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唱歌实训总结{2024年最新5篇}

笔耕不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345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4分钟。

唱歌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原生态 歌唱 能力

“能力”,就广义上来讲,是指人做事的本领,在这里特指歌唱能力,就是指我们演唱歌曲的本领。我们知道,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对歌唱能力的培养来说,就过程来看,它是一个长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就培养的内容而言,它涉及的面非常广,内容也十分丰富;就培养的方法来看,在目前的声乐学科中,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从实际情况来看,不论国家艺术教育的宏观指导,学校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单从声乐教学“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形式上看,经验教学成分比重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声乐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常常存在“见子打子”、就事论事的现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往往局限于解决训练中出现问题的表面现象上,不能很好地处理当前与未来、当时课堂效果与今后发展前景及内在的必然趋势,时常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夸大自己作为一个声乐指导者的作用,或是过分注重每次训练时学习者完成练习的质量和效果的表象。多数时候,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不能很好地利用声乐教学“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统揽声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能很好地运用科学、发展和综合的人才培养观,正确处理好现在与将来、声乐初期训练时期、当时课堂效果与未来发展的必然联系,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声乐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当时的质量,过分强调每次训练的效果。WwW.133229.CoM常常因要求过高,使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在现有声乐认知和能力的基础上,松弛、自然地完成好每一次声乐训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歌唱能力的培养。

我们认为,在声乐的学习中,无论是进行有效的发声技术训练,还是声乐作品的练唱,都是提高歌唱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中,二者均是培养歌唱意识、歌唱状态,建立歌唱通道、训练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知道,声乐教学的这种基本模式,是千百年来在总结世界各民族中早已存在的、被现代人称之为“原生态”唱法各流派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声乐学习中要研究这一课题,势必就需要我们再对今天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民族民间的“原生态”唱法的各流派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吸取营养。

一、“原生态”唱法与歌唱能力

在声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就自然成了声乐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这里,文化知识的学习暂且不论,在专业的学习方面,除了一切与声乐演唱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外,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人体机能进行有效的训练,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和提高歌者歌唱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我们认为,无论专业歌手,还是业余歌手,甚至包括民间歌者。只要他们的演唱做到气息畅通、声音流畅,并能坚持长期的练唱,他们的歌唱能力总是会逐渐提高的。不过对于业余歌手,特别是民间歌者来说,这些歌手们的演唱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人爱美、追求美的本能而产生的,他们往往是自娱自乐,一般不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在他们的歌声中,总是洋溢出表现美、赞美生活、歌唱人间真善美的愉悦心情。很多时候,民间歌者的演唱往往是借助山歌、小调抒发对异性的爱慕,传达爱的真谛,歌唱美好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演唱常常是为了给人们的婚丧嫁娶烘托气氛,营造喜庆氛围或是寄托哀思。总之,他们这些自娱自乐的歌唱,从专业发声技术训练的要求上来看,由于他们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歌唱往往是自觉的行动,所以他们的演唱不像专业训练时那种纯粹为了提高歌唱能力时的练唱一样,有极强的严谨性、规范性、科学性和目的性。专业训练概念中提倡的发声训练、人才培养等观念,往往在他们的演唱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经过调查分析得知,他们的那些演唱,虽然不如专业训练那样总是需要对歌者进行一整套的、规范的、科学的训练,需要提高歌唱能力的发声练习和作品练唱,并伴随着很多的要求和严格的程序。也正是因为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专业训练中那样多的要求和目的,所以在他们的演唱行为中,基本上都是他们自觉的行动。而实际上,他们的那些歌唱行为基本上是符合声乐发声技术训练,和声乐人才培养“循序渐进”客观规律的。因此,许多民间歌手都是随着演唱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歌唱机能得到训练,歌唱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当然,许多民间歌手的成长,并不是完全没有受过前辈们“口传身教”“师傅带徒弟”式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在他们的成长中,自然的成分和自发的行为总是居于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在声乐人才培养工作中,这样的发声技术训练等方面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的。

