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创建健康乡镇总结{整合5篇}

风中追风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712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9分钟。

创建健康乡镇总结范文第1篇

一、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我乡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乡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小组,组长由乡人民政府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卫生工作领导担任,成员由各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和各村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

(二)狠抓责任落实。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中心办公室,明确职责,做到了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兼职人员,制定了年度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同时把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了年终目标管理,实行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的“五同时”的管理措施。学校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健康和卫生防病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坚持规划引导。确定以整治村容村貌、实现连户路硬化、人畜分离、改水改厕、改造危房等工作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差的状况。今年以来,乡政府研究投入20万元在全乡范围内修建垃圾池52个,投入30万元建立垃圾清运和常年保洁工作。结合“4.20”庐山地震,重建房屋654户,维修加固1723户,改变我乡人居环境。

(四)努力加大投入。创建卫生乡镇,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财政投入一部分,乡财政投入一部分,村民投工投劳,切实保证创建工作开展的合法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今年来,我乡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从道路改造、乡村风貌、基础设施等入手,共建垃圾池52个,新治理机耕道15公里,投入垃圾清运车2台,治理农贸市场5次,维修污水处理管道3公里。

(五)加强督促检查。党政办、整治办等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经常深入各村农家创建点督促检查指导工作,随时掌握创建动态,推广先进,督促后进,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六)广泛发动群众。为使创建活动顺利推进,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卫生乡镇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和有关政策,从而激发起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召开群众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搞创建的浓厚舆论氛围。今年全乡共召开创建工作会9次,制作宣传横幅5处,发放创建宣传质料20000份,组织全乡村民健康体检1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设施设立不够完善、环卫人员人手不够。在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中有一定的堆积,没有定期及时的对垃圾池进行消毒处理。

(二)街道卫生不够整洁、容貌不够美观。门前“三包”及管理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公路两侧农房的更新和美化还不完善。

(三)监督管理不到位。街道两旁还存在乱堆乱放、乱贴乱挂、乱挖乱占、乱搭乱建、乱设摊点和违章设置广告牌现象。

(四)宣传力度不够,经费没有保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力度不够好,宣传手册和资料发放量太少,活动形式单一,群众的创卫意识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活动。继续加大各项活动的宣传力度,使我乡辖区内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克服一切困难,确保辖区卫生达标,确保我乡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顺利开展。

(二)继续抓好健康教育。以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为平台,加大群众教育力度,通过教育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讲究卫生,坚持身体锻炼,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我修养的素质。

创建健康乡镇总结范文第2篇

一、上半年的工作情况

(一)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有条不紊

随着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县各族人民关心、支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环境卫生工作的重心从城区向乡村转移,广大人民群众卫生意识逐步提高,环境卫生村民自治逐步形成,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脏、乱、差”现象明显好转。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投入环境卫生整治经费10余万元,出动车辆140辆次,清运垃圾340吨,清理污水沟3670米,清除违章占道1*0处,清除小广告等“牛皮癣”2545张,通过环境卫生整治,使我县环境卫生工作步入正常化、日常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降低肠道传染病,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县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高宝云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以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措施。在各乡镇党委、政府及全县农村各族群众共同努力下,我县认真开展了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截止6月30日共完成卫生户厕建设438户,占任务数625户的70%,其中沼气式372户,水冲式66户。

(三)除“四害”工作成效明显

为开展好今年的春季灭鼠工作,县政府办公室于2009年3月26日在全县范围内下发了《关于开展除四害活动的通知》,并结合全国第二十一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在广泛进行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按照“五统一”、“八不漏”和“三饱和”的原则,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我办为春季灭鼠工作积极筹备除“四害”药物,为使药物产生最大的效果,探索*灭鼠新路子,改变以往购买成品灭鼠毒饵的筹备方式,专门聘请州级专家给予灭鼠毒饵配制技术指导,根据鼠类的适口性配制了敌鼠钠盐灭鼠毒饵,共投入除“四害”工作经费38万元,消除“四害”栖息场所67342处,投放灭鼠毒饵6吨,捡拾死鼠数4386只,使春季灭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县城区鼠密度由灭前的6.3%下降为灭后的2.57%,乡镇平均鼠密度由灭前8.42%下降为3.12%。鼠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程度,有效地杜绝了“四害”对人群的疾病传媒。

