别带当事人上山看界址,依法依规进行讲解;第四步,将双方当事人组织到一起做工作,反复说理劝导,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邻里关系和好如初。
通过长期探索,总结出一套调解经验:一是深挖纠纷的根源,找准毛病,对症下药进行调解;二是给双方当事人释明法律规定进行调解;三是加强普法教育,教育身边的人;四是以人为本,换位思考进行调解。通过不断总结和创新提炼出一套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带领大家不断提升人民调解队伍的战斗力。
二、纠纷现场要把“话”说好
说话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调解员的根本。到现场受理或调解纠纷是基层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在纠纷现场,情况复杂多变,调解员说话一定要大方得体,有理有据,否则给工作带来难度。
纠纷现场“说话”要防止四类失误。一是询问不到位,询问问题把握不准重点、要点,甚至“东扯葫芦西扯瓢”,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导致贻误最佳调解时机。二是口气不当,有的人说话态度生硬,让当事人觉得没有人情味,有的居高临下,八面威风,令人抱有戒备心理和拘谨心态,出力不讨好。三是内容不当,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能乱说,否则,很容易造成工作被动,甚至尴尬局面,随意表态,造成不满,扩大事态,导致调处陷入僵局。
调解员要提高“说话”水平。首先要敢于说话,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话要说得有力有理,使人信服,应在言语、气势上控制现场,稳住局面,抓住矛盾焦点,冷静分析,切中要害,及时准确反映真实情况,才能理清矛盾的头绪,语言要适度、得体。
在现场受理处置纠纷时,调解员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克服不良情绪,学会察言观色,洞悉他人心理。同时调解员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主动多说话,注重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调技巧,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掌握局面,驾驭工作的能力。
三、动之以情,触及心灵,化解矛盾于无形
化解矛盾的关键是要找到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纠纷与矛盾首先是有“心结”,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关键是要找到“钥匙”,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做工作。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百姓眼里,是值得托付的贴心人和代言人。
四、细致入微,消除纠纷,须解铃人
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平凡的工作,平凡之中蕴藏着细微,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同时人民调解必须讲求公正、公道。采取以理服人,以柔克刚的策略进行调解。如调解陷入僵局,换用其他方式,做到调解工作好似春雨,润物无声,将矛盾化解于无形。
五、重视普法,创新方法,防调结合促和谐
“预防胜于治疗”,为了减少矛盾纠纷,他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将普法教育纳入议事日程,对全村村民进行普法教育,逐渐走出了一条加强普法、防调结合的新路子。
能为百姓解决矛盾纠纷,我觉得人生有价值。多年调解工作的艰辛与付出,换来的是一方平安、祥和,家庭和和睦、邻里团结、安居乐业、和谐发展。为此,我愿付出精力、心血和智慧,竭力化解矛盾纠纷。
调解员典型事例范文 第三篇
王xx,女,汉族,_党员,现年42岁,天水市秦州区东关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自1999年从事调解工作以来,扎根基层23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经常走访居民了解情况,排查调解纠纷,不断总结经验,认真分析研究问题,对街道、社区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不管哪里有纠纷,不管何时发生纠纷,她总会第一时间到场,尽心尽职地及时化解,为身边的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化怨言,用人民调解搭建了连心桥,构筑了和谐墙。多年来,由她参与调解的矛盾纠纷达1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她在人民调解岗位上,用诚心、耐心、爱心,“调”出了一片人间真情。
王xx曾多次荣获“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优秀_员”等荣誉;2018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先进个人”,她所在的东关街道人民调委会也于2017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事无巨细平纠纷调解工作显威力
东关街道辖区老旧楼院多,物业管理滞后,外来人口增多,近年来因居住权、相邻权引发的纠纷居高不下。2016年8月10日上午,调委会办公室来了十多位居民,一进门就吵吵闹闹,情绪颇为激动。王xx赶快迎上去,“大妈,这都出啥事了,大家请坐下说。”她一边端茶倒水,一边安抚他们坐下,房间里的空气这才缓和下来。原来5号楼一楼临街的一家火锅店,与住户共用一个烟道,每到开饭的时候由于油烟量大、烟道密封不严,整个楼道里都弥漫着刺鼻的油烟味,有的客人还跑到楼道里小便,严重影响了5号楼住户的生活。他们多次给火锅店经理提意见,经理就是不管。后来有的居民气不过,就往火锅店门前倒垃圾。这几天,有几户居民发现家里的窗户玻璃被人用石子打烂,大家怀疑是火锅店工作人员的形为,所以让调委会把这事管一管。
