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汇总5篇】

指尖上的舞者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003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1分钟。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1、使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三、教学设想

1、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计划。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人,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实行启发式,探究式,培养学法,提高能力。

3、要努力增设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体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的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以次来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4、要争取把多媒体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解剖难点。

5、做好教后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与积累。

四、深入备课:

1、备学生

⑴帮助学生完成八年级地理学习的过渡。我们要切实作好八年级地理的教学,在教学进度上不能急于结束课程,提早复习,而要在教学中时刻向学生渗透地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⑵帮助学生养成看教材的好习惯。根据以往八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心气浮躁、眼高手低,平时不重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甚至不屑于做课后题,相反,却一心扑在做各种习题册和难题上,结果一些人连最基本的知识都弄不明白。因此在本学期将注重这方面的指导。

2、备教材

对一些暂时拿不准的问题,要进行广泛的讨论,以期在教学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3、备教法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计划;信息反馈;心理训练;训练模式

我校初三体育中考在近两年的毕业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科学地组织训练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外,与领导的高度重视、班主任的大力支持等客观因素是分不开的。下面谈一谈体会。

一、领导的重视是取得成绩的前提

抓好初三体育中考,学校领导重视是关键。我校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在学生进入初三的第一次集会上,就体育中考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成绩进行了详尽的思想教育,这为后期的训练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经常抽出时间观看我们的训练,在初三体育教学训练所需的器材场地上听取建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些支持对学生取得成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班主任的积极配合是取得成绩的保障

由于体育训练在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中有一定的特殊性,无形中给班主任增加了工作量,因此需取得班主任的理解和支持,学生体能训练情况能够经常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和表扬,这些措施都为保障学生自觉参加训练和提高训练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体育训练学生的体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积极向上的年级氛围也都有了明显的增强。

三、科学的制订计划、慎重的操作是取得成绩的关键

学校课余训练与专业训练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按照专业训练的要求去制订计划去训练学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制订初三教学计划时,我始终遵循运动训练的规律,结合学校的教学时间、运动场地、学生体质等实际情况,来制订出操作性强、时间少、见效快的训练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制订教学训练计划的主要依据

教学训练计划体现着运动训练活动中的基本决策。制订计划时既要考虑到现实目标的需要,又必须考虑到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

1.教学训练目标:就是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的,过低有碍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动机,过高则会过于强化的训练而导致过度负荷。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地使训练计划成为实现目标所采用的手段。

2.测试起始状态:学生运动素质的起始状态是教学训练过程的出发点,是其状态转移的基础,因此,我在开学初的体育课上进行了详尽的体能素质摸底,从而了解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教学训练的客观规律是教学训练计划必须符合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要求,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初三体能训练作为具有特殊性的学校训练计划,不仅应该考虑到计划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机体在负荷下的适应性与劣变性,训练活动组织的集体性与个体性。更应该考虑到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习成绩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在这种规律下制订出的训练计划成功的可能会更大。

3.组织实施运动训练的客观条件:训练场地的好坏、器材的质量与数量、营养的条件、恢复的条件及学习环境等都是组织实施训练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我校训练场地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教学楼天台计划、台阶计划、环教学楼跑等计划,事实证明了这些切合我校实际情况而且简单可行的计划对学生的运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有效地组织和操作训练活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中的关键

科学的训练计划必须有效的组织实施才可能产生具体的成果,在认真的遵照体育规律去实施训练计划时,更应该灵活地运用指导训练的各项原则,及时地根据训练中主客观情况的变化,对预定的计划予以必要的调整,从而保证了学生成绩的逐渐提高。

附计划如下:

2.训练场地:一号场地(一楼走廊),二号场(四楼天台),三号场地(六楼天台)。

3.训练计划:

A计划:(1)围绕教学楼跑三圈;(2)(抱头蹲起跳20次+提踵50次+单臂撑30秒)×4组。练习队形:两路纵队。

B计划:跳绳(30秒钟+1分钟+30秒)×4~5组。练习队形:体操队形四列横队,前后交叉站。

C计划:8字跳大绳。练习队形:各班分成四小组练习。

注:1.每个自选项目各班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向教师报告出勤及协助管理。

2.无论是自选还是跑步四圈的练习内容都要先在练习场地集中检查出勤情况后再开始练习。

3.练习形式将在体育课上传授,间操具体练习形式由负责教师灵活安排。

总之,在体育中考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教学与训练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还有许许多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不停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管理;数学学习;数学水平

