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基层卫生防疫工作计划{优选5篇}

风中追风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087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4分钟。

基层卫生防疫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资料与方法

自1983年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由于领导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红岩镇于1986年成立了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承担计划免疫工作,形成了以乡防保组为纽带,县疾控为中心,村卫生所为网底的三级防疫保健网,从而保障了计划免疫的冷链运转、管理考核、定时定点预防接种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2~2006年红岩镇卫生院每月基础免疫接种情况汇总统计,2002~2006年弥渡县疾控中心每年度对红岩镇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考核结果。

调查方法:查看红岩镇卫生院2002~2006年计划免疫工作资料。2002~2006年,每年度县疾控中心对红岩镇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考核时,按照WHO推荐的“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调查方法,在红岩镇所辖12个行政村中抽查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7名适龄儿童,共调查28人,了解计划免疫状况及未接种或未及时接种疫苗的原因,询问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及态度。

调查对象:在被抽到的行政村中,随机调查7名12个月龄内的儿童。

调查内容:计划免疫疫苗基础免疫,接种实施情况,儿童未接种或未及时接种疫苗的原因,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及态度。

结 果

红岩镇2002~2006年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变化比较平稳,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5年的平均接种率分别为98.53%、97.52%、97.31%、97.17%、96.70%,其中除卡介苗外的其他四苗接种率在2005~2006年有下降趋势。抽样调查中,12个月龄内儿童的合格接种率2002年为97.47%、2003年为99.31%、2004年为97.28 %、2005年为98.65 %、2006年为97.89%,有下降的趋势。

讨 论

实施计划免疫是控制、消除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常规免疫又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对红岩镇进行计划免疫现状调查和分析,有利于指导乡村医师做好计划免疫工作,有利于提高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接种质量,有利于建立儿童有效的免疫保障,预防发生相关疫病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防止疾病的发生。

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红岩镇2002~2006年计划免疫工作较好,五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达到国家计划免疫目标要求,但也存在下滑的趋势,原因有以下几点。

近几年以来,部分领导和卫生人员的思想麻痹,认为计划免疫工作不再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首要任务,可以歇一歇,松一松,对计划免疫工作重视程度有所放松,监督和检查力度不够。

乡村计划免疫工作人员不稳定,人员缺乏,文化素质层次不齐,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规范操作。

乡村医生报酬低,强度大,工作繁重,同时,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给防疫工作带来了一定冲击,部分乡村医生产生抵触情绪,得过且过,应付了事,预防接种工作质量下降。

在宣传工作上,宣传方式单一,宣传资料缺乏,未能深入、持久地对群众进行有关计划免疫及公共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致使群众不清楚、不了解计划免疫。

基层卫生防疫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计划免疫;综合评价

1 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方针、策略和手段也更为明确,效果更为明显。现阶段无论是传染病总发病率,或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均有大幅度下降,且传染病总死亡率在死因中的序位也由第1位降至第6、7 位,对期望寿命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2]。这一成就的取得,计划免疫,包括预防接种作为主导措施之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阶段,在防治传染病的手段中,特别是对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计划免疫是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计划免疫工作做的好与否直接反应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和一个国家国民的综合素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控制和消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②建立免疫屏障;③促进预防保健网络的建设;④合理、有效的使用卫生资源。

2 计划免疫工作的现状

2.1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从逐步建立“和谐社会”、到建设“新农村”的经历,在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更加关注民众的福旨,提倡“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随着生活水平、知识觉悟的提高,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随之提升[3]。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 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就是最好的例证。

2.2 新的法律、法规的先后实施,使我国计划免疫的实施有章可循,2004 年12 月1 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及2005 年6 月1 日实施的《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明确了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并对疫苗的流通及接种实行分类管理,此外卫生部出台了许多相关的具体的指导意见,使计划免疫工作从此走是行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3 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决定”,把农村公共卫生提到空前的高度,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目标要求、检查考核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使计划免疫实施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此有了政策上的双重保障[4]。

2.4 计划免疫信息化建设在加强管理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已在一些地方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广的步伐太慢,各地同步性太差,由于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系统”或“网络”,东一个点西一个点慢动作的建设显然不能充分发挥系统应有的效益。

2.5 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家长由于流动性大,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少而不知道,导致未能及时让孩子接种疫苗;一些地区接种日期不统一,存在区与区之间,乡镇、街道之间不统一;而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经常在相邻区、乡镇、街道的近距离流动,由于接种日不一致,也使部分群众怕麻烦导致未能及时接种疫苗。