(四)“创卫”工作继续深化

创建国家级、省州级卫生乡镇、卫生村是爱卫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20*年以来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两个省级卫生乡镇,9个省级卫生村,3个州级卫生村的基础上,根据*县“2009年三分之一以上的乡镇将创建为州级卫生乡镇,20个以上的自然村创建为州级卫生村”的目标要求,2009年将继续深化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卫生创建活动的开展。

(五)爱国卫生月活动轰轰烈烈

为进一步传播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4月25日,我县“第二十一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在新安所镇举行,活动中,巾帼志愿者及青年志愿者向过往群众发放了《爱国卫生月宣传画》、《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画册》、《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健康面对面?乡村行》、《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控制慢性病重在预防》等有关健康知识宣传材料。医护人员对群众进行免费量血压,义诊。活动中,共发放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材料2300余份,接待群众卫生健康咨询2000余人次,为群众义诊3000余人次,通过有奖问答形式发放灭鼠成品药3000袋、灭蝇药700个、灭蟑饵盒900个、杀虫气雾剂360瓶,领取药品群众4000余人次。通过此次爱国卫生月大型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也扩大了爱国卫生运动的社会影响率和知晓率。

(六)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省级预检

今年5月,省专家考核组对*县“国家卫生县城”进行省级预检。检查组先后深入到文澜镇、县疾控中心、学校、五里冲水库、建筑工地等单位和场所,就我县的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社区卫生、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病媒生物防制及传染病防治等工作进行检查。通过听取汇报及深入实地检查后,考核组一致认为:*县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做到了八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二是认识到位。三是协调到位。四是投入到位。五是措施到位。六是宣传到位。七是发动群众到位,群众参与到位。八是管理到位。通过省专家对*县创卫预检,使我们找准差距,认识不足,以迎接今年国家级复审。

(七)健康教育长足发展

以开展第二十一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健康教育工作,各乡镇,城区单位利用黑板报、宣传专栏、广播、电视、标语等大力宣传健康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普及健康行为和提高卫生意识,进一步规范家庭卫生、个人卫生及在公共场所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的良好卫生行为。指导协调好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今年上半年健康面对面?乡村行活动在全县6个乡镇,59个村委会,279个自然村开展,结合今年全球暴发的手足口病及h1n1流感病毒及老年人群高发的心脑血管病来开展知识讲座,共2.3万人参加了健康知识讲座,接受健康初筛,发放9万余份宣传资料,通过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农村健康教育活动,移风易俗,改变不良卫生行为与习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我办在今年上半年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环境卫生治理通过各乡镇、各单位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城区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环境卫生还有待加强。

(二)农村卫生户厕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建设资金按中央文件要求省、州、县三级配套资金不到位,资金严重不足。

(三)除“四害”的工作仍是部分单位和乡镇爱国卫生的重点。

三、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不断完善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督促检查各乡镇,城区各单位环境卫生治理情况。

(二)认真研究,抓紧落实,协调各单位、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顺利通过国家级卫生县城复审。

(三)继续抓好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我办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加大投入力度,协调各乡镇,按时、按质、按量完成2009年卫生户厕建设任务。

(四)继续抓好除“四害”工作。近年来我县未发生由“四害”传媒疾病的事件,所以部分单位和群众在思想意识上放松了除“四害”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下半年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使除“四害”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创建健康乡镇总结范文第3篇

