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747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0分钟。
大学生素质教育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教育质量;影响因素;认知差异;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0-0064-06
世界比较和国际教育学会(CIES)主席海尼曼(Heyneman)在第八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质量危机目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1]。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也陷入教育质量危机之中,特别是在中职教育方面,教育规模和投入越来越大,质量危机愈演愈烈,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改革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进一步明晰当前制约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秦皇岛市10所中职学校专任教师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影响中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认知差异,旨在为制定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一、调查与分析方法
(一)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2种方法。现场访谈于2013年6月进行,随机走访了河北省唐山市2所、秦皇岛市3所中职学校教务处、学生处部分负责同志,重点访谈了相关教师对中职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看法。同时,验证了调查问卷的各项维度及问项,弥补了问卷的不足。问卷调查于2013年7月进行,调查对象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秦皇岛市的10所(每市5所)中职学校专任教师。调查问卷设置了生源与师资、校园支持、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贡献度等6个维度、43个问项。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回收343份,回收率为95.27%。按照问卷填写是否完整、选项是否重复等要求剔除无效问卷17份,最终确定有效问卷312份,问卷有效率为90.96%。
(二)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录入问卷调查获取的各项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应用Nunnaly、Velli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法,测定了调查问卷的可信度[3]。该方法认为,α系数值界于0.70~0.80之间时,问卷信度较高;α系数值在0.80以上时,问卷可信度非常高。本研究制定的调查问卷α系数值为0.875,显示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应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法,测定了调查问卷的建构效度。测定结果表明,调查问卷KMO值为0.735,卡方统计量为1874.725(n=311),建构效度(累计有效程度)为62.39%,因子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
二、调查与分析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确定填写有效问卷的312名专任教师中,男、女教师分别占调查教师总数的44.55%、55.45%;唐山市、秦皇岛市教师分别占调查教师总数的49.08%、50.92%;教龄在5年以下、5~30年和30年以上的教师分别占调查教师总数的29.17%、59.94%和10.89%;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任教教师分别占调查教师总数的33.33%、33.65%和33.01%;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和专科学历教师分别占调查教师总数的0.96%、1.60%、86.86%和10.58%。在调查的312名教师中,没有高中及以下学历教师;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教师分别占调查教师总数的40.06%、53.21%、4.49%和1.60%,有2名教师尚未评定职称,占调查教师总数的0.64%。调查教师所涉及的专业包括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财会、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数控技术应用、电脑美术设计、现代农业技术、果蕉花卉、畜牧兽医等12个。
(二)教育质量目标认知
现场访谈得知,多数教师认为中职教育质量应集中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方面。依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确立的中职学生培养目标[6],将中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分为专业知识、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沟通能力等8个子项,设置为多选题列入问卷,面向中职教师进行了质量目标认知调查,结果见图1。可见,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是中职教师关注的重点,认为这2个子项重要的教师分别为297人和275人,占调查总数的95.19%和88.14%;认为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等3个子项重要的教师分别为203人、194人、189人,占调查总数的65.06%、62.18%、60.58%;认为其他子项重要的教师均未超过半数。其中,认为独立工作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沟通能力重要的教师分别为153人、128人和92人,占调查总数的49.03%、41.03%和29.49%。
图1 中职教育质量目标认知情况
(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
1.总体影响
在现场访谈获取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将中职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设置为生源与师资、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校园支持等4项,按照影响程度大、较大、一般、没有影响4个层级,分别赋值4、3、2、1,调查了中职教师的认知情况,所获数据的平均量值视为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值。由表1中的调查结果可知,中职教师认为“课程与教学”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最大,程度值达到3.435,且标准差最小(1.012);其他因素影响教育质量的程度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教育管理(3.243)、生源与师资(3.072)、校园支持(3.068)。
将教育质量提升到影响学校改革与发展层次,按照影响程度大、较大、一般、没有影响4个层级,分别赋值4、3、2、1,调查了中职教师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教育质量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影响程度值为3.205。
表1 中职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状况
2.生源与师资素质
图2中的调查结果表明,认为中职生源素质很高、较高、一般、较差和很差的教师分别有9人、10人、169人、103人和18人,占调查总数的2.88%、4.17%、54.17%、33.01%和5.77%。认为生源素质很高、较高的教师比例之和仅为7.05%,认为生源素质较差和很差的教师比例之和达38.78%;认为中职师资素质很高、较高、一般、较差和很差的教师分别有25人、47人、138人、95人和7人,占调查总数的8.01%、15.06%、44.23%、30.45%和2.24%。认为师资素质较高或很高的教师比例之和仅为23.07%,教师素质较差、很差的教师比例之和达32.69%。现场访谈结果表明,中职学校生源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自律能力、学习目标与态度、文化课基础等方面,师资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对学生情感投入等方面。
图2 中职学校生源与师资质量的认知状况
3.课程与教学因素