3 计划免疫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起步,通过20 余年的努力,有效地控制了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极大的保障了儿童身体健康,提高人均期望寿命,收到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当前还面临许多困难。

3.1 计划免疫工作宣传不够深入广泛,群众对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充分,主动配合意识相对较差,特别是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流动人口的增加[5],外来人口认为计划免疫工作无所谓,甚至是认为部门为了收费,一些家长只知道有病看病,不知道无病预防,有些家长因为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去接种而错过了最佳时机。

3.2 乡镇防保网络不健全:近几年,由于基层卫生机构体制改革,部分乡镇卫生院个人承包,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防保基础建设,基层及卫生部门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临床医疗工作上,形成了“重病轻防”的状态,人员由承包人指派,而且为非卫生专业的人员居多,造成人员业务素质低下,一些常规免疫措施无法顺利实施,许多工作相互推诿或简单应付。

3.3 查验接种证工作不到位:2005 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切实做好新生入学的查验接种证工作,但在有些地方只是做些表面工作,虚报数字,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没有专门人员来负责此项工作,近几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很大一部分在学校发生。

3.4 生物制品管理不规范:随着《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后,疫苗生产和批发企业均可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和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疫苗,疫苗流通的渠道复杂化,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增加了疫苗流通和质量监管的难度,一些不具有经营疫苗资格的诊所,从非法渠道购进疫苗,这种购销过程不能保证冷链的完整,导致疫苗效价降低,甚至无效接种。

3.5 特殊人群对计划免疫工作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许多家长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东躲西藏,致使流动儿童数难以摸清,造成这些儿童不能按时接种或漏种。再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比较繁杂,住所不固定或居住条件差,又不熟悉当地情况,缺乏计划免疫知识,从而耽误了儿童的及时接种[6],而成为免疫空白人群,使这些人成为传染病的主要感染对象。近年来造成我市某些传染病如麻疹、风疹、水痘等的局部暴发或流行,主要是这部分人群引起。

3.6 忽视了加强免疫工作:各级部门比较重视计免基础免疫,而忽视了加强免疫,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年龄组儿童免疫水平下降,而出现了易感人群的累计,麻疹、风疹的发病正在朝着大年龄组发展 [7]。

4 解决的对策

4.1 强化免疫工作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计划免疫是为民利民的好事,但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其主动配合,才能确保接种率的大幅度提升[8]。各级各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会议、板报、标语、发放宣传册等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途径和方法,广泛、深入、持之以恒地向群众宣讲计划免疫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4.2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人员素质:开发政府部门,增加预防保健经费投入,保证卫生防疫人员工资待遇,增加乡村医生的报酬,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抓好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鼓励在职人员参加进修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这样才能发挥三级保健网络的作用[9]。

4.3 做好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争取和教育部门配合,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时切实做好查验工作,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校医相关知识的培训。

4.4 加强生物制品的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卫生单位、药品监督机构要认真贯彻执行《条例》,依法进行疫苗管理和接种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并建立、完善一套崭新的疫苗流通、预防接种和监督管理体系,防止疫苗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10],对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条例》规定进行处罚,建立健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化机制,依法落实单位一把手的工作责任制,作为年度单位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4.5 增强部门协作,加强特殊人群儿童的管理:由于特殊人群儿童的免疫问题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应与工商、公安、计划生育、交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发挥各部门职责[11]。对超生儿童应与村干部、村医生、村计生员取得联系,耐心、细心的做思想工作,向他们宣传计划免疫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采取多种免疫预防措施,确保特殊人群的适龄儿童得到及时有效接种。

4.6 加大监控力度,强化易感人群免疫工作:要定期加强调研,特别是易感人群和外来人员子女,制定以常规免疫为主,强化免疫为辅的免疫策略,对高危人群地区进行接种或扫荡式接种,减少剩余感染率,在经费允许,疫苗充足的条件下,多增加强化次数和扩大儿童年龄组,以减少大年龄组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上海科学出版社.

[2] 李志群,梁建华,冯小娥.广州市计划免疫综合评价.疾病控制杂志1999年12月第3卷第4期.

[3] 周作卿.当前实施免疫规划工作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83-85.

[4] 黄丽萍.浅析晋江市计划免疫工作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医学论坛,2007,5,17:62-67.

[5] 马立平.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况调查[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2,9(3).

[6] 郭玉,吕淑珍.浅谈我国基层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1,17(2).

[7] 肖焕波,袁作雄,王增权.北京市郊区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382-1383.

