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767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1分钟。
校内实习计划范文第1篇
100校计划
1.概要
100校计划于1994-1996年,由信息处理振兴事业会和财团法人计算机教育开发中心实施。该计划在近100所实验学校中导入网络的先进机能,使得学习活动具有高度的能动性,也使国内外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连接并利用数据库等成为可能,谋求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思考力、表现力。实践证明,这个方式超越了传统学校教育框架,并且验证了基于网络开展校际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计划项目简单介绍
100校计划实施的主要项目如下。
合作学习的“全国发芽地图”:该项目是参加实验的学校学生在全国范围内通过观察各个地区南瓜种子的发育的不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有关气候和地形等方面知识的计划;
“酸雨调查计划”:把环境问题作为全国性问题,进行全国性调查;
“网络通讯名单”:为了信息交换,参加实验的学校教师、学生和事务局成员建立“网络通讯名单”,作为将来信息交换的“试金石”。
新100校计划
1.概要
100校计划作为通商产业省推进信息化的具体举措,在发挥了因特网在教育中利用的先导作用,并切实推动了因特网在教育中的利用的同时也形成和遗留了很多课题,特别是以下课题:①在教育领域如何有效运用因特网进行国际交流,推进国际化?②为了普及因特网,如何在地区展开有效的活动?如何进一步促进因特网在教育中的有效利用?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化和网速的高速化,如何在教育领域更高层次地利用因特网?为此,以“国际化”、“地区展开”、“高度化”为核心项目,从1998年开始启动并实施了新100校计划。
2.主要计划项目的简单介绍
(1)“国际化计划”主要包括以下计划项目:
利用因特网进行国际交流的计划;
因特网教室;
亚洲高中生因特网交流计划;
Me and Media计划的展开;
参加KIDLNK;
翻译支援体制;
设置有关海外教育机关的窗口;
参加海外调查和国际会议。
(2)“地域展开计划”主要包括以下计划项目:
展开地域性的教育网络利用的实证活动;
教育网络的现状和相关状况调查。
(3)“高度化计划”主要包括以下计划项目:
用于教育的通信系统的运用实验;
定点观测资料、数据的共同利用计划;
现有数据库(资源库)的利用;
有障碍儿童对因特网的利用。
3.关于“利用因特网的国际交流实践”(国际化计划)的说明
(1)目的:进一步扩展新100校计划实施的Me and Media计划。Me and Media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因特网深入研讨媒体的各种意义、媒体的重要性、媒体的创造性以及媒体对学生自我形成(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问题。另外,在Me and Media计划基础上,本计划要进一步加强在欧洲广泛实施的ESP(European Schools Project)计划,在国内扩大实验校的范围。
(2)对本计划进行评价的项目:①关于媒体的认识;②向国内外展开。
(3)内容:在日本,由同志社国际中高等学校、京都橘女子高等学校等8所学校参加;在欧洲,在原有的挪威、瑞典、荷兰、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基础上,鼓励更多的国家的学校参加进来。在所有参加的实验学校开设论坛,用于交换个人信息和信息交流。只向参加学校公布。在网站上参加校所交流内容。
100校与新100校计划的成果
从1994年100校计划启动到新100校计划结束的5年中,从初期的两个目标(实现主动性学习和实现超越教材、教室制约的开放合作学习),到后来的向国际化、地域化展开的技术与教育层面的高度化的追求。这两项计划的实施为推进日本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起到了重大的意义。
1.对国家政策的贡献
100校计划和新100校计划的实施,对日本的教育信息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100校计划的展开,儿童网络计划、以文部省为中心开展的对网络设备的配置以及利用的研究等相继展开,使得日本30个地区1076所学校装备了高速通信网络,118所学校连接了光缆,在全国教育界营造了教育信息化的氛围。可以说,100校计划的实施,使得日本中小学引入因特网的时间表提前了。100校计划的实施,还加深了文部省与通商产业省及自治省等日本政府机构间的协作,为在中小学普及教育信息化作了扎扎实实的工作。1995年1月,在100校计划开始实施之时,日本文部省了“关于推进为适应多媒体发展的文教政策”,同年2月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本部发表了基本方针,之后,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课程审议会于1996年也作了在中小学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报告。100校计划为这些教育改革计划、经济对策的实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2.从点到面的延伸与深化及对学习的改变
因特网导入初期,只有少数的教师和学生自己使用,并且茫然不知所措。随着100校计划与新100校计划的实施,开始了地区间的交流,随后,又开始了国际间的交流。因特网不再仅仅是用于收集信息的机器,而成为收集、信息和共同学习、共同调查的媒体与工具。
3.人才的培养
100校计划与新100校计划实施的5年中,培养了大批的网络教育专家。其中不乏比企业技术工作者具有更高水平之士。他们不仅能管理学校的网络系统,还能够指导企业的技术工作者。这些人才无疑是日后日本教育信息化开展的栋梁。
校内实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 城市轨道车辆工程 校外实习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163-03
一、概述
2010年6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教育部第一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方向成为试点专业方向之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我国的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提高,其中校外实习则是该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1]
校外实习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与实习基地建设相匹配的实习模式、实习课程内容体系、实习教学方式、校外实习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在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下,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校外实习建设不断深入,需要进一步建设提高校外实习基地教育质量和内涵。本文即根据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的现状,总结目前该专业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本专业实习基地现状等条件,提出了针对本专业校外实习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其他相关院校相关专业校外实习提供借鉴。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校外实习现状
