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809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3分钟。
我国10个外交案例范文 第一篇
1.__于2003年5月26日至6月5日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3次会晤。
_主席此行对增进中国同与有关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快上海合作组织建设和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外交工作开创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2.朝核问题主要是美朝之间的问题,但地域上临近中国东北,而且时段上正与中国要重振东北重合。
如果朝核问题发生比较大的波折,导致局势不稳定,可能会对外交工作带来较大的冲击,也会影响到正在进行的国内建设。所以,朝核问题激化后,中国领导人认真分析形势,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维护我国发展战略环境的大局出发,主动牵头,积极斡旋,努力推动和平解决。
首先,在朝核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支持朝鲜无核;强调和平解决;保持半岛稳定。这个态度符合美国、韩国、日本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各方意愿。
其次,中国还突破性地使用了穿梭外交。中国外交人员穿梭在平壤、美国、东京、汉城进行斡旋。
朝核会谈启动了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维护了我国的根本利益。 3.中印关系:在中印关系上,有两个重要的印方“去访”和一个重要的中方“来访”。
一是2003年4月印度高层、原对华强硬派代表人物——_长费尔南德斯访华,二是印度总理瓦杰帕伊2003年6月对中国历史性的访问,三是全国政协主席_对印度的友好访问。中印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过一段因历史缘由及地缘政治所造成的互存芥蒂的局面后,再次迎来了共建新型的睦邻友好关系的阶段。
瓦杰帕伊总理对中国的访问是印度总理十年来的首次。这是一次很有成果的历史性访问。
两国总理发表共同声明:其一,重申互不视对方为威胁的立场,并表示要致力于发展双边友好关系。其二,妥善处理长期困扰双边关系的几个重大问题,印度首次确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方面在印度关切的问题上也作了一些政策调整。其三,中印两国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其四,双方任命了特别代表,就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指导原则进行磋商。 4.中欧关系:2003年10月,_总理_与欧盟轮值主席国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和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进行了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中欧双方签署了“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中欧关于成立工业政策对话机制框架协议”和“中欧旅游目的地国地位谅解备忘录”三个协议。_发表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对外政策文件《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文件积极评价了中欧关系的现状,简述了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确立了今后5年与欧盟进一步加强对话与合作的领域及相关措施。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果表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走向成熟、走向务实。 5._出席第七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与东盟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6.外交上开拓进取有了更明确的理论表述。_以来逐渐形成、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和和平崛起论,为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野,使外交领域的开拓进取有了理论指导。
“和平崛起”是_总理2003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来的。近代历史反复表明,一个后兴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兴大国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实行对外扩张以争夺霸权的道路,最终以失败告终。“和平崛起” 即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征的战略道路,即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想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条和平崛起的新道路。
它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政方针的总结提炼,又是中国新世纪发展战略的精辟概括,“崛起”是目标,“和平”是条件。“崛起”是中华民族的追求,和平是中国人民的渴望。
围绕和平崛起的新道路,我们的战略方针有三条:一是推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二是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又弘扬中华文明,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三是树立全面科学的发展观,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
我国10个外交案例范文 第二篇
“中国梦”的提出,要求中国外交必须妥善处理好民族问题及其对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影响,“中国梦”不仅是亿万中华儿女的“民族梦”,更是世界各民族的“世界梦”,中国外交要做好“民族梦”与“世界梦”的沟通和转化,更好地向世界各民族民众解释“中国梦”的内涵,使“中国梦”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理解、认可和接受,承担起“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桥梁和纽带角色。
“中国梦”要求中国外交增强为了人民和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梦”要求中国外交为人民幸福开辟新路,不断增强外交为了人民和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梦”要求中国外交树立“外交为民”理念,想人民之所思,急人民之所难,谋人民之所求,依靠国家日益强大的外交资源,为人民幸福开辟出一条新的外交发展道路。
我国10个外交案例范文 第三篇
1.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_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
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_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这位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嘲笑中国穷,实力差,国库空虚;一个是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
_在高级外交场合,同样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让人折服。你说这样的问题事先怎么准备,没有雄辩的口才和飞速的思维怎么可能做到? 2.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_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_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_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3.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_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_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
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
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_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4.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_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_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
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
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_: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
结果_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_较劲,门都没有。
我国10个外交案例范文 第四篇
有了红场的前例,美国自然也不会待见中国胜利日阅兵,日本更指责中国阅兵是炫耀武力。
但中国阅兵仍盛大召开,“阅兵蓝”如期兑现。国共老兵,天安门前更收获了举国的特殊礼敬。
这其实也是在凝聚爱国共识,每一个_者,都是爱国者,他们的功劳,都不容抹杀。这同时更是对日本政客的一次有力回击,展现了中国人不容历史重演的决心和实力。
铁流滚滚,军威雄壮,更为随后历史性军改奠定了基础。 成就三:欧洲竞相向中国示好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曾响彻“打倒列强”的口号。
列强中,除美国和日本,其他都是欧洲大国。但今年秋天,这些欧洲列强对中国显得格外客气。