王xx边听边想:这起纠纷涉及人数多,已有激化的苗头,如不尽快解决很有可能变成群体性事件。她先让居民推选两个代表与王xx们联系,其他人都回家等候消息。当天下午,她和同事一边到现场收集居民意见,一边了解火锅店情况。不料,火锅店经理也是“火气冲天”,对楼上住户颇为不满,拒绝接受调解。王xx反复给经理做思想工作,要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嘛,真诚希望他放弃与居民“僵持”的想法,经理被她诚恳的态度打动,答应参加调解。
8月11日,按照约定时间,居民代表与经理在调委会的主持下调解纠纷。在听取各自的陈述后,王xx结合物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理性分析了纠纷的前因后果,促使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火锅店要搞好经营,就不能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更不能侵害居民的合法权益,居民要主张权益,就得注意方式方法,不该盲目采取‘以恶制恶’的方式,在王xx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双方本着和睦相处的原则,经过多次协商。最终,矛盾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一、由火锅店按专业要求重新改造烟道,解决好顾客如厕不便的问题;二、居民不再乱扔杂物,更不得无故纠集人员到火锅店滋事。后经王xx们回访,协议得到很好履行,居民生活和商户经营都恢复正常。
善抓症结巧入手精准调处破难题
人民调解是一项基础性的群众工作,必须时刻站稳人民立场,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调解在基层,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王xx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如在群体性事件中建立“一社三会”制度。“一社”就是社区居委会,由社区牵头,解决群体性矛盾纠纷,“三会”就是在社区的组织下召集相关人员参加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并在日常矛盾纠纷调解中探索了以中医问诊原理为主要内容的“望闻问切”四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法。“望”;察颜观色、“闻”:耐心倾听、“问”:调查了解、“切”:找准根源。
前段时间,家住忠武巷二楼的张某,找到王xx反映他家楼上四楼的住户办了一个小饭桌,在晚上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吵声很大,影响他的正常休息。她和同事去张某所居住的四楼了解到小饭桌并未对周围邻居造成困扰,张某在二楼,小饭桌在四楼,两家隔了一层,基本不会影响二楼休息,是张某故意找茬。然而张某认为这个结论不公正,因此三天两头到王xx办公室告状,说四楼的吵声更大了。在王xx来来回回去做两家的工作时,通过察颜观色发现张某的行为异常,在家有时用木棍大力敲击暖气片以示抗议。考虑到四楼小饭桌学生的安全,解决这一矛盾,刻不容缓。经过深入调查分析,认为这不是一件简单的邻里纠纷,可能是张某心理存在问题。
现年40岁的张某是东关街道的一名残疾人,一直没成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庭主要靠母亲的社保金维持生活。家庭贫困和身心孤独,导致了与四楼的“矛盾”。找到了“症结”,王xx开始为张某对症下药,一方面协调社区落实党的惠民政策,积极为张某申请了城市低保和临时救助,以缓解他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王xx与他唠家常,摆事实、讲道理,让他心悦诚服;还鼓励他积极就业卖棉花糖以增加经济收入,让他有事可干。慢慢地,张某不再来告状了,一场矛盾无声无息地被化解了。
维护稳定为己任守望清贫不言悔
调解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别人看来是“没权没钱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的苦差事,但王xx认为调解工作虽然在物质方面是清贫的,但在精神方面却是富有的,这富有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品出其中甘甜。
今年春节过后刚上班,一名耄耋老人就来到调委会诉说他的“家庭遭遇”,并声称他要和儿子“断绝关系”,请求调委会做个见证。老人姓陈,82岁了,退休后和老伴居住。3年前,在外在生活的儿子陈某回到老人身边照顾父母。过年时,儿子陈某突然向老人索要8万元要去做生意,遭到老人的断然拒绝,两人由此争吵不断……
听完老人的诉说,王xx放下手中的工作,和调委会人员一同赶到老人家中调查了解纠纷起因。孰料,儿子陈某情绪极不稳定,不仅不配合调查,对他们恶语相加,并赶出了门外。王xx并没有懈怠,通过走访邻居得知老人有4个子女,老伴常年卧病在床,陈某离婚,下岗失业,其他3个子女都在当地工作。
当天下午老人情绪特别激动的又来到调委会,说中午时儿子陈某埋怨老人把他告到了调委会。双方又大吵了一场,老人拿出一份《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他要和儿子签订协议书,一书割断父子情。事态发展的很严重了,王xx和其他调解员商议后,再去家里找陈某做思想工作,由于当时双方都在气头上,王xx采取了“背靠背”分开调解的方式。面对脾气比较固执的陈某,王xx抓住他比较好面子这一心态进行劝说,让他道出了心里话:老人把他从外地叫到这里,三年多来,是他一个人细心照料父母生活,他一个大男人整天待在家里也不是事,于是他想做点小生意,所以发生了后面的事情。老人却觉得他们都年事已高,又有退休工资,儿子陈某即没有工作,又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和住所,让他到身边互相有个照应。虽然双方当事人在王xx四个多小时的耐心疏导下心平气和了,但双方意见分歧很大,无法达成一致的满意结果,调解一时陷入被动局面。他们又调整了调解方案,决定把其他子女请到一起劝说,并分别通过电话告知了老人家里发生的情况,希望他们做通陈某的思想工作。
