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地铁模拟驾驶实训总结{2024年最新5篇}

风中追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50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7分钟。

地铁模拟驾驶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建设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探讨了高职院校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本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功能、基本内容以及开展建设的思路,努力为高职院校铁路运营类专业实训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铁路运营专业 培训基地 研究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实行“高速重载”,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日新月异,企业急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企业生产对铁路特色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出适应生产需求的中、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加强对铁路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与培训,开展对铁路企业的职工培训,提高教学装备的现代化水平,适应培训教学要求势在必行。高职院校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建设,可为相应专业教学提供铁路行车操作仿真实训,对于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实践教学训练,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有重要的意义。

一、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建设的目的

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在保证仿真程度和培训效果的基础上,将运输、信号、机车等多个专业的实训设施进行科学整合,做到利用有限的资金达到最佳实训效果,实现多个专业实训系统的资源共享、功能分散与联动,为高职学院铁路专业实训建设提供强力支持。还可以作为典型机车驾驶和行车运营管理人员操作的培训平台,为培养机车驾驶员、铁路列车调度员、助理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信号员、车站调度员、调车区长、车号员(长)、车站统计员等岗位(工种)技能型人才服务。其优点有二:一是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并实现典型高速重载机车驾驶和运营管理操作实习实训,创设全模拟仿真情景。二是可以节省资金投入,规避大量的设备投入和场地需求,以最经济的投入实现最高效的产出,满足高速铁路干部职工岗位培训、演练,满足运输专业在校生学习,培养行业内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积极发挥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在实训教学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化的、模拟仿真的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

二是充分发挥高新科学技术在实训教学建设中的创造作用,探索将铁路高新技术成果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应用于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实验室装备水平,为高速铁路培养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可靠保证。

三是结合高速铁路相关高新技术,培养锻炼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发挥广大师生科研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一流实验室和职业技术教师的结合。

四是避免铁路运输企业培养干部职工不必要的二次投入,有针对性地二次开发,打造引领同类院校的一流高铁仿真实验室,推进校企结合。

五是在系统建设中力图实现“三个结合”,即实现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习课程相结合;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相结合;实现教学设施与基础设施相结合。

三、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一是对在校学生进行关于高速铁路方向的专业知识培训、实作训练。

二是对在校学生进行典型高速重载列车机车驾驶模拟训练。

三是完成高速铁路的干部职工专业知识培训、实作训练、技能鉴定。

四是对铁路既有线TDCS区段、既有线CTC区段的干部职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实作训练、技能鉴定。

五是能够对铁路工程单位开展关于铁道运输方向的培训。

四、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内容

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铁道运营与管理综合仿真系统研究

铁道运营与管理综合仿真系统研究是对既有高速铁路采用的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全面仿真。利用仿真技术,规避大量的设备投入和场地需求,满足高速铁路干部职工岗位培训、演练,满足运输专业在校生学习,培养行业内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根据高铁系统采用的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针对铁道运营与管理综合仿真系统进行以下深入研究。

①各系统特点、组成、功能、原理。

②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网络结构和管理。

③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与其他系统接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接口、计算机联锁系统接口、无线车次号系统接口、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接口、TMIS系统接口、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接口。

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调度指挥方法和车站作业组织。

⑤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列控中心(TCC)和无线闭塞中心(RBC)、应答器、通信基站、车载ATP之间的控车信息传输及报文内容。

⑥动车组及其他列车速度牵引计算。

⑦仿真线路基础数据,包括线路平纵断面、站场初步设计、信号机及道岔线路坐标等基础内容。

⑧高速铁路及既有线调度指挥应急处理典型案例。

(2)重要技术创新。

①标准设备虚拟。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涉及大量的新设备,需要对新设备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虚拟。

②与机车模拟驾驶系统联动。由学员驾驶的列车需要注册方可在线运行,并且接受列车调度员的指挥,在机车驾驶室内实时显示运行线路状况。

③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二次开发。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实验室条件进行二次开发,控制在线运行的虚拟列车,并能够实时控制列车速度。

2.动车组模拟驾驶仿真系统研究

动车组模拟驾驶仿真培训系统是集仿真软件和生产现场完全一致的电器设备、试验台位于一体。整个系统要求具备多媒体教学、模拟驾驶、各项电气试验、制动系统试验、应急故障设置与模拟处理、非正常情况下行车事故的虚拟仿真演练、声音模拟仿真等7个主要功能模块。

