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356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5分钟。
出差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凝聚力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全力提升员工素质
突出培训体系建设
始终坚持服务公司发展,加强集约管控,创新培训体系,强化资源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国网湖南公司将培训工作纳入人力资源整体架构,利用SG-ERP系统实现培训项目在线管理,强化计划管控,规范培训工作机制。在国家电网公司制度体系基础上,制订《湖南省电力公司培训工作管理办法》,以及现场培训、技能实训、培训班、内训师、培训工作评价等办法和制度,完善培训制度体系。开展实训基地三年规划建设,建成设备设施和现场同步、适度超前,专业覆盖供电企业所有工种,单位覆盖所有供电企业的省公司、市州电力公司两级实训基地网络。建立省公司、市州电力公司两级内部兼职培训师队伍,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大力推进培训课程、教材标准化建设,落实“三考”工作要求,形成全员培训考试常态机制。
坚持人才强企战略
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创新实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办法”和“岗位能效工资管理办法”,构建员工“岗位”、能力发展双通道,迎难而上开展能力评价,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建立人才分类分级和专家评选制度,促进高层次人才成长。目前,国网湖南公司有国家级人才1人,国家电网公司专业领军后备人才15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48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5人,湖南省技术能手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
深化全员培训考试
始终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深化各类人员全员培训考试,突出现场培训和作风建设,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素质稳步提升。
积极开展处科级干部、管理人员、班组长和新员工培训,树立了生产管理人员春季轮训、班组长综合技能提升培训、技能人员“单元制、模块化”培训等新品牌。突出“差异化”现场培训,所属各单位“春季现场培训活动”和“暑期现场培训活动”形成常态。以赛促培,通过“四个随机”(即:随机抽班组、随机抽人员、随机抽项目、随机抽裁判)组织开展现场培训竞赛,强化全员能力和作风建设。适应企业发展,通过竞赛调考、技能鉴定、能力评价,掀起全员考试高潮,员工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和经营指标的完成。
创新力
——推行“差异化”培训, 提高员工岗位适应性
为认真落实国网公司关于加强“三集五大”岗位适应性培训的工作要求,促使一线员工尽快适应岗位新要求,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湖南公司积极探索培训新模式,在组织对新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规程规范等内容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突出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不同岗位要求、不同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状况,大力开展“差异化”现场培训。坚持以工作现场为课堂,以工作内容为培训内容,培训的针对性强,有效缓解因工作任务趋于饱和而带来的工学矛盾。2012年以来,共开展“差异化”现场培训项目27574个,参培人员达14.95万人次,确保了全员基本适应新的岗位要求。
开展“差异化”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差异化”培训计划。突出专业差异,由专业部门牵头分析,针对各专业整体水平现有的差异,提出解决方案和培训需求。突出岗位层级差异,由工区和班组根据各岗位层级的职责要求差异,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提出差异化的培训需求。突出员工能力差异,由员工个人按照岗位要求,分析自身技能水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异,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全生产和营销服务的季节性特点,以及班组工作计划,统筹制定“差异化”培训计划。
创新培训形式,规范实施培训计划。不断创新培训形式,采取“导师带徒弟、作业前培训、现场演练、集中学习、技术讲座、技术问答、考问讲解、技能示范、岗位练兵、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等适当的形式来实施培训计划,并利用现代通讯、网络、信息等新技术,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生动充实的培训。规范培训计划实施管理,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并通过生产周例会等形式加强培训计划实施的管控,及时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形成闭环管理。
及时合理评价和运用培训成果。广大员工通过“差异化”现场培训,提高了技能等级水平。公司实行《湖南省电力公司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办法(试行)》和《湖南省电力公司岗位能效工资管理办法(试行)》,对员工进行合理评价,并按照作业员、作业师、高级作业师、专家来确定相应的岗位能效工资。
促进“差异化”现场培训工作常态化。将“差异化”现场培训工作常态化作为不断提升生产技能人员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分级负责,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组织开展春季、暑期等“差异化”现场培训专项活动。将其纳入周(或月)生产工作例会,定期分析和总结,同时纳入工区、班组和员工的绩效考核,将评价考核排名和结果与绩效工资分配、评先评优、晋级等挂钩,有力促进“差异化”现场培训工作的常态化。
行动力
——注重技能培训, 开展“送培上门”
近年来,根据国网公司统一部署,国网湖南公司新上划了二十多个地方电力公司,生产技能人员约三千多人。由于客观原因,新上划公司的部分生产技能人员不论是专业素养还是技能水平,都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需加大新上划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力度,加速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发展,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后岗位的要求。为此,从2012年8月开始,国网湖南公司多途径开展培训需求调研,结合各上划公司实际,系统设计课程、编制专用课件,为新上划技能人员量身定制了“送培上门、以点带面”的专项培训工作方案。专项培训方案共分为五个阶段,环环相扣,闭环管理,确保取得实效。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根据需求,制定工作方案和“送培上门”专项计划定,明确师资,开展课程设计和课件制作,同时做好场地设备设施的准备。