目前,我国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各地相继成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以培养专业的车辆工程人才。而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主要依靠各整车制造及运营企业,且基地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2005年1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现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成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共同成立国内第一家以专门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3]学院在成立10年左右的时间里,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构建了校企战略联盟的办学机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体为基础,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师资、产学研基地,为教学实施、教师挂职锻炼、科研和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提供支持。形成三级的校企联合机制:校企之间的、领导之间的宏观调控;各系与分公司之间专业交流;专业课教师与现场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这种校企战略联盟的办学机制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持续运作提供了机制保障。[4]
(二)依托产学联盟,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列特色校外实习基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校外实习基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自主研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近年来学校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紧密合作,建设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实习基地:车辆分厂维修保养基地,目前承担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大部分的校外实习;上海地铁龙阳路基地,基地目前承担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学生基础实习的任务;九亭大修实习基地,目前承担着车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任务。
(三)创建了教师企业挂职机制
学院借助校企合作办学的共建平台,把教师挂职锻炼作为培养教师的一项制度,有计划的分批派遣教师前往地铁公司挂职至少半年以上。目前为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共有12人次教师进入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挂职锻炼。通过挂职,使教师将现场企业工程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三、目前校外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校外实习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机制保障和完善的硬件条件。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的具体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企双方密切合作,且无任何先例可供遵循,存在较大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要进行大量的摸索实践。
(一)传统的实习模式制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实习通过不同的实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实习模式。如城市轨道交通认识实习多采用传统的“参观型”实习模式,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实习则主要使用“跟岗型”实习模式,这些传统的实习模式受企业安全因素的考虑,学生绝大多数在实习中仍然为“参观者”,无法真正成为实习的“实践者”,极大束缚了校外实习的发展,无法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实施的内涵建设需要。
(二)现有校外实习基地内容体系亟待优化
针对已建成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实习基地,初步实现了校外实习基地的目标体系规划,以及针对目标体系的内容规划。但随着基地建设的推进,以及基地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还必须不断探索,进行基地实习内容体系的优化。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是实习基地的另一重要功能。实习基地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场所,还必须使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现有实习基地内容规划中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应内容,亟待完善。
(三)现有师资队伍无法深入进行校外实习环节的学生指导工作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虽然拥有一支学历、年龄、学缘结构较好的师资队伍,且专职教师全面参加了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的挂职锻炼过程,对现场工程应用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胜任针对现场特点进行校外实习的设计、管理工作,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只能辅助指导校外实习环节,而无法深入的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因此现有师资队伍很难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校外实习环节的需求。
