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学生》是由孟繁华老师主编的,七个章节中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案例,使作为母亲和教师双重身份的我不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也给予我深深的启迪。
第一章中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一文,以一个家长忐忑又期冀的心情将自己的至爱——刚刚步入小学的孩子,交给社会,交给学校,“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当我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学校,那份难以言表的心情,原来恰恰是千百万家长共同的心声,又由张晓风这篇文章一一道出,久逢知己的畅快与感动湿润了双眼,一瞬间教师的身份又令我感到有种荣光在内的沉甸甸的责任。
第三章中端木的《我以性命担保她行》一文中写到,自信、自觉又努力学习的女儿,在国内学校,因“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等一句句刀刀见血的话,摧毁的自信全无,直到有一天女儿迟疑的说出“爸,我厌学了……”作者写到“我明白错不在女儿,是什么让她苦苦挣扎到高三,却突然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她曾经是一个多么快乐和不甘人后的女孩呀……”这一问如一记重锤敲击在身为老师的我的心上……而到了美国学习的女儿又怎样呢?起初来自女儿的邮件“大量的单词听不懂,所有的计算、作图都用计算机,我都不会……”,而不久,似乎奇迹发生了,好消息不断传来,女儿竟然开始申请大学了。我们一起看看老师们推荐信中的话吧:“她对细节和微妙的语法差别有敏锐的目光,能成功地记住新词汇并创造性地运用……学习期间,我发现斯蒂芬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具有同情心。她总是努力认真地完成作业。她在数学和解决难题方面有显著的特长……她能适应高水平的大学学业,我以性命担保她行……”同一个孩子,不同的老师,天壤之别的评价和影响!作为老师,看到此,真能不反思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吗?
第四章中海伦.摩尔斯拉《优点单》一文,在上课爱说话的马克长大当兵战死越南的葬礼后,家长拿出一样东西交给被邀请前来的老师手上,马克的父亲说“这是马克死时他们在他身上找到的,我们想,您认得它”,那是曾经打开折合过多次的两张笔记本纸,那是全班同学列出的马克的优点单。前来参加葬礼的马克的同学们围上来,查克、玛丽琳、维基…… “我想我们都保留着我们的优点单”“我的也还留着”“我随时随地带着它”……一张小小的优点单,给学生一生怎样的激励与影响呀……
从教27年了,每逢大大小小的节日,都会收到来自曾经或现在学生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祝福,这些饱含真情的祝福,多是起因曾经的一件小事甚至是我说过的一句赏识的话,给了当时正处于迷茫无助中的学生以温暖和鼓励。很多场景很多话,自己都已淡忘,但它却牢牢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并伴随温暖他们一生,甚至在人生低谷、在重要转折点,给他们自信和前行的力量。
本书中一个个案例,27年大大小小的亲身经历,让我深感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价值所在。教学工作是教育,更是服务,是为国家、民族的未来服务,是为千百万个家庭和亿万个孩子的幸福和前途服务,它要求我们服务者——老师,不仅要有知识、文化,有诲人不倦的情怀和能识千里马的慧眼,更要有无限的爱心、耐心、包容心,这一切的实现与表达,最好的途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赏识。赏识,可以是一个眼神,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但都需发自真心。来自真心的赏识,是最好的教育,而最好的教育,是心与心的相遇和对话,是智慧的成长,意味着生命的丰富,奇迹的发生,世界的美好!
以赏识之心对待学生,享受被赏识这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是身为人师的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