二、科学发声训练与歌唱能力

专业训练中,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要遵循声乐人才成长这一循序渐进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专业训练的目标性、时间性和目的性等因素,往往使我们的学习者在漫长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正确认识声乐基础训练中发声练习在歌唱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往往忽视发声技术训练在培养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中所处的前提和基础地位,或者片面扩大发声技术训练在提高歌唱能力中的作用。训练中,总是出现耐不住发声练习的寂寞这一问题。一些人认为,唱好了几首练声曲,掌握了几个发声知识点和技能,就能够去演唱分量很大、程度很高的声乐作品,结果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甚至是功败垂成的情况。

我们说,科学的发声训练是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大幅度降低音乐技术难度的前提下,把歌唱中音乐和文学等方面很多规律性的知识点和技能,设计成为比较规整的,便于学习者在训练中按照声乐技术训练成分的要求,掌握发声技术的各要领,从而比较容易完成练声曲的学习,并以此为载体,学习和掌握歌唱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发声练习对歌唱能力的培养,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机能的锻炼和歌唱能力的提高,却远远不如歌曲作品。但是,任何一位优秀歌手的成长,他们在掌握娴熟技术的过程中,无不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声曲的练习。我们知道,对科学发声技术的技能和要领,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认识。通过每天完成练习曲的过程,逐一认识和领悟,对机能进行科学的训练,对歌唱知识和技术逐一学习和把握。这一阶段的声乐训练,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歌唱意识,培养科学的歌唱状态,从而把握科学发声的技术要领。总的来说,就是以苦练歌唱的基本功,对机能进行训练为前提。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歌者完成每一次练习的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必须符合歌唱基础训练阶段的实际,严格遵循声乐人才成长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这时,任何不切实际、操之过急的盲目行为,都将给训练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使训练步入死胡同。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训练中有一种情况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那就是在基础训练阶段中,从数量上来说,歌者对发声技术练习曲熟悉的还很少;从歌唱的知识面上来看,还比较狭窄;对歌唱的能力而言,他们实际上都还很弱。这时,如果硬要他们去完成和他们认识、能力不相符的练习曲,硬要让他们达到难以达到的程度,那么,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就会造成他们即使对启迪认识领悟得非常到位,但由于歌唱能力还不能满足他们完成练习的要求,所以练习中,首先受到影响的就必定是歌唱的气息。而我们都知道,气息不畅通的练习和演唱,对声乐训练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声乐的基础训练就是苦练内功。在声乐人才的成长中,科学的发声基础训练阶段是一个漫长而又不能跳越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经过漫长的苦练,经过一首首练声曲、一首首歌曲的练习,才能锻炼好歌唱的机能,增长歌唱的文化和专业才能。实际上,歌唱的基础训练可谓是非一日之寒,只有不间断的学习和把握,并且是长期完成了相当数量的练声曲和作品练习,歌唱能力才能随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里的学习和训练,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歌唱能力的提高,而更应该注重发声训练的科学性,对学习效果的要求要具有合理性、适度性,使学生经过长期的刻苦练功后,感受到完成基础训练阶段的任务后那种“功到自然成”的乐趣。

三、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中,声乐艺术被称之为表演艺术。声乐演唱中,人们所发出的那些美妙、悦耳的声音之原理,就是我们的气息吹击声带的结果,而气息的动力源泉就是我们的呼吸。而在声乐的训练和声乐的演唱中,科学发声要求我们的气息始终要在松弛、自然的状态下,保持气息自然的属性。也就是说在歌唱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声乐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声乐的教学活动中,声乐实践教学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可以说,它渗透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声乐的教学内容始终要通过声乐的发声训练、作品的练唱和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演绎来完成。在这些环节中,都包含着声乐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声乐人才的培养正是需要通过这些途径,对歌者进行音乐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传授,以及声乐的理论学习与技术训练,实施对机能的训练和歌唱能力的培养。从声乐教学的实践性来看,应该注重抓住课堂和舞台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歌者驾驭作品、演绎作品的能力。