综上分析,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校外实习不但在实习模式、实习内容、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存在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卓越”人才的培养。
四、解决方案
通过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调研及分析存在问题可知,以城市轨道车辆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目标为引领,突破现有“参观型”和“跟岗型”实习模式,真正使学生进入“实践型”的实习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存在的瓶颈问题,项目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
(一)整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已有及在建实习基地资源,构建多层次的实习模式,从而形成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全新校外实习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根据其培养目标经过不断优化,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实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认识实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实习三个层次的校外实习课程。首先从目前已有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深层次实地调研,总结各自在发挥实习功能方面特点,从而进行各类实习模式、实习内容、可容纳实习人数分析,得出各实习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结果。对目前三个层次的校外实习课程,进行对应的实习模式研究,构建多层次的实习模式,研究在学生低年级实习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实习中,如何在延续“参观型”实习模式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实践型”环节,增强学生的实习兴趣及感性认识,而针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的专业实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认识实习及生产实习,需要着重研究及设计出专用的实习场地、实习工器具、实习设施及设备,建立学生真正能够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践型”的全新校外实习模式。
(二)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为导向,着力打造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校外实习内容体系
城市轨道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内容体系的构建主要贯穿于校外实习的整个过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实习内容体系的设计首先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为导向,并针对企业各实习基地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实习内容体系的优化。在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实习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认识实习中,以原理性及验证性的内容为主,而在高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生产实习中,除设计企业实际操作的技能型内容外,还需着重设计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及实施将有助于学生综合利用多门专业课的多个知识点,培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最终优化及完整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内容体系。[5]
(三)以提升教师工程应用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师资队伍建设方法研究
在校外实习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需要对学校教师进行培养,以适应校外实习环节的指导。拟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已有的企业挂职锻炼机制,让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去企业了解工程应用知识,并不注重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无法进行全程实习指导的旧机制,而项目研究则使教师以实际工程应用及实践动手能力为导向,以适应在新的实习模式及实习内容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企业实习指导的需要。其次,需要将企业专业工程人员引入校外实习指导环节,同时在企业导师的选择上,研究将企业“创新工作室”的首席研究员队伍引入教师队伍,以满足新的实习内容设计性及创新性的需要。通过这两方面校外实习师资的培养和补充,最终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校外实习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五、总结
城市轨道车辆专业校外实习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受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管理模式、实习内容体系、校外指导教师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明确其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除了进行实习基地建设外,还需细致进行所对应的实习模式、实习内容体系、实习教师培养等多方面的建设,以达到卓越人才培养的需要。
[ 注 释 ]
[1] 黄诗君,阳林,章争荣.工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习新模式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2-55.
[2] 方守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4):134-135.
[3] 方宇,师蔚,柴晓冬,等.校企联合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187-188.
