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492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0分钟。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第1篇
一、系统规划,优化科技创新教育项目
每一个学生都是科技创新的种子,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立研究项目是“星光计划”“五个一百”任务之一。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依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从科普实践、明天科学家、创业能手三个维度系统规划研究项目,为不同年段、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1.开发科普实践项目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科技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紫金山天文台、古生物博物馆、科技馆、桥梁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等科技场馆资源丰富,在宁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站在科技教育的前沿,这些资源为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我们立足学生的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素养的提升,设计了“寒暑假科技周”“快乐星期六”“走进科技场馆和高校实验室”“校园科技节”等“星光计划”科普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场馆、野外考察,开放“星光计划”基地学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使广大的中小学生不仅能够参与、体验、做中学,还可以零距离接触科学家、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大大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一些科学家应邀成为南京中小学科技讲堂的主讲教师,他们走进中小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培育重点实施项目
为了适合不同学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整体布局不同学年段的重点项目:①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小论文),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参与的项目,通过校、区、市三级活动开展,每年参加市级竞赛的学生作品可达700件左右;②在初中教育阶段,首先在物理学科创设了学科实验能手项目。南京市物理骨干教师依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实验能手竞赛活动;③在高中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既是高中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南京市在全面落实高中课程计划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大项目”研究,两年组织一次全市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除了持续实施机器人、航模、业余无线电等南京市传统优势项目,我们还从台湾引进了POWERTECH创意仿生机器人项目,这个项目有助于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规划力、想象力、分析力等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小学和初中年段的重点项目。
3.丰富学校特色项目
“星光计划”通过研究项目的设立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目前,南京市一百多所“星光计划”基地学校,设立了近200项特色研究项目,不同的学校依据学生特点、资源条件及教师特长,开发学校特色项目,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条件。普通高中学校的项目,强调其研究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进项目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如南师附中的系统动力学项目、第一中学的天文项目、金陵中学的发明创造和机器人项目、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数学兴趣活动、中华中学的生物兴趣活动、第十三中学机器人项目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环境保护、航模、海模、车模等项目强调科普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长江路小学的化学兴趣活动、江宁科学园小学的机器人、梅园中学的航模、溧水白马中学的环境保护等项目,更加强调从科普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职业高中的动漫、单片机开发、烹饪、环境设计等项目则强调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本领。
二、深化教研,推进科技创新教育实施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的实施与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有机融合,“星光计划”拓宽了学校科技创新的视野,提升了学校科技教育品质。教研引领是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实施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路径之一,教学研究推进了“星光计划”项目资源深度开发、促进了教师科技教育能力的提升及项目成果转化应用。
1.以课程视角推进项目深度开发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星光计划”项目研究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在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中,“星光计划”研究项目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系统、评估缺乏依据的问题,有些“星光计划”项目受众面不够广,集中在竞赛活动或特长生群体。因此,我们在近两年积极推进课程视角的项目开发,系统思考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及发展性评价之间的关系,通过课程背景分析、课程目标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案例呈现等,将“星光计划”研究项目进行课程转化,建构“星光计划”基地学校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如凤游寺小学的“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室”项目研究,通过课程化设计,与学校课程整合,形成了“会飞的花朵、认识蝴蝶、教室里的蝴蝶、春日寻蝶、蝴蝶节”五个单元的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课程。通过对项目的课程化思考,使得项目研究的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具体明晰,受众更别广泛。
2.以教学研究提高教师项目实施能力
在“星光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学院积极搭建平台,开展了项目研究中心组建设,培训种子教师,组织教师走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努力通过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提高项目实施的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星光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星光计划”培养“一百个指导教师团队”的要求,“星光计划”积极开展了教师培训。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的小学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等学科的教研员们积极参与“星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活动,将“星光计划”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初中物理学科汇聚全市各区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力量,研究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遴选并开发学科实验能手的实验项目,使得“星光计划”项目研究与国家课程融合生长。围绕着“星光计划”的项目,我们设立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中小学科技讲堂,如南京市第一中学开展了“动手学科学”活动,专家不仅为学生科技活动进行指导,而且对“星光计划”基地学校教师进行了培训。另外,我们还通过划分“星光计划”项目组群,促进教研共同体的建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升教师科学教育素养;在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过程中提高“星光计划”项目实施质量。
3.以课题研究推进项目成果转化
在“星光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基地学校纷纷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不少学校将研究项目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设立课题进行研究。如长江路小学将“星光计划”项目与“做中学”项目结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系列研究。南师附中“系统动力学”研究项目,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其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交流。2010年,南京市参加了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专项重大项目的研究,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学院承担了子项目“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区域培养机制研究”的相关研究工作,南京市8所不同特色的“星光计划”基地学校参加了研究,成为实验学校。经过研究,我们从实践中提炼出南京市具有区域特色的“行政推动、教研引领、自主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课题实验学校也提炼出了本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基本模式。通过此项研究,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并梳理了南京市科技创新教育的“星光计划”的实施与效果,推进了学校项目研究的成果转化。
