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审计培训个人总结{集合5篇}

蓝色梦想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248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0分钟。

审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政府审计;职业培训体系;审计信息化;职业化;专业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03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005 -03

0 前 言

刘家义审计长在2009年7月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客观要求,是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把建设一支高素质队伍作为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来抓。2011年6月审计署制定出台的《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也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审计环境越来越复杂,审计的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迫在眉睫,而培训是快速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培训效果。

由于我国政府审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政府审计职业培训也必须有不同于普通职业培训甚至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培训的地方。本文主要从我国政府审计发展趋势分析展开,对我国政府审计培训体系的完善提出适当建议。

1 政府审计发展趋势与培训重点分析

1.1 政府审计发展趋势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随着国家政治生活民主程度的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审计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政治地位日益得到巩固。与此同时,社会对于政府审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满足社会的需求,政府审计正在不断努力。

1.1.1 目标导向

《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实行全程跟踪审计;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构建和完善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创新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这些都是在深入总结我国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同时也指明了我国政府审计未来的工作方向。

根据上述目标定位可以推断出,在审计工作手段上,我国政府审计正在致力于全面推行和实施审计信息化;在审计工作方式上,政府绩效审计的强劲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经济责任审计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审计工作内容上,政府审计职能将进一步扩展,审计重点呈现多元化格局,审计结果将为国家决策提供更多更重要的支持,审计人员业务范围将随之扩大。

1.1.2 环境导向

根据《审计法》第十六条至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我国政府审计的对象除了中央政府的专门机构、专业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外,还包括数以万计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时期,国有企业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首先,国有企业跨国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政府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财会专业知识,还需要熟悉被审单位涉足国家的语言以及当地的经济、社会、政治、法律、金融背景。其次,国有企业运营规模往往较大,分公司、子公司数量众多,股权结构复杂,涉足经营领域较广,实施信息化程度较高较复杂。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政府审计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既有目标要求,又有环境推动,政府审计需要提高自身能力,以应对新的挑战。但我国政府审计的成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稍显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政府审计队伍素质的改善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1.2 培训重点和目标分析

为顺应政府审计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审计的现有人力资源质量与结构亟待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审计信息化的推进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具备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知识,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将审计业务与政府治理结合起来,政府审计职能的扩展和审计对象的多样化要求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领域更为广泛。

政府审计的培训重点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审计信息化的培训;二是审计专业化的培训。这里的专业化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专业领域审计的经验和知识。这同时也是政府审计培训的目标,即要实现政府审计工作手段的信息化和政府审计工作的专业化。

1.2.1 审计信息化培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先进财务软件在被审单位广泛应用,其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业务管理逐步实现电子化。审计机关作为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其审计信息化建设,即金审工程已经初步建立了五大应用系统和信息化相关设施,为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审计人员整体上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相对于政府审计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1.2.2 审计专业化培训

审计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于2011年11月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贯彻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意见实施办法的通知》中提到,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的专业结构要适应审计工作需要。到2013年,各级审计机关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经济类、管理类以及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公务员比例应达到80%以上。其中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公务员比例,应在2010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也提到,要加大在实践中发现、培养和使用审计专业人才力度。

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应在某一领域具有很高的理论造诣和素养,成为复合型人才中的专才。美国审计总署的审计项目大多是由内部不同部门的各方面专业人员合作完成。其内部设有顾问委员会和专家组,成员包括经济学家、管理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等,必要时还聘请有关专门人才协助工作,审计组成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能够保证其较高审计目标的实现。而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中审计业务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对较为单一,绝大部分是会计、审计等专业人员,工程技术、计算机、环保、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较少,降低了审计机关的整体运行效率,这是制约我国政府审计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总之,随着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对政府审计的需求逐渐强烈。尤其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政府审计职能必将进一步拓展,不断地改善和调整审计的作用点。政府审计要做出变革,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2 思考与建议

一般来讲,政府审计职业培训一般包括政治理论培训、审计业务知识培训、公共基础知识培训、其他知识培训等内容。要完善政府审计培训体系建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应在现有培训内容基础上,一方面必须重视审计信息化的培训,另一方面需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引导部分审计人才朝“专才”方向发展,为我国审计事业储备力量。为此,提出如下具体措施和建议。