校内实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企业学习课程;轴承制造工艺与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33-02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学科知识爆炸性发展的背景下,产学研深度结合,创新“校企联合培养”办学模式,既是当前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潮流,更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和有效途径。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进入大众化且面临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的关键阶段,按照教育部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部署,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既需要形成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更需要学校专业特色与企业行业特点,重构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方案和建设教学资源。“卓越计划”班企业学习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组织,既是深化“校企联合培养”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更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本文以《轴承制造工艺与设备》为例,阐述我校机械类“卓越计划”班企业学习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机械类“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
作为面向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基于校企联合培养“卓越机械工程师”的需要,我校机械类“卓越计划”专业确立和实施了特色鲜明的“3+1”人才培养模式。其办学思路是:依据“工程形成”的规律,以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吸收具有企业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机械专家参与,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所谓“3+1”模式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累计三年时间在校内重点学习基础理论和训练基本技能,累计一年时间深入相关企业强化工程能力和提高工程素养,并依据机械类专业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构成及其形成规律,按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模块分别制订培养方案。
企业学习模块的设计和教学组织是“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我校机械类卓越班按照“分阶段、递进式”培养的需要,探索和实践了简称为“三五八”的三阶段企业学习模式。安排在第三学期的企业学习Ⅰ:技能操作岗位学习(0.25年),旨在通过合作企业各个技能操作岗位的见习和实践,体验操作技能的应用和提升,熟悉机械装备的功能应用与结构组成,了解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与制造工艺等;安排在第五学期的企业学习Ⅱ:技术服务岗位学习(0.25年),旨在通过参与合作企业生产车间或生产线上的工艺编制、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等技术服务环节,进一步掌握产品的加工制造工艺,熟悉车间级生产的技术与流程管理,了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等;安排在第八学期的企业学习Ⅲ:产品开发岗位学习(0.5年),旨在通过参与产品改进设计或新品开发项目的系统化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力,并在企业和校内导师的联合指导下,拟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并完成所有设计和撰写任务。
二、企业学习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思考
根据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的要求与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企业学习环节的教学任务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岗位见习和生产实习。除了要真正在操作岗位、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岗位上体验、训练和提升技能操作、技术应用的工程实践能力之外,还要系统地培养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在企业学习阶段,不仅要提供多种实践岗位和保证足够的实践时间,还要加强知识梳理、技术指导和总结提炼,以便帮助学生更多地体会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的,实践是如何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交叉融合又是如何提升工程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的。
在累计一年的企业学习中,我校机械类专业“卓越计划”试点班培养方案在三个阶段均分别设置了相应的企业学习课程,这些企业学习课程成绩的获得将和企业学习成效共同构成企业学习阶段所必须修满的学分。在企业学习Ⅰ期间,开设《机械制造装备及应用》、《机械工程相关标准》;在企业学习Ⅱ期间,开设《先进制造技术及应用》、《机械工程项目管理》;在企业学习Ⅲ期间,除了结合产品开发岗位的企业学习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之外,将紧密结合“卓越计划”实施合作单位的不同特点,开设专业类必修或选修课程。
全面正确地理解企业学习课程的内涵,需要从课程类别、课程内容、开发主体、实施主体、教学组织等维度进行分析。从课程类别看,虽然在一般高校的课程建设项目分类中,它是属于校企合作课程,但又有别于一般在学校实施教学过程的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从开发主体上看,校企合作课程是吸收企业和行业专家参加研讨,但以校内教师主导为主;而企业学习课程的开发应是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主持。从课程内容上看,企业学习课程的设置、课程名称的拟定、课程内容的选择等,一定要是在满足“卓越计划”机械类国家标准、学校标准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企业学习阶段的目标和要求,并紧密结合“卓越计划”实施合作单位的不同特点,进行知识点的遴选、课程体系的构造和课程资源的建设等。企业学习课程的建设及其教学进程的实施,亦需要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共同商讨、共同协作完成,既发挥校内导师基础理论较为扎实和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优势,又要发挥企业导师在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在教学模式上,与传统的在校内课堂上实施教学的校企课程不同,企业学习课程更多的是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进行讲解,围绕学生正在参与设计制造的零部件、产品对象的资料收集、内容组织、资源建设来教学分析。
三、《轴承制造工艺与设备》的开发实践
按照“卓越计划”的开放式校企合作培养理念及实施要求,我校专门针对“卓越计划”试点班对企业学习课程进行了立项建设,要求结合合作企业的工程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合作企业将成为共同的课程开发及教学实施单位。《轴承制造工艺与设备》就是根据我校机械类“卓越计划”试点班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安排,由校企双方的指导教师团队合作开发的企业学习课程。该课程共40学时(2.5学分),目前作为选修课特为在轴承生产类企业进行企业学习Ⅲ的机械类卓越班开发和开设。
