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旅馆业平安创建工作计划{推荐5篇}

笔尖下的温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747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0分钟。

旅馆业平安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faoman”为你整理了这篇文体旅局2024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4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天宁区文体旅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大明星城市”建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体育和旅游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区文体旅局高度重视、科学调度、强化责任、统筹兼顾,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工作。

(一)“细心”巡查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疫情初期,按照相关要求,全区网吧、娱乐场所、健身中心、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全部暂停营业。持续对文体旅行业企业进行巡查,积极指导关停行业单位充分利用关停的有利时机,全面排查安全生产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二)“贴心”服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对照省、市、区相关通知精神,帮助复工企业细化防控措施,联系防控物资,指导企业日常消毒、建立员工病假报告制度,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并对已经复工的文体旅企业进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检查,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三)“暖心”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多次召开文旅企业座谈会,深入了解我区文化旅游行业实际困难,全面统计辖区旅游企业疫情期间受损情况,及时发布省市关于支持文旅企业应对疫情防控期间经营困难相关政策,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企业诉求,争取省、市级扶持资金共计160万元。同时制定出台《天宁区支持文旅发展促进旅游消费的八项措施》,打出支持文旅发展促进旅游消费的“组合拳”。下发文旅行业补贴67万元,发放天宁文旅消费券171余万元,促进旅游市场消费升温,增强文旅企业发展后劲。

二、整合资源,推动文旅融合纵深发展。

(一)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准确把握天宁全域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全面启动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与委托单位江苏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密切配合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全域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着力突出天宁全域旅游发展的特色优势,规划精品旅游路线,为我区全域旅游发展明确方向。

(二)聚焦文旅重点项目。一是积极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焦溪古镇、舜山小镇两个项目列入2024年江苏省重点项目,黑牡丹文创园、牟家文农旅等6个项目列入市重点文旅项目,截止到10月底完成投资额8.19亿元。二是积极推进文旅资源品牌建设。挖掘特色文旅资源,依托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购物中心、天宁寺等文旅资源,青果巷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列入省级试点,成功申报江苏省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三是积极推进旅游厕所建设。2024年度天宁区申报旅游厕所建设计划6个,其中乡村旅游厕所建设计划2个。积极组织7家单位的15个旅游厕所进行申报,目前9个完成预审,待A级旅游厕所的统一验收测评。四是积极向上争取符合申报条件的重点项目及文旅专项资金。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项目获扶持资金40万,同时获2024年度中央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30万。

(四)开展系列文旅活动。举办2024天宁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相约花开”第十七届中国杜鹃花展倒计时300天活动、“龙城夜未央·越夜悦天宁”夜生活节系列活动。同时,积极谋划摄影比赛、美食大赛、焦溪古镇形象宣传及logo设计全国征集活动、戏曲巡演季等多项参与性强、关注度高的特色活动,策划筹备2024年第17届中国杜鹃花展以及2024天宁凤凰岛半程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让文化旅游节不仅是文旅形式上的融合,而是真真正正融入到市民和游客心里,推动更多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相互转化,充分发挥文旅叠加综合发展优势。

(五)开展天宁区文旅资源普查工作。今年我区被省文旅厅列入试点区开展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在市文广旅局的大力支持下,区文体旅局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明确普查片区和重点点位,收集资料内容,充实数据填报,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普查任务。

三、惠民工程,共享文化体育发展成果。

(一)公共文化服务不停步。一是创新公益培训、公共文化服务。上半年,因疫情影响,我们改变工作思路,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线上文化培训、线上文化服务,依托新媒体平台向外输送天宁声音,传递正能量。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提供公益课程培训、讲座、欣赏50余期,选登文化作品200多件。青果Fun的红色青果电台、青果直播间和微信公众号等街道、社区、社会公益组织在线平台,有针对性地让不同年龄、职业的受众倾听历史的声音,文化的传承,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建设“阵地达标、功能齐全、发展均衡、运行有效”,具有天宁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活动阵地为目标,聚焦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成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以区馆总馆为中心,镇、各街道分馆为基点,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延伸,把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辐射到基层,丰富文化服务产品,提高供给能力,保障全区群众均享公共文化的权益,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目前天宁区形成了由1个区文化馆总馆+7个镇(街道)分馆+121个村(社区)文化馆服务点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三是公共文化服务次数再上新台阶。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大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至三季度,提供公共文化服务460万人次

