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908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7分钟。
融媒体创新案例介绍范文 第一篇
【摘要】融媒体时代,各种媒体快速生长,内容泡沫势所必然,某些领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作为国家的传统媒体,担负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最关键的是在传播新闻事实基础上亮出观点,以延续公信力为核心,强化舆论引导力。
【关键词】融媒体 传统媒体 社会舆论 新闻 引导力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面对媒体产业变局,传统媒体应顺应形势,努力转型,寻找出路。事实上,常规意义上的传统媒体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独立客户端方面进驻后,已不同程度变为融媒体。
融媒体可以说是传统媒体对转型的确定性认知,是传统媒体面对竞争局面不放弃原有媒体样式和渠道,走融合之路,通过自身找出路的举措。传统媒体寻找到一个新形式、新业态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仅追求于此而忽视内容,忽略媒体的真正价值――传播准确、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上下功夫,那就是舍本逐末,自弃优势。因此,在媒体的竞争当中,传统媒体逐渐丧失阵地,除了传播形式落后外,更有逐渐丧失对新闻的敏感性,缺乏对新闻事实的追求和立场观点的表达,在新闻影响力方面难以继续占领制高点的问题。
一、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竞争力下降的几个问题
传统媒体受到传播介质的局限,面对每时每刻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因其传播量有限而失去优势。30分钟的广播电视新闻,可播出的新闻条数难以超过40条,报纸、杂志的报道无法超出版面本身。而在实际运作中,由于新闻把关人这一角色的实际存在,传统媒体对于新闻的选择都是有要求的,差别在于媒体传播定位不同,因而对新闻的选择会有所不同。
(二)丢失自身最强武器,新闻基本功逐渐弱化
融媒体创新案例介绍范文 第二篇
传统电视与广电新媒体的融合带来发展契机
车载新媒体与传统频道在节目制作上的创新融合
除了理念的创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之间的边界也将变得模糊,双方在节目形式和节目制作方面便有了相互交融的现象。以笔者从业的广州移动频道来讲,从针对落地有线移动频道和户外车载移动电视频道的整合探索来看,就可以窥见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机遇。
移动频道目前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频道在人力资源、资金及软硬件的缺失是现实的问题,如何既做好代表传统媒体的有线电视频道,又做好代表着新媒体的户外移动电视频道,其实给了节目研发制作部门探索和求证的机会。
其,播出编排创新。“打通”传统媒体频道和移动电视新媒体频道的播出时间。播出时间为每天早晨08:30分一晚上7:30分,半点播出。与户外移动频道原有的早午晚三档差转《广州电视新闻》节目互为补充,使无论是家庭群体和户外群体都能及时的获得新闻资讯。
融媒体创新案例介绍范文 第三篇
关键词:主流媒体话语方式;半月谈新闻评论;“祖安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多元化表达
一、引言
二、《半月谈》关于“祖安文化”的时评的话语呈现
话语既指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言语行为,也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通过文本而进行沟通的语言活动。关于新闻话语的分析,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中首次将新闻语言纳入话语研究的范畴,提出新闻话语可以从新闻文本和新闻语境两个视角进行分析[3],并认为新闻评论也是新闻话语的组成部分。
(一)文本:事实与观点相结合
(二)语境:话语的生产和接受
三、结语
融媒体创新案例介绍范文 第四篇
【关键词】广播剧 罪案剧 追案剧 同仁传播 众筹破案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追案剧”概念的提出源于2016年先后获得第九届“赢在创意”全球华语广播大赛原创广播节目银奖和第十二届“东方畅想”全球华语广播创新大赛铜奖的作品――《寻找刁爱青》,它是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人对节目形态的一种探索。它以发生于20年前南京大学“一・一九”杀人案为创作蓝本,构建了一个跨媒体的开放空间。作为一部实验剧,它采用“真实案件+同仁传播+众筹破案”的创意形式,既希望引起年轻受众对听觉媒体的兴趣,也试图使广播作品衍生出视频效果,进而成为融媒体时代复合型传媒产品。
一、从传统广播剧到罪案剧