(1)针对动车组构造原理进行以下深入研究。

①动车组网络系统的组成、分类、原理、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②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控制装置、组成和工作原理,动车组的制动试验及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和处理方式。

③动车组的辅助电源装置、空调与换气系统、车内照明系统、车门控制系统、旅客信息系统等的组成、工作原理、检查与保养。

④动车组总体、转向架的结构和新技术特点,包括动车组车体、轮对及轴箱装置、拖车转向架、动车转向架、车钩连挂装置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对动车组总体、转向架日常保养和维护的方法。

⑤动车组牵引控制原理与动车组各电气系统控制原理、列车信息控制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动车组电动机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维护保养、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2)重要技术创新。

①动车组各个系统控制装置、组成和工作原理,机车的试验及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和处理方式。

②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平台,构建数字化动车组演练培训基地。机车驾驶仿真模拟器涉及多项技术,主要关键技术有:统一化的软件平台,包含视景系统的三维建模工具、格式以及驱动平台的选择,虚拟控制器软件平台的确定,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的制定等。

③实现不同级别的动车组司机、动车组机械师培训。

五、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建设中必须坚持“三个结合”的工作建设思路

一是分散与联动相结合。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建设中各专业训练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实现互联互动。

二是真实与虚拟相结合。铁路运营专业培训基地建设中部分设备由厂家成套提供,部分设备通过虚拟实现。

三是引进与开发相结合。从厂家购置成套标准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发挥校内外行业企业的科研积极性,开发标准设备的支撑系统和接口系统。

参考文献:

[1]杜凤顺.关于铁路行车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J].教育学,2013(15).

地铁模拟驾驶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驾驶员;训练;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U4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011-03

汽车驾驶员训练是军交运输队伍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是后勤保障力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21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任务,为满足新装备发展对后勤人才建设的迫切需求,必须加强军交运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应用系统工程原理综合评判驾驶员训练工作,充分认清当前制约驾驶员训练质量的问题原因,遵循训练规律,发挥理论先导作用,对军交运输训练模式机制改革,提高驾驶员训练质量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本原理

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首先,把要解决的问题分层系列化,即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进的、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其次,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底层(方案层)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

2 综合分析

为深入研究制约汽车驾驶员训练质量的问题原因,以《军队军事交通运输训练规定》、《空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等法规制度为依据,组织总部、空军机关领导、学院专家教授、司机训练机构骨干等进行调研座谈,梳理总结出影响驾驶员训练质量的相关因素,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计算,生成重要度因果分析图,为加强驾驶员训练工作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2.1 影响部队驾驶员训练质量的有关因素

(1)队伍素质

领导决策:掌握军交运输专业训练法规和训练大纲及考核标准,能够从部队转型建设的大局上思考谋划业务建设,提出加强训练机构建设的决心和建议。

干部队伍:掌握军交运输专业训练大纲及考核标准,能科学拟制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相关专业训练。

训练班长:具备复杂环境下特情处置能力,掌握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达到“四会”标准。

(2)训练设施

大纲教材:各项训练教学规范齐全完善,教材大纲、教学科目贴近部队工作任务实际。

训练车辆:训练车辆保持技术状况良好,严格落实使用维护管理制度,与部队装备主流车型相一致。

教学设施:各教学设备、实习设备配套齐全完好,遵循统一建设、标准配置、精心维护、科学使用原则。

训练场地:训练场科目设置齐全配套、科学规范,严格落实训练场使用管理规定,提高使用效益,满足训练需要。

(3)组训模式

基础科目:基础驾驶、式样驾驶、复杂道路驾驶等科目的组织实施与训练效果。

专业科目:军兵种汽车运输勤务及专业车辆特殊装置操作使用的组织实施与训练效果。

勤务科目:车辆保养、一般故障判断排除、上下铁路平车及捆绑加固、车场及行车勤务等科目的组织实施与训练效果。

综合技能:特殊条件下驾驶、交通事故预防处理、紧急突况处置等科目的组织实施与训练效果。

(4)安全管理

管理制度:政治教育、教学训练、安全管理等各项制度齐全完善、落实严格。

训练保障:训练经费开支合理、专款专用,训练油料、器材计划使用,确保训练里程和车况良好。

事故预防:严格落实人员、车辆安全管理责任制,积极杜绝事故苗头和预防安全隐患。

2.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图

3 实践应用

从重要度因果分析图可以看出,影响驾驶员训练质量的因素有四个,其相对重要程度依次为:队伍素质、组训模式、训练设施、安全管理。在队伍素质方面主要解决训练班长技术能力素质问题,以及训练机构领导建设决策和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在组训模式方面主要提高司训机构基础科目训练水平,改进训练方法手段,同时也要重视综合技能提高,以及加强专业科目、勤务科目训练;在训练设施建设方面,重点要抓好训练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在安全管理方面,要突出抓好事故预防工作,确保驾驶员训练任务圆满完成。