需求调研及方案编制结合年度培训专项计划的制定,公司组织通过文字调研、现场座谈等方式,进行需求调研。对新上划技能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重点分析,编制2013年“变电运检、输电线路运检、配电线路运检、装表接电、抄核收”五个专业的专项送培上门计划。制定公司“送培上门、以点带面”专项培训工作方案和各单位的的实施方案,明确培训目标、课程设置、时间进度、授课形式等内容。
第二阶段实施“送培上门”。公司培训(分)中心负责项目管理,选派优秀内训师授课,在人员相对集中的郴州供电公司实训基地和怀化供电公司实训基地设点,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培训技能骨干。
公司组织“送培上门”的实施,各技能培训机构负责项目管理,选派公司优秀培训师进行授课。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对技能骨干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为基层单位培养技能骨干和师资。
第三阶段开展“以点带面”的培训。各二级单位组织参加过培训的技能骨干对其它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和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现场培训,以点带面,覆盖全员。
各二级单位按照公司培训内容、模式组织对其它上划人员集中开展培训。由参加过培训的专业技能骨干授课,传授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同时结合班组工作安排,在专业技能骨干带领下开展现场培训,以点带面,覆盖全员,确保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第四阶段技能提升培训。所有技能人员有针对性参加公司和市局举办的“单元制、模块化”标准化技能提升实训班。
新上划技能人员根据自身能力情况和技能等级状况,针对性参加公司和市局举办的“单元制、模块化”标准化技能实训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并通过参加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职业等级资格,满足岗位技能要求。
第五阶段总结评估。年底全面开展“送培上门、以点带面”专项培训工作的总结评估,统筹安排下一年度的工作。同时,为确保培训效果,公司要求全面落实岗位能效工资制,实行薪酬分配与能力相匹配的激励机制,激励技能人才立足一线岗位不断成长。
各单位将于2013年底上报“送培上门、以点带面”专项培训的总结分析报告,通过对项目质量跟踪评估、员工反馈、岗位胜任能力和员工技能等级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评估培训效果,总结经验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公司将于2014年1月编制“送培上门、以点带面”专项培训总结评估报告。
出差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团队培训模式;眼科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差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4年4月在我院眼科工作的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7年10月至2024年1月,护理人员未实施团队培训干预,2024年2月至2024年4月,护理人员均实施团队培训干预。40名护理人员年龄24~45岁,平均(28.82±6.52)岁;级别: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10人,护士21人。本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眼科护士;②研究调查期间在岗;③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排除标准:①研究调查期间因生病等原因请假者;②进修人员;③实习护生;④不愿参与培训者。
1.2方法
团队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1)构建护理团队并对其进行理论授课。为确保医院眼科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采用分批授课的形式,将40名护理人员分为4组,分4个批次授课,授课内容包括团队合作的要领、态度、知识及技能。通过投票选取1名队长,队长负责召集队员,维持团队功能,收集队员的反馈信息。(2)案例分析。选择数名愿意配合的护理人员扮演患者,案例的设置主要为基础护理内容及急救护理工作,在案例设计中还穿插药物误输、设备故障及违背伦理等事件,以锻炼护士的协作能力。护士在分配角色后,明确各自任务与职责,在训练过程中及时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当发生分歧时,采用冲突解决模式,即叙述问题经过、提出观点和建议、陈述及预见可能出现的结果,最大限度提高眼科患者住院安全性。(3)提前预见护理事件。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相互学习、帮助,掌握队友的工作完成量、技术水平及护理人员资源分配情况。及时掌握患者眼部症状、视力变化,提前预见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并与队友商讨应对方案。(4)明确护理管理信息。及时了解护理工作分配情况,根据护理项目重要程度进行干预,熟练掌握医疗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利用情境感知的方法培养护士的感知能力,便于其及时明确周围环境变化,并对失误链进行预测、识别,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5)定期评估。队长每月末组织1次交流会,分析近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鼓励队友相互交流,及时改正错误。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科室护士长分别在2024年1、4月末发放各量表,简单介绍量表内容,由护士独立填写,并当场回收。本研究中共发放量表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为100%。发放量表包括:①郑瑾等[3]编制的护理人员管理技能问卷,内容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政治素质4个维度,40个条目,每个箱目1~4分,总分40~160分,该问卷的Cronbach's系数为0.970,可信度高。②护理管理者安全态度评分量表,由郭霞等[4]修订,包括团队合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条件、工作满意、压力感知6项内容,31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分值越高表明安全态度越好。记录护士不同时期的护理差错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计量资料用n/%、x軃±s表示,用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后安全管理技能评分比较