[8] 石玉国,王丽敏.当前基层计划免疫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1,7(4).

[9] 马立平,崔柏丰,安秀芬.强化基层计划免疫优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5,7(1).

基层卫生防疫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免疫规划;卫生防疫;疫苗接种;疫苗保存

所谓的计划免疫工作是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资料显示,国际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在最近10年里对三个85%计划免疫进行审评,取得较大成功。本文结合我院在计划免疫实践中经验,探讨免疫“管理”等内容。确保免疫规划工作井然有序开展,逐步上规范化和服务化轨道,保证卫生防疫事业顺利健康发展。

1 免疫规划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

随着我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开展,实施免疫规划的工作组织和机构也日趋得到完善,从国家卫生部、省、市和县区的卫生局、以及乡镇全部建立起相应的免疫实施部门,都有专门的工作业务人员,专门负责免疫规划的实施等工作,另外,在一些地方居委会和学校以及幼儿园等地,都聘请免疫规划工作的宣传员,从而形成完整的免疫规划组织机构,保证了免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使免疫规划工作有效实施的可靠组织保证。

2 免疫规划工作向系统、规范、科学化发展

2.1 建立儿童免疫的卡证微机管理系统 从孕产妇的建册管理开始,直至产妇完成分娩以及围产期的保健等。将婴幼儿逐一建卡建证并纳入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系统,形成服务和管理的一条龙制度。当地预防接种门诊,要做好当地儿童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时的把适龄儿童纳入当地的免疫规划中进行管理,可与派出所的户籍管理处建立固定的联系工作关系,及时发现适龄儿童纳入管理,开展免疫规划工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及时的建卡建证,为预防接种工作做好基础性资料。

2.2 根据儿童卡证对儿童开展免疫规划工作 当地预防接种门诊要对辖区内儿童以免疫程序为依据下发接种预防的通知单,可将通知单发送至居委会,或者直接下发到家长手中,家长需要持通知单和接种证带儿童接种,并在证上做好登记等工作,注射日期和疫苗名称还要及时的输入微机。对于接到通知而未来接种的儿童要开展家访(或打电话),再次约定时间进行补种。

2.3 专门设立预防接种门诊开展规范化的管理 预防接种门诊可以每周固定时间,(比如周六、周日开诊),设置专职人员开展预防接种,为注射室配备必要的疫苗冷藏设备,比如购置冰箱或者冷藏包以及冰柜等,配备温度计和氧气以及治疗床和紫外线消毒灯等。严格无菌操作,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接种前,还要了解儿童发热和腹泻以及是否发生皮疹等情况,若有需要暂缓接种。接种前要测温、接受免疫规划的告知,接种后要在现场停留30分钟再离开,并告知家长一些注意事项,并预约下次接种时间。

2.4 强化冷藏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 疫苗的存放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生物制品温度存在要求,在领取和存放疫苗时,要确保冰箱或者冰柜专人管理,每天对冰箱的启动情况进行观察,做好温度的记录。另外,日常工作中注意管理工作的现场,留意操作规范性,确保接种正确,疫苗所处温度正常适宜等,避免疫苗受到物理因素或者化学因素的影响,对疫苗的有效期要进行有效管理,确保疫苗安全。

3 切实做好其他工作,确保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实施

免疫规划工作需要完善的制度为保证,比如卡证管理制度、冷链管理制度等,为保证工作有章可循、顺利推进,还要建立健全注射室的消毒制度等,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确保工作有序顺利实施。

要做好各项资料以及表格的管理工作,要注意与上级主管部门加强联系,认真做好接种卡和接种证的管理,要做到卡证内容填写齐全,做好迁出和迁入以及死亡的详细记录,做好各类报表统计和填写,按时交到上级主管部门,并留下原始资料装订成册,以备待查。加大对基础资料管理的力度,基础资料包括人口资料、参加免疫人员、免疫工作人员的分布情况,以及冷藏设备使用和检修情况等资料。要健全疫情的报告制度,做好辖区疫情登记和调查记录,并记录相应传染病。

最后要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这是做好免疫规划的技术保证,基层的免疫工作人员要加强知识更新,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定期培训。另外,由于基层的免疫工作人员相对稳定,没有频繁变动,这也为计免工作的持续性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 方大春,朱明,陈海琴,王婷婷,杨锟.15岁以下儿童乙肝血清学检测与乙肝疫苗接种状况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02).