三、激发自主,形成学校创新教育特色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星光计划”作为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人才培养战略,亟需转化为中小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自觉行为。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办学目标、文化积淀和课程特色,在“星光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激发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努力促进学校形成科技创新教育特色。
1.以丰富多彩的项目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高级创造力与普通创造力,是不同人才创新能力的新界定。高级创造力就是那种为少数人才所拥有,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看法的创造力;普通创造力或者民间创造力则是指多数人所具有的创造力。创新教育应为全体学习者都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群体发展科学素养的需要:一是少数将成为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尖子生;一是大部分学生未来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富有思想的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三个维度的“研究项目”设置,如同三驾马车,引领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前行。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研究项目;不同的研究项目学校定期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大空间的学习资源选择;普职科技教育资源打通,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五年来,南京市“点面结合”,推动项目研究的多元化,市级层面抓重点项目,学校抓面向全体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努力构建一个区域性的、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系统,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
2.以特色项目建设带动学校创新教育发展
不同的学校由于办学历史、条件、师资、生源等情况的不同,科技创新教育的项目与特色也各有差异。如南京市南湖第二中学作为一所民工子女占多数的普通初级中学,积极开展生活中的创新教育,从创意教学、创意课堂、创意生活这三个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学科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进而实现面向“每一个”的创新素养培养的教育,他们用实践证明了创新教育在普通学校大有所为。江宁高级中学将创新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开展智慧课堂深度研究,逐步形成了有江宁高色的以“问题?参与?体验”为内核的智慧课堂教学理念与范式,这实际是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操作要求具体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理论和实践的探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文化形成是江宁高中的最大特色和不懈的追求。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秦皇岛市体育课 管理状况 调查
我们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秦皇岛市10所小学体育课管理现状展开调查,目的在于了解秦皇岛小学体育课管理状况,探索其一般性规律,以期为提高秦皇岛市小学体育课质量做一点积极有益的工作。
1.结果与分析
1.1行政管理
表1 领导每学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调查统计
表1数据显示秦皇岛市小学有一半的学校一学期内无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体育工作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传达上级对体育工作的政策方针,指导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工作作风、思想品德,是学校领导义不容辞的管理责任,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是实施管理责任的有效途径和保障,调查结果揭示了秦皇岛半数小学对体育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体育管理有待加强。
1.2体育课程管理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适应性。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的管理和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学校体育的改革主要是加强了校本体育教材的建设,各学校积极推行体育课的自主教学;学校对体育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学校根据各个省市实际情况实施国家课程的方案,各校结合地方体育课程资源、本校体育特点和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认真编制符合本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方案,组织各方力量认真实施,并建立体育课程的检查与考评制度。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有30%的小学没有体育教材,30%的学校选择省统编教材。40%的学校选择市统编教材,没有校本教材和自主编写教材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基层体育教师对本省、市实施国家课程的方案学习程度不够,对地方体育课程资源,本校体育特点,以及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情况没有充分的了解。
我们对所研究的10所小学体育教师每校一位教师进行了随机听课,结果见表3,秦皇岛小学体育教师采用单一教法70%,综合运用教法的占20%,利用多媒体现代手段的10%。教学论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要想使30多人的班容量学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单一的教法是不够的。总结秦皇岛小学体育教师教法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传授式为主;②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③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④缺乏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⑤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此的教学方法运用,致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不管学生自己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对知识的诠释和传授都是约定俗成的、唯一的授课方式,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体育的行为变成了为考试合格而学习的单一目标行为。
1.3体育教学管理
体育教学管理的内容涉及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等。
1.3.1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结果显示(见表4)60%的学校没有制定体育教学计划;20%的学校虽然制定了体育教学计划,但没有完全实施;20%的学校制定并完全实施了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对教学工作起到督促作用,有利于保障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因此对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不容忽视。
1.3.2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
通过对秦皇岛10所小学体育教师的教案与备课情况的调查(见表5)发现,70%的学校对教师的教案与备课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30%的学校未对教师的教案与备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其调查结果说明,秦皇岛大部分小学对体育教师的教案及备课情况管理较为严格,学校很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但有近三分之一的小学对于体育课堂管理存在随意性,缺少系统管理的重要一环。
1.3.3体育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的价一般包括领导评估、专家评估、校际评估、单位自我评估、教师和学生评估。从学校定期对体育课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见表6),40%的学校对体育课进行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估,60%的学校对体育课不进行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估。结果表明,过半数的小学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不够重视。
2.结语
2.1秦皇岛小学体育行政管理有待加强。
2.2秦皇岛小学体育课程建设滞后,管理松散。
2.3秦皇岛小学体育课教学管理存在随意性。
参考文献:
[1]谢芳.学校体育微观管理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67-69.
