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602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5分钟。
历史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口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一)丰富馆藏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各级档案馆馆藏结构还不尽合理,档案内容大多为党政信息档案,
并且绝大多数为纸质档案,馆藏档案色档案的数量比较少。而口述档案的建立恰恰可以有效地弥补以上三个缺陷。其一,口述档案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可以横贯自然、社会、人文三大领域,可反映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其二,口述档案的主要载体形式为声像档案,口述档案的大量产生和接收,征集,可使以纸质档案为主的馆藏状况大为改善。其三,口述档案有区别于现行档案的十分鲜明的特色:它采用直接的对话形式,形象生动;它以通俗的语言反映地方历史,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口述档案的素材主要来自于地方和民间,反映的是一种大众文化和大众记忆,代表的是社会各阶层人士不同的观点和经历,是一种更为个性化的视角 。
(二)档案馆自身发展的需要。档案馆一切发展活动都必须源于现有的馆藏,没有馆藏资源,档案馆的发展就成了“无米之炊”。因此,建立口述档案,丰富档案馆的信息资源,是实现档案馆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档案利用需求的不断扩大,除一般的工作查考外,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利用档案,开展学术研究,了解地方历史、风土人情以满足自己精神文化的需求,从档案馆拓宽自身服务领域的角度来看,也有必要建立口述档案。档案馆开展口述档案工作在拓展其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档案资源整合、促进文化繁荣、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完善口述档案建档的制度。口述档案目前尚未纳入相应的归档范围,也没有进入征集档案的视野,口述档案建档更没有制度保障。“对我国档案部门来讲,口述档案工作是个亟待拓展的新领域,无视这项工作的意义,或推迟工作的开展,都将导致我国民族遗产和‘历史记忆’无可挽回的损失”。为此,对于人、财、物等资源相对匮乏的档案馆来说,要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口述档案建档支付专项资金、配备专门人才和设备,十分困难。口述史的调查是一门技术,它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和专门的设备,并且要花许多钱,所以,在我们的调查中虽然有许多国家的许多档案机构都进行过口述档案的收集工作,但真正坚持下来、持续不断进行的却很少。
(二)熟悉档案馆藏。档案部门具有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优越条件。档案部门了解和熟悉馆藏,清楚自身馆藏存在的问题和空白,知道应确定什么样的专题、计划来征集和制作相应的口述档案,以填补国家档案资源整体的不足。因此,他们开展口述档案工作较之其它文化部门或研究部门更具有针对性。
(三)丰富的专业知识。开展口述档案史和口头传说调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口述档案工作,需要具有历史、档案专业方面的知识。而新一代档案工作者大部分都是院校的历史专业、档案专业毕业生,都经过了学校的系统教育,完全可以胜任口述档案的制作和管理工作。
三、促进口述档案工作发展的策略
在当今各级档案部门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创新服务机制的大背景下,档案馆应该积极参与到口述档案的建设中去。诚如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国家档案局原副局长刘国能所说:“口述历史工作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及经济等方面的史料……我国口述史料工作还十分薄弱,甚至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损失已到处可见。如不‘亡羊补牢’,其后果难以设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口述档案工作,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口述档案工作的建立和开展。
(一)树立口述档案意识。口述档案工作在国外开展已相当普遍,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更需用口述史料作为撰写历史的补充、印证,使之与文字档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我国古代,孔子著《春秋》,就运用口头传说追述了黄、尧、舜、禹的历史。口述档案即把人们凭记忆用口说的话记录下来形成档案,无论是以文字还是声像形式记录,实际上都可以归为文书档案或声像档案之类。档案馆要加大口述档案的宣传力度,为口述档案工作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社会舆论环境,以挽救日趋减少的“活档案”。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口述档案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报刊等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公民的口述档案意识观念,引导公民正确保护口述档案,以创造一种有利于口述档案资源有效整合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各级档案馆应在充分了解馆藏,分析馆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专题计划。这一计划必须有重点、有目的和切实可行。口述档案专题计划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分轻重缓急,有针对性地加以制定,并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到本地区的特色问题。