(二)精品创作,突出主旋律。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突出本土化,不断探索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新途径,推出了一批有天宁和时代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歌曲《运河放歌》获评第十四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三)公共体育服务,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一是统筹推进惠民体育工程建设。为进一步营造全民健身氛围,今年,我区利用城市规划、体育重大项目、重大赛事等契机,加快健身路径、智能步道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拓展场地设施建设渠道,并科学利用土地,扎实推动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至10月底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67平方米,居全市第一。二是不断丰富群众体育活动。成功举办2024年天宁区全民健身嘉年华活动、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展示、五人制足球比赛、钓鱼比赛、羽毛球比赛等赛事。三是探索体育融合。在青龙医院建立“体医融合”健康管理新模式——慢性病运动康复干预,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及健康水平,今年计划试点75位志愿者,目前器材已验收、医务人员已开展培训,现已开展全面测试。四是国民体质测试工作。突出大众健身科学指导,加快推进群众体育科学化进程,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今年完成了950名志愿者的测试工作。

四、聚焦文化遗产,扎实推进保护利用工作。

(一)全面摸清文保单位现状。天宁境内现存文保单位82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21处,市级55处。另外,天宁辖区内还有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67处。区文体旅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把文物安全工作作为保底工程来抓,又当作系统工程来做,局里组织全体人员对全区文物状况进行了拉网式摸排和调研。一是以调研消防安全隐患为契机,通过全面摸排文物建筑内私拉乱接电线、堆放易燃物、违规使用明火等情况,了解各文保单位状况;二是以调研文物主体建筑结构安全为契机,通过全面摸排文物建筑受自然因素风化、剥蚀、虫害影响等状况,文物建筑主体结构、材质、形制以及附属物受损情况等事项,了解各文保单位状况;三是调研人为因素破坏文物建筑内部结构为契机,通过全面摸排文物建筑的外观、周边环境、建筑物使用情况等事项,了解各文保单位状况;四是以调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通过全面摸排运河两岸及其与大运河联通的所有支流两岸的文物,了解各文保单位状况。

(二)完善文物保护长效机制。在全面调研摸清文保单位、文物建筑状况的基础上,撰写了《天宁区文物安全调研工作报告》《天宁区文物工作调研报告》。进一步深化天宁区文物安全巡查管理机制,改进巡查台帐。以高质量考核为契机,推进目标考核制定。建立文物管理不到位的通报机制,将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常态长效化。

(三)完成天宁区第三批区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评审工作。在前期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富有保护、传承价值的非遗资料,通过进一步摸底筛查,最终核定传统体育、传统美术、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习俗、传统中医中药、传统技艺(生产、生活)、传统技艺(食品类)7大类28个新增区级项目,新增传承性保护人47名,并于今年7月进行了集中授牌;同时组织区29个非遗项目参加第五批常州市非遗项目的评审工作。

五、加强监管,确保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稳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搭建工作班子,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其他人均为成员的“天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细化方案体系,明晰职责清单。制定并印发了《常州市天宁区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转发《常州市文广旅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明确专项行动整治范围和检查重点,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到责任科室及具体工作人员,力求专项整治行动有支撑、工作有抓手。

(二)在强化宣传力度上下功夫。把安全生产宣传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在企业微信群、QQ群等宣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消防知识,日常安全常识,安全生产事故警示等,做到走到哪里安全生产就宣传到哪里,使得真正的“安全”深入人心。以4-5月的“春风行动”为契机,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组织召开文旅企业、餐饮行业复苏与安全管理座谈会,宣贯疫情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发放宣传海报100张,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悬挂、张贴、发放、展览,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在加大督导建章立制上下功夫。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检查等方式,对文体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排查,截至目前文体旅局牵头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已开展检查100次,出动检查人员200余人次,检查文化和旅游企业共400家次,排查安全隐患12条。主要有:4家娱乐场所证照不齐、擅自经营的情况,已配合市执法支队当场责令关门停业、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情况,部分旅行社台账资料不健全等情况,目前均已通知相关单位按照要求做好整改工作。区文体旅局在狠抓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的同时,结合我区工作的实际,在研究适应我区文旅单位特点的工作上下功夫,专门研究了领导决策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运行保障机制、预警监控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查督导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等文物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2024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进文旅融合

(一)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天宁文旅融合发展蓝图。为塑造“高质量的旅游明星城市”,抢抓天宁区划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期,顺应旅游新环境、新常态、新趋势,加快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升级,助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为抓手,完成我区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二)坚持品牌建设,打造多元化文旅节庆活动。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体育为纽带,举办好第17届全国杜鹃花展及环岛路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打造文化品牌。持续开展运河畔文旅节、“锦绣天宁宴”美食节等活动,让天宁的文化和美食成为旅游明星城市的独特标签。组织、参与重大旅游节庆和旅游会展活动,开展与境内外旅游机构、旅游组织的合作交流,组织开展全区旅游形象对外宣传推介活动,打响天宁文旅品牌。

