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优选28篇)

笔尖下的温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5956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39分钟。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一篇

霍家店村,地处梨树县城北郊,历史上曾是典型的农业大村。xx年来,霍家店人坚持“以工促农、以工兴村、以工富民”的发展道路,将一个村集体负债累累、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人居环境又脏又乱的`落后村,建设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昭苏河畔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以能选人,抓住发展关键

霍家店村是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有耕地762公顷,10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1123户,3876口人。到1997年,村干部已经连续5年没有开工资,外欠债务近800万元。怎么办?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一致决定,推选一名全村信任、有能力、有魄力的当家人,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这个人就是_员、致富能人王福山。

王福山是远近有名的“小老板”,不仅是一个实干家,更是一个热心人。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一些农民有了经营项目,走上了致富的道路。1997年6月12日,经过全体党员大会投票表决,27岁的年轻党员王福山毫无争议地当选了。

王福山接手的是个烂摊子,经过深思熟虑,他垫资120万元清还内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请求,合理化解了巨额债务;实行租赁承包,恢复砖厂生产,当年就为村里增收44万元;由村里担保,贷款50多万元,发展多种经营,村民当年收入就增加2倍多,这项扶助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有数百村民从中受益;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广泛宣传引导、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严厉打击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整顿社会秩序。

在统一发展思路以后,1998年,霍家店村领导班子立即对全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盘活,把村里的蔬菜保鲜厂、农机队的产权以100多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当地能人创办企业,并以此为标志,开始了工业兴村、商业活村之路。

筑巢引凤,集聚发展人才

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霍家店村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软环境建设,在提供发展空间、完善配套设施和提高服务功能上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集中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早在1998年,霍家店带头人就抓住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有利时机,审时度势,超前谋划,在不违背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对村集体土地进行调整,预留储备建设用地40公顷,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

创造软环境吸引客商。为了进一步创造安商、亲商的环境氛围,村里规定,凡是到霍家店投资兴业的客商均可落一人农村户口,享受村民待遇,子女上学免收一切费用;准许个人在村里购置资产,投资超千万元的客商可优惠安排居住别墅。村里还出资成立了社会治安联防队,24小时昼夜巡逻;建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确保村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等等。霍家店村通过一系列软硬环境条件建设,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栽得梧桐树,还得引凤来。吉林省正邦饲料有限公司老总李雨田,是霍家店村请来的第一位能人。1998年,他就看好了霍家店干事的氛围,投资兴建了村里第一座饲料厂,如今已形成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生产能力5万多吨的饲料生产基地,产品覆盖整个东北地区。辽宁开原的家具业老板赵国栋,带着1000多万元来到这里建起了集设计、生产、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北方家居城,红红火火地做起了家具生意,吸引了方圆百里的客商用户。实力雄厚的建材商人孙大鹏,考察了霍家店吸引能人的优惠政策和发展前景后,立即带着全部资金来发展建材项目。

像他们这样“后来加入”的霍家店人,还有很多很多,在霍家店摆放的大小项目就有近百个,带来的资金总共有40多亿元。

园区带动,拓展发展道路

霍家店村对村民给予了土地征用、供应红砖等政策性优惠,并通过5户联保、10户联保或村里直接担保等方式,帮助村民解决资金难题。通过政策引导、典型辐射、市场促动、能人带动等多种灵活有效方式,村民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快形成了“一屯一业、一社一品”的生产格局。4社发挥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采取南菜北移、夏菜冬移等措施,将一大批高科技、无污染蔬菜引进到温室大棚里,生产绿色蔬菜销往省城,深受城里人青睐,很快成为蔬菜专业屯;10社村民做豆腐的经验丰富,通过扩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10社的豆腐很快做出了名堂,成为远近闻名的豆腐屯,梨树县城有近一半居民吃的是霍家店的豆腐;12社农民有醮糖葫芦的传统手艺,通过鼓励引导和农民彼此带动,该屯75%以上的农户做起了糖葫芦生意,这项传统手艺被村民发挥得淋漓尽致,开发出十几个新品种。与此同时,1社很快发展成建筑专业屯、2社发展成养牛专业屯、5社发展成养鸡专业屯、7社发展成经商专业屯、8社发展成养猪专业屯、9社发展成葡萄专业屯。目前,全村多种经营生产项目已发展到200多个,参与养殖、种植、加工、运输等专业户达100多户,其中,存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就有120户,蛋鸡养殖发展到13万只。

为了满足一些大客商高强度投资对连片建设用地的要求,实现科学布局、集团发展,xx年霍家店村开始正式规划建设经济园区,将整个村“一分为五”,勾勒并集中建设了工业园区、商贸园区、多种经营园区、农业生产园区和居民生活园区。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各个园区初具规模。xx年1月,经梨树县委、县政府批准,在霍家店村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霍家店经济园区。借助经济园区的扶持政策,霍家店村很快形成了招商引资红红火火、项目建设扎扎实实的大好局面,仅xx年一年就有鑫宇钼业、艾可斯科技材料、红嘴生物技术、兴旺休闲酒店4家大型企业落户投产,总投资亿元。截至目前,到霍家店村落户的工商企业已达到22个,总投资近10亿元,其中,投资规模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超亿元的项目7个。这些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

目前,全村打造了以建材、化肥、饲料、酒业、特种材料为主的工业经济支柱产业,形成了以蔬菜花卉种植、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服务为主的多种经营发展格局。xx年实现农工商总收入12亿元,是xx年前的100倍,利税总额超亿元,村集体净资产达到1000多万元,比xx年前增加了7倍,一跃成为梨树县第一工业大村、第一盈利大村、第一纳税大村,村级整体经济实力名列全市第一,跻身全省前茅。

劳动力全部上岗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居全县之首,是xx年前的9倍多。在实现砖瓦房率100%基础上,建设小康新村别墅91栋,近万平方米。人人享有合作医疗、养老保险、退休工资和节日补贴等多项福利。

文化礼堂、图书室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各种文艺演出丰富多彩,尊重科学、崇尚知识蔚然成风,“十大文明青年”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深入人心,全村9星以上文明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5%。1997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省市县精神文明先进村等多种荣誉。

社会治安井然有序,xx年来一直保持着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零发生的记录,邻里和睦,团结友爱,呈现出一派安定祥和的喜人景象。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二篇

基本概况:

地处XX县南大门的韦庄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画坛名宿韦江凡生养之地,_骁将耿直落幕于斯;这是一片升腾着希望的土地,西韩铁路、京昆高速、108国道交汇镇、秦202线穿境而过,属全省107个重点镇之一,陕西农业产业化园区建立于此。为推进本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展开调研。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农民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理所当然的主体。但目前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少数村干部存在着为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村庄规划有待完善。重点整治村和特色村的建设规划能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部分一般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现象。

建设资金有待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大部分的一般整治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美丽乡村建设急需改进的一些地方:

必须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大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镇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计划。

必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引领:尽快出台相关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机关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力为联系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

必须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尽快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对乱倒垃圾、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三篇

调查时间;20xx年x月xx日至20xx年6月xx日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中国居民对房价感受度的调查

调查对象:中国居民

央行xx日发布的三份第二季度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银行家、企业家、储户对经济形势并不看好,对宏观经济信心下降,对经济的感受度偏冷。现代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提高。二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比上季提高个百分点,高于前两年的平均值。其中,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比上季下降x个百分点。

或许是受到表现欠佳的资本市场的影响,居民投资意愿降低。报告显示,二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较上季增加1。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较上季增加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较上季下降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房地产投资”和“购买债券”,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和。

由于房地产调控的坚决,居民对房价的感受度好转。调查中,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比上季下降个百分点,比20xx年三季度时的最高值下降9个百分点。但是未来x个月内准备出手购房的居民占比为14%,较上季下降个百分点。

针对银行家和企业家的两份问卷调查报告均指向一个结论,就是对宏观经济的信心在下降。二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二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较上季下降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较上季下降百分点。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四篇

一、基本情况

龙华店乡地处“京南第一府”河间市城南8公里处,与献县、肃宁交界。全乡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人口万人,共辖27个行政村,南临石黄高速,西临京九铁路,106国道贯穿全境,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河间市的南大门。

二、取得的成效、成功做法和经验

自2013年以来,全乡27个村有14个村(2013年4个村:邵一、邵二、龙华店、八里铺;2014年6个村:南辛庄、太平庄、兴隆店、闫庄、西张、王庄;2015年4个村:尹洼、小柴、时庄、东周)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乡党委政府坚持“以106国道为主线,突出重点、连线成片”的理念,抓好四个机制创建,通过示范带动,推动了全乡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的梯次推进。

(一)高度重视,抓组织推动机制

首先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乡村干部召开动员会,各村成立由包片领导和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吸收村两委成员、部分党代表、群众代表的工作组,就片区内需整治的内容、要达到的效果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各村情况划分成若干小片,5—7名成员分包一小片,片区组长不定时检查、督导。同时组建宣传组,通过大喇叭广播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精神内涵进行宣传排除一些群众的思想阻力。

(二)立足攻坚,抓综合治理机制

为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收到实效,先是从“四清”着手,开展“清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三乱”(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美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等活动,将大街小巷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破墙旧院进行彻底清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各村主要街道全部进行硬化;鼓励有条件的村在主街道两侧修建排水沟及街道与村民住房中间修建挡墙,将路宅分开,防止宅基滑坡、侵街占道;对住户墙皮以外至主街道进行铺砖硬化;对片区街道两侧的墙壁进行粉刷美化,并绘制敬老爱亲、和谐邻里、文明生活等积极向上的文化墙;在街道两侧栽种黄杨、小红叶、龙爪槐等树木进行绿化。三是积极与市交通局公路站、市工商局、文体新局等部门联系,对106国道两侧至县界的边沟内的污水垃圾漂流、淤泥堆积进行治理;在106国道两侧、片区路段修建垃圾池,对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收集与清运;对106国道两侧的门市牌匾及乱搭乱建进行清理,在大小健身广场配套健身器材。

三年来,我乡共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共硬化街道14公里(其中3公里的水泥路);铺设下水道3000余延米;道路铺砖加宽1万平米;新建大小健身广场17个,配套健身器材120件套;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4个;新安装路灯430盏(其中尹洼安装20盏太阳能路灯);清理垃圾万余方,修建垃圾池54个;设置垃圾箱107个,清运车辆32辆,保洁人员28人;街道两旁植树2000余株;粉刷墙壁3万平米,极大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提高了人居品质。

(三)筹资筹劳,抓资金保障机制

为保障资金投入跟进,积极筹资筹劳。充分争取基层建设年项目、文明生态村、帮扶单位、市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同时积极争取、有效利用“一事一议”、危房改造等涉农政策性项目资金,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在多方筹资的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出义务工。

(四)坚持经常,抓长效保障机制

为使良好的农村面貌坚持经常,制定了三项保障机制。一是明确清扫工,每天早晨将片区内清扫一遍、将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后倒入106国道两侧的垃圾池内,再由公路站清运;二是制定了村规民约、与门店商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状,以订制度的方式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三是通过利用广播喇叭倡导文明行为、组织开展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让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资金供给矛盾。美丽乡村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除政府、社会有限资本投入外,主要靠乡、村投入,由于我乡经济基础差,各村需要建设的地方多,而乡、村经济实力有限,有很大一部分村没有村集体收入,这些都注定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造成建设投入与资金供给缺口较大,这直接影响到美丽乡村建设进展。

问题二: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老百姓看重眼前个人利益,理解支持程度不够,有的群众在涉及自家附属建筑拆除、改水改圈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时,以种种理由拖延或阻挠工作开展,影响工作进度,且乱扔垃圾等生活陋习普遍存在,极大地破坏了美丽乡村建设。

四、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是上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整合扶贫、交通、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对口帮扶资金,全力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二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解决持久的环境卫生管理资金投入。三是出台优惠政策,采取市场运作、“谁投资谁受益”方式,坚持对外招商引资与对内回归创业并重,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大力发展“回归经济”,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先进的管理经验返乡创业。

(二)集约用地,大力培植生态经济。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将闲置田地向大户、能人集中,鼓励发展村组集体以资源入股、老板以资金入股、能人以技术入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业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对接,建立和完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农企联结机制,发挥田地效益最大化;围绕“绿色、特色”做文章,针对不同的村做好产业的集聚、转型、提升、拓展和培育工作,做大、做强“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