口述档案的形成不只是简单的录音、记录、文字转抄的过程,它是回忆人与访谈人员共同付出劳动的成果,凝聚着受访者与访谈者的共同心血。因此,必须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1)在采访前,先要拟定采访大纲。认真筹划采访的目的、内容、重点等;准备好录音笔、摄影机、照像机等采访装置,并与被采访者商定采访的时间、地点。(2)采访时,要告知被访者的权益、尊重被访者的意愿、保护被访者的隐私。在被访者完全自愿的前提下,向被访者说明建立口述档案的目的和程序,以及将要进行的计划、目标和用途。(3)采访后,及时进行记录整理。一是整理采访实施情况,内容包括采访时间、地点、采访对象、采访人员、采访问题、谈话方式、采访结果。二是对采访记录的内容确定无误后,请被访者审阅后签字。三是采访记录整理后,打印成稿,交口述人审核后签字盖章,进行存档。
(三)考证核实口述档案的真实性。在编辑口述档案的过程中,要按存真求实的原则,核实口述史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口述档案在其形成和保存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导致其文献内容信息的损失,总的来说,影响口述档案信息表达准确性的,有两个主要因素:信息符号保留的完整程度,信息内容被表达的可能性。特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要认真把握。因为被采访者受年龄、事件、情感、身体等因素的影响,记忆上可能会与史实有一定差别。这就需要编研者了解和熟悉被采访者所处的年代、生活环境以及事件的前因后果,把握口述档案中不实之处,多方查找佐证,力求达到回忆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
在口述档案立卷过程中,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木,运用数码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建立图文影像档案数据库,通过现代化技术录音、录像、光盘等存储手段,记录、整理、恢复和再现历史,为人们提供真实的历史资料。口述档案的产生、征集、收集和编研,将大大丰富档案馆馆藏,改善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
(四)研究利用口述档案。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开发利用,为我们的档案事业锦上添花。在口述档案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重点研究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为地方申报文化遗产提供可靠的资料。为弘扬地方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1.举办陈列展览。档案馆应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口述档案展览工作,用形象、生动的档案,全面、系统、权威地宣传和介绍本地的历史和文化,最大效率地发挥口述档案的宣传教育功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通过精心策划口述档案展览,打造展览的品牌或精品,充分体现口述档案的价值,达到服务经济、文化建设的目的,从而对口述档案的利用开发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2.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对于那些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特色口述档案,档案馆在征集到相关档案资料后,应积极与有关部门、组织或专门人士联合,或独立开展对口述档案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使档案馆成为口述档案研究中心。
3.编研出书。编研工作者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应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和执著的精神。通过编研工作,把口述档案中利用价值大的档案资料,按专题集中编排起来,结集出版或编辑成书出版,供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考利用。由于口述档案不同于白纸黑字的纸质档案,它因口述人的思维和记忆情况而常具有随意性和不连贯性,因此,口述档案的编辑人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广泛的知识面和多种综合能力,才能很好地胜任这项复杂的工作。
4.影视改编。将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口述档案的录音、录像经过改编之后作为影视作品播出,让广大观众能看到活灵活现的历史事件,了解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也让广大观众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真相。
历史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这段特殊的历史是不容忘记的,但是这段历史也给长春人和历史研究者留下了许多遗憾。到“二战”结束,苏联红军撤离长春,长春不仅城市被肢解、资源被掠夺,历史脉络更是支离破碎。