将课程定义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并设定其内含“教材质量”、“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质量”2个关键因子;将教学定义为知识、经验、方法、能力的传授过程,并设定其内含“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状况”、“专业课教学质量”、“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校企合作质量”4个关键因子,调查了中职教师对各关键因子影响中职教育质量的认知状况(多选)。图3的调查结果表明,认为“校企合作质量”影响教育质量的教师人数多达273人,占调查教师总数的87.50%。认为“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状况”、“专业课教学质量”、“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质量”、“教材质量”、“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影响教育质量的教师分别为245人、226人、203人、178人和107人,占调查总数的78.53%、72.44%、65.06%、57.05%和34.29%。
图3 课程与教学对中职教育质量的影响
4.教育管理因素
将教育管理因素设定为内含“行政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校园管理”和“财务和资产管理”等7个关键因子,调查了中职教师对各关键因子影响中职教育质量的认知状况(多选)。图4的结果表明,除认为“财务和资产管理”对教育质量产生影响的教师仅有76人、占调查教师总数的24.36%外,多数教师认为其他6个关键因子均影响了教育质量。认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行政管理、教职工管理和校园管理影响教育质量的教师分别为289人、275人、196人、187人、185人和143人,占调查总数的92.62%、88.14%、62.82%、59.93%、59.29%和45.83%。
图4 教育管理对中职教育质量的影响
5.校园支持因素
校园是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场所。将校园支持因素设定为“校园选址”、“建筑与布局”、“教学活动场所及设备”、“绿化及环境卫生”、“校园文化设施”、“学生宿舍”等6个关键因子,调查了中职教师对各关键因子影响教育质量的认知状况(多选)。图5的结果表明,认为“教学活动场所及设备”影响教育质量的教师人数多达283人,占调查总数的90.71%。认为“校园选址”、“建筑与布局”影响教育质量的教师人数较少,分别为74人和56人,占调查教师总数的23.72%和17.95%。认为“文化设施”、“绿化及环境卫生”和“学生宿舍”影响教育质量的教师分别有212人、127人和108人,占调查教师总数的67.95%、40.71%和34.62%。
(四)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1.不同性别教师认知差异
不同性别教师对中职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比较结果见表2。可见,男、女教师对中职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均值不尽一致,但经统计检验得知,各项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中职教师对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图5 校园建设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表2 不同性别教师对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
2.不同年级教师认知差异
不同年级任教教师对中职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比较结果见表3。可见,不同年级任教教师对中职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经统计检验得知,除“教育管理”因素差异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
3.不同地域学校教师认知差异
由表4比较结果可见,不同地域学校教师对中职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但经统计检验得知,各项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中职教师对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表达了教育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以毕业生就业能力表达中职教育质量具有广泛的认同。在就业能力内含的8个子项中,“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最为重要,超过半数以上教师认为“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在就业能力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认为“独立工作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沟通能力”在就业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师在半数以下。
2.多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育质量
调查结果表明,中职教师对教育质量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广泛的认知。“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生源与师资”、“校园支持”等4项因素均对教育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相对而言,在影响中职教育质量的各因素中,“课程与教学”对教育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大,“教育管理”次之,再次为“生源与师资”,而“校园支持”影响教育质量的程度相对较低。
3.生源质量和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调查及访谈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中职教师认为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一般、较差或很差,具体表现在自律能力欠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以及文化课基础较弱等方面;近1/4的教师认为中职教师具有很高或较高的素质,但也有近1/3的教师认为中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差或很差,具体表现在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对学生情感投入不够等方面。
4.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状况亟待改善
课程建设方面,认为“教材质量”、“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影响教育质量的教师均超过半数以上。其中,“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的影响更为重要;就教育教学状况而言,对“校企合作”影响教育质量的认知最为广泛,其次是“教学目标与市场的匹配状况”,再次是“专业课教学质量”。相对而言,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知程度较低。
5.教育管理与校园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教育管理方面,多数教师认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安全管理”、“教职工管理”、“行政管理”、“校园管理”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也具有广泛的认知。相对而言,对“学校资产和财务管理”影响教育质量的认知程度较低;校园支持方面,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活动场所及设备”、“校园文化设施”状况是影响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校园绿化及环境卫生状况”和“学生宿舍”影响中职教育质量的状况也具有广泛认知。相对而言,学校“建筑与布局”、“校园选址”对教育质量影响的认知程度较低。
6.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存在认知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任教教师对中职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就“生源与师资”因素而言,三年级教师认为其影响教育质量的程度最大,一年级教师的认知程度次之,二年级教师最低。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校园支持因素以及各因素的总体影响均随教师任教年级的提升,认知程度加大。显然,这与教师任教年级不同、教育教学的关注点不同有关。
(二)对策建议
1.树立能力本位的中职教育质量观