一、开展体育创强工作的背景情况

(一)我省农村体育工作的基本现状。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4679万人。全省农业人口超过50%有70个县(市、区)。经过几年的争创,全省有“全国体育先进县”40个;七批共55个乡镇被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79个乡镇被授予“浙江省体育特色乡镇”称号;330个乡镇达到“浙江省体育先进乡镇”标准。2004年全省体育人口达到38.3%,全省人均体育活动场地为0.98平方米。农村体育人口为15%,人均体育活动场地为0.18平方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省和市级群体经费25000万元,人均18元。农村(县级和县以下)群体经费7860万元,人均群体经费2.4元。省和市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0名(每万人8名),县乡社会体育指导员19122名(每万人5.8名)。据2005年出版的《浙江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与研究》一书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底分布在我省乡镇村的体育场地有5551个,仅占全省体育场地的总数的15.48%,投入资金8.59亿元,仅占全省总投入资金的7.79%。而其中在农村的有3054个体育场地。从统计数据分析,与城市相比,县和镇乡的群众体育组织数量相差10多倍;经费相差7倍;人均体育活动场地相差5.5倍;体育人口相差2.5倍;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差1.4倍。由此可见,农村体育还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群体经费缺乏,健身设施建设滞后,组织网络不够健全等问题。尽管体育部门制定和实施一些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体育的发展,但在新形势下,缺乏有效实施载体和激励措施减缓了发展速度,改革和探索发展农村体育工作新的手段和新的思路也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二)开展体育强县、强镇创评的意义和认识。开展体育强县、强镇创评是贯彻落实《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的具体体现。省委出台的《纲要》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解决“三农”问题的行动纲领。要积极推进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体育强县、强镇创评有利于加强我省农村体育工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别,扩大体育人口,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开展体育强县、强镇创评是体育强省建设的必要条件和基石。建设体育强省是我省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任务。建设体育强省的基础是必须要创建有一定数量的强县、强镇、强社区作为中间力量做支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全省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完成这一任务,重点和难点是农村体育。只有充分发挥体育强县、强镇创评的抓手和载体作用,促进县乡政府、街道、居委会、村委会对农村、社区体育设施、组织、队伍、制度的建设,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才能推动基层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达到发展农村体育的目的,夯实体育强省建设的基石。开展体育强县、强镇创评是为“奥运争光工程”夯实基础。为竞技体育提供后备动力。体育强县、强镇创建过程就是一个地区体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过程,为青少年业余训练提供完善的体育设施,丰富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优秀的体育管理队伍等。同时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带动体育用品业的发展。

二.体育强县、强镇争创工作对体育强省建设的作用和成效

两年创建工作的实践,全省体育创强工作对体育强省建设的推进作用和成效明显,具体表现为:

(一)创建单位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是体育创强的根本保证。

两年来通过验收的13个体育强县(市、区)和165个体育强镇的党委、政府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始终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把体育事业摆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管理,纳入对街道、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每年将体育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且,分管领导定期研究体育工作,切实解决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

例如,萧山区委、区政府把加快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作为落实执政为民宗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尤其是2004年萧山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这是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期,因此,萧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机遇期,而且把体育工作列入对镇、街道年度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区文明委还将有体育组织、体育健身队伍等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年度考核中。海宁市委、市政府将体育强市创建纳入了以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为主的“六城联创”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了创建浙江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市、浙江省园林城市、浙江省双拥模范城、浙江省体育强县(市)六项创建目标,把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城乡一体化推进目标。把创建体育强市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的有效举措,当作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来抓。

(二)通过创强加强和健全了各级各类体育组织的建设,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体育组织建设是开展体育工作和小康健身工程的基础环节。体育机构网络健全是体育强县(镇)的一大特色,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构建体育工作网络体系。在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体育组织网络日益完善,为推动体育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引导群众投身全民健身活动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温岭市建有三大体育工作网络体系,即以全市体育局为中枢,以各镇、街道文体站和企事业单位专门机构为网络的政府体育工作组织网络;以市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为龙头,以体育指导中心、国民体质监测站和各单项体育社团为骨干,以群众自发性健身组织为依托的全民健身工作组织网络;以市青少年业余体校为中心,各项目网点学校为分支的竞技体育管理网络,三大体育工作网络体系的健全为温岭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瑞安市根据实际情况,也形成了三大体育工作组织网络体系,特别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不同门类、不同层次的经营性体育场所,构筑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的体育娱乐网络。目前,这三大体育组织网络各具优势,相辅相成,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创建社区体育俱乐部是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工作的一大特色。根据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关于“体育进社区”的精神,把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作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载体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后建立了30个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社区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工作和群众健身锻炼的基础。多年来,体育场地严重不足一直是制约我省群众体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体育强县(镇)的党政领导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加大群众身边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各级政府每年都把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保证体育经费的增长幅度以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努力拓宽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渠道,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瑞安市市本级拥有1个具有11万平方米场地的体育中心,包括1座投资5700万元、可容纳3700名观众的现代化综合性体育馆,有50×25米的室外游泳池和室内游泳池,有3000平方米室内健身室和2000平方米网球场,有羽毛球场7个、篮球场4个、门球场2个,有新增乒乓房、健身房、台球、棋牌室等设施10处。投资3400万元、拥有1万个座位足球场和400米塑胶跑道的体育场改建工程,预计2006年可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6000万元的体育中心二期游泳馆工程也即将开工建设。诸暨市市政府还拨款450万元用于建设体育中心塑胶跑道田径场,在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地段划出140亩土地兴建东江体育公园。

