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农民合作社工作总结{5篇}

妙笔生花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533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2分钟。

农民合作社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成立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学习

我局党组十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专门成立了“工商行政管理局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小组”长由党组书记、局长亲自担任,制定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大队)工商所具体落实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在企个股成立办公室,负责组织学习宣传等贯彻落实的具体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登记人员了解掌握登记的内容、条件和程序,为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宣传工作

XX年4月,我局在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抓服务、上水平、讲效能、促发展”这个主题,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区华石镇开展了由区政府组织、我局牵头、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参与的大型“服务个体私营经济暨农村消费维权”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了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内容,同时把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统一思想引导、鼓励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兴办合作社。全年共出动宣传车20多车次,工作人员8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多份,拉过街横幅2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情况

截止XX年3月我局共登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x户。XX年3月28日《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前我局就登记了第一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为“xx生态农业合作社”,住所是xx,经营范围是生猪饲养,沼气生产,玉米种植,生态循环农业经营,为发展沼气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和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XX年下半年我局又登记了“xx种养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正会同区农业部门指导“xx玉桂八角协会”、“xx果蔬协会”等xx个农业协会逐步规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主要服务措施

一是畅通准入。主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编发登记注册所需材料的指导资料,指导申办人拟定相关文书,填报有关申请表格,开通登记绿色通道,实行“零收费、近距离、耐心指导、无障碍”服务,符合条件的当场登记。

二是合理把握准入尺度,分类指导,分类规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前已办理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规范;XX年会同农业部门着手开展引导各类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性质的农村专业协会转型取得经营主体地位,走规范发展之路工作,已得到了农村专业协会组织的认同。

三是实行“上门服务”,重点地指导。我局以区“兴企强区、兴农富民”工程为契机,为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提供登记辅导和政策咨询,实行“上门服务”,我局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农村实地了解情况,现场指导申请人如何办理设立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须提交的资料和手续,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四是加强监管,维护权益。切实加大“红盾护农”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拓展农资经营主体准入模式,创新农资主体监管方式,推进“农资放心店”建设,落实种子留样备查、农资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把握农时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及时发布监测信息,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放心经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严厉查处农产品购销中压级压价、非法收购、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以“红盾护农”为工作重点,加大对假冒伪劣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经济违法违章行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存在问题

农民合作社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新经济组织党建;书院镇;“支部+合作社+农户”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8-0046-03

近几年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如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加强和创新农村党的建设工作,成为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那么,农村党建工作的重心应向合作社转移。但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建工作实际来看,由于合作社党建工作是一种新生事物,在思想观念上缺乏普遍的价值认同,在传统的基层党建体系中没有历史的积淀,在现实的合作社运作层面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在本身的角色定位上存在着一些模糊性,因而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一是党员难管理。部分党员跨镇、村甚至跨区域流动加入各类合作社,流入地党组织不了解情况,疏于管理;流出地党组织不清楚流向,难以管理;许多合作社又没有成立党组织,无法管理,造成部分党员教育管理“挂空”的现象。

二是党员作用难发挥。个别党员因为脱离党组织,党员意识不断淡化,责任感和荣誉感缺失,很难发挥作用。

三是基层党建工作与专业合作社发展不相协调。合作社发展迅速,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客观存在,制约和削弱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专业合作社里的一些经济能人虽然政治上要求进步,但由于合作社没有建立党组织,只能长期在党组织边缘徘徊,只能追求经济发展,不能追求政治进步。

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要求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把党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同专业合作组织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合作社的党建工作。

二、书院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建工作

书院镇地处上海浦东新区东南沿海,临港新城的建设,使其成为四个辅城区之一,全镇区域成为规划建设的受控地区。在不能兴办工业的特殊背景下,镇党委和政府为了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探索都市型农业发展之路,先后创办组建了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使合作社得以健康发展,农民得以增收致富,社会得以稳定和谐,新农村建设得以有效推进。

(一)书院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实践。首先,支部创建合作社,引导农民种植。塘北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较差。村里的农民大多靠种植西甜瓜增加收入,但因缺技术、销售难,农民收入无法保证。1996年,村党总支利用村里集体的18亩土地和从农民手中流转来的20亩土地创建了村级集体小农场,由村党员干部负责承包经营,引导农民种植西甜瓜。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小农场基地的辐射效应,积极引导农民种植。2007年,小农场改制为上海田博瓜果合作社后,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户3400多户种植西甜瓜。合作社通过示范、培训、指导,使其成为推广农业新科技和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合作社种植规模也由最初的38亩发展到200亩,年产瓜果8万余箱,年销售突破了600多万元。成为“上海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并形成了“田博”著名品牌。余姚村党总支创办的上海福禧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了西甜瓜种植培训基地,适时提供信息,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引导农民种植。

