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07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5分钟。
地理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一、善于学习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习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终身学习”便成为人们走向未来的一张通行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丛书《社会生存》中指出:“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由此可见,终身学习,正在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班主任,显然更应该热爱学习、认真读书、不断充电,以更新理念,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素质和能力。
1.善于向书本学习
通过书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技术,也可从前人的经验总结中获得知识、启迪思维,获取方法和技巧,不断探索研究班主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新经验。除了阅读专业书籍、教育和管理书籍外,还应选读一些有品味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类书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善于向同行学习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向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学习、请教,一定会受益匪浅。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教育博客的出现和发展,也为广大班主任提供了交流平台。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走遍中国教育世界的东西南北,就可以与窦桂梅、朱永新、李镇西、张万祥等名师大家对话、交流,获取宝贵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发到网上,与同行交流、对话。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也跟敌人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得专,也要学得博。”
3.善于向学生学习
班主任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经验和学生经验对话、交流和提升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的经验施加影响,就必须进入学生的经验系统和话语系统,以学生的经验和话语为基础,而要进入学生的经验和话语系统,教师就必须善于向学生学习。在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获得新的经验、新的教育理念、新的人生感悟,不断提高素质与能力。在信息化社会中,随着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不断增多,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班主任和年轻学生在思维方式、操作水平和能力上的差异,决定了“师未必贤于弟子”,学生在许多方面可能已经超过了老师。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摆正自己的位置,虚心向学生学习,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4.善于进行教育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教育反思,是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育经历进行综合、总结、分析、提炼的过程。教育反思,可以改变班主任的工作方式,锤炼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丰富班主任的教育经验,提高班主任的综合能力。班主任在学习中反思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中反思学习到的理论,在创新中反思前人的经验,在失误中反思陈旧的教育行为,在反思中提升教育品质,从而在反思中真正成长。
二、善于实践积累
和学生在一起,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教育故事。一位有观察力的老师,会把每一个教育故事、每一个教育问题、每一个教育灵感都记录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教育经验就会不断丰富,教育素质和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从而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兵法》的作者万玮老师,仅仅有7年的教龄,且有过一段失败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但是,他没有在失败的阴影下沉沦,而是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咀嚼、总结、感悟、反思、钻研、积累,积极地思考,勤奋地写作,终于完成了20余万字的《班主任兵法》。
三、善于总结提高
地理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一、研什么
时下,农村校本教研仍然是“涛声依旧”,茫然无措,不知该研些什么?笔者认为应从研究自己的行为,解决自己的问题人手:
1、抓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为此,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
2、抓集体备课
在教师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再组织同年级段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每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与同组教师共同分析教材,明确各课时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寻找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选择教法与学法,提出每节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等。
3、抓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其操作程序大致为:⑴、选择课题。应以问题为中心,从学校或教师实际需要出发。把教学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求得问题的解决。⑵、围绕课题搜集材料,选择、整理材料。⑶、开展课题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研究与专家指导等相结合。⑷、课题研究结题。教师要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今后进一步进行探讨。
4、抓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执教教师谈教学设想与意图以及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5、抓教学反思
反思是一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为此,我们强调教师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及时记录教学过程成功、失败之处,记录课堂意外收获,做好课后“备课”。教后反思书写形式上灵活多样,篇幅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一定要有实效性。
6、抓总结提炼
抓总结提炼对教师升华认识很有好处。要求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提炼经验。把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体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把教学过程成功的案例记录下来,并用新理论加以剖析与同事共享;把教学过程经验总结出来、教学成果撰写成论文形式呈现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切磋交流,从而不断从实验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并用它去指导平时教学实践,以提升自己业务水平。
二、怎么研
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应做好“三个结合”,即教研与教学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教研与师训相结合,以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1.开展讨论与交流,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
开展教育科研的大讨论,转变思想观念,澄清部分教师在校本教研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其实,课堂教学就是在不断地探究、修改与完善的过程,已经伴随着研究的性质。关键问题在于教师是否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探讨、总结、创新。为此我们要立足于平时每一节课教学与研究,把“教学”当作“研究”,勤写教后随笔与反思,大胆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就是校本教研。
2.广泛学习与宣传,形成校本教研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校本教研的氛围是进行校本教研的保证。校本教研的氛围主要指观念氛围,我们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的理论,邀请教育科研专家以及市进修校老师到校进行教育科研方面的讲座与指导。引导教师树立三个观念:⑴、明确教研与课改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教研须先行”的观念。⑵、明确教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向教研要质量”的观念。⑶、明确教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研的主力军”的观念。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能树立“教研先导”,“向教研要质量”的思想观念,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之中。转贴于
3.加强领导与管理,构建校本教研的管理体系
首先,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组织领导,保证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到位。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课题小组,制定各科课题实验方案。帮助教师总结教育科研成果,要求每位教师平时要注意教研资料的积累。学校每学期均收集每位教师的教科研经验总结或论文、最佳教案、教学随笔等材料,并将其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地理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管理部门?管理经验?管理工作?装备管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科学研讨会?