据统计,2005年度的7个体育强县、51个强镇行政村共拥有篮球场总计3124个,其中灯光篮球场1273个;新增健身路径605条;新增乒乓球桌1214台。体育场地方面:新建体育场2个;改建2个。新建大型体育公园2个,400米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共78个。资金投入:县级1.6亿,人均23.88元;镇级2047万,人均9.99元。2006年度的体育创强单位资金投入力度更大,争创投入资金分别为强县(市、区)5.17亿,人均140.86元;强镇(乡)6312.7万,人均12.46元。6个体育强县、114个强镇行政村共拥有篮球场总计3321个,灯光篮球场714个;健身路径3972条,新增路径1021条;乒乓球球桌3289张,新增658张;体育馆25个;乡镇文体中心151个。创建单位体育指导员总人数5508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高了城市的品位,为广大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赞扬。

(四)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大力普及和推动群众体育活动,构建和谐社会。体育强县、强镇在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推广《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的同时,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强县先强人、强人先强身、奔小康先健康已成为体育强县、强镇群众的共同理念。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体育设施保障下,坚持面向基层,面向普通人群,以全民健身,增强体质为目标,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和各类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形成了县(市)、镇(街道)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使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得到了参赛机会,以此成为基层凝聚人心、调控基层新型人际关系的手段。

杭州市下城区以“让老百姓共享健康”为活动主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一是创新“万人双健”社区健身工程。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万人双健”社区健身工程,倡导“万人齐健身,万人共健康”理念,共举办各类健身活动490余次,参与人数15万余人。编创了“社区音乐健身操”、“八式十六式太极拳”,并在全区积极推广普及,兴起了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

鄞州区各镇(乡)街道全部建有健身苑,有特色项目运动队55个。各镇(乡)街道每年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在6次以上,40%的农村成年人坚持开展健步走、练气功、跳健身舞、扭秧歌、篮球、乒乓球、门球等健身活动,古林镇、姜山镇被评为省体育特色乡镇,邱隘镇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邱隘镇、姜山镇还先后被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

温岭市一直在探寻群众体育新的载体,让老百姓能真正动起来,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文体俱乐部建设就是这样的载体。短短两年间,全市农村成立近三百家“文体俱乐部”。2005年春节,该市农村出现了可喜现象:三百家文体俱乐部全部开放,农民在俱乐部里打球、下棋、练拳、跳操,积极开展了各种体育活动,过了一个健康、祥和的春节。

(五)加强业余训练队伍建设,培养和储备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金字塔底座与塔尖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体育强县、强镇的蓬蓬勃勃的全民健身运动,亦为竞技体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竞技场上的辉煌,又真实、全面地诠释了群众体育。体育强县分别开设了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皮划艇、赛艇、乒乓球、篮球、足球、棋类、网球、羽毛球训练项目,业余训练网络较为完善,竞技水平较高,为我省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杭州市下城区业余训练成绩显著,切实抓好青少年竞技体育,不断加强区属6所传统体育学校建设,近几年来,先后向省、市有关部门输送运动员85人。在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青少年部),总分和金牌总数分列全省89个县、市(区)的第2位、第5位。先后输送了陈桦、叶钊颖、吴鹏、郑静、于诚等一批高水平的运动员,在国际重大比赛和国内各项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国家、省、市争得了荣誉。

海宁市2001年以来为国家队、省体工大队、省运动学校输送优秀运动员24名。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获全省竞技体育贡献奖人才效益分达到566分。赵莹莹等七名运动员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严诗敏获赛艇女子轻量级四人双桨金牌,吴逸婧获女子小口径手枪60发金牌,赵莹莹获女子撑竿跳高金牌。2005年2月市少体校被浙江省体育局命名为浙江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六)体育产业稳步发展,体育社会化不断推进。体育既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根据体育事业发展自身的特点,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大社会办大体育的思路,积极推进体育社会化,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体育部门不光要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创造竞技场上的辉煌,同时,也要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把体育事业做大做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结合本地体育发展实际,按照市场规律,坚持走体育社会化之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增强社会对体育投资意识,体育产业取得卓越的成绩。