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政治素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
2.2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后安全态度评分比较
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压力感知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2.3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护士护理差错总发生率为20.00%,显著高于实施后的2.50%(P0.05。
出差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经费 提取 使用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一项费用,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是企业的一项流动负债,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在“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进行核算。
一、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
(一)计提基数
企业计提基数的工资总额应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1990年第1号令),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组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工资总额时,下列人员不得列入基数: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原企业职工;虽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但企业不支付基本工资、生活费的人员;由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等列支工资的职工。
(二)计提比例
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
二、职工教育经费列支范围
根据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必须专款专用,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各类高校技能人才的培养.具体列支范围包括: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一)以下两种情况也可以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1)经单位批准参加继续教育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集中举办的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经费,可从职工所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
(2)矿山和建筑企业等聘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接受农村转移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对农民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所需的费用,可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支出。
(二)以下两种情况不允许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1)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2)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
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必须专款专用,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规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三、职工教育经费的补充
(1)企业新建项目,应充分考虑岗位技术技能要求、设备操作难度等因素,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在项目投资中列支技术技能培训费用。
(2)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研究开发新技术、试制新产品,应按相关规定从项目投入中提取职工技术技能培训经费,重点保证专业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
(3)企业工会年度内按规定留成的工会经费中,应有一定部分用于职工教育与培训,列入工会预算掌握使用。
四、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务处理
职工教育经费在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企业在实务处理中需要加以关注。
(一)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在财税[2006]88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可以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必须为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并且比例不超过计税工资总额的2.5%。这一规定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是可以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必须为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如只按规定提取并未使用仍不允许企业进行税前扣除。
二是企业在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如果未超过计税工资总额的2.5%则可以据实扣除,如超过计税工资总额的2.5%,则只能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2.5%进行税前扣除。
(二)会计与税法差异的递延所得税处理