1.课堂教学实践性环节与歌唱能力

声乐课堂教学,始终应遵循声乐人才的培养规律和学科本身固有的属性,采用启发性教学,让歌者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去感受、领悟、把握声乐演唱的真谛,避免说教式、灌输式教学,充分体现声乐实践性教学的魅力,有效地培养歌者演唱作品的能力。

2.舞台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学校声乐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培养声乐教育工作者和演唱者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今天的声乐学习者,无论将来担负声乐教育工作还是声乐演唱工作,对他们来说,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在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上,舞台实践性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人天生都具有表现的欲望,声乐学习者更是如此,声乐艺术被称作是表演艺术。因此舞台的实践性教学,更符合声乐人才成长和声乐教学的客观要求。研究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歌者在他们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对声乐作品的演唱同他们在舞台实践中的演唱,差距是很明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由于歌者与生俱来的,以及后天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表现欲,加之音乐和文化修养的驱动,在舞台上,他们真情实感的演唱更加能够调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舞台实践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效果是更佳的。

总之,歌唱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长期和科学的系统工程。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无法离开声乐训练和演唱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就学校教育而言,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势必要紧紧抓住声乐教学中课堂的发声训练、作品练唱和作品的联唱,以及舞台表演的实践教学环节等。当然,歌唱能力的培养,同声乐理论知识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等也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因此,为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必须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歌唱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晓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唱歌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本学期我校继续将“合唱”作为艺术品牌,我校组织的校合唱队的目的,首先是顺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潮流,让音乐的元素渗透到素质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热爱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在训练和演出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感到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声乐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使音乐教育起到丰富素质的教育的作用,现将本学期校合唱队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挑选队员、划分声部

考虑到合唱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就是说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听音能力与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们扩建合唱队所吸收的成员都是学习成绩优良、有良好的声音、较宽的音域、音调准确、听辨能力较强,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

选好队员后根据队员的音色特点,将高音区发声轻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实的儿童划分为童声高声部,将高音区发声紧张、吃力,而低音区发声坚实、宽厚自然的儿童划分为低音部。

二、合唱队的训练

在每一次进入正式的合唱训练前,我们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训练与发声训练,使全体队员掌握基础知识,为合唱教学打好基础。

1、呼吸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我们在训练合唱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

2、发声训练

刚入合唱队的学生都未经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气吸浅,位置低,口腔打不开,下巴紧。在发声训练中注意了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才进行合唱训练。

三、合唱训练

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这一学期训练我们选了两首歌曲:《歌声与微笑》、《同一首歌》。在合唱训练中我们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识谱练唱方式讲究多种多样,避免单调乏味而致学生疲劳。演唱时不急于填词,先要求学生将两个声部都唱会,然后进行声部练习。在分声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各声部的旋律掌握后,才进入填词演唱阶段。

2、歌曲的艺术处理

两首合唱曲队员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我们及时的作了艺术处理。经过处理合唱队各声部本身声音的整齐、统一。声部与声部相互结合时声音和谐,恰当的表现了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每个队员都能自觉地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总之,经过老师和队员的努力、合作,合唱队的训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在下个学期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合唱队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把合唱队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积极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有表情地歌唱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以发展更多的队员,壮大我们的合唱队伍!

小学声乐社团活动总结【2】

我校的少年宫合唱小组经过本学期的努力,合唱队员们在老师正确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训练,队员们都能用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来进行演唱、合唱。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呼吸训练

在每一次进入正式的合唱训练前,我们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训练与发声训练,使全体队员掌握基础知识,为合唱教学打好基础。①胸腹式呼吸法。②“S”音的练习。③颤唇练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

二、发声训练

合唱队的学生刚开始大都声音“白”而“扁”,气吸浅,位置低,口腔打不开,下巴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采用哼鸣进行练习,以便尽快统一声音位置,再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对准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三、合唱曲训练

本学期训练我们选了两首歌曲,一是蔡国庆版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一是合唱曲《我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在合唱训练中我们一般采用视唱法,指导队员先后作识谱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再作情感、律动等艺术方面的处理。努力使合唱队各声部的声音能够整齐、统一、和谐。十一月,在“灵小”百年校庆的文艺演出中,我们合唱队的同学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深情的演唱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虽然有了一点进步,但合唱队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1、学生的视唱及音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高音的演唱不到位。3、声部的配合。下学期我们应在进一步加强合唱基本训练的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合唱水平和效果。