没有原始记录,历史就不是“信而有征”;没有档案史料,历史就会“推而无证”。织补历史碎片,填补城市历史空白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长春档案人的身上,赴境外征集长春档案史料的大胆设想随即呈报到市长的案头。
从2003年开始,长春市档案馆已先后4次赴日本、韩国、俄罗斯征集与长春有关的档案史料。可以说收获颇丰。档案部门这一主动的作为,不仅填补了馆藏空白、丰富了城市记忆,更是实现了长春市档案外事工作的重要突破。
从策划到常化
在2003年的时候,地方档案部门赴境外征集档案史料的案例还不多,确有国内征集还没有做好,要不要把视野放到海外的担心。局馆领导首先统一了认识:历史已经给我们留下了遗憾,我们不能再给今后的历史留下遗憾。海外征集史料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在做,但都受其研究专题和研究方向的限制,偏而不全,填补史料空白,更应该由档案部门承担,因为档案部门能够把征集到的史料作为全民族的财富共用共享。一份承载着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的报告上报给了市政府。巧合的是,时任长春市市长祝业精同志亲自来到市档案馆,把他赴日访问期间收集到的两份“新京”地图移交给档案馆保存。
市长以先一步的实际行动解除了档案部门的顾虑和担忧,一份详细的征集计划也随即出炉。档案部门动了起来,财政部门和外事部门也动了起来,积极落实经费、积极联络对方档案机构和友好人士,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破冰之旅随即成行。此后长春市将档案征集经费作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费列入市档案局年度部门预算,市外办也将境外征集档案列入年度出国计划,一次由档案部门动议的业务行为纳入并成为了政府的常项工作和制度化工作。
从措施到实施
境外征集时间宝贵,经费有限,一定要做好“功课”。我们紧紧抓住外事办熟悉外情、联络广泛的特点,制定一套详细的征集预案。一是拟定单次的征集方向和重点内容,避免盲目贪大,或者无功而返;二是发动长春籍的驻外人员事先帮助核对和确认线索,如赴日本征集前,我们就充分发挥了一名原我馆工作人员现定居日本的同事的作用。赴俄罗斯前,我们委托在莫斯科留学的职工子女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三是发挥好友好城市和友好人士的作用,如日本著名学者越泽明先生不仅多次访问我馆,还为我们赴日征集提供目录和线索,给予征集活动重要帮助,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还可以在具体征集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征集方式,宜官则官、宜民则民;四是根据线索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和取合;五是前一次征集要为下一次征集提供线索。
几年来,长春市档案征集的足迹遍及东京、青森、北海道、横滨、名古屋、首尔、蔚山、莫斯科、伏尔加格勒等地,钩沉在国家公立档案机构、研究机构、图书馆、文书馆、专家工作室直至旧书摊,在征集档案资料的同时,还顺便考察了档案、图书部门的业务工作,在服务功能、设施和档案资料的开放程度等许多方面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
从成果到效果
几年来,共征集回来直接反映时期长春市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档案资料4849件册,包括史料、图书、图片、图纸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日满议定书》、《长春沿革史》(1921年)、《长春附近现势及日军布防和东北军驻防图》(1932年)、《长春事情》(1932年)、《国都建设计划用途地域分配并事业第一次施行区域图》(1932年)、《新京市政要览》(1934年)、《满洲工厂名簿》(1934-1936年),《新京特别市市街图》(1935年)、《国都新京》(1940-1942年各一册)、《在长春帝国领事馆辖区内事情》、《跃进满洲》(新京部分)、《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关于9·18事变给日本外务大臣的电报》(1931年)、《满洲的文化遗迹考察》以及《满洲国的首都计划》和《中国东北都市计划史》(越泽明)、《新京案内》、《满洲国皇帝访问大阪府逢迎配置要图》、《长春县图》、《国都大新京》、《国都建设计划图》等。特别值得—提的是长春市市长祝业精赴日带回的《满洲国地图》和《新京市市街图》,市委常委、秘书长钱万成赴俄罗斯带回的《溥仪给斯大林大元帅的请愿书》、《溥仪给苏联政府的请愿书》尤为珍贵。这些档案资料,对研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长春历史以及城市规划建设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凭证作用。
征集回来后,长春市的市政专家特意来档案馆调阅了城市规划方面的史料,印证了部分过去无法考证的问题;吉林省政协的领导和文史委员、长春市人大的领导也专门参观了长春市档案馆境外征集的成果,这些难得一见的史料引起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
在接到《长春市档案局(馆)关于赴日征集档案史料的情况报告》后,时任长春市市长的祝业精同志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批示道:“很好,一是要总结经验,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二是与日本的这些部门建立联系,适时亦可邀请日方来长访问;三是可向财政申请一笔费用,用于收集这些资料(特别注意在日收集当时在华出版的中文书籍现被日方收藏而在国内找不到的中文资料)。”
几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感觉到境外征集档案史料的空间未可限量,机遇也非常难得。应该充分利用国际环境相对宽松、国内经济条件不断向好的有利条件,从“档案史料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的高度来认识和推动境外征集工作。发展和繁荣档案文化,境外征集不可或缺;加强档案文化国际交流,将散落在境外的宝藏“掏筛”回国,档案部门任重道远!
