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097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4分钟。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互动式" 教学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互动”意义
随着新课改方针推行以来,初中音乐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互动式”教学模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兴趣,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是教学过程中开放评价的目的。“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这是著名的学者乌申斯基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讲过的一句话。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技巧就是教师如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如今,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了能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动听的歌声去听、美丽的画面去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二、初中音乐教学现存弊端
1.主导上的弊端
在互动的授课过程中,一般提倡音乐教师转换他们的授课角色,真正的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的主导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初中生放松心情,学习更多的音乐的基本常识。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平等式的师生关系,淡化了基本的师生分工,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教师们还是需要适当合理的限制学生的课堂进程,给予他们一定得指引。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一部分音乐教师不能合理的把握好这种主导的限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音乐授课过程中课堂秩序比较的混乱,这反而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互动收到的现实效果并不理想。
2.目的上的弊端
新课改后,初中音乐课的指标是要求教师们能够对学生进行适时地、恰当地指引,帮助学生找出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但是,由于音乐课的应试思维长期性的影响着教师,致使许多教师被迫的认为授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们音乐课的分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确立互动的前提滞后。初中生由于存在一种追求科目高分的心态,也导致他们没有精力顾忌到互动的效率,只是一味的记忆掌握音乐课的知识点,并没有深入的去思考这些基本的内容。
3.流程上的弊端
能够在课堂上引发初中生的充沛感情,让学生能够自己体会到音乐知识流程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才能称的上是优良的音乐课堂。教师们在构建音乐课的流程时,需要适当降低单纯传授占有的比例,要想引发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需要鼓励他们拜托惯常的依赖心理,认真独立的去思考、深化探索。在当前的课堂流程上,许多教师注重的是一种外部展示的互动形式,却没有真正的发掘出这类互动的真实效果,这就造成音乐课过程之一的交流逐渐的沦为外形。
三、初中音乐教学“互动”策略
在新课改后,音乐课堂上普遍实行了”互动”教学式,当前我们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一个问题就是在音乐课堂上,如何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具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投其所好
通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对于音乐课的需求,各个学年段表现的都不一样。小学生们一直希望音乐课是他们的游戏,而一般中学生总希望音乐老师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多教他们一些流行歌曲。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希望音乐老师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多带给他们一些惊喜。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之一就是兴趣,因此,教师们可以适当的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比如,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们可以在一节音乐课快要结束的几分钟内,给学生们播放几首流行音乐歌曲作为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奖励,也可以适当的增添一些即兴表演活动以及简单舞蹈的改编等活动。通过教师们针对学生所改编的一些简单舞蹈以及他们的即兴表演活动给予一定得评价、指点以及总结,这样也算是根据学生情况,投其所好,很好的把“教”与“学”结合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们提高音乐知识学习的效率。
2.乐在其中
音乐教师们如何正确指引是学生们可与跟教师互动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们在指引学生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出一种宽松、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能够敢说、敢做、敢动,乐于跟教师交流、互动,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得鼓励。此外,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还可以根据学生们好玩、好动以及好奇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堂外教学等方式,这样,学生们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轻松快乐的去学习音乐。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们一旦感觉到了快乐,师生之间就能更默契的互动,课堂气氛也会很融洽,音乐课也会变的生动多了。
3.改变观念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乐曲这种艺术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行业的进步,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也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因此,要想对初中的音乐教育进行创新,就必须要改变陈旧的音乐教育观念。首先,对于一直沿用的音乐教材应该进行改革创新。在创新教育的时代浪潮中,中国的音乐教育不仅要沿袭传统的音乐文化,还要与国际的音乐信息和文化相结合,站在时代的前沿进行思维意识的创新。其次,音乐教师应该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音乐的课堂不应是“说教式”或是“灌输式”的传统课堂,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而变换教学方法,采用新的设备给学生带来新的体验。最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改变原有的音乐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教育只是传播音乐知识。其实不然,音乐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理念。因此,在教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新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感受和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此外,音乐教师们还可以采用巧妙引用、增添学生们的信心、拓展学生们的思路等方式改善音乐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好音乐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模式给音乐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实施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学生、独立学习进而能够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如何更好的做好音乐课堂上的“互动式”教学,这是每位音乐工作者们思考、探索、总结的问题,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淑珍.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法.新课程学习?上,2012(2):11-13.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趣味;音乐快乐;素质教育;快乐教学