能力本位是当前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目标定位[7]。基于本研究结果,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重点在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关键在于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鉴于此,中职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均应围绕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开展。在实施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本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紧密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
2.加速推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中职学校任教或担任兼职教师。重视中职师资培养和培训,逐步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投入机制。继续实施“中职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不断创新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鼓励中职教师向更高层次进修,推进中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建立中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深化中职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等收入分配办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3.全面推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构建中职教育发展的市场化机制[8],促使中职学校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科学预测人才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目标与市场的匹配度,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借鉴国外经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牵头组织国家重点中职学校、改革和发展示范校等,加强中职学校课程及教材建设,为提升中职教育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关促进校企合作的法律规制,引导中职学校推进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大学生素质教育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男女大学生;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比较研究
学校能否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有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队伍是组织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1]。因此,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对培养上百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高职毕业生,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拟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调查研究,为建设高素质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更好地满足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期望,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内在动机机制之一,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源泉。它影响个体的思维、意志和素质的发展,是一个与人类发展个体成长与潜能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是对教师在教学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师生关系、职业道德、外表形象等多方面的心理期待与要求,是他们进行理想体育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以浙江省在校高职大学生650人为研究样本,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32份,回收率为97.23%,其中有效问卷为618份,有效率为95.07%。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满足统计学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单因素采用5梯度量表法,如:很不重要(1分)、不重要(2分)、一般(3分)、重要(4分)、很重要(5分);(2)数理统计与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处理均由spass13.0软件完成);(3)专家咨询法;(4)文献资料法;(5)访谈法。
二、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总体需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是指大学生对体育教师所应有的职业素质能力及自身素质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总体需要排名前三位的是职业道德、人格形象和教学能力。说明在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和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新时期高职大学生依然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优秀文化――师德放在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首位。高尚的师德是完善人格形象的基础,只有拥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才能用自己完美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才能把自己过硬的教学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充分地发挥,才能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调查结果也正应验了“做事先做人”的格言。
(二)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类型需要的调查研究
我们从教学管理、师生教学和师生关系不同角度对高职大学生所需要的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喜欢民主管理的、合作指导教学过程的朋友型体育教师。然而,从管理角度来看,也有43%的学生喜欢自由型的体育教师,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比较分析
1.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需要的比较分析
教师的职业道德既是教师人格特质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凝聚而成的品质[2]。职业道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内在动力,是调节各种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合力效应的粘合剂。调查表明: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首选,敬业精神、责任心强、公正公平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需要。敬业精神是体育教师对教育这一平凡而崇高职业的神往和进取的思想境界。责任心是体育教师教育的理性和教育智慧的力量,是师爱和师生精诚团结的力量,是促进学生发挥更高形式和更高层次的自我潜能的力量。公正公平是体育教师从教生涯表现出来的正大光明、质朴和公道的品质,它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亲切感、安全感、理解感、信赖感和共鸣感。在新时期要重塑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形象,才能成为大学生心目中道德的典范、生活的楷模和学习的合作伙伴。
从不同类别高职学生的情况来看,男生比女生更需要体育教师能以理服人(P=0.00