(三)加强管理,提升新时期群众素养。一是加大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亮化绿化等已建成设施的管护力度,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确保垃圾、污水处理正常运行。二是积极探求村民自觉参与、自主管理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主战场是村庄,要发挥宣传、妇联、团委、老干部、老党员等群团体组织作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形成健康文化与生活方式;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说、拉、传、唱,千方百计调动和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者、受益者,从而凝聚人心,合力推进美丽乡村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五篇

本人特对XXX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调研,在下着眼于XX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作此报告,报告涉及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政策,新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基础教育与农业科技文化,城镇化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等内容。

一、自然状况与经济发展现状

XX村位于浙江中部,是由原来的新岭脚村和牛歪村合并而来。现有人口2000人左右,劳动力1200人左右,在外劳务人员300人左右,预备党员15名,党员42名。全村国土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均收入达6000元左右。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倡导下,XX村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集体收入为落脚点,以村镇规划为突破点,以村屯整治的“四清四改”为切入点,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村子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在养殖方面,鸡鸭成为近年的主要牲畜。自合村并组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生产,葡萄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就地打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文明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为农民娱乐的“文化广场“已成雏型。

二、基本情况和民主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XX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

XX村现有耕地2680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全村主要是以苹果、蔬菜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04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产业结构情况:XX村一、二组以苹果、粮食种植为主;三、四组以蔬菜种植为主;五组以林木、干杂果,烟草和粮食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xx村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20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6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24人,参合率90%。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4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42人,其中:男性党员39人,女性党员4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及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目的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因此,XX村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四、建设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物质基础较为薄弱

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造成农民收入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我们村座落在浙中盆地上,本村村民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村庄。就土地总数与人口总数相比,可以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然而几十年来,本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小麦、玉米、棉花。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

(二)农村基础教育不够全面

农村的教育现状是“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甚至有些地区人们根本不重视教育。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三)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薄弱

党在农村的思想凝聚力下降。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缺乏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组织农民。又由于村干部的个人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对农民进行经常的教育。

(四)对新农村建设欠缺理解

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

五、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研方法及收获

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通过查阅《村志》了解历史,通过走访群众得知他们所之所想。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一)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

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二)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

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九月九农贸会”“元宵大型农贸会”,这些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像这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很值得借鉴,开展本村的农贸招商活动,促进村民多方面、多途径收入。另外若赶上好机遇,还可以吸收外商投资。

(三)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河流的范围

我村远离河流、湖泊,水源缺乏,这是客观原因所致。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人力资源,不断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水流影向范围。随着村庄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为了增收、创收,开凿了地下井。村中也曾组织两次开凿人工河流的活动,让村民受益颇多。我们村领导干部还应继续发挥作用,解决摆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难的问题。

(四)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

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六、新农村建设主要思路

(一)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抓住关键,凝聚力量,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产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形成产业化、商品化、专业化、区域化的生产方式。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和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形成村有品牌,有特色的农业示范基地。

(三)要加快发展农村农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抓紧抓好“普九”工作,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组织城市学校选派校长、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力度,避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七、新农村建设成功原因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XX村注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党支部和农户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一支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应当选择年龄轻、有文化、社会责任感强的村级后备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以及带头创业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XX村地处浦江县北部,原来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偏僻小村。2002年以后,随着通村而过的四海大道建成通车,该村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该村到城区和镇区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个极其有利的发展机遇。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XX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证明,要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着力点是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包括:加强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体系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还应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投入。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只有资金投入,没有或很少有经济回报的工程,而且投入资金的数额较大。一个村要完成“小五化”、污水和用电线修标准化改造,投入少则百万元,多则达千万元。尽管我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扶持的力度较大,但还不足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各项支出。

有的村为了尽早完成新农村建设,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不惜向银行贷款;有的村两委干部为了追求政绩,项目贪大求洋,不顾农村财力,建造高档次、高品味的亭台楼阁,造成集体资产大规模的亏损。而市口村立足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快建设小康、和谐新农村的步伐,促进村经济全面发展,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的新路子。

八、新农村建设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

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九、社会实践感悟

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_走向社会,深入民众_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青年学生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我们想要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知社会,认清自我,调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自我,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准备。这是我参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六篇

近期,县政协组织调研组对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了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池河镇青岗、三和集镇尚庄、定城镇宫集、西卅店镇高潮新村等省级示范点建设和西卅店镇集镇建成区整治情况,听取了县美丽办现场介绍和综合汇报,并就相关工作开展了座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规划实施了“7521”工程(高标准建设好2015年度7个省级中心村;20xx年度建设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二龙回族乡、仓镇_村2个民族风情镇村,完成1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环境整治和11个县级中心村建设任务,打造1条“百里美丽乡村示范带”)。初步实现了由往年的“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的战略转换。通过上下努力,2015年度7个省级中心村应建112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准备迎接省级验收;20xx年度乡镇建成区整治和中心村建设成效初显,投入4000多万元招标组建了专业保洁公司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完成了20xx年1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主干道沿线的遮阳棚和违法建筑拆除任务, 198个建设项目已完工40个,5个省级中心村拟建95个项目已完工34个,11个市级中心村全面开展了垃圾治理、卫生改厕、房前户后环境整治、饮水安全、道路通畅等工作;启动了2017年度17个美丽乡村示范点项目选定和申报工作,其中9个乡镇和5个省级中心村总规和建成区规划已编制完成。

二、存在问题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对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美”目标还有较大距离。虽然2015年度中心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20xx年度的前期建设工作比较落后,各乡镇、各部门不同程度存在思想重视不够、项目开工滞后、建设进度缓慢、脏乱差现象突出和产业发展缺位等共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美丽乡村建设宣传不够,没有形成高度重视的大环境,认识上存在偏差。县直各部门认识不高,与乡镇缺少有效沟通,联动配合作用发挥不够,对点帮扶成效不佳。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了解不足,错误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民生工程,而是政府行为,依然存在“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现象。很多群众在涉及自身利益时不支持、不配合,开口要钱、伸手拿钱,不给钱不谈事,对乡镇村安排的任务或“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少数乡镇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全面,把美丽乡村建设当成一般工作来开展,工作被动应付,前期当甩手掌柜或等待观望,后期匆忙慌乱,造成工作脱节和落后局面。

(二)规划引领不够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全县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各地的特性,编制完整、长远的规划,明确建设目标。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开展多年,县委县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性意见,今年初,各乡镇又编制了乡村建设规划,但乡镇规划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科学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乡镇驻地建设缺少通盘考虑,没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元素,乡村特色性不够。部分项目建设规划频繁变更,存在规划建设脱节和“边干边看”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乡镇驻地沿街背巷整治雨污分流及水电管线规划布局不合理。

(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基础。目前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重视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重点沿线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建设的现象,对如何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提升新型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业产业培育、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则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大多数乡村还没有支柱产业,现有的产业规模小,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业专业合作社松散,农民增收效果不佳。

(四)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全县一盘棋统筹,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力管护和长期投入。当前美丽乡村建设涉及职能部门较多,各部门涉农项目安排时序、渠道不同,很多项目难以有效衔接,导致资源、力量难以整合。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集中连片环境整治、污水处理设施、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各乡镇配备了保洁公司,但是由于管护机制不健全,农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长效自治机制尚未建立,且对保洁人员履职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多数中心村杂草、垃圾较多,乱搭乱建、乱拉乱挂现象十分普遍。

三、工作建议

建设美好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造福百姓的最大民生工程,必须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准确把握上级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再加压、再发力,大干快干全力推进。

(一)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现阶段我县的中心工作,要抢时间,抓进度,举全县之力,打好攻坚。一是加大宣传,发动群众。充分利用新闻媒介、村务公开、宣传橱窗、宣传图册和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人人知晓、户户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氛围,让农民群众意识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真正的惠民工程,并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二是部门履责,做好服务。相关部门要与乡镇多沟通、多协调,主动对接,并经常深入乡镇指导帮助开展工作,排忧解难,分担压力。三是提高认识,精准发力。乡镇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摆在当前第一要务的位置,党政一把手要熟悉流程,把握重点,围绕省住建厅《导则》和《省考核验收办法》标准,及时补差补缺,亲力亲为抓落实。

(二)注重规划实效,确保按规执行。创建美丽乡村需要有科学规划作指导。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项目谋划,切合实际做好规划设计。一是把合理布局、环境秀美、百姓宜居、生活富美作为解决美丽乡村建设长远发展的根本,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二是注重全域规划理念,把农业产业发展、村庄管理实施体系纳入规划的核心内容,多征求本地专家、乡镇干部和当地村民的意见,不搞一刀切、模式化,同时避免无序化发展。三是按照衔接配套的要求,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农村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规划等,努力实现各项规划的无缝对接,做到严格按规划建设。

(三)科学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一是培育精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引导农民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加快优势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推进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建设,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兴起美丽产业。三是强化激励引导,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空间。制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在乡农民自主创业,促进产业大户、农产品合作社、招商引资项目向美丽乡村示范点集中。

(四) 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建管水平。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一是坚持持续投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财政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二是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整合项目,将各项涉农工程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去,做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到哪里,相关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的良好氛围。三是提升村民素质,统筹治理环境工作。要把生态、洁净、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组织引导村里制定好村规民约,不断提升村民素质,规范村民行为。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提升环境质量,防止“脏乱差”和乱搭乱建反弹。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七篇

一,农村政治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农业和农民的关注,多侧重于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很少有人关注和深入研究乡村政治问题而国家的政治稳定与和谐很大程度上由农村政治状况来决定。农村的政治状况也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不。

就我村而言,农村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但是存在村干部行为失范,甚至有村干部在与民争利时采取非法手段,以致村干部与村民关系紧张,村干部与村干部关系紧张。甚至有村干部身在其位,不谋其事。尸位素餐有村民如是说到。就我调查到的而言,在农村,缺少优秀村干部。有文化的、懂高科技的、有知识的农村干部凤毛麟角。而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也不高。

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我们就必需把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搞好村干部与群众关系。使大家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搞好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村地区经济

构建新农村河-蟹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经济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村位置虽位于新邵偏远之地。但交通顺畅。有217省道贯村而过。这给村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要想富,先修路,便利的交通给村里的大理石矿工业带来了发展的希望。

我村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人均收入也越来越高。工业的飞速发展,使我村声名远扬。

工业发展较快,但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够,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务农人员也不多,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我村在养殖业,种植业上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

三,农村文化

构建农村河-蟹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而文化建设是关键。对建设新农村而言,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动力。

在这个寒假期间,我就我村的文化建设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了解。我村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时,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激发了农村文化建设活力,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地重要任务和目标。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的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农村改革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这就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我们村早年就建立了自己的娱乐中心,村民们的踊跃参与,也使我村组建了一支属于村里的鼓乐队、腰鼓队、健身操团。而每晚参加了健身团的村民们都会聚集在娱乐场地一起跳舞,健身,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充分展示出了我村文化建设的新精神,新面貌,新风采。

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建设起重要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没有完整的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要以少数文艺爱好者带动多数村民,以营造一个新的农村文化氛围。

四,医疗卫生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是我国全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河蟹。

而合作医疗制度能提高整个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公平性。合作医疗能为大多数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自费看病相比,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在花费相同成本的条件下,能享受更多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农民患大病时能给予医疗保障费用。以防止农民看病不起,一致农民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现象。

这种现象在我村也存在。我村仅一个卫生所,农村卫生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不精。水平只能居于中等或偏下,且医疗设备也不全。对乡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添置医疗设备,提高卫生服务是当前重中之重,才能解决农村医疗卫生的困境。

五,生态环境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很好成绩。尤其是在城市污染防治方面。但是,中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则仍然是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农民大众的生活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大致有如下三点。

1,资源问题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我中源铺村是远近闻名的工业小村,工业的飞速发展使我村对大理石的需求量增加,大理石资源被过度开采,破坏了山上大多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2,工业污染乡镇工业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比重逐渐增大。就我村而言,工业发展较快,工厂建立较多。而矿石粉厂在生产产品时,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大理石厂也可能排放出大量有害物质。若不经处理就排放,则严重污染河水。

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外保护没有完全统一起来,工业企业在给村里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严重破坏。

3,农用化学品污染

在农村无法避免各类农药化肥的使用。而农业化肥的大量使用,其中所含的N,P,K易造成水富营养化,使水面长满水葫芦,浮萍等水生生物。以致河水变质,河道淤塞。大量的N,P,K长期留于土壤中导致土壤变质。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八篇

现有14个农村乡镇,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4所,其中央级6所,河南省级7所,郑州市级11所,农村乡镇覆盖率达到了100%。实现了农村乡镇全覆盖。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覆盖情况

