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479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0分钟。
地震专业技术中职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1.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1)职业描述。物探专业主要面向石油、煤矿及其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行业企业,主要职业岗位群包括利用地球物理性质进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地震资料数字化处理、地震资料地质综合研究等。主要工作岗位有野外资料采集过程的地球物理师、解释员、处理员、技术工人等。
(2)课程模块化项目实施步骤。 第一,行业领域——进行行业、企业调研;第二,工作岗位领域—提炼核心技能;第三,课程领域—确定核心课程模块化项目、重构课程结构、编写教学指导方案、开发项目教材。
(3)物探专业人才建设的切入点。物探专业的主干专业—野外地震数据资料采集施工专业;主要产品—数据记录资料;主要过程—施工生产过程;主要技术—施工技术。
(4)培养方向。服务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单位,煤层、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单位,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单位,从事野外一线的地震资料采集工作,室内地震资料处理工作,地震资料综合地质解释工作。
(5)职业目标定位。地球物理勘探的工作过程对人员技术要求不同,如图1所示。
图1
(6)就业岗位(群)。就业岗位(群)包括主要工作岗位、相关工作岗位和发展工作岗位。主要工作岗位包括野外资料采集技术人员、解释员和处理员;相关工作岗位包括施工监督员、大小线查修工、钻井爆炸监督、仪器操作员和测量员;发展工作岗位包括野外资料采集物理工程师、地震勘探监理、地震数据处理工程师和地震资料解释工程师。
2.课程建设的思路
笔者学校借鉴CBE、MES、KH等教学课程模式,参照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员工培训项目,探索创新核心技能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摆脱了以往的学科教研室结构体系下进行课程设置的“学科型”课程设置,建立了“职业型”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组织安排时,充分考虑到企业职业的需要,按照社会、行业中的职业要求安排教学课程内容,实现由职业定专业。根据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和学校教学领域覆盖的职业岗位对应的专业中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形成以职业技能为主,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的模块,形成模块化核心技能项目课程,组成以教师团队为主的不同工作室,建立以班主任为首席教师制的职业技能团队或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工作室结构,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研室结构。由首席教师牵头组建团队,进行教学与教学研究活动。同时组建与技能模块相对应的项目课程,形成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师工作组团队。
二、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框架
学校教务部和教学督导室根据市场部与培训部提供的企业岗位用工要求,结合历届毕业生在东方物探、煤层气、中联煤等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对原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改进,建立了“公共课程模块+基础技能模块+核心技能模块”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确立以核心技能培养为课程改革宗旨,以建立核心课程开发为主体的教材建设,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课程重点的体系建设。
1.公共课程模块
贯穿三个学期,教学项目内容包括:文明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和演讲、计算机软件操作、简单专业英语翻译。这些教学项目所包括的相关课程有德育、语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这些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的基础、工具,是学生必备的文化素质能力。
2.基础技能模块
在学生入学一至四学期进行基础技能课程教学,包括电工电子技能、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获得野外地震资料并处理解释能力,是对接核心技能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关键课程。以“学、做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对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技能基础知识、实验实训所具备的技能基础知识组成的模块,由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使学生对专业岗位的基本专业技能有初步的认识。
3.核心技能模块
安排在第五至第六学期,包括野外地震勘探施工能力、野外地震采集资料处理能力、地震资料综合地质解释能力,即根据地震地质任务进行野外施工的能力并将野外采集地震资料按处理流程转化成地震剖面,对地震剖面按资料解释流程进行地质解释确定油气藏及井位。第五学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以“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项目实训。重点针对专业岗位技能或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学校与生产单位联系,由教师带队3~4周到野外地震队生产一线各班组参观实习,熟悉各工种具体工作内容。另外利用校内实训设施—东方公司生产单位应用的软件,完成一条测线的处理流程及简单地震剖面解释,项目是生产单位的勘探项目,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完全一致,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第六学期安排专业生产性实训,顶岗生产。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注重专业技能的拓展、职业习惯的养成和企业文化的了解,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模块化项目课程及教学项目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实践教学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吻合,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例超过50%,强调校外顶岗实习等综合能力模块训练,达到学校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1.基础能力模块项目训练
(1)知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根据电路焊接地震元器件;掌握简单的数学、高等数学的运算规律;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的操作、应用;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
