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907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7分钟。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一篇
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时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病人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大意了。不过,第二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CT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已经排除了常见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月8号住院,我1月10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二篇
冯xx——男,_党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挂职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2020年除夕才回到老家的他,发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大年初一一早便毅然离开牙牙学语的稚子和年迈的父母,带着一位医生和党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第一时间赶回新县人民医院,投身到疫情防控救治一线工作中。他指导县医院完善疫情防控救治流程,严格培训全院医务人员,建立信息日汇报和专家会诊例会制度,筹建重症抢救单元,指导病区中医药治疗全覆盖。他每日深入隔离病区对疑似及确诊患者逐一会诊,积极救治危重患者。为了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患者,他连续两个月未曾休息过一天,在隔离病房度过了自己的38岁生日。在他的指导下,医院11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医护人员无一感染,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的目标。冯xx在抗疫工作中的优异表现受到_河南省委高校工委通报表扬。_新县县委、新县人民政府也组织开展向冯xx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坚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恪尽职守、克难奋进的责任担当;学习他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三篇
争分夺秒 医者仁心
“这是我们24小时坚守的阵地,请人民放心,疫情不退,我们绝不会退!”。在防疫攻坚战打响的那一刻开始,__镇卫生院全体医护人员立下“战书”共同“战疫”。
第一时间全员培训,第一时间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同时开诊,第一时间开辟发热就诊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公布疫情情况,第一时间入村宣传防疫贴士,第一时间消除群众疑虑……他们分秒必争,他们率先垂范,他们敢为人先。
卡点工作流程培训后他们走上高速路口,与公安一起绘制防疫面前最美颜色 ;成立流调小组,进乡入户对辖区内所有湖北回__人员进行上门摸排调查,检测体温,建立档案,及时掌握返__人员的健康状况;组建消毒队,组织医护人员到辖区内_个村及相关单位进行一天三遍消毒,避免“飞沫”引起的交叉感染。
“今天你消毒了吗”成为他们之间的问候,“穿上这身衣服,我就不再害怕”他们是基层医护人员,他们选择站在群众身边,用身体阻隔“危险”,告诉群众,你们有我!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四篇
2020年的春节,一场无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飞奔而来。为了早日战胜病毒,确保患者安全,精神四科全体医护人员和全院上下广大的干部群众,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共同奋战。两个多月的抗击疫情“战斗”,在我们身边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迹,他们默默的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的奉献、坚持着,不求回报,不计报酬!
精神四科为封闭式急性女病区,接到上级通知后,董国平主任和李素华护士长指导全科人员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精密部署、严格把关,杜绝一切传染源!为科室患者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全体医护人员也在第一时间纷纷请战,按下了一个个珍贵的红手印,争着为国家为医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董国平主任自疫情以来,每天早出晚归,除了负责科室繁杂工作外,还分别担任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应急处置专家组、危重症抢救专家组、病区主任门诊等重要工作,每天不分白昼穿梭于门诊、各个病区,对发热和危重患者的会诊,随叫随到。紧张的工作安排,使他两个多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有时能好好陪家人吃上一顿热乎饭都是奢侈。看着董主任憔悴的脸庞都劝他多休息,注意身体,但他却说:“没关系,在国家危难时刻,在医院用人之际,我作为党支部书记、第一病区主任、科室主任,一定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虽然没有去武汉一线抗疫的机会,但能在我们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也是在为国家为医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辛苦一点不算什么!”
由于科室休产假、隔离工作人员多,人员非常紧张,封闭病房防疫工作难上加难。李素华护士长为了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每天早上顾不上吃早饭,六点多就到病房,帮忙给患者开饭、喂饭,严格按照医院要求,实行隔离患者的病房安置,对发热患者严格筛查上报、单间隔离,保障了病房患者安全。为了工作,她随时都待在病房。疫情期间禁止家属探视,为了增加长期住院患者的营养,李素华护士长经常把自己家里的水果带到病房分发给患者,对待亲人一样照顾她们的饮食起居,让患者在疫情期间感受到亲人一般的爱和家的温暖!