三年来共新建乡村学校少年宫7所,其中省级4所,分别是超化镇新庄小学、xxx市平陌镇牛岭小学、xxx市城关镇中心小学、xxx市刘寨镇第一中心小学。郑州市级3所,分别是尖山风景区管委会初级中学、xxx市白寨镇刘堂小学、xxx市袁庄乡中心小学。就这三年而言,7所新建乡村学校少年宫覆盖率7个乡镇,三年覆盖率为50%。

二、资金来源及保障

三年来,xxx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所有经费来源于河南省和郑州市两级彩票公益金拨付支持。每个新建项目首期投入20万资金,近三年投入初建资金100万元(两个省级项目资金40万元已经拨付到郑州市财政局,进入郑州市级政府集中采购程序,下半年将全部到位)。超化镇新庄小学的运转经经费3万元也已经落实到位。

三、资金使用

各个学校配发的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健康四类器材,直接按类别放置于各个活动室,由专人负责。补助的资金各校主要用于活动室建设维护、教师培训、聘请专业老师、办公用品购置、举办少年宫活动等。

四、制度建设

项目学校成立了乡村少年宫组织机构,由校长担任少年宫主任,全面负责少年宫各项工作。指派一名中层以上领导具体负责日常活动的开展,各功能室的日常运转维护也都责任到人。强化激励机制,将教师开展项目活动的情况和效果纳入绩效考核,并与学习培训、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挂钩。

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制订完善了保障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包括主任、副主任、校内辅导员、校外辅导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少年宫工作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各功能活动室管理制度。

五、辅导员队伍建设

少年宫项目学校通过招募本校专兼职辅导教师、外聘辅导教师和社会志愿者多种形式,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全市每个乡村少年宫项目有专职辅导员5—10人,兼职辅导员和志愿者10—50人之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专职辅导员206人,兼职辅导员及志愿者近500人。7所学校现有专职辅导员42人,兼职辅导员和志愿者103人,确保了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活动的师资力量。

六、活动开展情况

各项目学校每周开展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周不少于2次,寒暑假定期开放。目前全市各项目学校开设有德育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综合实践类和特色类共六大项目功能室和乒乓球、舞蹈、美术、书法等活动室以及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室外活动场地,基本涵盖了球类、器乐、棋牌、舞蹈、美术、书法和科技制作以及剪纸、皮影、折纸、十字绣、毛线粘贴画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乡村学校少年宫以突出校本特色文化内涵,通过扎实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师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搭建了成长的舞台。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九篇

自省委、省政府提出美好乡村建设以来,XX市于9月26日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美、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建设目标,二个多月过去了,各县区在探索美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此,11月15-20日,市财政局副局长管迎新带领“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组”有关人员,对XX区、XX区和XX县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制定《XX市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上报省财政厅财政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提供参考。调研组现场考察了潘集区的祁集陈郢村、平圩卢沟村,大通区的洛河王庄村、孔店舜南村、大郢村和凤台县的丁集张巷村、城北芮集社区,听取了县区、乡镇领导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就“美好乡村建设”主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进展情况

自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后,各县区十分重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都成立了相关机构、出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和建设标准,为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但从对3个县区7个中心村的调研情况看,各县区工作进展不一、相差较大。除潘集区祁集陈郢村已全面完成规划设计,并整合部分资金,按设计要求全面开工建设外;平圩卢沟村、大通区的洛河王庄村、孔店舜南村、大郢村和凤台县的丁集张巷村、城北芮集社区,都没有完成规划设计,各项工作进展缓慢。

二、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分析

从对3个县区7个中心村的调研情况看,这7个中心村大都实行旧村改造,涉及部分集中新建。旧村改造基本实行“穿衣戴帽”方式进行、集中新建实行拆除旧房重新划地新建方式进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证,下面以一个中心村实行旧村改造为例,进行资金投入分析(假设村庄300户农房):

1、农房改造(穿衣戴帽)

目前我市大都实行皖北风格的建设方式对农房进行“穿衣戴帽”的改建。从调研看,每户农房从房顶到院墙进行改建需万元左右,300户农房共需450万元左右。

2、道路硬化

美好乡村建设的道路的标准是达到户户通,方便村民出行。从调研看,我市第一批进行美好乡村建设的村庄道路基础都很好,主干道大都已是水泥路面。初步估计,每个中心村尚有10公里道路需要硬化。按35000平方米计算,10公里水泥路面需280万元左右(每平方米80元)。

3、绿化美化

提高绿化标准是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前提,要充分利用水边、路旁和房前室后栽植各种景观树,提高村庄绿化率。从调研看,我市中心村建设,宜栽植香樟、女贞、海桐、红叶石楠等景观植物。初步估计,每村约需种植各种景观树5000株,按平均价格每株40元计算,需资金20万元左右。

4、村庄亮化

从调研看,我市农村村庄亮化普遍不高,美好乡村建设要在主次道路一侧安装路灯,每间隔30米需安装一柱路灯。初步估计,每村约需100柱路灯,按使用太阳能路灯每柱4000元计算,需资金40万元左右。

5、污水处理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十篇

自20xx年9月,区委、区政府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我镇的陶庄村、和合村、黄岗村被确定为“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来。通过发动群众、成立理事会、外出学习考察、开展文艺宣传、筹资筹劳、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形成了产业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协调互促的良好局面,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村庄基本情况

黄岗现有住户63户,187人,拥有耕地150亩,粮油种植是该组的主导产业,村民的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和承包土地种植为主。原计划投资95万元,对村庄进行硬化、美化、亮化、绿化,配套修建排水管渠等,现已完成投资近95万元(群众筹资筹劳3万、市区奖补34万、项目整合4万、结对帮扶15万、镇村投资39万)。

2、工作开展情况

自2012年9月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黄岗村迅速行动,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成立理事会,宣传教育,群众自发参与到“美好乡村”建设中来,通过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黄岗村“美好乡村”建设已出具成效。

3、村庄整治情况

黄岗美好乡村建设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所有新建、翻建房屋都按照规划建设、统一格调。目前已实施完成村内水泥道路公里,拆除破旧房屋4户11间,清理杂树400余棵,清运垃圾60吨,配套修建排水管渠公里,修建活动广场1200平方米,实施低压线路整改2公里,架设路灯20盏,刷新墙面4500余平方,沟塘清淤3口塘,种植树木花卉550棵,铺植草坪2600余平方,安装健身器材一套、树立宣传牌5块,冲水式公厕正在施工建设中。村内主干道路无暴露垃圾、无水面漂浮物、无乱涂乱画、乱堆乱放现象、无杂草垃圾。黄岗村设有活动是、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约120平方的文化娱乐活动室正在建设中,预计8月底建成使用。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着经常性管理不够到位的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管理,形成制度,把美好乡村示范点的管理工作变为日常工作,纳入村级考核,同时定期开展评比,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长效化;

2、继续结合产业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有实力的公司,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行深度开发,做大做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依托产业提升,把更多的村庄建设成美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十一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央农村1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在乡村、难点在乡村、亮点在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实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它的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起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发展模式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实推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结合本镇工作实际,深入各村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要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居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保障农民权益、民主管理、民生和谐的需要,是保护和传承文化,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农民素质和新技能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初步成效

近年来,根据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要求,我镇按照“五化”的建设要求,抓规划,抓项目,抓投入抓落实,取得一定成效。自2017年启动以来,全镇共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一个,市级两个,县级一个,县级美丽乡村达标村33个。2017、2018年两年,我镇被评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全镇基础设施和城乡容貌得到很大的提升。

(一)强化规划引领,加强示范片区建设

我镇共规划七大美丽乡村建设片区,在规划引领下采取星火燎原之法,先从村级基础比较好的村着手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及面,逐步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到目前为止,我镇69个村中已建成县级美丽乡村达标村共有33个,示范村4个,建成示范片区1个,全镇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的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大产业培塑,强化资金来源保障

我镇的传统产业是生姜,花生,小麦,玉米等,但都没形成规模,产品简单单一。为此我镇从2017年开始,按照“北控、中优、南特”的农业发展思路,积极探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以南部环山路两侧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新发展经济林3800亩,**村千亩黑果花楸生产与加工基地、***千亩苹果园基地、**千亩采摘基地、***田园综合体、***千亩艾草基地等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三、存在问题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管理区、村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但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还存在不少差距,现实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村民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

在各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两委是建设的主体,是工作的主力军,村民参与很少。比如:2017年村级卫生,实行市场化运作,交由**公司管理,镇村两级在交接前把卫生和四堆集中进行了清理。但交接后,由于不让村民随便在街道放东西,改变了群众生活习惯,部分村民不适应,随意堆放东西,与美丽乡村建设及不协调;又如:在村村通户户通工作中,村级资金紧张,有些村成立捐资委员会,号召大家支持并参与到建设中来,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大部分村的村民都能积极参与,但也有少部分村的村民参与度不高,筹集到很少的资金,这当然与村里的宣传力度和村两委的公信力存在很大关系。

(二)村级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

这几年,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大部分村两委对于村民文化生活和各类文明评选,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把这项工作当成改变村风民风的重要抓手,让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村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因素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三)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后续乏力

前期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建设,建成后的长期维护费用每年的投入不少,比如:绿化的养护,更换,道路的养护维修等,都需要投入。调研中发现,经济条件好的村由村集体负责养护维修,每年的费用有3至4万元,还能承担起,但集体经济较差的村,前期打造完成后,由于没有及时养护维修,出现绿化部分死亡和荒芜,部分道路损坏也得不到及时维修,墙面损坏没有及时修补等现象,导致之前的投入很快就会付之东流,令人十分惋惜。

四、意见建议

(一)健全投入机制

完善财政投入、项目整合、招商引资、社会帮扶、农民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方式,多条路子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资金投入缺口。通过“以奖代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通过加大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流转等措施,鼓励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工商资本等进入高效生态农业、乡村休闲产业等领域,投资重点农业项目,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渠道。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在各村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五好家庭、文明幸福家庭、优秀_员”等精神文明评选活动,是各地区先进的工作经验,这项工作抓好了,有利于村风民风的转变,社会风气也会得到好转。镇里将出台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文件,组成工作组,对各村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来促进这项工作,让美丽乡村建设有丰富的内含。

(三)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宣传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措施,提高群众知晓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入户走访积极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的监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村民返乡创业, 并提供适宜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下乡为农民种植养殖提供指导、解答疑惑, 引导管理型人才下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经营培训, 培养有环保意识、专业素养的职业农民。

(四)抓好美丽庭院、美丽街巷评选工作

这项工作要以村支部为主体抓好评选工作,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给受表彰的群众要挂牌表彰,通过这项工作开展让每家每户都参与到自觉维护村庄环境中来,改变群众的生活习惯,把村庄环境建设的更好。

(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农村兴。农村只有把产业做活了,才能留得住人,才能实现富裕。为此我镇要根据各村实际,做好产业规划,利用“****返乡创业联盟”这个平台,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并为他们解决土地资金等难题,使各村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要做好农产品的深加工工作,让“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村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十二篇

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作为一位知识青年的至关重要的人生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然儿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就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践调查。因此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新农村建设对我家乡的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让人民的生活变的更加舒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尽自己应尽的力量。

我是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虽说我学的专业可能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我却不能不去关心新农村建设,因为那是抚育我长大的地方。当国人在沐浴着社会新风尚的阳光,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十分高兴,我能够在寒假进行相关的实践调查。然儿经过我的一番调查之后却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种已有的村庄发展模式是否正确?是否真是中国新农村未来建设的整体框架?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否有走形式主义的危险?