(2)能力:掌握触电预防与急救、基本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能力,熟悉常用仪表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数学的分析计算能力,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掌握电子元件的焊接 能力。
2.专业能力模块项目训练
(1)知识:熟悉地震勘探的工作流程,掌握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采集数据的流程、地震组合的原理及方法、多次覆盖技术的方法,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野外钻井、爆炸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熟悉仪器接收地震记录的方法,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石油地质的相关理论。
(2)能力:培养学生进行野外地震勘探的能力:能根据需要完成的地震地质任务设计施工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完成野外施工任务,获取野外地震资料。软件应用能力包括应用解释、处理软件根据流程进行解释处理的能力。
3.综合能力模块项目训练
(1)综合能力训练一。知识—数据处理流程、资料解释流程。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GeoEast一体化软件应用,按处理流程处理测线,按解释流程进行地震剖面解释。
(2)综合能力训练二(校外: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知识—了解野外生产全过程;了解企业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熟知生产流程及工作方法。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参与施工和管理,能处理施工中发生的一般技术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通过对工作项目分析,获得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详细描述,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设置课程,按照项目课程类别要求,对工作领域中涉及的项目课程进行了划分并对实验、实训场地进行了建设。如表1所示。
表1 物探专业技能模块项目课程
工作领域(模块)?项目课程?实验实训场所
野外资料采集操作与管理?工区踏勘?浓缩仪器采集实训室
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训基地
地震资料采集前的方法分析过程
选择合适采集技术、进行初步论证
编写地震资料采集施工方案
野外资料处理?野外采集记录接受?GeoEast解释处理一体化实训室
野外采集资料预处理
地震资料反褶积处理,地震速度分析
静、动校正叠加、叠前、叠后偏移处理
野外资料解释?分析工区地震记录特点,逐线且闭合追踪有利地质层位?地质构造解释陈列实训室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地震资料岩性解释
井位确定?确定油气藏量?多媒体实训室
确定井位
成果报告
通过对工作流程和具体任务要求的分析,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构建行动学习项目。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获得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我们把工作任务相关的职业能力加以整合序化,转化成学习型课程工作任务,组成核心技能教学项目,对核心技能教学项目进行课时分配。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坚持学生实践过程以真实的实训基地或仿真模拟演练为主,保持与企业工作现场一致,坚持教学项目设计标准与企业技能鉴定标准相一致、项目完成与成果展示相结合。
在开发课程体系时首先确定职业工作,再整合典型实际工作任务和适应于教学的工作任务,最后转化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在开发课程化系时,以下是物探专业技能模块项目课程教学课(表2)。
表2 项目课程教学方案
项目课程名称?地震资料采集前的方法分析过程?总学时?66?项目名称?施工区域的观测系统定位?学时?18
教学
目标?1.能够设计施工区域的观测系统,对现场有应变能力。
2.对施工现场复杂的地形,能够正确改变观测系统。
3.遵守HSE管理规定,有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内容?1.HSE安全知识
2.懂得排列的布控、检波器的使用、组合炸药的原理。
3.反射波的原理。
4.记录的分析。
工作
任务?1.确定采用的观测系统。
2.根据激发点和接受地段的相对位置,确定道间距、排列长度、偏移距、最大炮检距。
3.根据工区的实际地形确定观测系统的图形摆放图示法。
4.对工区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波的处理方案
教学
方法?项目教学法、讲授、实践操作、项目团队协作学习、多媒体演练
活动设计?应知?应会?拓展知识
1.根据工区的复杂地形能够合理设计观测系统。
2.利用多媒体演示整个设计过程。
3.制定施工计划并实施。
4.对地震记录能够判断。?1.地震勘探原理
2.石油地质基础
3.采集接收原理
4.仪器操作原理?1.采集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2.资料采集操作流程。
3.鉴别地震记录、能够简单处理。?电法资料采集方法
四、实施的成效
第一,通过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在实践工作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物探专业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习环境更接近岗位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沟通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通过各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教师树立了以首席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资源共享,教学在整个专业团队协作过程中相互沟通,不断提高,在教学设计中献计献策、不断创新思路、开阔视野。同时,学校合理整合利用六大实训场地和一个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了学校现有教学设备的作用。
第三,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改进,模块化教学中的每个子项目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由学生自主和合作完成。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习、动手实践的过程,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的,增强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宝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
[2]陈炳森,陈韶光.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实施项目化集中教学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2(12).