(1)当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等于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2.5%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时,不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而无需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2)当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小于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2.5%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时,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存在账面价值,而不存在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0之间的差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是,由于该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以后纳税年度不能结转扣除,因此企业应当将其视同永久性差异处理。即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应当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增加该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而无需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当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大于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2.5%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时,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不存在账面价值,而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0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该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属于所得税准则中所界定的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由于该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因此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增加该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在预计该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下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参考文献:
出差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师培训
课改之初,教师培训就被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设计并构成课程改革实践的战略重点。
几年过去了,教师培训与课改的适应性到底如何?在推动课改深入发展之时,培训工作应如何改进?为了弄清这两个问题,我们在2007年10月设计并组织了对新课改教师培训的问卷调查活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共覆盖吉林省7个市(州)中的17个县(市、区),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587份,回收率为90.3%,其中有效问卷556份,问卷有效率为94.71%。
本次问卷调查所包含的问题共27个,其中10个为事实类(基本情况)问题,17个为观点类或态度类问题。在17个观点类或态度类问题中,有15个是封闭式问题,有2个为开放式问题。
问卷通过“性别”“年龄”“教龄”“学历”“任职学校的居地”(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及小城镇农村)“任职的学段”(小学或初中)“培训的个人投入”“培训的学校投入”“参加培训天数”“参加培训次数”等10个方面的“事实类问题”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之所以选择这10个方面,主要是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到调查对象对培训的主观认知及态度。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自2001年以来参加5次以上课改培训的比例是55.8%,参加过4次培训的人数比例是12.2%。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教师对“观点和态度”类问题的回答应该是比较“成熟”的看法。
“观点类问题”构成问卷的第二大部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明显反映着一线教师对课改培训的认识、态度,我们对培训工作的不同层面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对培训总体效果的评价
统计表明,有19.8%的人认为课改培训的总体效果“很好”,选择“比较好”的比例占46.0%,选择“一般”的占31.1%,还有2.7%的人认定培训效果“较差”,有0.4%的人认为“很差”(见图1)。由此可见,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对于培训工作的效果是持肯定态度的。我们还设计了一个为课改培训工作状况赋予分值的题目,统计结果表明其平均分为7.82(满分为10分)。
考虑到教师因所处地域、任职时间与任职学段的不同,都可能影响其认识或观点,因此,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检验。
首先是不同学段教师态度的差异。小学教师给培训的平均打分是8.01分,而初中教师的平均打分是7.24分(见表1)。经检验可知,两类教师的评分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t=3.99,P<0.001)。
其次看城乡教师的态度差异。按“大、中城市”和“县城及农村”来分类统计教师对培训总体效果的评价值,可算出这两类教师给出的平均分是7.58分和8.07分(见表2)。经检验可知,两类教师的评估结果差异显著(t=2.95,P<0.01)。
另外,各年龄段教师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也不一致(具体情况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越是年轻教师,对培训越是持积极评价态度,而年龄大的教师对培训的消极评价更多些;换言之,培训工作可能更适合年轻教师的胃口。这个判断在以“教龄”为分类标准时,同样得到了验证。教龄为4年以下的教师对培训评分的平均值是8.27分,而5-10年、11-20年、20年以上教龄的人评分的平均值分别是8.25分、7.66分和7.32分。
新课改强调教师是“研究者”“课程开发者”“课程决策者”,实际上是对教师专业权威性的尊重。因此,我们有一个假设,即教师们对“从‘教师职业吸引力’角度看,您经过课改培训后,下面的哪个选择更符合自己的心态”的回答,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培训效果。统计结果表明,经过培训后,有44.1%的“更想当老师”了,态度没变化的人有43.2%,这两个比例相当。此外,还有12.8%的人经过培训后“不想老师了”,有这种心态的教师中,初中教师(18.5%)比小学教师(10.9%)的比例高,大城市教师(12.5%)、中等城市教师(14.0%)、县城及小城镇教师(14.6%)比农村教师(3.2%)的比例高。值得注意的是,30岁以下的教师选择“不想当老师了”的比例只有5.5%,而有同样心态的5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高达27.3%。
上述数据分析说明,尽管教师们在总体上对培训持肯定态度,但我们对培训的成果和效益并不能有过高估计。