[2]张玉萍,杨立群.再谈高等学校体育管理[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4-56.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第3篇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前基础教育课程的六次改革
1.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新教育”,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开办洋学堂,派遣留学生。增设外语、算学、化学、天文、医学、物理、万国公法、航海测量、代数、微积分等新课程,引进西方的教学管理制度,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2.1903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确定了“五四五制”学制,初小五年,增设修身、读经、国学、算术、几何、体操等课程;高小四年,增加图画、手工等课程;中学五年,开设外语、法律和理财等课程。
3.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开设历史、地理、农业、缝纫、唱歌等,并给予女子受教育的权利。
4.1923年民国政府公布“新学制体系”,第一次将中国学制定位于美式“六三三”制,在小学开设的课程有国语、社会、自然、艺术、算术、体育、音乐、园艺、工艺等;初中在小学基础上增设外国语和生理卫生,破天荒实行学分制。
5.1927年之后,民国政府强化国民党的党化教育政策。在这一阶段,改革没有明显进展。
6.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在革命根据地的学校课程。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就颁布过《小学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根据地的列宁小学分初高二级,分别为三年和二年,初级小学开设国语、算术、游艺、劳作、社会工作等课程,高级小学增设社会常识和科学常识课程。20世纪40年代中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以“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宗旨,规定中学课程包括边区建设、政治常识、国文、史地、自然、生产、医药常识等,突出了鲜明的革命性、科学性、实用性特点。
(二)新中国成立后基础教育课程的八次革新
1.1949~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更为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2.1953~1957年。这期间,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3.1958~1965年。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4.1966~1976年。文革十年浩劫。学校课程与教学在十年动乱期间经历了一场灾难。
5.1977~1985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6.1986~1991年。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7.1992~2000年。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1993年秋,新的计划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
8.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下面详细介绍。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一)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潮流
在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有过三次较大的教育改革。
第一次,20世纪初,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代表。针对传统教学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理念,杜威主张经验课程,“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
第二次教育改革发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美国教育学界批评当时的课程内容没有反映20世纪科学所取得的新成就,于是提出了课程改革,要求加深加难数学、科学、现代外语三门基本课程的内容。
第三次教育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和学习社会的悄然来临,以及教育全球化大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国际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1)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加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2)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3)实行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整体改革;(4)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和均衡性;(5)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现实性;(6)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7)注重道德、情感、态度、人性关怀、价值观教育;(8)强调信息技术的教育;(9)课程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重视国际理解教育。
(二)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同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目标之一。
(三)课程教材存在着种种弊端
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建国以来,虽然先后进行了七次课改,但仍然存在着:(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2)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5)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大有市场。(6)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7)课程管理强调统一,难以适应当地实际。(8)基本都是必修课,选修课太少甚至没有,缺少职业技术课,各门学科的课时比重不协调。(9)人文社会学科比重过低。
案例一:12岁的丁磊,拿到英语专业的大专文凭。他计划在两年内拿
到计算机本科专业文凭然后出国。丁父:应该拣最有用、最相关的东西先学。在以后的实践中,缺什么补什么,现在是到大学才分专业,我让丁磊从小就分专业。丁磊:很害怕与人打交道。我宁愿读书苦点,也不想和人打交道,那样又累又烦。如果想找人说话了,就到网上聊天室去,不想说话了,关掉“猫”就可以了。2000年2月,已大专毕业的丁磊又走进了小学校门,插班6年级,为的是完成中断了的小学学业。
案例二:在长春发生的一个中学生悲剧。某中学的一个优秀学生,突然昏迷,住院一周后不幸死亡。医生诊断为疲劳过度而致。后来,专家们看到这个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发现他早晨4点起床,学习到5点半。家长: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好,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也为他提供条件参加各种辅导班。学生:学习成绩总是想排第一,总是将后面的学习内容提前学习。
思考:中小学教育的功能是什么?