2.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形象需要的比较分析
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师人格形象更具有经常性、外在性和直观性特点,体育教师内在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以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朝气蓬勃和极具耐心的人格形象,可以内化形成教师独特的人格特征,可以升华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能够感染和激励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育力量的活的源泉。调查结果显示:完美的人格形象是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第二位选择,耐心细致、平易近人和情绪乐观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形象的主要需要。
从不同类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的分析结果来看,男女生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的总体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把耐心、平易近人、富有激情作为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的前三位,而女生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前三位的分别是有耐心、情绪乐观和平易近人。在乐观情绪(P=0.026
3.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需要的比较分析
调查表明:课堂教学能力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第三位选择。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合作能力、激发运动自信心、耐心地纠正错误和教师良好的组织能力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需要。兴趣的激发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前提;培养合作、学会合作是大学生学会生存的基本要素;树立信心是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耐心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也是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对体育教师的独特要求,学生只有正确地掌握运动技能,才能真正在运动中体会到乐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才能真正树立起自信心;正常有序的课堂组织是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体现了现代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教师课堂的职业素质行为不仅仅是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者,而是大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男女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X2=4.390,P=0.036
4.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师生关系需要的比较分析
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表现为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上的交往可促使师生间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应。体育教育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平等、民主、愉快、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加体育教学的情感色彩,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教学效果。调查表明: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意见和师生间有亲近的关系是高职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主要需要,而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权威地位、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将被平等、和谐、共享的师生关系所取代。
5.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需要的比较分析
事物的内容决定着事物的外在形式,但内容必须通过外在形式加以反映。教师的内在素养只有通过外表形象才得以表现。仪表作为一种非语言因素,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学生对教师感觉的产生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仪表形象。统计数据表明:体魄健康、整洁得体、形体优美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的主要需要。
男女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的总体需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体育教师衣着整洁得体(P=0.000
6.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需要的比较分析
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体育教师智力因素与知识、技术技能等的有机结合。丰富的体育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的运动技术技能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需要的重要内容。从统计分值来看,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外语水平、性别需要、学历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指标关注较低。
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全面的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本体性知识,是体育教师完成职业素质任务的必备条件;先进的教育理念则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新型学生观、新型教学观、新型教育观、目的观和过程教学观的体现。
男女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在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3
三、结论
高尚的职业道德、完美的人格形象、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主要需要。敬业精神、责任心强、公正公平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需要;耐心细致、平易近人和情绪乐观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形象的主要需要。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合作能力、激发运动自信心、耐心地纠正错误和教师良好的组织能力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需要;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意见和师生间有亲近的关系是高职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主要需要。健康体魄、整洁得体、形体优美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的主要需要;丰富的体育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的运动技术技能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需要的重要内容。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在总体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或显著性差异。
四、建议
