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844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4分钟。
劳动合同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开展劳动节活动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劳动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还是我们的精神体现,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五一劳动节个人活动总结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五一劳动节个人活动总结1
4月30日下午,我系组织了大二的党员和大一的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慰问老人,出劳动节黑板报和打扫卫生。活动中,我们本着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宗旨,为社区居民带去我们节日的问候。
青年志愿者们有的认真地在社区黑板报栏上书写着对居民们的热情祝福,有的打扫社区的卫生。尽管当时天气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家,但同学们任劳任怨,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的。还有的同学去慰问了社区的孤寡老人。由于语言不好沟通,青年志愿者们加上一切能想到的手势来和老人沟通,问候了他们后,大家一起与老人合照相片。老人们觉的很开心,他们还说我们就是在为人民服务,这说明我们的活动达到了目的,在这次活动中大家发扬了雷锋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从劳动中获得快乐。
五一劳动节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发扬雷锋精神,做好事的机会。时间是短暂的,生命也同样如此。做好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希望全体同学在以后的日子中,也能够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因为我们把雷锋精神这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各自心中。我们会时刻用实际行动去哺育它,让它生根发芽。
五一劳动节个人活动总结2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__乡工会根据县总工会《2024开展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系列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工会工作实际,在“五一”前后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活跃了全乡机关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划详细,措施到位
为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同时,为进一步丰富我乡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乡工会把庆“五一”系列活动摆在乡工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能落实。
二、加强领导,经费到位
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领导下,乡工会按照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机关、站所及中小学的主要负责人为活动具体承办者,并下发通知确保活动在全乡的知晓率。同时,为切实保障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乡工会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活动经费的落实,增添了全乡的活动氛围。
三、活动丰富,取得实效
一是4月10日,乡工会在乡机关会议室隆重举办以“歌唱祖国、欢庆五一”为主题的大合唱比赛,乡机关、站所共97人2支合唱队参加了比赛。二是为响应县总工会2024“五一”前夕走访困难职工的号召,乡工会主席于4月30日前往我乡3户困难职工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并为每户家庭带去了大米、粮油等生活用品,充分发挥了乡工会在帮扶困难职工方面应有的作用。三是乡工会利用“五一”、“五四”节日期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活动分为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13项活动,全乡机关、站所共90余名职工参加了比赛,极大丰富了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5月6日,乡工会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指导下,与乡团委、妇联、计生办等部门联合对第27个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及群众的民族意识。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既为“五一”国际劳动节献上了一份厚礼,也为全乡广大干部职工奉献了一顿精神文化大餐,并进一步增强了全乡干部职工之间的相互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一劳动节个人活动总结3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五一节活动,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热情很高,收获很大,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现总结如下:
1、学生了解了五一节的由来、意义;了解了世界各国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
2、学生了解并关爱中国各年代的劳模,懂得了“劳动光荣,奉献最美”,并树立了向他们学习的思想,立下了自己的誓言。
3、学生通过关爱自己身边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懂得正是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4、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用积极劳动、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表达我们创建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情,展示新世纪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劳动合同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一、在本学期的劳动教学中能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劳动活动,积发了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本班进行劳动实践时,我的教育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但是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劳动角色,并经常进行互换,让学生时时对劳动都充满了期待。
二、尽自己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本学期我让本班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将他们所有有限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他们也十分的乐于运用与相互教导,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乐观、创新的意识。这对他们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在劳动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懂得了自我检查以及帮助他人。
在自己做完了本部分的劳动任务后,学生都知道要先把自己的劳动任务检查一下,看能否通过自己的检查,如果通过了,他们就会对我说,让我去评分。在得到优分后,他们会相互帮助,直到任务完成,接受学校的检查。
四、在热烈的劳动氛围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其中,但是个别学生会钻点小空子,不愿参与。
故我们制定了一个劳动评价制度:对劳动积极的,奖励红旗;对劳动不愿参与的,没收红旗,外加跟本班值日生一起补值日。在制度的运用下,全班学生的劳动热情更高涨。