初中音乐课程应尊崇的教育理念是,以欣赏、审阅音乐为中心,以发展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目的,要应用多彩多样的教学模式来激发中学生的动力源泉,利用音乐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情操,本论文将对目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初中音乐教育快乐教学法做探讨。
1初中音乐教育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孩子爱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
喜爱音乐,是众多初中生的天性,然而,当前现状是喜欢音乐的中学生却十分厌恶上音乐课,纵观初中生对音乐课的评价,主要有以下问题,乐曲落后、难理解,课程枯燥没有新意;课堂总体氛围总是死气沉沉的,整节课只听老师自己不是哆来咪,就是分析歌词,将充满艺术的音乐课生生变成了文绉绉的语文课,很难让学生积极起来;音乐课程太重视乐理知识,造成音乐课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分析乐理,几乎没有唱歌时间;音乐课上除了乐理就是练打节奏,唱音符,阅读歌词,没有一点新创意,这些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中学生失去了对音乐课的兴趣,甚至对学生的心里造成了伤害或是负担。
1.2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
在中学生的教育中,对于音乐、美术等的教育一直都不太收到重视,也一直没有将音乐、美术等教育与其它方面的教育联系在一起,这就造成了所有人对音乐教育的价值存在偏见,从而使得在实际教育中,只注重音乐教育表面的形式,对音乐教育益智等作用根本认识不清,忽视音乐教育中感情、欣赏、创造、沉浸等的体会,对于音乐教育,仅是将其它教育的形式与目标照搬过来,凡此种种,必将导致初中音乐教育审美性与艺术性的严重缺失。
2如何开展初中音乐教育快乐教学法
2.1营造良好的课前音乐氛围
在音乐课上课之前的休息时间,可以播放些愉悦、欢快、喜乐的音乐,使学生提前进入音乐课堂的氛围之中,在播放音乐的同时,也可以插播学习唱歌的技巧、乐谱的知识等,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2让小乐器走进初中音乐课堂
许多中学生不但对唱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各种各样的乐器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期望,但是在中学生能够负担起各种乐器的,毕竟还是占少数,因此,为了提高中学生对音乐课的期盼与渴望,可让小乐器进入音乐教育课堂,将学生按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分组,分类进行重点培养,同时,鼓励学的快的学生带动稍滞后的学生,这样不但培养了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还有助于初中生培养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2.3在音乐教育上创造不同的教学手段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利用编故事、设情景、问问题、配乐诗朗诵等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唤起学生对音乐课堂的憧憬,使学生爱上音乐,并愿意走进音乐课堂,去主动学习音乐知识,例如,音乐课中教学生们演唱走进时,教师可利用有关文化的知识,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之后教学生们演唱歌曲,再教学生如何配舞,这就使学生们在了解文化、藏族舞蹈的同时慢慢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2.4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学习与创新的基础前提是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去接触、去创造,而创造后成功的喜悦又是激发学生进一步创新的动力,曾有先人说过,没有兴趣,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为营造与音乐课堂意境相符的情景,教师们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可尝试各种花样的开场方式,比如教师可以以一曲优美的舞蹈开始整节课的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可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2.5在音乐教育上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游戏相结合
以往的音乐教学通常偏重于对中学生技能的训练及识谱能力的提高,授课时,教师通常要用较大的精力去解决中学生的识谱问题,然后才会让中学生接触音乐作品,这样的教育方式使中学生认为音乐只是枯燥乏味的五线谱,而忽略了艺术的魅力,最终导致中学生对音乐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为了摒弃这种弊端,使中学生能够从心里喜欢上音乐,应大胆采用音乐理论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比如在教授诸如音符、休止符、音节等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时,可以先将写有不同音符及休止符、音节的小卡片分发给每个学生,然后采用问答的方式,由学生就拿到的卡片向教师提问相关问题,再以“找朋友”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加深对其认识,并辅以音乐作品及相应的曲谱,让学生能够马上感受到学有所用的喜悦,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这音乐这门艺术。
2.6让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教育课堂
在流行音乐风靡的今天,中学生对流行歌曲非常的喜爱并会伴随产生追星等现象,若能将流行音乐与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一定会充分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隔膜,而且目前的流行音乐也不乏一些积极上进的音乐作品,只要我们能正确的引导,并加以利用,也可以促进教师的再学习,并起到调节课堂氛围的作用,在选取流行音乐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适宜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作品,如黄家驹歌颂母亲的《真的爱你》、较为励志的《不再犹豫》等,张雨生意境优美的《大海》等作品均为流行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既可以激发中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陶冶中学生的情操。
3结束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思想品德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并不断挖掘新的授课方式,使中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只有依靠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中学生的音乐教育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戴纯.浅谈初中音乐兴趣小组活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5)
[2]王景利.初中音乐愉快教学方法浅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7)
[3]薛克利,高兴花.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教育;意义;途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是陶冶情操、传递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音乐,总会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曾有人说:可以没有朋友,但不能没有音乐。由此可见,音乐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音乐的美育功能。所谓的美育功能,是指以音乐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音乐具有美育功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的音乐,给予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思想和情感,这是利用音乐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因素。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重点阐述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极其对策。
一、强化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
也许很多人都会发现:近年来,各种音乐类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如中国好声音。通过认真观察这些音乐类的节目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即选手在比赛的过程中,纵使有再多的歌唱技巧,但如果歌曲中缺乏情感,那也将会被淘汰。所以说:情感对于歌曲而言是比较重要的。这里所说的情感,就是我们文中所谈论到的音乐的美育功能,音乐对人心灵和情感上的震撼作用。由此可见,对于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而言,教师要想给学生讲解再多的音乐技巧是不现实的。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则具有很大的可行性。那么,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审美教育具有哪些积极的意义呢?