1经验与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讲学团的袁正光教授在“百家讲坛”的一次讲演中说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凭经验发明的,这些发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生产经验。而人类近一二百年甚至近几十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使这些发明产生了根本性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袁教授的这段话使人想到中国的火药发明。西方国家向中国学习火药的制作,但是他们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威力更大的各种火药和洋枪洋炮。清朝的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就是用这些洋枪洋炮,只调动数干人,就2次从天津登陆并一路打到北京,如入无人之境,还火烧了圆明园、颐和园、香山。这是经验败于科学的典型案例。
教育装备管理也是如此,如果只停留在经验管理上而不是上升到科学管理的层面,则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教育装备管理功能将逐渐被削弱,装备管理部门将逐渐被取缔,教育装备人将逐渐被分化。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
2从经验到科学
从经验发展到科学的过程,是知识量化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过程,是从经验实践到科学研究的过程。经验知识属于感性知识,具有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结构是劣构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这种知识的传递往往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且需要漫长的时间。而科学知识属于理性知识,具有显性知识的特点,知识结构是良构的、结构化的。这种知识的传递则是通过书籍阅读和教师讲授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一个人如果具有大量的经验,则表现为高超的技能,是个“大工匠”;而如果他掌握了科学,就表现为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成为一个研究者、智者、学者。
教育装备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必须经历一个管理知识量化的过程,使得管理工作成为可测量、可预测、可重复、可控制的科学管理过程。为此,就必须将管理学、运筹学、人机学、认知科学以及信息、系统、控制等理论和方法引入教育装备管理,使其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
3教育装备管理的科学化
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的目标是发挥装备的使用效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加教育效益。而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的过程包括装备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装备论证、招标采购、日常维护、科学使用、绩效评价以及退役处理等。这些工作都是为实现上述目标而进行的。例如:需求分析阶段可以采用相关性分析;系统设计阶段则应全面考虑人、机、环境的和谐搭配;装备论证需要对装备教学的适应性与非适应性进行全面讨论;招标采购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日常维护包括设备验收、登记入册、校验维修、折旧更新等一系列工作;科学使用是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装备效能;绩效评价工作反映出“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这一思想。笔者近期在本刊连续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如:总137期《用层次分析(ahp)法研究中小学实验室的评估指标体系》、总l41期《用网络技术求解教育装备用户周期费用的最小值问题》、总143期《马尔可夫分析在达标评价预测上的应用》、总l45期《教育装备管理中主成分分析前的数据预处理》、总l47期《主成分分析在教育装备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应用》、总149期《也谈教育装备的成本一效益研究》、总l68期《数据包络分析在教育装备成本一效益研究上的应用》、总171期《教室用电子白板尺寸的人机因素分析》等),都是通过实例,引用数据,运用数学来具体说明这些科学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地理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36-02
说到英语教学研究,不少英语教师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以为“研究”只是专家、学者才能干的事,对一个教师可望而不可及。其实这是一种错觉。“研究”说到底是动脑筋,是人人都有能力进行的分析、推理和判断的思维过程。但是,不是动动脑筋就完全是英语教学研究了。英语教学研究是以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为武器,以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英语教学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本文主要探究英语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形式以及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 英语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有利于学生发展
英语教师做研究,直接针对的是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直接满足学生英语学习发展的需要。江苏省洋思中学就是在总结教改实验的基础上成就了“洋思现象”。“课堂上教师几乎成了‘哑巴’,每节课上教师‘只能讲几分钟’,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或学生同伴之间互学”,课堂上学生是驾驶员,教师是引桥或路标,引领学生走上学习的高速公路,实现了从师本走向生本的历史性跨越,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1.2有利于教师发展
英语教师做研究,能理解、掌握、学习运用新的英语教育理念和新的英语教学方法,形成英语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心理负荷,减轻教学劳动强度,构建自我反思意识,形成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获得成功的愉悦,体现人生价值,推动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我们有理由把“读书、研究、合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主题,我们不仅要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来经营,还要把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来研究,更要把教师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去追求。