(二)对培训形式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在过去几年的培训中,“讲座”是最为常见的培训形式,占49.6%;其次是“课例或观摩”,占35.8%;“互动参与及讨论”占第三位,是10.4%,而“教学操作”和“其他”只占很小的比例。
最常见的“讲座”是最不受欢迎的,68.0%的人认定它是“最差”的培训形式,而“课例或观摩”被列为“最好”的培训形式,有53.6%的人选择。列“最好”培训形式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互动参与及讨论”(26.4%)和“教学操作”(12.4%)。另外需要关注的是,列“最好”形式第二位的“互动参与及讨论”在“最差”的选择中也列第二位,有12.8%的人认定它是“最差”的培训形式。由此,我们推断,“互动讨论”这种形式在活动设计和组织方面可能与教师的期望之间存在较大落差。
对于“哪种培训形式最好”这个问题,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选择倾向并不趋近。有40%的初中教师认为“互动参与及讨论”是“最好”的培训形式,这一比例甚至与“课例与观摩”的选择比例相同;而小学教师认为“互动参与及讨论”是“最好”的比例只有22.1%,认为“课例与观摩”是“最好”的比例却高达58.0%。这种认识差别在“最差的培训形式”选择中也有体现,只有8.1%的初中教师认为“互动”最差,而小学教师的这一比例是14.3%。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这两类教师在培训形式上的意见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X2=27.8,P<0.001)。
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培训形式的意见分歧主要体现在“互动参与及讨论”和“课例或观摩”两种形式上(X2=29.47,P<0.001)。导致这一差别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更高、进而使之更倾向于“互动讨论”呢?还是过去几年中,培训主体在组织互动培训活动时因培训水平有较大差距而导致受调查者态度上的差别呢?这实在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曾试图通过“城乡教师”和“教师学历”两个分类来多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但收获不大。
(三)对培训内容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教学培训”“课标培训”“教材培训”和“通识培训”构成课改培训内容的主体,选择这几项的比例分别占37.2%、23.9%、22.3%和15.8%。
在选择“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时,有56.3%的人选择了“教学培训”,还有24.5%的人选择了“教材培训”;选择“课标培训”的占9.9%,而选择“通识培训”的只占7.7%。“通识培训”最不受欢迎,有58.8%的人认为它“最不需要”,而认为“教学培训”“最不需要”的只有5.0%。为什么具有“教育文化创新”性质的新课改和肩负“新教育文化传播”责任的“通识培训”在教师那里却不受欢迎呢?是教师专业成熟度较差的原因?还是通识培训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呢?分析另外一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进一步推断教师对“通识培训”的看法。即“您目前在课程与教学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表现在?”备选答案包括“教育思想观念方面”“课程设计方面”“教学操作方面”“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和“其他”。只有10%的教师选择了“教育思想观念方面”,而多数教师更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由此可见,“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或改造,在很多教师看来,已经不是问题,“通识培训”的必要性已经可有可无。我们对教师这一认识的合理性是存疑的。
(四)对培训者的评价
由谁来主导或主持培训,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调查表明,“教研员”最受一线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欢迎。在回答“在您参加的培训中,哪类培训者对您的帮助最大”这一问题时,有39.7%的人选择了“教研员”。此外,“中小学教师”(28.8%)和“高校专家”(25.7%)被排在二、三位;还有3.8%的人选择“行政领导”(见图2)。由此,我们可以再次看到教师对课改培训的“实用主义”倾向。
我们注意到,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教师对教研员培训持不同的态度:43.0%的小学教师认为教研员的帮助最大,而初中教师的这一比例只有29.6%;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选择“教研员”的占38%左右,而41岁以上的“老教师”的这一比例是46%;专科学历的教师比本科学历的人更倾向于教研员的培训,比例分别是46.3%和38.1%。
被调查者对“中小学教师”这一培训主体的态度,也是我们关注的。统计表明,认为“中小学教师”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比例是28.8%,这一比例与选择“高校专家”的25.7%差别不大。
出差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柯式模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7-0034-04
一 问题提出
自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以来,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便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发展至今已历经十余年时间。其培训目标、内容、方法和策略等已渐次清晰,但培训体系中的评价环节却并不完善,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
以往关于评价环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种趋势:一种是从理论层面定性评价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其研究方法往往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研究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难免造成评价结论说服力不强;另一种是普遍关注参训教师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对其是否能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则缺乏有效的跟踪和评价。
二 文献回顾
浏览近年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培训领域中依据评估模型定量评价培训效果已开始崭露头角。目前常用的评估模型是来源于企业培训的CIPP模型和柯式模型,其中以柯式模型应用居多。该模型是由美国学者Kirkpatrick提出的,现已成为评价领域的经典模型。