声音优势决定了广播剧尽量以矛盾冲突剧烈、音响素材丰富的故事作为创作背景。比如:中国最早的广播剧《恐怖的回忆》,就是以“一・二八”淞沪会战为背景。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传统广播剧开始进入创作和播出的繁荣期,在“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的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国内广播电台创作出不少深受听众喜爱的优秀广播剧,如《杜十娘》《二泉映月》《响铃公主》等。这些广播剧或是改编自文学经典、民间传说,或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动听且艺术性强,使听众耳目一新,曾震撼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但广播剧作为传统广播媒体概念下的文艺创作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影视剧的冲击,逐渐暴露出剧本枯竭、种类单一、缺乏新意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剧,以国家广播电台为创作主体,以传播主流价值观为己任。但是,其单向、封闭的节目生产方式,与受众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从而与受众的收听兴趣渐行渐远。时至今日,能引起听众强烈反响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优秀广播剧目前已是寥寥无几。
二、从罪案剧到追案剧
(一)《连环案》的案例
1.真实案例
《连环案》第一季、第二季分别讲述了两起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一是发生在1999年的中学生失踪案,尽管“凶手”已经入狱服刑,但《连环案》制作团队在调查之后发现,真凶另有其人;二是发生在2009年的失踪美军士兵归国案,这名士兵虽被冠以“英雄”称号,但却饱受质疑。
2.新闻调查手法
从原创性上来说,《连环案》绝不类同于以往的任何一部罪案剧,因为它不仅源于真实案件,而且采用的是新闻调查手法。《连环案》 制片兼主持人莎拉・库宁(Sarah Koening)研究各种案件文书,搜集案件相关录音,遍访案件相关人员。因此,《连环案》已经不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剧,而更像一个新闻调查节目,它对罪案的关注是基于事实而非创作,听众既可以将其视为广播剧欣赏,也可以作为广播新闻报道来听。
融媒体创新案例介绍范文 第五篇
在媒介技术发展到今天,媒体不再是单一介质的社会组织,而是容纳了多种介质的一个复合性社会机构,这一组织又不同于以往的媒介集团化,它更强调通过介质的多元与融合,使原有的传统媒体能借技术力量获得重生并焕发生机,而这一切的核心命题在于媒介的流程再造。
融媒体时代的新特质
融媒体时代前夜,一个媒体机构主要是以单一介质的面貌出现的,比如电视主要是以声画传播为主;报纸主要是以文字传播为主;电台则是以声音传播为主。融媒体时代则彻底打破了先前的介质割裂,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任何一家媒体机构都可以进行多介质运作,即都可以生产视频、音频、文字、图画等多样的新闻产品。这种融媒体的大趋势,使得传统媒体的未来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借新技术、新媒体之力,迅速加入融媒体大潮中,通过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实现重生;或者是固守先前平台,走小众化路线,不在乎版图缩小,通过小而美的定制化、精致化实现自己的继续存活。
融媒体时代除了媒体机构呈现出多介质的融合态势,内容来源的多元化也是其重要特征。先前,新闻生产都集纳在专业人员手里,新闻发布也集中在专业机构中。新技术带来的一个重要变革就是UGC(用户贡献内容)内容的大量产生,新技术使得人人皆可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用户生成的内容已然成为媒体内容的一部分,民间话语力量、民间话题设置,借新技术手段能够浮现出来,并被传播出去:做为先前的受众,融媒体时代,除了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贡献内容之外,他们还能多路径的“反馈”信息,评价并影响媒体机构的新闻生产。
融媒体时代的竞争
融媒体时代的竞争将在多个层面展开,体现在“产品创新、渠道开拓、用户管理、形象管理”多个方面。首先,产品创新有两个着眼点,即新闻产品必须要包含“多种意媒”元素,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此外,新闻产品还包含两个来源,即传统信源与民间信源。
第三、用户管理,这是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实现华丽转身的核心所在,“以用户理念取代先前的受众理念,变受众为用户”是融媒体时代获得并扩大目标人群的关键。的核心在于运营人,人是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及媒体营运的起始点也是终极目标。
最后,形象管理。传播机构“多介质”的特点使得形象管理变得非常重要,媒介形象是一种独特的社会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输出什么样的形象碎片、制造什么样的形象话题、建构何种形象目标,这些都是媒介竞争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内容生产流程再造
融媒体时代彻底改革了新闻的生产与消费,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媒介机构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要对先前的新闻生产流程进行全新再造,以期焕发新的生命力。流程再造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的一次管理变革浪潮,其核心命题是“对组织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目标是“以期取得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关键绩效上重大的改进。
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是媒体机构以一种首尾相接、完整的整合性过程改变过去被不同介质割裂、不同部门管理造成的支离破碎的局面。
融媒体创新案例介绍范文 第六篇
一、作为媒体产品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营销效果