以空军某司机训练大队为例,我们运用重要度因果分析图对照训练工作实际,可以得出制约该大队训练工作质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教学队伍素质还不够高。部分干部和助教班长思想观念陈旧,探索适应部队需要的驾驶员新训工作研究不透;车管干部和教练队伍缺编较多,生长渠道不畅;部分助教班长操作技能差,施教经验少。

二是组训模式手段落后。训练计划时间、内容安排不够合理,实车驾驶操作多、模拟驾驶操作少,安排基础科目训练多、部队实用科目训练少,针对性不够强;训练管理中还存在“重管轻训”现象,片面强调车辆安全而进行场地和一般道路驾驶训练多、长途重载复杂道路驾驶训练较少,致使新训学兵综合素质较弱。

三是训练装备设施设备建设滞后。训练车辆老旧,在现有训练车辆中,基本为1997年以前出厂装备使用,教学实习器材较少,与部队装备的主流车型不匹配,新训学兵归队后必须经过“回炉”训练才能适应岗位需要;训练场功能不够完善,科目设置简易,场坪面积小,仅能有50%的训练车辆同时展开,训练道路多为非硬化路面,雨天因道路泥泞训练难以进行。

地铁模拟驾驶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超速防护;

近年来,随着北京地铁扩建、上海和广州地铁的相继建成投运以及北京轻轨线路的即将开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然而我国的列车自动控制a 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 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车地一体的成套系统设备尚需从国外引进. 跟踪国外a tc 系统技术发展,研制国产化a tc 系统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城市交通a tc 系统通常包括列车超速防护a 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列车自动驾驶a 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和列车自动监控a 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3 个子系统,其中a tp 子系统采用故障安全设计,完成列车运行的间隔控制、进路控制和超速防护等功能,对于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 ].

与单项产品的开发不同,城市轨道交通a tp 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机车车辆、地车通信、信号联锁、行车指挥以及司机驾驶等诸多因素,系统开发设计中的疏漏乃至错误都在所难免, 所研制设备的性能测试与改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建立a tp 仿真系统是进行a tp 系统开发的必要条件和必然选择.

1  atp 仿真系统目标与开发原则

1. 1  系统目标

(1) 建立辅助开发平台 在atp 系统研发期间,应用数字仿真与半实物仿真相结合的手段,对所研制的atp 设备进行仿真测试,以便及时发现设计疏漏,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同时还可以进行设备参数优化设计.

(2) 建立自动测试平台 对atp 系统的整体性能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 检验所设计的atp 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指标,给出性能测试报告.

(3) 提供方案的评价手段 应用数字仿真对atp 系统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测和评估.

(4) 建立系统演示与人员培训环境 利用多媒体手段对atp 系统的原理、结构、功能和运行过程进行生动的展示,并提供atp 仿真系统工作人员以及现场信号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环境,包括设备的原理、结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

1. 2  系统开发原则

(1) 通用性与开放性 从适用范围方面,考虑扩展为地面铁路atp 仿真系统的需求;从系统功能方面,预留扩展为ats 与ato 仿真系统的接口.

(2) 数字仿真与半实物仿真相结合.

(3) 组态化建模 适应不同模式的atp 系统,保证仿真对象某一部分不同时,仅通过组态将基本部分加以重新组合就可获得新的仿真模型,而不必修改仿真的原程序.

(4) 优越的人机交互性能.

1. 3  仿真对象描述城市轨道交通atp 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为:

(1) 区域控制中心 是atp 系统的核心. 一方面,向ats 系统提供由轨道电路子系统、进路控制子系统采集来的实时状态信息;另一方面,从ats 系统接收调度命令,产生进路控制命令并传递给进路控制子系统实现进路控制, 同时产生轨道电路编码信息, 由轨道电路子系统传递给车载atp 子系统,实现对列车的实时控制.

(2) 安全数据网 是指区域控制中心与其它atp 子系统实时交换信息的传输通道.

(3) 车载atp 子系统 接收轨道电路传递的各种信息,生成列车速度控制曲线,并与实测车速进行比较,监督列车运行. 当列车运图1  城市交通atp 系统结构图行速度超过允许速度时,对列车实施制动.