小学声乐社团活动总结【3】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和努力,合唱队员们在老师正确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队员们都能用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的来进行演唱、合唱。

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合唱队的组织

(一)挑选队员、划分声部

我们学校三千多名学生,考虑到合唱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就是说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听音能力与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们组建的合唱队所吸收的成员都是学习成绩优良、有良好的声音、较宽的音域、音调准确、听辨能力较强,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

选好队员后根据队员的音色特点,将高音区发声轻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实的儿童划分为童声高声部,将高音区发声紧张、吃力,而低音区发声坚实、宽厚自然的儿童划分为低音部。

另外还及时根据队员的身高体形整理了队行的排列和声部的安排,工作可以说是紧锣密鼓的进行。这样的操作为下一步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童声合唱队的训练

在每一次进入正式的合唱训练前,我们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训练与发声训练,使全体队员掌握基础知识,为合唱教学打好基础。

1、呼吸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我们在训练合唱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一般用两种呼吸方法训练。①舒起练习。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地慢慢呼出。②突起练习。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嘶、嘶、嘶、嘶”将气呼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

2、发声训练

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经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气吸浅,位置低,口腔打不开,下巴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采用哼鸣进行练习,以便尽快统一声音位置,取得声音的共性。

在发声训练中注意了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我们要求学生将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用,对准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才进行合唱训练。

三、合唱训练

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这一次训练我们选了两首歌曲,一是《西风的话》二是歌曲《快乐的小队》。在合唱训练中我们一般采用视唱法,指导队员分声部先后作识谱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识谱练唱方式讲究多种多样,避免单调乏味而致学生疲劳。演唱时不急于填词,先要求学生将两个声部都唱会,然后进行声部练习。在分声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鸣来合唱,这样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各声部的旋律掌握后,才进入填词演唱阶段。

2、歌曲的艺术处理

两首合唱曲队员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我们及时的作了艺术处理。

经过处理合唱队各声部本身声音的整齐、统一。声部与声部相互结合时声音和谐,恰当的表现了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每个队员都能自觉地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

唱歌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歌唱不仅必须具有良好的节奏感和发声方法,而且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能够将声乐的艺术性体现出来就要将歌唱和心理素质相结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希望在舞台上发挥正常或超常的歌唱水平,就要具有良好的节奏感、正确的发声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现象,如有的学生偏重于歌唱技术,这容易使得精神紧张,而导致身体僵硬,亦发不出声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被动歌唱转化为主动歌唱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参加歌唱意识。在训练之前,教师要让学生精神充沛,充满自信,且要正确引导学生歌唱欲望,使得学生能够抛弃所有杂念,不被任何事情阻扰,心情舒畅的进行训练,这可以让学生心情舒畅,克服心里紧张情绪,达到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

二、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歌唱战胜自己的秘诀是正确的发声方法和自信心相结合。歌唱者自身的实力决定着自我的自信心。勤奋训练,提高歌唱技术,慢慢的提高歌唱者对歌唱的自信心。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学生的声音条件都不相同,于是教师对于声音条件一般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教师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其不能够鼓励,并且可对其提出合理的要求,这可让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心情舒畅的学习和维持较好的歌唱欲望。当发现学生错误的时候,要慢慢的纠正,慢慢的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感觉,而不能埋怨和训斥学生,埋怨和训斥学生只会增加学生的自卑心,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