历史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三旧”是指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三旧”改造是在当前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拓展建设空间、保障发展用地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设宜居现代化的重要民生工程。
作为民生工程,“三旧”改造涉及方方面面的民生问题:拆迁、补偿、再就业、企业转制、公共服务等。这些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所产生的文件、资料和记录,构成了“三旧”改造档案的主要内容。档案工作者应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想民生所想,做民生所需”为原则,充分做好“三旧”改造档案的系统收集、归档和开发利用工作,并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一、“三旧”改造档案的门类
“三旧”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国土、规划、“三旧”办、房管、市政管理等多个部门,包括立项、规划、审批、验收等多个管理环节。“三旧”改造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档案资料,需要对其系统梳理、完整记录。结合社会民生关注的信息,“三旧”改造档案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规划管理类:规划部门编制和审查“三旧”改造规划和近期改造片区的详细规划,提供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制定改造方案,办理项目所形成的档案。
2.土地管理类:国土资源部门办理农用地转用、征收土地等用地工作形成的文件,土地确权、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等环节产生的档案。
3.建设工程类:“三旧”改造中房屋的拆迁管理,建设工程项目(包括建筑、市政设施、地下管线)的报批、施工、验收过程产生的档案。
4.产业转型类:“三旧”改造中涉及立项投资的和制定产业政策而形成的档案材料;国企转制后企业资产评估、流向、转让、拍卖、重组以及职工安置、分流、政策处理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
5.社会保障、居民安置类:在房屋安置、拆迁补偿等方面形成的档案。
6.其他类:财政、税务、监察、农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林业、文化、公用事业管理、人防、公安等相关部门配合“三旧”改造工作所形成的档案。
二、改造模式不尽相同,档案工作各有侧重
结合人民生活需要、房屋危破状况、土地利用效率、环境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三旧”改造的整治模式可分为全面改造、综合改造、历史文化保护改造三种模式。根据不同的“三旧”改造模式,档案工作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全面改造模式
1.全面改造模式的内容
全面改造模式是针对危破房分布相对集中、土地功能布局明显不合理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区域,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为目的,按照城市规划和节约集约高效用地的要求实施成片重建改造。
2.档案工作的重点――记录拆迁全程
对于全面改造模式,档案工作的重点是记录拆迁全过程,保存全面改造项目系统完整的档案资料。
一是注意收集用地、规划、拆迁、建设等管理审批环节的档案资料。(1)“三旧”用地的调查摸底档案信息。全面改造前对每宗“三旧”用地的土地、房屋、人口等现状情况的调查、记录,并形成分类列表造册。(2)“三旧”项目在规划、拆迁、建设方面的管理性文件。如征地批准文件、红线图、补偿等文件材料和各标段的标书、标价、施工组织、设计等档案材料应收集齐全并得到妥善保管。(3)“三旧”改造项目规划档案。“三旧”改造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改造方案。包括改造范围、规划功能和设计条件。全市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任务和年度实施计划等档案资料。
二是注意保存完整的动迁资料。为实行“阳光动迁”,保证改造区域居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全面改造过程中会面向居民征求意见,并就拆迁补偿达成协议。档案工作者要注意全面、及时、动态地收集征询意见和拆迁补偿方案、安置信息,以备查询。
三是加强建设工程档案的监督指导。强化对全面改造地区建设工程档案的监督、指导、检查、验收等行政职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工程档案培训,讲授有关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档案整理、验收、移交等方面的内容。
四是开展声像档案全过程的跟踪记录。主要跟踪拍摄的内容包括:“三旧”改造过程中涉及市领导重要现场视察活动;改造前的原貌、特色建筑和典型环境;村民、市民、企业主要活动;改造实施过程;改造完毕全新面貌等。
(二)综合改造模式
1.综合改造模式的内容
综合改造模式是对于危破房或建筑和环境设施标准较低的旧住房,可结合街区综合整治,采取修缮排危、成套改造、高层房屋加装电梯、立面整饰等多种方式予以改造,消除居住安全隐患,完善各种生活设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2.档案工作的重点――关注民生问题
对于综合改造模式,档案工作的重点是关注民生问题,收集服务民生的公共服务档案,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注意收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档案资料。综合改造模式主要是为配套设施较差的居民提供完善的生活设施,档案收集的重点可放在综合改造项目范围内路、水、电、气、排污、环卫、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改造情况,如为解决区域水浸隐患,实现“雨污分流”和“三线”下地的地下管线档案。
二是优质高效,提供档案信息利用服务。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为“三旧”改造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旧”改造有许多涉及改善民生的项目,如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改造,这些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与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档案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对于局部改造模式的项目,档案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部门协作、资源整合、构建一站式的档案服务体系。
(三)历史文化保护改造模式
1.历史文化保护改造模式的内容
对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历史文化建筑,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进行保护性整治更新,按照“重在保护、弱化居住”的原则,参照拆迁管理法律法规,合理动迁,疏解历史文化保护建筑的居住人口,探索采取出售文化保护建筑使用权或产权的方法,建立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新机制。