(三)紧盯重点项目,持续推进项目进度。有序推进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做好跟踪服务,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投资计划。

二、丰富文体惠民活动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天宁区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优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运行,新建“秋白书院”2家以上,精品创作节目2个,文化惠民巡演8场次以上,举办好“文化旅游节”“社区天天乐”“送戏、送电影、送综艺”等惠民活动。

(二)完善体育惠民服务举措。规划设计东青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施全民健身路径提升工程,更新及新建10个以上村(社区)健身路径;建设一批二代智慧健身路径示范点;开展全民健身体育嘉年华活动,包括登山、自行车骑行、趣味运动会、皮划艇体验以及篮球、足球、游泳赛事等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

持续开展文旅市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持日常巡查和企业自查相结合,推进监管关口前移,加强安全源头隐患排查,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常抓不懈、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同时,对检查和督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问题清单,立即采取措施,限期进行整改。督促责任部门要进行跟踪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资金,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整改,确保文旅市场平稳运行。

旅馆业平安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县共接待各类香游客29.24万人次,同比增长22.4%,完成年度计划的51.5%;旅游综合性营业收入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年度计划的51.1%,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

(一)三江旅游公司(含山景区)旅游接待保持稳定增长。截止目前共接待游客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9.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和12%。

(二)星级宾馆接待能力稳中有升。上半年,宾馆共接待4.52万人次,综合性营业收入达268万元,同比增长10%;宾馆共接待3.92万人次,综合性营业收入达226万元。两家星级宾馆客房出租率稳定保持在60%以上,总体接待情况呈现较好态势。

(三)旅行社业务发展迅速。汇点三峡国旅门市部截至目前共组团51个,累计接待人数达810人,旅游总收入达49万元。宜昌旅行家国旅门市部截至目前共组团29个,累计接待人数281人,旅游收入20.1万元。

(四)节庆活动提升人气。在荷花镇举办的庙会节期间,共吸引各类游客1.5万人次参与,庙会节已经成为我县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以争取上级支持为动力,全面启动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抢抓我县整体纳入《湖北省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与控制性规划》的机遇,狠抓规划的编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是投入60余万元,聘请省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风景名胜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山风景区重点地段控制性规划》,今年4月10日顺利通过了由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组的评审。二是完成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片调研报告》并上报给省规划编制组。经过多方努力,我县生态旅游建设、地质文化建设和旅游交通建设等一批项目纳入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怪石坡旅游公路项目、灵龙峡旅游公路安保工程项目和鹿苑寺旅游公路项目等三个旅游交通项目资金已经到位。另外,分别申报了山和灵龙峡景区重点建设项目、两个省级“农家乐”示范户建设项目、荷花镇省级旅游名镇创建试点及望家村、董家村省级旅游名村创建试点项目,争取工作进展顺利。

(二)以盘活旅游资源为切入点,强力推进景区改革步伐。引进龙潭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按照法律程序拍卖收购原浙东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资产,接管龙潭河风景区旅游开发经营权。公司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把龙潭河景区打造成以岩溶山水生态旅游为主体、宗教文化为内涵,集蝴蝶鉴赏、洞穴探奇、山崖历险、科普修学以及拓展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区。景区建设分三期完成,2009年计划投资700万元,完成太清洞改造、拓展培训基地、旅游购物广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三)以优化综合服务为落脚点,努力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指导宾馆完成了三星级改造,目前进入试营业阶段;积极为民政园四星级宾馆兴建工程做好前期各项服务工作。积极指导荷花镇创建省级旅游名镇及望家村、董家村创建省级旅游名村工作,目前已完成一镇两村的地形图测绘工作,进入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和分步建设实施阶段。

(四)以“生态旅游”为吸引点,掀起宣传促销高潮。一是组织各旅游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暨2009年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向省内外旅行社和游客重点推介了山、灵龙峡景区及垭丝服饰等旅游特色商品,增加了我县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二是组织旅游企业积极参与荷花镇庙会节,利用特色节庆活动平台,对周边县市客源市场进行了产品推介。三是认真抓好媒体促销,加大与市内各大媒体合作力度,对旅游网络进行全面改版,开展常规性的旅游线路宣传和资源推介,增强知名度。

(五)以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为基本点,扎实推进行业管理工作上台阶。一是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与旅游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与公安、工商、卫生、质检、消防等部门加大节前检查力度和频度,督促旅游企业强化险患排查整改,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实现了旅游安全零事故的预期目标。二是认真抓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下发了《进一步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通知》,要求星级宾馆实行入住客人体温检测制度和健康询问跟踪制度,旅行社要做好组团出行和地接团的游客健康登记制度,严防疑似流感游客入境,细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严把“入口”关,确保流感不因旅游途径在我县传播。三是深入开展旅游行业“优质服务年”活动,宾馆开展了首届中式铺床技能大赛,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员工服务水平,进一步塑造了旅游企业良好形象。

