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校本课程计划{汇总5篇}

文化苦旅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11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5分钟。

校本课程计划范文第1篇

一、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通过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配合,培育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初步养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初步具有中国心理、世界眼光、传统体认、现代意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基本理念

新六艺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称之为化育思想。

化育思想是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中华民族优良人文传统为依托,并批判借鉴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教学论、课程论,由此探索构建的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核心信念是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文化成的理念。《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注释云: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先哲们的这些论述,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文化成理念的基本内涵,成为我们化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因此,化育思想,我们也称之为化成教育思想。它是以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知识为教育内容,以化育为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基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化育思想要求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关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注重培养学生关注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生存状态,勇于献身民族复兴大业。

三、课程基本结构和性质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包括新诗教、新书教、新乐教、新礼教、新科教、新武教共计六门课程。

小学新六艺课程的性质属于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由涪陵城区教育办公室主持,涪陵城区六所小学共同参与研究和开发。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与中国传统六艺教育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但绝不是复古。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要求,对中国传统六艺教育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应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更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课程基本要求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总的要求是:突出人文关怀,强化传统熏陶,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崇尚创新,德艺双修。

小学新六艺各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新书教课程:设置书法课,改进写字课教学,强化中国书法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小学语文和艺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书法审美意识和初步的书法审美能力。强化书写技能训练,开展必要的书法常识教学;在硬笔书法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毛笔书法教学;在学习楷书的基础上,重视行书的学习;在临摹的基础上注意体现学生个性;在字迹工整的基础上讲求字迹协调、美观。书法教学要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书法不仅在书法课(写字课)中教学,还应该在美术课中加以引导。要发挥书法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书写和欣赏过程中受到书法美的熏陶,以书品培育人品。

新礼教课程:设置礼仪课,加强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新文明风尚教育以及现代礼仪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品德课教育。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批判吸取中华礼教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乡情和爱国情感,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情感基础。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精神,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认知基础。知行结合,以礼仪行为作为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实践,以礼修德,以礼立人。

新乐教课程:开设乐教课,加强和改进音乐教育。开展声乐和器乐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演唱能力和演奏技能,每个学生会演奏至少一样乐器(含竖笛或口琴)。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与新诗教、新礼教、新武教等学科的结合,拓展学校艺体教育,弘扬中国教育传统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念,以乐成人。

新武教课程:开设武术课,拓展体育课教学。弘扬中华武术传统,培养学生尚武立德,机智勇敢,拼搏进取,强身报国。新武教应与新礼教紧密结合,以礼习武,以武修德;培养学生武术活动爱好和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每个学生掌握适合小学生的武术基本功法和拳术、器械套路十套。

校本课程计划范文第2篇

1、乒乓球是一项趣味性极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充满情感的比赛,欢乐与绝望,喜悦与悲哀,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每一场比赛,魅力无限的乒乓球早已进入世界上成千上万人的生活当中。它深深地吸引着热爱运动的人们,经常练习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增强大脑的灵活性及应急性。

2、乒乓球校本课是以乒乓球项目(乒乓球入门技术及结合技术、提高技术、基本战术)为练习的主要手段。通过乒乓球选修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乒乓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该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鉴赏水平,推进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3、学生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使其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比赛方法,通过基本技术学习和裁判实践,使学生具备组织一般性比赛的能力。

校本课程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学校发展计划校长支持性环境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则是一套从国外引进的比较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联系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正确地履行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职责,为新课程改革营造一个适宜的管理环境,去统领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软肋——新课程改革需要寻求一个支持性的管理环境

较之以往,新课程改革的确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当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了一定深度,触及到学校的文化、制度、管理理念等深层次问题的时候,教师们就会感觉到无奈和无助。教师们迫切需要一个为他们提供开放的、自由的,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的管理环境。然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软肋就是一个从制度层面、从学校整体出发的管理良性环境没有先期建立起来。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也能够对原有的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做局部的改革,但显然这样的做法是被动的和辅助性的。解决这一软肋的关键人物在于学校校长。校长必须为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支持性管理环境,这对校长来说是一个新挑战。

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关注点在哪里?何为校长应为之事?这些问题应引起校长足够的重视、思考和正确定位。校长应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主动者,去统领全局,去寻觅和建立一个能从学校整体上,从制度层面上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学校管理环境。学校发展计划无疑是一个可供校长选择的较为理想的选项。

二、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适合并能够支持新课程改革无论是在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同背景,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其底蕴和渊源是一致的。