我的有关新农村与我家乡的变化调查主要体现在下面的方面:

目前,农民增收困难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医疗保障方面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55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

然而,从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发生了严重的衰退。随着集体经济的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滑坡,到1996年,全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由1976年的90%锐减到5%左右。

②绝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医疗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村级卫生所、室或不复存在,或者转化为私人诊所。

合作医疗的衰退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消亡或市场化,导致农民医疗费用的急速攀升,大大越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从1990年至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增至,增长了倍;而同期每人次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增长了倍、倍。

③医疗费用的增长大大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村最贫困的农户(占4%)中,有一半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政府投入不足。1998年政府投入的卫生费用为元,其中用于农村的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

④政府投入不足不仅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和服务提供不足,由此增加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而且也限制了公共预防保健机构的能力。因为投入不足,使卫生防疫站、保健站等机构把主要精力用于门诊,住院等有偿服务的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有所削弱。一些传染病(如肝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方病(血吸虫病,碘缺乏等)又死灰复燃。

新世纪,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合理规划,提供帮助等多方面措施,切切实实把医疗卫生的重点重新放回到农村。

(1)真正增加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2)加强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公共预防保健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的优点。必须改变目前基层政府忽视预防保健的现状,要明确公共预防保健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财力、人力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预防保健尤其重要。

(3)继续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

(4)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形式。

还有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公路硬化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_、_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综合建设,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为“xxx”时期的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十三篇

“美丽乡村”应该是环境优美、村舍整洁、经济繁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会和谐。而“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是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农业的弱质性,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阔性是中国_三农_问题的根本特性,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近年来农村经济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存在,“美丽乡村”建设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

建设“美丽乡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存在群众看不起病、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贫富差距扩大。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美丽乡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美丽乡村”,是在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海运村农村现状

慈溪市崇寿镇海运村村地处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头堡——崇寿镇最东边,原是1958年移民新村,现有总农户数817户,总人口2019人,19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427亩,201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0269。2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092元。农业以种植棉花、蔬菜等作物为主,大多数村民以简单的服装加工为主,同时这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内共有5家企业,以生产电灯、五金为主。海运村是一个市级贫困村,村年集体经济收入55。7万元,其中上级补助55万元。近年来,海运村通过村庄环境、社会治安等多方面的举措,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卫生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卫生村、宁波市生态村、宁波市科普示范村、慈溪市优秀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虽然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有了明显改观,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农民现实的期盼。但“美丽乡村”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三、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广大农村群众旧习俗、旧观念束缚严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众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进取,小农经济意识色彩浓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农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组织建设不强。为官一任,造富一方,为村干部不仅要管理一方还要做群众致富的引路人和带头人,能选出真正的村官成为广大农民的企盼。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和干部作风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

3、农村经济水平低。受农业基础、农业推广水平等影响,农村经济总量少,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美丽乡村”建设乏力。

4、农村医疗卫生制度不健全。虽然合作医疗组织,参保率达到96%以上,但受报偿标准较低的影响,还存在着因病返贫和看不起病的现象,再者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5、村内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推动力不强,不能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村民的收入。

6、村社缺乏整体规划,村庄建设零乱,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影响着村社的美观。

四、建设“美丽乡村”的构想

1、建设“美丽乡村”要搞好村镇规划。只有抓好规划,确保建设的科学有序,才能逐步改变村镇建设杂乱无章、水平低下的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首先,抓好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其次,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推行“一户一宅”,鼓励农民拆旧建新。

2、建设“美丽乡村”要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我们应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植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3、建设“美丽乡村”,要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构筑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4、建设“美丽乡村”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抓主导产业促经济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近年来海运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基地、水果园、农家乐等项目,促进一、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5、建设“美丽乡村”应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引导农民树立科学观念,消除愚昧、落后的旧思想、旧观念。应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铲除愚昧、迷信赖以存在和蔓延的社会土壤。各部门应努力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占领农村阵地,抵御和消除不良文化对农村的侵袭。要狠刹封建迷信歪风,对当前小庙小庵的回潮和愈演愈烈的封建迷信歪风,要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采取教育与惩戒并重的方法,加大打击和管理的力度。要敏锐注意各类宗教活动在农村中的新动向,对于非法宗教和宗教不良活动,坚决取缔和制止,对于民间假道士等封建迷信职业者,应一打到底,彻底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并通过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宣传教育,使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改变。

6、建设“美丽乡村”要有好的基层带头人和领导班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组织实施者。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好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十四篇

一、调查情况介绍

在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其中,农村文化的建设是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来看,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更加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状况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我们利用最近几个星期的时间,主要选取了淮安的几个主要市县的村子和农民个体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1.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号至20xx年12月4号。

2.调查地点:江苏省淮安市袁北村。

3.调查人:李,王,史,顾,丁

4.调查方式:采访调查,我对自己所在的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及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

5.调查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文化设施的建设状况和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情况。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十五篇

《关于马甲镇政府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以梅岭村为具体调研对象

前言:

马甲镇政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关于实施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正在努力建设一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推进本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泉州城市花园打好基础,而展开美丽乡村建设大行动。本文即以梅岭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具体调研对象而展开。

正文: 基本概况:

马甲镇梅岭村,地处马甲镇西南部、惠女水库西北侧,距离镇区公里,与南安市洪梅镇接壤。全村土地面积357公顷,人口1474人,农民人均收入10623元,村财年收入万元。

梅岭村山美,不仅有容纳飞禽走兽,嶙峋怪石,更有四季更妆,花开叶落,苍松翠柏,冬季长眠的独到美景;梅岭村水美,不仅有清澈见底的倚龙湖亮丽美景,更有曲折迂回,柔情脉脉,百景汇集的山间小道。梅岭村环境幽雅,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多,是天然的氧吧。2011年党支部被泉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泉州市环保局评为“泉州市市级生态村”;2012年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泉州美丽乡村”。

建设措施以及主要成果:

1、因地制宜、注重规划。梅岭村虽然还未成“处处都是一幅图卷、山山都是一幅美景”,各处条件不尽相同,自然差异较大,但都尽量不破坏原生态资源,注重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因势利导,依据现有条件,提升已有基础,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特色化建设之路。梅岭根据村的地域优势、生态优势以及在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梅岭特色花卉生态旅游村”的发展战略目标。聘请专业设计院,完成了《梅岭村概念性规划》,确定了空间布局是一个中心,即结合水体设计的中心体育运动公园;两个重点,即分布于梅岭东西两侧的农家乐项目;三个分区,即分布于梅岭村西北侧的园村花卉种植区,东北侧的园村花卉展示区和西南侧的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

2、发挥党组织带头作用,提高村民人居环境意识。全村各类建设项目和农村建房均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农民依法依规建房有序。出台鼓励农村“裸房”外立面修葺措施,每户每宗给予3000元补助。石结构房分年度得到改造,加强农村闲置房、废弃房、危旧房治理,农民自行拆除,农民能够在规划安置区得到同等面积的安置。农民自行拆除旱厕,旱厕占地面积由村给予免费复绿,绿化面积及苗木归主人管理和所有。

3、创新思路、盘活土地,变思路为财路。引导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突破花卉基地用地瓶颈。盘活村闲置集体用地45亩,创建金线莲培育种植基地,村财增收15万余元。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通过引导农民土地合作入股的方式,解决花卉种植用地157亩及销售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十六篇

20XX年县委、县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县供销社目标任务是全面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县社将工作目标分解到股室,责任到人,积极开展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学习,明确目标

(二)申报项目,争取资金

(三)认真调研,规划布点

1.今年以来,县供销合作社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年初州供销社下达的目标考核任务,把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和发展“两社一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摸底调查、宣传发动、自办、领办、联办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两社一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3.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了着力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乡镇村委会,向农村干部群众宣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在农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强化工作责任制,把发展“两社一会”和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确定为供销社的主要工作,围绕我县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结合全县种植、养殖和特色农业的实际,认真做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规划,从政策、资金扶持上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注重加强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利用举办农民经纪人培训之机在办社经验、市场营销、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交流。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营情况。按照《县供销社XX年度工作计划》和州供销社下达的工作任务要求,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股室,责任到人,对重点工作实行工作目标倒逼管理,至6月20日已完成经营总额3300万元,占年任务的55%,比去年同期增长,完成商品销售总额7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7万元;全系统汇总实现利润30万元,完成年任务的;完成化肥销售化肥6890吨,占全年任务的,农药销售18733千克,完成年任务的 %。

(二)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情况

1.完成了木杠、大坪、旧腮、百油、郎恒、小坪寨、孟村、睦伦标准化农村综合服务社规划和项目上报,项目总投资432万元,自筹资金282万元,贷款150万元。营业面积2585平方米,年销售总额705万元。

2.至6月17日,县社已完成专业合作社7个;规范综合服务社4个、发展乡、村级超市4个;教育培训296人(其中:农产品经纪人培训160人);新建、提升配送中心1个;新建、改扩建乡村市场1个和乡村信息采集点1个的前期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受自然和教育等条件限制,部分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获取信息比较困难,对新生事物不易接受,加之对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宣传手段单一,影响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在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中,由于供销社系统自身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农村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商品配送中心建设的资金紧缺,难予在短时间内建成和完善。

四、下步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十七篇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州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十八篇

一、专项概况

(一)专项基本情况

xxxx年下达我乡扶贫专项资金万元,用于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温控大棚建设项目大棚建设。

(二)专项绩效目标的效果

乡结合上级文件制订了我乡的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分级段实施,截至xxxx年7月初该项目已完工投产,达到预期效果。

二、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专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情况

本单位的xxxx年扶贫专项资金投入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

(二)专项资金安排落实及到位情况

自上级下文后,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温控大棚建设项目所有资金都已全部及时到位,且按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温控大棚建设项目要求和进度全部落实到位。

(三)专项资金实际支出使用情况

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温控大棚建设项目专项总支出为万元。

(四)专项资金管理情况

严格按照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规范专项资金拨付。资金使用规范,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认证,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保障会计核算准确、账务资料完整。

三、专项组织实施情况

(一)专项组织情况分析

从项目入库到项目实施,从程序上全部按上级规定要求形成,工程验收情况: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温控大棚建设项目完成验收,完工日期xxxx年7月。

(二)专项管理情况分析

本单位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且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完备;项目档案、验收报告等资料齐全并基本能够及时归档;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基本落实到位;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

(三)专项完成情况分析

目前已完成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温控大棚建设项目,资金拨付达到100%。

四、专项绩效情况分析

(一)专项绩效评价定量分析

1、根据专项绩效评定指标对各项目量化评价,自评指标得分100分。

2、按项目实际支出和项目申报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所有项目实施均与批复下达相符。

(二)专项绩效评价定性分析

xxxx年以来,乡对全部项目实施和整体社会效益及满意度等各项指标调查,基本情况是受益贫困户对项目实施满意度达98%。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能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综合绩效评价

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温控大棚建设项目,经费及时拨付到位,支出合理合规,实现了预定的绩效目标,同时立项依据充分,目标明确,为推进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十九篇

一、调研整体印象

1、目标定位准确。

石塘镇立足本镇实际,提出了“美丽石塘、养生胜地”的新目标,既契合全县的发展思路,又充分考虑了镇情特色,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科学的、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2、整体规划有序。

区划调整后,石塘镇党委政府及时对全镇的村庄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确定了“一心两带三区块”的总体布局。整个规划起点很高,既分层次实施,保证了有序推进,又突出了各村的特色。

3、建设规模大气。

全镇累计整合各项资金1500万元,专项用于“山水童话乡村”建设,2012年全镇就有18个村建设实施,真正体现了大投资、大手笔、大成效。

4、产业文化融合。

与产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石塘镇小顺村的石文化、高畲村的畲家文化、桑岭村的汀州客家古建筑文化等,全面提升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实质与内涵。

5、组织措施有力。

实行童话乡村建设项目领导负责制,与镇干部年度目标考核、村干部报酬相挂钩,实行建设进度周通报制,并进一步发挥村干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等。

二、横纵对比分析

首先,从乡镇角度看。拿石塘镇与龙南乡对比,两个乡镇既有区别又有共通之处,相比较而言,石塘镇基础好,建设规模大、建设进度快、建设成效好,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其次,从县市角度看。XX县抓住“山水童话乡村”主题,注重特色化、品牌化、系统化、项目化、有序化。XX市注重规划编制、彰显特色、资源整合和项目报备,两县市均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这个主题,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第三,从全省角度看,不论从建设规模、建设品位、美丽程度上与发达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有较大的差距。

通过对比,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1、村小布局散。大量人口外出、社会效益值低等,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资金缺口大。丽水经济欠发达,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低,本级补助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需求。

3、美丽不持久。部分村受条件制约,易出现建后无人管理现象,只是一时之美丽,很难持久。

三、几点想法

(一)什么是美丽乡村

丽水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每个村均能达到省里提出的“四美三宜”要求,所以,要立足实际,找到自己的单项美丽点,找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二)怎样建设美丽乡村

1、准确定位。受基础条件、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不能一味想着怎样做大,一夜之间就改头换面,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发挥出最大效益。

2、分类指导。要对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具体分析、分类指导,有重点、有梯度、有选择,将资源、资金进行整合,确保集中建设一批、成功一批、见效一批。

3、产业结合。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增收了,才有更多的精力把乡村建设的更美。

4、文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是基础、建设时载体、文化是灵魂。我们要把历史名人树起来,趣闻典故挖出来,古村旧貌整出来,山水资源靓出来,民俗山歌唱出来,努力将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具备特色文化的精品村。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二十篇

__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因此,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调研方向,深入等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与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成效