2.1 搞好审计业务信息化培训

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审计技术与方法,已成为审计基础理论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我国政府审计培训应该既把审计业务信息化作为培训重点,也把追求审计业务信息化的最佳效果作为培训目标之一。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审计信息化的优势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在培训中除注重审计基本业务知识和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知识外,还应辅以技能型的内容培训。

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加强审计分析手段的运用培训。当被审对象规模庞大、关系复杂时,政府审计若是仅运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可能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的情况下完成大量的审计任务,而且可能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分析程序的引入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分析性程序可用作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这样可以使得政府审计人员将有限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用在风险较高的领域,不仅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

另一方面,借助审计技术与方法的智能化作出审计判断培训。社会公众对于政府审计的期望值在提高,人们期待政府审计能够不断揭露政府工作中深层次的问题。然而,存在于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舞弊现象相比普通企业可能更为隐蔽。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政府审计工作人员利用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技能来对审计项目进行试探、分析和断定。但是一方面,舞弊行为是一类带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动机复杂;另一方面,政府审计的职能进一步扩展,涉及的许多审计活动都是近年来引入的,并且超越了传统的审计工作范畴。总之,仅仅靠已有的历史经验和知识可能不足以做出合理的判断。这就需要有新的技术来“智能地”和“自动地”分析原始数据,为审计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引导审计人员将历史经验总结、科学规律推导和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结合起来从而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

2.2 构建分层级、分区域培训体系

我国政府审计职业培训的对象是政府审计人员。政府审计人员接受国家委托,以审计机关的名义,代表国家行使审计监督权。政府审计人员包括政府审计署的审计长、副审计长,地方各级审计厅长、局长,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人员和非领导职务的一般工作人员。

由于高层与基层之间、不同地区审计人员之间业务素质差距较大,层级间、地区间资源占有相差较为悬殊,因此培训也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审计人员培训应更多关注基层、关注欠发达地区,构建分层级、分区域培训体系,提高政府审计培训的针对性。

例如,审计署工作人员的工作层次分为业务司、特派办及派出审计局。业务司是审计项目的组织者,具体包括审计计划、工作方案制订,审计报告汇总;而特派办及派出审计局是审计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执行者。就工作内容而言,署业务司需要的是知识储备既广博又精深,对于事物的把握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宏观性的审计人员,相应地,审计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一是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对涉及的业务领域有比较深的研究,能及时发现和把握本领域的发展动态,在一定程度上创新该领域的理论。二是具有一定的审计实践经验,能够很好地解决审计实践中的问题。三是具有创新性的审计职业思维。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决定了审计署业务司审计培训的内容和重点。而特派办及派出审计局的审计培训则应着重培训审计执行力、对政策的解析能力等。

2.3 定期开展专门领域案例培训

世界审计组织一直将“经验分享,人人共惠”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成立50多年来,秉承这种精神为建立高效的政府审计体系做出了卓越贡献。它建立了知识分享委员会,该委员会下设10个工作组,就社会关心的问题(如公债、反腐败、金融危机、最高审计机关的职责和作用等)开展研究。我国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来开展政府审计人员培训。面对政府审计对象的多样化以及企业经营领域的多样化,若政府审计人员仅仅依靠以往的经验而不加以适时的学习则难以应对。但是,对于审计而言,同一业务和领域需要的执业能力是相近甚至是相同的,这时先行者的经验便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建立政府审计案例分享委员会,形成典型的审计案例库,定期以新业务或新领域的审计案例为内容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为政府审计机关提供参考。

2.4 开展心理素质培训

审计人员的心理培训,有利于审计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其个性特点的形成与发展,使其具备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心理素质,保证其在各种复杂、困难条件下能迅速、妥善处理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审计人员的心理状况对于审计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2.4.1 审计工作心理素质培训

在审计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审计人员心理活动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项目开始阶段的冲动和畏难心理,项目实施阶段的速成心理和拖延心理,项目终结阶段的摆脱和懈怠心理。这些心理变化是审计人员的正常心理反应,但是,如果我国政府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无法做好自身的心理状况调整,必将给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带来负面和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政府审计人员培训中应当引入审计人员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并引导政府审计人员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心理系质。

2.4.2 审计职业心理素质培训

由于政府审计的特殊性,相比社会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政府审计人员可能面临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他们坚守的是国家的资产,监督他们的是人民大众。对于政府审计而言,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只是改善审计绩效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政府审计人员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包括工作绩效的压力、家庭生活的压力、社会人际关系的压力等。由于政府审计工作涉及诸多单位的利益,面临的诱惑也很多。尤其在中国几千年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化背景下,政府审计人员独立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审计人员培训应当吸纳相关心理培训,积极正向引导审计人员的心理行为,从而保证政府审计质量,真正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美国审计署质量控制手册[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关于当前国家审计实践的若干问题分析与建议[N]. 审计研究报, 2010-05-17(1).