[3]蒋志梅.高职展示设计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程项目化贯穿性研究[J].职业时空,2012(12).
地震专业技术中职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几年来,在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专业设置多元、灵活
1994年,13所五年制高职共开设45个专业,绝大多数是工业类专业,并且都是各校的特长专业,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采矿技术、矿山机电、矿山测量专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力机车、铁道供电专业,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飞机电子设备、航管雷达、发动机维修专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公路与桥梁专业等。1997年新增的8所五年制高职所开设的专业依然承袭了这一特点,如湖北省轻工业学校的啤酒酿造专业,山东省轻工业经济管理学校的皮革制品设计与制造专业,成都水利发电学校的水电站机电运行专业等。
经过几年的发展,五年制高职的专业有了很大变化。据20__年不完全统计,各地五年制高职专业在类别上更趋多元化,除工业类外,还增加了艺术类、植物生产类、环境生态类、医药护理类和复合型专业,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苏绣设计与制作、雕塑设计与制作专业,盐城卫生学校开设的药剂专业,重庆万洲农业学校开设的植物保护、特种作物栽培专业,苏州农校开设的现代园艺、现代农艺专业等;复合型专业如盐城卫校开设的社区医学、影像诊断学专业,淮阴电子工业学校开设的电子元器件工艺及设备专业,常州化工学校开设的环境保护与检测专业,重庆民政学校开设的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专业等。
有的学校还开发了一批面向社会的专业,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运用、机电技术专业,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自动化专业,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管理工程专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电子工程专业等。
二、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公共课改革方面,根据《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大纲》及《关于编写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的指导意见》,六门公共课教材的第一册已全部如期出版,20__级新生已开始使用新教材,这一套教材从形式编排到课程内容体系均有较大突破,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生反映这套教材给了学生充裕的选择空间,内容也比较新,提高了学习兴趣。
专门课的课程改革,已落实了10个大类高职专业课教学开发的任务,制定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建筑结构》、《土建力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塑料模设计及制造》、《冷冲模设计及制造》等10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各校还通过教学录像、CAI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展示了互动式教学、生产现场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教学改革从教材建设向教学方法推进了一步。
德育课方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一书,已经出版。
三、实践基地建设趋向多功能,并逐渐向企业拓展
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都将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办好高职的基本条件,1997年,共投资1.5亿元添置实践教学及训练用设备,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基地。近两年,继续稳定地投入资金,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如南通航运学校购置了万吨远洋教学实习船;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
地震专业技术中职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1.1教学现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改革力度最大的是专业课:重视实践内容的开发、新建实训基地、增加课时。相比之下,专业基础课的改革力度较小,且多数课程理论性偏强,学生接受知识较困难、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现在的普遍现象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的专业能力方面是提高了不少,但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如“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的钢筋加工绑扎、脚手架搭设、模板安装、墙体砌筑等实训内容及相应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和方法,学生都掌握得很好,基本可以胜任施工员的岗位要求,但如果要他编制一个脚手架的搭设方案或模板的安装方案,可能就会因为力学知识基础薄弱而无法完成任务。
1.2原因分析
1.2.1生源质量的影响目前,高级中学和普通高校招生时,常常将职业学校的招生批次排在最后,使公众认为职业学校只能录取成绩差、素质低的学生。虽然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因此提出:“要改革教育招生制度,使报考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考生具有同批次录取的机会。”国家教育部也一直强调职业教育不是次等教育,但现状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成绩远低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虽然不能用文化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的素质,但对于同样的知识系统,高职院校的学生接受起来就会困难些。
1.2.2对专业基础课定位的错误认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建筑企业工程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安全员等岗位工作的技能型人才,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既然毕业后一般都不做设计、不做科研,那么学生对于“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等这些基础理论课程有些简单的了解就够用了,因此教师不愿花太多精力去研究如何更好地整合这些课程的内容以便高职学生更好地、全面地接受和吸收这些知识,同时学生能课后自觉复习、预习和巩固这些知识的现象也不多见。