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走向生活服务;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有责任感、有生存本领的人。
中小学教育存在哪些误区?
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忽视情感、态度、责任心的培养;重结果不重过程;内容过繁,学生负担重。
(四)新世纪以及加入wto对人才质量规格提出新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基础教育面临新的严峻挑战。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学习社会的悄然到来,要加速发展经济,必须培养新型人才。而人才标准的国际化,教育信息全球化,教育参与市场竞争等,这就要求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同时,wto带来的全球范围产业结构的重组,需要重新考虑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材等方面的改革。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内容
1.课程理念。
2.课程的目标。
3.课程结构。
4.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
5.教学过程。
6.教学组织形式。
7.课程与教学评价。
8.课程与教学管理。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征
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提出适应终身学习的意识、技能与方法
(四)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的改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式积极主动。如:通过让学生统计家庭丢弃的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垃圾对人类的危害。
2.课程结构的改变
改变以往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在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制,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3.课程内容的改变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
4.学习方式的改变
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课程评价的改变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6.课程管理模式的改变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四、提高专业素养,迎接新课程挑战
1.转变教育观念
学生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关注学生学习中富有个性的表现
教学观:提倡自主探索;学习指导
教师观:教师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作学生朋友,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2.教学方式的改变
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建立新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第4篇
一、回顾历史――三次注重学术的课程改革
第一次课程改革在20世纪50-60年代。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美国人突然醒悟到:当学校教育注重儿童个性发展以及为学生个人生活服务的理念和实践走向极端时,它将不得不背负起国家高科技人才减少、科技水平下降的罪责。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以要素主义、结构主义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课程目标方面:要求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术能力、培养学术人才、确立国防意识。课程内容方面:将数学、科学、现代外语定为核心课程,加强3R的教学,加强数学和理科的教学,提高课程标准,增加课程的理论性等。课程结构方面:逐渐形成了以必修课程和学术性课程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为学生升学和就业服务的中等教育课程结构。
第二次课程改革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于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经济与人才的竞争,有感于70年代以来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美国以《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为契机开始了一场“高质量教育”运动。提出了一系列课程方案:课程目标方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课程内容方面,加强学术教育,提高中学毕业学术标准,规定核心课程为英语(4年)、数学(3年)、科学(3年)、社会研究(3年)、计算机(半年);课程结构方面,课程由共同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恢复和确立了学术性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占2/3),加强了全国范围内课程结构的统一性,减少了差异性。
第三次课程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课程调整。美国真正认识到学术素养不强乃是本国学生培养质量低下这一基础教育的传统症结的主要原因。为此,1990年美国确立了《全美教育目标》,制定了“实施目标”的《2000年教育战略》(1991)以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2001)的具体措施。课程目标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使学生毕业时业已证明“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方面应付挑战”。课程内容方面,加强课程的学术性,保证所有学生,包括“处境不利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业标准”。课程结构方面,进一步加强课程的统一性,一再强调中小学的核心课程,即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外语和艺术等。
二、全面科技大扫盲――“2061计划”及其启示作用
1.由来
“2061计划” 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联合美国科学院、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当年恰逢哈雷彗星临近地球,改革计划又是为了使美国当今的儿童――21世纪的主人,能适应2061年彗星再次临近地球的那个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所以取名为“2061计划(project2061)”。“2061计划”认为,美国青少年的科学知识非常薄弱,应在全国范围内搞一次科技扫盲,以及普及科普知识,重点应集中在最根本的科学基础知识。这项由非官方机构推出的这项“2061计划”,试图通过对美国教育改革蓝图的勾画,引起人们尤其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未来发展的充分关注,并希望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为美国培养21世纪的人才。这种人才能适应21世纪将要发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并能使美国在21世纪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其科学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
2.“2061计划”的进展及重要举措