富阳市体育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为地方区域经济和块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该市生产的赛艇、皮划艇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生产量的95%,被誉为“中国赛艇之乡”。由飞鹰公司生产的国际名牌产品“无敌”牌赛艇是雅典奥运会赛艇比赛唯一指定产品,现又开发新产品,向2008年奥运会发起冲击。该市羽毛球拍销售约占国内国际市场中低档产品的80%以上,年产量1亿付,产值9.1个亿,2004年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授予“中国球拍之乡”称号。

随着体育场馆设施条件不断完善,义乌市委市政府把“举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培养促进体育产业”列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协会、公司商业化运作承办赛事,政府给予组织、安全保障上大力支持,走体育社会化的道路,积极发展体育产业,通过赛事的承办,营造了体育氛围、开发了体育市场,增强了企业结合体育的兴趣,提高了义乌的办赛水平,使体育朝着社会化、产业化迈出了一大步。同时,宣传了义乌、提高了义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体育创强工作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衢州市柯城区是欠发达地区,它的体育创建工作为全省,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柯城区体育创建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整合资源:一是资源共享。柯城区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市、区两级大型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共享,从2004年起,区域内所有的大型体育场馆和健身公园全部实施资源协议共享,有效地提升了区域内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率。二是体教结合。柯城区发挥组织机构体教合一的优势,在体教结合方面,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落实人员,有效推进了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进一步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三是村企结对。以城带乡,特别是出台“百家企业联百村,共建和谐新农村”帮扶结对的政策,加快了农村体育设施普及的进程,推进了城乡体育事业的快速均衡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通过柯城区的体育创建工作,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工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地方的经济贡献率也会越来越大。

随着体育强县、强镇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创建工作的成效以及由此带来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日趋明显。结果表明,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要当地党委、政府在创建体育强县、强镇工作中,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建设“经济开放发达、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城市(城镇)和文明城市为目标,把争创浙江省体育强县、强镇列入工作目标,把创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凝聚人心、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建设文化大省、体育强省有机结合,必将推动全省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快浙江体育强省建设步伐。

三.体育强县、强镇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体育创强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效,进行了不少改革与创新,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指标还不够完善,城市的强区与强县的评价指标区分不明显;强镇强乡的创建标准还应更加严格,并要更加突出符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应该加强调研力求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2.一些地方资料积累的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不够,有的创强单位不论是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突击应付检查的痕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体育创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思想认识的宣传力度。

3.特别是要加强研究和制定对体育强县、体育强镇的考核复查制度,避免创建时轰轰烈烈,事后无声无息,以确保体育创强工作的成果。

四.对策与措施

(一)开展体育强县、强镇的争创活动,不仅对体育强省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着积极的贡献。所以,体育创强工作将在全省范围继续每年进行一次,并加强宣传和引导,对自认符合条件的单位将不受数量、指标的限制。争取到2010年,全省30%(27个)的县(市、区)达到体育强县标准,20%(300个)的镇(乡)达到体育强镇(乡)标准。

创建健康乡镇总结范文第4篇

根据《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夯实健康城区工作基础,推动本区建设健康城区活动的有序展开,区爱卫会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建设健康社区活动。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建设健康社区活动,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弘扬“敢为人先、永不懈怠”的人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把我区建成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化新城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本区两个文明建设,围绕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确立的建设健康城区活动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拓展本区爱国卫生创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以提高市民群众健康素质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和注重实效为工作原则,推动本区社区大卫生工作向人性化、自主化和系列化方向发展,积极营造健康、优美、和谐的人群生活和居住环境,为全面促进我区“一、三、五”变样目标的实现和推进现代化新城建设步伐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要求

在建设健康社区活动中,各街道、镇(乡)要围绕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和健康人群三项主题内容,以健全健康管理网络、完善健康基础设施、营造健康生活环境、加强社区健康服务、倡导社区健康互助和提高人群健康质量作为总体工作目标,结合各社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建设健康社区工作的全面发展。

1、建立完善的建设健康社区工作组织网络,各街道、镇(乡)党政领导要齐抓共管,有健全的管理班子、工作队伍和监督队伍,要发动社区单位、居民积极参与健康社区建设活动,继续发挥好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形成组织有序、措施有力、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

2、在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市、区的工作要求,针对社区存在的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高起点地制定建设健康社区活动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健康社区建设活动的指标体系和具体工作任务,明确相应的工作策略和措施。