[3]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简论国家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能力[N]. 审计研究报,2010-09-03(3).

审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以“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知识库建设及环境创造”为主要内容的“三建一创”机制是我公司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的核心内容,该机制从人员、约束机制及软硬件资源方面进行建设,将信息化深化应用工作真正落到应用层面。制度建设把深化应用工作固定化、常态化;队伍建设及知识库建设使深化应用工作有了基本的资源;软、硬件环境创造则使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工作现实可行。

二、“三建一创”的主要做法

(一)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图(二)主要流程说明1.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三建一创”机制的基础,制度是把推动深化应用工作的流程、做法进行固化处理,使工作更加标准化、常态化。(1)在ERP业务审计系统推广实施过程中制定了《ERP业务审计系统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系统建设目标、组织保障体系、人员管理、工作现场管理、进度计划管理、沟通协调、风险管理、质量管理、文档管理、数据信息安全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规定,通过对建设过程的标准化和管理,不仅保证项目高质量的部署实施,同时也规范了整个建设过程,确保系统成功上线。(2)印发的《ERP业务审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对运维职责、工作规范及流程、安全管理、数据备份和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该办法规定了运行维护流程,提高了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质量,确保审计系统有效满足安徽公司业务应用的需要。(3)印发的《审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修订)》对应用ERP业务审计系统的应用进行考核,要求审计系统在审计项目中应用覆盖率100%。2.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深化应用的核心,审计人员是系统应用的主体,我们通过三个渠道提高审计人员熟练应用系统的水平。(1)建用并举让审计人员参与到系统建设过程,是熟悉系统的最好方法。在ERP业务审计系统研究开发过程中,公司选派了两名业务骨干参加了上级单位ERP业务审计系统研发全过程,既能把审计人员的业务需求充分体现到审计系统中,也有助充分熟悉了解审计系统。公司在ERP业务审计系统推广实施时,为充分应用这一机制,在公司系统抽调了十七位审计业务骨干作为关键用户参与到推广过程中,这些业务骨干是审计人员的代表,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关键用户经过两个多月的推广实施工作,都锻炼成了ERP业务审计的专家,他们不仅精通审计业务,同时也精通ERP专业知识。十七位关键用户来自十七个市公司,覆盖了全部市级公司,他们回到各自公司以后,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提高了所有审计人员的应用水平,推动了ERP业务审计的深化应用。(2)分层次培训针对不同对象,公司设计了不同的培训方案。先后进行了关键用户、最终用户和运维用户等多层次培训,形成了系统培训管理特色。对关键用户培训除EP系统基本知识外,同时辅以更多的SAP等知识培训,既让他们熟悉审计系统,同时也熟悉SAP系统。对关键用户的培训目标是“做两次学生,当一次老师”。在最终用户培训时,由关键用户进行讲解,因此对他们的要求更高。经过培训,关键用户已成为ERP业务审计系统深化应用人才核心支撑力量。对最终用户培训,属于普及性培训,培训目的就是使用审计系统实施审计目标,因此更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熟练操作水平。培训教材由实施顾问与关键用户共同编写,授课过程中充分结合了审计业务的特点,并加入了审计案例,使培训更切合实际,培训效果更好。培训结束进行了考试,考试合格率100%。对运维人员培训侧重于技术层面,由实施顾问负责授课,通过培训使运维人员掌握系统日常维护的基本流程及解决运行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库建设库