1.有利于实现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音乐学科而言,更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音乐的德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音乐的审美教育,本身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因为,审美教育重点是要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强化学生的歌唱技巧或者给学生讲解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师仅仅是通过情感的熏陶,增强学生美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在这种情感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认识。
2.有利于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省事,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干巴巴的音乐理论知识。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音乐学科本来就没有受到重视,所以,一些教师的教学往往都是为了应付差事,一些教师直接是让学生“自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失去了音乐教学的意义。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可以改变传统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呢?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情感的熏陶往往需要一定的氛围和环境。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良好的审美教育效果,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获取美的体验和感受。例如,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天亮了》,这首歌曲是2001年韩红作词作曲并演唱,这是一首感受亿万人的歌曲。如果教师将这首歌曲用于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不了解这首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故事时,也许只会觉得这是一首普通的歌曲。但是,如果教师在给学生听歌曲之前,先给学生讲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渲染人世间这种伟大的父爱和母爱,让学生为这个故事感动,那效果就不一样了。笔者在教学中,曾经将这首歌曲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之前,笔者给学生讲解了歌曲背后这个感人的故事,然后再给学生播放歌曲,现场的学生,无一不流下感动的眼泪。这是音乐给人以情感的震撼力量,正是这种情感的震撼,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正是这种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
2.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将初中音乐与审美教育有机整合起来,是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创造美,让学生有美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具备发现美的能力,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本领,发掘一些未知的领域。学生所拥有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采茶舞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聆听。教师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将听一个优美的旋律,你们通过聆听去猜一猜这个旋律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聆听。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初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中的美, 并能发现音乐作品的内涵,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3.结合音乐,提升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
对于初中音乐的审美教育而言,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培养。这种领悟能力,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悉心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学会换位思考和设身处地地体会这种情感。学生音乐领悟能力的增强,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仅仅给学生讲解音乐理论知识,而应当结合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审美教育,体现音乐的美育功能。这种美育功能的体现,能够强化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39-01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提高学生精神境界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学校不重视音乐教育的地位,没有科学安排音乐教学课程,从而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1]所以,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了解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不断提高初中音乐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成为提升我国教育整体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较为陈旧、落后。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给初中音乐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初中学校依然以升学率为培养目标,一味强调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的学习,不重视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使得音乐教育的质量较低。而且,部分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只注重传授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给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固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地位,合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初中音乐教师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不高。[2]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初中音乐教师未能有效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进而制约了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比较狭窄。目前,虽然初中音乐教材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但是,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音乐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而音乐教材难以及时更新,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使得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高,从而降低了音乐教学的效果。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师主要以教唱歌曲为主,没有引导学生感悟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导致音乐教育的质量不高。
二、解决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问题的合理策略
(一)积极革新教育理念。音乐具有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因此,日常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积极革新教育理念,采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3]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立足于音乐教学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合理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作为一门艺术课程,音乐学习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和意境,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同时,初中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演唱自己喜爱的歌曲,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以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合理开发和利用音乐教学资源。在音乐多元化发展的情况下,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合理开发和利用音乐教学资源,确保音乐教学的时代性、新颖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4]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积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推动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红杰.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7):162.
[2]李扬.当前初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J].音乐时空,2013,(17):119.