劳动合同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有效劳动供给; 生命周期效用
中图分类号:F84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5-0025-07
一、引 言
我国的公共养老保险事业发轫于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之后为了适应不同阶段的中国国情,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处于变革之中。1983年我国2024部门提出了开展全民所有制企业退休费用实行社会统筹的工作;1986年国务院改革劳动制度的四项规定,决定国有企业新招工人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并实行个人退休养老保险办法,企业按照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的15%进行缴费;1991年国务院颁发了《2024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将所有的企业职工都纳入到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内。之后我国各地区不断深化国务院的改革方案,在1997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2024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全面确立。这个制度经过了8年的运行,2005年末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2024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我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调整,使之更能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一个具有丰富经济内涵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政策,对一国的储蓄水平、劳动力供给、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社会公平状况以及公共财政等有直接的影响[1]。理论上,社会统筹制公共养老保险是否会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和就业产生影响取决于劳动者是否将缴费视为一种“损失”(Feldstein,1995),如果个人将公共养老保险和所得税一样视为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那么从经济学激励的角度而言,个人的就业积极性就会受到一定的削弱,从而将减少就业,降低工资增长率水平。针对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工资增长趋势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做了相应的实证研究。Gunderson等发现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与职工工资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在养老保险计划所包含的各个变量中,单位缴费受益率与工资水平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而并不影响劳动者在退休时间的选择。Edward Montgomery等通过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合同模型与现货市场的合同模型对工资与养老金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劳动力市场的合同模型下,工资与养老金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现货市场的合同模型下,工资与养老金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2]。从文献研究中可以发现,养老保险对工资总额的影响颇受学者的关注,而且养老保险具体的制度模式对工资总额增长率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需要针对具体的制度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本
文选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1997年和2005年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对工资总额增长率的影响,并结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力求客
观全面地评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二、模型的基本结构
参考Croix和Michel(2002),本文所构造的经济学模型中考虑了两种类型的劳动者,每个劳动者的生命被典型化地分为两个阶段:年轻阶段和老年阶段。劳动者在年轻阶段提供劳动
获得工资收入,在老年阶段退休。将模型中的劳动者按照其产出效能分为两种类型:高产出效能劳动者和低产出效能劳动者。以i代表劳动者的产出效能,以ui代表产出效能为i的劳动者在劳动者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假定(i,ui)是时期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演,(i,ui)的分布性质不发生变化。因为我们所关注的是宏观经济总体的性质,所以假设这两个变量的分布性质在劳动者总体内不发生改变。)每期的劳动者的数量记为Nt,假定人口增长率为零,则每期的劳动者人口数量保持不变,在实际计算的时候为了简便可以将其单位化为1。记ni是i类型劳动者的有效劳动指数,因为假定了单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时间记为li,t,所以hili,t就是i类型劳动者的有效劳动供给。总有效劳动供给为不同类型劳动者的有效劳动供给之和。记为总有效劳动供给,则满足如下的关系:
Ht=∑2i=1(uiNt)hili,t=Nt∑2i=1(uihili,t)=∑2i=1(uihili,t)在第三个等号处直接代入了总劳动力人口单位化为1的假设。)(1)
(一)社会统筹模式的养老保险
考虑引入社会统筹模式的养老保险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度安排如下:在经济的每一期政府这里的政府主要是指社会统筹养老保险计划的管理部门,如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年轻的劳动者征收养老保险缴费,其缴费率记为τi,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支出中有一部分是来自财政税收收入的转移支付(例如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总量为34 831亿元,其中用于城镇社会保险和就业的补贴为1 26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49%),本文假定高收入者除了基本的养老保险缴费外还要缴纳税收用于政府社会保险的转移支付,所以高收入者用于和养老保险相关的缴费率实际上是高于低收入者的。)t期类型i的年轻劳动者的养老保险总计缴费为τihili,twt(其中wt是t期单位有效劳动供给的工资率,hili,t是类型i的年轻劳动者的有效劳动供给量)。政府在t期得到的缴费总收入记为Ti。假定社会统筹制度执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度,每期将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于支付社会统筹养老金,则在t期可以用于支付养老金的总收入为社会统筹当期缴费收入。这笔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分配方法是按照一定的计发工资基数来计算养老金,针对每种类型的劳动者要计算其计发工资基数,然后将计发工资基数乘以替代率水平(记为pi),就得到了该种类型的劳动者退休时能从社会统筹制度中得到的养老金,而且养老金替代率水平针对不同类型的劳动者是相同的。
社会平均工资是社会总工资收入对总劳动人口的商。t-1期的社会总工资收入记为Wt-1(Wt-1=wt-1Ht-1),社会平均工资记为t-1。类型i的劳动者的计发工资基数为(j?wt-1hili,t-1+(1-j)?t-1),其中参数j代表激励系数,在1997年改革规定的制度中j=0,即所有类型的劳动者在领取社会统筹养老金时都以社会平均工资为计发工资基数;在2005年改革规定的制度中j=1/2。所有劳动者总计得到养老金为:
pt=∑2i=1uipi(j?wt-1hili,t-1+(1-j)?t-1)(2)
(二)劳动者的最优化分析