两者所处的层面不同,但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显然,前者对于后者是一种根本性的支持,能为后者提供一个适宜的良性的管理平台,一种安全背景,一种自由氛围,一个制度支撑,一种生长的“土壤”。这正是前期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所缺失的,是许多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寻觅和建立的一个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而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是可以在学校发展计划的技术及理念引领下建立起来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

三、新课程改革应成为学校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关注点——校长要制定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

总体上说,旧的管理理念及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管理层面引入了学校发展计划。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必然要把新课程改革作为一个热点来关注,从而制定出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一)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过程中,校长必须明确和处理好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从学校管理学角度来考查这两者关系的话,学校发展计划引发的学校管理改革必须承担起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性管理环境的历史使命,即在学校发展计划下学校能形成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通的全局性的管理制度、工作平台、文化背景,去正面服务新课程改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主动统领和倡导新课程改革,使校内形成一种新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必须将新课程改革纳入视野。一方面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全过程中必须深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另一方面,不能将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割裂开来,学校发展计划不应是充当一个被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角色,而应该做新课程改革的主角,将新课程改革主动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计划当中去,从学校整体层面去规划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二)既然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发展计划就可以也应该要有意识地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策略、行动纳入到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使这两者同步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在学校发展计划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上,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任务加以体现,并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得以落实。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目标体系去构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去推进新课程改革。比如,第一步可以是建立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一致的学校管理制度,第二步是围绕新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抓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第三步回到课堂上来,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要在学校发展计划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宜于新课程改革的自主管理机制——校本管理机制。所谓校本管理是指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是学校组织有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并根据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校本管理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学校的管理是否立足于学校的根本,从学校的本色出发,进行自我管理;二是学校是否有能力、有权力、有责任进行自我管理。学校发展计划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等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第一个问题,同时也对第二个问题提出了匹配性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学校能从学校的本源出发,从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出发,从学校的条件、问题和特色出发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学校的本源是什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什么?学校的发展条件和问题在哪里?学校需要如何定位?学校需要配备怎样的教师?培养怎样的学生?诸如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过程很好地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形成校本课程,开展校本研修,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管理。(四)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

校本课程计划范文第4篇

一、“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释义

“课程管理”是指有关部门(或机构)、人员对课程的各个运行环节所采取的规划、指导、决策、监督、协调等措施,包括对课程生成系统的管理、课程实施系统的管理及课程评价系统的管理等。[1]240“课程管理”强调对既有教育制度和课程体系的维持,借助行政权力对学校、校长和教师进行自上而下的管控,更加强调“课程管理者”的权威地位。[2]而在“管理观”下,涉及的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审定、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乎完全由课程专家和课程管理者来完成,学校只需按照“课程管理者”所划定的权限照章行事,对课程相关事务作出整体安排。校长和教师对于“课程管理者”提出的教育理念、课程政策、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要忠实地认同和执行,较少被赋予或享有进行课程调整、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权利。“课程领导”是课程领导者发挥影响力和信赖权威,促进成员彼此合作,落实课程发展的行为和历程。[1]257“课程领导”作为“课程管理”概念的发展,强调对既有教育制度和课程体系的变革与创新,是行政权力拥有者、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课程利益相关者合作进行课程决策和创新的过程。[2]其中每一个课程利益相关者都是课程的领导者,均拥有课程创生的权利和责任。“课程领导”尊重课程利益相关者在课程实施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尊重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引导他们参与课程决策和课程建设与开发,进而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课程实施过程。可见,“课程领导”更体现了权利的分享,强调政府行为与专业行为相结合,使得决策过程更加民主化,凸显内驱力,学生受到了更多关注。

二、实行“课程领导”的政策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开始前,我国大陆地区的课程管理始终处于中央统一管理的高度集权阶段,课程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地方和学校鲜有参与课程管理的权力。基于国家发展需要和当时的历史条件,为保障教育质量、方便管理与评价,国家出台并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具有很强的指令性,要求地方和学校“忠实执行”,课程实施是自上而下逐级推行的过程,学校处于被动执行国家课程要求的位置上。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过分统一集权的弊端逐渐凸显,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省、市(地)、县、乡分级管理的职责如何划分,由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决定”。此后建立了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度,打破了一版教材统天下的局势。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体现了“中央—地方—学校”分散管理的课程体制的逐步过渡。2001年,第八次课程改革中的国家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打破了运行几十年的课程管理体制,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标志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正式形成。“三级课程管理”作为制度设计,标志着国家对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体制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他们不再是课程简单被动的执行者,而是允许“创造性地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即地方和学校可以根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状况以及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生需要等,决策如何把国家课程方案转化成具有一定地方和学校适应性的有效课程实施方案。“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中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种课程形态,并无高低、主次之分,但地方和学校所具有的课程建设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肯定。这意味着地方和学校不仅可以在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范围内进行相应的课程管理和决策,并可在国家划定的课时空间中,组织发动课程利益相关者进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规划和开发,以反映并满足地域文化特色和学校的课程实际需要。三级课程管理不仅能把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精神充分落到实处,还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和适应了我国各地和学校极大不平衡的实际状况。三级课程管理体现了课程权利的分享,推动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向“创生取向”,课程决策的主体更加多元,注重倾听各种利益相关人士的声音。此外,在学校课程中教师拥有更多机会,能够把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经验运用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之中,进而全面激发他们创生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可见,课程管理权力的逐级开放,能够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为“课程领导”的实现营造了制度空间、自律和自主空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变忠实执行课程为自觉创生课程,使得“课程领导”成为可能。