体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正确的人生观、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于奉献的高尚师德和人格引导感染学生,使体育教育成为学生高尚人格生成的熔炉和圣地。体育教师应从现代体育教育观出发,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鼓励、学会创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走进新课程。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改变课堂教学策略,注重培养高职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关注健康安全、培养合作精神,构建充满生命力、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课堂运行体系。体育教师应针对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需要,加强自身职业素质,择取教育行动与方法,努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科学合理地开展“个性化”教育,以促进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高校行政部门要研究和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倡导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意识和职业素质培训计划,促使体育教师能够扮演并担当好多重角色,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多重需要,确保高水平的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大学生素质教育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对策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兴衰,经过20年的体质调研表明:大学生的体质总体在下滑。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探究影响其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针对我院学生体质健康目前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树立全新的体育教育体系对策,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学院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2014年7月,我国教育部门新颁布了有关学生体质的标准,这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一个挑战。2015年对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体质进行了一次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研究的是学院2013、2014、2015级3445名学生(男生1571名,女生1874名,数据来自学生体质测试系统)的身体素质状况,得出结论。下表是学院2015年3445名学生体质测试总体评价等级分布情况。
根据上表分析得出,本院校学生身体素质总体状况并不太好,与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标准(优秀25%、良好50%、及格23%、不及格2%)相差较多。如男生优秀比例为3.96%,比照国家标准优秀的25%低很多;而及格比例为72.71%,比照国家标准及格的23%则高很多;不及格为16.58%,很大幅度超出国家标准。比较男生与女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在良好等级上,男生的比例(35.59%)明显要比女生的(29.51%)要高很多,但是以总体情况来说,学生的及格比例为83.42%比国家标准要高出六个百分点,不及格比例也很大程度超出了国家的要求。所以,本学院学生身体素质与国家标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另外,还对学生的体重、下肢爆发力、心肺活力等各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身高标准体重,正常体重中,男生占比例41%,而女生则只占到30%,在体重超标和营养不良等级上,男生分别占比例为22%和20%,女生则占14%和26%。以上数据说明,学生在体重方面,依然存在超重与营养不良过瘦的问题。2、引体向上测试结果,在合格等级上,男生占比例88%,女生占比例75%。结果显示,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发展情况还是比较良好的。3、下肢爆发力是根据立定跳远成绩分析的,立定跳远测试结果,合格等级上,男生占比例80%,女生占比例70%,而在优秀等级上,男生仅占13%,女生占9%。结果说明,学生在身体协调性、下肢肌肉力量等方面还需要加强训练。4、肺活量体重指数,在优良等级上,男生占比例70%,女生占比例73%,结果显示,男生的呼吸系统机能对比女生的呼吸系统机能较差。
青牧职院2015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分析结果如下:(1)从身高标准体重来看,正常体重的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78.5%,体重偏低和超重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0.39%,肥胖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11%。由此说明,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基本正常。(2)从肺活量体重指数来看,成绩优秀的占调查总人数的3.37%,成绩良好的占调查总人数的3.71%,成绩及格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1.93%,成绩不及格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0.99%。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进行有氧耐力锻炼相对较少,应进一步加强有氧耐力锻炼。(3)从立定跳远成绩统计结果分析,成绩优秀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03%,成绩良好的占调查总人数的6.04%,成绩及格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4.98%,成绩不及格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4.92%。立定跳远是测试下肢爆发力的项目,通过成绩分析不难看出学生的下肢爆发力较差。(4)从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成绩来看,成绩优秀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92%,成绩良好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72%,成绩及格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8.11%,成绩不及格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4.25%。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中长跑耐力一般,应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从测试项目分析的结果来看,学生身体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基本正常,(5)50米跑成绩来看成绩优秀的占总人数的5.20%,成绩良好的占总人数的11.72%,成绩及格的占总人数的71.20%,成绩不及格的占总人数的11.87%。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速度素质较好。(6)仰卧起坐(女)和引体向上(男)数据显示女生腹肌力量普遍一般,及格率为71.52%;男生上肢肌肉力量较差。数据显示该项及格率仅74.8%,各年级及格率依次71.3%、78.5%、74.5%,大二最高,大三又呈现下降趋势,这一项也是所有测试项目中成绩最差的一项。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大三年级没开设体育课,缺乏广泛参与运动项目的动力,这会直接导致速度、灵敏素质下降,且大三年级部分学生养成不吃早餐、男生抽烟酗酒现象较多,在吃苦、坚忍等意志品质不如低年级学生,导致耐力项目成绩下降,另外,大三年级学生实习或就业的压力加重,容易忽视锻炼身体,锻炼时间减少也是可能因素之一。(7)坐位体前屈数据显示学生总体合格率为89.00%,从大一到大三合格率依次为86.91%、85.01%和95.89%,学生柔韧性发展普遍较好。
二、高职院校学生体质较差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测试结果的分析与总结,我们认为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多数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一)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学习文化知识和实践操作上,高强度的学习不仅使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易使学生产生体育锻炼的惰性。