(六)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坚持一手抓旅游业务,一手抓党建工作,做到了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平衡发展。一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努力方向,为全县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认真抓好党员服务承诺、“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继续开展对向峥珍的捐资助学活动。上半年已为其捐资1200元,下半年学费1200元已在支部民主生活会上向党员干部发出倡议,现已全部捐献到位。捐资1万元支持荷花镇苟家垭村新农村建设,同时我们还两次与村两委班子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先后赴宜昌晓峰和荷花天福庙进行考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发展信心。三是强化机关自身建设。按照自身建设抓队伍,强素质,实现规范化的思路,进一步加大了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坚持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一批充分反映民意、集中各方智慧的决策机制基本形成。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加大争取工作力度,跟踪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确保山-灵龙峡景区重点项目,省级“农家乐示范户”项目以及荷花镇的旅游名镇、望家村和董家村的旅游名村创建试点项目等申报项目通过评审,确保项目早通过,早见成效。

(二)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对外宣传,组织旅游企业参加旅游促销会,有计划地到主要客源城市,通过组织举办推介会、展览会等形式宣传旅游。同时对内加强龙潭河景区资源开发,实现资源互补,从而形成峡旅游2日游线路,打造故里生态旅游目的地。

(三)加强项目引导,促进配套设施完善。一是协助三江旅游公司完成山景区大门、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灵龙峡景区安保工程及服务配套设施。三是积极为民政园四星级宾馆兴建工程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四是积极参与20公里生态文化走廊建设,完成年度农家乐建设任务。

(四)加大行业管理力度,确保旅游服务质量上水平

旅馆业平安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2024年度工作情况

(一)承担上级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因受疫情影响,游客人数和过夜人数较往年有所下降。

(二)承担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上级指标26%,因疫情总人次-0.6745,旅游收入-0.6536。

(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全域旅游成效显著。聘请专家团队高标准编制了《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全市全域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旅游公共服务全面加强,旅游道路景观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今年8月份,我市在顺利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后,立即启动了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11月18日,我市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公示。

2.重点景区上档升级。今年以来,以培育我市龙头景区为目标,指导东太行景区全方位提升硬件设施、服务质量,9月份,东太行景区顺利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京娘湖、七步沟、古武当山、田鑫小镇等重点景区不断开辟新景点、引进新项目,在改善景区及周边环境氛围的基础上,推出了晨曦酒店水幕电影、七步沟奇幻夜漂流、田鑫小镇极光之夜、京娘湖美食节等夜游项目,打造了“高品质”“多样化”的旅游业态,也助推了我市旅游夜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10月底,我市共接待游客775.85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人数409.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24亿元。

3.旅发项目创新运营。为进一步挖掘旅发项目的市场价值,我们坚持市场思维,盘活旅游资源,起到较好效果。对伯延古镇制定了“价值评估、公开招商、市场化运营”的工作思路,近期计划启动招商程序;白王庄颐养小镇成立了专门的康养旅游开发公司,对白王庄村做整体规划、整体运营;楼上戏曲小镇与文化馆、平调落子剧团积极合作、不断创新,举办了首届戏曲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旅游热度不断增加,带动当地居民精神物质生活双提升。

4.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先后到山西、河南、浙江、安徽等地学习旅游工作先进经验,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规划;邀请魏小安、张晓军等著名旅游专家到我市传经送宝,为我市旅游产业规划出谋划策,成功举办了“首届太行民宿产业发展()会议”和“当前旅游形势变化与文旅融合发展专题讲座”,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思想和新动能。

5.宣传营销持续升级。按照我市旅游产业“大宣传、大发展”工作思路,我们创新宣传方式,丰富营销内容,多次与中央、省市级媒体及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平台合作,取得较好效果,其中端午节期间,我市东太行景区一天四次登上央视新闻。另外,我局与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醉美》专题节目,持续推介我市秀美山水和旖旎风光;9月份,邀请了数十位抖音达人来采风,利用网络媒体推介山水资源,网友好评不断。

6.旅游热点层出不穷。今年4月份,我们组织全市景区开展了“人免费游家乡”活动,以免除门票、升级服务、增强旅游体验的方式回馈市民,展现了旅游行业的良好形象。在各节假日期间,我市景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受到广大游客热捧,也为我市旅游增加了新的亮点。