知识库建设库是系统深化应用的后备源泉,在系统建设及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是普及推广审计系统的主要方法。安徽公司通过实践,逐步建立起实用的知识库,为系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手直接资料,包括三个方面。(一)编制用户手册我们的ERP业务审计系统在全国各省公司没有规范、统一的操作手册,并且由于各单位在部署系统时存在不少差异,因此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系统上线后,我们立即组织实施顾问和关键用户,集中编写用户手册,用户手册不仅按业务流程对操作步骤详细注解,同时还把关键用户的经验及审计技巧也一并编入,该套手册随着审计系统应用不断深化,审计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及软件版本的不断升级,将组织人员进行升级,将审计经验、技巧进行更新,不断融合实践经验。(二)开展示范项目,总结审计经验为更好的总结经验,提高审计人员实战能力,普及审计系统知识,通过开展ERP业务审计系统示范项目,组织全体关键用户参加审计项目,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审计人员实战能力。(三)建设查询模板通过示范项目及日常使用,我们将常用的ERP业务审计方法进行了模板处理,将查询方法、查询技巧编制成模板,模板简单明了,方便实用。

四、创造环境环境创造硬件环境

审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我市SIYB创业培训的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创业成功率,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教学管理细则。

第二条市创业培训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全市的创业培训工作。包括创业培训的教学管理,技术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估和培训推广开发工作。

二、SYB培训机构的管理

第三条培训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1、符合《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SIYB)操作指南的相关要求。

2、教学管理应配备专用计算机、打印机等必须设备,并开通中国项目网站(网址:),培训期间的茶歇要有专门的场地,不得与培训教室混用。

3、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使用统一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中国项目“马兰花”标识。报名须知、工作流程等要公示上墙。

第四条培训机构必须选派专人负责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学员管理和培训实施工作。

第五条培训机构应派专人担任培训班班主任,协助SYB教师做好各项教学教务工作,负责学员考勤,发放、收集、汇总每日意见反馈表,了解掌握学员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情况,随时改进工作。

第六条每期SYB培训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按要求整理、汇总创业培训原始档案。档案资料包括:

1、学员入学登记表;

2、参训学员身份证复印件;

3、已创业学员营业执照复印件;

4、《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失业证》复印件;

5、每日意见反馈表;

6、培训评估表;

7、考试卷;

8、综合成绩汇总表;

9、培训班活动报告;

10、学员创业计划书。

三、培训实施及教学管理

第七条SYB培训的实施,分为学员报名、初审、筛选、分班、开班准备及审批、实施培训、日常培训监督管理、结业考核、结业审核及发证等工作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培训学员的报名、筛选、分班工作由各培训机构负责。各培训机构首先要全方位开展创业培训项目的宣传推介工作,招生时应按照SYB技术要求认真开展学员的面试、筛选,把具有较强创业愿望和已创业的微小创业主吸收到SYB培训中,并按学员情况分类编班。

2、报名手续。筛选教师应按SYB培训入学登记表(1份),认真评分,提出录取意见并签字,核查学员提供的所有资料、证件的原件、复印件;填写学员登记汇总表,一并报培训机构进行审核,然后归类存档。

3、培训初审。培训机构提出开班申请报市创业培训领导组办公室,市创业培训领导组办公室根据各培训机构的开班申请,审核培训学员情况,检查教学场所及设施准备情况等相关准备工作。

4、开班审批。经市初审达到开班条件后,报省厅核准、同意后方可开班。

5、实施培训。各培训机构在实施培训前要进行开班动员,宣传国家的积极就业政策及SIYB培训政策,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创业热情。创业培训的日常管理由各培训机构负责,并按照创业培训的技术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进行教学监督管理。监督的内容包括:学员的到课率、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授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内容、进度、每日意见反馈的处理情况及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工作等。

6、结业考试。SYB培训结业包括考试成绩、创业演讲成绩、创业计划书成绩三部分。培训结束后,由各培训机构组织结业考试。每一位学员都要针对自己的创业项目,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创业计划演讲。培训教师要辅导学员完成创业计划书。市、县两级劳动保障局负责巡视督考,建立试题库,负责统一命题制卷。

7、总结评估。为确保教学质量,培训班的总结评估包括学员座谈会、班级总结、SYB培训评估。

四、培训要求

第八条严格按照《项目操作指南》的要求,规范运作。培训实行小班教学,每班学员不得超过30人。

第九条培训课时不得少于80学时。培训教室课桌以“U”字型摆放。茶歇应配备2种以上的饮品、2种以上的水果、糕点,并能满足茶歇使用。

第十条教师必须按照“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原则,针对性地指导学员完成《创业计划书》。

第十一条学员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后,培训机构要配合市创业培训领导组对每个学员进行六个月以上的跟踪服务,并定期将跟踪汇总表报市创业培训领导组办公室。