其次,支部领导合作社,帮助农民销售。余姚村每年种植2100余亩西甜瓜,由于交通十分不便,出村销售极为困难。村党总支想方设法首先解决了道路交通问题,然后上门到南京果品二公司洽谈销售。经过党总支的努力,全村有80%的西瓜销售到南京市场。每当上市季节,集装箱车开进了农户家中,2009年集中销售了420吨西甜瓜,销售收入达到1300余万元。塘北村把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使之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的格局,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题。同时,根据村里的产业特点,又成立了田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塘北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1300余户。三个合作社基本覆盖了全村的产业,带动了全村的农户。村党总支在指导管理中,始终坚持“支部组织指导经营合作社、党员示范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的经营目标,对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参与但不干预,主要负责指导,制订发展规划和具体目标,确保合作社在规范中运行。在村党总支领导下的合作社坚持“五不”: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不搞强迫命令,在有偿收费过程中不违背农户的意愿,在营销过程中不低于市场价格压价压级收购农副产品,在包装、宣传产品过程中不向农户摊派费用,在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不撕毁与农户的“定单”,从而确保了合作社在规范中运作和发展。

(二)书院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成效。一是找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创新了村级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和组织形式,党支部以农民致富为根本出发点,站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前沿,积极引领合作社,抓市场、抓管理、抓服务、抓发展,实现了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村党总支在抓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把合作社作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重要基地,开展了“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户挂牌”等活动,找到了基层党建和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找到了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是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党支部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发动群众的优势和合作社的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把分散的农户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起了资源共有、生产互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塘北村种植业结构得到了及时调整,西甜瓜种植面积突破了千亩大关,800多家农户都种上了西甜瓜。目前,种植西甜瓜已经成为塘北村的优势主导产业。四灶村党总支10名党员组建的上海临艺果蔬专业合作社,将农民流转的200亩土地,引进了12个国家120余个品种的先进种源和技术,创办了“百果园”。2010年,25万枝蝴蝶花出口韩国,水果玉米供不应求。

三是实现了农民的增收致富。在“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实践中,塘北村党总支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重要位置,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余姚村在帮助农民销售过程中,积极与南京果品二公司多次磋商,使西甜瓜的入市费减少了2%,仅此一项,使农户每年增收200余万元。“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党建模式,最大受益者是全体农户,合作社党建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农民致富。在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充分发挥较大规模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农户组织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

四是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近几年来,塘北村党总支把兴办小农场积累的集体资金大都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和村的公益福利事业上,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落实村级道路改建、完善文化设施、推进医疗保险等利民实事工程。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塘北村成为“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五好党组织”、“上海市幸福工程先进集体”、“上海市平安小区”、“全国创建文明城镇工作先进村”。洋溢村自创建合作社后,先后通过整治河道、绿化造林、规范垃圾回收、兴建公厕等过程,改善村容村貌,使洋溢村成为“上海市村容整洁示范村”、“上海市绿色小康示范村”。以党支部引领创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确立了为民致富的宗旨,加上与带动农户的紧密联系,得到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使农民心正气顺。在余姚村,党总支为农民服务的切实之举,使农民对党的信任度大为增加,邻里和睦团结,四年来没有一个上访出村的。

书院镇模式的实践证明,由于合作社的收益用于公益和福利事业,村民人人享有,减少了由于经济因素和生活贫困所产生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书院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启示

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浦东新区,农村新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其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发展速度较快、组建形式多样、推动效应明显的发展态势。合作社有党支部引领创建的,有能人带动组建的,有龙头企业组建的,有服务组织创办的。合作社通过核心品牌的创立,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核心基地的建立,扩大了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形成了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品牌。浦东新区合作社初步形成了以专卖店、分销点、超市卖场、专业等为主体的农产品市场终端营销网络体系,拓宽了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