按照劳动者的有效劳动供给能力将劳动者整体分为两个群体(cohorts),在每个群体内的劳动者假定是无差异的,所以可以通过研究每个群体内的代表性劳动者来分析该群体的劳动者的最优选择。每个劳动者的生命被分为两个阶段,其中t期类型i的劳动者在年轻时期的消费记为ci,t,类型i的劳动者在t+1期(就是其生命的老年阶段)的消费记为di,t+1。假定劳动者的生命周期效用函数是由劳动者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的消费水平和年轻时期的劳动供给(记为li,t)共同决定的。假定劳动者的效用函数为常相对风险回避系数型的效用函数(记σ为劳动者的风险回避系数),则劳动者的生命周期效用函数的形式如下:
U(ci,t,di,t+1)=ci,t1-σ1-σ+βdi,t+11-σ1-σ-Ali,t(3)
(3)式中的参数β代表未来效用在现期的时间贴现因子,A代表个人对劳动供给的边际效用评价。劳动者在年轻时期向企业提供劳动从而得到工资收入。假定t期单位有效劳动的工资率水平为wt,则类型i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为hiwtli,t。劳动者将缴费后的净工资收入分配为储蓄和消费。记si,t为t期类型i的劳动者的储蓄,则可以得到t期类型i的劳动者年轻时期消费的预算约束:
ci,t=(1-τi)hiwtli,t-si,t(注:虽然养老保险缴费名义上的缴费主体是企业,但是实际上会发生缴费负担的转嫁,这点和税收转嫁类似,所以养老保险缴费最终负担主体实际是劳动者(Gruber,1995)。)(4)
老年生命阶段消费的预算约束为:
di,t+1=Rt+1si,t+pt+1(j?wthili,t+(1-j)?t)(5)
(5)式中的Rt+1为储蓄的总回报率。t期类型i的年轻劳动者的最优化过程定义为通过选择合适的储蓄水平来最大化自己的生命周期效用。由于工资水平和储蓄总回报率是由市场均衡所决定的,所以劳动者在进行最优化选择时这两个变量都是外生变量。
2024储蓄si,t选择的最优化条件为U′(ci,t)=βRt+1U′(di,t+1),2024劳动供给选择的最优化条件为U′(ci,t)(1-τi)hiwt=A,代入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后,有:
(ci,t)-σ=βRt+1(di,t+1)-σ
(ci,t)-σ(1-τi)hiwt=A(6)
(三)企业的最优化分析
假定企业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总产出建立在资本投入和有效劳动供给的基础之上。记t期经济中的总产出为Yt,总资本存量为Kt,总有效劳动供给为Ht。假定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完全折旧,且企业的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则总产出函数为Yt=F(Kt,Ht)=AKαtH1-αt。记(yt,kt)分别为单位有效劳动产出和单位有效劳动资本,企业选择每期的生产资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由欧拉定理可知,资本和有效劳动各自得到边际报酬,企业的利润为零,可以决定每期的资本回报率和单位有效劳动的工资率为:
Rt+1=f′(kt+1)
wt+1=f(kt+1)-f′(kt+1)kt+1(7)
三、养老保险改革对工资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模型的竞争性均衡是由宏观经济系统中的年轻消费、老年消费、利率、工资率和资本存量水平等变量在满足相应的约束条件下的实数值2024结合一定的参数设置求解出模型的长期均衡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缴费率水平对经济系统的影响。
(一)模型中对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描述
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中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制度是现收现付制的,这个制度将可能减少储蓄,降低资本积累并减少劳动者提供劳动的积极性(Feldstein,1974),从而会对一般均衡经济产生系统全面的作用,本文就试图理解我国社会统筹制度对以工资总额增长率为代表的均衡经济产生的影响。本文对我国社会统筹养老保险改革进行了抽象,1997年改革主要反映在缴费率水平从原来的平均15%上升为20%,同时社会统筹养老金计发工资的激励系数为j=0;2005年改革并没有调整社会统筹缴费率,而是将计发工资的激励系数调整为j=0.5。所以本文主要比较的是社会统筹缴费率改变和缴费工资激励系数调整对工资总额的影响。
社会统筹缴费率水平的上升将降低劳动者提供劳动供给的边际回报,劳动者将减少劳动供给,而且统筹缴费率提高进一步减少了经济中的资本存量水平,所以进入生产函数的劳动和资本都下降,产出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可以观察到经济中工资总额增长率将出现下降。
当社会统筹养老金计发工资激励系数增加时,将改变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养老金水平,且改变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会对不同类型的劳动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高收入者而言,由于其预期自己老年的养老金将因为激励系数的调整而提高,他们将减少年轻时期为养老而进行的储蓄,从而降低资本积累提高储蓄回报率,这样年轻时期的消费的边际效用将下降,高收入者将提高对闲暇的选择来增加自己的生命周期效用。与高收入者不同,对于低收入者而言,由于其来自社会统筹的养老金将减少,从而需要增加自己年轻时期的储蓄,且年轻时期消费的边际效用增加将激励低收入者增加劳动供给,获得更多的工资收入。综上,当计发工资激励系数调整后,其对工资总额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类型劳动者的反应的综合效果,无法从直观上得出清晰的结论,可以通过对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来进行研究。
(二)数值模拟参数设置和比较静态分析
为了上面提出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有一个直观的理解,下面要对模型中外生参数和函数进行定义,然后通过数值解法来求解均衡水平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下面的求解的例子中,参考Barro生产函数中的资本的贡献率水平为0.3,劳动者的主观贴现因子为0.8,劳动者的风险回避系数为1,劳动者的人口增长率为0[3]。对不同类型的劳动者的产出效能和其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的参数设置参考了杨宜勇的统计数据[4]。我们将该文中高收入、较高收入和中收入三档进行合并作为类型1的劳动者,其占人口比例为36%;较低收入和低收入两档合并作为类型2的劳动者,其占人口比例为64%。这里用不同类型的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作为劳动者产出效能的变量,将类型2的劳动者的产出效能指数单位化为1(h4=1),然后按照类型1的劳动者相对于类型2的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计算出其相应的产出效能指数为3.5(h1=3.5),见表1所示。
表11997年和2005年养老保险改革对一般均衡水平的影响
分 类项 目1986―1997年1998―2005年2006年―
高收入劳动者
储蓄0.38050.31190.2781
养老金0.10280.13440.2084
劳动供给0.34210.33760.3268
低收入劳动者
储蓄0.03200.01520.0344
养老金0.10280.13440.0923
劳动供给0.28180.26170.2916
市场均衡
资本存量0.19780.15740.1576
资本回报率1.86552.18922.1866
工资率0.86100.80390.8043
在表1的第三列反映了当社会统筹缴费率为15%,激励系数为0时模型的长期均衡水平,代表1997年改革前的情况;表1的第四列为当社会统筹缴费率上升为20%,(注:由于高收入者还要多负担税收转移支付形式的缴费,所以在进行数值模拟的时候,高收入者的缴费率比低收入者增加两个百分点。)激励系数为0时模型的长期均衡水平,代表1997年改革后到2005年的情况;第五列为当社会统筹费率为20%,激励系数为0.5的情况,代表2005年改革后的情况。
从表1的模拟数据可以发现:(1)随着社会统筹费率的提高,两种类型的劳动者的劳动供给量都出现下降;资本存量水平不断下降,均衡的资本总回报率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资本存量和劳动供给的减少,劳动的边际产出也减少,导致工资率水平下降,最终使得均衡经济的工资总额下降。(2)随着养老金计发工资激励系数的提高,高收入者的养老金提高,消费增加,所以消费的边际效用下降,闲暇将变得更有价值,所以高收入者长期均衡的劳动供给减少;低收入者的养老金减少,其年轻时期消费的边际效用上升,增加劳动供给得到更多的工资将变得更有价值,所以低收入者长期均衡的劳动供给出现上升;最终经济中低收入者增加的劳动供给抵消了高收入者劳动供给的下降,使得均衡的工资总额出现了一定的上升,见图1所示。