1.2.3教学方法单一近年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业建设、课程结构体系建设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有长足进展。相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进展很慢,在全国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行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短期利益,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从而忽视了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因此,教学方法改革长期以来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日常的教学方法改革往往是任课教师自发地进行摸索[1]。这种现象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尤为突出,由于专业基础课多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所以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2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以下2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1工作需要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其与农民工最主要的区别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而不仅仅是掌握某些工种的操作技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培养能适应建筑产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掌握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必备的文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胜任大中型建筑企业工程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人才。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2.2终身教育需要目前国内各层次职业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沟通不畅,职业学校的学生想要进修深造,困难重重。按照目前的规定,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只有5%,同样,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很难再到普通高校就读。针对这一现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为此,《纲要》提出建立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终身教育理念指下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那么培养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考虑,专业基础课也是容忽视的。在这方面,台湾地区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技职教育已发展非常成熟,有些积极性的经值得借鉴。
3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特点在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交流学习的一个月期间,笔者与多位专任教师进行过教学探讨,总结出台的技职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3.1师资队伍强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教师必须要获得博士位才能上讲台,他们的特点不仅表现在高学历上,而且他们的理论研究,主要的课题大多偏向于横应用研究,教师能时刻掌握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求,从而具备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技能人才的先条件。
3.2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台湾由于受生源减少的影响,现在技职院校源质量普遍下降。那么该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习积极性呢?对于这个问题,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建系余志鹏教授的回答给我印象最深,他说:“学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大不如前,特别是那专业基础课,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这些课程实质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所以就没有了学习的力,自然学习效率就不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性,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他们发现这些课程自己学懂了,并且会运用。要到这点,老师们就要多花心思在课程的处理上。”
3.3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工作,教学方法灵活台湾技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紧贴实际工作,按教学,而且对于某一具体的课程也会根据具体内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现阶段的台湾建筑行业已过了它的巅峰时期,新建建筑数量很少,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对已有建的维护。鉴于此,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营建系有一特色课程———“建筑工程常用检测方法”。该课主要介绍各种老劣化结构的非破坏检测方法及用,负责这门课程的教师也是台湾地区非破坏检研究的专家,他们培养出来的多数学生毕业后就事这方面的工作。由于台湾地区地震多发,所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中,抗震部分内容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在课程中安排学生参观9?21地震博物馆,在那里学生可以亲眼见到受地震破坏的建筑和各种抗震构造模型,并能通过一些模拟实验更直观地理解关于地震的知识。比如土壤的液化,它的定义是:在地震强烈振动之下,饱和土壤颗粒间的孔隙水压力将会增大,若此水压力太大,将使得土壤凝聚力丧失,则土壤便失去固结能力而呈现液态,有如泥泞,故称为液化。这样的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讲基本没办法理解和想象,但是通过对以下实验的观察,谁都可以明白了:振动台上的容器里装满了饱和土壤,在土的表面放一个房子模型,房子是静止在土壤表面的,这就是地震前的情形;启动振动台,发现土壤变得越来越稀,房子慢慢下沉。在地震博物馆还有许多类似的模拟实验和模型可以让学生操作和参观。这是该课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教学手段。另外,系部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抗震结构模型制作竞赛,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上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几点建议针对目前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困境,结合台湾技职教育的良好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4.1加强教师职业教育理念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专业基础课的教师一般都不是毕业于师范类院校,对于教育理论懂得不多,他们虽然有很强的专业水平,但却不一定熟练掌握各种执教的技能和技巧;此外,职业院校的绝大多数教师自己接受的都是学科体系的教育,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理念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才能让教师们对课程改革更充满信心,对各种教学方法运用自如,从而让课堂更生动。
地震专业技术中职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大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一)扎实有效地开展“两加强,一提高”活动