管理学的理念产生于企业的生产活动,因此,也最早用来指导企业的生产活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实践活动表明,管理能够提升效率,管理能够使事物朝着人们的预期发展。学习是学生重要职责,也是更好的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一环。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弥足重要,作为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也要积极的将管理学的思想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管理的视角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科学制定学习计划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既需要教师有效进行引导,同时,学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学生制定的学习计划是否科学也直接影响到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现。

学习计划可以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教师为学生制定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是学生个人制定的学习计划。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师制定的学生的学习计划而言,存在较为机械的情况。教师在制定学生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总是从班集体的总体情况出发,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的学习计划,势必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难以得到提高,而另外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更难以跟上步骤。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操之过急”,学生往往制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计划,结果计划也很难按时完成,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这些都启示教师与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十分重要,但是一定要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升计划的科学性,这样学生的数学水平才能随着计划的落实而不断得到提升。

二、有效设置学习目标

目标管理也是近来广泛受到人们重视的一种理念,将目标管理理念渗透到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天起,教师就引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在学生眼里这个“目标”是十分笼统的。而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目标,就需要有清晰的学习目标。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本人在教学中不仅积极的渗透目标理念,而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数学学习情况,有效制定目标。不管是数学学困生,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还是数学成绩十分优异的学生,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从目标管理理念来讲,初中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要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有效结合。例如:学困生是在数学学习中出现严重困难的学生,为了有效实现学困生D化,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制定短期的学习目标,并且要注意学习目标要契合实际,通过制定短期目标,使学生的数学学习逐渐得到好转,最终实现长期学习目标。

在目标的引导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显得更加有节奏感,同时,以目标为方向展开数学学习,也能够达到很好地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激励被人们运用于很多管理实践中,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在通过管理的视角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也要有效引入激励。初中数学渴望表现自我,希望得到老师及同学的认可,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将激励方法与运用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效结合起来,势必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激励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激励方式的过程中,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物质与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例如:教师可以每周评选数学学习之星,从作业完成情况、遵守纪律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选,而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数学成绩,这就激励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也积极的表现自己,争取成为数学之星。教师在对数学之星进行精神方面表扬的过程中,还可以向学校申请一些物质方面的表扬,例如:为数学之星发放数学作业本等。

有些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积极的运用激励法,但是采取的激励措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内心需求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结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却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可见,掌握有效地激励方法与技巧十分重要。

四、有效运用过程管理理念

过程管理理念要求在进行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个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只有对每一个过程中有效进行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将过程管理的理念引入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本人认为十分必要。学习过程本就是一个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过程,而数学又集抽象性与逻辑性于一身,学生想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学生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有效把握知识点都产生重要影响,引入过程管理理念,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数学学习活动。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进行每一个不同的数学学习环节的时候,都要与该环节的特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反之,一旦学生在其中一个环节掉了链子,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其它环节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一个数学学习环节引起重视,并不代表教师的工作就结束了,教师还要对学生每一个环节的数学学习进行指导,尤其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五、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双线 教学计划表 主副 融合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状况不容乐观,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困惑,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我校在高一、高二14个班级进行了关于数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其中发出问卷635份,收回628份,有效问卷623份。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只有30.82%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数学,有58.43%的学生反映数学难,28.42%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体会过解决某个数学问题而带来的快乐。在回答“你有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某一节数学课吗?请说明理由”时,只有194人认为有,其中有17.53%的学生类似回答:“某一节课,因为全听懂了。”在剩余的429人更有学生直接类似回答:“没有什么印象,因为从来就没听懂过。”因此,“听得懂”成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必备前提。若让他们能够听得懂高中数学就不能忽视其基础知识,为了更好解决初中基础,不少专家和老师提出了初高中衔接教材,但大部分以集中补习的形式进行,效果不是很理想。