3、建设“健康社区”活动目标任务的制订中,主要要参照以下4方面的工作内容:

(1)逐年增加与人群健康相关的各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与社区的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安全管理、文化教育、社区卫生等工作紧密衔接,制订切实可行的促进健康社区发展的公共政策,共享社区资源,扎实健康基础,营造社区健康氛围。

(2)各社区要积极争创国家级卫生镇和市级卫生街道、镇,已建成的市一级卫生街道、镇要继续巩固取得的创建成果,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确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加大整治力度,精益求精,巩固提高工作质量;已建成的市二级卫生街道、镇在做好巩固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向上,不断地努力开展一级卫生街道、镇的创建活动,为建设健康社区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3)结合区域特点,完成《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和本社区建设健康社区计划的相关工作指标任务,形成自各的工作特色。

(4)要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分析影响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和制约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TO)建设“健康城市”338项指标中与社区工作关系密切的内容,确定相应的工作指标,原则上要在环境建设管理和促进人群健康的指标中各选数项进行实施。其中,环境建设管理的指标应是等级卫生街道、镇创建工作的延续,突出社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促进人群健康的指标应是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化,突出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人性化。

4、发挥健康志愿者队伍作用,建立健康社区信息反馈系统,多听取民意,形成双向沟通渠道;组织地区各有关职能部门,利用社区专业资源,结合信息反馈的情况,形成自我评估体系,定期进行健康社区科学评估。

三、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建设健康城区活动是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发展的新举措,是爱国卫生工作贯彻“”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而开展建设健康社区活动是本区建设健康城区活动的基础,是等级卫生街道、镇创建活动的延续,是可持续地不断提升社区总体大卫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生活环境的保证性措施之一,是普遍提高人群健康素质的重要抓手。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建设健康社区工作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在思想上要有紧迫感,在行动上要真抓实干。各地区要把建设健康社区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街道、镇(乡)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建立健康社区建设的组织网络,发挥爱卫会各委员部门的作用,落实相应的工作机构,确保人、财、物的到位,为建设健康社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抓好规划整体推进建设健康社区活动涉及面广,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作,各街道、镇(乡)要按照区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区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本着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开拓思路,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建设健康社区活动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规划制定和目标任务的确定中,要加强调查研究,全面分析社区在社会大卫生工作的优势和不足,科学合理地确定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力争使确定的各项指标能够反映民意,贴近百姓生活,得到群众的认知和认同。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拓宽工作领域,整合社区资源,把建设健康社区活动与等级卫生街道(镇)巩固、创建文明社区和各类相关的活动相结合,加强部门间的联手,发挥团队精神,做到同步发展,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健康社区工作的前进。

3、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建设健康社区活动是一项新的社会工作,要多渠道、多形式的广泛宣传,在宣传中,要紧扣时代的主旋律,把宣传内容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与“办博”相结合、与培育上海城市精神相结合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健康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把健康社区宣传工作与健康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运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所形成的人员队伍、宣传阵地和志愿者队伍的优势,进一步扩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将与居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环境保护、除害防病等知识融入其中,使居民能获得综合性的健康知识,引导和培养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附:区建设健康社区指导指标

创建健康乡镇总结范文第5篇

今天召开的纪念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暨*年爱国卫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年的工作,安排部署*年的工作任务,表彰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发扬“凝心聚气,真抓实干”的拜城精神,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拓,不断开创我县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局面。

一、*年工作回顾

*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爱卫会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县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在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县爱卫会始终坚持“政府组织,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自治区《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工作推动有力,创建工作扎实,成果得到巩固。