近年来,镇根据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建设活动,部分村庄已达到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容环境整洁有序,产业发展带动良好,农村公共服务完善等标准。目前,全镇共创建示范村个,达标村个

(一)基础设施建设。村庄道路布局科学合理,道路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主干道硬化率达100%,次干道及宅间道采用多种形式硬化,村内主干道道路标识清晰,有必要的排水沟,道路设施齐全;建设三个自来水厂,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每个村庄建有符合要求的排水设施并正常运行,村庄无污水乱排现象;所有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 %,次干道和宅间道按照需要设置路灯,满足照明要求。

(二)村容环境。村庄房屋建设具有整体特色风格,房屋布局科学合理,外墙整洁美观,热水器、空调等设施安装规范,无危房和影响景观的棚舍、残破或倒塌的墙体,无乱搭乱建现象;所有村庄内干净整洁,宣传栏、广告牌等整洁有序,无乱贴乱画现象,生产生活用品集中有序存放,无安全隐患。无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现象。村民家庭卫生整洁,村民卫生习惯良好,自觉维护村庄环境,无乱倒填埋生活垃圾现象;所有村庄按标准配备垃圾箱、运输车辆和保洁队伍,村庄干净卫生、无垃圾死角,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所有村庄建立了村庄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村庄无土堆、粪堆、柴草堆等情况。划定畜禽养殖区域,人畜分离,无畜禽乱跑现象。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运行正常;林草覆盖率达到30 %,村庄街道、河道两侧及农宅之间适宜绿化的已全部绿化,村庄建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村庄内庭院合理绿化美化;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达100 %,实行粪便无害化处理,符合GB 7959国家标准要求,并建立长效机制。

(三)产业发展。部分村庄有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并形成一定规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满足开展村务活动和保障公共服务的需要;大部分村庄有种养大户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且运行良好;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引导企业进入工业园区,防止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向农村转移;依托乡村资源,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

(五)乡风文明。有村规民约;每年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建有规范的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村内无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的现象;有公共墓地或灵堂,无乱埋乱葬等现象;定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观念、道德、法治、诚信等教育活动。每年开展读书学习活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活动。每年定期宣传和普及农村绿色环保意识、质量安全意识,无铺张浪费现象;定期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卫生健康知识、计划生育和防灾减灾、避险自救技能宣传活动;开展文明信用户、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利用重要纪念活动和传统节日开展特色健康民俗活动。部分村庄建有相对固定的文体队伍,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定期开展党员远程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栏、阅报栏、公开栏、文化墙、文化大院、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乡情村史陈列室等形式,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二、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铺集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环境等有了显著的改善,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差距。

(一)资金整合不到位。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不能单靠政府的投入,而应多方筹措统筹投入,但在实际操作中社会融资困难。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很多美丽乡村还处在边远地区,无法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引进社会资金 的注入、企业投资都要考虑成本和效益回报,帮扶、捐赠、捐建以及其他社会投入资金量非常有限。

(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尚待加强。在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有一部分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知之较少;一些村民理事会流于形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一些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图纸不完善,致使美丽乡村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利用率不高。

(三)美丽乡村建设宣传不到位。目前,美丽乡村村庄无相关知识宣传、没有村庄建设规划展示图、没有村庄整治和建设项目安排表等,村民缺乏参与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平台,周边村民等难以从示范村建设中进行学习和借鉴,示范作用难以真正地体现。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为进一步又好又快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不动摇,加大力度不松劲,找准短板补不足,强化保障不弱化,确保2020年,个村全部达标。

(一)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2018年确定建设12个达标村、1个美丽乡村的目标任务,这是一个量化的刚性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为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将加强监督和指导。镇工作组要定期前往重点村建设现场,狠抓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村庄环境整治和项目建设进度,帮助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本区域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拖后腿。要实行重点村建设责任到人,抓好工作的落实。

(二)深入发动群众,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一是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成立工作组,深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宣传党和政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了解村民对于村庄整治的所思所想,重点是取得广大村民的支持和参与。二是要以民为主推进村庄整治和建设。村庄整治和建设的方案、规划、项目及资金安排要与村民协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二十一篇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 问题

一、主题简介

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

二、活动日程

7月25日

参观孙家村农田

7月26日

至调查郭猛生态农业的发展

7月27日

至xx市盐都区顺雨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7月28日

至大冈镇财政所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家乡近年来发展变化较大,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2、调查目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前是个很热门的话题,然而身在象牙塔的我们,要开始学会走进社会,走进我们的农村,掌握最直观的信息,体验新思维新气象,丰富我们自己的视野。亲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亲近我们伟大的祖国。假期来了,我们何不利用暑假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因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和一些家乡的同学组队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我们的暑期实践因地制宜,深入农村去了解新农村建设。

3、调查对象

(1)7月25日参观孙家村农田

盐都区位于苏北黄海之滨,境内气候环境独特,为海洋性湿润气候,江苏“冷窝”,江淮气旋入海口,夏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九、十月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水土资源丰富,成陆较晚,为黄淮海相沉积平原,盐渍型水稻土,速效钾含量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尤宜水稻种植。

很高兴来到大冈镇孙家村,充分感受到这里安定和谐的氛围。正值七月,田里水稻绿油油一片,长势尤为喜人。夏日里难得的舒爽天气,乡间清新的气息,给我们带来舒畅的心情。在这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小村庄里,处处展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规整清洁的水泥道路贯穿村庄,路边紫薇花烂漫地开着,远方的树林间的微风带来丝丝清凉。

与该村书记及村主任的一番亲切朴实的谈话,让我们为该村近年来在行政体制和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就感到敬佩和高兴。

此行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可以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交通状况的改善,教育医疗住房条件的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这一切的一切,给我们展现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的新形象,真的感觉不虚此行。

(2)7月26日至调查郭猛生态农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xx市盐都区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优先资金投入,1至4月份,全区累计吸纳和投资6500万元,建设生态农业园项目5个,区、镇两级累计投入1600万元,用于生态农业项目园区内路桥、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引生态农业项目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江苏禾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生态农业项目在郭猛农业示范园区成功签约。

该项目投资4000万元,租地400亩,征地7亩,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建成集名贵苗木、绿色果蔬、畜禽水产及餐饮娱乐、健身休闲、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种养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千万元以上、利税超百万元,可为地方农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3)7月27日至xx市盐都区顺雨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一般鸡与鸡蛋都是采用米糠等一些饲料饲养这家公司引进外来技术以其独特的配方饲喂的地方草鸡,加上人工喂养的昆虫,其鸡肉肉质细嫩爽脆有弹性,汤质浓郁,鸡蛋蛋清粘稠,蛋黄饱满有弹性,口感清香,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已取得自己的品牌优势。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了他们的养蝇房,还没进去就被一阵扑鼻的臭味所吓住了,捂住鼻子进去之后,就看到成千上万的苍蝇被养在一个个的纱盒子里面,康总对我们说:“这些苍蝇就是鸡的饲料来源之一,也是他们的饲养场有别于其他饲养场的特色。”可是大家就又有疑惑了,要说苍蝇是昆虫给鸡吃固然能加蛋白含量,但是苍蝇是有翅膀的是会飞的,那鸡怎么吃的呢?康总又再一次解决了我们的疑惑,他说:“鸡吃的实是这些苍蝇的幼虫”。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蝇蛆)。

(4)7月28日至大冈镇财政所“家电下乡”让大冈农民生活更精彩

在大冈镇文昌家电商城里,家电以旧换新的海报前,挤满了来自该镇各村居的农民,邻近兴化市安丰镇也有部分农民前来选购家电,他们细致地挑选着自己需要的电器,不时地合计着价格。据统计,“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大冈镇累积销售指定商品XX余件,已发放补偿资金达20余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二十二篇

一、基本情况

xx乡地处皖浙交界,与xxxx接壤,面积 xx 平方公里,辖xx村xx社区,人口xx万余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xx村位于我乡南部,是一个竹产业支撑型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面积xxxx平方公里,总人口3405人。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以“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乡、打造最宜居住乡村”统揽全局,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各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xx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三新一带动”,即全村竹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并驻村指导组织实施;二是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服务;三是明确了村两委人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要求,结合xx村的村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并带领经充分论证后明确xx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争创全省一流,打造4A旅游景区”,并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xx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抓。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xx村文化生态资源的优势,先后编制了三个层次的规划:首先聘请专家编制了高起点的《xx村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尔后聘请专家编制了具体的景观节点开发、建设及保护性规划;围绕打造“三A”旅游景区目标,组织编制《xx村旅游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一是召开动员会,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组长做好示范;二是召开座谈会,邀请“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三是上门入户宣传,对群众讲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四是做好“三结合”,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幸福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人人是美丽乡村形象,处处是美丽乡村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几点体会

(一)政府指导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乡政府抽调了由乡国土、城建、水务、林业、供电、环保等各个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分成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五个小组,采取“3+1”工作法,驻村开展指导,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

(二)项目支持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源泉。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由项目支持。我们先后争取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塘坝、河道治理项目;危房改造、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项目;沼气池项目;改水改厕项目;污水处理项目。正是借助于这些好项目、

大项目,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得以顺利实施。

(三)社会参与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补充。坚持市场机制,引导各类民间资金以不同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感恩社会、回报家乡”的热情,都想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力量。在我们多方沟通协调下,xxxx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xx投资1000万元兴建观景平台、xxxx为主题的高端休闲产业项目,现已初显雏形。另外,还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建现代农业展示园,让“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

四、存在的困难和下步工作安排

(一)针对资金保障不足问题,我们将做到:一是继续争取项目扶持;二是乡、村自筹资金加大投入;三是社会集资提升品位;四是压缩开支开源节流。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二十三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和县政协2015年工作计划,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县政协主席陈新宏、副主席史衍岭带领部分政协常委、委员,会同有关县直部门和镇街,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访问群众、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视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健全组织,落实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了工作的推进机制,成立了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抓好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计划,搞好综合协调、督查考核。围绕“五大工程”分别成立五个推进组,每个推进组均由副县级领导干部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抓好任务分解、工程推进和检查指导。根据任务编制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目标,狠抓工作落实。美丽乡村建设,镇街是实施主体,村(居)是创建主体。各镇街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对各级确定重点建设的示范村、重点村,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加强工作力量,确保如期完成创建任务。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全县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内容,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考核,作为划拨“以奖代补”资金的重要依据。对未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年度工作任务的镇街、村居,当年度的农村工作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督导检查,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排名、半年观摩、年终总评制度,确保如期完成建设目标和任务。

(二)、规划在先,明晰目标任务。制订出台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金乡县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十大创评活动”推进“家家美”的实施意见》、《金乡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区(示范村)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金乡县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点》、《2015年金乡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并且参考浙江省相关市、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组织人员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主题、总体要求、建设格局、建设时序及原则性、指导性的标准。创建镇街、村也对照有关文件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将其他各类专项规划有机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创建任务。镇街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详细规划,充分考虑与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各职能部门规划、各专项规划的衔接,明确工作重点、组织保障、实施步骤等,注重沿路、沿河、沿风景区一体规划,突出当地特色。试点村(居)编制美丽乡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保护村庄生态环境、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塑造村庄风貌特色、提升产业特色为前提,明确每个单体项目的具体安排和规划设计。规划编制完毕后报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规划部门牵头评审。