这一招果然奏效,4个子女和老人按时来到调委会接受调解。陈某声称他照顾父母好几年了,请保姆都要支付工资,如果父亲不给钱他就不罢休。这时老人也发话了:“我干脆给你两万块,咱就断绝父子关系,今天就写个协议,让调委会盖章!”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在钱数的多少上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父母把子女从小养大,付出了心血,倾注了爱心,子女在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当然应尽到赡养义务,让父母安享晚年。世上哪有像你这样50岁的人了向80多岁的父亲索要“照顾费’的道理,这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也是会受到道德谴责的!王xx融合情、理、法驳斥陈某,以儿女对老人的孝心为突破口,强调亲情的重要性来开导安慰老人,使双方当事人都认识到了各自的不对。这时在一旁的其他子女也意识到自己平时照顾父母不周,纷纷表示今后要同陈某一起赡养父母。鉴于此,王xx建议老人多出一点,兄弟几个凑一点,帮助陈某在家附近找个铺面干点事,老人一家满口答应,并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下签定了调解协议。随后,儿子陈某主动搀扶起老人说着道歉的话,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离开了调委会。而此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这时的王xx并不觉得累,只有一个感觉哪就是心里很踏实,矛盾纠纷不解决,王xx就没法睡个安稳觉!
一场场看似简单的调解背后却是王xx无数次电话沟通和上门走访的结果,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她在调解现场忙碌,往返奔波,寻找证据,与当事人反复进行沟通,确定不同的调解方案。她用自己的耐心和真诚滋润百姓心田,让人民群众在矛盾纠纷化解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王xx虽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调解员,但她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小小调解员也能发挥出大作用。辖区内小到邻居间扯皮打架,夫妻不和闹矛盾,大到突发群体性事件,只要群众有需要,她便会冲锋在前,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一次次将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平安为己任的责任和担当。
“叹息青青长不改,岁寒霜雪贞松枝”。虽然在调解的道路上王xx尝尽了酸辛和苦辣,但她对工作的热爱和坚持却从未放弃。23年来凭着一颗为群众着想的爱心、秉公办事的公心,筑牢辖区了和谐平安的防线!
调解员典型事例范文 第四篇
周世明同志是一名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10多年的老司法,他在基层司法所10多年的工作中,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扎根基层,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尽职尽责,为党委、政府分忧,为民解困。2005年6月我局司法所所长轮岗,周世明从五和司法所调到宾亨司法所任所长,三年来,他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多件,全镇无一件因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未发生一起群众越级上访的事件,为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一、危难关头平纠纷,调解工作显威力
多年来,周所长都以司法行政干警特有的政治责任感,把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当作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窗口,努力践行着作为一名社会稳定工作坚强卫士的信念和追求。
民事纠纷与刑事案件仅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如不及时化解,矛盾瞬间就会激化。2007年4月,宾亨镇永泰村委高头崀自然村卢木新等五户村民因引生活食水问题与该村云址坑自然村民发生争议,于是云址坑自然村自发组织百余村民来到引水点强行截水,双方发生口角争议并逐渐升级。周所长闻讯后火速赶到现场,只见云坑村民群情激愤,手持锄头等器械,要与高头崀村民拼命。眼看一场集体械斗事件一触即发,在这关键时刻,周所长引用相关法律条款,摆事实、讲道理,对双方村民进行教育开导,请他们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把这件事处理好,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使他们认识到如果鲁莽行事可能会带来害人害己的严重后果,激愤的情绪渐渐平息,一百多人被劝回了。周所长趁热打铁,立即会同派出所干警、镇综治办、镇农办、水利站有关工作人员一道去到永泰村委,同当地村干部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由司法所主持、多部门联合对该纠纷进行调处,组织双方群众经过一天一夜的协商,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化解了矛盾。事后,村民们回想当时的情景说:“若不是周所长及时赶到,不知道事态会发展到怎样,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啊!”就是周所长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化解这起纠纷,防止了矛盾的激化,维护了永泰村的和谐安宁。