我区于4月份开展“两加强,一提高”活动,我局立即投入该活动中,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各个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指导监督活动开展的具体工作,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对“两加强,一提高”的认识和增强干部的综合素质。坚持每周星期一下午组织学习一次。把学习政治理论和学习科技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和抓好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全体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要求每位领导干部每年必须撰写4篇心得。组织领导班子对《》及民主集中制建设,作风建设等规定的再学习。注重领导班子成员的理想信念、宗旨、廉洁从政等方面的经常性教育,努力做到带头改进学风带头推动工作,带头增强团结、带头严于律己,在民主决策时坚持做到“三不”,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意识,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通过实践锻炼,岗位练兵,全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质量。把加强机关各项制度建设和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作为“两加强,一提高”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已制定的各项制度进行重新检验,修改制定了《*区科技局制度》,以制度管人,人人按照制度办事。干部职工队伍中,重点通过教育,使干部职工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自觉积极在各自岗位工作中找差距,掌握和运用的“四个注重、两个锻炼,一套程序”的工作方式,通过制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四定”责任制,即“定分管领导,定责任人,定责任股室,定完成时限”,从而改进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让干部职工切实从岗位做起,从工作细节做起,做到工作不失误。严格实行“日考勤、季评议、年述职、定期考核”四项绩效考评考核制度,全面考察评议干部职工在履职、敬业、创新、廉洁等方面的表现,并且做到奖惩分明,形成干部职工自觉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各自岗位上尽心尽责,乐于奉献,取得成效。
(二)党员认真学习理论
局党支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区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严格学习制度,科学安排学习时间,落实签到、记录。按照不同工作岗位和业务特点,加强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切实加强党员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本支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学习体制,形成让党员受教育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我区“推进‘三个优先发展’、打造‘四个服务中心’”提供坚实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通过加强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普遍确立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理念、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形成人人皆学习、处处皆学习、时时皆学习的优良风气和习惯。鼓励年轻干部参加中央党校、成人高考函授等学历教育,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完成学业者,给予学费报销50%。
(三)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召开民主生活会
今年上半年我局党支部召开了以加强作风建设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并全面完成了民主生活会的各项任务。为了高质量地开好民主生活会,会议召开之前,组织学习了《关于组织召开以加强作风建设为主题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施行)》、《关于加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施行)》、《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施行)》、《关于建立健全党工委、系统党委、部门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为民主生活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氛围。在民主生活会上,大家本着从工作大局出发,实事求是地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整个过程洋溢着浓浓的民主氛围。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召开,使领导班子进一步树立推动工作、为民负责、公正廉洁的形象。
(四)加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
局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中纪委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从严治党、从严治政,进一步从思想、组织、作风上全面加强党支部建设,努力把支部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战斗集体,切实提高机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建立健全本单位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局长对全局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分管领导、各业务股室负责人分别对所管科室负责。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纪委七次会议精神和“两个条例”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认真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教育党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千方百计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效,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事前监督、主动防范”原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党内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水平。今年1月,经两年的调查研究,市重点科技项目《*区机电一体化科技服务平台》由云峰招标有限公司进行公开招标,现已通过初检,年底可望验收。
二、以党建促进工作扎实开展
(一)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加大科技项目和经费的管理力度。