为了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和加强校企合作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轴承制造工艺与设备》的开发采用了“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方面的策略。“走出去”是指校内指导教师利用柔性进企业或参与卓越班企业学习指导等方式,到轴承制造类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技术服务和生产管理,丰富实际经验,增强工程素质,积累教学素材,提升创新能力。“请进来”是指吸收和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参与本课程的教育改革研究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并聘任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技术人员任兼职授课教师。通过校企双方专家的共同研究、共同开发和共同实施,取长补短,团结协作,为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课程体系构建与内容组织方面,该课程以滚动轴承的生产流程为主线,围绕轴承的结构设计与生产工艺、轴承加工设备的结构及其应用、轴承的使用及其寿命等进行展开。《轴承制造工艺与设备》的课程体系共分为8个专题,分别为轴承基础知识(3学时)、轴承材料及其选用(3学时)、滚动轴承的性能特点及结构设计(3学时)、滚动轴承的制造装备与生产线(3学时)、滚动轴承的典型生产工艺(6学时)、滚动轴承的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3学时)、滚动轴承的拆装、使用与维护(3学时)、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与故障诊断(3学时)、特殊轴承制造技术(3学时)。另外还设置了3个实训项目,分别为滚动轴承的拆装、清洗与防锈处理(3学时)、滚动轴承的精度检测与性能测试、滚动轴承的疲劳试验与失效分析(3学时)。
在课程素材积攒和课件制作方面,基于“工学结合”育人理念,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坚持以实践应用为主、兼顾基础理论知识的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对本课程的教学素材进行了收集、梳理和提炼,并由双方导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分工协作,共同制作了一套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轴承制造工艺与设备》课程的教学实施也是根据专题讲演内容的不同,由校企双方的导师团队合作完成,其中,理论性偏强的专题教学由校内导师主讲、企业青年技术人员辅助,实践性偏强的专题教学由经验丰富的企业高工导师主讲、校方青年教师辅助,而3个实训项目则全部是由来自企业一线的负责组装、测试和质量控制的工程师及其助手完成,校方导师则协助组织和参与实训。
《轴承制造工艺与设备》的开发、开设与教学实施效果表明,依靠多媒体课件和真正的企业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知识建构的载体空间。借助于真正用于工业化市场的零部件实物和设计图纸、工艺过程卡、质量控制书等文件资料,同时得益于特点鲜明、风格各异的校企双方导师的精彩讲演,进而为在企业学习的机械类卓越班学生全面营造一个极具现场情境感的体验式教学环境与培养氛围。
参考文献:
校内实习计划范文第4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教高函[2011]17号)、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批准号:粤教高函[2012]123号,项目编号:201237)、2012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3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017-02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而目前我国工科毕业生普遍存在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专业面狭窄、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下、所学知识陈旧等问题。有研究表明,尽管中国社会对工程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但大量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暴露出我国工科毕业生竞争力不足。为破解工程教育水平不高的问题,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石油化工特色的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占学校全部专业的三分之二,工科专业办的如何将直接体现学校的总体办学水平,所以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工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于2008年开始在部分工科专业探索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2011年向教育部申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并获得批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成为二个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从2010级学生开始实施卓越培养计划,目前已进行了二年时间,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采用“3+1”培养模式,即大学4年的前3年在校内学习(在校内学习的3年也有校内、外的工程实践),第4年完全在企业学习(包括毕业设计),其中企业学习阶段(1年时间)最关键。企业学习不是简单的实习,而应该是“学习”“实践”,应通过1年时间在企业的工程训练和工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达到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企业学习阶段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方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式,培养方案应包括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计划、师资配备以及管理与考核办法,而且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20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已完成了企业课程、企业实训等企业学习内容和顶岗实习等,毕业设计正在进行中。在企业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以便进一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一、企业的支持力度是企业学习阶段的关键