(4) 轨道电路子系统 不仅向车载atp 子系统提供列车控制信息、定位信息,同时还完成列车占用检测、断轨检查等功能.

(5) 进路控制子系统 根据区域控制中心的命令,实时控制站内信号机与道岔.

2  仿真系统结构与功能

2. 1  atp 仿真系统总体结构

a tp 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2 所示. a tp 仿真系统是一个分布式仿真大系统,系统中的网络服务器向各个仿真子系统提供大量共享的数据,例如:线路数据库、车站数据库、列车牵引制动模型、列车运行图等,以及各种硬件共享设备,如打印机、大屏幕投影等. 区域控制中心仿真子系统、车载a tp 仿真子系统、进路控制仿真子系统和轨道电路仿真子系统通过局域网与网络服务器连接,共享网络资源.

图2  城市轨道交通atp 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2. 2  区域控制中心仿真子系统区域控制中心仿真子系统的结构如图3 所示. 图3 中,区域控制中心仿真主机的功能是:

(1) 模拟生成各种a ts 信息;

(2) 设置各通信链路模拟器的参数;

(3) 接收被测设备输出的轨道电路编码信息与进路控制信息,并对这些信息正确性、实时性、抗干扰性等进行评价,给出评价结果及统计信息;

(4) 通过局域网共享网络打印机、大屏幕投影等设备,实现子系统功能演示与系统培训.

图3 中的输入、输出接口可能是模拟量接口,也可能是数字量的;各通信链路模拟器可程控设置其模拟通信链路的类型(如串行或并行) 、链路长度、参数、故障模式等;被测区域控制中心机接收a ts 控制信息,输出轨道电路编码与进路控制信息.

图3  区域控制中心仿真子系统的结构图

2. 3  进路控制仿真子系统如图4 所示[2 ] ,进路控制仿真主机的功能是:

(1) 自动生成测试方案,模拟生成一系列的操作命令与当前状态输出;

(2) 通过局域网获取站场数据,并动态显示站场情况的变化;

(3) 接收被测设备输出的表示信息与控制信息,并对这些信息正确性、实时性等进行评价;

(4) 通过局域网共享网络资源,实现子系统功能演示与培训.

图4  进路控制仿真子系统结构图

2. 4  车载atp 仿真子系统车载a tp 仿真子系统的结构如图5 所示[3 ,4 ]. 图5 中,车载a tp 仿真子系统仿真主机的功能是:

(1) 根据系统参数以及通过局域网查询线路数据、列车运行模型、列车制动模型等,生成测试方案;

(2) 通过与驾驶仿真微机的通信,获取列车操纵与状态信息;在脱离驾驶仿真系统时,也可自行生成这些信息;

(3) 根据仿真要求,直接生成未经调制的地面轨道电路信息或点式信息;或者通过远程访问轨道电路子系统,由其提供原始信息;

(4) 根据仿真测试结果,进行测试结果统计分析、控制效率分析、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5) 通过局域网共享网络资源,实现子系统功能演示与培训.

图5  车载atp 仿真子系统的结构图

2. 5  轨道电路仿真子系统如图6 所示[5 ] ,轨道电路仿真主机的功能是:

(1) 根据仿真任务的需求,通过控制vxi 总线测试子系统与台式仪器子系统,获取仿真建模测试数据、信号分析数据等;

(2) 提供轨道电路工作特性分析、工作状态仿真、轨道电路参数优化、测试数据分析与统计、系统性能评价等的软件平台;

(3) 通过局域网共享网络资源,实现子系统功能演示与培训.

图6  轨道电路仿真子系统的结构图

3  结论

(1)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与地面铁路相区别的一些显著特征,城市轨道交通atp 系统特别强调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化程度以及车地信息传输与设备的在线监控和维修的重要性. 在atp 仿真系统设计时,应对这些区别给予充分考虑.

(2) 城市交通atp 仿真系统结构与功能较复杂,各仿真子系统的详细设计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 赵明,张建明. 我国地铁信号技术发展研究[j ].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 ,23(5) :41 -44.

[2 ] 屠海滢,吴芳美. 铁路车站通用信号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 铁道学报,1999 ,21(5) :47 -50.

[3 ] 郜春海,唐涛,张建明.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的软件设计[j ].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 ,23 (5) :77 -82.