受疫情的影响,患者家属不能来探视,大多患者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了焦虑、发脾气现象,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会有患者心情低落的问:“护士,怎么家人都不来看我了,是不是他们不要我了!”每当这个时候刘春晓都会耐心的拉着患者的手为她们解除心里的疑虑。为了能缓解患者在疫情期间住院的压抑心情,刘春晓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带领患者做健身操、跳舞锻炼身体,丰富了患者的住院生活,稳定了她们的住院情绪。患者们都在歌声和舞蹈中忘记了暂时的不快,体会到了家一般的感觉,患者的心也渐渐的平稳下来,安心的配合医疗、护理住院治疗。
王森是精神四科一名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年轻护士,在临时观察病房成立招募人员时,在很多人看来很危险的工作环境,这位帅气的小伙得到消息后却主动向护士长报名,要求代表科室前去奋战。在观察病区工作期间,他始终不忘自己肩上的责任,不怕苦、不怕累、不顾个人安危,听从每位老师安排,任劳任怨,从没说过一个“累”字。忙碌的日常工作和奉献的快乐使他认识到自己在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义无反顾的向上级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加入中国_,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我一定要加倍的努力工作,无愧于肩上的这份责任!”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五篇
冯__——男,_党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挂职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2020年除夕才回到老家的他,发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大年初一一早便毅然离开牙牙学语的稚子和年迈的父母,带着一位医生和党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第一时间赶回新县人民医院,投身到疫情防控救治一线工作中。
他指导县医院完善疫情防控救治流程,严格培训全院医务人员,建立信息日汇报和专家会诊例会制度,筹建重症抢救单元,指导病区中医药治疗全覆盖。他每日深入隔离病区对疑似及确诊患者逐一会诊,积极救治危重患者。为了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患者,他连续两个月未曾休息过一天,在隔离病房度过了自己的38岁生日。在他的指导下,医院11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医护人员无一感染,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的目标。冯__在抗疫工作中的优异表现受到_河南省委高校工委通报表扬。_新县县委、新县人民政府也组织开展向冯__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坚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恪尽职守、克难奋进的责任担当;学习他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六篇
我们来认识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的一位呼吸内科医生——张恩莉,疫情暴发后,她第一时间跟随贵州省援鄂医疗队进驻鄂州开展救治。她说,疫情面前,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鄂州市中心医院,四岁的小敏和妈妈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年前,她们一家六口从广东回到鄂州老家过年,不幸全部感染新冠肺炎。刚来时,小敏病情较重而且不愿吃药,治疗过程也不太配合。
针对小敏的情况,张恩莉和医疗组商议,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品种,还给小敏买了小画笔和纸张,让孩子画画,帮助她放松心情。在她和队友们的细心呵护下,小敏逐渐配合治疗,现在她和妈妈都已痊愈,等待出院。
作为第一批贵州省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从2月1日进驻鄂州市中心医院,张恩莉和战友们已经奋战了一个多月,作为呼吸内科的主治医生,查房、诊断、调整治疗方案,高峰期时,她每天要负责40多个病人。
2017年,张恩莉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时,曾跟随钟南山院士学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看着自己昔日的老师、同事不断冲上前线,张恩莉也早就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看到新冠肺炎中医治疗方案中提到了薏仁米,并不富裕的黔西南州特意捐赠了10吨薏仁米让医疗队员们带去湖北。截至目前,贵州省支援鄂州医疗队共治愈患者766例。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七篇
近日,一张照片在朋友圈被很多人点赞,主人公穿着防护服,在转运病人的公交车座椅上打盹,照片中的人是李莎,湖北武汉开发区沌口街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护士,参加工作已有12年。
1月25日,正在沌口街全力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值班的李莎突然接到紧急通知,立马赶回医院和同事们一起抗击疫情。从那天开始,她就基本上以院为家了。
近期,武汉发起战“疫”总攻,对确诊、疑似、发热及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收治和隔离,沌口街卫生服务中心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50多名医护人员都冲上了一线:在预检分诊台给病人量体温、打针输液,随车接护送患者和密切接触人员到定点医院或集中隔离点……
李莎的身体并不是很好。2014年,她患过急性胰腺炎,病愈后身体仍然虚弱。在上了一个夜班之后,她感冒发热。幸运的是,排除了新冠肺炎。于是,她再次请战一线。2月9日下午4点到10日上午8点,轮到李莎上夜班,在这10多个小时内,她和同伴连轴转,把15名患者分别送到了多个隔离点和医院。