二、心系群众情感人,依法办事促和谐
抱着对法律服务工作的热爱,本路出家的他潜心钻研调解技巧和方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促人,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支持与配合。
2007年3月中旬的一天,寺湾村委连坑村民来电,声称该村苏某家中发生突发事件。周所长接报后,第一时间会同镇妇联、派出所、计生办等部门有关人员赶到现场了解基本情况,得知:寺湾村委连坑自然村村民已婚中年男人苏某2005年外出佛山务工,期间认识了刚离婚妇女凌某某,双方产生了感情,进而非法同居。2006年秋,凌某怀上了苏某的孩子,于是强迫苏某与妻子离婚,并多次到苏某家中闹事、威迫。今年内是第3次到苏某家中闹事,并声称要杀其妻子和子女,经过多次闹事与威迫无效后,凌某开始有一些反常,打烂苏某家中一些值钱的家具,打烂门窗,并泼粪便水入屋,扬言要守在门口等苏某家人出来,捉苏某儿子作人质,不然就自杀。周所长运用有关法律、法规耐心向双方当事人从情、理、法三方面相劝,劝服双方先冷静头脑,再到司法所坐下来协商解决好此事。为达到劝解效果,周所长对凌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方设法做好凌某的思想工作,使凌某感受到了党和组织的温暖,感受到人间尚有真情在,化解了心中的仇恨。周所长还分别引用《_民法通则》、《婚姻法》的相关条文,明确了双方当事人在该纠纷中应负的相关责任,引导当事人从法律的角度解决问题,从而使双方在4月18日签订了协议,自愿解除非法同居关系。避免了一场纠纷的恶化。
三、维护稳定为己任,守望清贫不言悔。
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特别是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好比医生上了手术台,矛盾不化解,纠纷不平息,就不能退下来。为了及早调处好一宗纠纷,周所长经常日以继夜地加班加点工作。
2006年9月“广贺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正式开始,周所长被派到最难的寺湾村委坑口村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全村要征耕地23亩,要拆房屋12间,任务重,难度大,而且该村没有村民小组组长,这更是难上加难(前任村组长就是被这种困难吓退的,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前夕辞职)。在农村工作如果没有村民组长想开展工作那是何等的困难,为了选出坑口村民小组长,周所长可真得是花费不少功夫。他多次来到坑口村村长候选人李水金家中,从大局出发对李水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做通了李水金的思想工作,李水金终于同意担任坑口村的村长。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周所长运用他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广泛宣传“广贺高速”建成通车后对宾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做好补偿标准的解释说明工作,为使工作任务迅速完成,他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落村工作。由于周所长的宣传、解释工作深入到位,很快使该村的群众认同补偿标准,并主动地配合镇政府的征地拆迁工作,使得该村在这次征地拆迁工作中由原来的最难、最落后的一个村变成先进村,为此上级部门还给予坑口村一万元的奖励。
2006年6月份,广三宝猪场有限公司在征地时,征用的部分山地的权属归妙南村委的集体林场所有,但妙南村民认为是他们自己的自留山,村委会与村民为此发生了纠纷,双方在征地的补偿归属问题无法达成一致。为此,妙南村村民约三百人举着横额到宾亨镇府集体上访,当时周所长刚交流到宾亨司法所工作,为防止群情激化,周所长会同镇有关领导一直苦口婆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在周所长等人的耐心说教后,中午十二点多村民相继离去。为调解好这次纠纷,周所长经常晚上加班会同农业局、镇府等有关领导下乡进行走访调处工作,为及时调解好这次纠纷周所长仅晚上专门下乡就不少于20次,最终妙南村村委与妙南村民就征地补偿分配问题达成了协议。
2000年蓝村与大塘村因山地权属发生纠纷,县林业局、镇委镇政府有关领导进行调解处理,因双方意见分歧较大,经与村委会及纠纷双方村民商议后,明确:在该山场权属未了解清楚之前,任何一方均不能进山场砍伐。当时各方对此处理均表示接受。近年,蓝村的群众普遍态度较强硬,表示不愿调解,镇委镇政府决定初步选择大塘村为解决纠纷的突破口。2006年以来,镇委镇政府曾多次派出由周所长带领的专责工作组进村与蓝及大塘村民协商解决办法,周所长细心地逐家逐户收集意见,并逐一进行有关法律的解释。在2007年4月24日,镇委镇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综合了以往的处理意见,同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利用周所长在蓝村有一亲戚的关系,由他负责做通其亲戚工作,同时以此为突破口做好蓝村其他村民的工作。接到任务后,周所长放弃休息时间,进村入户,找其亲朋好友晓之以理。经过深入的思想动员,村民代表愿意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继续商议解决了此事,化解了纠纷。
调解员典型事例范文 第五篇
甘做群众解忧人
——记XX镇XX村人民调解员XX先进事迹
XX,男,1967年2月出生,现任XX村委会主任。多年来,他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投入人民调解工作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营造了全村的和谐社会环境,尤其是从2011年以来,XX同志把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保障村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衡量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标准,推动了大坪和谐建设的步伐,XX镇的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当地群众的敬重和爱戴。