[3]罗凤珍.当前初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J].黄河之声,2016,(8):34.
[4]张海燕.当前初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J].音乐时空,2014,(15):169+176.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黄自主编的《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是根据1932年《部颁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普通中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特点,而且使我们清晰地认识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在引进外国先进理论、初步民族化阶段,音乐教育家的音乐教育思想进程和在教材编写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黄自时代性民族性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教科书是教材系列中的主体部分,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元素,教科书的编写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体现着一定的教育思想,也是衡量一定时期里一个国家或地区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教科书的编写是不断发展的,有其历史性、阶级性,也有可继承性,学习前人和外国编写教材的有益经验和理论,应是编写教材的最一般的原则。为了确保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前行,我们必须对我们过去的教材编写经验进行深刻地剖析和总结,精华加以吸收与继承,糟粕进行抛弃与反思。黄自主编的《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是根据1932年《部颁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由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出版,后又多次再版,此教材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中教材改革较为浓重的一笔,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普通中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特点,而且使我们清晰地认识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在引进外国先进理论、初步民族化阶段,音乐教育家的音乐教育思想进程和在教材编写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鉴于《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在音乐教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笔者希望通过对此教科书进行客观地分析和定位,能有助于我们今天的音乐教材建设和音乐教育改革。《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编写理念非常先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中的歌曲大多数是为此教科书特别创作的,在创作中,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歌曲有表现学生日常生活的《春游》《游戏》等歌曲,这些歌曲的内容就是学生生活、玩耍的写照,编者把它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容易并乐于接受,还有一些歌曲的内容是表现自然美景的,如《雨后西湖》《秋郊》等,也易于和学生产生共鸣。这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的歌曲,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初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编者在歌曲的创作与选择时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每首歌曲的音域不宽,都在十度左右。同时,初中学生正处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培养塑造良好性格和优良品质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绪、情感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趋于丰富、复杂,社会性情感如爱国主义情感迅速发展,编者在歌曲编写时注意到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歌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表现爱国主义内容的歌曲有《青天白日满地红》《国庆》《新中国的主人》等十首,占歌曲总量的1/7。同时,还有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养成良好性格的《喜春来》《燕子的歌》《前途》等歌曲共十一首,占歌曲总量的1/7。另外,编者也考虑到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把单音歌曲作为歌曲教学的重点,把二重音歌曲作为复音歌曲的重点,三重音、四重音歌曲很少。二、注重歌曲的时代性《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中的歌曲大部分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救亡图存、自强不息是社会的主题,教科书中以爱国主义、奋发自强为题材的歌曲有二十多首,占歌曲总量的1/3,虽然这些歌曲只是对学生进行笼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触及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非常遗憾,但编者试图通过大量的爱国题材歌曲的教育来拯救危难的中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歌曲的创作技法而言,虽然大多数歌曲是采用西洋创作技法创作的,但教科书中也不乏以我国传统创作技法创作的歌曲如《卜算子》《点降唇》等,并为其配置西洋的和声,中国风格的旋律与西洋风格的和声非常协调统一,这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音乐家在探索音乐创作民族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的体现,也是当时音乐创作方向的体现。另外,自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小学歌咏活动逐步开展,在学校歌曲中,合唱作品逐渐增多,到了30年代,学校歌咏活动更加普遍,一部分大的城市还经常举办中小学唱歌比赛,这些都推动了中小学合唱作品的创作与教学,《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中有合唱歌曲共十二首,还有二首轮唱曲,占歌曲总数的1/5,是当时非常活跃的中学歌咏活动的体现。三、注重歌曲的民族性《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中69首歌曲,中国作曲家创作的共63首,占歌曲总数的91,尽管很多歌曲是用西洋创作技法创作的,但在作品中还是有很多中国民族风格和特点的展现,如文化观念、审美观念、创作观念、价值取向等等,所以此教科书中的歌曲具有的整体的民族性特征是很强的。在教材中以古诗词为歌词的歌曲共有十首,占歌曲总数的1/7,可以看出,编者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音乐与文化的联系,这种把音乐教育置身于文化之中的理念,也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在歌曲创作技法方面,有一些歌曲是用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创作完成的,如《花非花》D宫调、《卜算子》D羽调、《点降唇》D宫调等等,编者对中国传统的创作技法是很重视的。黄自编著的《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虽然距今已有80年的时间,但是他们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他们留给我们的在音乐教科书编写方面的经验,是值得我们今人学习和借鉴的。
上一篇:初中音乐老师工作总结{甄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