图1 不同改革条件下总工资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在图1中显示了上面的分析在动态演化路径上的情况,经济最初处于1986年的A点,如果不发生改革将按照最上面的演化路径一直增长到其长期均衡水平;在1997年进行了改革,经济由B点快速下落至C点,然后从C点开始再次按照新的演化路径进行增长;2005年的改革使经济从D点跃至E点,然后将沿着新的平衡增长路径进行发展。由图1可见,在1998年前后和2006年前后,会出现工资总额增长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就反映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工资总额增长率的影响,下面将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分析这种变化的定量水平。
四、养老保险改革对工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历年的中国分地区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增长率的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将从1995―2006年的数据进行综合考虑,为每一个年份设置一个时间虚拟变量,以1997年为例,当样本观测期为1997年时该变量为1,否则取值为零。
考虑如下的计量模型A:
twgr=α+β0GDPgr+β1CPI+∑2006i=1996γi?yeari+ε(8)
在计量模型A中twgr变量代表该地区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增长率;GDPgr代表该地区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CPI代表该地区当年的消费价格指数;其余变量为诸年份的虚拟变量。回归方程的结果如下,在回归结果中变量CPI没有通过t检验,统计上不拒绝CPI影响为零的结论,所以在计量模型A没有加入变量CPI。
表2 计量模型A的回归结果汇报
变量GDPgr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估计值0.59-3.755-10.463-19.804-10.215-8.743-4.65-8.832-9.491-6.571-6.007-4.109
标准差0.1411.3021.31.3271.3491.3261.321.2981.2911.3061.2981.31
t统计量4.19-2.88-8.05-14.92-7.57-6.59-3.52-6.81-7.35-5.03-4.63-3.14
从回归的结果中可以做出图2。在图2中横轴是年份,纵轴是工资总额增长率的拟合值。居于上方的曲线是由回归模型所拟合的工资总额增长率的拟合值,下方曲线是利用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计算的剔除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影响后工资总额增长率的拟合值。回归结果显示GDP增长率对工资总额增长率有显著的正方向的影响,剔除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影响后的曲线明显位于总工资增长率的拟合值曲线的下方。
图2中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地证实了1997年养老保险改革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增长率的影响,考虑剔除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影响后的拟合曲线,1997年之前工资总额增长率平均为8.16%左右,而从1997―1998年工资总额增长率下降为-5.09%,显著地下降了13.25%,这段时期内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由原来的15%上升到20%左右,可以计算出工资总额增长率对缴费率水平的弹性为-2.65。1999年后国有企业开始逐渐适应养老保险改革带来的调整,所以剔除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影响的工资总额增长率开始回升,在2005年增加到4.04%的水平。2005年末出台了《国务院2024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文件,2006年国有企业由于新政策的影响开始对总工资增长率进行新的调整,2006年工资总额增长率增加到5.93%,增长速度超过2005年的水平,从这个角度而言证明了2005年的改革对总工资增长率有积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反映出2005年改革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增长率的影响,下面考虑使用差异中的差分估计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利用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在2005年前后总工资增长率的变化来研究2005年养老保险改革对国有企业总工资增长率的影响。
图2 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增长率拟合值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于当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国有企业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而在其他类型企业中的覆盖范围就低很多。并且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在2005年其他企业总工资增长率为26.7%,2006年总工资增长率为26.4%;国有企业在2005年总工资增长率为9.7%,而在2006年总工资增长率为12.1%。国有企业在2005年前后总工资增长率发生较大的改变,而其他企业未发生显著改变,所以本文假定其他类型的企业由于覆盖率很低而基本上不受到2005年养老保险改革的影响,从而作为研究的控制组;国有企业职工基本上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改革前后受到明显的影响,其作为模型研究的试验组。
建立如下回归模型B:
gwgr=α+β1state+β2reform+β3state?reform+β4region+β5tax+β5type(9)
在回归模型B中,系数β3的估计结果就反映了以其他企业为参照,国有企业总工资增长率受到养老保险改革影响而进行的调整。由于在上面的回归中主要使用了两年的横截面数据,所以需要对那些存在地方差异的变量进行控制,主要有:(1)样本所处的经济规划区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我国分为四个经济区域,分别是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和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记为模型中的region变量,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地理情况有较大差别,所以需要在回归的时候对其进行控制。(2)缴费率(地区缴费率是地区养老保险收入和该地区应费工资总额的比重,记为模型中的tax变量,不同的地区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同而采用了有差异的缴费率水平,一般而言缴费率越高的地区总工资增长率水平也越低,存在显著的影响,需要对之进行控制。(3)统筹层次,记为模型中的type变量,当该地区为省级统筹取值为1,其余取值为零。我国养老保险在不同的地区采用了不同的统筹方案,在2006年实行省级统筹的有13个省区,市县级统筹有18个地区。)统筹层次不同对于企业缴纳的社会统筹费用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回归模型对这个因素也进行了控制。表3中给出了上述估计方程的回归结果,表格中括号内为估计系数标准差。回归结果中的常数项等省略。由于reform变量系数不显著,所以从回归方程中删除。
表3 2005年改革对工资总额增长率影响分析回归结果
变 量123
是否国有企业-0.107 -0.109-0.107
(0.011)(0.016)(0.011)
交叉项0.0220.0220.021
(0.013)(0.013)(0.012)
缴费率水平-0.275-0.245-0.392
(0.080)(0.082)(0.109)
统筹层次-0.013-0.008
(0.010)(0.011)
区域变量未控制未控制控制
样本数量124124124
表3中回归结果的“交叉项”就是式中β3的估计结果,这个结果反映了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2005年改革后相对于改革前工资总额增长率平均增长了2.2%,在表3所列出的3个不同的回归方程中,这个估计结果很稳定,而且是在单尾5%的概率水平上统计显著。通过差异中的差分方法的应用,本部分的研究结论从实证角度验证了2005年养老保险改革增加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增长率的结论。
五、研究结论