一、虚心求学,政治觉悟高
XX,他是一名虚心求学的调解员。身为调解员的XX认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必须熟悉各种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上班时他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调解方法,还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各项法律法规人民调解,以便在今后的调解工作中更好的运用,为群众排忧解难。几年来他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热情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宣传法律法规,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同时,XX又是一名政治思想悟高的调解员。2011年7月的一个晚上七点左右,XX接到通知称两名少女在XX游玩时迷路了。XX深深认识到,案情就是命令,顾不上吃饭,即
时组织几名村民和XX特警一起摸黑扑上XX,营救迷路少女。经过一轮艰辛的搜索,终于在晚上十二点多找到两名迷路的少女,并将两名少女护送下山。
二、建机立制,找准思路破难题
XX深深感受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承包事项会不断增多,各类承包合同纠纷的事项也会随之不断增多,必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互通、互融、共抓、共管工作模式,才能提升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实行 “矛盾纠纷、治安问题、不稳定因素不间断滚动排查的”三排查机制,同时主动配合镇综治办、司法所共同解决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做到了“四化”:一是调解工作制度化。制定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操作,做到有章可循。二是法律法规宣传通俗化。为使一些调解常用法律法规通俗易懂,XX刻意制作张贴了示意图,达到了一目了然的法律宣传效果。三是调解程序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调解程序制作了调解程序流程图,使当事人按照调解程序主张权利,调解程序规范化。四是回访制度经常化。为确保调解工作得到较好的执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实行了调解回访制度,对调解成功的纠纷在十五日内进行回访,做到了调解工作有始有终,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好评。
三、以情感人,化解难题
XX同志调解纠纷,除在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外,他更注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调解方法。在调解纠纷过程中,他坚持做到三讲(即:讲亲情、讲友情、讲乡情)。XX村民小组村民朱XX在2009年12月经营其承包鱼塘过程中,损坏了陈XX等村民的水田、笋竹(共13棵),双方就损失赔偿问题上产生纠纷。朱XX认为水田和笋竹在合同承包范围内,她有权进行开发经营,不属于损坏。陈XX等村民认为合同承包范围内的水田是自已的责任田,并没有同意发包给朱XX,是村小组私自发包出去,而且朱XX在砍笋竹的时候并没有通知他们,所以要求终止承包合同,由朱XX负责把毁坏的水田恢复原样并赔偿笋竹被砍的损失(每棵要求赔偿100元)。镇、村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及村小组进行调解,并作出调处意见,但由于双方各不相让,分歧仍然较大,纠纷未能调处成功。朱XX分别在2010年7月、2011年3月向县_上访。XX并没有被这次信访案件吓到,而是不分日夜,多次上门对朱XX做思想工作,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于于2011年11月得到圆满解决。
四、公道正派,还明于民
2011年村“两委”进行了换届,因村“两委”换届引发了部分不稳定因素。2011年11月1日,XX村民小组部分村民反映以前村民小组账务不清。XX意识到,如果村民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好,必将造成集体上访事件,因此他立刻联系镇政府对XX村各村民小组账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公布于众,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及时化解了不稳定因素。
调解员典型事例范文 第六篇
调解员先进事迹材料
**,一位淳朴的农村人,当过兵,教过书,跑过运输,种过地,但自从踏上人民调解这条路后,就再也没有退缩,有的只是满腔的热情和真诚的付出。1999年,他从盘江镇十里铺村调委会来到镇调委会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屈指算来,已在人民调解岗位上奋斗了12载。在这十多年里,他主持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57件,调解成功649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挽回当事人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预防和避免了147起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恶性案件的发生,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热心调解,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
刚开始,他认为调解工作是一项既啰嗦又麻烦的事情,心中没有激情,但当看到纠纷当事人的矛盾被化解,产生的损失得到挽回,调解成功后当事人握手言和、露出笑脸的时候,他心里一下子对人民调解工作充满了热情,慢慢的热爱上了这项工作。于是他开始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探讨调解工作的规律、摸索研究工作方法,工作能力慢慢提高。