7.文化服务创新体验。2024年初,我市被评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了巩固和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创建成果,我们组织文艺工作者在疫情期间持续开展了《“同舟共济·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网络展》等线上活动,推出了网上赏文艺、网上观展览、网上听慕课、网上逛场馆等多个线上服务品牌,以文化的力量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进一步丰富群众“宅家”期间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了“闭馆不闭网,服务不打烊”。

8.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文旅行业大多属于人员聚集性场所,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为实现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我们严密把控防疫重点、适时转移工作重心,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零失误、零事故。前半年,针对疫情防控,我们牢固树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理念,突出“六个狠抓”、落实“六个严防”,深入推进全市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后半年,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严格做好复业审核、有序开放、预约旅游等工作。节假日期间,我们坚持“防疫为先、防火为要、安全为重、保畅为基”工作总基调,创立了假日旅游“两防两保”工作机制,在全市层面组建了假日旅游保障工作队伍,常态化开展假日旅游“两防两保”工作,实现了“安全、平稳、有序”的工作目标。

(四)承担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一是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有了新进展。在全市A级景区开辟文化空间,免费配发图书、书架和阅览桌椅等设施;在楼上等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增加旅游宣传和游客服务等功能,楼上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荣获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国家级试点机构称号。二是村级文化中心功能更加完善。为50个村配发了音箱、图书等文化器材;为18个村文化广场配发了健身路径。三是数字化服务再出新成果。图书馆利用“今日图书”管理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完成分馆图书自动编目、手机管理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实现“一部手机”统借统还。四是“七进”演出超额完成市考核任务。组织文化馆、剧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达248场,超额完成市及我市年初制定的全年考核任务。

(五)分管、分包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完成情况

(六)亮点工作、典型措施、经验做法和省级以上荣誉

1.旅游道路环境整治工作。从6月份开始,启动了旅游道路环境和景区环境氛围整治提升工作,我市5条旅游大道、沿线48个村庄和13个景区的整体环境得到了全面提高,也大大提升了游客对旅游环境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2.东太行康养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为了推进西部旅游资源整合,建立“大景区”发展模式,按照市主要领导意见,我们提出了创建东太行康养度假区的工作思路,目前,规划设计单位已经进行了实地勘察,正在酝酿度假区规划编制思路。

3.文旅小镇项目建设。文旅小镇项目是钢铁企业退城转型的示范项目,10月18日,该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我局作为该项目专班的成员单位之一,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征地和规划设计。

4.旅游宣传口号征集。7月份我们启动了旅游口号征集活动,共收集到全域旅游、六大文化、景区景点、旅游大道、乡村旅游、康养度假六大类口号近2000条。近期我局联合神钲书院对征集到的宣传口号进行了筛选,准备进行公布。

5.文艺精品创作。今年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编排了抗疫、扶贫、庆祝建党等各类题材文艺作品400多件,近百件作品被省、市媒体转载,多件作品登上“学习强国”。

6.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方面,城隍庙周边环境治理工程正在有序进行,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禅果寺遗址、法华洞遗址的安防工程已竣工验收;安子岭菩萨庙、耿飙故居抢修工程已完成;“长城文化公园”项目涉及的长城段位实现了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的“四有”目标。文物勘探完成了锦湖花园、友泰加油站、供电公司输变电工程等5个项目的文物调查勘探,勘探面积3.3万平方米。非遗方面,完成了30项非遗项目的资料整理,准备近期进行公布。11月上旬,傩戏被邀请参加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取得圆满成功。

2024年2月份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2024年7月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2024年工作谋划

(一)本单位工作思路、方向和目的

以“一年突破、三年倍增、五年飞跃”的总体思路为引领,坚持目标导向,围绕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承办第六届省旅发大会,推进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谋划实施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

1.全力抓好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围绕山地运动公园、东太行山水康养旅游区、北洺河谷旅游经济走廊、文旅小镇等旅发观摩项目,高标准规划,精细化实施,全面展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新业态、新面貌。

2.启动“大景区”整合。研究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旅游资源整合模式,谋划“大景区”运营方案,采取“国企控股,民企联营”的模式,组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统筹管理机构。通过资产控股、整体营销、一体化管理等方式,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持续优化经营模式,加快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实现西部景区资源整合、统一管理,为打造国家级康养度假区打下坚实基础。

3.持续抓好旅游景区上档升级。实施“递升、精品、倍增”工程,建立健全我市旅游业服务规范、管理、培训机制,加快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尽早启动东太行二期工程建设,谋划开展东太行、七步沟景区5A级景区创建,确保将古武当山景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着力打造东太行旅游区品牌景区集群。