为巩固自治区“最佳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县委、政府非常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先后召开了6次爱国卫生工作协调会,研究部署爱国卫生工作,要求全民动员,掀起以治理环境卫生、消除传染病病原体孳生地的爱国卫生新高朝;组织全县开展了爱国卫生周活动和第十八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以“远离烟草,珍爱生命”为主题,开展了第十九个世界无烟日活动,在县第三中学举行了千名学生签字活动;组织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先后9次深入社区、乡镇(场)和各单位督促指导工作。爱卫会各成员单位也分别组织开展了活动,有效推动了我县爱国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并于*年7月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卫生县城的复检复验,巩固了“最佳卫生县城”的创建成果。成功创建3个自治区级卫生红旗单位、5个地区级卫生红旗单位、3个县级卫生红旗单位,涌现出地区级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1个、爱国卫工作好领导1个、爱国卫生工作先进个人3个,并受到地区行署的表彰。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年,我县累计投入2568.70万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县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8%,污水处理率达到87%,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燃气普及率达到76.92%,城镇供热普及率达到62.4%,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城上级下达任务的103%;大力实施植绿、透绿工程,累计植树12.7万株,全年新增绿地面积17.33公顷,共建成绿地面积178.84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为35.14%和39.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33平方米。通过了“自治区园林县城”的检查验收,完成了察尔齐镇村通油路工程和胜利路西延路段、双拥路、资源路的路面底基层、人行道彩砖铺设、道牙安装、油面铺设工作。修建水冲式公厕3座。完成了县世纪广场扩建、围栏、地面铺设大理石、刘平国塑像维修等工程;新建垃圾场一座,购置垃圾箱25个。完成重工业园区8座跨路综合板涵、8.2公里主干道路油面铺设、4.5公里的10KV输变电线路的架设,铺设绿化用水主管线5.2公里,新增道路绿化面积12公顷;完成了胜利西路、交通路南边、平顶山文化中心、西大桥主管道维修、诺亚舟排水维修、七社区供排水管网、民俗一条街配套管网安装、城区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工程。

(三)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地区村庄整治工作的具体要求,县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结合抗震安居工程,按照“资金向农村倾斜,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总体思路,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村庄整治工作计划,完成了亚吐尔乡四村一组、康其乡八村三组、大桥乡二村三组、米吉克乡八村四个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规划和编制工作,并筹措资金400万元,争取河南援疆扶贫资金200万元,总计600万元用于四个示范点的建设,为全面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了典型,建立了样板。亚吐尔乡四村顺利通过了地区卫生示范村的验收。

(四)开展以灭鼠为主的除“四害”工作。

*年,我县除四害工作本着“注重除害效果,突出防治质量,强化社会服务,规范监督程序”的指导思想,坚持药物消杀和物理除害相结合,加大了科学除害力度,打击了非法销售鼠药,对鼠药市场进行了依法治理,消除了“四害”孳生地,有效的控制了“四害”密度,得到了行署的表彰。

(五)农村改厕工作稳步推进。

“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县委、政府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1090户农村沼气入户国债项目,为我县农村改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县委、政府划拔了农村改厕专项经费12.5万元,确保了农村改厕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年我县共完成沼气式卫生厕所600座。截止*年底,我县的农村卫生厕所累计达到1.1695万座,普及率达到28.25%。

(六)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我县爱国卫生工作的全过程。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进社区以及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及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在全县161所学校中的41244名中小学生中进行了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测试,使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在社区、乡镇场利用巴扎天,以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预防知识、孕产妇疾病防治知识、人畜共患病的预防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了健康教育宣传服务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3万2千余份;举办各类健康教育培训班14期,培训乡级防疫医生和村医6000人次;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极大提高了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和抗病能力,促进了广大农牧民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各成员单位的辛勤努力及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县的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在座各位和从事、参与爱国卫生工作的各族干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爱国卫生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各机关、部门发挥整体合力还不够;巩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局部区域“四害”密度较高,农村改厕步履艰难,健康教育任重道远。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务实的措施,重点加以突破。

二、*年主要工作。

*年,县爱卫会将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地区爱卫会的精心指导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开展以“创卫”为先导的健康促进、城乡除“四害”、农村改厕、“亿万农民健康教育活动”等工作,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凝心聚气,真抓实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把我县建设成“投资兴业的热土、开放致富的宝地、休养生息的乐园”。今年我县的爱国卫生工作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展以巩固自治区“最佳卫生县城”创建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创建细胞活动。

1、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上级爱卫会的要求,把创建细胞工程与巩固自治区“最佳卫生县城”成果结合起来,把卫生红旗单位创建与文明单位创建结合起来,把卫生示范乡镇(村)创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创建为手段,以创建促长效,成熟一个,验收一个,命名一个。科学规划,循序渐进,整体发展,全面提高最佳卫生县城的总体管理水平,随时准备迎接自治区卫生城市的检查。

2、深入开展创建卫生红旗单位、卫生示范乡镇(村)活动。争取完成1~2个国家级卫生单位培育和指导工作,争创自治区卫生红旗单位3个、地区级卫生红旗单位4个、县级卫生红旗单位5个,争创地区级卫生示范乡(镇)、村3个、县级卫生示范乡(镇)、村5个。