2.档案工作的重点――留存城市记忆
对于历史文化保护整治模式,档案的工作重点是征集历史档案、重塑城市记忆。
一是主动出击,征集历史档案。征集工作的宗旨是传承旧城历史文脉,记录地区传统特色和人文氛围,尽可能保持历史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征集工作应从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内容多样化、题材多元化”为原则,重点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反映人文环境、历史风貌、建筑特征环境的历史档案资料(例如照片、志书、地图、建筑物构件)。
二是完整记录,收集历史文化保护地区改造前后的档案。结合历史文化保护地区的规划,收集工作的范围可重点集中在传统历史街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优秀建筑等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以声像拍摄、文字记录等方式建立历史文化地区档案现状信息。
历史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档案事业建设
档案是人们从事各种生产、工作活动的历史记录,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查考工作、总结经验教训的依据,是发展生产、开展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档案也是国家的历史财富,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悠久,积累有丰富的档案和历史资料。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档案工作,积极推进档案事业建设,接管旧中国保留下来的档案资料,收集革命历史档案,成立国家档案局和档案馆,制定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和规章制度,培养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取得了很大成就,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档案事业建设,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主要是就等领导人对新中国的档案事业思想和贡献[1],也有成果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档案事业的发展[2],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至1957年期间国家档案事业建设研究还不多,笔者不揣浅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请教于方家。
一、接管旧中国保留下来的档案资料
在新旧政权更替的混乱时期,档案最容易遭受多种因素破坏。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及时接管和妥善保管旧中国留下来的档案资料成了当务之急。1949年10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组织以陈云同志为主任的政务院指导接收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指导与处理有关政府中央各机关人员、档案、图书、财产、物资等接收事宜。11月底,政务院指导接收工作委员会又组成以董必武为团长的华东工作团,前往南京、上海等地开展接收工作。针对少数极端反动分子盗卖公产、破坏文件的行为,1950年1月5日,严正指出:“所有前政府驻外使领馆及前派驻外国的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在我中央人民政府接管以前均应照旧供职,并负责保护一切资财、图表、账册和档案,听候清点和接管;其保护有功而又愿意继续服务者,在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其胆敢执行反动残余政权伪命、破坏文件、盗卖公产者,中央人民政府要严予惩处,决不姑宽。”[3]p231月9日,再次声明,“令驻在香港的原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切政治、外交、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侨务等机构的主管人员及全体员工,务须各守岗位,保护国家财产档案,听候接收,不让反动分子有任何偷窃、破毁、转移、隐匿等事情。原有员工,均可量才录用。其中保护国家财产有功者,将予以奖励。其有偷窃、破毁、转移、隐匿等情者,必予究办”[3]p36。这就争取了大多数人,震慑少数反动分子,保护了一大批政府时期珍贵历史档案。
为集中管理政府机关的档案,1951年2月,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南京史料整理处,陆续搜集了南京及全国各地大量的政府的档案,到1952年,共集中档案130万卷,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此同时,中央人民政府还在东北图书馆(后改为辽宁省图书馆)内成立了档案部(后改为东北档案馆),保存有东北地区明朝、清朝、北洋军阀、政府以及日本军国主义扶植的“洲国”傀儡政权等几个历史时期的档案,数量达220多万卷(件)。在1951年5月人民政府把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改为故宫博物院档案馆,收藏明清档案500多万件。
二、收集革命历史档案
中国人民在长期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革命历史档案,但在兵荒马乱的战争环境中,有的被破坏,有的散落在民间。这些档案资料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见证,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这部分珍贵的资料,并采取了多种措施收集整理。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军委了收集革命历史文件和其他史料的《通令》,各部队成立了收集委员会,开展军史档案的收集工作。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征集革命文物令》,规定一切有关革命的档案文献,均在征集之列,并责成各级征集机构要积极、认真征集,妥善移交。1951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收集党的历史档案的通知》,具体规定了收集的范围、步骤和方法。195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家档案局又《收集革命历史档案的办法》,规定:自1919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政权、军队、青年团以及其他革命团体所形成的档案,都属于革命历史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人民政权机关的历史档案(指1949年10月以前撤销的人民政权机关和解放区的各种干部学校、公营企业的档案等),革命群众团体的历史档案(指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学联、妇联、农会及各种政治和文化组织所形成的档案),已故革命活动家的个人档案(著述原稿、修正稿和初版本、自传、日记、笔记、手迹、照片、与他人信件、有关书刊、资料、回忆录等)。