地铁模拟驾驶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专业;教学;技能培养

一、 机械类教学与就业现状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和新兴行业的一线熟练技术工人和操作人员,特别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年比一年严重的企业“用工荒”从沿海席卷到内地,机械行业用工严重短缺。各地工人薪酬增长幅度普遍达到5%-10%左右,部分机械加工类企业甚至达到了30%,技术工人月薪数千赶超白领,但缺口依然明显。

另一方面,机械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存在。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产业升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加大,而很多企业高技能人才急缺。现有的教育模式,忽视市场需求,忽视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培养的机械类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机械类教学与技能培养

人才培养应与市场需求接轨,掌握技能即是用工需要,也是用工必要。贯彻教育部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宗旨,彻底解决日益严峻的“用工荒”与“就业难”问题。

(一)机械类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主

市场青睐高技能人才,企业对成熟人才的需求占到总需求的七成以上;而且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开始细分,新工种层出不穷。中职学校机械类教学以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讲授理论知识为辅,学会技能是目的,理论知识为技能服务,最终考核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学生必须把老师授予的实操技能学到手,出校门即可直接上岗。

(二)以技能为主的机械类教学的几点改进措施

1.调整机械专业教学计划

以技能培养为主,将课程与实践重新整合,调整机械专业教学计划。

《机械基础》专业课是枯燥、乏味、抽象、晦涩,有些内容甚至如同听天书。由此,相当一部分学生重新进入到学习的“困难期”,对学习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职业教育的特点,还没有适应教学。我认为,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学生,上好每学科的第一课至关重要,把头开好,是我们作为老师的一门技术。对于中职学校机加工专业,培养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机械加工操作员,学生学习的主要技能包括车、铣、刨、磨、钻、钳工和数控等,以需要掌握的技能为主,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调整机加工专业教学计划。

2.教材改革

要推进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改革,应改革现行的教材。教材改革的主要思想是,以掌握技能为出发点,配合项目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技能培养与相关的理论知识揉合在一起。

对于机加工专业,可直接将主要技能包括车、铣、刨、磨、钻、钳工和数控等,按技能分类编写成教材。突出重点,以一种机加工技术如车工为例,配以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在车工技术基础上开展其它机加工技术教学。教学完成后,学生应达到初级工技术等级标准。

对于工程机械专业,需要掌握的技能主要有工程机械驾驶技术、工程机械维修技术等。同样,可按技能分类编写成教材。涉及的理论知识,如发动机、工程机械底盘、工程机械概论等,结合教学条件,以一种工程机械如挖掘机为例,配以项目教学法整合教学。在挖掘机驾驶和维修技术基础上开展其它工程机械驾驶和维修技术教学。工程机械驾驶技术与考取劳动部颁发的工程机械驾驶员操作证结合,实现工程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即可持证上岗。

3.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鉴于本门课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尽量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一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帮助学生摸索适合他(她)自身的学习方法;二是提出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要求学生比着学,要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法,和自己原来成绩比,与自己基础相近的学生比,实实在在地比,争取学有目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用突出技能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课件演示,应用工程机械教学仪演示,应用数控加工编程模拟仿真系统模拟数控加工过程,引入工程机械模拟驾驶仿真训练系统进行模驾教学等。

职教学生的共性就是,基础普遍不够好。如果让他们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比登天还难。所以作为职教的老师,我们就必须不辞辛苦地想方设法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能从言语上贬低他们,让他们重试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常言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确实实,只要我们真正地关心他们,他们也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4.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参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要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实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实训室建设的用途和功能入行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应该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实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社会上选择符合实训要求并以合作协议形式确定的、相对稳定的能够提供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场所。工程机械专业可直接选取工程项目部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目前中职学校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实质上很多只是“双证型”教师,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证与资金奖励政策。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这个现实,安排专业理论教师到实训岗位轮岗,设置实训辅助教师岗位,有计划地组织专业老师、实训老师到工厂、其他院校参观学习,也可邀请设备厂家到学校利用现有机床设备,有针对性传授实际操作等方面的知识。还可采取其它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式培养师资。

三、结语

地铁模拟驾驶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日本国土总面积仅仅有37万多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俄罗斯的1/45,中国和美国的1/25。它拥有人口约1.3亿,其中的80%居住在城市,而且平均每2人就拥有1辆汽车。日本人口密度之大,拥有汽车数量之多,可谓世界各国所少有。就拿日本的首都东京来说,和北京比起来,东京市内可谓没有大路,路窄,行车道也窄,而且不常见到立交桥,市内核心区的很多干道也只不过是双向四车道。东京车流密集但是基本不堵车,道路通过率极高,事故率极低,交通繁忙而井然有序。是什么原因让日本的交通达到最优化的配置呢?