(一)经济、文化、社会的宏观效果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热播,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对受众产生了影响。从经济方面来看,该系列节目的热播为节目本身、制作单位以及播出平台都带来了经济效益。大众的注意力转变为节目授权收益、广告收益、产品销售收益等,产生了各种经济行为,参与市场流通。从文化方面来看,传统文化元素在继承的基础上得以创新使用,使得社会遗产能够传承延续。该系列节目还起到了为大众提供知识和娱乐的作用,是寓教于乐的文化节目,具有新时代的教育意义。从社会方面来看,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及河南大象融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的带领下,节目的制播整合了河南博物院、河南各地市文化建筑等资源,实现了社会资源和社会分工的协调和统一。
(二)社会群体的中观效果
(三)受众个体的微观效果
二、媒体产品的五个层次解读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产品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核心产品、有形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五个层次。这里的“产品”在现代营销学中虽然指实体产品,但对于整体考察电视节目也具有参考意义。
(一)核心产品:根植本土文化,传递精神内核
核心产品是指产品最基本的效用和功能。“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根植于本土文化,在中国传统节日到来之际,为受众打造了一场场视听盛宴,从多维度传递了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让受众由表及里地理解节目的内涵。节日、文化、场景是节目的核心元素,也是满足受众视听需求的基本条件。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下,“唐小妹”、纸扇书生、洛神等形象让本在书籍、画像、博物馆里的历史记忆生动起来,展现了中华文化之美。另外,节目背后的寓意以及价值观的传递是重要的内核部分,巧妙的立意和真切的情感是感染受众的重要因素。例如,《中秋奇妙游》中的武术节目《少林·功夫》以嵩山少林寺练功为场景,传递出不怕困难、直面挑战的精神品质。
(二)有形产品:中国元素映衬,技术手段辅助
有形产品是承载核心产品的外在形式,“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随处可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技术手段等都是对核心内容呈现的重要辅助,受众得以沉浸式地领略节目场景。每期系列节目都由多个紧扣主题的部分组成,并通过创意编排层层递进。其中,《中秋奇妙游》在60分钟的晚会时长里,共设置了10个节目,采取“剧情转场+节目表演”的方式,表现了“团圆”“祈福”“航天”等主题,展现了皮影、舞狮、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另外,《唐宫夜宴》采用“5G+VR”技术将演员与虚拟场景相结合,《龙门金刚》通过3D数字化扫描技术对洛阳龙门石窟进行舞台取景,这些方式的运用使沉积的历史画面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鲜活起来。
(三)期望产品:切中受众偏好,文化娱乐并存
融媒体创新案例介绍范文 第七篇
【摘 要】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媒介之间的壁垒被逐渐打破,媒介传播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电视空间中,电视媒体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开辟与建设电视媒体的传播新思路成为电视媒体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下的电视传播媒介特点,提出融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传播新思路策略,旨在实现电视媒体的新发展和新突破。
【关键词】融媒体 电视媒体 传播新思路 分析
一、融媒体时代下的电视传播媒介特点
二、融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传播的新思路探索
结束语
网络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视新闻的传播媒介开始受到巨大冲击,形成一种新型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激烈竞争态势,电视新闻媒体要想在媒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积极实施创新战略,实现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小榕.融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媒w传播新思路探究[J].传播与版权,2016,11(06):98-100;[2]卫宁.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然性及策略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09(12):116-117;[3]赵荷姗.融媒体时代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以《我是歌手》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03):151-152;[4]黄振民.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J].今传媒,2016,09(05):116-117.