上半年,共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2项;组织实施2007年度*区科教兴区重点项目38项、总扶持金额达369万元。对2006年度*区科教兴区32项重点项目进行验收,各项目实施单位提交的验收资料完整、齐全、正确,符合验收要求,各项目都能按项目合同任务书的要求完成项目的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继续组织实施2005——2007年市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区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继续组织5个子项目申报该重大项目的市级子项目,同时,根据市科技局对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区财政需按2:1资金进行配套的要求,在2007年区级项目中,继续确定15个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进行配套扶持,总扶持金额达202万元。通过项目的示范和试点,带动更多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吸引更多投资,并培养出一批研发、管理人才,为培育、壮大数控机床、路面机械等机电一体化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贯彻落实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思想,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大力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区经济建设中的先导作用,辐射和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高我区企业的创新意识。上半年组织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分别是泉州佳泰数控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泉州市江南冷却器厂。组织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分别是福建省力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市中信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泉州市*福帆机械有限公司、福建省匹克集团有限公司。认真开展2006年火炬计划统计工作,同时对12家到期需要进行考核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考核材料进行认真的指导和核对,确保顺利通过考核。
(三)积极开展科技成果鉴定评审工作,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科学技术奖。
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工作,组织企业开展科技成果鉴定评审工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半年共组织了2家企业共3个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评审,分别是福建南威软件工程发展有限公司(LW—APAS南威网上并联审批系统、LW—GIS南威地理信息系统),泉州市安普凯软件有限公司(安普凯外贸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南威网上并联审批系统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另有多家企业自主组织评审。同时,我们加强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的结题率,下发文件,以确保任务的完成。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泉州市科学技术奖,全区共组织科技创业奖1家,科技进步奖7项,专利奖4项;组织申报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
(四)区地震办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御”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开展工作。
保持与省、市地震台网联网的信息畅通,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我省与周边地区的地震信息。加强对东海和城东两个“地震宏观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并且坚持每天向省、市地震局以电子文本的方式上报上述两个“地震宏观监测点”的宏观观测数据,充分发挥了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组织浔江和第八中心小学举办两场防震减灾知识专题讲座,有800多名小学生参加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区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展馆的宣传图片进行更新,预计到9月底已经有7000多名的中小学生接受了教育。组织社区人员、地震宏观观测点工作人员参加“城乡抗震防灾基本知识”远程培训。我区的“三网一员”(地震宏观观测网、地震震情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宣传网、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已初步完成。各街道均设立了由副职领导兼任的防震减灾助理员,所有社区也都指定专人担任地震宏观观测员、地震灾情速报员、防震减灾宣传员,初步形成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地震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年初组织对我区10个地震应急保障计划负责单位的地震应急指挥机构、地震应急队伍、物资和救灾设备以及地震应急救灾行动方案等三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大大促进了我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高了我区的地震应急能力,根据省、市局的统一要求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完善和汇总,为区政府震时指挥抢险救灾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五)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招商力度。
在浔美工业项目聚集区域二期内,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五栋标准厂房完成土建验收,建设单位正抓紧对其厂房内电梯的安装工程、工业供水及供电工程、周边配套的部分工程等进行施工;孵化基地综合楼和宿舍楼正在建设中,现已完成基础部分。区孵化基地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根据区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7〕7号、〔2007〕14号等文件精神,积极联系、走访、跟踪一些有意入驻的企业,现已招商6家企业,租赁厂房19500㎡,投资5660万元。
福建省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机构已成立,相关人才招聘工作还在进行中,并准备根据已制定的博士后工作制度来运作。
三、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党员干部教育
认真抓好《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建立健全党工委、系统党委、部门党组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四个长效机制的贯彻落实,本着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和可操作性强的精神,搞好建章立制,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立好、贯彻好。在学习内容上,突出重点。学习活动中,以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为基本教材,组织党员系统地学习研读,力求学深学透。在学习方法上,学用结合,确保实效。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学习深入开展,逐步修订完善各项制度,除落实十项制度外,支部还逐步修订完善了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支部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度、谈心制度、群众监督党员干部制度、制度等。建立党内民主参与机制。认真落实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凡属党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坚持组织全体党员进行讨论,充分听取和吸收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了党员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得到及时反映和落实。