(二)大多高职院校将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教育宗旨,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主要也表现在体育课程、课时严重偏少。本院学生体育课程为体育一、体育二和体育三,只有为期三个学期的体育课,课程的减少,学生体育锻炼机会也在减少。
(三)学生主观原因也是影响自身体质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没有树立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他们很少主动进行体育活动。另外,多数体育任课教师只是负责授好自己负责的课程,没有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向学生一点一滴灌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四)受到学院场地设施的限制,学生活动场地不宽裕,本学院全院师生近4000人,只有四个篮球场,一个四百米田径场,没有室内场地,没有乒乓球场地,由于受运动场地的限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运动锻炼的热情。
(五)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睡眠不足也使得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机会和兴趣减少,造成视疲劳,影响身体形态发育。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也导致了学生体能下降,据调查29.8%的学生有抽烟、喝酒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
三、提高学院学生体质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现阶段,学院必须提高对学生体质培养的重视,积极进行体育教学制度改革。并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主动参与到各项体育锻炼活动中来。
(一)对策
1.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开展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学校应加大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体育课、校园广播、校刊、宣传栏等进行一些体质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学生对体质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要首先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锻炼,这样在行动上才能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使学生树立终生体育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引起体育教师高度的重视,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对待,加强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学力度,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质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合理安排体育课程课时,多开设选修课。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时间,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体育课程课时安排。针对学生兴趣的不同,多学期、多种类开设选修课课程,使学生能够按照个人喜好选择体育项目。
3.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各项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科学进行体育锻炼。丰富的体育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学院应该加强对各项体育活动的组织,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落实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同学都加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之中。同时,加强各系体育社团的建设,利用体育社团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使各系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社团活动中来,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切实提高学生体质。
4.开设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参与的体育教学内容和课外体育活动,把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体育课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逐步形成体育课内外教学一体化的模式。定期以赛促练,不仅能促进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还能营造出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从而改善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5.建立教师和学生联系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桥梁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指导和建议。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会根据自身状况制订体育锻炼计划,合理安排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和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使学生能够达到较好的体育锻炼效果,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为一生追求健康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6.学校场馆、体育器材建设也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应增加对学院体育场地、体育锻炼器材等方面的投入,充分利用我院校园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建议
1.由于学院处于高海拔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且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出男生肺活量高于全国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1000m女生800m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无显著;男、女生立定跳远;女生仰卧起坐;男、女生肺活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极显著)。建议加强学生素质练习和适应性训练,体育课上根据测试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提高测试成绩。
2.中长跑(1000M 800M)项目属于速度耐力项目,建议学院要结合“阳光体育活动”强调中长跑测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户外跑步锻炼。
3.应把《标准》测试工作和体育教学计划、学生群体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从今年的体质测试结果知道,学生的下肢力量普遍较弱,上肢力量个体差异大;高年级学生耐力和速度素质相对较差,因此,体育教学计划针对低年级学生应多开设力量性项目活动,且要有针对性;而针对高年级学生应多开设耐力和速度性项目活动。学生群体活动的开展也应有一定的倾向性。
4.建议学校采用智能化测试系统,能减少教师教学以外的工作量,并提高个体数据的准确性,尽量减少由人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因素。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体质测试仪器,提高测试效率,减少延误。
5.加强对体质健康测试相关文件的宣传和学习,特别是要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孙卫华,张璇,郭阳阳.高职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J].体育大视野.2015.3(5):241-242.