“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党建模式,充分地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党支部的引领,把服务合作社作为切入点,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和领导方式,由要求群众、命令群众向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转变,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紧紧围绕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健全村级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村信息化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农民生活服务体系、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在服务中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建立起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长效机制。合作社党建是加强和创新农村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其次,书院模式具有推广意义。在改革开放和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浦东农村呈现出不同于农业主营区的一些特征:一是耕地面积减少,土地零星分散。目前,浦东新区农民人均耕地约一亩,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还不足半亩,户均土地相当有限。仅以户均2―3亩耕地去组建合作社,意味着成本大而收益小,一般农户没有积极性。如果没有党支部等村级组织去引导、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合作社,那么,他们在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等方面的弱势地位不会改变。二是非农就业比例高,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少。由于农业与二、三产业在劳动报酬方面的显著差异,农村中大量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据统计,浦东目前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工作。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上是一些城市就业能力较弱的中老年农民。这些农民吃苦耐劳,农业种植经验比较丰富,但农业组织意识、市场意识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党支部引领、帮助他们组建合作社,树品牌、闯市场。三是亦工亦农比例高,经营农业精力少。在浦东地区,纯农户非常少见,一般家庭中青壮年劳力都在城市打工,有的忙时务农,闲时打工,只能粗放经营,也有不少中青年家庭没人务农,将土地出租或抛荒。对此,更需要党支部引领组建合作社,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切实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增强农民群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快增收致富步伐。通过合作社平台,促使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提高土地的产出。

浦东农村的这些特点,说明了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市郊农村,“支部+合作社+农户”是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必然路径选择,这种党建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依托组织资源、政府资源、政策资源、社会资源,使合作社发展更有保障,因而可在更广的区域内加以推广。

再次,农村党的基层组识应该建在产业链上。一是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书院模式不是唯一,但它的标本意义可资借鉴。在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建工作中,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比较专业化的党组织。或按产业跨村跨镇、跨行业建立经济联合体党组织,促进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双加强。充分利用村域、镇域间经济互补优势,以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规模基地为主建立党组织,或以产业化经营市场为主建立党组织,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建立起跨村跨镇直至跨市、相对独立、比较稳定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联合体,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优势的有机结合。

二是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注重在合作社中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和宣传典型,通过田间课堂、现场观摩、现身说法、跟踪服务等形式,把合作社建成党员教育的阵地、传播技术的平台、提供服务的桥梁、联系群众的纽带,使各层各业各类“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典型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地提升。

农民合作社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45

1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念界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最早的时候是一些农民自己组建得一些小组织,并且这些组织互帮互助,但是它们的前提仍然是土地私有制,但是到了后期,由于所有制开始发生了变化,所以产生了。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重要得市场经济力量,能够推动农民走向市场经济,同时,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迎合了三农发展得需求,在商家和农民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使得农村和城市之间加强了联系。

2 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的现状分析

2.1 发展历史

全州县可以算是广西第一个互助组织的起源地,也可以算是合作社中的龙头,在1951年全州县进行以后,在进行1951年的以后,由于很多农民得到了土地,有了生产资料,所以他们对于生产极为热情,但是这也有很多困难,例如缺少劳动力等,这些都为生产带来困难,于是全州县派人下去调查,并向人们宣传的号召,但是因为缺少经验,大家盲目开荒,不做农活,遭到很多人反对,于是第1次组织就散伙了。区委书记对这个事情很重视,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举行会议,不久,在区委指导下,在蒋在球、蒋在龙等人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又搞起一个16户、51人的互助组,但由于户多人多,农活安排不合理,不到10d的互助组织又失败了。在第2次的失败之下,在上级党委的知道之下,他们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之后重新将这种互助组织发展起来。

2.2 发展规模

据当地人员介绍,广西很多地区,通过合作社,进行农户联合,使得广大农民在市场的组织程度极大提高,也拓宽了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以此增加了农民收入。

2.3 资金来源

在调查采访中,也有很多合作社表示,对于资金问题,政府有进行一些扶植,但在较贫困的地区,扶植力度还不够,但在这一方面,政府部门也在逐步改善,加强对农业合作社这种经营模式的重视。当然,除了政府部门的支持,不少地方也有农民自己投入,但农民自己投入资金有限,不少地方又缺乏政府支持,导致合作社发展缓慢。