深夜的武汉街头,寒冷刺骨。“有时候在社区门口一等就是1个多小时,又冷又累。送完病人返回时,我就蜷缩在转运病人的公交车座椅上休息一下。”李莎说。目前,她已经参与转运了50多名患者。每天一趟一趟地往返于社区、隔离点和定点收治医院之间。
为了全身心投入这场战役,李莎把儿子送到了父母家。10日上午下夜班后,在返回自我隔离点的途中,李莎到父母小区墙外,隔着窗户远远地看了一眼儿子,便匆匆离开。
按照排班,接下来几天,她还要上一个白班、一个夜班,每个班都是12小时。“穿上防护服,就不是普通人,咬着牙也要向前冲!”李莎说。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八篇
他曾说:“我的工作是平凡的,身为抗疫战线的一枚螺丝钉,做好了也不平凡”。周梓煜工作认真,耐心细致,热情大方,忠于职守,谱写了优秀团员的时代之歌。他的突出表现,得到社区居民和党群服务中心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周梓煜的家长对于他坚持志愿服务的行为也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中,父母的支持更坚定了周梓煜奋战的信心和勇气。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在这场“战疫”中,周梓煜就像一枚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是他在寒风中扎根社区,不厌其烦劝导居民减少外出,是他在雨雪中依旧坚守,不知疲惫测量居民体温,他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这些日子,感谢有你相伴。正是一个小小的“我”,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我们”,为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们点赞。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九篇
___是一名急救护士,也是廊坊市卫生急救中心特勤大队的一员,她热爱工作,乐于助人。在得知新冠病毒侵袭我市的消息,她就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发奔赴一线的准备。出发前的一段时间,___的内心五味陈杂,一方面,参与任务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得到更多的锻炼,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这次疫情很严峻,转运工作也就更加艰巨,对转运组的每个人来说无论在个人意志还是专业技能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考验。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被宠爱的___,却并不娇气,她善良有担当,懂得照顾队友,知道体贴亲人,为了不让爸爸妈妈还有姐姐担心,___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家人自己将要投入到转运工作当中,只是正常的和家人联系,直到一个星期以后,___才小心翼翼地组织语言把这次的工作告诉了家人。并且向他们保证自己一定会做好防护,并说“中心和领导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支持,放心吧,怎么来的,我怎么回去。”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有坚强的后盾,张家父母也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___所在的转运专班三组,密切配合各领导小组执行转运任务,工作上医护司互相配合,不断磨合,相互扶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转运过程中他们目睹了空无一人的街道,见过兄弟地市整齐有序的支援队伍,也见证了志愿者和百姓为疫情做出的贡献。这一刻,___明白,他们不再是一个人,一支队伍,他们是廊坊抗疫大军中的一员,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克时艰,众志成城,就能战胜病毒!
加油廊坊!加油急救人!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十篇
毛xx——男,_党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他从1月21日(腊月二十七)开始,就吃住在发热门诊一线,每天需要排查发热患者五六十人次,多的时候有一百余人次,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十六七个小时。从发热门诊的设置布局到疑似患者的筛查隔离,从穿脱防护服的步骤到面部防压疮的流程,作为科室主任、支部书记,他都事无巨细一一落实。截至目前,累计接诊发热门诊患者1700人次。除了发热门诊工作外,他还坚持每天早晨6:50在ICU查房,7:50到急诊科查房。由于连续超负荷工作,他短短十二天体重暴瘦10斤。在医院被定为收治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后,他又带领ICU团队制定了重症患者插管和CRRT、ECMO防护流程,并熬夜编写课件。他亲自穿防护服现场操练,带领ICU“每日一问”小组,及时翻译新冠病毒50余篇文献,并及时发布在公众号和发热门诊工作群,供大家及时学习、应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挤出时间撰写了7000多字的《2020疫情思考》和3000多字的《2020疫情随笔》。在他的努力下,医院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不但面部压疮率明显下降,而且还实现了零感染。先后受到省委组织部、_河南省委高校工委通报表扬。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十一篇
“没有阳光的日子,我们携手共同度过,你大声地告诉我,我们会胜利欢呼,我把英雄的城市,写成这首歌……”在武汉市第三医院,为了给战友和患者打气,急诊科医生李玉涛创作了一首歌,取名为《英雄城市》。
“军队中有军歌鼓舞士气,我们也是战士,也需要歌曲激励。”李玉涛说,由于长期疲劳作战,一些同事出现了情绪低落的情况,他便利用休息时间创作了这首歌。之所以取名《英雄城市》,是因为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而在抗疫过程中,医护人员们不分昼夜与病毒作战,正是一个个穿着白衣的英雄。
“他是个‘乐天派’,是病人的‘治愈系’。”同事严华说,李玉涛每天在一线救治病人,不知疲倦。