4.持续抓好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进一步丰富“旅游+”发展模式,重点围绕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文体等方面,培育新型旅游消费热点。

5.持续抓好乡村民宿发展。举办第二届太行民宿产业发展大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满足高、中、低不同消费阶层消费需求的精品民宿群。

6.启动沙洺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沙洺大型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实行统一受理票务服务、咨询服务、换乘服务、导游服务等,逐步实现市域西部东太行大旅游区封闭式管理。

7.谋划举办“世界商帮大会”。依托“以县立帮”的全国唯一性,谋划举办“世界商帮大会”,以商帮文化抓品牌,重塑文旅产业形象。

旅馆业平安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市场需求 延安 旅游业 发展

延安从1997年以来就把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纳入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又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三大产业支柱。延安各职业院校立足延安、以当地旅游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圣地”的品牌内涵,以专业设置为抓手,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走产学结合之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延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努力挖掘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一、分析经济发展战略,寻求市场切入点

延安旅游业在“十五”期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三年上三个台阶的可喜成绩。“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694.07万人次,年平均增长2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37亿元,年平均增长31%。特别是2003至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总数分别达到280万人次、389万人次和500万人次,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1.08亿元、15.3亿元和20.32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延安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三大支柱产业,预示着延安市旅游业即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中共延安市委关于制定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围绕建设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统筹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积极开发新项目和新产品,注重文化内涵挖掘,加强旅游市场整治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尽快形成红色旅游、人文旅游、生态旅游、风景名胜旅游四位一体、相互补充的特色旅游业格局。延安市旅游局编制的“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年均增长14.4%,期末达到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9.7%,期末达到年50亿元人民币。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把延安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秩序良好、服务规范、安全文明的融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和黄土风情文化于一体的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和区域旅游第一目的地。

延安各职业院校以延安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和延安旅游局提出的规划蓝图为依托,以旅游业做为市场切入点,积极应对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办学思路。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满足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专业设置针对性

在延安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住宿、餐饮、商贸、交通等相关的旅游产业将会得到大规模的长足发展,随着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开放步伐的加快,需要大量的高技能、高素质、懂管理的人才从总体上提升延安旅游产业的档次与品位,真正树立起延安旅游业的品牌形象。

经过广泛调研和认真分析,各职业院校以专业设置为抓手,围绕旅游产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种类,细分专业方向,设置了会计电算化、导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旅游纪念品开发与设计专业、旅游与航空服务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确定专业后围绕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针对专业设置课程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抓住专业特色。针对就业岗位,设置操作性强的课程,加强对学生进行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二是突出地方特色。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要针对各专业的特殊性,开设反映其特色的课程。如在导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要除了要开设相关的导游业务课程,还要开设独具地方特色的陕北民俗文化、陕北民歌及民间舞蹈表演等课程。三是开发校本教材。要针对延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编制特色独具的校本教材,如黄土风情文化介绍、延安旅游、古今名人在陕北、陕西民间艺术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教材。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创校企合作之路

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延安各职业院校密切关注旅游市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与当地的旅游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创校企业合作之路。

目前,延安全市有旅游资源单体1117个,其中自然资源单体49个,人文资源单体968个。 全市现有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132个,其中自然资源16个,人文资源116个。与旅游业相关的旅游宾馆饭店发展到2004年底的46家,其中有四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宾馆5家,二星级宾馆14家。旅行社目前有2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一家),其他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业70余家。“十一五”期末,全市规模以上旅游住宿设施床位达到22000张以上。“十一五”末,延安至少要建成一家五星级饭店,四星级饭店达到三家以上。重点旅游县区要有三星级饭店,全市星级饭店达到40家,比“十五”末翻一番。还要建立陕北风味餐饮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等。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为实现校企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校企合作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模式。一是可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即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数量进行培养。企业可参与课程的规划与安排,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制定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培养目标。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既了解所属旅游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化,又熟悉企业的具体操作规范和服务要求,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大大缩短了企业培养人才的周期。 二是采用“工学交替制”培养模式。所谓工学交替,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在企业工作和在学校学习往复交替进行。学校可与市内各大旅游企业,如延安宾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旅游集团等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充分发掘这些企业的潜在资源。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教学,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交替进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技能和工作流程,尽快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各项业务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强化与政府合作,赢得政府的支持。《中共延安市委关于制定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办好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建设一批职教中心,促进职教事业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于延安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因此,各职业院校应该通过政府协调,积极同劳动、人事等相关部门合作,使市、县人才市场与学校在专业建设、职业指导教育、社会培训项目有机结合,共建双赢机制。同时,也可借助政府劳动人事部门,与全国各地的旅游产业部门、企业协调,开辟广泛的就业区域。