四、以培育典型支部为目标,大力提升机关党的组织建设水平
强化精品意识,努力培育过硬、拿得出手的典型支部,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局,影响和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结合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制定今年支部的典型培育方案。努力把党建优势有机地融入具体的业务中去,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五、落实“一岗双责”,确保党建工作“三到位”
单位“一把手”贯彻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保证党建工作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保证党建经费的投入到位,做到逐年有所增加。认真履行党要管党职责,认真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抓好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调整充实党务工作人员,提高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党务干部,提高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改进工作方法,改善工作条件,把办公自动化引入党建工作管理,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六、今后工作
(一)认真做好迎接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各项工作
为更好的迎接十七大胜利召开,本支部将加大宣传力度,全力以赴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一流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在十七大召开后,局支部要制定好十七大精神学习计划,提出贯彻意见,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并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今后较长时间的主要学习内容,全面完成多项党建任务。
(二)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1)积极跟踪落实区扶持科教兴区重点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进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如期完成。着手新一轮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选题工作。
(2)加快推进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步伐,力争为我区多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相结合、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努力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和投入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努力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做好科技服务工作,大力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3)继续做好科技成果鉴定(评审)和省市科技奖评奖工作,力争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7项,为我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做好服务。协助企业做好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的鉴定、登记、统计工作。
(4)加快对区机电一体化科技服务平台进行软件调试、安装,初步建成*区机电一体化科技服务平台。加大对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五幢标准厂房的招商选资工作。提高泉州市软件园建设速度,全面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和规划用地报批、开展征地工作,以利于尽快能开工建设,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无污染的软件企业。
(5)继续开展地震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促进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下半年举行一次应急救援避难演练。继续完善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教育*基地的规章制度和各项设施,增强学生参与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做好我区与市局配套的“卫星地面站网络系统”子系统和泉州市地震信息服务系统*终端建设的相关准备工作。
地震专业技术中职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继续抓好防震减灾宣传。2012年,重点要创建一所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并组织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其次结合“送科技下乡、5.12汶川地震纪念日、应急宣传日”等有利时机,开展好防震减灾知识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争取年内召开一次全市范围的防震减灾工作大会。
二、要以“1.12”海地地震和“2.27”智利地震血的教训,全面加强我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力度,特别是对高层建筑、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地震烈度进行设防。重点建设工程对不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工程要依法查处,并责令其开发商加以改正。要抓紧抓好市防震减灾工程研究所成立工作,切实做好我市建设工程的场地剪切波和地脉动测试工作。
三、积极推进农村地震安居工程建设。要争取我市纳入省农村地震安居工程示范县(市),重点抓好五里牌街道办处大金村五组农村地震安居工程示范村建设,并组织开展农村建筑工匠防震技术培训1-2次,适当提高农村地震安居房补贴标准。同时,力争市政府出台《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意见》,指导和规范农民在新建住房时采取防震措施,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抗震设防能力薄弱的状况。
四、进一步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在选择地震宏观异常观测目标要更科学,观测点布局要更合理,观测点数量要适当增加5-6个,年内对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和地震异常观测员要组织1-2次专业知识培训,从而增强“两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五、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要根据我局人员自身特点,积极组建一支地震志愿者队伍,争取年内开展一次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六、要加快地震台建设步伐。按照省、市地震局的部署,高起点、高标准,全面启动集地震监测台网中心、前兆数据处理中心、信息网络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等功能的地震台网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征地、立项、规划、设计、地勘等前期工作。
七、继续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校舍场址地震安全评估,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扩容防震指导工作。
下一篇:地铁试用期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