基层卫生防疫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评价

为推动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发展,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我县1999年实行了以乡镇为单位计划免疫定时定点接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卫生厅和省疾控中心的指导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全省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和有关工作要求,解放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加快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步伐,到2009年底,全县所有接种门诊均达到县级合格门诊要求,提前实现了省卫生厅要求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目标。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活动为计划免疫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对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乡县位于鲁西南腹地,辖13个乡镇,659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自然人口增长率为5.90‰,全县有卫生防疫机构18处,乡镇预防接种门诊16处,计划免疫专业人员127人,县疾控中心89人,专业技术人员82人(92.13%),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34人、初级38人。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当作新时期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来抓

免疫规划工作是控制和消除针对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我县免疫规划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顺利实现了计划免疫“三个85%”的免疫目标。连续12年未发现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临床病例,通过了卫生部无脊灰证实,白喉连续26年无发病,达到了消除白喉的目标,免疫规划其他针对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受到巨大冲击,基层卫生防疫工作投入不足、人员不稳定、素质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上人口出生率降低,疫苗种类、接种剂次不断增多,原有的以村为单位分散接种的服务模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预防接种服务的需求。因此,改革现有的接种服务模式势在必行。我县经过不断总结探索和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深刻认识到,建设以乡镇为单位计划免疫规范化接种门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预防接种管理体制、服务模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实现计划免疫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开展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工作的认识,统一思想,首先我们积极做好各级领导的工作,强调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切实把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新时期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来抓;二是算好经济帐,由于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各项经费非常紧张,建设规范化接种门诊,需房屋整修,购置微机、打印机、空调和其他一些设备,需要一笔不少的开支,使不少领导和基层单位感到为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投入,县卫生局、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多方筹资,同时实行集中采购,节约经费开支,另一方面,就是算好一笔经济帐,如一个4万人口的普通乡镇,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规范接种,每年有偿服务收入,除能保证接种门诊工作人员的工资外,还有一定的发展经费,同时还能带动卫生院其他业务工作的开展,因此,建设规范化接种门诊,不单纯是经费投入,它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学习和推广典型经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向先进地,市县区学习,请经济条件较差但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成绩较显著的单位介绍经验,通过参观学习和典型经验介绍,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找到了工作的不足,极大地调动了各级领导的工作积极性,迅速在全市掀起了争创省级示范门诊和市级规范接种门诊的热潮,促进了全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

三、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推动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我市及时转发了省卫生厅《山东省预防接种门诊标准》,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通知》,成立了县预防接种门诊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建设规划、目标和措施,到2009年底,全县预防接种门诊达到合格标准,县卫生局与各乡镇签订了重点工作目标合同,要求把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当作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按照省、市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建设规划、目标和措施,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把工作目标分解到具体单位,明确责任人。为落实奖惩措施,我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防疫机构把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单位和个人评优树先的重要条件,把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纳入县对各乡镇疾病控制工作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由于各级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县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的发展。

四、加大措施,增加投入,切实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的“硬件”建设

预防接种门诊的“硬件”是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是保障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取信于民的先决条件。在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过程中,对照《山东省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从基础设施上保障基层预防接种服务的需求,虽然我们经济欠发达,但观念不能落后,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标准不能降低,想方设法增加经费投入,调整和增加预防接种门诊用房,落实各项配套措施,保证了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使用金卡系统后,接种率和接种质量不断提高,促进了计划免疫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建卡、建证率,降低了发病率,同时增加了有偿服务的收入,补充了经费,使基层防保站建设得到改善,提高了职工待遇,稳定了基层防保队伍.使计划免疫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软件”水平

加强预防接种专业队伍建设,是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的重要保证。根据省卫生厅的要求,实行预防接种人员上岗证制度,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专业人员资格进行一次全面审查,选择那些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工作认真负责和具备规定学历的人员从事预防接种工作,对那些工作责任心不强和专业水平较差的人员坚决调离。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经考试、考核合格。颁发上岗证,上岗证有效期两年,实行微机管理。凡未获得预防接种上岗证的人员,不得从事免疫接种工作。对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每年都组织业务培训,学习计划免疫专业技术,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工作规范、要求,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了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运转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我县非常重视预防接种门诊的“软件”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预防接种门诊在管理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开诊时间,统一工作程序,统一表、卡填写,统一档案模式,统一检查考核。接种门诊运转实行“四固定”,即固定接种时间,固定接种房间,固定接种人员,固定接种器材。全市预防接种门诊达到了运转程序化、操作规范化、日常工作制度化、管理科学化,有效地提高了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质量。