2.与市场需求对接,建立校内实训中心。随着职业院校规模的发展壮大,校内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学校教职工餐厅、招待所以及其他校办产业,都将是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各专业学生最好的校内实训基地。学校可以通过产业化管理模式,使这些后勤服务机构发挥一举多得的功效。当然,各职业院校也可联合创办旅游产业,如旅行社、酒店、旅游纪念品研发中心等校内仿真实训中心,使其直接成为学生的实践场所。

3.模拟市场环境,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贯穿职业教育始终的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也可模拟市场环境,建立校内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支持、引导在校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实践。各职业院校应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创业。经过创业锻炼的学生在他们走出校门之时即成为各旅游企业最受欢迎的人才,甚至可以成为旅游相关产业的新型创业者。

4.零距离接触市场,鼓励学生勤工俭学。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旅游企业勤工俭学,与市场零距离对接,比如到某些旅游景点去做义务导游、解说员,到旅游车队去做乘务员,或到饭店、旅行社去见习等,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对本专业的感悟直接与业务实践结合起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学生的介入,为延安各旅游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全市旅游产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共同提升延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领域,新的服务项目,新的顾客需求不断涌现,建设一支内外结合、专兼并存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各专业的前提和保障。一方面各院校利用假期派专业课教师到与本专业相关企业去见习,在实践中学习操作技能,了解前沿知识和先进理念以及最新的市场需求,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以改进和充实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担负起培养人才的任务。另一方面通过直接聘请旅游局、革命纪念馆、饭店宾馆等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客座教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总之,为了更好地发挥职教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延安各职业院校以延安旅游产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托,合理的设置专业,革新课程内容,走产学结合之路,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了延安各大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延安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支严明吕少敏崔泉平高勇陈顺王建华:关于“十一五”旅游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R]

旅馆业平安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履行职责方面

(一)突出主题,党务工作扎实推进。经过区机构体制改革,区委区政府赋予了区文广新局新的更大的职能和责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认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区文广新局系统职工队伍、思想情况、队伍作风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责职范围、党组织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摸底。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形成创先争优的浓烈氛围。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8期,参训人员近600人次,重点从群众文化知识、社区大学生科学健身培训、文化体育法律法规、执法人员电子政务培训、艺术欣赏、图书管理、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同时组织20人次参加省市区三级各类培训学习,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均有了明显提升。进一步落实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经局党组研究对图书馆、文化馆等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整。做好协调服务,组织参与河文化生态产业园区向上争取扶持资金,接待南京雨花区文化(旅游局)代表团等活动。

(二)突出重点,文化事业不断加强。艺术生产硕果累累。共举办各类艺术沙龙活动5次,在区文化馆举办4期不同主题、内容丰富的书画摄影展,共展出260多幅书画摄影作品。有4件美术作品入选省文联《江苏省花鸟画名家邀请展》;上报了四类12件作品参加第九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的评选活动,其中3件美术作品入展;推荐4幅摄影作品参加全省文化站长摄影赛展,其中1幅入展。新创排演的摇滚说唱《阳光灿烂你我他》等5件群众文艺作品深受好评。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廉政文化社区行”专场文艺演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场文艺演出等专题活动成效明显。配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在全市开展的“快乐淮安、激情广场”系列活动,区各相关街道和社区、广场开展各具形式的文艺演出活动10多场次,丰富了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全面启动市级文保单位青龙庵和清江钟楼修缮保护工程。“李德生将军楼”入选全市三普文物十大新发现,青龙庵、济安水龙局等9处文物入编《淮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一书。《徐增楠剪纸》、《石锁功》、《三国传说》入选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突出创建,旅游事业稳步发展。立足规划引领,我们委托专业策划团队南京尔目策划公司,高标准编制完成了《淮安市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河文化生态景区近期(3-5年)发展规划》及《河文化生态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行动方案》,进一步理清全区旅游发展新思路。突出品牌创建,河文化生态景区围绕打造“浪漫婚庆胜地”、“淮扬美食源地”和首席淮文化体验区为目标,以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和“江苏省自驾游基地”为基础,不断完善景区配套,提升景区品味,优化景区功能,进一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已通过省旅游局验收,等待国家旅游局验收。“江苏省自驾游基地”有望年底获批。聘请中央电视台《走遍全国》栏目组为景区制作主题宣传片《河之恋》。委托区政府网站开发商北京首都信息股份发展有限公司开发景区及各个场馆的网站群,现已上线并运行良好。积极推介旅游产品,做好与上海世博会的对接工作,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成功入选“世博体验之旅示范点”。与苏友汽车俱乐部签订战略合作,定期在景区举办自驾游活动,同时借助苏友汽车俱乐部在长三角地区6万会员的强大宣传平台,全方位开展宣传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参与了中国西游记博览馆开馆仪式、清淮农家乐休闲街区开放仪式、荀派艺术馆开馆仪式、淮安首届西游记动漫高峰论坛、黄金周期间开通“南京—”旅游直通车、走进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淮扬菜美食文化节重大活动。河文化生态景区被授予“中国婚庆文化产业基地”、“江苏省人口文化教育基地”。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被市政府授予“淮安市科普教育基地”,分别被淮安市烹饪协会、淮安市淮扬菜美食文化研究会授予“副会长单位”,被区委区政府授予“第九届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节优质服务单位”。中国西游记博览馆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授予“会员单位”。借助第九届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这个宣传平台更好的宣传推介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制作了一批淮扬菜美食文化的宣传品及礼品,包括:白菜工艺雕塑、餐具、“纪念金币”、“手提袋3款”、“徽章2款”、“纪念邮册”。同时与淮安邮政局合作开发了淮扬菜系列个性化邮票和首日封。1—11月份,景区累计接待各类嘉宾、游客800多批次,20余万人,多位国家、省、市领导莅临参观指导。