Kirkpatrick把培训评价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是反应层评估,主要评估学员对培训的总体感受和反应;第二层是学习层评估,主要测量学员对知识、技能操作、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三层是行为层评估,考察学员培训结束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行为变化,以判断培训所学对实际工作的影响:第四层是结果层评估,即从组织的角度评价培训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如工作结果的改变、工作质量的提升等,该层的评估内容往往是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
国外有学者采取跟踪性方法对柯式模型的行为层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参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虽然有较强的培训迁移动机,但经常会因受教学环境或管理政策的限制而不能将培训所学充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降低了培训效果。
国内戴琼等人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组织管理三个维度对柯式模型的反应层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不同参训教师对培训满意度的差异及原因。另外,曾琦、杜蕾依据柯式模型的反应层、学习层及行为层考察了参训教师在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三方面的变化,并深入探讨了其产生原因和促进策略。
总结现有文献可知,目前利用柯式模型进行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依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评价结果更多地停留在柯式模型的反应层和学习层,而极少深入到行为层和结果层。为此,本研究拟依据柯式模型的四个层次全面评价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重点探究参训教师在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行为变化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未来的评价研究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三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作者选取了68名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名教师参加了2011年山东师范大学组织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而另外34名教师未参加。这些被试分别来自于山东省不同层次的高校,兼顾不同学科类型,并承担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
2 研究工具
研究者编制了以下测量工具:
(1)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及培训环境四个方面,考察了培训中参训教师对培训的总体反应和评价。
(2)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考察了高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责任意识,对教学理论的掌握与应用,教学资源的获取、开发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
(3)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量表:围绕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的开展以及教学媒体的使用等四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作出评价。
(4)学生课堂反应观察量表:从兴趣习惯、主体作用以及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5)学生学习情况自我评价量表:旨在探究教师参加培训后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行为以及学习效果的影响。
上述测量工具均采用Likert 5点量表的形式。
3 研究过程
首先,调查参训教师对培训活动的总体评价。研究者发放“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34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
然后,发放“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问卷”68份,其中参训教师34份,未参训教师34份,回收问卷68份。研究者试图通过参训教师和未参训教师的比较,得出教育技术培训对高校教师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促进作用。
第三步,运用课堂观察法调查20名参训教师和20名未参训教师在自然状态下的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反应情况。每次,有两名研究人员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量表”记录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情况,另外两名研究人员用“学生课堂反应观察量表”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摄制了教学录像。教学结束后,研究人员依据教学实录,对量表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共获得40份“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量表”,40份“学生课堂反应观察量表”。
第四步,对参训教师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教师培训后对学生情感、态度及行为方面的影响。研究者从34名参训教师的学生中选取400名学生作为被试,并发放“学生学习情况自我评价量表”,回收有效问卷394份。
最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最终结论。
四 研究结果
1 反应层的数据分析
研究者通过收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数据,了解参训教师在反应层的培训效果,结果如表l所示。
由表1可知,参训教师在以上4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在3.5分以上,说明其对培训工作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培训机构能够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明确、具体、可实现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较为合理。但依据问卷中具体指标的评价结果也可发现目前培训工作尚存不足,如授课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部分培训活动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优化等。