六、强技术指导,严格考核验收,确保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质量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规范化运转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经常深入到各乡镇对照标准,对预防接种门诊的运转程序、操作规范、安全注射、生物制品管理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质量。对已建成的各类预防接种门诊,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对各乡镇接种门诊的各项工作进行抽查,定期通报抽查结果,并将接种门诊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疾病控制工作的综合考核中,当作评优树先的重要条件。同时,免疫规划是一是项社会系统工程,卫生行政主管门应加强领导,社会各部门应齐抓共管,把建立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人、财、物方面大支持,真正做到免疫预防接种门诊网络化,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基层卫生防疫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1 存在的问题

2008年底统计,我镇0~5岁的流动儿童占全镇0~5岁儿童的14.92%,0~5岁常住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9.5%、98.6%、85.8%、卡证合格率为98.5%,而流动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合格接种率分别为61.3%、65.3%、31.4%,卡、证合格率为43.7%。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显著差于常住儿童。导致我镇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流动儿童家长或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缺乏、意识淡薄、观念落后。家长外出务工把孩子带在身边,到外地找不到预防接种的地方或者根本就没有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导致孩子未能按免疫程序接种,有的孩子甚至3岁了都未曾有过接种;亦或是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由于老年人的预防意识淡薄甚至是无知,根本就不知道计划免疫对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重男轻女的陈旧落后观念导致超生情况严重,超生儿童家长为躲避被追究超生责任不让超生儿童接受预防接种。

1.2是村级卫生人员对流动儿童管理的意识不强。由于流动儿童流动性强,经济条件、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较差,出入频繁,加上地方卫生资源投入不足,分配不均,村医报酬低及部分村医素质较低等方面原因,导致村医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太重视流动儿童的追踪和随访。

1.3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不协调。在农村最基层的村干部和村卫生人员之间的配合极不协调。村干部的工作是镇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其中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要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而村医承担的计划免疫工作其目的是使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国家的计划免疫服务,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在农村由于老百姓思想迂腐,观念落后,基层宣传不到位,村干部与村卫生人员也缺乏沟通,致使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计划免疫发生冲突。

1.4在计划免疫工作中老百姓对村卫生人员不信任,认为我们村卫生人员是在为计划生育工作收集信息,为计划生育工作组通风报信,所以就刻意隐瞒有孩子的事实来逃避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惩罚,也就不带孩子接受免疫接种。这样就出现了免疫空白,成为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四是服务与信息网络不健全。未建立计划免疫服务与信息网点的村寨多数流动儿童因接种不方便或信息闭塞未接受免疫接种或未按规定程序接受免疫接种。为此,其时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成为我镇预防接种工作急需解决的课题。

2 提高对流动儿童的管理措施

做好流动儿童免疫管理工作,对于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人群,阻断传播途径,有效地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以上四方面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2.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老百姓免疫接受能力。我们要求村医生通过广播、宣传单、宣传栏、口头宣传等多种形式向老百姓宣传计划免疫知识以及重要性和必要性。力求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让他们充分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从而提高老百姓免疫接受能力。

2.2加强村卫生室监管,加强村卫生人员教育,增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意识,摸清流动儿童的流动规律。我们利用每月的月会和入村督导的机会对村卫生人员进行了爱岗敬业责任心教育,要求村卫生人员每月上报一次动态目标儿童管理情况,了解本村儿童的流动规律以及告知流动儿童监护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到当地预防接种部门进行预防接种,以减少免疫空白,提高接种率。并与村卫生室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2.3加强部门间的相互沟通、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村干部和村医生是最基层的干部和卫生工作人员,他们对本村的实际情况都非常了解,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在既不违反国家计划生育国策的同时也能引导群众认清形势,把儿童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做好无病防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

2.4完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程序,健全免疫服务与信息网络。我们要求接种点和村医生随时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情况进行追踪和随访,同时上报镇卫生院。再由卫生院防保组人员把接种记录完整地录入微机管理。充分掌握辖区内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质量。对于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我们做到镇、村两级服务信息网络环环相扣,不脱节,尽可能减少免疫空白,减少漏报,杜绝瞒报和谎报现象发生。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镇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显著提高,2011年年底,0到5岁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合格接种率、卡证合格率分别为96.2%、96.2%、88.6%、98.3%。(Х2均大于10.828p

3 体会

3.1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虽然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但只要我们大力宣传计划免疫知识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加群众计划免疫知识,增强计划免疫意识,改变落后观念,提高老百姓免疫接受能力;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