“乐天派”的李玉涛每天到医院的第一件事,便是详细询问病人的情况。“他挨个看望病人,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然后对症调整治疗方案。”护士长赵晶说。
让赵晶感动的是,查房时,李玉涛总会不厌其烦地鼓励患者,哪怕患者已经昏迷。他对同事说:“相信我,患者一定能听见的。”
严华说,天天笑呵呵的李玉涛,其实年前就检查出患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同事劝他早点做手术,他却说:“现在正是需要医生的时候,等疫情结束我肯定去。”
“治疗重症病人,最重要的是爱心和耐心。”李玉涛说。2月10日,58岁的王女士被确诊感染,她家里几个人也被感染了,分别在不同的医院治疗。渐重的病情和心理的恐惧,让王女士情绪不太稳定。李玉涛一边给她治疗,一边哼唱《英雄城市》。慢慢地,王女士平静下来,更加配合治疗。现在她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转。
“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但很多患者听了都有共鸣。”李玉涛说,这是他自创的心理疗法。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十二篇
“炎症风暴”是新冠肺炎患者由轻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转换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导致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患者若发生“炎症风暴”,该如何应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护肾队”给出的“解题”方法是:通过血液净化技术清除炎症因子,达到保护脏器、挽救生命的目的。
这支由4名肾内科医生和23名血透专科护士组成、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队伍,被大家称作“护肾队”。面对“炎症风暴”,他们科学研判,创新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让众多患者获得有效治疗。
“我们发现,一些患者感染后大量炎症因子聚集产生‘炎症风暴’,从而导致多器官快速损伤。”同济医院肾内科主任徐钢教授介绍,通过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手段提前干预,可以有效清除这些炎症因子。
“炎症风暴”应做到早预警早干预,同济“护肾队”副队长何凡副教授带领队员对光谷院区所有重症患者都进行了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监测。当患者体内炎症因子达到预警值时,就选择恰当时机介入,有针对性地制定血液净化方案。
一次,“护肾队”为一名74岁的老人完成3次血液净化后,原本呼吸衰竭、已经进入昏迷状态的老人逐渐开始好转,超出正常水平30多倍的炎症因子回到常规范围内。一星期后,老人重症转轻后转院。在随后的两周内,34名患者接受了近百人次血液净化,其中10人已经出院或转至轻症医院。
由于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都是危重症患者,需要提供精细化的护理。以目前“护肾队”的人员配置,一天为10名患者做透析是常态。一名患者使用血液净化机的时间是8至10个小时,而医护人员防护服的使用时限是6小时,所以需要两拨护士接力,才能完成1名患者的血液净化,有的护士甚至一天要进3次ICU。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血透中心护士长鄢建军说:“现在就像打阻击战一样,一定要守住阵地。”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十三篇
2020年的春节,一场无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飞奔而来。为了早日战胜病毒,确保患者安全,精神四科全体医护人员和全院上下广大的干部群众,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共同奋战。两个多月的抗击疫情“战斗”,在我们身边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迹,他们默默的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的奉献、坚持着,不求回报,不计报酬!
精神四科为封闭式急性女病区,接到上级通知后,董国平主任和李素华护士长指导全科人员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精密部署、严格把关,杜绝一切传染源!为科室患者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全体医护人员也在第一时间纷纷请战,按下了一个个珍贵的红手印,争着为国家为医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董国平主任自疫情爆发以来,每天早出晚归,除了负责科室繁杂工作外,还分别担任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应急处置专家组、危重症抢救专家组、病区主任门诊等重要工作,每天不分白昼穿梭于门诊、各个病区,对发热和危重患者的会诊,随叫随到。紧张的工作安排,使他两个多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有时能好好陪家人吃上一顿热乎饭都是奢侈。看着董主任憔悴的脸庞都劝他多休息,注意身体,但他却说:“没关系,在国家危难时刻,在医院用人之际,我作为党支部书记、第一病区主任、科室主任,一定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虽然没有去武汉一线抗疫的机会,但能在我们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也是在为国家为医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辛苦一点不算什么!”
由于科室休产假、隔离工作人员多,人员非常紧张,封闭病房防疫工作难上加难。李素华护士长为了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每天早上顾不上吃早饭,六点多就到病房,帮忙给患者开饭、喂饭,严格按照医院要求,实行隔离患者的病房安置,对发热患者严格筛查上报、单间隔离,保障了病房患者安全。为了工作,她随时都待在病房。疫情期间禁止家属探视,为了增加长期住院患者的营养,李素华护士长经常把自己家里的水果带到病房分发给患者,对待亲人一样照顾她们的饮食起居,让患者在疫情期间感受到亲人一般的爱和家的温暖!