三、实施“课程领导”的现实困境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推行,虽然在制度上给予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要求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权力和责任,但在实施中仍有待完善。

(一)学校课程规划权需实质性落实

由于传统的管理观念和工作惯性,绝大多数地方以“指导”为名,出台了省、市、县义务教育和高中的“课程指导方案”。其中,对于普通高中课程规划的“指导”直接集中到了省级教育部门,具体指导学校每一学科应开设哪些课程模块,导致国家直接赋予高中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成为虚谈,最终改革的进步意义演化为从改革前的全国一张课程计划表发展为改革后的每省一张课程计划表,每个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特别是学生发展需要规划设计课程的改革指向基本落空。

(二)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能力有待提高

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发现,一些放权的地方学校虽拥有了一定的课程规划和建设权力,但长期以来由于校长和教师并未接受过系统而专业的培训,有关课程规划建设的基本知识、技术方法和有关策略较为薄弱,导致学校的课程规划依据不足、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够、对学生的适应性较弱等问题,反而影响了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发展。在教育部组织的多次调研中发现,一些校长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规划学校课程是自己的应然责任,也不知道如何把国家课程方案转化成学校的课程方案,不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开发……上述问题均反映了相关人员对自身课程角色与功能的定位模糊、专业能力和行动力的匮乏。

(三)考试评价制度一致性有待提升

我国的考试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以高中课程改革为例,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国家课程方案规划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并为高中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预留空间,引导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但高考方案仍总体上坚持统一性考试的原则,即“统一的考试科目设置+统一的考试内容+统一按分数录取”的模式,导致各地特别是学校不得不把国家赋予的自主规划学校课程的权力放置一旁,继续跳进“跟着高考走”的圈套,“以考定教”。综上所述,如果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仍以较大的历史惯性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如果与学校利益攸关的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还没有完全跟上,如果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尚有较大不足,真正意义的“课程领导”将难以发生。

四、实现“课程领导”的有效路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推进遇到一些发展瓶颈,如一些地方和学校的改革动力不强、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薄弱、课程实施水平不高等问题越发凸显。但在总结15年间取得的成绩和改革经验时发现,“课程领导”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有着重要的贡献,可作为改革纵深发展的着力点。上海市于2010年启动了“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得到了51所学校和1个区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该项目以学校课程计划编制、学科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课程评价等方面为切入口和突破点,把课程实施的主导权交给学校或区域,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规划、建设与实施。这一项目的顶层设计和实施体现了“课程管理”向“课程领导”的转化,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唤醒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形成“领导共同体”,激发其可能的创造性,使其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力量,实现课程改革自上而下推进与自下而上创生的互动。北京市海淀区借助“翱翔计划”,在14所小学尝试开展“学校自主排课”的试验,极大激发了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一所学校都在主动尝试适应本校实际需要的课程设计和规划,教师团队协作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应用。此外,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学校能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的专业特性和重要性,通过大学-中小学伙伴协同,主动聘请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引领和评价诊断,实现“课程协商”的多方对话交流;一些学校意识到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改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更应该扎实到教学中去,通过尝试探索新型适切的教学设计与方法、学习与评价等促进教学与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否认,传统的“课程管理”为课程提供了秩序和一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如学校被置于服从和执行的位置,缺乏民主和自主发展的动力,多元的课程诉求声音被无视,长此以往改革注定是机械浅薄或消极应付,甚至失败。学校是见证课程改革实现与否以及成败与否的场域,只有充分激发学校的内驱力,相信并尊重学校的创造能力,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专业发展支持,形成主动参与改革的动力机制,才能引发深度改革并走向成功。因此,为实现学校的“课程领导”,当务之急是在“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和考试评价制度配套改革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赋权”和“增能”两大策略。