作为对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挑战的一个回答,美国科学促进会在制定“2061计划”的过程中,从全国召集了数百位著名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并组成了美国科学技术教育理事会和5个学科专家小组。这些机构承担着各自的专题分工,它们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的改革成果,分析了战后世界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中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提出了美国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改革构想,拟订了相关的改革实施方案。具体分三阶段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分述如下:
第一阶段及其成果:在1985~1989年的四年时间里,研究美国中小学生教育改革的理论和思想,确立21世纪美国特别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方案,并确定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中的基本知识、观念和技能。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就是《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出版。与此同时,美国科学促进会还提交了由五个学科专家小组制定的分别题为《生物科学与保健科学》《数学》《技术》《自然科学信息科学和工程学》《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五份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出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和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及其成果:在1989-1992年的三年时间里,各专题小组根据第一步提出的理论和主导思想,研究当前实施所需要的条件、手段及战略并设计不同模式的课程。这一阶段的成果主要是美国有6个地区的10个教师组织依据“2061计划”第一阶段的成果开始着手制定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课程模式。在每个地区的新课程模式设计小组人员包括教师、校长和课程专家。美国科学促进会试图将这些新课程模式用来指导美国中小学教师和高等院校教师共同制定课程实施计划;指导各学区制定自己的课程改革计划和科学课程模式;指导编写新教材,培训教师以及设计、使用新的评估方法。到1993年,这些课程设计小组完成了第二阶段课程改革的指导文件,即《科学文化的标准》,标志着“2061计划”第二阶段的圆满结束。该报告阐述了数学、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的性质、特点,并确立了不同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及发展程度。
第三阶段及其成果:1993年以后在完成前两阶段任务的基础上“2061计划”拟用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在一些州和学区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教育改革实验依此全面启动美国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计划。目前的实验以“2061计划”的6个美国课程改革方案为骨干向四周辐射。一般每个分部依据《科学文化的标准》制定实验学校的教育大纲,组织编写相应的教材,进行教师培训,开展大学、中学、科学家、企业家甚至包括家长和社区之间的多向交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目前美国的许多地区正开展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各自的实践探索。
3.启示
“2061计划”作为对21世纪社会深刻变革的回应,主张对美国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以适应明日之社会。对我国目前开展的素质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提高全民科技教育知识,培养跨世纪人才以及制定科技教育发展规划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1对科普推广的意义
“2061计划”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重视科普知识的普及,特别要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作为其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为只有科技基础打牢了,才能在面临21世纪深刻的科技变革中做出反应,适应明日的世界。从中我们应该受到启发,在我国的素质教育探索和改革中必须重视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否则学生的素质将是不合格的。重视科学、数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
3.2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启示意义
以《普及科学》为代表的上述系列报告所确定的关于科学的新理念对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即课程改革不应只强调某一学科的价值和地位,而应该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价值;不应将课程视做书本知识的简单拼凑和堆积。而应将课程的内容和学生发展及社会进步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坚持科学教育对象的应是所有儿童;课程内容应是少而精,课程实施应坚持儿童主体性原则;课程评价坚持发展性原则,即以学生身心的发展为评价标准,以具有持久价值而非陈旧和琐碎的科学知识为评价内容。
这些对我国的课程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例如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改变课程结果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 “繁” “偏” “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程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三、政府立法参与――《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2000:Education America Act,下文简称《2000年目标》)
《2000年目标》是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公布的国家性教育改革方案,同时作为国家性法案提交美国参众两院审议通过,完成了立法程序,从而揭开了新一轮的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此次改革是在继承布什政府教育改革方案,总结布什政府教育改革成果以及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育改革要重视立法保障《2000年目标》作为国家性教育改革方案,同时也作为国家法案提交美国参众两院审议通过,完成了立法程序,从而使改革有了法律保障与监督,使基础教育改革有法可依,这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有一定启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有教育法规、条例可循。为推行课程改革,教育部于2001年6月印发了由国务院批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比较教育研究111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9期下半月刊《纲要》指出,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0年目标》在教育方案中提出“编制全国性教育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是此项改革计划的重中之重。美国教育部长赖利(R.W.Riley)指出,《2000年目标》“要求编订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什么是学生们在基本学科领域里所必须掌握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这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在课程目标的制订方面,要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儿童适应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基础。