2.4 全州才湾镇农民专业合作社

全州才湾镇农业经营以合作社为主,由于农民青壮年外出打工,限制土地集中,荒废的土地要恢复生产,所以形成这种模式,并且已经持续10a,规模已达到13.33hm2,对于农业合作社,当地市政府不太支持没有太多资金投入,但县政府给予了较多的资金,且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扶持公共设施建设,县政府鼓励当地个人老板投资开设合作社,并且在农民年老,劳动力短缺以后,合作社可以帮忙,这种费用耕田100元/667m2,杀虫60元/667m2,收割80元/667m2。对于产物销售方面,相关人员表示,大多为自己出售,或者最后收购以后,政府联系粮油公司进行收购,并且成立销售小组,进行品牌广告的推广,或者说可以引进外地商人进行销售。但此种合作社在当地发展也有一定的局限,就自然原因方面来说,才湾丘陵地形较多,这不利于土地的开发,政府方面来说,对于资金技术投入度还不够,这本身也是制约现在合作社发展的最大问题,合作社自身得到的利益较少,如果继续资金缺乏,合作社利益就更少,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势必会造成农民与合作社的矛盾,产生这种利益之争。对于这种合作社模式,农民普遍满意,但是大家也更希望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公共设施建设,能够将此种经营模式继续扩大。

他们采用基地种植模式与种植技术。合作社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大棚设施种植、膜下节水滴灌等。合作社基地按规定的程序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每月进行抽样检测,超标产品严禁出售,经过1a多的例行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8%以上,确保了果蔬质量安全。

2.5 富川农民专业合作社

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湘、桂、粤3省交界的都庞、萌诸两岭余脉之间。全县辖12个乡镇,145个村(街、居)委会,总面积1572.36km2。

福利镇的富川金鑫蔬菜专业合作社将富川县境内长期从事蔬菜种植、购销的个人、企业作为成员发展对象。有成员328个。合作社成员遍及全县富阳、福利、石家、城北等乡镇,并且利用富兴果蔬有限公司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研发、实验和推广以及开拓市场方面的能力,将社员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面向粤、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市场组织社员生产。

在发展合作社方面,他们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资金,政府对某些乡镇合作社仍然不够重视,投资力度不够,导致各乡镇与市级发展差距大,并且基础设施不好从而导致发展缓慢;创新力度不够从而不能形成独具特色产业效应,这也是所面临的一个问题。这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活力仍然不够,没有因地制宜的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而不能产生产业集群效益,规模难以扩大。

合理规划布局,突出产业优势。发展农业,要结合富川当地独特的气候特性、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特色,要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根据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规模种植要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多方位多措施促进土地流转的力度、深度、广度,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集中配置和农业产业发展升级,全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园区,全面推进富川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社产业化协同发展。

2.6 百色农民专业合作社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总面积3.62万km2。全市共辖12个县(区),总人口378万人,有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7个民族。

据农经站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了解到, 2014年1~6月,百色全市新增农民合作社178个,总数达到1390个。成员总数3万余人,带动非成员农户近9万户。

农经站人员表示,他们在发展农业方面,明确自己的职责任务,农业厅将划分好的每个工作目标下发到各个县,由此分工明确,做到做事情有条不紊,分工协作,从而效率高且管理到位。

十分注重宣传力度,精彩采取各种培训方式,例如开展一些座谈讲座等,提高当地人民农民合作意识,营造群众广泛参与、政府大力推动、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良好气氛。

农经站的人员表示,他们也在不断派遣人员加强培训,深入合作社,为合作社提供培训、技术支持、市场信息、基地建设、市场营销等服务,从而来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2.7 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

玉林地处广西东南部,总面积12838km2,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86km2,总人口70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19万。

个别地方配备的专业工作人员太少也是所存在的一个问题,同时不少干部还要兼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外的大量业务工作。针对这些问题,农业局表示,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按自治区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依托玉林市农业产业化“123”工程六大产业,紧密结合水稻增产增效工程等重大项目发展农民合作社,完成2014年个各县(市、区)和玉东新区定下的新增合作社任务,争取用2~3a时间实现村村有农民合作社的目标。“扩容”就是扩大合作社成员容量和服务种类。根据玉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农业厅表示,农民合作社要按照:“增量、扩容、提质”的要求,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增量”就是增加农民合作社总量。 “提质”就是要规范农民合作社发展。实施合作社示范工程,推行分级认定和管理,构建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农民合作社示范体系,建立示范社检测评价制度。