(三)、落实保障,强化政策支撑。首先,出台了奖补扶持政策。县财政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集中投入,重点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拿出专项奖补资金对美丽乡村建设、大绿化攻坚会战和城乡环卫一体化进行奖补。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政策,调动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生态文明村通过达标验收后,县财政将按照每个生态文明村6万元的标准予以奖补。各镇街打造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在通过达标验收后,除羊山镇和胡集镇两个示范片区外,县财政将按照每村30万元的标准予以奖补。今年拟安排胡集(大义)、鱼山进行“市级绿化示范镇”创建,凡通过市里验收的县里每镇补助50万元。继续对农村进村道路和村内主要街道每公里21万元、对小街巷每平方米3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其次,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项目实行整体策划、分口包装,加大了与上级部门的项目对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尤其是省市的“连片治理”、“一事一议”、乡村旅游、改水改厕、城乡环卫一体化等资金。三是强化市场运作。抢抓棚改、治污、河湖治理等政策机遇,鼓励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四是强化部门联动。进一步健全结对帮扶、包村联户机制,实行“周调度、月督查、季观摩”推进机制,凡成员单位部门争取的和在全县范围内重点推广实施的奖补政策、扶持资金、建设项目,均优先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四)、突出重点,建设初显成效。以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大工程”为重点,尤其是突出了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建设。今年又重点围绕“五个全覆盖”、“五个新突破”、“十大创评活动”进行打造,一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完成,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差别大幅度缩小。“户户通”全覆盖: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实施村庄街巷硬化“户户通”拓展工程、乡村公路提升工程,建立“向上争一点、财政补一点、村居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2015年计划奖补约6000万元,20xx年计划奖补3000万元,全面完成“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目前, 2015年任务的`433个行政村达到了户户通要求完成了建设任务。“村村净”全覆盖: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镇村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及处理委托给专业公司负责。全县共配备保洁人员1532名、设置垃圾桶23000个、三立方垃圾箱242只、快速保洁车13辆、皮卡车13辆、三轮车1373辆、洒水车6辆、清扫车6辆、垃圾清运车辆35辆,垃圾收集量增加到420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处处绿”全覆盖:持续开展大绿化攻坚会战不动摇,全党动员、全员参战,大搞乡村绿化、水系绿化、庭院绿化,做到无水不映绿、无路不荫绿、无村不掩绿,保证绿化增量同过去相比实现倍增。今明两年,将全部完成全县4个绿化示范镇和2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06个生态文明村、237个环境整洁村的镇村绿化任务。“家家美”全覆盖:出台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十大创评活动”推进“家家美”的实施意见》,以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为主题,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十大创评活动”,积极引导各基层单位以及农村家庭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环境观和卫生观,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为建设生活舒适、环境优良、生态宜人的美丽乡村做出积极贡献。“街街亮”工程正在推进中。坑塘治理工作:2015年全县先后完成了环境整洁村545个村庄981处坑塘的现状调查,并对每个治理坑塘建立了电子档案,进行了典型设计、样板打造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县981处坑塘已全部治理完毕。示范片区建设:为抓点连线成面,扩大示范效应,集中主要精力和优势力量,突出区域建设重点,2015年着力进行胡集、羊山两个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利用省市政策,投资1800余万元,完成了羊山片区8个集中连片示范村的建设。胡集镇片区在投入300万元升级提升7个村的基础上,又投入资金350万元,新建了张堂、仇寺两个村。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需着力加以解决:

(一)要素制约有待进一步突破。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和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由于规划定位较高,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基础配套等工程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除向上申报项目,争取省、市财政资金支持外,其余部分主要靠县级财政及镇村投入,由于我县财政实力有限,而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个别镇街反映因为整治村多、整治任务重,资金配套压力较大,只好“看菜吃饭”、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而基层和群众要求加快建设的愿望又很迫切,由此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项目实施推进难度较大。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程,在目前的规划中很少突出各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特色,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现象。由于涵盖面广,整治类别多、现状复杂、受制因素多,包含规划、交通、建筑、林业、水利、环卫、文化、旅游等诸多内容,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工程建设推进难度较大。此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需要镇村、施工方进行配套和先行垫付,待项目完工验收合格后以“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补,结算周期较长、手续较为繁琐,镇街、施工方往往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配套项目资金和进行先期垫付。

(三)后续长效管理机制有待落实。虽然目前我县实行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对农村地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有了专项资金保证,但只涵盖了保洁这一项,对于绿化、坑塘、路灯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养护等支出则不在保障范畴,只能由村级自行承担。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完成后,增加了许多景观和公共基础设施,村级相应增加了大量养护开支,而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又有限,如果长效管理经费不能很好地解决,村级将背上沉重的包袱。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后续长效管理不及时跟进的话,就会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象,将带来很多问题和负面效应,美丽乡村建设已有的成果将前功尽弃。

(四)产业培植力度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村庄面貌进一步美化,农村群众的生活观念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在产业发展上,农村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引进力度还不够,农村产业的发展没有取得质的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尚缺乏持续有力的产业支撑。如何因地制宜指导各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发挥好产业基础、地域优势等,发展“一村一品一特色”,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仍然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五)建设缺少主动性。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有的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群众只是配合,存在“等、靠、要” 等依赖思想,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还有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农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进度。

三、几点建议

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战略目标任务,建议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二十四篇

一、我区乡村之星队伍现状

根据调查,我区管理期内省市乡村之星共有25人。从行业分布来看,种植养殖行业6人,占乡村之星总数的24%;加工制造3人,占比12%;贸易经营类6人,占比24%;社会管理8人,占比32%;乡村旅游2人,占比8%。从学历来看,中专及以上学历的8人,占32 %;中专及以下17人,占68%。从年龄来看,45岁以下仅1人,其余皆45岁以上。

调查显示,我区乡村之星队伍结构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村复合型人才较多。相当多的既是生产型人才,又是经营型人才;有些既是种植、养殖能手,又是技能带动型人才,他们是生产、经营等领域的多面手。二是在生产实践中成才的较多。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培养和师承的比较少,较多的是在生产实践中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边摸索而成长起来的。三是社会管理型人才较多,主要是村级合作组织管理者,村集体经济领头人等。四是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

二、乡村之星作用发挥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之星们在带头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农民增收,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乡村之星自身具备一定科技素养, 掌握一定科技知识, 其思维方式、经营理念在群众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带头作用。例如: 山东沃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崔文娟,20xx年返乡创业,开始了她向农业挖“第一桶金”的梦想。她在村里流转了550余亩土地,注册成立了山东沃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种植谷子,经营小米。通过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崔文娟精心选育出了“焦金黄”等优质谷子品种。她种植的谷子不仅产量提高,运用的“粪种调制”方法还有效的提升了谷子的品质,使“蓼坞小米”在色泽、口感、营养价值上都有了很大提升。公司先后成立了淄博乡裕家庭农场,淄博淄川霖珂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吸收当地598户(其中贫困户、残疾家庭共计65户)村民入社,免费发放优质谷种“焦金黄”、传授种植技巧、签订回收协议。对普通村民以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进行回收,对贫困户及残疾人家庭则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回收,极大的激发了广大村民谷子种植积极性。公司聘请谷子专家多次对合作社员进行现场指导服务,还经常帮助社员引进农资、农具,让周边村民通过技术增产增收,得到了周边村民的高度称赞。

三、乡村之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之星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确实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但在乡村之星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1、人才组成结构不合理,部分人才专业素质不高。

我区乡村之星等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偏少、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总体素质不高。从行业结构来看,乡村之星等农村实用人才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从事市场营销、技术推广等新兴产业人才较少,不足以为农业产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建议:一是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投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兴办与农村经济紧密联系的各类职业学校,而不只是依靠短期速成培训,使广大农村青少年切实接受农村实用技术教育,让他们成为有技术的职业农民,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二是提高培训力度、开展分类培训,不断提升农村人才的竞争力。积极组织农村实用人才交流学习,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形式,开发潜能、活跃思想、激发热情,促进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

2、从我区现状来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扶持机制,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较少,缺少形成专业村和专业户的必要条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规模不够大,吸纳农民的能力有限,使得人才在农村发展的空间不大,造成人才流失。

建议:一是搭建发展平台,建立激励导向机制,激活农村人才队伍。对农村实用人才扩大生产经营,在土地、信贷、供电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重点扶持。二是探索设立农村人才发展基金,成立乡村人才互助会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技术等难题,为农村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倡导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发展,对回乡创业人才,在创业立项、土地使用、信贷服务、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拓宽服务渠道,引导专业技术人员、科技人员到乡村,从事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支持他们参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二十五篇

20xx年以来,我镇积极响应上级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号召,镇领导干部对活动重视力度持续强化,多次在会议上部署工作,强调我镇清洁乡村建设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要深入村屯、社区贯彻落实“美丽xx”乡村建设活动。现将建设活动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xx镇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有74个自然屯,276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万人。目前全镇各村屯已完成227个垃圾池建设。成立75个村屯卫生理事会,聘用100名村屯保洁员。全镇成立了一个保洁公司,配备清运垃圾后驱车2辆,1辆垃圾抓车,人员15名。村级组建9个垃圾清运队伍,配备后驱车辆10辆,三轮车2辆,人力三轮车1辆,人员38名。此外,配备了城镇管理巡逻车1辆。我镇“清洁乡村”活动运作机制整体上进入了常态化,乡村脏乱差状况得到较好治理,农村环境点、线、面得到全面提升;圩镇街道整洁宽敞,公路、铁路沿线无垃圾成堆现象,镇容村貌大为改观。

二、 工作措施

(一)落实措施,保障经费。

保洁经费保障主要通过区级专项经费、群众环卫费收缴、社会募捐资金三种方式筹集、投入,群众环卫费收缴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委托信用社按月代扣。

(二)明确目标、细化任务

全镇组建了11个工作队(组),派驻11个建制村(社区),队长由镇党委、政府、人大领导成员,队员由镇政府、镇直单位干部职工,区直机关安排挂点干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组成,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实行“划片分屯、定岗明责”,到点到位开展工作,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每个责任片区由一名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明确各片区责任,认真开展镇、村环境卫生和乱搭乱建等行为进行大整治,督查考评验收组每天对各责任片区和各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做得好的进行表扬,做得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和限期整改。切实做到了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责任片区既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美丽xx”乡村建设活动工作的开展。

(三)继续宣传,加大培训

紧紧抓住元旦和春节时期,印发了以“生态乡村,美化家园”为主题的宣传单,组织各村工作组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切实提高了全镇人民自觉行动起来,共同参与清洁环境、美化乡村的积极性。

我镇召集各村保洁员,清运队,村干部等人员召开清洁乡村暨美丽乡村建设会议。在会上以照片、视频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了各村在清洁乡村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问题,责令各村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表彰了一批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保洁人员,并对有关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很好地鼓励和支持了保洁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其主观能动性。

(四)抢抓时机,集中力量,重点整治

1.圩容圩貌集中整治大行动

针对春节期间,务工返乡人员回家过节,人员激增的实际。根据上级部门工作安排,我镇迅速行动,对辖区内所有单位进行了整治大行动动员和部署,所有干部职工和村屯保洁员都被部署到行动中来,对圩镇乱摆乱卖、乱停乱放、广告纸乱贴的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对沿街所有商铺和零售摊点进行挨家挨户地毯式的宣传“门前三包”制度。为巩固活动成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每日两次街道巡查制度,持续对圩镇街道进行巡查整治,确保街道畅通市场整洁。通过疏堵结合,“引摊入市”,圩镇“五乱”问题得到解决,圩容圩貌焕然一新。

2.持续开展“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活动

20xx年,我镇继续大力开展“三清”专项活动。动员农户、所有干部职工清理道路两边、村屯、农户房前屋后的垃圾(包括建筑材料)、障碍物、杂草杂物和各类粪堆,及时清运村屯垃圾池内垃圾,整治挖沟引水和堆物作业。清理整治河道、池塘、农田灌溉渠道、水沟的垃圾、漂浮物和淤积物。实施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及卫生治理制度措施,开展水源地保护示范村建设。规范乡村生活生产污水排放,选择部分基础较好的村屯探索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清理田间垃圾,治理田间地头农药瓶(袋)乱丢、稻草堆占道路、农业废弃物乱堆乱放等现象。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3.铁路公路沿线专项整治

黎湛铁路经过我镇大零村,沿线长1450米,沿线居民有5户人家,共32人。其中3户水库移民20人,离铁路线约70米,生活垃圾拿到附近的御龙屯垃圾池;2户大零村官田屯12人,离铁路线约40米,生活垃圾自行处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开展后,我镇成立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动员并落实2户农户把生活垃圾拿到附近村屯垃圾池。

20xx年,进一步开展了公路沿线专项整治活动,配备了电动三轮车,安排专人每天分时段对公路沿线进行清理,公路沿线治理步入常态化。

(五)发挥一组两会作用,集中民智搞建设

一组两会作为村一级自治组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其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对其加强引导,对村屯、社区基层建设广泛听取党小组成员、户主、理事会的意见,激发他们建设美丽家园、美丽xx的智慧与活力,为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建言献策,为村屯道路硬化、村屯绿化、水源净化出工出力。

三、 存在问题

(一)春节期间各村屯垃圾量激增,各村垃圾池承载量超出预期目标。由于春节期间大量务工人员返乡,村民生活垃圾激增,节日大量燃放鞭炮,各村屯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导致垃圾池满池、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垃圾中转站周转不过来,垃圾大量堆放在垃圾池旁边,路边垃圾散落等问题较突出,即使我镇强化监督和指导保洁员、清运队加班加点工作,垃圾仍未得到彻底处理。

(二)“美丽xx”乡村建设活动专项经费缺口庞大。村屯待硬化、绿化道路里程数多,仅仅依靠群众筹资,资金远远不够,上级划拨额度有限,严重制约了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乡镇未配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污水随意排放,严重影响乡镇村屯镇貌村容,对生活生产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不利于生态乡村建设。