(四)突出服务,景区管理得到提升。以建立健全景区制度为抓手,着力提升景区管理水平。组织编制《河产业园区管委会制度汇编》,对日常管理、景区物业管理、景区养护管理、安全应急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编制和落实执行,进一步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注重细节、用心服务,认真做好各类政务接待。河文化生态景区作为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全区重大接待和参观活动。因此我们认真编制《景区接待流程手册》、《讲解词》、《景区接待评价表》等,规范接待流程,提高接待水平。加强学习、注重培训,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分批组织景区工作人员赴上海世博园参观学习,并围绕“学习世博精神、建设美好景区”为主题,要求撰写参观心得体会。围绕“树立学习意识、提升自身素质”为主题,在机关组织读书周活动,要求“选读一本文学名著、选看一部主旋律电影、参观一次河文化生态景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讲解员赴北京军事博物馆接受专业培训,讲解员讲解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政企联手、合作共赢,进一步提高景区推广运营水平。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委托上海长三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河文化生态景区整体旅游,引进上海、南京等地优质的旅游资源,将外地游客组织到景区旅游,进一步增加景区游客人气,扩大景区影响力。

(五)突出质量,帮办项目顺利推进。旅游重点项目考核有序进行。做好全市“五大建设”中8个市年终目标考核的旅游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及考核对接工作,目前3个提前竣工的旅游重点项目已经通过验收。帮办项目进展顺利。经常深入一线,现场会办,积极协调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推动项目进展。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把“进度关、质量关、安全关、廉政关”四关,确保每个项目在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安全生产、遏制建设腐败的基础上按序时快速推进。目前帮办的项目中国淮扬菜文化研究院7月份正式对外营业,中国西游记博览馆9月份对外开放,景区游客服务中心10月份建成并对外接待游客。红喜会馆(薇婷礼堂)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春节前竣工营业,动漫产业基地项目已通过规划报批,春节前开工建设。

二、执行廉政纪律情况

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中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等中央、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情况,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和落实。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坚决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不以收受干股、违规投资证券和期货或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获取不正当利益;没有以明显低于或者高于市场的价格买卖商品房、违规购买经济适用房等情况;从不收受和赠送现金,代币购物券、礼仪储蓄单、债券、股票及其他有价证券、消费卡、购物卡、电话充值卡、商品提货单等各种支付凭证和高档耐用物品、金银制品等贵重物品;从不为本人谋取预期的不正当利益或以各种方式为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坚决执行不准用公款报销应由本人及配偶和子女支付的个人费用等规定;没有利用本人及家庭成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收钱敛财以及利用工作调动、提升晋级、迁新居、过生日、子女升学、参军等名义操办的情况;没有用公款大吃大喝、用公款高消费娱乐和健身活动等情况;没有用公款出国(境)或国内旅游的情况;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和管理等规定;认真执行礼品礼金登记、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严格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三、年度学习情况

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促进工作的开展。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江苏省委党校区域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并如期毕业。通过参加浙江大学党政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浙江大学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班、淮安发展论坛等一系列干部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多次赴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地学习,考察外地发展旅游产业、美食产业、动漫产业和婚庆产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坚持参加江苏省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的学习,今年已累计达95学时,学习课程涵盖政治理论、经济发展、应急管理、业务技能等14类学科。一年来,撰写各类读书学习笔记达2万余字。

四、学法用法情况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