本文选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1997年和2005年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研究养老保险改革对工资总额增长率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力求客观全面地评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997年的养老保险改革提高了社会统筹缴费率水平,降低了劳动者的提供劳动供给的边际回报,劳动者将减少劳动供给;而且统筹缴费率的提高也减少了经济中的资本存量水平,经济中的总产出水平必然受到负面影响,从而经济中工资总额增长率将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2005年的养老保险改革增加了社会统筹养老金计发工资基数的激励系数,改变了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养老金水平,且改变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会对不同类型的劳动者产生不同的影响。计发工资的激励系数调整后,其对工资总额增长率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类型劳动者的反应的综合效果,数据研究显示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增长率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志刚,封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再认识[D].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4.
[2] Edward Montgomery,Kathryn Shaw,Mary Ellen Benedict.Pensions and Wages: An Hedonic Price Theory Approach[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2,(1).
[3] Barro,R.J.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103-125.
[4] 杨宜勇.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状况、发展趋势及其对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2-02-28.
[5] David De La Croix,Philippe Michel.A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Dynamic and Policy i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6] Jonathan Gruber.The Incidence of Payroll Taxation[R].NBER Working Paper,1995.No 5053.
[7] Morley Gunderson,Douglas Hyatt,James E.Pesando.Wage-Pension Trade-Offs in Collective Agreements[J].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92,(1).
[8] Diamond,P.National Debt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5,(60):1126-50.
[9] Martin Feldstein.Social 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5):905-926.
[10] Martin Feldstein.Tax Avoidance and the Deadweight Loss of the Income Tax[R].NBER Working Paper,1995.No 5055.
[11] Samuelson,P.Optimum Social Security in a Life-Cycle Growth Model[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5,(16):539-44.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Reform
on Wage Growth
Jun Yang,Liutang Gong
(1.School of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Peking University)
劳动合同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术进步偏向性;技能与非技能劳动;合意结构
作者简介:王林辉,女,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袁礼,女,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从事技术进步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要素结构视角下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NCET-12-08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技术进步方向及其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2CJY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融资偏好与技术进步方向的适配性分析”,项目编号:11SSXT006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3-0051-08
一、前 言
资本积累和劳动力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形成广泛共识,学术界普遍认定我国持续30多年来经济高增长主要源于资本和劳动投入。伴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要素投入需求增长,依靠要素量的增长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张已无法持续,生产要素约束日益凸现,人口红利效应逐渐消失,老龄化高峰已日渐临近,整个社会负担系数增加、劳动力成本增大以及劳动力供求矛盾将日渐突出。减少要素投入并优化结构成为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技术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使劳动力质量明显提升,如何优化劳动力结构并提高对产出的贡献开始受到关注。张国强等(2011)利用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和人力资本构成比重分析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认为人力资本结构的合理化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1]。朱承亮等(2011)利用C-D形态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时滞性,且人力资本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特征明显[2]。魏下海等(2009)依据分位数回归发现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影响,不同分位点下人力资本作用效应差异显著[3]。不难发现,劳动力结构及其对产出的作用研究更多关注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优化劳动力结构并探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合意值几乎无人关注,特别是技术进步发展的新趋势对劳动力需求结构影响的研究更是缺乏。近年来世界各国技术进步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明显有别于传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与机械设备投资日趋融合,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迅速发展引发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即蕴含前沿技术的机械设备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技能型劳动与之匹配,因而劳动力市场中呈现技能型劳动需求增加和技能溢价现象,使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分化加剧。宋冬林等(2010)发现技术进步发展增加了技能型劳动需求引发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进而使技能劳动更快发展[4]。王永进和盛丹(2010)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技能劳动供给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关系,发现二者关系受技能劳动供给临界值的影响,在低于这个临界值时,技能劳动供给会促进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而高于这个临界值时,技能劳动供给反而会抑制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5]。董直庆等(2011)构建了区分技能与非技能劳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技能偏向性视角考察技能需求增长、技能溢价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宏微观经济数据分析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大小及其波动规律,发现欧美国家技能需求增长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结论在我国也具有适应性,且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率呈现出W形波动规律[6]。