3、对已命名的各级卫生红旗单位实行动态管理,进行不定期抽查,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杜绝“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观念,对卫生不达标、成绩滑坡的单位要予以摘牌,不搞终身制。

(二)以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促进爱国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今年是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发动和倡导的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各乡镇(场)、各社区、各单位要根椐县爱卫会的安排,充分利用宣传媒体,结合全国、自治区爱卫会组织开展的系列庆祝活动,广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伟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强文明卫生素质,提高健康水平。要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卫生周活动,各乡镇(村)、各单位、各社区要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设立健康教育专栏,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教育部门要按照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教学大纲要求,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杜绝易流行、易感染病在学生中传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自我保健意识。

结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的实施,向广大农牧民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预防知识、孕产妇疾病防治知识、人畜共患病的预防知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服务活动,摒弃不良生活陋习,树立新风尚,培养卫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1、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根据县*年三干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加大农村“五清五改五通”力度,搞好村庄绿化和庭院美化,在村容整洁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对垃圾收集、垃圾中转、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管理;改造背街小巷7条;建成农村公路182公里,继续加快道路、供排水、路灯、公厕的配套建设步伐。

2、重点实施城镇园林绿化工程、亚阔恰巷、建设路南延等道路改扩建工程、集中供热工程、西城区供排水管网工程和旧城改造工程;坚持建管并举,对城市卫生“脏、乱、差”现象进行综合治理,严管重罚破坏公共卫生、破坏公共设施、破坏公共秩序等各种不良行为,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要逐步建设配置完善、数量足够、布局合理的垃圾箱(桶)、垃圾中转站,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实行密封式集装箱运输垃圾;公共厕所和公共卫生设施管理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3、加强环境的保护和监督监测工作,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稳定,争取达到国家二级环境质量标准。

4、加快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占有率,建设一批新的园林绿化精品,提升全县园林绿化整体水平。

(四)加强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力度。

1、加大对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的整治力度,依法管理,做到市容整洁,环境优美。各乡镇场机关、城区各机关单位、各学校和驻拜各单位、各社区居委会负责本部门、本单位、本辖区的内外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的整治,树立良好形象。

2、旅游和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各旅游景点、饭店、宾馆的环境卫生监督;县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市政站)要加大对县城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和保洁力度;

3、根据自治区“最佳卫生县城”的要求,县城管大队要加强城市监管,继续整治城市“十乱”现象,全面清理候车室、影剧院、车站、会议室、体育场等公共场所的烟草广告和城市牛皮癣,重点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和清理工作。

(五)加强卫生监督和防病工作。

县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全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对各类食品、公共场所的年监督率要达到100%,城乡食品抽查合格率要达到85%,餐具抽查合格率要达到80%以上。加强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宾馆、饭店、饮食店的卫生监督,培训食品从业人员,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做好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的卫生设施的监督,重点加强对五小行业的整治和清理工作。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监督、监测,对乡村以上的集中取水点卫生进行定期监测,公布监测结果并提出改善意见。

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对计划免疫接种、结核病、艾滋病等各种易传染、易流行疾病的预防和监控工作力度。

(六)广泛深入开展除“四害”活动。

各乡镇(场)、各社区及其辖区各单位要按县爱卫办的统一布置,加强对除“四害”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除“四害”工作经费到位,人员到位,强化技术培训,确保用药安全,全面落实目标,注重实际效果,科学制定和指导除“四害”工作,保证除“四害”工作的的正常开展。

(七)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作。

今年我县将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000户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农村改厕工作以项目运作方式为重点,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抓好农村户用沼气和卫生厕所建设,力争把今年1200个农村户用沼气配套工程办成示范点和精品,以点带面,把这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以项目带动工作的开展。

各乡镇(场)要在搞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五清五改”(清路障、清道路、清林带、清垃圾、清庭院;改房、改厨、改厕、改灶、改圈)活动、搞好村庄绿化和庭院美化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农村改厕工作,要安排专人负责改厕与沼气建设的技术指导,保证改厕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围绕县委、政府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工作,配套建造沼气式卫生厕所,沼气与厕所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加强卫生厕所的管理和使用。

(八)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各级爱卫人员业务水平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