三、加强舞台歌唱实践的培养

声乐教学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是歌唱实践,针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歌唱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歌唱心理。在日常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的举行音乐比赛,带领学生参与层次不相同的音乐活动,多让学生观看音乐资料和音乐会,鼓励学生参与音乐会和音乐比赛来感受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和自我歌唱的能力。积极与专业相结合,与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合作,在特别的节假日当中为家长与幼儿表现节目,丰富学生的经验。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场合训练自我的歌唱技术,和吸纳优秀歌唱者的歌唱技术,积累舞台实践经验,总结出独特的歌唱形式,提升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在舞台进行歌唱表演可展现自我的学习声乐能力,只有心理素质良好的才能在舞台上进行歌唱表演。在舞台歌唱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在歌唱之中,将所有的情绪都放进歌唱当中,保持自我身心放松,将观众视为知心朋友,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以自我的歌唱向观众表白自我的内心思想,那么在歌唱的过程中,就能够炉火纯青。但是若在歌唱的时候,心情太过紧张,有太多的杂念,那么便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歌唱之中,不能发挥正常的歌唱技术,在无形中感觉观众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最后只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除此之外,在舞台歌唱实践当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舞台上发生任何意外事故都应该保持冷静和放松,调整自我的心理状态,保持自我良好的舞台形象。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要按部就班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里调控能力。

四、结语

唱歌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如何建构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

一要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去造“声音”。

二要扎根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沃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理论日臻完善和系统化。早在2000多年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就有了声乐教学理论的记载:夫教歌者,先呼而出之,其声及清徵者,乃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这即是说,教唱歌应先看学生的基本条件,强调教以正确的歌唱方法和呼吸方法。另据《史记?师乙篇》所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旬中佝,累累乎端如贯珠。这说明在当时歌唱就要求气息运用流畅,歌唱如线贯珠。中国的京剧唱腔,声区统一,字正腔圆,既能婉转如歌,又能抒发悲壮之情。尤其在唱高音的时候,强劲有力,穿透力强,且高音可唱到小字三组的c-e,甚至更高。此种唱法及其训练之道,能否借鉴于中国声乐演唱训练,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三要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绝对没有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那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鉴的地方。“西洋唱法”历史悠久,除语言和音乐风格与我们有区别外,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过去有人说,“西洋唱法”声音宏亮、宽广、浑厚,有较强的戏剧性,不宜表现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其实,中国声乐艺术也同样要求声音的宏亮、浑厚、结实、宽广,我国北方一些民族性格粗犷、豪爽、奔放、热情、真挚,恰好就可用“西洋唱法”中一些特有的音质来表达我们的音乐。例如:滕格尔演唱的《蒙古人》等系列蒙古草原的歌曲,就不一定只能用粗沙、略带嘶哑的声音和通俗的风格来表现,完全还可以用明亮、宽厚、奔放的男高音来表现。到底如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先进经验,中西结合,达到发展我国声乐艺术的目的,我们的先辈和广大声乐工作者已经作出了长期的、艰苦不懈的探索,也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第二方面是如何将美好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音运用于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

唱歌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由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牵头成立了“男高音攻关小组”,通过刻苦的探索和教学,1980年代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男高音,如刘捷、张建一、罗魏、顾欣等,1990年代又出现戴玉强、薛皓垠等,他们在国际声乐大赛上获得了大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他们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技巧,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有非常好的条件,其天然的歌唱状态就达到或者接近科学的发声状态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名师的指点下,通过刻苦科学的严格训练才有今天的成功的。而对于大多数男高音来说,他们在声乐的学习上,在高音的追求上,虽然也有不错的条件,但是由于缺乏持之以恒、坚持训练的耐心,因而没有找到唱好高音的方法。那么,一般的男高音,能不能通过训练,也获得漂亮的高音C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经过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总结出要获得漂亮的高音C,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其次是严格科学的训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男高音的问题。

很多初学声乐的朋友,刚开始学习声乐,连基本的发声方法都还没有掌握,就急着要唱哈c了,这就是急于求成。这种心态是练不好声乐的,更唱不好高音。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声乐基础的发声技巧和方法没有掌握之前,千万不要去乱喊高音,即使偶尔喊得上去,也是没有根基(就是气息支持)的声音,搞不好还会唱坏嗓子。我们知道,世界头号男高音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也是练了很多年,才有那样辉煌的男高音的;我国最近几年最红火的男高音戴玉强,经过6届青年歌手大赛的锤炼,才有了今天的令人羡慕的成就。学习声乐,要想练好高音,首先得把基本的发声技巧练好,再去练高音,急于求成的心态是万万不能的。