上述收集、征集革命历史档案文件的,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征集革命历史档案和其他档案资料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各地、各系统都先后设立了征集机构,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征集工作。经过几年不间断努力,取得很大成绩,征集到一大批珍贵的革命历史档案。例如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文献,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历届中央委员会的文献,中共中央颁布的各种决议、决定、指示、通告,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来往电报,苏兆征、、恽代英、叶挺等烈士在监狱中的日记、著作、遗嘱等。陕西省档案馆珍藏着革命历史档案达58个全宗38784卷,尤其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及所属机构的档案,相当完整[4]p234-235。中共党员陈来生冒着生命危险保存的中共中央秘密文库档案104包(约2万余件),移交给中共上海市委(后来又移交给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央档案馆),受到表彰,也推动了革命历史档案的征集工作。这些文献档案是研究中共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现代史的第一手资料,极其珍贵,利用率非常高。
三、成立国家档案局和各级档案管理机构
随着档案事业不断发展和业务逐渐增多,需要有统一的档案管理机构。195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提出,党政军各系统都应该设立档案工作的领导机构,对各自系统的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制定统一的制度,培养训练业务干部,筹建中央和地方档案馆。1954年3月吴玉章写信给政务院秘书长和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反映全国各地档案机构不健全、管理工作不科学、档案分散收存、损失严重等问题,建议在中央成立一个领导全国党政军档案工作的机构。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国家机构进行改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改组为国务院。10月31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档案局,曾三被任命为第一任局长。
根据《国家档案局组织简则》的规定,国家档案局是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掌管国家档案事务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其任务是在统一管理国家档案的原则下,负责建立国家档案制度,指导和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档案工作;负责全国档案馆网的规划,筹建和领导国家档案馆;研究和审查国家档案文件材料的保存价值、保管期限标准,并监督和审议有关国家档案文件材料的销毁问题等[4]p36。国家档案局的成立,是国家加强档案事业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国家档案事业进入一个有领导、有计划的新阶段。
1954年大区撤销。国家档案局成立后,首先加强对撤销大区机关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大区临时档案保管处分别改为国家档案局沈阳、西安、武汉、上海、重庆、北京管理处(组),研究和统一了这些机构档案工作的基本做法,指导他们有计划地加速整理档案资料,做好向档案馆移交的准备。同时,国家档案局还加强了档案馆的建设,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馆筹备处。1956年4月,国家档案局拨款修缮了明代建筑档案库房――皇史k。1956年1月,国家档案局针对当时档案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有文必档”“玉石不分”“臃肿庞杂”等问题,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几项不归档文书材料销毁暂行规定》,统一了机关档案室销毁档案材料的标准。
在国家档案局成立的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央军委办公厅分别成立档案管理处,对党和军事机关的档案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至此,全国党政军各系统都建立了档案管理机构。
在管理机构档案局成立以后,还要建立保管档案的档案馆。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北平市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接管故宫博物院及其文献馆。1951年5月,文献馆改为档案馆,负责明清档案的收集、保管、整理、编辑和提供利用工作,不久又将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收藏的明清档案集中到馆内。1955年12月26日,故宫档案馆划归国家档案局领导,改名为第一历史档案馆,当时馆藏500万件(册),绝大部分是清代宫廷档案。1949年11月,中共在南京接管中央党史馆史料编纂委员会,接收了大量的政府机关档案,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与已经接收的政府国史馆合并,成立南京史料整理处,归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领导,后来命名为第二历史档案馆。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政务院、中央军委先后发出收集革命历史文件和其他史料的通知通令,收集到大量的革命历史档案和资料。1954年全国六个大区撤销,所有档案集中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统一保管。1954年11月,中共中央批准设立中央档案馆筹备处,1955年8月,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馆。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月14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的计划,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研究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在这里,具有首要意义的是要使科学家得到必要的图书、档案资料、技术资料和其他工作条件。必须增加各个研究机关和高等学校的图书费并加以合理的使用,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工作”[5]p186。1959年3月,两馆筹备处合并,统一筹建中央档案馆。195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档案馆,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集中保管党和国家中央一级机关的档案,同时将第一历史档案馆并入中央档案馆,曾三为首任馆长。1959年10月,中央档案馆正式开馆。
与此同时,各地方也开始建立档案馆。1956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指出:“国家档案局应该全面规划,逐步地在首都和各省区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档案馆。”6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的《1956-196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也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地方国家档案馆的意见。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档案局也多次提出筹建中央和省(市)档案馆的要求。根据国务院要求,从1956年8月到1957年11月,广东、河南等省市先后成立档案馆筹备处,到1960年初,全国已建立15个省级档案馆,106个地(市)级档案馆和1509个县级档案馆[4]p202。