为此,我们提出了双线融合式教学,并进行了实践与探究。

双线融合式教学是以高中教学计划为主线、初中教学计划为辅线指导下进行的师生间交往过程。按照高一知识制定的教学计划称为主线,以高一知识体系中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点视为衔接教学内容,结合主线涉及到的衔接教学内容和时间点而制定的衔接知识教学计划称为副线。在知识讲解中最终将两条线的知识点融合为一条线而开展师生间的交流,以此来完成初高中知识的良好衔接和思想方法的进一步融合。

双线融合式教学的顶层设计就是双线教学计划表的制定,双线教学计划表秉承双线融合理念,以高中知识点的教学实施为主线,以每个高中知识点相联系的初中知识点为副线,按照教学实践将两条线有效融合在一起来制定的教学计划表。双线教学计划表的制定要从课程的宏观到课堂的微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多方面来考虑。下面简要阐述我校制定双线教学计划表过程中的几个有效做法。

一、明晰双线内容,制定双线教学计划表

双线教学计划表有别于传统教学计划表,它主要通过高中知识的主线和初中知识的副线

来确定,指导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计划表,将主副线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双线教学融合、畅达。因此,在制定双线教学计划表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客观、准确了解学生初中基础知识体系。为此我们利用暑期时间针对初中。教材集体探讨、分析,将初中知识理顺出代数、几何知识体系。有了对初中知识体系的宏观掌控,还要了解学生对初中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我们结合初中知识体系和高中涉及到的主要基础知识点设计了一份针对全体高一新生的基础知识测试卷,目的在于更精准了解高一学生的学困,为我们副线课时的安排提供参考,使得双线教学计划表更具针对性。

其次,双线教学计划表要做到将初高中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必须要将高中知识体系进行细化,并挖掘其与初中知识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双线教学计划表中的双线融合为一体。为此我们要设计一个有别传统的教学计划表格,要突显出双线的融合节奏,也便于教师备课时很好地准备副线内容,并从知识整体性、思维拓展性、数学思想延伸性来综合考量,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我们结合新学期课时安排先制定主线教学计划表,然后结合主线内容和学困实际情况明确副线内容,并按设计好的表格将主副线在表格中明晰起来。

二、实践双线教学,完善双线教学计划表

双线教学计划表的制定是要更好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故对知识点教学课时的把握应该是动态的、灵活的。经过高一实验班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高一数学的双线教学计划表。

表一是我校双线教学计划表的初始部分,从中可以看出,它尽可能具化了副线内容,整体体现了主线与副线的教学内容安排与执行进度,可以让教师依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双线融合式”教学,也可以让教师根据教学执行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备注后续教学要点,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双线计划表,深化课程改革

双线教学计划表的实施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它也带动了课前、课后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明显改变。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化双线教学,推进我校数学课程的改革:

1.编制导学案、达成双线有效融合。我们将双线教学计划表中副线的内容以课前导学案的方式提前布置给学生,导学案的设计秉承双线融合思想,通过题目的精心设计、层层铺垫,把课堂进行了适当的翻转,让学生通过完成导学案来尝试解决问题或者带着疑问来课堂反馈,以此达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融合。

2.制作微课、突破副线难点教学。为了突破副线中的教学难点和解决课时紧张问题,我们结合双线教学计划表,将初中基础知识点录制成微课,通过网络观看,让学生在课前、课外自主学习、反复学习,从而解决学生副线的困惑,保证双线教学实施的顺畅。

3.丰富资源库、提升精品课程建设。在双线教学的实施中,我们将相关资料做成电子资料库,如微课、导学案、教案、测试卷等,再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搭建网络平台,将高一数学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公开,以此来提升我校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真正实现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努力让数学学习成为快乐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四、推广双线计划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将双线教学计划表推广到全体数学教师,让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双线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商定导学案的编制、微课的录制、教案的编写等,也会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帮助教师丰富教学理念、提升专业水平。

五、反思双线教学、改善学生学习现状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

该计划的实施和监管都强调中央、邦、县及社区等多方的参与,它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小学生尤其是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女童的入学率和出勤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也降低了教师的缺勤率,有助于缩小社会差距。

?

一、印度初等教育中“免费午餐计划”简介

?