1.3促进学校发展
教师做研究能促进学校发展主体(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高学校教学工作的效率,形成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构建校内专家队伍,形成内聚力和辐射力,优化学校的社会形象,形成更积极的学校――家长关系。
1.4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我国的新课改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走过13个春秋,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通过教科研,才能解决问题,推进新课改,从而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2 英语教学研究的方法
英语教师做研究,一开始的时候只是英语教育现象的记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叙事,也有初步的英语教学经验总结,然而要从经验中总结出规律,就必须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反思法、比较法、系统法、控制性、信息法等。就反思法而言,反思法是杜威于1933年提出的,指的是“教师要思考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考虑达到教学目标的其它方法”,换言之,反思法是教师改变自己思维和行为的方式,摆脱过时的观念和过时的教学方法束缚的教学研究方法,它的整个过程为“查知―确定―判断―变革―行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
3 英语教学研究的形式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主要有校本教研、英语教学实验研究、英语教学理论研究以及常规英语教学研究等类型。由于理论研究大多由专业研究人员进行,因此我们英语老师主要进行校本教研、英语教学实验研究和常规英语教学研究。
3.1教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促进学校的发展主体(学生、教师)的全面、终身发展为目的,以为了实现以上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呈现的需要研究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的工作主体(教师)为研究主体,基于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学校组织与支持,专家引导和协助,社会各种力量支持和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
校本教研的程序通常为:学校组织―制定计划―专家引领―发现与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方案―开展具体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反思―开展新一轮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全校教师。
校本教研需专家引领,如果校内没有专家应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
校本教研中发现与分析的问题主要是发现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再按计划采取行动研究方法开展校本教研,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在一轮校本教研结束时,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新一轮的校本教研作好准备。
3.2英语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研究)
所谓实验,就是在正式开始做某些事情之前的尝试性活动。英语教学实验是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提出一定的理论假设,开展有计划、有控制性的尝试性英语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对尝试性英语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探索英语教育规律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英语教学实验研究也称为英语课题研究。
英语教学实验研究首先应确定选题,选题就是选择问题,或者叫选择课题,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选题的价值
即所选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的教育教学价值,其它学校和老师是否面临同样的问题,问题是否有代表性。笔者于2010年选取《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申报当年的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此课题被成功立项并按期结题。选题的原因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并丰富了当今人类获取、传递、再生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手段,也彻底地改变了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3.2.2选题的方向
即所选择的问题是否符合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否是未来中学英语发展需要先期解决的问题。
3.2.3选题的创新
即所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我们可选择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也可以选择原有课题,通过实验,对原有理论进行创新。作为英语教师,发现学科“减负”的新途径就是一种创新。笔者主持的2004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课改理念下高中英语多层次递进式阅读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成功结题,该课题从分层教学的角度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减负”另劈新径。
3.2.4选题的可行
即所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可行,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解决。比如我国从2011年开始加大教育投入,拿出GDP的4%用于教育事业,那么这块增大了的蛋糕如何分配就是个问题,是多往薄弱学校投入“雪中送炭”,还是多往优质学校投入“锦上添花”呢?不过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英语老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通过政策来解决,是决策者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无法研究和解决。