通过十多年在调解岗位上的千锤百炼以及对调解工作的热情和钻研,使他具备了一名出色调解员的良好素质和调解能力。工作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办事公平公正,始终把群众满意做为调解工作的首要标准,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12年来,他在镇党委政府、县司法局以及司法所的领导下,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积极投入到村镇发展和国有大型项目的建设中,一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一边积极解决矛盾纠纷,为政府分忧,为当事人解难,为社会经济发展护航,为基层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二、真情付出,演奏平安和谐音
盘江镇是一个集农、工、商、企为一体的综合性大镇,辖十八个社区和村委会,除流动人口外有固定居民万余人。辖区有云维集团和私有企业等厂矿十余个,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强,治安复杂,加之企业发展,征地拆迁等社会矛盾突出。面对层出不穷的矛盾纠纷,他没有畏惧,迎难而上,成功的解决了一件又一件纠纷。
2016年8月的一天,花山派出所干警拿着一份厚厚的卷宗材料交到他的手上,说“这里有一个意外死亡的案子,死者家属要求解决好才肯掩埋尸体,这件事就委托你们处理了”。根据调查得知,死者施某38岁,有妻子老人和子女。原来,2016年8月5日下午五时许,刘某因出门忘带钥匙而被锁在屋外,于是刘某请朋友张某帮忙进屋取钥匙,张某又请开修理店的朋友施某帮忙拿钥匙。在进屋拿钥匙的过程中,他们爬上屋顶,决定由施某腰间系一根绳索,然后从屋顶下到刘某住的房间窗户入室取钥匙,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施某腰间的绳索突然断裂,从五楼坠落,当场死亡。事后死者家属召集亲朋好友闹着要求张某、刘某赔偿柒拾万元。情况清楚后,他迅速通知当事人张某、刘某及死者家属在一起调解处理,由于死者家属情绪比较激动,难以说服疏导,第一次调解未达成协议。为了避免事态扩大,他一次次找当事人做思想工作,经过长达五天昼夜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赔偿协议,由张某和刘某连带赔偿给死者家属212060元。
类似的纠纷,他不知调解了多少。每当他看到当事人间的矛盾纠纷被化解,露出满意的笑容的时候,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觉得,他又为这社会增添了一个和谐的音符,为平安建设做出了一份努力。
三、艰苦朴素,置个人利益于身外
作为镇调委会的一名调解员,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但他从来不抱怨。在工作经费紧缺,交通工具缺乏的情况下,他从未因此而拖延调解,影响工作。由于工作量大,而且经常遇到突发事件和疑难纠纷,基本上没有休息日,很多时候甚至不分白天黑夜一干就是数日。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使他的身体积劳成疾。2016年终,他心脏病复发,情况不佳,住进了医院。但面对年终大量的调解工作安排,他只好和医院协调,白天调解晚上到医院打针输液,在心脏做手术的情况下,也没忘记调解工作,这样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当事人和领导的好评和高度赞扬。
3 / 4 十二个春秋,无数的风风雨雨,他走遍了盘江镇的千家万户,熟悉辖区内的一村一寨;一件件纠纷,调解不遗余力,他掌握每一个当事人的心思,调解方法有效得当。把群众的麻烦当成自己的麻烦,把群众满意当做自己调解工作的一面镜子,把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热爱始终如一的践行在他的调解之路上,这就是他12年调解之路的真实写照。用他的话说,“如果一件纠纷不能得到妥善处理,饭吃不香,连觉都睡不好”。每当看到当事人向他表示感谢,带着微笑走出调解室的时候,他的心都会格外的高兴,他对自己说“再苦再累也值得”。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调解员,在看到自己进步及取得成绩的同时,他也深知调解之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去为之奋斗、为之付出。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一如既往的发挥自己的所能所长,踏踏实实为社会的安宁和谐多做贡献。
调解员典型事例范文 第七篇
,是一位退休老人,同时也是**街道综治中心的一位专职调解员。成为专职调解员的6年时间里,消解纠纷551件,凡是经老刘之手的纠纷事件,没有一个回头上诉,调解成功率达100%,是名副其实的“金牌调解”。
当专职调解员,是全市第一人。尚未上任,三个子女苦口劝说,调解是件苦差事,做不尽的琐事、难事和麻烦事,“年纪大了,您老就别再掺和这些事了”。但是从1981年开始便在司法部门干调解的,却在XX年退休后的第二天,就接受返聘。