受疫情的影响,患者家属不能来探视,大多患者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了焦虑、发脾气现象,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会有患者心情低落的问:“护士,怎么家人都不来看我了,是不是他们不要我了!”每当这个时候刘春晓都会耐心的拉着患者的手为她们解除心里的疑虑。为了能缓解患者在疫情期间住院的压抑心情,刘春晓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带领患者做健身操、跳舞锻炼身体,丰富了患者的住院生活,稳定了她们的住院情绪。患者们都在歌声和舞蹈中忘记了暂时的不快,体会到了家一般的感觉,患者的心也渐渐的平稳下来,安心的配合医疗、护理住院治疗。
王森是精神四科一名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年轻护士,在临时观察病房成立招募人员时,在很多人看来很危险的工作环境,这位帅气的小伙得到消息后却主动向护士长报名,要求代表科室前去奋战。在观察病区工作期间,他始终不忘自己肩上的责任,不怕苦、不怕累、不顾个人安危,听从每位老师安排,任劳任怨,从没说过一个“累”字。忙碌的日常工作和奉献的快乐使他认识到自己在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义无反顾的向上级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加入中国_,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我一定要加倍的努力工作,无愧于肩上的这份责任!”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十四篇
纪xx,现任中医联合党支部书记、药剂科主任。他自加入党组织以来,始终坚定对党忠诚的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的原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身为党支部书记,他坚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做好个人自学的同时,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等多种办法,组织大家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使学习覆盖到每个党员。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始终站在前列,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在他的带领下,支部党员先后支援北京核酸采集、下乡服务、义诊献爱心、参加疫苗接种筛查及保障,圆满的完成了支部各项工作。
他凭着踏实的足印、执着的精神、奉献的情怀,用一个_员的信念和行动,实践着党的理想。他以一颗赤诚的心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疫情期间医务部事迹范文 第十五篇
1月24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身着迷彩的队员成为20__年除夕夜“最美逆行者”。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门诊部主任仲月霞背起行囊走在行进队伍中,她和爱人王新相视一眼,两人比了个胜利的手势,一起登机奔赴武汉。
唐都医院1月22日被陕西省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第一批定点医院的第一梯队。经历过援非抗埃、抗击非典、腺病毒救治等十几次重大任务的仲月霞,毫不犹豫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1月24日凌晨4点多,仲月霞接到紧急出征命令,同是军人的丈夫王新立刻起床帮她收拾行囊。作为唐都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的他,已经习惯妻子多年的紧急出征。王新一边往仲月霞行囊里塞酒精,一边叮嘱:“照顾好自己。家里放心,天亮了我去给咱爸上坟,再把妈接回家过除夕。”王新知道,岳父去世没多久,85岁的岳母身体不好。无需嘱托,陪好老人是夫妻的默契。
天未亮,仲月霞已经背上行囊去科里再转一圈。王新打开手机,在群里落实科室人员休假情况。突然一则消息跳出,“发热咳嗽并非新冠肺炎唯一首发症状,还存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症状。”他没有片刻犹豫,立即拨通电话向组织提出申请加入医疗队。作为国内消化病学方面的专家,他希望能尽一份力阻击疫魔。
除夕当晚,王新和仲月霞携手踏上武汉,并肩战斗在前线。仲月霞笑着说:“工作30多年,这是第一次和爱人一起上战场,今年我们也算过了个团圆年。”
虽然同在一支医疗队,战斗在同一家医院,夫妻俩却忙得碰不上面。作为医疗队管理团队的主力,仲月霞主要负责规范救治流程和培训医护人员。和队友到达之后,她立刻与对口支援单位进行对接,了解医院布局、人员配备、物资装备情况,清点分发防护用品,同时对队员展开防护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善防护流程。身为护理组组长,她还承担着病区的护理任务,和队员们一起科学救治、精心护理。
王新是医疗队专家组成员,全力投入到救治工作中。他和唐都医院呼吸内科傅恩清教授一起负责进驻医院一层隔离病区,每一张床前都要仔细查看患者情况,并根据病情的程度指导制定方案。等查看完病情,近4个小时就过去了。人累得几乎虚脱,但王新一脸坚定:“虽然任务艰巨,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健康保卫战。”
日夜奋战,仲月霞与王新偶尔能碰到,他们虽顾不上说话,但一个眼神就能读出对方心中的关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夫妻并肩,成为武汉前线一道动人的风景。
下一篇:社会运动相关论文范文(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