课题选定后就应进行实验课题实施,课题实施可分为以下阶段:①编制实施方案。课题被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后即应启动实施方案的编制,实施方案应该按照实验周期从实验的开题到实验结束的整个过程设计,实验周期常分为前期实验阶段、中期攻坚阶段和结题评估阶段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应编制相应的实验目标与实验措施。②组织实验开题。进行实验开题就是要向实验老师详细介绍教学实验的背景、实验目的以及实验要求等,使实验老师能够准确地理解实验,以确保实验的顺利实施。③进行实验教师培训。为确保全体实验教师全面了解实验,尤其是实验教学的要求,避免一些非控制性的变量影响实验,开题报告会结束后,课题组应及时组织实验教师培训。④开展实验教学。开展实验教学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是实验进入实施阶段的关键,将对实验数据的科学性产生直接影响。课题组应该要求实验教师尽快从其现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过渡到实验要求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课题组还要提醒实验老师:实现教学方法过渡的过程越短,实验教学与实验假设的正相关度就越高,实验假设就越有可能通过实验教学得到验证。课题组必须要求每位实验老师写好典型课例教学设计,上好教学实验课,做好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必要的时候邀请课题组全体成员听课并在课后进行体现实验教学思想的有针对性的评课。课题组还应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实验教学进行动态的监控,以保证实验过程确实是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在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保证刺激变量的刺激确实能形成反应变量,同时也保证反应变量的反应确实来自刺激变量。⑤进行阶段总结。为保证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组应及时进行实验阶段总结,对成功的经验及时进行推广。⑥进行实验修正。针对阶段总结发现的问题,课题组应及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根据对策对教学实验进行必要的修正。⑦撰写实验教学论文。全体实验教师在开展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应深入研究实验,特别是实验基本理论、实验假设的理论基础等,不断总结实验教学,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新的成果,并将这些研究撰写成实验教学论文,一是促使自己对实验进行深度的思考,二是与其他实验教师进行交流,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实验思想,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实验教学。⑧编制阶段性实验报告。阶段性实验报告应该对阶段实验进行总结,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下一阶段的实验方向。
⑨编制实验结题报告。实验结题报告主要说明实验的过程与结论。
3.3常规英语教学研究
常规英语教学研究主要有说课和评课两种形式。说课是授课教师面对同行或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种教研形式。首先由说课人说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以及学习策略。接着评课人对说课内容进行评议、讨论和切磋,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最后说课人参考评价意见,修改完善原来的教学设计,以便更好的上课。评课是在教师作课后,听课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分析评价的教学研究形式,它集思广益、操作简单、运用方便,是一种普通使用的英语教学研究形式。评课应注意以下两点:
3.3.1评课的原则
①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又称提高性原则。英语教学评价应以改善英语教学,促进英语教师发展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展性教师评价是目前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我们应积极倡导,从而规避评价的功利性。
②学习性原则。学习性原则又称借鉴性原则或实践性原则。听课评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可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英语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班的具体学情在日常教学中创造性的应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③尊重性原则。尊重性原则又称平等性原则,要从相互尊重的角度出发,平等虔诚地交流意见,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应对授课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④研究性原则。研究性原则又称反思性原则,应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评价手段等进行研究和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
⑤多元性原则。多元性原则集中表现在评价者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等等。课堂评价既要有专家评价、领导评价、同行互评和学生评价,更要有教师自己评价;评价方式应包含评价量表式评价、对话式评价、研讨式评价等;评价内容既要关注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功底,更要关注教学效果。
3.3.2评课的要素
①教学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都应与课程总目标保持和谐统一。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要求恰当,教学紧扣主题,能恰当地注意思想教育和个性品质的培养。
②教材处理。教师要从实现英语教学需要出发,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大胆的、适当的、创新式的取舍和整合。做到教学内容正确充实,分量适当,思想性强,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反映学科前沿,突出重点,难点处理得当,层次清楚,结构合理。
③教学程序。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必须做到程序合理,妥善安排教学活动。
④教学方法和手段。因课制宜,选择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和方法,注意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合理高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⑤教学基本功。语言清晰、精练、确切、生动;板书工整、设计合理;教态自然、亲切,能灵活驾驭课堂。