2.8 北流农民专业合作社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与广东省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接壤。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北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主体日益扩大,呈现出数量增长快,经营方式活、辐射效应高的特点。据统计,到2014年5月底止,全市已注册登记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总数达到242个,其中示范合作社32个,农民经营性组织不断扩大。

要加强信息引导,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层次也是北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所注意的。北流市注意展开多层次、多角度信息服务工作。农业、水果、水产畜牧等部门积极在合作社于院所之间牵线搭桥,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邀请专家前来指导,向农民传播新的经营理念。

在发展当中,坚持鼓励探索,在壮大发展中逐步规范化。坚持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着眼于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和处理好合作社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密切利益联结程度,增强经济实力。

尽管北流合作社发展良好,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相关部门尽管都十分重视合作社的建设工作,但是由于彼此协调不够,都各自为战,所以使得有限的资源不能发挥最大效益。

从组织建设来说,当地组织水平不高,带动作用有待加强。

3 总结

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之下,在精心准备了对农业合作社的几个调查点之后,认识到农业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在广西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着力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普遍但又有许多问题发展的经营模式。此篇论文通过调查之后,为广西地区和国家披露农业经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构建新农村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中国梦”献出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林忠伟. 进一步促进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05):28-31.

农民合作社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发展;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220-1

盂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农民家家户户分散经营,规模小,进入市场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户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遇到很多困难,影响农民增收,近几年在全社会的大力宣传下,经过业务主管部门的努力,盂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至2010年3月,全县注册登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24个,合作社成员2404户,资产总额2129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8000余户。涉及养殖业、种植业、服务业,手工业等,其中养殖业190个,种植业96个,林业29个,渔业2个,农副产品加工业2个,农机服务业4个,手工艺品1个。

1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1.1 从经营规模看

合作社整体数量多,精品少,多数规模较小,户数少,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能力不强,对农户的影响和带动弱。全县合作社成员总数2404户,社均7户,规模效益较弱,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

1.2 从经营范围看

传统产业初级农产品生产型合作社数量多,农副产品加工和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大的新产业型少,全县专业合作社中,传统种养业合作社比例就占了88.2%,加工、运销、金融等领域极少。

1.3 从合作社成员构成看

农民社员达95%以上,成员出资额中90%为生产社员,外来力量的带动弱,集团化、产业化发展受到限制。

1.4 从规范角度看

制度健全、运作规范的合作社不多,不少合作社管理松散,合作效益达不到最大。多数合作组织没有建立积累机制,组织活动缺少经费,服务职能难以发挥,发展后劲不足。

1.5 从内部管理上看

合作组织中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少,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2 收到的效果

2.1 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使特色农业得以发展,围绕蔬菜、干果、杂粮、畜牧四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一域一品”的产业格局。

2.2 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搭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得小打小闹的分散经营得到整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取得了一定的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农民利益得到了较好保障。

2.3 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挥本组织成员的整体技术优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促进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2.4 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农民增加了收入,改变了观念,使农民意识到组织起来加强合作的巨大力量,增强了他们致富的信心。

3 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宣传培训

为使农民提高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加强他们互助合作的意愿,提高他们互助合作的能力,让他们了解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为合作经济组织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2 深入基层工作

按照抓典型、促发展的方针,经管部门先后到孙家庄镇、西烟镇、下社乡、牛村镇、仙人乡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了一些发展方向好的合作社,积极进行扶持引导,培育成典型,示范带动全县合作社的发展。

3.3 提供各种服务

帮助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联系农机具的购买补贴,帮助产品进入县超市销售,推荐承担示范基地项目和申报省财政厅资金扶持项目,联系农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联系村镇惠民银行与合作社签订贷款支持,成为合作社的重要帮手。

4 今后努力的方向

4.1 提高认识、加强扶持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县委、县政府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2 典型带动、全面推进

要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必须坚持典型引路的方针,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大创新力度,做好典型的培养、宣传和推广工作,让农民看见实实在在的利益,以此来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目的。

4.3 规范管理、创新机制

农民合作社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greatwell”为你整理了这篇供销社2024年工作总结、“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谋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供销社2024年工作总结、“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谋划