中央和地方档案馆建立以后,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采取各种方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为新中国档案事业奠定了基础。
四、制定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和规章制度
档案工作启动以后,需要制定基本原则和制度,依法依规推动档案事业建设。195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北京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该《暂行条例》规定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一地管理机关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利机关工作;反对分散保存。”这个基本原则对全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个《暂行条例》还规定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主要有:1.文书处理工作。在办公厅(室)或秘书处下设文书处理部门,规定了文书的规格和收发手续,包括纸型大小、一文一事制、文书书写格式、审批签发、登记办理、销毁,实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归档制度,编写卷内目录和案卷目录,文件电报统一管理。2.档案工作。中央办公厅秘书局设立档案处;分局、省(市)委办公厅秘书处设立档案科;中央各部、委、院、报社和分局、省(市)所属个别的特定机关设立档案室;档案材料的登记、整理和保密制度;档案材料的调阅、销毁、检查和移交工作制度;机关(或部门)撤销时,一个机关并入另一个机关时,一个机关分为几个独立的机关时,必须办理档案材料的移交手续,一个机关的档案材料不得分散处理[6]。
1955年1月,中共中央指出上述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和规章制度同样适用于国家机关和军事机关,国家机关和军事机关各部门可仿照这些原则来建立和改革自己的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
195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召开党的第二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根据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着重研究了加强县级党的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的问题,制定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县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办法》。这次会议还讨论通过了《1956―1962年党(团)的档案工作规划》《文电统一管理的具体办法》《确定党的机关档案材料保管期限的一般标准》等文件,对档案管理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上述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依规开展,有章可循,大大促进了档案事业建设进一步发展。
五、培养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和发展档案学
档案馆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科学文化事业部门,它所收藏的档案,门类繁多,内容复杂,年代久远。要想熟悉档案内容,揭示它的价值,管好用好档案,必须有多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既需要档案专业人才,又需要文史和理工专业人才;既需要有档案管理技能的专业人员,又需要有档案文献的编研人员。而在新中国档案事业建立之初,从事档案工作的主要是文书、秘书和机要人员,政治素质高,但人数少,缺乏档案专业训练,培训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950年,在华工作的苏联中央档案管理局副局长、档案专家米留申建议我国在一所大学办档案系。1950年10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委托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举办了一期档案管理训练班。1952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与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协商,决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档案专修班,以解决档案专业人才的燃眉之急。访问苏联时,邀请苏联档案专家来华讲课。1953年7月,档案专修班扩大为专修科,聘请苏联档案专家任教。到1954年,已经有2期普通班和1期研究班的学员共200余名档案专业干部毕业。到1957年培养档案专业毕业生475名,分配到档案系统工作,很快成为档案工作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专修班逐步发展,不断扩大,先后发展为档案专修科、历史档案系和档案系,如今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档案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所能够培养档案人才的高等学府。
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学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受到重视,并被纳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的《1956―196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开展了研究工作。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国档案史等学科都开始形成。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悠久,积累有丰富的档案和历史资料。这些档案是国家的历史财富,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档案工作,积极推进档案事业建设,接管旧中国保留下来的档案资料,收集革命历史档案,成立国家档案局和档案馆,制定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和规章制度,培养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取得了很大成就,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等各项工作,向各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档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彬.档案学思想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J].档案与建设,1993(4).