融媒体创新案例介绍范文 第八篇
【内容提要】在进入融媒体时代的当下,媒体转型面临不少难题,传统媒体特别是地市级、县市级区域性平面媒体,要按照__提出的“接地气、深入基层”的要求,更加强化接地气的自觉,提升接地气的能力。
【关键词】接地气 区域媒体 融媒体
一、接地气才能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江苏省靖江市《靖江日报》的直接受众,主要是生活、工作在靖江范围内的人群和对靖江市的资讯、服务感兴趣的人士,他们是《靖江日报》的主要服务对象。可以说,他们既是新闻和资讯的创造者,也是新闻的消费者、经营活动的承接者。因此,摸清他们的需求就非常重要。目前,《靖江日报》的用户中,党政机关干部、文教卫生行业从业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城乡社区居民约各占四分之一。他们关心城市发展、创业创新、自身进步、子女成才等方面资讯,因此,《靖江日报》坚持采取“本土新闻+周刊”的版面布局。在本土新闻的采集方面,主动深入受众、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社会问题、引导社会舆论。近年来,《靖江日报》先后策划了《记者乡村行》《记者社区行》《记者企业行》等新闻报道,采用故事化、体验式报道方式采写了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作品,受到读者好评;推出《对话骥商》《靖江骄傲》《靖江好人》《创业故事汇》等多个人物报道专栏,报道各个层面的典型人物,其中的优秀报道还结集出版发行,实现了新闻的多次传播,赢得了受众的关注。
二、接地气是县市区域媒体的竞争法宝
近年来,部分省级晚报、都市报订户数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户分散、需求差异大,省级晚报、都市报难以满足用户的接近性需求。对区域报来说,要谋求发展,就要更好、更快捷地将地方党委政府的声音、改革发展的成就、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举措等,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手段、便捷的途径传递给读者。区域报只有与读者贴得紧,最大程度满足读者的需求,才能守好舆论阵地,赢得注意力和竞争力。
接地气,需要媒体报道读者感兴趣的新闻,采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靖江日报社与读者建立了便捷沟通的机制、无障碍联络平台,定期邀请读者探讨新闻选题、共议报道方式,并借助新媒体平台迅速接收用户信息、回应用户意见,拉近了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距离。在策划重点报道、主题宣传时,尝试采用开放式采访、全程推广的传播方式,通过事件当事人叙述、市民参与采访体验等方法,让当事人、读者和记者一起“生产”新闻,新闻作品变得鲜活生动、富有人情味,吸引了读者自发帮助转发、传播。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从靖江市民需求出发,不断策划推出市民喜爱的活动。比如,靖江日报社连续四年与一个边缘镇联办桃花节并逐步升级为旅游文化节,这个活动踏准了乡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节奏,满足了市民寻找本地乡村游景点的需求,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收获了各镇、部门对靖江日报社文化创意产业策划能力的信任。现在,靖江市的工会、妇联和园区、镇等纷纷找到报社,合作打造外宣产品,联办文化活动。
三、接地气需要提升融合发展的能力
接地气,光有理念和决心还不行。在融媒体时代,还必须具备综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融合发展的能力。
融媒体创新案例介绍范文 第九篇
[关键词]传统媒体;优势内容;出路
一、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优势在内容
关于产业融合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卢森博格对于美国机械工业早期流变的研究。他指出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依赖一套相同的生产技术。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传媒产业,传统媒体在新技术的介入下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诞生了新的媒体,新旧媒体之间相互作用、不断碰撞、交叉,最终走向融合。
二、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机遇在创新
融媒体时代是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国外媒体融合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媒体互动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进行内容和营销领域的互动和合作。二,媒体整合阶段:媒体组织结构上的融合,各种不同类媒体通过并购等方式,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联合运作,在新闻信息采集发布上联合行动。三,媒体深度融合阶段:媒体开始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层挖掘信息内容,将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实现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的功能一体化。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机遇在于创新。这种创新既是内容传播形式的创新,也要求营销模式的创新,又传统媒体带动新媒体发展,由新媒体弥补传统媒体的传播途径及时效的缺陷,这样才能做到相互补充,而这些基于“中央厨房”的制造能力,这个中央厨房就是内容一次生产要通过多个端口多次发布,从而实现融媒体时代的多样性传播。
三、融媒体时代,媒体出路在于延伸产业链
融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最终的出路都在于是否能够延伸产业链。内容作为传统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对产业链的健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目前原创作品匮乏的现状,内容尤其重要。有了内容,需要多种多样的传播终端进行传播,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与此同时,传统媒体需要重新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比如利用传媒媒体的优势资源,包括产品的制作、加工、出版、发布、销售等一系列运作,并且最终到达到消费者的手中。
融媒体创新案例介绍范文 第十篇
与此同时,“快手”总裁宿华、“同道大叔”CEO章晋源、“一个人听”主播蕊希、“冯站长之家”创始人冯国震等新媒体大咖,分享了新媒体发展的经验。
一、 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研究员黄楚新:
在融媒体时代,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涉及三个关键词。 一是如何给用户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二是精准的传播,类似于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基本上可以做到精准送达;三是如何让用户参与,不仅仅是信息的简单转化,应该发挥每一个用户的积极性,比如说让他们提供相应的内容,类似于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为获取信息带来新的方式。新媒体发展的最大趋势是跟资本市场结合越来越紧密,比如,Viva畅读公司在走向资本市场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二、用户体验。现在做新闻并不是简单的分发效率和传播渠道,可能还要对它有社交的应用。跟别人聊的时候转发、分享,并加上你的意见。
二、资本市场看中新媒体什么?