第十二条各培训机构必须在开班前一周将有关申请材料逐级上报,培训结束后15天之内,将培训班活动情况逐级上报。

第十三条各培训机构存在下列问题之一的,取消开展SIYB培训资格;

1、教学质量、数量连续两年不能达到国家项目办和省、市规定标准者;

2、一年内无正当理由未开展培训的;

审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力的支持下,我顺利的完成了2024年度的各项工作,现将本人2024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内容

1、完成年底审计工作。在2024年我局组织开展的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我参与了五个乡镇的22个行政村的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我认真整理了各种审计资料,并对审计对象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汇总整理。为审计工作报告的撰写提供了依据。在审计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维护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2、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先后在永正上官庄和榆林子镇小寺院头村通过翻阅村级会计账簿,对村、组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填写清产核资报表等实地参与清产核资工作的各个环节,学习和强化了业务知识。并多次下到乡镇、村组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指导。在县级验收过程中,认真梳理和汇总了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顺利完成了清产核资县级验收工作。

3、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帮扶的工作。多次走访帮扶对象,了解和掌握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和填写了“一户一策“提升方案,并根据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对提升方案进行了定期运转。帮助贫困户李小强、李海龙打扫卫生、清洗衣物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4、参与我局举办的“2024年度农村财务人员财政支农培训”工作。培训期间,积极配合其他同事搞好培训期间的各项后勤服务工作,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培训工作结束后,加班加点完成财政支农培训工作在财政支农远程培训网站的数据上传等工作。

二、 存在不足

一是业务知识学习虽有一定的进步,但还没有深度和广度。二是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三是工作中不够大胆,总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工作方法,而不能在创新中去实践,去推广。

三、 今后努力方向

审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一、对审计人员培训的错误认识

提到审计人员培训,不少审计工作者甚至是审计工作的管理者都不屑一顾,片面地理解为不过是办几个培训班“听听课、旅旅游”,起不到多少学习提高的作用,与其说是“充电”不如说是繁忙的审计业务后的“休整”。这是一种对审计人员培训的错误认识,由此直接导致了审计队伍中重业务轻学习,重使用人才轻培养人才,不利于审计队伍的建设和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近两年审计署提出了“五一五”审计人才工程(即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培养和造就50名资深审计专家,100名审计专家,500名审计能手)和力争用五年时间将全国地(市)审计机关的“一把手”轮训一遍,同时提出了对少数县级审计机关“一把手”进行培训的人才培训规划和方法。可见审计人员的培训不只是人们常说的“培训班”而是一项系统性的人才培养工作。要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首先要结合审计事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审计人员培训的长远规划,其次要拟定各个时期和阶段的具体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内容和要求,同时还要采用科学的培训方法和手段。

二、审计人员培训的必要性

1.审计队伍的快速扩充导致审计人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审计机关的任务越来越重,为解决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审计机关的人员编制得到了快速扩充。这些审计队伍的新兵来源和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有的是从刚毕业的学生中招考的;有的是从社会在职人员中选拔的;有的是从部队退伍的军人中安置的;有的是从其他党政机关调任的。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选择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法才能尽快让“新兵”进入角色成为审计队伍的中坚力量。

2.审计机关新的定位对审计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肩负的发展经济的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综合分析我国当前财经秩序方面存在问题所产生的原因,都与一些部门、企业的少数领导没有正确行使权力和认真履行职责有关。从这几年揭露的大案要案看,领导干部个人经济犯罪问题比较突出,少数人、权钱交易等屡屡得逞并且无所顾忌,在很大程度上又反映出对领导干部管理偏松,监督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审计机关新的职能定位:“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中纪委向十六大报告上也强调:“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参与反腐败的工作领域,必须从一般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因此,审计工作者必须相应的增强反腐败意识,扩充反腐败知识以更好地与纪检监察一道成为反腐败的勇士。

3.新经济环境使审计工作面临新的课题和挑战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等经济环境的改变使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经济职能和经营理念不断发展更新。行政事业单位由微观的行政管理逐步发展到宏观的经济管理和微观的经济服务,大部分国有企业根据“国退民进”的指导思想逐步向股份制转变,经营领域日益复杂,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新经济环境的挑战,审计工作者要适应这种执法环境和执法对象的演进,必须增强相应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方法。