四、 下步工作

(一)继续强化对保洁员和清运队的监督,确保问责不减退;协调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清运队、保洁员在特殊时期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工作。其次,和北控水务公司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加派车辆装载垃圾、运输垃圾,减少垃圾处理停滞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确保垃圾得到及时清理。

(二)继续发动群众筹工筹劳,争取他们对建设美丽xx乡村建设活动的支持和理解,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其次,主动和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我镇专项资金建设缺口,争取上级财政补助。最后,广泛号召企业家、社会团体捐资捐物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活动。

(三)积极谋划乡镇污水处理系统设施设备建设,加强和上级有关部门沟通交流,争取上级支持,同时对群众广泛宣传,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参与。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二十六篇

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调查

摘要:安徽省定远县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总抓手,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市场引领、社会协同”总思路,紧紧围绕“一环一带”建设任务,全力实施“7521”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进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本文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美丽乡镇;加强建设

2016年以来,安徽省定远县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总抓手,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市场引领、社会协同”总思路,紧紧围绕“一环一带”(即环江巷水库示范圈和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百里示范带)建设任务,全力实施“7521”工程,即高标准建好2015年度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2016年度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二龙回族乡、仓镇_村两个民族风情村镇、1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两治理、一加强”和11个市级中心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进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

一、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措施与成效

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始于2006年,历经“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等阶段。通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危(草)房改造工程、“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程、示范点建设工程等,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增加,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美丽乡村“一把手”工程和“一号工程”。实行县领导联系和县直单位帮扶共建制度,要求县领导每月到联系点指导美丽乡村建设不少于一次。要求各帮扶单位认真制定帮扶举措,积极帮扶乡镇开展建设。定期召开杆线整治、绿化、污水处理等专题会议,开展周督查、旬通报、月考核,建立协调体系,强化推进。下发《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在乡镇组建美丽集镇建设综合整治办公室》等10余份文件,健全制度体系。全县各乡镇成立了美丽乡镇综合整治办公室,乡镇长为办公室主任,经费由县财政按年30万元、20万元、10万元补助,主要职责包括镇容村貌管理、违法建设查处、出店占道经营整治、车辆违规停放清理等8项职能。各乡镇实行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对项目建设、“两治理”等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包保到人,?任到人。

(二)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环境改善。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涌现出一批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服务功能完备的中心村。同时,积极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扎实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全县已建和在建省级中心村19个,在建市、县级中心村6个,开展环境整治的自然村全覆盖,一大批“脏、乱、差”的旧村庄变成了美丽宜居的新社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坚持主体作用,激活民智民力。始终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民意、凝聚民心、激活民智、集中民力。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采取多种形式,紧贴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投资投劳建设美好乡村。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在规划选址、资金土地使用等关键环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加强村务、党务公开,营造合法公正透明建设环境,得到广大村民理解和支持。

(四)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政府主导。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方针,充分发挥政府组织优势、专家技术优势和村民本土优势。规划设计人员和示范点紧密对接,深入了解村庄的文化底蕴,突出地方特色,留下乡土文化气息。

高起点编制规划,坚持“全域规划”,实施美好乡村五年建设计划,加快编制各具特色、各有亮点的示范点建设规划。县财政投入900多万元对全县21个乡镇建成区和省级中心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注重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衔接,力求点、村、乡镇有机统一。探索成立乡镇规划建设统筹委员会,配备乡镇规划员、建设员、土地管理员和水利员,构建县、乡两级监管体系,推进执行力下移。

(五)坚持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根据各地不同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文化底蕴等实际,加强分类指导,注重特色规划,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构建风格各异、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如池河镇岱山新村充分利用原有地貌特征将六大功能区通过广场、亭、桥、路等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吴圩镇东大岗新村立足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将资源优势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注重对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的挖掘,丰富美好乡村建设文化内涵。如连江镇岳庄新村突出文化建设,通过一场(文化广场)、两堂(大讲堂、礼堂)、三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四墙(政策墙、法治墙、廉政墙、四德墙)、两馆(民俗文化馆、家风美德馆)等,打造出一个乡土气息浓厚的省级农民文化乐园。依托生态特色优势,以“生态、绿色、节能、环保”为引领方向。如桑涧镇把土地流转作为切入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休闲、绿色优质为品牌打造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家庭农场。

(六)坚持城乡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抓手,加大以城带乡力度,推进资金投入向美好乡村建设倾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大力整合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等相关涉农项目资金。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在全省率先成立农美投资有限公司,专门用于建设美丽乡村。为解决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问题,所有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所需资金,均由县级财政提供,县财政专项配套投入资金亿元,同时以县农美投资有限公司为融资主体,向省农发行贷款8亿元,专门用于“百镇计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几年来,全县向美丽乡村建设投入专项资金3亿多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10亿元。

(七)坚持大胆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重点突出、示范带动、分类指导、统筹联动、发动群众、全民共建“等方法,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创造出不少新鲜经验,初步走出了具有定远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如定城镇周庄村龙佳种植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000多亩,种植经果林200亩,银杏园1000亩;炉桥镇盐化新村打造“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运输业、劳务公司,将农民介绍到

二、三产业工作,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张桥镇北张村胡为民植保专业合作社与浙江绿润花卉苗木有限公司合作流转1000亩土地做花卉苗木基地。

二、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由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复杂性特征,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升。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政府热,群众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少数镇、村干部缺思路、缺办法,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规划有待完善。有的村庄规划设计缺乏应有的个性,与历史、文化、资源、产业结合不紧密,原生态的东西没能传承下来,特色不明显,虽然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很好,但总体感缺少灵秀之气;自然村整治和建设普遍滞后,有的村庄内道路拥挤、布局零乱,垃圾堆、污水沟随处可见;有的乡村规划编制起点低,没有有效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布局不科学,规模不适中;有的乡村规划执行力度不够,住房散乱,格式多样,土地浪费严重,规划引领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三)农民收入有待增加。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光靠财政投入不可能建成美丽乡村。目前,大多数乡村还没有形成支柱产业,现有的产业规模过小,农民增收困难。传统经营模式难以实现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主导产业难以培育,经济不能持续发展;农村缺乏创业人才,真正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致富带头人少;村集体经济薄弱,不能给农民增收带来大的成效。

(四)资金投入有待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又庞大工程,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目前,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大部分靠各级财政筹集投入,尽管财政投入每年都在大幅增加,但与美丽乡村建设需求相比远远不够。存在转移支付资金有限、县财政配套大幅增加难、社会资本引入难、项目资金整合难等难题。

(五)公共服务有待提高。目前,全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资源不足,条件简陋;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现阶段农民需求最迫切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服务、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急需进一步提升。

(六)监管机制有待健全。相当一部分乡村还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重建设、轻管理、缺服务,没有建立或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管理和服务不到位,公共设施损坏现象存在,公共卫生保洁困难。主要原因是监管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松、散、懒现象严重,乡镇、村、组没有形成有机统一的管理机制;管理维护资金短缺,财政投入的管理服务费较少,人员积极性不高,大多没有安排专门维护费用;部分村民素质不高,自我约束力差,不良生活习惯一时很难改变。

三、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的升级,要始终坚持长远观和全局观,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放眼长远,着手当前,在获取当前利益的同时,为长远利益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攥紧拳头办大事,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强化规划引领,把握战略转换,注重点与面的有机衔接,全面“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做到一手抓规划建设,一手抓环境整治,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抓规划,规范乡村建设。要强化规划的一致性,以全县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为母项,以各乡镇总体规划为子项,实现中心村、自然村建设规划全覆盖,把美丽乡村规划与各专业规划通盘考虑,做到有机结合,实现“多规合一”。要强化规划的针对性,正确理解“村”的含义,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1律,更不能搞城市的“缩小版”,要坚持因地制宜、主题突出、风格各异的原则,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乡土味道、民俗风情、文化?鞒泻吞镌胺绻猓?把最原始的风貌、最美好的元素保留下来,实施个性化规划,打造各自的品牌和特色。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力,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向中心村集聚;充分发挥乡村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大对乡村规划和土地的管理;进一步推进执法工作重心下移,杜绝违规建设。

(二)抓重点,实现乡镇先行。乡镇政府所在地是乡镇的经济、文化和人口集聚中心,起着示范引领作用。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实现美丽乡镇建设,加快乡镇政府驻地整治建设,实现质的提升。要把美丽乡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更高的定位、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把乡镇政府驻地环境治理和规划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好。

(三)抓产业,推动兴业富民。要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把推进环境整治与发展产业、促进创业有机结合,加快发展特色产业。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扩大集约化、标准化基地规模,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激活农村创新创业活力。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积极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经营集体资金,探索以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符合当地的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实施农业。要扶持农民就业创业增收,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农民职业技能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引导支持种养能手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实现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

(四)抓整治,加强环境保护。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突出中心村建设、环境整治和兴业富民三大任务,以“路宽、水清、村美、人富”为目标,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道路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绿化亮化等方面,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要常态化整治,进一步加大“垃圾、违建、河道”整治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治。要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环卫保洁、垃圾处置、环卫设施等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开展绿色家园示范创建活动,激发农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五)抓协作,形成建设合力。要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强化资金源头整合,发挥集中优势;完善绩效考评、责任追究和激励机制,确保整合后的资金安全运行和高效使用。要强化项目带动引导,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坚持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吸引企业、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将项目公开化、透明化,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支持度。要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强化县美丽办公室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规划、国土、农委、林业、水利、环保、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协同,统筹县乡、村工作。

(六)抓管理,完善长效机制。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管理、服务“三驾马车”必须步调一致,健全配套的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宣传到位,入脑入心,家喻户晓。要健全管理机制,探索村组日常管理、乡镇监督检查的管理机制,严格绩效考核,切实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缺服务”的现状。要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农村物业管理,以市场化方式建立村庄公共设施、卫生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探索建立集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二十七篇

寒假期间我校开展了大学生下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家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技发展。

我将调研地点选在了xx县,这里是我的主要调研地点,回到家中,我便到村委会处询问,近年来,县里的一些主要变化和重大举措,村委会的有关领导便详细的向我说起了,家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发展进步方面的各项举措。

调研实践近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调查走访了很多地方,很多曾经被污染然严重的地区已被彻底清理整顿,基本恢复了干净整洁的面貌,不同地区的整顿效果虽不尽相同,但是整体有了很好的改观。下面我就调查结果,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总结。

我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走访调研,从中有了感悟,有了行动。近几年,由于政府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从前,家乡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在培植树木方面比较突出,建立防护林,防风防沙,防止水土流失。

在工业方面,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对于污染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很多地方被污染,唯一一条流经我县的河,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造纸厂就沿河而建,向河里排放污水,从前的河水清澈透明,而现在生活垃圾四处飘浮,边缘仿佛是污秽的沟渠一般。很多地方都是如此,由于前几年县里对于经济建设的高涨热情,对污染问题没有及时处理。

近几年,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县里也开始抓起了生态文明建设,走起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一些违规操作的企事业单位,坚决给以整顿,甚至关停。不少企业受到影响,但是县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的很坚决彻底,对于像造纸厂这样屡教不改的单位,坚决予以关停处理,禁止一切生产活动。其他企业的情况较好,都积极配合着县里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污水先处理后排放,不处理不排放,从而很好的控制了环境的继续污染。

生态环境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招商引资一直是我县发展的一项重要渠道,近年来有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来我县实习考察,投资建设不少工厂,发展了经济的同时,科学技术手段也在不断进步,引进了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科技的进步,一举多得。

我先秉承“建设生态文明、开发清洁能源、彰显绿色魅力”的思想,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小流域治理、风沙源治理步伐,通过建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建起了植物园,院内有很多品种的植物,农作物和果树,退耕还林也使得大面积土地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加大了土地覆盖率。

我县严格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全民动手,全县范围内搞绿化,搞发展建设,大家积极参与,让绿意充满乡村。本次寒假回家,我切实感受绿意满怀的感觉,街道两旁路色的松柏排成两行,每隔一段会有一棵其他树种,还有已选花花草草,在体验生活美感、感悟生活质量提升之时,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又多了一份支持与认可,投入更大的力量支持家乡生态文明建设。从这些走访中我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环保的问题,大都意识浅薄,并不以为然,似乎他们对这些问题都半信半疑,反而看我有些莫名其妙似的,静下来想想,也是,他们一直都在为生活忙碌着,都是在以被动的接受生活,从来都没有主动的去发现问题,他们被习惯所掩埋了他们的那份特有的好奇,如果抛开一切的问题,只让他们考虑这些的话,我相信他们也会想我一样的!现在人们的思维已成了定式,三言两语是改变不了什么的,现在能做的只有从一些小事来感化他们,让他们亲身的体会到环境的严重性,他们才会有所改变的,一些事情如果你没亲身体味过你是永远都不会明白的!这就像一句真理影响着广大人民。举一些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来让他们自己感悟!我知道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着急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希望每周都能有一两节课来让他们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由不懂到了解,由了解到认识,由认识到理解,这一过程。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有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