二、高度发达、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在日本,轨道交通包括城市间的火车、城市中的地铁和有轨电车。轨道交通第一个优势是经济。日本汽车售价相对便宜,但保有和维护私家车的经济支出很大。相比之下,轨道交通则要划算得多。

便捷也是轨道交通吸引乘客的重要原因。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非常发达,在东京,居民一般步行10分钟至15分钟就可以到达最近的车站。

日本轨道交通车辆充足。为了保证乘客的需要,东京的地铁、有轨电车在白天一般5分钟左右一趟,高峰时则每隔两分半钟就发一趟车。

轨道交通乘坐环境也非常舒适。地铁、电车车辆一般都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做到车厢冬暖夏凉。车厢每个车门上方都安装有液晶显示器,提示站名,提供换乘指南、线路运行状况等信息。

日本轨道交通依靠自身的优势吸引了乘客,同时降低了人们驾驶私家车出门的需求。在东京,有超过90%的人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工具上下班,选择私家车的只有6%。这不仅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对保护环境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除地铁之外,日本的高架轻轨列车也很方便。这种“空中列车”与地铁一样,也是间隔2~3分钟1趟,与地铁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构成日本都市的立体公交,激活和促进了日本社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速聚散与运转。

三、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日本东京的电脑自动化智能管理交通的流程,使借助遍布主要路段的6000部车辆感知器、90部自动摄影机,将路面情况传送至警视厅的21个电视屏上,通过电脑分析,将各路段的车流拥挤程度、车速等数据,用红、黄、绿等颜色自动显示出来,而指挥中心很快就可以掌握全盘情况,然后通过电台广播直接指挥。

(一)车辆导航系统

为了使驾驶员在驾驶中可以采取最佳的行动,通过分散交通流等为驾驶员提供便利,将经过路线的堵塞信息、所需时间、交通管制信息、停车场的满空信息等通过双向通信的导航系统或信息装置提供给驾驶员。此外也可事先在家中、办公室等地获得同样的信息以便制定合适的出行计划。

(二)安全驾驶

为预防事故通过车辆、道路的各种传感器掌握道路、周边车辆的状况等驾驶环境信息,通过车载机、道路信息提供装置等实时地为驾驶员提供信息,并进行警告。此外通过在车辆设置自动控制功能,判断自身车辆及周围车辆的位置、动向、障碍物等信息危险时自动地实施车速控制、驾驶控制等辅助驾驶动作。随着辅助驾驶功能的完善最终实现自动驾驶。

(三)行人辅助系统

通过使用便携式终端、磁、声等各种设施、道路引导设备帮助老弱病残者行走,以保证其安全。此外,在行人横穿道路时可以通过便携式终端延长绿灯时间,为行人提供帮助。车辆方面可以通过监测车辆前方的行人,警告司机或自动采取刹车等措施预防交通事故。

此外,在智能交通的发展下,日本诞生了新的交通管理系统UTMS。它包括十个子系统:公交优先系统(PTPS)、交通信息提供系统(AMIS)、综合智能图像系统(IITS)、安全驾车辅助系统(DSSS)、行人信息通信系统(PICS)、紧急车辆优先系统(FAST)、紧急状态通报系统(HELP)、环境保护系统(EPMS)、动态诱导系统(DRGS)、车辆行驶管理系统(MOCS)。

这一系统使用,可使交通事故降低30%,并且减少五分之一的交通拥堵时间。

四、交通法规全民教育

日本少年儿童从小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因此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习惯。

日本各种民间组织,如全日本交通安全协会和日本自动车联盟(JAF)等8家协会分别对不同的人(包括老人和儿童)进行全面的交通安全教育。教育的手段多种多样,有讲座、交流、同车驾乘、观察他人的驾驶行为、通过模拟驾驶仪体验危险以及交通危险预知训练等。教育的内容也很丰富,有交通法规、交通事故处理、保险知识、车辆的构造与维护、ITS 知识及个人的生理特征等。

日本人驾车比较讲文明礼貌,只要人行横道上还有1个行人,汽车就绝对礼让。车如此,人亦如此,很少有闯红灯之类的违章行为,这种通行有序的情景让人感受其文明程度的具体和实在。人、车各行其道,相互礼让,繁忙而有序,使日本城市交通和谐畅通。

除了与驾驶者文明开车有关外,再就是管理严格。日本交通法规对无照驾驶、超速行驶、闯红灯、酒后开车、违章停>文秘站-您的专属 秘书!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