[2]国家档案局.新中国档案事业四十年[J].档案工作,1989(10).
[3]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本书编写组.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历史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档案;使用价值;现实意义
一、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它是客观形成的,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现代国外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对于档案史料的重视和迫切要求,充分证明了档案史料的重要使用价值。
历史研究是通过对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揭示和总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社会发展,可以提供历史研究作为证据的主要是档案史料。史书和地方志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进行政治斗争不可缺少的材料,编史修志是我们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编史修志最可靠的材料也是档案。所以说档案是进行历史研究和编史修志的第一手史料。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这两部我国古代的名著,编修时都大量地利用了档案史料。
我国具有悠久的编修史志的传统,内容之丰富,卷宗之浩繁为世界各国罕与伦比。据有关学者统计,我国历史地方志有一万多种,达十万多卷。我国编史修志之所以发达,与利用了大量的地方档案史料是分不开的。档案史料是编史修志的重要依据。
档案又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外交、文化教育等的重要凭证。我国各级档案部门以及民间数量巨大的档案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档案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内容十分丰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明清档案中有大量文书、地图载明我国的领土海疆。解放以来这些档案为我国与友好的邻国划分边界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依据。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和霸权主义者歪曲历史,制造谎言妄图侵占我领土和海岛,但谎言代替不了事实,我们保存的大量有关档案和图籍是揭露这些谎言和捍卫我国领土的极好材料。
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如治理黄河、长江、海河等河流历史上最大的洪水流量和最小的枯水量,成为设计三门峡水库、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依据。在发展农业中也大量利用档案中晴阴录等材料,从而掌握了近百年来气候变化规律和水旱灾害情况,为制定我国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的资料。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古迹遍及全国,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游览的胜地,而这些古迹每届修缮和陈列展览,也都要利用大量历史档案。
档案不仅是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可靠依据,同时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许多文学创作的实例表明,档案史料所反映的史实曾对作品的取材、情节构思起过重要的启迪甚至是凭证作用。中国作家姚雪垠写《李自成》时,也是阅读了大量的档案材料的。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
二、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同时又是新的社会实践最可靠的凭证和依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档案发生的效用与日俱增。正确地继承前人的经验,有批判有分析地运用档案材料,是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克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防止思想僵化的较好途径。档案是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客观地、真实地记载者各阶段的活动,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中,广泛地利用档案已成为党的工作和社会各方面的迫切需要。党为刘少奇同志、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编辑《选集》《选集》等都利用了大量的档案。社会实践产生了档案,并赋予档案丰富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档案是总结经验、交流技术、落实政策、配合并服务于党的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
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档案中记载着各机关工作活动的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为落实政策、案件、配备领导班子、交流技术、总结经验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凭证。某市剧团一位编导,1957年被错划为。当时他认为一切全完了,于是便悄然到内蒙一边远地区隐居,连亲友也不知道他的去向。1982年人口普查,才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山区发现了他,并向他宣传了党的政策,他这才给原单位发信要求复查他的问题。原单位派人查了几个月毫无结果,最后找到档案馆,档案馆提供了他被错划的全部材料,问题解决后,该人无限感慨地说:“是档案救了我。”
各级领导干部利用档案可以增加知识,对于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也是大有裨益的。历史明君贤相以及有远见有作为的政治家、革命家,他们从切身体验中赋予档案以“文化财富”、“知识宝藏”、“历史舟车”等崇高美好的名称。在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和以为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前后都采取了接管档案,保护档案,统一管理档案的有效措施,这是十分英明的。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作了重要指示: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档案工作是很重要的专业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历史研究,进行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因此充分的发挥档案的作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库房问题。有的单位档案房简陋、潮湿,致使档案材料因长期受潮发霉而纸张变质、字迹模糊,或是档案遭受虫蛀、鼠咬;二是人员问题,有的单位档案无人管理,或是只派些老、弱、病、残应付,这些单位不注意留存档案,也不想利用档案,“只要机器转,什么档案不档案”;三是有的由于管理不科学,致使鱼龙混杂,玉石不分,用时查找不到,使一些“真材”没有“用武之地”,躺在卷柜“睡大觉”;四是不少人不了解档案在整个社会中的重大作用。
上一篇:历年计划生育政策{推荐5篇}
下一篇:历史期末复习计划{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