在**街道,有本地人口万人,外来务工人员7万余人,调解工作往往“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很多矛盾纠纷都落到基层。不遗余力地发挥所能,努力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6年来,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辖区的每个角落。哪里有纠纷,哪里有案情,哪里需要法律咨询,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说:“看着大家皱着眉头来,带着微笑走,心情总是特别舒坦。”
干了一辈子调解工作的,为何乐意再当民间“和事佬”?走进“老刘调解室”,从他记得满满当当的6本工作手记中,或许可以发现答案。这些工作手记里,记的是家长里短的麻烦事,记的是街坊邻居的纠纷事,没有强者弱者的标记,有的只是“明法重情”,有的只是“为民情怀”——
一天清晨,龙湾滨海大道,一声巨响划破了清晨的宁静。驾驶无牌摩托车的重庆务工者黄某,与汽车相撞身受重伤,经抢救后诊断,可能会成为植物人。一家老小哭着嚷着,找到了。心生怜悯,然而依照法律,黄某在车祸中得负一定责任。花了两天时间,慢慢安抚黄某家属情绪,详细解说法律,终让他们接受了事实。随后,开始替这一家子一笔笔算赔偿费,伤残补偿金、精神抚慰金……经调解,黄某家人依法拿到52万元赔偿金。
**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专职副主任王晓林算了一笔账:“老刘每年都要调处大量的劳资纠纷、工伤纠纷等,6年下来,为调解对象争取的赔偿金至少有3000多万元。”
有外来务工者得了职业病,想得到企业医疗补助却求助无门,最后走进了“老刘调解室”。老刘对照法律条款,一按计算器,算出了最高的补助金后,又磨破嘴皮、耐心说服企业给予赔偿。企业老板指着脊梁骂他“胳膊肘往外拐”,听到了,只是一笑而过。
几年前,一工厂3名务工者因矽肺病去世,其他57位务工者也纷纷查出患有矽肺病,由此引发的纠纷一旦扩大升级,将成为影响稳定的重大隐患。放弃“五一”休假,马不停蹄忙开了,一方面替工人向企业索赔,一方面劝工人去做医疗鉴定。在老刘的努力下,这些矽肺患者,领到了少至2万元多至10万元的赔偿金,一场冲突也随之化解。随后的半年,在参与下,龙湾区共调解了因职业病引发的纠纷共110起,共赔偿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等270多万元。
有一个习惯,每回调解,他都会把要点、诀窍写进卷宗。日积月累,400多份20万的卷宗,浓缩“调解艺术”,成了综治中心的“宝贝”。
司法所所长黄建锋,喊了多年的“师傅”。他替师傅总结出四秘诀:“公心”与“攻心”。
在刚上任的时候,就遇到一件棘手的经济纠纷。纠纷两头,一边是某村村干部,一边是阀门厂的股东。这场纠纷从市中院一直打到最高人民法院,7场官司,依然没有了结。事情到了手上,自然有人来说情,一些熟人也会有意无意间来打声招呼。“法律面前没得商量,谁来说情都一样。”坚定地拿公正当“挡箭牌”。最终,在“铁天平”上,给当事人双方连续开了5天会,把这场纠纷悄然化解。一时间,“一张嘴能顶7场官司”的佳话在当地传开。“法律就像钢针,任何人不可逾越,情就像手中的线,调解员需用它们缝缝连连,化解矛盾。”比喻说,干调解,就得会“攻心”。
正是因为会“攻心”,那些犹如“死结”的难案,到了手里,也终会松动打开。
今年春节前,龙湾某村的两大宗族,因为一座牌坊僵持不下。此事涉及几百人,一旦处理不慎,将酿成群体性事件。试过种种办法,双方都不愿妥协。最后,想出了一出“攻心计”。最后一次调解中,与调解双方打起了持久战,“达不成一致意见,今天的调解就不结束,大家都别休息。”这一天,不吃中晚饭,时刻陪着双方,连饿两顿,苦口婆心相劝。看着这位六旬老人的认真劲,双方代表深受感动,最终达成了和解。春节过后,村里的老人协会敲锣打鼓,把锦旗送到了**街道综治中心。锦旗上上书八大大:“和谐使者、调解能手”。这是群众对最高的褒奖。
这几年,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被市、区多次授予“法制宣传先进个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对于这些评价和荣誉,笑笑说:“既然是职业人民调解员,就要有职业精神,任何时候都要把基层平安放在心上。”一句话,道出了这位67岁老人最赤诚的情怀……
调解员典型事例范文 第八篇
细致入微,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调解案子。
陈冬梅是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调解员、北京中淇律师事务所律师,2010年5月被评为“优秀劳动争议调解员”。陈律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投身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耐心细致,赢得了社会的好评。通过在调解中心和街乡工会服务站为职工提供劳动争议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方式,尽自己微薄之力,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案件调解不好
没心思吃饭
陈冬梅律师以前是从事经济方面的律师工作,2009年4月,东城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挂牌,她就过来,成为法律援助的一名律师。虽说接触的纠纷是原先很少处理的劳动关系案件,但她凭着自己的努力和热情,尽可能地为有困难的职工提供帮助,不断的学习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现在已经成为劳动争议调解专家。
这活儿不好干,谁都知道。陈冬梅经常一天五六个案件,不停调解,口干舌燥。最多的一次,一天调解了7个案子,下班以后感觉头晕脑胀。经常七八点才下班,吃饭也都是没有固定的时间,可她说,不把案件调解好,也没心思吃饭。
不怕有情绪
就怕没主张
调解的案件多了,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作为调解员,面对不同“对手”,要有不同方法。对陈冬梅来说,一起职工与部队企业的调解案,最让她有成就感。
职工申请要回自己的加班费,工资和补偿金共两万元,她所在的企业是部队企业,有着先天的优势。
“阵容强大”,陈冬梅这样评价。企业一下子来了好几个代表,各个人高马大。来是来了,但是,带有抵触的情绪,问姓名,不回答;要授权书,不予理睬。企业代表只是强硬地说:“我们不接受调解!”