一把手对英国进行了超级国事访问,激动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即宣布,要当中国“在西方的最好伙伴”。随后,荷兰国王、德国总理、法国总统纷纷到访中国,一时间,中国和欧洲的交往,真可谓是“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以至于有酸溜溜的西方媒体批评这些欧洲领导人是在集体“谄媚中国”。 想想历史,看看现实,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欧洲各国对中国的喜爱,自然看中的是中国渐鼓的钱袋。当年将中国带入屈辱历史的英国,现在就还指望中国来投资修铁路;欧洲各国还很焦虑,因为他们彼此间还有竞争,毕竟订单就那么多,中国和英国交好,德国法国就有些发慌。
但对中国来说,时时让这些国家感受到一点压力和紧张感,其实最有利于中国外交。这种西方对中国的“格外”友好态度,也算是一百多年来未见之变局。
成就四:人民币加入SDR 相比亚投行的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人民币加入SDR多少有些水到渠成、波澜不惊。但背后的意义更不容小觑,这是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成为金融大国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步。
按照IMF的决议,现在作为SDR的国际储备货币只有五种: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其中人民币的比重一举超过了日元和英镑。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民币加入SDR,类同于中国经济加入WTO。
简而言之,中国经济更深层次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人民币信用得到充分认可;当然,这也是一种压力,倒逼中国进行深层次的经济和金融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世界经济也大有裨益。 未来,中国人在全世界用人民币畅通无阻,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为什么能这么顺利?既与中国经济的成长、世界需要中国有关,也同中国主动的外交布局有关。美国、日本一反常态没有杯葛,欧盟更主动大幅让出自己的份额。
有为方有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10个外交案例范文 第五篇
2015年,_共进行了8次出访,历时共42天,遍布14个国家、21个城市,进行了223次会见以及44次演讲……_在出访过程中都做了些什么?表达了中国的哪些态度?
主张和平发展体现大国担当
2015年5月9日,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_说:“中国人民重情重义,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风雨同舟、相互支持的老朋友。”走得再远,前行路上仍将携手并肩。
9月26日,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_主席的发言全面阐述中国对未来全球发展的看法,他表示:要追求全面的发展,让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在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人享有发展权利。
9月28日,_主席在第70届_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_主席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2015年11月14日至16日,_主席在土耳其安塔利亚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_透过表象,直指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病根”,还开出了舒危解困的四味“药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推动改革创新,增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激发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公平包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1月29日,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_向与会各国领导人介绍了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在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GDP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达20%。
加强大国关系注重合作共赢
2015年,_主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5次会晤。如此频密的高层接触,强化了中俄战略互信,推动了双边务实合作稳步发展和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协作。在中俄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用普京总统的话来说:“中俄关系目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9月,_在访问美国时指出,要坚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使和平、尊重、合作始终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旋律,确保两国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不断发展,更多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奥巴马总统再次重申,美方欢迎稳定、繁荣、和平的中国崛起,这有利于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美中两国齐心协力,将使世界更安全、更繁荣。
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从庄园会晤、瀛台夜话到白宫秋叙。_的美国之行增进了中美之间的相互信任,再次确认了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勾画出了两国未来合作的蓝图,为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10月,_访问英国,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步入第二个10年、中欧建交40周年之际,中英两国领导人达成多项共识,一致决定共同构建中英面向21世纪的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为中欧合作注入新动力,为中欧交流互鉴谱写新篇章。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出自莎士比亚1611年写的戏剧《暴风雨》。10月20日,_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借用它深刻阐述了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中英需要共同携手、开创两国关系合作共赢的崭新时代。
从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年会开幕式到体验酒吧文化,从同民众互动到参观曼彻斯特城市足球学院,_的英伦之旅,充满浓浓的人文色彩。
从英国在欧洲国家中率先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_这次访英给予的高规格接待,不仅反映出英国敏锐的外交触角和前瞻的战略眼光,也折射出英国对中国大国地位和发展前景的认可。英国在西方国家发展对华关系的进程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回眸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大国如何相处的历史。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证明了:大国对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全球共同发展,肩负着重要的历史担当和国际责任。面对历史的呼唤和世界的期待,中国致力于探索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国相处之道,着力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大国关系架构。
一带一路实质推进
2015年4月20日,_访问巴基斯坦。_关于“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赢得了巴各党派人士的热烈赞赏和强烈共鸣。访问期间,中巴签署了50多项合作协议。
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国设立的丝路基金签下了首单。丝路基金将中巴清洁能源合作项目作为首个支持项目,具有重要示范效应。
“一带一路”让中巴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也成为中国同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样板和典范。
与巴基斯坦一样,印尼也是在“一带一路”的“南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尼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实现了对接。
随着_主席的出访路线,“一带一路”的立体布局日趋清晰:4月刚刚南下巴基斯坦和印尼,5月就北上欧亚三国——
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这三国均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国家。
在访问过程中,中哈商定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光明之路”新经济计划衔接。中俄决定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合作对接。中白携手共建“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2015年秋冬之交,_主席用了两天多的时间,走访了两个邻国——越南、新加坡。访问期间,中越加紧磋商在“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框架内合作。在新加坡,中新决定进一步对接发展战略,积极探讨两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模式。
“一带一路”应者云集。沿线6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传播速度之快、参与范围之广,令世界惊叹。