其实它们都离我们很近,也可以说贴近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罢了,我们都把它们忽略掉了,是我们的遗憾,因为自然资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的开发也在不断扩大。虽然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也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生产的发展,某些资源的总量也在下降。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很多地区有着严重误区,认为发展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发展,就必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思想上,我县能够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政策上,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政策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我县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办法,和对与违规排放等违规操作的具体处理办法和处罚形式。

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严格要求各生产单位,严格控制污水废弃的排放。

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才刚刚起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责任艰巨,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和支持。当然首先还是需要县里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具体的工作是无法行之有效的落实的。总的来说,我县几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被污染的地区和水域都有了改善,还建立了生态文明宣传公园,相信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发展定会越来越好。

不仅是这个方面,在那个领域都是一样的。只有我们对它好了,他自然会对我们好的。其实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现在总是在不断的发生自然灾害,什么龙卷风啦,什么海啸了,什么地方又有洪涝灾害啦,什么地方又有地震了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回馈给我们的礼物。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样解释那。

我们无言以对,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尽管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罢了。自然界就像一面镜子,你哭它就哭,你笑他也笑,一样的。世界上的东西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只有你认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的!扯到的虽然大了点,但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最真实的写照。回到主体上来,环保的问题真的是非常的重要,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为了我们的家乡更加的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摘要范文 第二十八篇

今年以来,我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围绕“农村环境整治、农民住房解困和农村三资管理”三大农村工作重点,在大力推进“富裕乡村、安居乡村、洁净乡村、文明乡村”四大行动上,又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开创了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新局面。20**年我区连续第五次获得“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XX县”、荣获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先进集体、柯桥区经营管理总站荣获全国农村经管工作先进集体。

一、城乡环境整治不断推进

一是洁净乡村竞赛活动深入开展。从拓展“洁净乡村”竞赛层级、完善 “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创评活动、首创区级领导 “三长制”管理模式、健全镇级长效监管体系等方面着手,深入开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20**年全区已分别有179个和327个通过一次以上环境卫生示范村和整洁村考核,分别占去年集中整治考核验收327个村(居)的、100%。全面开展庭院整洁户创建评比活动,全区各地申报创建五星级庭院整洁户达1563户,当年实现庭院整洁户创建覆盖率在环境卫生整洁村和示范村中分别达到5%和10%以上。二是农村环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快地埋式垃圾中转站、道路机扫车辆、洒水车辆和吸粪车辆等环卫设备的配置步伐,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小型集中公厕搬迁改造进程。迄今,全区拟建的36个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已完成基坑开挖27个,其中24个已完成设备安装,有10台已正式投入运行。已有8个镇(街道)引进、购置道路机扫车20辆、洒水车 15辆,其中20xx年新购置扫路车3辆、洒水车1辆、吸粪车5辆。20xx年共有7个镇街14个村立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申报接入农户4718户,其中位于城镇规划建城区外的农村9个,申报接入农户2947户。当年申报立项新建水冲式公厕450只,涉及130个村(居),其中属小型集中改建212 只。三是环境整治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在资金保障上,20xx年我区安排51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洁净乡村”竞赛和农村环境“双最”评比。在政策保障上,出台《关于深化“洁净乡村”竞赛活动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集镇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庭院整洁户创建评比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岗位考核上,坚持把环境整治纳入镇(街道、开发区)和区机关部门美丽乡村建设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把环境整治绩效与村级基层党组织“评星晋级”挂钩,与年终新农村建设项目财政扶持资金兑现挂钩。

二、示范精品创建不断提升

一是以规划为龙头,优化布局。20xx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更加注重示范村、精品村各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要求美丽乡村精品村必须有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有明确的主题和亮点,如“大禹文化--夏履桥”、“四季鲜果--谢家坞”等。在规划编制时注重乡村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村的协调建设,并注重对各类规划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会审。同时注重优化美丽乡村示范村、精品村的布局,在建设安排上尽可能做到沿线、集中、靠景区,目前全区2个示范村连成一片的区块有8个,与景区相连的有3个村。二是以项目为抓手,加大投入。当年安排示范村建设25个,共落实建设项目 94只,计划投入资金10377万元,其中安排财政资金7362万元;同时,将上年建设效果较好的示范村作为精品村来打造,当年安排精品村10个,已全部完成景观规划设计,有8个村通过会审并下达建设项目计划,共落实建设项目71只,计划投入资金4902万元,其中安排财政资金3200万元。积极实施市级各类创建项目,当年共申报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4个、先进乡镇2个,启动市级美丽乡村示范区2个、精品村5个、中心村2个。积极参加全省首届“浙江最美乡村”创建活动,漓渚镇棠棣村荣获全省20个“浙江最美村庄”之一,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村。三是以规范为目标,强化管理。通过举办全区美丽乡村示范(精品)村创建业务培训班和实地参观学习的方式,明确创建要求,细化创建项目,提高创建水平。与财政局联合出台《XX县美丽乡村示范(精品)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立项手续,加强项目监管、明确验收标准、统一提交资料,使各建设项目操作规范化、资料标准化、验收程序化。

三、农村住房解困不断深入

一是全面调查,确定名单。在动员部署的基础上,我区扎实有序地开展了农户住房情况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区农村住房困难户户内人口、主房(附房)面积、违法建筑、应拆未拆旧房及拥有商品房、安置需求意向等第一手资料。经多次核查,除县城核心区柯桥街道外,在全区万户农户中,三年内达到人均占地面积不足15平方米或人均建筑面积不足25平方米的住房困难户及边缘户为4975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经村、镇新农办、镇班子成员、镇主要领导层层审核把关,并进行公示后,建立了住房困难户“一户一档”数据库,实现了动态信息管理。二是出台政策,制订方案。出台了《关于XX县农村住房解困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8+x”的模式,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有效缓解农民建房需求,不断提升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各镇(街道、开发区)因地制宜创新解困途径,制订出3年内分年度农户住房解困细化方案和分户解困时间表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从解困方式上,全区通过农房修缮方式解困8户,农房翻(扩)建方式解困522户,农房新建方式解困786户,旧房调剂方式解困345户,农民公寓方式解困1007户,宅基地置换和集中居住区方式解困569户,“空心村”改造方式解困235户,其他住宅安置方式解困573户,“x”自创途径方式解困187户;从解困时序上,20xx年解困1302户,占住房困难户总数的;20xx年解困1492户,占住房困难户总数的;20xx年解困1438户,占住房困难农户总数的。三是狠抓落实,成效明显。到20xx年底,全区通过“空心村”改造、农民公寓、宅基地置换等途径,解决农村住房困难户1442户,占总任务数的30%。大力推进空心村改造,全区除柯桥、华舍两街道外的15个镇(街道、开发区)确定启动“空心村”改造点共计17个,改造总面积亩,总拆迁建筑面积76655平方米,涉及农户452户。已拆除房屋建筑面积69120平方米,占应拆迁面积的。扎实推进宅基地置换,当年新安排集中居住区土地指标2批次计 亩,新启动集中居住区2个,累计有14个镇(街道、开发区)启动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组织召开6次宅基地置换联审会议,完成宅基地置换农户870户。稳步推进农民公寓建设,当年启动建设17个农民公寓建设点,计划建设住宅340套,共计5万平方米。同时,统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当年全区有7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3个农贸市场立项并动工建设。

四、三资管理改革不断深化

五、土地管理制度不断创新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基金。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按照“建立机制、多方筹措、逐步提高”的原则,由区财政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占用税、土地出让收入和其他财政资金中,每年筹集耕地保护补偿基金2亿元,确保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得到落实;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坚持“用责任约束,用补偿激励,用规划管控,用整治改善”的原则,坚守耕地“红线”,分层次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从20xx年起,对所有粮食功能区耕地按每亩每年100元的标准补偿到农户;对现有基本农田保护数量超过上一轮保有量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按每超一亩600元/年的标准进行补偿;完善农村土地整治。按照节约集约的原则,规范有序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进一步提升复垦土地质量,加大对复垦土地的补偿激励力度。从20xx年起,对通过上级竣工验收批复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按净增复垦指标30万元/亩的标准进行补助,有结余指标的再由区政府按20万元/亩价格有偿回购统筹使用。二是创新宅基地使用制度。探索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机制。引导农民到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居住,突破农村宅基地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置换的局限。一是国有出让土地的,按《关于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鼓励农民进城镇居住的若干意见(试行)》执行。二是集体土地的,接收对象属镇内其他村的住房困难户或边缘户,在接收村村级经济合作社同意的前提下:

①允许到该村调剂、购置旧房;

②以农民公寓形式安置的,在享受宅基地置换政策的同时,按每接收1户补偿1万元的标准对接收村进行补偿,补偿资金由县财政和输出村各承担50%。

建立鼓励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按照“自愿、有偿、集中”的原则,通过以房换房、以房换钱、以房换租等形式,鼓励农民进城镇居住。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机制。按照《柯桥区农村新建个人建房宅基地使用权竞拍细则(试行)》精神,通过“有偿选位、级差排基、有偿使用”等方式,探索建立节约宅基地经济调节机制,引导农民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三是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改革土地征收制度。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制度,适时提高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方式。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除商品房开发以外的物业用房,也可以在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双方自愿的前提下,采用转让、入股等方式,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

六、农村脱贫致富不断强化

一是部门联村,项目扶持。20xx年我区88个部门分别结对帮扶一个欠发达村,每年提供不少于10万元的帮扶资金,全年启动帮扶建设项目127个,新建成项目84个,到位资金1213万元。做好全区经济薄弱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指导、验收和资金下拨等工作,全年下达经济薄弱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37个,项目总投入资金186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357万元。全年落实经济薄弱村购置物业项目11个,投资额1391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783万元(经济薄弱村自建物业项目立项4个,投资金额242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600万元)。截止20xx年底,我区原有经济薄弱村88个(年经常性收入不足20万元)成功脱贫19个,占总数的。二是调查认定,建立档案。根据省农办的统一部署,通过成立组织、广泛宣传、周密部署、深入调查、审查公示等环节,全面完成了新一轮低收入农户和扶贫重点村调查的认定工作,并建立了新一轮低收入农户的电子档案。经调查,全区最终认定低收入农户15801户、37078人(20xx年农民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下),扶贫重点村村数为12个,20xx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4173元,同比增长。三是编制规划,落实项目。针对我区山区工作实际,编制完成了《XX县山区经济发展规划》(送审稿),规划范围包括稽东、王坛、平水等八个镇街。鼓励和扶持在南部山区积极推进优质畜禽养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块状经济。同时组织8个山区镇(街道)进行项目申报,共上报各类项目167个乡村建设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七、城乡统筹工程不断优化

一抓权证登记。在20xx年完成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的基础上,确定湖塘街道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并在面上16个镇(街道)23村同时开展。到年底,全区36个村全部完成承包档案资料清核、地块示意图绘制、登记簿建立、权证变更收回等工作。据统计,该36 个村二轮承包时登记农户万户,承包面积万亩,到登记日,累计变动登记农户万户,面积比二轮承包时减少万亩。通过登记,进一步明确了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面积、“四至”等情况,巩固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了农户财产权的保护落实。二抓土地流转。顺应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积极引导农户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不同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土地流转信息的对接、政策咨询、合同签订等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全年新增土地流转万亩,累计土地流转率达到。三抓培训转移。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训内容由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到创业培训、学历教育、管理服务能力和文明素质等方面,全年培训农民 万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万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新增师资库人员30人,总数达到68人。开展焊工、农家乐特色菜、家政服务三个项目的农民职业技能比武活动,在全市农民技能比武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四抓失地农民保障。针对事实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该群体的保障工作,促进农民市民化。全年为漓渚、钱清、平水等19个镇(街道、开发区)109个村居2914户农户办理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土地权证变更收回手续,参保人数7062人,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五抓持股改革。在钱清等镇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共量化集体资产6447万元,持股村民(社民)1472人,人均持股43798元,把集体资产量化到社员,为农村向社区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