1?“免费午餐计划”的含义

?

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Mid?Day Meal Scheme)又称营养午餐计划或者午餐计划,起源于全国初等教育营养资助计划(National Programme of Nutritional Support to Primary Education),于1995年8月开始实施。该计划着眼于改善小学生营养状况,中央以提供免费的谷物及食物运输津贴的方式给予支持。

?

2?“免费午餐计划”的目标

?

2001年,印度政府发动了“普及初等教育计划”(简称SSA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07年,所有的儿童都要接受初级小学教育;到2010年,实现完全的高级小学教育。为了配合SSA计划的开展,中央政府开始拨巨款支持午餐计划,地方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午餐计划进展迅速。

?

午餐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印度大多数儿童所面临的饥饿和教育问题。具体包括:

?

(1)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改善公立学校、民办公助学校、教育保障计划(EGS)以及选择与创新性教育(AIE)中心的小学1~8年级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

(2)提高学生的在学率。很多属于社会落后阶级的儿童总是空着肚子去上学。即使那些在上学之前吃过早饭的学生,经过一个上午,肚子也饿了,不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一顿免费午餐可以帮助那些买不起午餐或者离家较远的孩子克服“教室饥饿”。免费午餐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入学率,也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出勤情况。

?

(3)救助受灾儿童。对于那些遭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的小学阶段儿童,在暑假中为他们提供营养支持[1]。

?

(4)发掘教育的内在价值。一顿准备好的免费午餐可以被用来向儿童传授很多良好的习惯,比如饭前饭后要洗手,同时也可以借此来教导他们明白干净水的重要。

?

(5)增进社会平等。免费午餐活动有助于传播平等主义的价值观,如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儿童要学习坐在一起并吃同样的饭。特别是,免费午餐活动有助于打破学校中的种族和阶层的界线,而且,从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的社区订餐也可以克服种族偏见。

?

(6)加强性别平等。免费午餐计划有助于打破女童入学的障碍,从而缩小校内男女生比例之间的差距。同时,免费午餐计划也为一些妇女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有助于减轻职业妇女为孩子做午饭的负担。

?

(7)让儿童的心灵受益。生理上的剥夺会导致较低的自尊心、持续的不安、紧张和压力,而“免费午餐计划”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1]。

?

二、“免费午餐计划”实施中各方面责任

?

为了达成“免费午餐计划”的目标,印度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区及社会团体都积极参与其中,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与角色。

?

1?中央政府的责任

?

中央政府在推行午餐计划时主要承担如下几方面的责任:一是按一定的标准免费供应粮食并补贴粮食运输的费用;二是对包括购买豆类、蔬菜、烹饪油和调料、煤气等费用以及厨师工资在内的多项费用,进行定额补助或者按一定的标准分担;三是为小学的厨房建设和厨具购置提供资金,并要求地方政府按一定的比例配套。

?

在经费分担方面,印度中央政府和经济欠发达的东北部地区各邦按照90:10的基础比例分担,其他邦及中央直辖区则按75:25的基础比例进行分担。此外,中央政府的拨款中也会安排相应的经费用来管理、监督和评估购买粮食、补贴运输费用和烹饪费用等项工作并规定这类经费占总拨款的1?8%,而总拨款中的0?2%是用于国家级的管理、监督和评估[1]。

?

2?地方政府的责任

?

10多年的经验表明,午餐计划全面实施的责任最终还要落实到各邦政府和中央直辖区政府。地方政府必须保证后勤和行政的安排能够促进每个符合资格的学校中健康营养午餐的日常提供。这些安排主要包括发展充足的基础设施,也就是厨房和储物室的建设、厨具的购买。

?

而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利用中央向午餐计划提供的资金;二是通过与各邦和中央直辖区政府中其他部门所实行的其他计划的衔接,从而获得一些流动的额外资源,如饮水和厕所的建设就要与SSA计划、饮用水工程以及总的环境卫生计划相协调;三是各邦和中央直辖区政府的预算支持。

?