经济体是不同要素组合和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产出增长需要不同类型要素特别是不同层次劳动力。我们不禁要问,既有的技能劳动供给规模能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究竟需要多大规模的技能劳动?是否存在合意的技能劳动比例使产出增长质量更高。当前文献过于关注教育发展对劳动力质量作用的影响,对于技术进步新趋势特别是技能偏向性如何引发劳动力市场结构演变并未引起重视。本文认为,若忽视技术进步偏向性探讨劳动力结构问题,将可能出现较大偏差。因此,本文结合中国经济时序数据,利用技术进步偏态下双层嵌套CES生产函数,以可行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考察我国劳动力结构合意性及其对产出的贡献问题。本文的创新性工作在于:首次通过技术进步有偏性视角,以CES生产函数估计我国技能和非技能劳动的合意配比水平,判定当前技能劳动是否存在过度投资或供给缺口问题,认识劳动力结构对经济产出的贡献。
二、劳动力合意结构模型演绎
依据经济产出方程估计出各个参数值,代入到(8)中可估计劳动力结构对经济产出的贡献。
三、计量模型选择、指标设计和数据来源说明
我们借鉴Klump et al.(2007)的CES生产函数标准化方法[8],对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标准化。为估计模型参数,假定资本、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率满足BOX-COX变换,见公式(9)。
全国数据统一采用各省加总的方式获取,样本区间为1978—2010年。其中资本存量数据来自于张军等(2002),2005年后缺的数据采用类似方法补全。部分省份由于缺少固定资产形成总额数据,而统计年鉴已统计基本建设投资,利用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与基本建设投资数据的线性关系,通过回归系数方式利用基本建设投资数据拟合缺失年份的固定资产形成总额数据。全国劳动数据为各省份实际就业数据加总,资本和劳动价格采用资本和劳动报酬总额除以资本和劳动数量。1978—1992年资本和劳动收入份额数据来自《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1993—2004年数据来自《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2005—2010年数据来自2006—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中国统计年鉴》并没有完全按照资本和劳动分类统计,在计算资本和劳动收入份额时,将政府税收净额依据资本和劳动要素对经济产出贡献近似为2/3和1/3的比例划归资本和劳动。根据CHNS的微观数据,获取1989、1991、1993、2000、2004和2006年的大学及以上学历和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平均工资数据,作为技能与非技能劳动报酬数据。而对于其中缺失年份的数据,通过全国平均工资序列与既有的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工资回归的方法拟合获取。
技能劳动指标选取两个层面数据进行刻画,一是具有大学学历的劳动者存量数skill1,二是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数skill2。其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劳动者存量skill1的估计思路是,将1978年之前毕业所有大学生数作为技能型劳动的初始值,即基年1978年的数值,1979年技能劳动总数=1978年技能劳动总数+1979年毕业的大学生数-1979年退休的大学生数,其中1979年退休的大学生数等于1943年毕业大学生数(假设大学毕业24岁参加工作到60岁退休,1979年退休的为1943年毕业的大学生),其他年份数据依此类推。从业人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指标skill2数据,《中国统计年鉴》自1999年后统计了全国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数,而1999年之前仅统计国有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数。根据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的统计关系,拟合出缺失年份全国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非技能劳动数量用全国总劳动力数量减去技能劳动数量,进而再计算出技能与非技能劳动的收入份额。
四、中国劳动力合意结构及其对经济产出的贡献
借鉴Klump et al.(2007)的标准化系统法,基于四个方程采用非线性似不相关模型的可行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法(Feasible Generalized Nonlinear Least Squares,FGNLS)测算参数,结果见表1。
利用表1中的参数计算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结果如图1所示。图1分别画出了利用指标skill1和skill2测算的结果,以具有大学学历的劳动力存量数据skill1测算的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呈现递增趋势,而以专业技术人员skill2来测算的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在20世纪80年代呈下降趋势,但其后基本保持在0.05左右。二者的变化趋势虽有所不同但二者均为正,表明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假定得到一定验证。由于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劳动力市场中不同类型劳动力需求,因而影响劳动力的合意结构。依据公式(5)测算出我国宏观经济总体的合意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比重。其中,图2和图3分别是采用具有大学学历的劳动力存量数据和专业技术人员数据测算的劳动力合意结构,为形成对比,图中也画出了技能和非技能型劳动的实际数据。
图2显示利用大学生的存量数据测算的技能与非技能劳动比的合意值呈现指数增长趋势,从1978年开始一直到1990年,十几年的时间里技能与非技能劳动比的合意值基本相当,保持在0.6%左右。但从1991年开始通过平衡增长路径合意经济产出测算的合意值增速快于真实值,二者差距逐渐拉大。1991年合意值是1.5%,真实值是1.3%,合意值大约是真实值的1.15倍,到2000年合意值增长到了4.2%,而真实值仅为2%,合意值是真实值的2.1倍。2010年合意值达到16%,而真实值为6.1%,合意值大约是真实值的2.62倍。这显示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产出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对技能型劳动的需求逐渐增长,而实际技能型劳动供给却表现出明显不足,即技能劳动供求缺口变大。图3是依据专业技术人员测算的技能与非技能劳动比的合意值,也呈现指数增长特征。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的真实值还略高于合意值,但从1995年开始经济中对技能型劳动的需求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00年合意值是9.5%,而真实值仅为4.6%,此时合意值约是真实值的2.07倍。而2000年后经济对技能型劳动需求更大,2005年合意值显示技能型劳动与非技能劳动比应达到18.9%,而实际经济中的技能型劳动仅为4.4%,合意值约是真实值的4.29倍。