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企业学习阶段实行的是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就企业而言,其目标是组织生产、追求利润,并没有培养学生的义务,而且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它们并不希望学生长时间在企业学习;就学校而言,希望学生在企业得到很好的培训,希望企业在学生实习所需的技术人员和物质条件上给予大力支持。为破解该难题,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充分利用学校原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公司、与国内三大石油企业关系密切这一有利条件,通过拜访企业高层,让企业高层明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可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后备人才,从而取得企业高层的理解与大力支持;通过走访校友遍布的广东省内三大石油企业的分公司,利用校友们在企业的突出表现现身说法,得到了省内各大石油企业的全力支持,相继在中石化茂名公司、中石化湛江东兴公司和中石化广州炼油厂建立了国家级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制订行之有效的企业培养方案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前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利用学校为实施“卓越计划”在省内各大石油企业搭建的平台,专业教师相继走访了中石化茂名公司炼油分部、化工分部和中石化湛江东兴公司的电气车间和仪表车间,与车间领导和技术骨干探讨了“卓越计划”实施的具体方案,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专业和车间指定了专门的负责人,制定了定期进行协商和沟通的机制;在车间技术人员全面了解实施“卓越计划”的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专业和车间相关人员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重点探讨了如何制订企业培养方案,企业技术人员就目前石油化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电气和仪表工程技术人员,该如何按初级工程师规格要求来培养学生,企业能为学生培养提供哪些条件进行了阐述,经过共同探讨,制定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企业培养的初步方案;考虑到毕业学生不可能全部在石油化工、化工类企业就业,专业负责人与实施“卓越计划”的广州东芝白云菱机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和茂名市自来水公司等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对初步方案进行了修正,形成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企业培养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实施“卓越计划”企业所能提供的条件,根据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继加以改进和提高,是完全可以达到“卓越计划”企业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的。
三、规范实施企业培养方案是达到“卓越计划”目标的保证
1.企业课程的无缝衔接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开设有“控制仪表及装置”“电气控制与PLC”“DCS/FCS/SIS系统原理及应用”和二门选修等五门企业课程,这些课程在校内也同时开设。如何有效衔接这些课程的校内教学内容和企业教学内容是一个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通过与车间沟通,专业教研室和车间各指定一人来负责其中一门课程的教学,课程在同一学期里开设,校内部分先进行,企业部分则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为了衔接教学内容,专业教研室要求在该门课程开设前一个学期由负责的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完成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讲义等教学文件,并提交专业教研室进行讨论修订,定稿后再要求负责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环节的设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计。原则上,校内教师重点讲授课程的理论部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则以案例式教学为主,重点讲解生产实际中正在使用的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安全联锁系统和集散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常见故障分析等内容。开设企业课程的另一难题是难以选取合适的教材,教材中案例往往与企业的生产实际不相符,为此企业课程先以讲义为主,同时专业教研室要求负责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进行总结,共同编写教材,由学校立项资助出版发行。20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试点班已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了全部课程的教学,由于准备充分,规划周密,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教材出版也已列入工作计划之中。
2.强化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突显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躇而就的,需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因此企业实践安排有认识实习、课程实训、顶岗实习、企业调研与创新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各个环节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和达到怎样的目标都进行了具体规划,要求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都明确各个环节的作用和目标,确保他们在环节实践内容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达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比如《仪表技术综合实训》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学生已学过常规仪表的基本知识,对仪表的工作原理已有较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设了上述实践教学环节,经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决定该环节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拆装常规的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调节阀,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二是搭建一个简单压力控制系统,完成系统的接线、调试和运行,培养学生使用常规仪表、接线和进行系统调试等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其他同学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结束语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年多的时间,通过与企业的通力合作,除毕业设计环节还没有完成外,其他企业培养计划都已顺利实施完成。由于各环节及环节内容设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置合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基本达到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Z].
[2]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3]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
[4]李书伟,刘绍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
[5]黄锋.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8).