《2000年目标》在国家教育目标中提出了关于“教师教育和专业提高”的目标。到2000年,国家的教学队伍将拥有旨在持续提升其专业技能的计划,并使获取教学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为21世纪的美国学生做准备。这说明布什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教师素养的重要性,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加强“教师培训,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因为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加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培训。地方教师培训应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目前,逐步向教师专业化过渡,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加强教师素养。
《2000年目标》在国家教育目标中提出了“家长参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具体是到2000年,每所学校改善与家长的伙伴关系,使家长能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在社会、情感和学术方面的发展。这说明布什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家长参与教育的重要性。这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颇有启发。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中提出“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家庭、学校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来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启示
从美国历次实行的教育改革来看,其基础教育改革基本上是围绕两个目标做钟摆运动,一个目标是:“严格学业标准,提高教育质量”,另一个目标是:“追求个人完善发展,适应现实生活需要。”从结构主义到人本主义都体现了这一轨迹,但他们竭力追求的目标,都是把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提高美国国民教育素质和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美国90年代以前的课程改革虽然风起云涌,但是这些改革并没有引起任何全国性的课程要求和标准的制定。但近年来,随着各州肩负起教育改革的责任,地方控制已经削弱,全国处于危急之中,全国性问题需要全国来解决。因此,全国性的课程标准是联邦与各州在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上达成共识之后,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一大措施而提出来的,并且成为9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主线。它的出现无疑反映出一种要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解决教育问题的发展趋势。对于一个一向由各州具体负责教育事务的国家来说,建立这样一种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很显然,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课程改革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一点对于目前我们的课程和教育的改革也很具启示意义。
我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现阶段有些人所认为的:为追求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而降低教育的学业标准,把“合格”作为普遍的甚至最高的学术标准,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而简单的取消严格的考试和考核,想当然地认为取消了考试就会减轻学生负担,给创新思维以空间等,这种以降低学业标准为代价来进行的改革只会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导致国家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在实施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改革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复新?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评介[ J].课程?教材?教法, 1991(9).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继续抓好校各运动队的业余训练工作,力争在2010年区田径运动会等各项比赛上再创佳绩。
二、主要工作目标:
1、认真制订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和学期体育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等。
2、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真备好课,上好每堂体育课,集体备课,保证学生在校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3、抓好学生体质测试的准备工作与数据上报工作。
4、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逐步加以完善。
5、督促各年级认真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做到保质保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6、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继续抓好学校各运动队的业余运动训练,积极组队备战2010年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认真组织举办好全校冬季三项比赛等。
7、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8、做好传统项目资料的准备工作。
三、具体工作:
九月份:
1、制订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等,认真进行书面的备课工作。
2、按照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认真备好课,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3、为备战2010年区运动会,开展训练工作。
4、调整学校各运动队的业余训练工作安排,选拔运动员。
5、学习校园集体舞蹈。
6、一年级学生学习广播操。
十月份:
1、 体育教研课活动,储丽芳、徐建康老师上教研课。
2、 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课程改革,认真进行体育教学活动。
3、 观摩研讨体育新课程实验课,积极参加区级的教科研活动。
4、 开展训练工作。
十一月份:
1、积极开展冬季三项体育锻炼活动。组织举行校冬季三项比赛。
2、 一年级进行广播操验收。
3、 六年级进行班级间的排球联赛。
十二月份:
1、 认真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2、选拔冬季三项比赛运动员名单,积极开展训练,准备参加区冬季三项比赛。
3、组织开展年级间的冬季拔河比赛,培养团队间的“竞争——合作”精神。
4、校各运动队继续开展系统的业余训练工作。
一月份:
1、积极组队参加区冬季三项比赛。
2 进行传统项目的申报、资料的准备工作。
3、做好学生体育成绩考核评定工作,完成体育成绩上报工作。
下一篇:小学体育计划{优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