(一)赋权:课程改革深化的外部保障

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实现多层面课程领导的运行系统。省、市、区、学校、班级等各级课程场域利害与共的持有者,应践行各自合乎法理的角色,协同合作,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设计最适合的课程,高效完成课程发展的专业任务。[3]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步建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课程自,学校具备了实现“课程领导”的制度条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贯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同时,按照地方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为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具体方案,开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合理地实施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与此同时,应充分信任学校,把国家赋予学校的权利真正放归于学校,激发校长和教师的潜能和创造力,鼓励他们面向学校现实和需要、基于共同愿景对课程教学进行合理规划并自主决策,相信他们对教育和课程有正确的理解和实施能力。此外,根据深化课程改革的形势需要,可以考虑进一步解放思想,下放更多的课程自,鼓励学校进行更为大胆的改革创新与实践尝试。例如,允许学校突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壁垒,在课程整合维度探索学校的课程规划与设计;允许学校创造性地达成国家制定的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对有关学科中意义相关的内容进行统整,避免学科课程间相关内容的简单重复,增强课程的纵横联系,提高课程实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

(二)增能:课程改革深化的内部动力

校本课程计划范文第5篇

记者从主管此项工作的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实施新课程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课程设置学校有了自主权

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实行一级管理,即由教育部颁布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课程计划,规定中小学课程的门类、开设的年级、每一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及周课时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齐课程和开足课时。因此,中小学的课程基本上均为国家课程,学校根据统一的课程计划即可编排课表,安排教育教学活动。

据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作慈介绍,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一级课程管理变为三级课程管理,也就是说,中小学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国家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在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各门类课程,但是教育部仅规定这些课程应在哪个年级开设和各门课程在九年总学时中的比例范围,而不再具体规定各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和周课时数。地方课程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开发和设置的课程,供本地区学生选择学习;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和设置的课程,供本校学生选择学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占总学时的10%左右。

综合课程品德科学是必修课

据钟作慈介绍,新课程计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传统的分科课程,如语文、外语、数学之外,增加了综合性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其中,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以及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都是将原思想品德、社会综合在一起;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是将历史、人文地理综合在一起并增加了有关社会知识;初中的科学课则是将原先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程综合在一起;而艺术课是将原音乐、美术综合在一起。综合实践活动则包括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这些课程都是以前中小学所没有的课程。

据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必修课。

小学英语暂停读写先练听说

新课程计划充分体现了北京特色,钟作慈介绍,新课程计划给予了“外语”特别的关注,教育部提出外语可以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也可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根据北京市两年的课程改革实验情况,特别是考虑到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新课程计划规定自今年秋季起全市均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外语课,外国语学校和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用地方课时安排,供学生选修。此外,北京市教委还在中小学进行多语种教学的实验,并在外教、教材、建立友谊学校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钟作慈告诉记者,从一年级起就开设外语课程,最担心的是如何处理外语与母语的关系,如同时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和英语字母极易使学生产生混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新课程计划规定在小学一二年级英语先不进行字母的读、写,而是进行听、说练习,使学生逐步建立英语的语感。

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两门课也受到重视,在新课程计划中,这门课被单独设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内,北京市教委鼓励具备条件的区县和学校利用劳动教育基地和信息技术中心等机构和场所,集中使用课时,集中进行教学。

毛笔书法每周保证一课时

新课程计划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要把写好硬笔字作为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在小学三至六年级要利用地方课程课时安排毛笔字教学,每周一课时。而关于“预防艾滋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安全和自救互救教育”等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

作为新生事物,如何设置和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成了许多学校首先面对的“难题”,对此,钟作慈告诉记者,新课程计划规定,学校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既可开设与国家课程相关的选修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也可开设时事政策教育、国防、环境、人口等专题人,开设有关本地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内容的专题研究,还可开展校、班、团等集体活动,开展校外社团、俱乐部和兴趣小组活动。钟作慈特别提醒,在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不要盲目跟从,看到其他区县和学校开发什么课程,自己也一定开发什么课程,既力不从心,又脱离学生实际。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变成全体学生必须同步学习的课程,而要在设置少量的全体学生必须统一修习的课程之外,更多地设置可选修的课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

教师培训照本宣科必须革除

作为教学的直接组织者,教师对课程计划的最终落实起着关键作用。钟作慈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分科课程教学相比,新课程计划对教师的数量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一些综合性课程以前没有教师教过,需要广大教师进行知识的大量更新;而随着外语等课时的增多,教师的数量将变得紧张;以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是两支教师队伍,现在都面临着转向承担“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教学的新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而“照本宣科”、“满堂灌”等违背教育科学规律的做法更是必须革除。今后的教学方式则更加多样,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法都鼓励去尝试。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