[2] 林建芳,陈建华,陈志煌.集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5.3(19):64-68.
[3] 马丁.高职院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的对比分析[J].2013.3(33):149-150.
[4] 廖钟峰,覃秀松,李丹,覃建华.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J].运动.2015.5(107):10-12.
[5] 苑小毅,李建辉.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更新论现行体质检测方法的科学性[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2):110-112.
[6] 曹世乾,卢保锋.河南省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调查与研究[J].科教导刊.2010.10:160.
作者简介:
大学生素质教育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XX年11月20日—XX年11月28日
二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西工大福州服装学院团委
协办单位:西工大福州服装学院学生会社团部
三 活动主题
贯彻素质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展我西工风采
四 活动小结
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必然产生的理念,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兴起是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我院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的力度,不断改革大学教育中不利的因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
在国际大学生节到来之际,院团委和学生会社团部,经学工部批准,面向全院学生做了“贯彻素质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展我西工风采”的一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是对我院素质教育的一次检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广大的青年学子们提供更好的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这次的海报征集以“贯彻素质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为主题,作为设计院校的学生来说,用平面的形式来表现美是没有问题的。也许是素质教育的话题有些严肃,这个主题着实给各班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特别是06级各班,对于他们来说着更是一个难题,他们刚刚入学只是刚刚开始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对于很多方面还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们并不退缩,他们请教老师学长,上网查找资料。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各班都如期的完成的任务,并且质量相当的高,这让我们这些做学长的感到十分的惊讶!
这次的海报评比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现场投票。21号的早上我们将所有的海报在食堂门前进行展览。并在展区设立投票点。这样可以将各班的海报刚好的呈现给同学们,也是对各班海报质量的一个展示。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06级艺术设计六班的海报在投票中荣获“最佳人气奖”。二是评委审评。经过评委老师更专业的角度评析,最终的获奖名单:一等奖:06艺术设计三班;二等奖05装潢一班、06艺术设计五班;三等奖06艺术设计四班、05环艺、06艺术设计六班。?????????????????????????????????????????
自活动通知发出之日起,各班积极准备,都很好的按活动的要求按时的完成任务。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展示了我院学生优秀的设计天赋,也体现出我院学生超强的创新能力。
海报展相关资料照片
?
(二)“贯彻素质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节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的活动主要针对06级的新生展开的,作为刚刚开始大学生活学生来说,总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环境和生活。为了能让06级的新生能更快的适应环境,更好的理解自己的价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经过组织者对活动前期的宣传,同学们很快了解了这个主题的意义。大家踊跃报名,最终有三十多人参加了预赛。经过预赛的比拼张宏超等十二名同学脱颖而出。
为了让进入决赛的同学在决赛的赛场上有更出色的发挥。我们对选手进行的集中培训。我们请到了我院原学生会主席师华和原网络部长陈鑫丽。他们曾代表我们院参加了闽江学院的演讲比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选手经过他们几天的训练演讲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让我们对将决赛办的更好增加了不小的信心。
经过大家积极的准备排除困难,决赛如期举行。为了能更好的展现我院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决赛中我们加入了才艺表演和知识竞答。并设立的个人风采奖。并请到我院副院长陆锟高级讲师、团委书记、学工部长林建泰老师和刘天星、薛白羽等老师和学生代表师华、陈鑫丽、刘磊等担任评委。选手们济济一堂、各放异彩,这些从预赛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们的演讲各有千秋,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切入点诠释比赛主题,用精彩演讲来征服全场的观众和评委。现场掌声不断。
经过激烈的比赛来自艺术设计六班的张宏超同学一举拿下了一等奖和个人风采奖。王欣同学荣获二等奖、王婧和黄少丽同学荣获三等奖,陈敏等五位同学获得优秀奖。
演讲比赛资料照片:
???