其实,大多数声乐学习者也知道,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知道想要获得漂亮的高音c,必须付出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代价,因为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凭着感觉来进行训练的。但是,有人并不愿意脚踏实地去训练,不愿意付出成功歌唱家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就凭一点小小的天赋,幻想着不用付出多少代价,也能唱出漂亮的高音c来,这样的心态是永远也不会成功的。歌唱家戴玉强的嗓子条件确实不错,但是在歌唱家里面他算不上最好的,然而听了他的演唱,没有人说他不是一流的,这就是他艰苦训练的结果。因此,光靠热情、兴趣是不够的,没有吃苦的精神,是很难将那份兴趣和热情坚持下去的。希望立志要成功的男高音们,不要只停留在幻想之中,要付施于行动上,要刻苦地训练和研究,才有可能获得令人振奋的高音。

很多声乐学习者,知道了想要使自己的声音美妙动听、高音辉煌而漂亮,必须经过严格艰苦的训练,也确实努力地钻研和学习了,但是,一旦感觉找不到,高音总是上不去的时候,就心灰意冷了,总是抱怨自己不聪明等等原因。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没有长期艰苦训练的思想准备,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那是不可取的。应该去找一下练不好高音的原因――是不是声乐基本功没有练扎实?因为练好声乐基本功,是唱好高音的基础。众所周知,沙滩上建不起高楼大厦,没有基本功的歌唱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坚实的地基做后盾,追求的只是空中楼阁,迟早会坍塌的。歌唱家们之所以能唱出美妙的声音,特别是唱出辉煌华丽的高音,是因为他们花费了很多艰辛的劳动和扎实的基本练习。帕瓦罗蒂在追随意大利声乐教育家波拉(Arrigo Pola)学习歌唱的时候,单单练习a,e,i,o,u五个元音就长达数年之久,所以他才能取得后来如此辉煌的成就,直到七十岁依然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我们更要付出努力,要有长期刻苦训练的心态,才有可能唱好高音。

许多初学声乐的人,可能是因为自身嗓子条件好一点,学习唱歌时不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一拿到歌曲就唱,而且专门选那些力所不能及的大歌曲作品,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我们进行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严格规范的、科学有规律的和循序渐进的技巧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声与完美歌唱的潜力和能力。只有通过规范的训练,我们才有可能学习好声乐演唱,才能唱好高音。声乐基本技能训练,又包含几个方面的训练:一是歌唱的基本发声练习和打开喉咙训练。科学发声是制约歌唱艺术发挥的关键,如果发声方法不正确,你再怎么练,也不会把歌曲唱好,只能把嗓子弄坏。说到发声就必须进行打开喉咙训练,因为打开喉咙是声乐教学中技巧训练较为重要的环节,它对歌唱发声中气息的流畅、声音的流动、音色的好坏,声音位置和共鸣的大小,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是呼吸技能训练。呼吸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有声乐大师说过:“不懂得呼吸,就不懂得歌唱”。可见,歌唱呼吸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呼吸方法大致有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等三种。目前声乐界普遍认同的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呼吸法符合人的生理机能,即能较多、较快和较深地吸进气息,又能在歌唱时有控制地按照急、缓、柔、烈的需要向外呼出。所以,它是最科学的呼吸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了呼吸在歌唱中的合理运用。还有行腔咬字吐字训练。什么叫行腔,它就是在歌唱发声中运用呼吸的基本原理,根据发声或歌曲的具体要求,进行有节奏的、有强弱对比的、有高、中、低音效果的,有音乐旋律感的,有表情和有音乐形象的具体歌唱。当然,歌唱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要求和训练。关于咬字吐字训练,不管你是什么唱法,都需要咬字吐字清晰,如果你唱什么文字,人家都听不明白,即使你的声音再好,也是没有价值的。明代魏良辅在《曲律》中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我国声乐艺术历来讲求“字正腔圆”,可见咬字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我们要好好进行咬字行腔,这样,你的歌声才能让人振奋。再有是共鸣和声音位置训练。唱歌的共鸣分为:胸腔共鸣、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一般来说,唱低音区的时候,胸腔共鸣要多一些,唱中音区时,口咽腔的共鸣要多一些,而唱到高音时,头腔共鸣的比重就大一些。这是基本的共鸣原理。但是,不管你唱高音,还是低音,声音位置一定要放在眉心的位置上,这样你的声音音色才能统一,听起来才好听。当然,声音位置是一种声音感觉,看不到的,因此一定要在训练中,记住高位置声音的感觉,要做到声音位置统一,每个声音必须在气息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因此,我们强调某一个训练时,需要把别的技能一起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声音统一,音色优美。当然也包括歌曲的综合艺术处理训练。我们经常忽略一个问题,老师给学生训练的时候,只顾喉咙发声的正确与否,而忘记了提醒学生对作品感情的理解,对作品风格的把握等。学生唱歌声音不错,但是,就是干巴巴的,没有感情,没有一点感染力。因此,掌握了声乐技能是唱好歌的前提,但不等于我们就演绎好歌曲作品内容了,要使歌声美妙动人,还要酝酿如何把握歌曲风格、情感的处理等。首先要充分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了解作者是在什么心情下创作的,这个很重要,弄清楚了这一点,你对歌曲便有了演唱的情绪和基调了。其次要分析歌词,充分挖掘歌词的含义,理解歌词的风格和意境。再次要分析歌曲的旋律,理解音乐主题,考虑用什么感觉来唱,才能表达出主题思想:找出歌曲高潮所在,因为高潮是整首歌曲主题最集中、情感最激烈的地方,高潮往往出现在最高音,运用自己最高超的声音技巧,在高潮处表现最饱满的情感,给听众一种深刻的印象。最后在研究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顺着作者的感情主线引申自己的感情,着意领会、细心揣摩歌曲的情感起伏和变化,伴随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去演唱。