⑥教学效果。课堂讲授感染力强,能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当面检查面广,目标达成度高。
4 英语教研成果表现形式
英语教研成果表现形式一般有:教学论文、调查报告、教学经验总结、教学实验报告等。其中教学论文的格式为: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绪论―正文―结论―参考书目;调查报告的格式为:题目―导言―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参考资料等;教学经验总结的格式为:题目―引言―正文―结尾―附录等;教学实验报告的格式为:题目―单位―作者―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附录和参考文献等。
5 结语
教科研的根是苦的,但长出的叶子是绿的,开出的花是香的,结出的果是甜的。作为当下的英语教师,只有倾力打造有学校特色的教科研平台,才能为英语教学插上隐形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地理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化学教师 教育科研素养 培养
我国的化学新课程改革呼唤广大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这个内隐性素质既是教师成熟的标志,又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
一、化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及其构成
所谓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所应具有的修养,其中主要包括教师在教育科研的理论知识、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道德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化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构成如图所示:
二、当前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师的科研态度、科研意识、科研过程与方法、科研结果的呈现方面。研究表明,我国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科研态度和意识方面
普遍的存在畏难情绪或科研无用论。因为主观上对基础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优势缺乏认识,客观上又存在开展活动的种种困难,所以在一些学校和教师中存在着基层科研“不能论”或“无用论”。不少人认为,教育科研是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从事的工作,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是执行规定的教育任务和教学计划。中小学没有条件,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进行科研活动,搞科研会分散精力,花了力气也搞不出成果,反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不如直接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科研成果,既省力又方便。
(二)科研过程方面
缺乏研究的组织规划和持续性。一些学校和教师虽然意识到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却忽略了基层开展科研活动的优势,研究内容脱离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与长远的目标和规划,立题脱离学校实际。既没有横向的内在联系,又没有纵向的发展连续。由于缺乏研究的组织规划和持续性,科研工作成了随意的、孤立的教育行为,很难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也很难对基础教育教学的实践产生实际效益。
(三)研究方法方面
混淆工作研究与利学研究。有些学校和教师认为,只要提出了问题,经过研究解决了问题,就是科研活动。所以经常把学校的专题讨论、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或教师的尝试做法、实践心得等工作研究或经验总结与科学研究混为一谈。事实上,教育科学研究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有明确的范畴规定,它要求把问题归结为概念和意义都很明确的课题,通过公认的可靠方式给出课题假设的明确结论,这种结论可能是肯定的,也可能是否定的,并且是可以重复验证的。所以,保证教育科研的严肃性是基层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
(四)研究成果方面
误把经验总结和当做科研成果。成功的经验和正确的思想都含有科学意义。但不能把总结一个数学经验或表述一种教育思想当做科学研究,只有经过科学验证过程的经验或组织为严密理论体系的思想才是教育种研的成果。我们可能在不同的水平上组织或控制科研的过程和表达科研成果,但绝不应该改变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误把一般的经验总结或思想表述当做科研成果。
三、培养和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根本途径
(一)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提高
教育科研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逐步积累和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自觉努力地学习教育理论,并把理论学习和日常的教学实际及科研活动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有了扎实的理论素养,教育科研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才有稳固的基础。所以,教师应积极搜集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改革的资料信息,进行认真学习和消化,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索。
(二)在科研实践中锻炼
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同任何人的能力一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和发挥出来。经过实践的锻炼,才可能获得更多的体验和经验,才能学会和掌握科研的方法和技能,并通过科研报告和论文的写作提高科研素养。通过学习得到的经验只能提供参考而不能照搬照抄。具体的运用要靠教师个人的不断研究与实践。边研究边实践,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理论和经验的正确性、有效性,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问题,督促自己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探索,找到应用的正确道路和具体操作方法。只有在这种不断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才能建构起来。
上一篇:地理月考总结范文精选{推荐5篇}
下一篇:地理教师教学总结{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