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抓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全员发动,确保安排部署到位。每天两次对机关的一楼大厅、楼道、卫生间、会议室等工作场所不留死角的进行消毒;上岗人员一天两次测体温,对外来人员进行测体温和登记。二是加强督导,上下联动,强化对全系统防控的督促检查,确保基层单位防控到位。三是全力以赴,精诚合作,派出4个小组深入到渚河路街道的农林二、四社区开展防控,筹集1800公斤、价值12000余元的新鲜蔬菜,捐赠给渚河路街道,确保防控帮扶到位。

二、深入推进各项为农服务

一是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出台了《邯山区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建成代召、河沙镇、南堡、北张庄等4个乡镇农村产权服务站。二是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以各基层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依托,以三公里为半径,改造提升了代召、河沙镇、南堡、南上宋、北张庄、大隐豹、北李庄等11个为农服务中心。三是土地托管服务。完成托管服务面积8万亩(辖区内3万亩),流转土地3万亩。依托紫州农业科技、东昌种业、长丰农机、昱禾农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合作社,在南上宋、曹乐堡、大乐堡、裴堡、东西聂庄、北文庄、苗庄等72个村,积极开展以农资、农机服务、植保防护、大田管理等为主的土地托管服务。四是供销社超市建设。积极与河北商贸公司进行对接,以北张庄、代召和南堡为中心,一期选择9家便利店打造供销社超市。五是基层组织建设。新建村级供销社11个(辖区内3个),分别是七岔道供销社、西聂庄供销社、王家湾供销社;辖区外8个,分别位于丛台区、复兴区、邯郸经开区。农村综合服务社59个,覆盖了50%以上的乡村。

三、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工作。与区商务局、区民政局共同协商制订了电商扶贫方案,充分发挥我社控股企业佰家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技术、设备、人才等优势,对全区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重点是对特色农产品、工艺品的网上销售等知识技能进行了专业培训,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收到了初步效果。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消费扶贫工作。一方面鼓励全系统干部职工以及身边的亲朋好友积极购买富成蔬菜合作社、德信种植合作社等扶贫合作企业生产的蔬菜、水果、有机猪肉等产品,另一方面通过省供销社在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网站开设的“河北供销馆”,积极推介包括上述产品在内的我区名优农产品。

“十三五”工作亮点及工作经验

一、特色亮点

省供销社简报2024第7期《谱写新时代供销新篇章》把“供销服务+城乡居民”邯山区农产品配送模式作为三种重点发展模式之一,在全省进行推广。

二、获得荣誉

1、2016年2月,我社被省供销合作总社、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评为全省供销系统先进集体。

2、2024年,代召供销社、河沙镇供销社被全国供销总社命名为 “基层社标杆社”,南上宋供销社被全国供销总社命名为 “村级综合服务社标杆社”,2024年,南堡供销社被全国供销总社命名为 “基层社标杆社”。

3、东昌专业合作社荣获2017年度“全国供销总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三、工作经验

立足城郊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全力打造符合我区区情,满足城乡需求,具有邯山特色的供销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1、围绕服务全区农业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以“供销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组织纽带,以“土地托管+农技服务+农机服务+农资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以各乡级供销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为依托,以遍布全区的供销社领办的农民合作社为抓手,在代召乡裴堡、曹乐堡,河沙镇镇北文庄、南文庄等以大田作物为主的乡村,共流转、托管、半托管土地8万余亩,重点开展以土地托管、农资配送、小麦良种繁育、农机耕播收运、测土配方施肥等相融合的一系列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

2、围绕服务农产品销售,重点打造“供销服务+城乡居民”为主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模式。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一家集蔬菜种植、检测分拣、简易加工、冷链存储、进口生鲜及其他农副产品配送于一体的专业化农产品电商配送企业——雨垌放心农产品配送中心,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产品供应模式,上联5家专业合作社、30000余亩种养基地,带动农户1200余户,配送业务覆盖116个小区近2000余个家庭、32家集团客户单位。公司“采用网上订购+专业智能配送”的销售供货模式,先后注册成立了《鲜城送》和《雨垌惠民网》两家网站作为网上订购和服务平台,年销售各类农产品8000余万元,助农增收效果明显。省供销社简报2024第7期《谱写新时代供销新篇章》把“供销服务+城乡居民”邯山区农产品配送模式作为三种重点发展模式之一。

3、围绕服务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和资金需求,探索尝试以“为农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供销社综合服务模式。累计投资2300余万元,先后建成代召、河沙镇、北李庄、北张庄等11个高标准的为农服务中心,改造规范了85个村级服务社,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日用消费品、农资销售、餐饮娱乐等经营性、公益性服务。