中国同31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积极同沿线国家商建自贸区,为中国对外贸易带来新机遇。
由_倡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历经800余天筹备,正式成立。亚投行的成立,有利于促进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地区经济发展。它同_于2014年宣布成立的丝路基金一道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融资平台。
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宏伟蓝图到具体成果,立足周边,依托周边,造福周边,却又不限于周边。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它的开放性、包容性,给地区、给世界带来无限希望。
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2015年12月4日,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_说:“中方将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朋友携手迈向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我提议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非关系定位再提升和新版《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的发布,是中非关系重要性的持续显现,也是双方各领域合作拓展的自然结果。
_郑重宣告:为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中方愿在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中非工业化合作计划、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基础设施合作计划等……每一个计划宣布后,全场都响起热烈的掌声。十大合作计划高度契合非洲大陆发展需求,启动了中非互利合作的升级版。
在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_深刻阐述正确义利观,他表示,“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正确义利观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这是中国对待非洲的态度,也是中国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需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非洲_纷纷表示,中国是非洲伟大的朋友,中方高度重视非洲国家令人钦佩。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年来,中非团结不断巩固,非洲国家同中国已成为战略性伙伴。
2015年,_主席的一次次出访,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世界各国的追求、共同进步融为一体,不断密切着联结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纽带,推动世界各国同中国一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2016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以_同志为_的_紧握历史接力棒,中国外交的宽阔大道在脚下延伸,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伸向远方。
我国10个外交案例范文 第六篇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上,__代表_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报告,在报告中正式宣布“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报告的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__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在文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阐述中,__提出了“八个明确”,其中的第七个明确首次公开提出“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重要提法,马上引起国内外研究界、舆论媒体高度关注。
2018年5月15日上午,__主持召开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强_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__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形成了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此后,对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研究不断开展。在研究中,__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引起了高度关注。下面,我们将对之予以解释分析。
一、厘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几个主要概念
(一)中国
指_,世称史称新中国,是世界上一个重要国家。
(二)新时代
指在中国_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形成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提出新时代历史划分。这一思想成为我党在十八大之后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时代将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外交肩负着重要使命与责任,即:实现推进维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处于良好的全球与周边和平环境之中、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引领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外交为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大旗,竭尽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什么是外交?什么是“中国外交”?
外交是指主权国家_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正式代表机构(外交部)的代表等进行的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以和平方式处理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及参与国际事务的高层次政治活动,它是维护本国利益和贯彻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中国外交是指__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正式代表机构(外交部)的代表等进行的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以和平方式处理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及参与国际事务的高层次政治活动,它是维护本国利益和贯彻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而在新时代,指导中国外交完成这些历史使命的指导方针和根本遵循是_外交思想。_外交思想是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最新贡献。
_外交思想是中国对外关系和外交工作的根本遵循,是认识国际格局变化和时代变化的理论指导,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广泛的世界意义。_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个重要提法就是__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本次讲座就是对__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解析。
(四)中国特色
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的特殊性。
(五)大国外交
简言之就是大国应有的外交。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拥有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具有5000多年悠久文化传统、目前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基本禀赋因素决定和要求中国外交不能是不起和少起作用的外交,而是要起到和中国所具有的大国禀赋相适应的国际作用、地位和影响的外交。中国外交要在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引领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上发挥重要使命与责任,要成为一个与发展中大国身份相符的大国外交。
(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__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年国际形势变化不断加速,不确定性增加,印证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断的科学性。
例如,2020年国际形势热点恰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病毒在全球流行,这是1918年以来人类遇到最大范围的流行传染病,也是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紧急危机。新冠病毒是人类公敌。它对人类的攻击不分种族、肤色、国家、社会制度,不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下,需要我们深入理解__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重要提法。
下一篇:项目指导建议怎么写范文(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