看出企业情绪的陈冬梅不露声色,一边处理其他案件,一边让企业代表谈谈不接受调解的理由。谈话中,陈冬梅发现企业对这名员工是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认为这名员工迟到早退,私自带走企业记录,违反公司规定,是名不守纪律的员工。虽然企业“控诉”中情绪激动,但陈冬梅发现,他们对职工的补偿主张并没有反对。
在企业与职工答辩阶段,调解室里出现了针锋相对的状况,气氛十分紧张。
不怕有情绪,就怕没主张。
陈冬梅分头对企业和职工进行调解,分析利弊。一方面,认同调解。在企业认同调解的前提下,打消企业怕职工反复状告的顾虑,出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同时告知调解书还可置换为法律效力更强的仲裁文书。另一方面,让职工认清自己工作中迟到早退等问题,作出让步。最终,双方以补偿九千元达成协议。
从最初案件不是很多,与律所同事轮流到东城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值班,到现在基本天天驻扎在调解中心,陈冬梅已经数不清自己到底调解过多少案件、调解成功多少案件。她说:“希望调解中心声名远播,更多职工能主动来这里维权。”
调解员典型事例范文 第九篇
_好干部_倪永祥扎根基层三十几年,被称为田间地头走出的“金牌调解员”。这样的金牌,跟奥运会上的金牌一样,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干部在干,群众在看。是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走秀,群众一眼就能洞穿。_好干部_倪永祥的金牌是经得起群众检验的。
_好干部_倪永祥总结的“热心、真心、耐心、细心、诚心”的调解“五心”工作法,对基层工作指导性很强。学习了“五心”工作法,体会颇深,感同身受。他的“五心”,无论哪颗心,装的都是咱老百姓。简言之,“心中有民”是_好干部_倪永祥获得金牌的法宝。
_好干部_倪永祥急群众之所急。_好干部_倪永祥手机号码17年没有变过,用他的话说:“万一有人打电话,打不通很着急。”他不怕群众找麻烦,不怕群众打扰他休息。这种不怕群众找麻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_好干部_倪永祥不厌其烦地入户搞调解工作(时间长的要见面十几次),终于热心化解了冷疙瘩。这是他长期实战而积累出的调解经验。
_好干部_倪永祥是“心中有民”的忠实实践者。人民调解工作缓见其功,易见其过。处理的结果,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和好,则双方共赢;决裂,则两败俱伤,甚者人命关天。但是倪永祥知难而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就没有调解不了的案子。”_好干部_倪永祥的.自信力来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_好干部_倪永祥是个有心人。调解不仅能节省成本、不伤感情,而且还能解决问题。这是_好干部_倪永祥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因。这也是_好干部_倪永祥为民谋福祉的具体体现。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加强人民调解、彰显社会公平正义这个角度来看,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关键在于干部,基础在于发扬团队智慧和力量。人民调解工作,不仅要有_好干部_倪永祥这样“心中有民”的领头羊,还要发挥人民调解团体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把人民调解工作打造成人民群众满意的“金牌工程”和民心工程。
“心中有民”不仅是_人民调解赢金牌、解民忧、获民心的法宝,也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制胜法宝。干部要时刻像_好干部_倪永祥“这样心里装着老百姓,做到心心相印,那么老百姓心中也装着你!
下一篇:专业财务外包会计文案范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