校内实习计划范文第5篇
传统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特别是卓越计划的推行,更是对教学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卓越计划为契机,正视目前教学管理的不足,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缺陷,提出了几个方面的改革方案,以期为高校优化完善教学管理模式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卓越计划;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同时又有大批企业缺乏高新技术、工程技术类人才。工科毕业生缺乏实际技术操作能力,其他专业学生缺乏理论运用能力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认识。基于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成为了高校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家对此也是十分重视,为了培养具备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促进经济繁荣进步,教育部于2010年提出了卓越工程计划,促进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力求改变我国高校重理论、重课堂、重灌输的教学模式。虽然卓越计划针对的是工科专业,但是其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高校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育管理模式改革途径,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缓解就业压力和填补人才缺口,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后备创新人才。
一、卓越计划概述
(一)卓越计划的含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于2010年6月共同完成。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教育部启动了卓越计划这一重大改革项目,对纲要精神加以贯彻实施。世界经济工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界的需求以及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带来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迫切需要。高等院校以培养创新能力强、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的,以接轨国际发展、适应未来需求为导向,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实际,构建优质合理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卓越计划实施的主要目标。同时,教育部制定了五条措施指导各大高校卓越计划的推行。卓越计划的实施核心在于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在相关会议上也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主要针对学生在校内外学习阶段的侧重点。校内阶段,学生们在强化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应当摆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安排的核心位置,促进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摆脱被动吸收知识的状态。对于进入企业的实习阶段,学校更应该加以重视,将毕业实习落实到位,避免毕业设计杜撰的情况发生,以促使学生真正学习到企业的技术和文化,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卓越计划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项新的举措将推进高校将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管理的目的。此计划的实施,挑战了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
1.卓越计划强调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首要任务,这是任何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推行必须要秉持的原则。不论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发展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都要把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以育人为本,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围绕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具备适应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卓越计划提出了新的教育质量观念,这也是推进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目标导向之一。卓越计划采用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那么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制定标准也应当适应当前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也就是说,高校教育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要能满足社会需要,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也要同时适应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
3.卓越计划是系统的、完整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以此为契机,高校也应开始改变过去相对单一的管理模式,以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教育理念,探索出一套适应性强的新型的管理方法。现今社会,科学急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技术日益复杂,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需要深入了解这一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将要从事的行业所需,在教育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并进行价值引导,通过人文熏陶,使学生懂得专业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引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重视。由此可见,卓越计划的实施,对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目标定位转换,改善高校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克服教育教学中理想倾向性严重,推动教学管理理念转变,促进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一)教育目标不明确,倾向学术化
毕业生们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这与教学管理重科学重理论、轻技术的学术化倾向是分不开的。国际上大多院校都重视培养工程师,培养有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而我国则大多重视具备深厚理论知识的人才,认为只要理论扎实,技术问题也可迎刃而解。学生们甚至认为具备理论,作为办公室指挥研究人员比实际操作技术更高等一些,直接导致了一批又一批理论知识过硬而毫无操作能力的学生进入社会,企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也在进一步扩大当中。
(二)教学管理模式单一,缺乏适应性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评估标准以及安排授课人员等环节,基本是由某个专门的部门办公室独立完成,并实行自上而下的直线式管理,强制执行。同时缺乏完善配套管理机制,政策不能宣传,一线人员咨询无门,更无从进行监督、评价和反馈,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更是缺乏交流和协商。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行政人员并不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素质和能力培养需求,他们通常按照行政命令和国家要求,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统一的考核方式,但这种不与实际相结合、跟不上时代需求步伐、内容陈旧、结构呆板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追求个性的现代高素质人才的。
(三)课程设置重理论,缺乏职业性