“十四五”形势展望

及工作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工作举措

一、形势展望

一是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了供销合作社的“工作定位”,对近年来供销合作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供销合作社工作、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并对供销合作社今后的工作给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供销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三是2024年9月全国供销总社“七代会”,为今后一个时期供销社工作规划了全新发展蓝图。可以说“十四五”时期是供销社大有可为的发展关键期,供销社可以在加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有力深化综合改革、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壮大等方面,继续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二、工作思路及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社工作重要指示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11231”发展蓝图和“14641”工作思路,坚持从全区“三农”工作大局出发,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大力构建电商服务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聚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综合实力,深化社有企业改制改革,组建供销集团,提升发展承载力,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做出新贡献。

三、主要任务及工作举措

1、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再发展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党支部+村委会+农民合作社”三位一体的农民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完善农资、日用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食盐营销五大流通经营网络,再建50个村级服务社,再建5个为农服务中心。抓实抓细土地托管服务,全年土地托管面积保持在8万亩以上。抓好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运营,积极探索土地、房屋等农村产权交易的有效途径。

2、构建电商服务体系。通过整合系统经营和服务资源,计划投资1200万元,建设邯山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搭建集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农产品经营体系和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为一体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3、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0亿元,聚力推进盐业公司迁扩建、陵园路综合业务楼、轻化厂转型改造等三个重点项目。

4、深化社有企业改制改革。对盐业、副食、土产、畜产、棉麻、回收、住宅合作社等经营困难的企业实施合并重组,对轻化机械厂、油棉厂、黄粱梦轧花厂等仅仅依靠租赁收入维持运转的企业实施改制转型,最大程度地盘活社有资产。优化整合各公司、工厂的资产,组建邯山区供销集团公司。

2024年工作谋划

紧紧围绕全区重点工作,以争创全市乃至全省供销系统先进单位和全区优秀单位为目标,全力实施“一五三一”工程,为建设文明和谐富裕的幸福新邯山做出应有的贡献。

精心打造“一个平台”。借鉴定州、鸡泽等地先进经验,积极与河北供销商贸公司联系,主动与区委组织部、区行政审批局等有关部门对接,打造一个集党务、政务、行政审批、群众生活服务等内容于一体、线上线下同时运营、区乡村上下贯通的综合平台和三级综合服务体系,开拓供销社服务城乡的新模式、新渠道。

突出抓好“五项服务”。一是抓实抓细土地托管服务,全年土地托管面积保持在8万亩以上,流转面积保持在2万亩以上,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做大做强“供销服务+城乡居民”生鲜农产品销售服务,力争使“雨垌模式”覆盖到全市主城区较大社区的三分之一以上,进一步突出供销社服务城乡的“新邯山特色”;三是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及服务,促进和规范农村各类产权交易活动,有效激活农村各类资产;四是普及推广供销超市和电商服务站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物美价廉、丰富安全的日常生活用品选购和农产品上行服务;五是严格规范和完善供销金融超市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可靠、低成本高效率的代存代取、资金互助等金融服务。

全力推进“三项重点”。一是坚定不移启动社有企业改革。以提高全系统资产效益为目标,加大社有企业改革改制力度,对盐业、副食、土产、畜产、棉麻、回收、住宅合作社等经营困难、前景无望的企业实施合并重组,对轻化机械厂、油棉厂、黄粱梦轧花厂等停产多年、仅仅依靠租赁收入维持运转的企业实施改制转型,达到破产条件的坚决予以破产,最大程度地盘活社有资产。加快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尽快完成盐业执法管理人员身份转换和转隶移交工作。二是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完成陵园路综合业务楼项目确定规划条件和建设方案,年内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盐业公司迁扩建、艾草和玫瑰种植加工一体化项目以及新能源加油站项目等项目谋划进度。三是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区社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主管科室的领导责任,加强重点企业监控,确保全系统全年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

始终强化“一个保障”。以党建统领全局,以党建引领全系统社建,下大力改进优化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干净干事、创业担当的供销干部队伍,为供销社服务全区中心大局和“三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制度保障。

对加强党的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对加强党的建设的建议1、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尤其是抓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的突出问题。3、扎紧扎牢制度笼子,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权力制约机制。推进权力清单制度,防止暗箱操作,减少权力滥用。

二、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建议

1、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政府立法。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