另外,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练得相当不错,可是一到舞台上不仅节奏、音准找不到,发声状态完全不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是平时没有注意歌曲演唱的舞台实践。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的声乐教学都是采取室内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考查学生学习进步情况,也只有每学期的期末考试。考试时,一般都是以独唱的形式,按照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指导教师要求,演唱独唱歌曲,再由声乐教师统一打分。当然,目前这一声乐教学形式和考试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但是,如果不注意舞台演唱的锻炼,哪怕你在课堂练得再好,当到舞台上演唱时,面对那么多观众,还有很多领导老师,自然会产生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这种紧张的情绪会使你把平时训练好的技巧,运用不到演唱当中来。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声乐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质量,同时也要增加学生的舞台演唱实践课,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的各种演出活动和各种声乐比赛,也许学生不一定获奖,或者说拿不到好的名次,但是这样的锻炼机会,是在课堂教学上无法学到和感受得到的,当这种实践机会和经验积累多了的时候,当学生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时,他(她)们会本能地调节好情绪和心理的压力,演唱时就不会紧张,也会把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声乐技巧运用到实际演唱当中。

总之,如果你是一个男高音,你应该感谢这上天的恩赐。因为,在所有的声部中,男高音是最让人羡慕的声部,在声乐界中它是当之无愧的宠儿,尤其在西方歌剧领域里更是观众期待盼望、千呼万唤的角色。由于男高音特有的音质,明亮而富于激情,在歌剧中总是饰演年经的英雄人物或是比较潇洒的王公贵族等。往往在许多大作曲家的笔下都使男高音成为歌剧作品中的一颗明星,无数个男高音的角色,担纲挑梁,成为剧中的主演。也因为男高音具有独特的音色魅力和感染力,如果高音技巧非常娴熟,歌声一定漂亮无比!然而,光拥有好嗓子还不行,还必须要摆正心态,不要幻想,不要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刻苦科学地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这样的男高音才可能唱出动人的情感、漂亮的高音c,这样的歌声才能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李晋玮、李晋瑗编:《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

2. 赵淑云编著:《走进音乐――歌唱艺术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年

4. 李树忠:《歌唱与声音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

5. 田鸣恩:《科学的唱法―如何唱高音》,人民音乐版社1987年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