教学管理部门对于课程设置适应某种具体岗位能力要求并不重视,职业所需知识分散,内容重复严重。例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管理学、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等等课程中都会讲到,工商管理系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听到三遍以上,而对于实际案例的接触反而偏少。虽然现在高校对于实践课程已经有所重视,但是操作部分内容缩水、形式单一、缺乏新意,依旧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通病。毕业实习也是采取学生自行安排的模式,实践单位寻找困难加上学生自身的能动性缺乏,学生们实习报告抄袭现象严重,完全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学工作评价系统形式化
教学评价系统在新形势下已经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许多学校引进了先进的考评方式进行操作,学生们也可以参与到评价体系里发表意见和观点。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未变的情况下,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完善配套的反馈评价机制,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通常也只是作为信息的收集者。评价时,主要使用定性方法,定量指标少,评价结果往往也得不到落实,评价者最后丧失积极性,应付了事。学校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一线教师和学生们的真实建议和想法也反馈不上去,这样的评价难免流于形式,无法发挥作用。
三、卓越计划背景下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转变教学管理观念
国家大力推行卓越计划,是针对工科类工程师的培养计划,也是高校实行教学管理模式革新的绝好机会。要使卓越计划的目标落到实处,学校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管理观念,面向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需求,与时俱进。传统教学管理观念比较机械化,注重历史传统、经验积累,以及对名校管理的盲目借鉴,缺乏对现代管理方式的合理运用。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应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国际教育先进理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引入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用于教学信息管理和教学事件决策以及监控反馈。
(二)制定合理教学计划
卓越计划目的在于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传统的教学计划由教学职能部门依照统一大纲制定,显然不能满足卓越计划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计划制定的合理性。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以学生为本,重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现真正适应岗位要求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就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合理安排,在保证课程教学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学校可以根据课程性质每学期安排一到两次的实习,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安排在校内或校外进行。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校内进行实际账目手工操作,旅游管理专业可以联系旅游社或者酒店进行校外实习,市场营销专业的路则更广,短期销售、市场调查都是职业技能培养和理论知识运用的机会。
(三)建立适宜的教学管理组织
卓越计划背景下,学校的教学管理注重实际操作,与社会企业紧密结合,也涉及到与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合作,以及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问题,传统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需要引进更多专业人才方能解决这一问题,建立高效的教学管理组织成为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好的教学观念、合理的优良的教学计划,需要由有效的组织制定、贯彻和执行,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卓越计划试点的许多学校为了贯彻实施好这一计划,专门成立了培养计划指导与审核部门,同时负责联系沟通有关的各个职能部门,充分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运行。学校的整体教学模式改革也可适当借用这一方法,在各个方面保障教学管理组织的重新构建,例如保证在队伍中引入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力量,给予决策、建议、监督的权利不受阻碍,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管理良性高校运行。
(四)构建实用的教学评价制度
卓越计划背景下,教学评价考核系统的革新也是刻不容缓。教学管理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水平、学习成绩以及教材评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核应当增加一些定量指标,例如教学中实际案例分析、实际技能模拟操作、实践环节跟进所占的比例适当提高。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应该改变过去单一以试卷、论文作为考核的方式,形式和内容需要多样化,特别是注重对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学分考核。例如,改变过去毕业实习的学分随意送的做法,加强对毕业实习的指导和监督,导师、学校和实习单位都参与评分,以利于学生利用毕业实习机会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教材评审力度需要加大,改变过去几年都不更新教学内容的局面,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与具体行业接轨,避免教材内容空洞、过时,不具备应用价值。
(五)运用校企合作机制
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强调与社会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学生的毕业实习落到实处也是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在这一点上,卓越计划实行的“校企共建”模式值得参考。在教学管理中,可以让企业更多参与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把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学生生涯各个阶段的实习,并因为实习成绩的优秀可以直接进入相关企业就业。同时通过这一机制,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实现。例如,可以聘请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作为学生导师,或者作为客座教授进校为学生作系列讲座;也可以加强教师与专家的互动,并创造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的机会,使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具备一定的从业经历,更好地为学生授课。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的完善度更高,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所以高校教学管理也必须与社会要求同步,才能为社会输送有用之才。卓越计划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目的,进行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强调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人才教育参考企业要求,企业参与教学培养。高等院校当以此为契机,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完善专业教学内容,形成一套适应社会需要及行业需求的教学管理体系,造就一大批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毕业生就业和社会人才缺口问题。
参考文献:
[1]汪泓.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03).
[2]黄金莲,龙飞,莫艳云.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10,(09).
[3]程文婷.“卓越计划”背景下教学管理体制优化研究———基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02).
[4]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07-09.
[5]王天宝.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模型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1).
上一篇:校企人才合作工作计划{集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