融媒体创新案例介绍范文 第十一篇
不管媒体如何融合,内容依然是根本。传统媒体如何主动融合新媒体,做好内容建设?江南都市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13年6月,江南都市报推出生活周刊《江南星期6》,这是报社实现“产品多元化”的一个“试验田”,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以优质策划为抓手,制造新旧媒体热点源头
传统媒体时效性弱,传播渠道不便捷,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发出好声音,吸引受众眼球?《江南星期6》的经验之一是,以适合新旧媒体传播的优质策划,制造新旧媒体的热点源头。
《江南星期6》策划性比较强的主要有两个栏目:《第6眼》、《话斋》。《第6眼》定位于关注同读者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突出以下“五味”:休闲味、时尚味、生活味、泥土味、文化味,打通新旧媒体两个传播渠道。并且,推出了大量有影响的报道,如《爱上南昌的101个理由》、《不爱南昌的101个理由》、《江西11座城市口号你最中意哪个?》等,内容鲜活,互动性强,在微博与微信上同步播发,产生了良好的宣传合力。
《话斋》相当于一个聊吧,在这个阵地,可以让无数读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讨论,如《江西哪里麻将最好玩》、《江西哪里的方言最像普通话》、《南北月饼口味大PK》等,都在新旧媒体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热点的源头,提升了报纸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以读者需求为中心,使互动常态化、体验多样化、服务项目化
为满足读者需求,推动全民健身,2014年3月,《江南星期6》推出“绿色环保 徒步洪城”系列公益活动,并成立“江南都市报快乐走俱乐部”。“徒步洪城”项目与报社官方微博、微信高度融合,微信推送活动消息,微博、QQ群现场直播,报纸图文报道。10月26日,已成功举行23站活动。“徒步洪城”已成南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好的徒步健身活动,政府机构、社团及商家纷纷参与其中展示自身形象。
以“浅”“趣”“深”为着力点,使内容更活、更丰富、更贴近
在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呈现三大特点:浅读、趣读、深读。《江南星期6》紧紧围绕这三大特点,做好内容制造。
趣读内容,也十分突出,如《新知》栏目,以鲜活生动、有趣轻松的选题为主,如《人体最诚实的地方在哪里?》、《动物也有方言 南腔北调口音异》等,新鲜有趣,悦读效果与传播效果俱佳,在新媒体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深读内容,是彰显纸媒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江南星期6》根据自身定位,推出了许多角度新、生活味浓、影响大的深读内容。如《动车飞机 让双城变同城》等,解读南昌、九江融城生活细节,文字细腻,内容鲜活丰富。
以新锐时尚为基调,使报纸成为引领时尚新势力
传统媒体要稳住原有读者群,并发展新读者群,就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展现新锐与时尚的元素。《江南星期6》,从版式到内容,均注重时尚元素的体现。
版式。封面杂志化,强调视觉冲击,与主报风格完全不一样;报头也与主报有明显区别,其中的“6”字很突出,期期不一样,“6”字所体现的元素,与当期周刊分量最重的内容、重要的节点等有关,期期新鲜。内版的版式,也与正报明显不同,时尚、轻松,视觉效果强。
内容。如《尚潮》栏目,以新锐的包装、独具创意的板块构造,呈现江西本土时尚事件及国内外时尚风潮。《妆扮》栏目,是一个接地气的时尚互动板块,向读者征集、分享南昌本土时尚美女之妆扮丽影;同时,还展示各位时尚主角对生活的认识与态度,使时尚版多了一分感染力。
其他板块也时常推出一些与时尚有关的策划,如《平衡车 酷行新人类流行密码》,聚焦南昌街头出现的时尚玩法;2014年国际三八妇女节,推出策划“潮女走起”,角度新,内容时尚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