到2010年,合意值估计结果显示实际经济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与普通劳动力的比重为33.8%,即从业人员中应有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比重约为1/3,但实际经济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却仅为4.7%,合意值约是真实值的7.19倍,这显示我国经济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口更大。可见,从两个表征技能劳动指标测算结果的差异来看,以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来表征技能劳动缺口更大,这可以解释从2004年源于珠三角继而蔓延至沿海地区的“技工荒”现象——经济发展对技能劳动需求快速增加而技能劳动的供给明显不足(王文明等,2007)[9]。劳动力合意结构的测算结果也显示,具有大学学历的劳动者也存在需求短缺问题。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现实经济为什么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或“知识失业”现象呢?我们认为,经济发展中需要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劳动者,大学生只是代表其中某些类型的技能劳动。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实施了高等教育产业化政策,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技能劳动迅猛发展且供给规模大幅度提高。但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就业岗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以及部分大学生的实用性技能、实践能力和经验相对缺乏,导致其就业出现障碍。同时,从合意劳动力结构走势上看,未来经济发展对技能型劳动需求将更大。相关人口问题研究发现,到2015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更加突出,劳动适龄人口减少使改革开放以来维持经济高增长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此,若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通过依靠劳动质量的提升来弥补劳动数量的减少,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提高实用性技能劳动供给优化劳动力结构。
依据公式(8),我们利用两种技能型劳动的指标进一步测算了劳动力结构增长率及其对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如表2所示。表2显示,采用具有大学学历的劳动力存量表征技能劳动,测算的劳动力结构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在改革开放初期为负值,但其绝对数较小,这显示劳动力的结构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反而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但自1986年开始,劳动力结构变化指标转为正向,且呈现小幅递增的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大。到2002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2%,之后一直保持在个位数。到2009年达到最大为8.1%,2010年又有所回落,对经济产出的贡献约为6.0%,即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劳动力结构的作用不足10%。这显示,利用具有大学学历的劳动力存量指标测算的劳动力结构,在自身逐年优化的同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递增。这主要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扩招政策下大学生规模的快速增长,改善了原有低层次的劳动力结构,促使劳动力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由制约转为拉动。但相比于资本和劳动力本身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劳动力结构的作用还不大,我们认为结果完全符合我国现实。表2也显示采用专业技术人员测算的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采用具有大学学历的劳动力存量数据测算的结果有所不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率在多数年份都呈现负增长,对经济产出的制约作用明显。劳动力结构为正向变化的年份只有1988、2001、2003以及2006—2010年,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不足1%。这表明,如果以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来衡量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结构对经济产出的贡献有限,这源于我国劳动力质量不高且劳动力结构不合理而使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基本结论
针对文献普遍忽视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问题,本文关注技术进步新形态下劳动力结构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利用技术进步有偏的双层嵌套CES生产函数,推演出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合意值,应用标准化系统法估计方程参数,测算出我国劳动力的合意结构。测算结果发现,技能与非技能劳动比合意值呈现指数增长且合意值增速快于真实值,技能型劳动供求缺口突出。采用具有大学学历的劳动力存量指标测算的结果显示,2010年合意值达到了16%,而真实值为6.1%,合意值约是真实值的2.62倍,采用专业技术人员指标显示到2010年,实际经济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与普通劳动力的比重为33.8%,即从业人员中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比重约为1/3。但实际经济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却仅为4.7%,合意值约是真实值的7.19倍,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口更大。利用具有大学学历的劳动力存量指标测算,发现劳动力结构得到一定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呈现递增走势,但数据也显示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10%。而依据专业技术人员占普通劳动力的比重来衡量我国的劳动力结构测算结果显示,劳动力结构对经济产出的贡献不足1%。综合表明,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增加技能劳动需求,技能劳动供给并未满足经济需求,在低水平值下劳动力结构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劳动力结构还有待优化。
参 考 文 献
[1] 张国强, 温军, 汤向俊. 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10).
[2] 朱承亮, 师萍, 岳宏志, 韩先锋.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J]. 中国软科学, 2011,(2).
[3] 魏下海, 李树培.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经验研究[J]. 财贸研究, 2009,(5).
[4] 宋冬林, 王林辉, 董直庆.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 2010,(5).
[5] 王永进, 盛丹. 要素积累、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占比[J]. 世界经济文汇, 2010,(4).
[6] 董直庆, 王林辉. 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化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吗[J]. 经济学家, 2011,(8).
[7] Peter Foldvari. Is There an Optimal Allocation of Skills? A Two-level CES Approach[W]. University of Warwick, working paper, 2006.