午餐计划的指导方针规定,在一些邦,如果村委会和市地方机构对初等教育负有责任,那么计划实施的责任和每日的监察都应当归属于村级潘查雅特(the Gram Panchayat)或市政当局。村级潘查雅特或市政当局可以设立执行委员会来监管计划的实行。同时,村级潘查雅特或市政当局也可以把午餐计划的日常管理的责任下放到学校层面。

?

3?社区及社会团体的参与

?

村级潘查雅特和市政当局有责任组织社区成员有计划地帮助学校确保午餐的烹饪和服务等工作顺利进行。老师和社区成员的参与可以确保孩子们能够以友爱的态度一起吃饭,可以确保学生能在饭前正确地洗手、用干净的盘子和杯子,避免乱丢垃圾和食物的浪费以及确保学生能够在饭后清洗自己的盘子、洗手和漱口。同时,午餐计划也为一些贫困的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

三、“免费午餐计划”的成就

?

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

1?“免费午餐”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

该计划最初仅面向公立学校和民办公助学校中的1~5年级学生,到2002年,覆盖范围扩大到在教育保障计划以及选择与创新性教育中心的1~5年级学生。2004年,印度中央政府提出将在暑假为那些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地区的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服务。2007年10月,覆盖范围由原先的1~5年级扩展到?3 479个教育落后地区的6~8年级;2008年4月扩展至教育保障计划以及选择与创新性教育中心的小学1~8年级学生[1]。

?

2?为“免费午餐计划”进行配套设施建设

?

2006~2007、2007~2008、2008~2009三个年度,根据午餐计划,中央政府拨款448亿卢比用于建设?746 758所小学的厨房,其中,?455 652个厨房已经建成或者已经开工建设。另外,在上述三个年度期间,中央政府向?855 636所小学校提供了42?78亿卢比用于购置厨具[1]。

?

3?“免费午餐计划”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

?

为了更好地实现午餐计划的目标,中央政府对午餐的标准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并不断地修改和提高。计划施行初期,初级小学的午餐每日最低包含300克热量,8~12克蛋白质。2006年,热量提高到450克,蛋白质提高到12克。2007年范围扩展到6~8年级时,高级小学的营养标准是700克热量和20克蛋白质。?

?

四、对“免费午餐计划”的评价

?

近年来,印度有很多独立的研究机构就午餐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都肯定了这项计划给教育及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

2005年,阿玛亚森(Amartya Sen,印度裔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领导的研究团队对西孟加拉邦Birbhum县的午餐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考察,发现免费午餐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入学率和出勤率,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而且这种现象在表列种姓和表列种族的女童和孩子中的影响最为明显。这项研究还表明,午餐计划也降低了教师的缺勤率。

?

同年和其后的几年中,也有针对其他邦所做的调查研究,如“拉贾斯坦邦的免费午餐计划现状分析”、“中央邦的免费午餐计划”、“德里的免费午餐计划——一个正发挥作用的计划”、“奥里萨邦Khudra区免费午餐计划的经验研究”、“对安德拉邦免费午餐计划的社会审计”,等等。这些研究都表明,午餐计划在提高学生(尤其是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的女童)的入学率和出勤率、降低教师的缺勤率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该计划培养了学生共享和友爱的精神,为社会公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外,印度全国教育研究和培训委员会2005年的《五年级末学生的学业成绩研究报告》中也指出,在实行午餐计划的地区,学生的学业成绩要高于未实行该计划地区学生的成绩[1]。

?

2006年,印度初等教育公共报告(PROBE)指出,84%的家庭承认孩子获得了免费午餐;大多数学校表示学生会在学校就餐,而且学生的菜单会经常变化,学校里都会教育学生养成饭前洗手和饭前饭后打扫卫生等一些良好的习惯;午餐计划改善了入学率。印度的“年度教育状况报告”(ASER2007)指出,在2007年10月和11月期间的随机抽查中,92?6%的学校都已经准备好了午餐。这个数据要远远高于2005年的71?1%[1]。

?

免费午餐计划在其实施的最初10年中进展缓慢,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使人担心它也会像印度教育领域中的许多改革措施一样“无果而终”或者“雷声大雨点小”。但它最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和不凡成就,却使人对印度教育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印度从极端偏重精英高等教育转向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技术教育)并重且略向前者倾斜的教育发展战略,由此可见一斑。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