4.电子技术在财经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审计方法的更新

近年来随着电算化系统和网络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会计的信息存贮方法、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审计人员,即使其对会计业务了如指掌,对审计业务十分精通,但如果不懂得计算机,会因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进行审计;会因不懂得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和风险而不能审查其内部控制;会因不懂得使用计算机而无法对计算机进行审查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因此,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审计的业务理论和实务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学习计算机、财务软件、数据库平台等方面的软硬件知识,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审计软件如《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即“AO”等审计工具,否则审计人员将失去审计的资格。

5.“反审计”手法越来越高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审计署机关2005年度集中整训大会上从五个方面分析并阐述了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认为审计监督的难度在不断增大。其中一条是“随着审计的不断深化,对一些问题的揭露、定性、处理的难度更大。当审计发现重大问题时,特别是发现重大案件,调查取证的难度越来越大,反审计的手段越来越高明”。破解舞弊者费尽心思设下的谜局是审计人员必须逾越的一道屏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审计人员必须不断开拓创新、积累经验、增进相互交流,从而改进审计技术方法,完善审计技术手段,实现审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从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上不给“反审计”者以可乘之机。

6.审计机关执法依据繁杂且不断更新

审计机关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时,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评价,做出审计决定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是依法审计的必然要求。而我国关于调整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关系的法律规范分散于财政、税务、海关、金融、投资、物价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中,这些规范性文件数量极大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对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而言,学法、懂法、用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经常组织审计人员学法,确保适用法律、法规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审计机关整体的依法行政水平。

三、培训审计人员的方式和途径

培训审计人员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审计工作实践获得锻炼提高,另一类是进行正规的知识教育和训练。

1.从实践中锻炼和培训审计人员

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百炼成钢”,在日常审计工作实践中锻炼是培养审计人员的基本途径,其实质是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其在实际工作的磨练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审计技能,增长审计才干。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1)有计划的“压担子”。这是对确定为培养对象的审计人员尤其是审计队伍的新鲜血液制定分步骤地培训计划,按计划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给培养对象分配审计任务,用循序渐进的锻炼来培养审计人员的方法。在审计队伍中,有些审计人员认为自己能力有限总是“量力而行”固步自封,缺乏勇于啃骨头的拼搏精神,畏首畏尾不敢承担新、难、大任务。有些审计部门的管理者也总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审计人员,新、难、大任务总是分配给固定的几个审计骨干,致使有的审计人员干了4年、5年却从未担当过一次项目主审。针对不同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计划的“压担子”逐步扩大审计人员的业务难度和工作范围,有助于推动审计人员的学习,积累经验,使其能力和才干获得稳步提升,也有利于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计划性。

(2)审计业务轮换。审计业务轮换就是让审计人员依次分别承担同一层次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相应领域的任务,全面培养审计人员能力的方法。审计业务涉及面广,各审计业务部门分管固定领域的审计业务,导致某些审计人员长期承担同一领域或同一层面甚至是同一类问题的审计工作。审计对象的相对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审计效率,但容易限制审计人员的工作视野不利于培养符合型审计人才。通过审计业务轮换有利于审计人员熟悉全方位的审计业务情况,提高从事各项审计业务工作或审计管理工作的能力,是培养全面的审计业务骨干和审计业务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3)发扬传帮带精神。要使审计人员尽快成长起来独挡一面,仅靠审计人员个人“摸着石头过河”来积累经验是不够的,必须发扬传帮带的精神,以老带新,一对一的帮扶。通过业务骨干在实际业务中师傅带徒弟式的指导或者安排有培养前途的审计人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助手,可以使其在较高的审计业务管理层次上全面接触和了解各项审计工作。并通过参与某些审计业务管理工作接受业务骨干的言传身教,使审计人员开阔眼界,锻炼能力,少走弯路。这是加速审计人员成长和培养审计业务管理人员的一种好方法。

(4)临时委以重任。当某种原因出现审计力量不足某项重要审计任务无相应资历的审计人员承担时,临时指定有关人员委以重任,也是培养审计人员的方法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突然增加了一项较为复杂审计任务,但已经抽不出有相应经验和能力的审计人员,这时候可以将该项任务委托给未承接过此类任务但相对有能力的审计人员,姑且戏称之“矬子里拔将军”。通过临时委以重任可以使有潜力的审计人员获得宝贵的锻炼机会,取得经验,增长才干,为进一步成长为真正的“将军”奠定良好基础。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