劳动合同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周期 就业 GDP增长率
经济周期与就业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
按照“谷—谷”法划分,将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至2012年的经济波动周期进行划分,结果表1所示。
从周期长度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平均每6.4 年发生一次,前三个周期时间较短,此后的周期长度逐渐拉长。从波动位势看,第二个周期波动位势最大,近两个周期的波动位势都在10%以上,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明显提高。从波动幅度看,第三个周期的波动幅度最大,其他周期变化不大,最近三次周期的波动幅度逐渐变小。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较大,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整体上呈收敛态势。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
1.就业增长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增长率(%)如图1所示。
2.GDP增长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如图2所示。
通过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GDP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化并不一致,整体上就业周期要滞后于经济周期,这是由于劳动要素从产出波动到就业的传导会经历一定的时滞。处于萧条时期的失业者虽然能很快实现再就业,但这种再就业很不稳定,很容易陷入再次失业,而使真正找到工作的时间延后,这中间的时间差造成了就业的时滞。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上,确实有部分就业者抱有骑驴找马的心态,一旦有了更好的工作立即更换,这样其实加剧了就业的波动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出波动对就业波动的传导能力会发生变化,在每一轮周期中就业波动与经济波动的数量关系也就不是一一对应的。
经济周期与就业增长机制分析
(一)影响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教育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1.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变化幅度较大,相比之下就业的增长率波动不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具有一定的顺周期关系。这种顺周期关系也意味着两者共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加大了。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也是人口大国,依靠必要的经济增长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无疑是经济工作中的重点之一。理论上,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但经济体、历史时期、政策的不同也会使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效应产生差别。这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及由此所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体制转轨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速的特殊时期,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扩张效应要受到经济系统之外的很多因素制约,这便是宏观经济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2.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技术进步会从一个部门率先开始,该部门应用新的技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带动经济发展。这个主导部门会影响与其相关的其他部门,带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主导部门不断更替。在这一过程中,技术进步是关键,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证明了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经济进步的不竭动力。社会分工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数量的增长都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技术进步通过带动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就业的作用。此外,技术进步还改变了就业模式,互联网与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就业时间与就业空间发生了巨大转变,越来越灵活的就业模式被应用于更多领域,购物、缴费都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3.教育与就业增长。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体力劳动,社会对脑力劳动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样的时代背景给劳动者指明了新的方向,即提高劳动素质才能找到价值更大的工作。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育和培训,只有当教育培养的劳动力在数量结构和质量结构上与经济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基本吻合时,就业才能处于良性发展状态,对教育的投入可以缓解高技术劳动者供不应求、低技能劳动者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失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因此,应调整教育结构以适应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以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经济周期波动与就业的关系
经济周期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可以通过总量关系和产业结构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总量关系。经典理论将失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待业人口多,就业总量一直处在供大于求的状况。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的人数和范围无法解释我国严重的失业情况。王诚(2000)认为,我国的失业特征是总量性失业,亦即“由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非充分就业均衡所引发的失业”。总量性失业是一种长期失业,劳动力人口增加后不会在短期内减少,总量性失业也是一种非自愿失业,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雇佣者会优先录用有资格、有经验、高技能的劳动者,激烈的竞争造就了一部分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找不到工作的劳动力,还有不愿意接受更低工资水平的待业者。我国目前的失业情况是由于总量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根源没有得到解决,这是一种长期现象,这类失业在不同经济周期中一直存在。
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总量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向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一产业中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的比例关系逐渐趋于合理。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撑,制造业能够吸纳大量就业人口。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太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可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从长期看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共同的变动趋势。经济增长是社会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体现,而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合理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之一,就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转移。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生产率大大提高,富余劳动力转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又使部分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吸纳了大批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产业间的收入差异、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差距,对就业人员有着不同吸引力,从而产生不同的就业导向,形成不同的就业结构。因此,加速调整产业结构是促进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国经济周期中的就业政策演变
由于经济周期中就业波动存在滞后现象,我国的就业政策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按照不同的时代背景及经济状况,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就业政策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劳动就业制度与其他经济体制一起,开始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牢笼。改革开放初期,就业政策的制定首先考虑到安置带来的待业人口,然后由外到内地促进创新,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就业模式,对新增劳资关系实行双向选择,全面促使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最终做到剥离企业富余人员。1980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了“三结合”就业方针以解决就业问题。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要把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出发点。自此,劳动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就业政策与劳动制度同步,企业雇佣行为逐步市场化。
(二)市场经济初期的就业政策
1994到1999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政府在就业工作上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下岗职工和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和登记失业率达到改革以来的第三次高峰,下岗职工的数量迅速增加,年均增长率超过40%,城镇实际失业人口和失业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且隐性失业率极高。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就业,包括“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三条保障线”的建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等。这些政策多是临时性的,用以缓解当时的就业压力。
(三)现阶段的就业政策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就业政策目标逐渐清晰。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的就业政策正式出台,主要包括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合理匹配劳动力与就业需求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减少失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政策。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就业带来冲击,中央提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我国自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采取的具体办法,主要包括职业培训、岗位创造、中小企业扶持、创业扶持、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开展创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就业机会、改善创业环境、残疾人就业保障、积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问题等。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导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旧不乐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仍是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结论
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受经济增长、技术变革、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很大。本文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和就业问题进行了理论和机制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总体上看,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是大致对应的,但就业周期有滞后性。我国的就业形势面临诸多压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扩大就业的根本举措,提升劳动者素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应对失业问题的长期解决之道。把握我国所处的经济周期对就业政策的制定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茹,王朝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李瑞娟,夏青,蒋志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
上一篇:阿里山导游词500字
下一篇:关于日月潭的导游词2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