2 学习层的数据分析
为了评价参训教师通过培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水平,研究者依据“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问卷”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了参训和未参训教师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者发现,参训教师在意识与责任、教学理论与应用以及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开发等模块的得分显著高于未参训教师,其中尤以教学理论与应用模块表现最为明显,而在科研与创新模块,两者并未出现显著差异。
3 行为层的数据分析
依据“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量表”,研究者收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信息,并以此为指标考察参训教师在培训结束后教学行为变化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参训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学媒体的使用方面明显优于未参训教师,而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两者差异不明显,具体见表3。
虽然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两者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其二级指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及实践经验,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却有显著不同。由此可见,参加培训后的高校教师更加注重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重视知识的“表达”而非“传授”。
4 结果层的数据分析
为评价结果层的培训效果,研究者观察并记录了参训和未参训教师课堂中学生的反应情况,并对参训教师的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如下:
表4数据显示,在参训和未参训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效果差异显著,参训教师班里学生的反应明显好于未参训教师班里的学生,但在学生兴趣习惯方面并没有太大不同。
研究者又对学生兴趣习惯做进一步分析,发现参训教师的学生兴趣习惯的标准差远远低于未参训教师的学生,即前者在兴趣习惯上得分的离散程度较低。这说明参训教师的学生大多对课程都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兴趣,而未参训教师的学生,兴趣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受学生个体因素影响明显。
另外,“学生学习情况自我评价量表”的数据显示,参训教师的学生在学习情感、态度上的平均得分都在3.8分以上,学习行为、效果的平均得分都高于3.5分。由此意味着,参训教师能将培训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 讨论与分析
依据上述量化结果,研究者深入探究如下:
首先,反应层数据表明参训教师总体上对培训活动的各个环节持肯定态度,但也认为教学方法不够灵活,部分教学活动的组织缺乏合理性。研究者认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短期培训,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时间少,培训内容多,两者间的冲突决定了授课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选择灵活的教学策略,而只能依靠一、两种单调的教学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对此,部分授课教师也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建议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时间应该考虑适当延长至三周左右(目前为两周)。
其次,学习层调查结果显示,参训教师的意识与责任、教学理论与应用、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开发能力显著高于未参训教师,这验证了培训对改善参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是积极有效的。另外,一般高校教师在培训前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观念,对教学理论知之甚少,通过培训中系统、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其教学理论素养得以显著提升,从而使教学理论与应用模块表现出了尤为明显的培训效果。而在科研与创新方面,参训教师并未表现出显著优势,原因可能在于,科研和创新能力的获得与平时的科研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它既需要漫长的探索历程,也是不断总结、反复提升的结果。显然,短期的教育技术培训对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再次,通过行为层数据分析发现,参训和未参训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学媒体的使用上差异明显。这或许是因为高校教师在入职前都接受了岗前培训,培训中对于教学目标的编写往往是重点强调的内容。而且作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的高校教师对学科内容一般是非常了解,因此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驾轻就熟,所以参训和未参训教师在这两方面差异不明显。同时这也提示培训中涉及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模块可以适当删减。与之相比,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媒体的使用则需要更多教学设计理论的支持以及相关实践技能的培训,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设计与技能培训。因此,参训教师在接受培训后,自然会表现出与未参训教师间的显著差异。
最后,结果层数据显示,参训教师的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效果都显著地优于未参训教师的学生,这进一步证实培训能够帮助教师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师懂得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对学生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这也正是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六 结束语
上一篇:出差培训总结范文精选{汇总5篇}
下一篇:出品总监工作总结{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