这次活动是这个学期院团委组织的比较大型的活动之一,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时刻想着以为大家服务为目标。有困难大家都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解决。这也是活动能够成功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我们的活动也得到了各个团支部的支持,他们积极的为比赛提供人才,这让我们的活动能的扩大了影响范围。也让更好的完成活动的目的。
世上的事总不是完美的。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
1、?海报展的时候,由于事先没有协调好,我们的小记者团没有及时到位,让我们丢失的很多保留精彩画面的瞬间。老师也及时的指、导了我们的工作。??1??
以下内容与本文大学生节活动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 | | | | | | | |
2、?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有些时候对问题考虑的不周全,使我们的工作有时很被动。特别是演讲比赛的决赛时对时间的把握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使我们的有些相法没能够更好的表现在同学们的面前。
出现这些问题是我们对工作事先考虑的不全面造成的,这也是我们今后不断改正的地方。出现问题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出现了问题也是我们今后工作重点注意的地方,是我们宝贵的经验,是成长必须经过的道路。
活动的任务我们完成了,但是我们的工作并不能因此而放松。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更是任重道远。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只能是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要想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更好的提高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同学们树立危机意识,主动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
西工大福州服装学院团委
?????????????????????????????????? XX年12月1日
?
【2】
大学生素质教育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一、素质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渗透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由此,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给学生营建良好的德育环境。首先,营建一个整洁、朴素、幽雅的学习环境。做到天天地面无纸屑、门窗无污痕,窗内有鲜花,室外有绿荫,教室的布置要朴素大方,内容积极健康。标语富有启迪性、教育性、鼓励性。生活专栏应有针对少年生活的实际设计,形式多样。其二,树立良好的班风,运用集体的力量,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为此,师生应共同努力,严格要求,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我为班级争光彩”系列竞赛,能使班级形成学习上你追我赶,纪律上严明公正,人人自觉遵守的良好班风,加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再如开展“学雷锋、学赖宁”可以使学生在为人民做好事中受到深刻教育的同时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集体是个人的老师………,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了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其三,学校班级对学生成长固然重要,而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要想把学生培养成栋梁之才,还必须求得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和大力支持。在这方面,班主任或学校要走访每个家庭和社会团体,把对学生的要求告诉他们,以便使社会、家庭、学校统一要求。
二、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渗透
1、在学校制度管理中的渗透
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校长管理水平的实力反映。素质教育在学校规章制度制度伊始就渗透其中,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结合校情、教情、学情,就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奖励等方面,制定出系统科学、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常规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各室、各位教师和各班主任制定的制度、计划、活动等都要渗透素质教育,都要以学校制定的教育教学计划为前提,制定各段.的教育教学常规。
2、素质教育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渗透
素质教育在教师备课中的渗透,要备大纲、备学生、备教材、备板书设计等方面的同时,要减轻那些不必要的不可理的课业负担。在上课中要目标明确、合理、能教准确、讲明白、条理清晰、注重知识联系、能力培养。在辅导中,要贴近学习实际,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自己特长方面发挥得到充分的体现。 转贴于
3、素质教育在师生管理中的渗透
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是校长管理水平与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体现。管理好师生从某种程度上也就管理好了一所学校。因此师生管理至关重要。教育在教师管理中的渗透,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渗透。结合实际,制定学生素质发展的远程规划。各班成立兴趣小组,有力地开展了第二课堂。如体育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文艺、制作等兴趣小组,使之周周有安排、有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辅导、有结果,学校月月有总结、有公布、有奖励,师生的兴趣、特长、个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发展。
三、素质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渗透
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多方面组成的,个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个体素质和每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如果只突出某一方面的发展和提高,个人素质和其它方面就会处于相对的劣势,就会产生不均衡,以致造成个体素质发展中出现的畸形。所以,我们搞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多渠道、多侧面、立体化的,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全面发展。
总之,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措施的前提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做出新的改观和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纲要》
上一篇:大学生经验交流会总结{汇总5篇}
下一篇:大学生素拓总结{汇总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