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521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1分钟。
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一、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构建
基于教育的基本原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建设思路应是通过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什么”以及“怎样培养人”三个方面展开的,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具体来讲应是:一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二基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即培养人什么;三基于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模式,开发教学资源,创设实践教学情境等,即怎样培养人。笔者从人才方案构建的基本要素出发,结合近年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从目标与规格、体系与标准、方法与资源三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科学路径。
(一)调研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目标重点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三个层面的调研:一是行业层面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对专业对应行业的政策法规、发展现状、未来专门化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与分析,从而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以确定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方向性;二是对用人单位层面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实地考察 、座谈 、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及用人单位需要什么层次与类型的人才;三是岗位层面具体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明确某专业、高职层次职业教育所面向的主要工作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详细准确地把握这些岗位的人才规格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调研结果,科学总结,严谨论证,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要求,最终对受教育者在发展方向及素质规格方面提出要求。
(二)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与标准
在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研究者对课程建设在具体设置的课程模块以及结构的组合的原则与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如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双证课程在工作任务分析的逻辑起点以及将工作过程转化到学习教学过程的组织原则都存在些许差异,但是课程构建的路径基本趋于一致――采取研讨式任务分析法(头脑风暴)或是现场工作观察记录法等方式对岗位对应的工作领域及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工作任务的分析描述每项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即职业能力分析。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轴心进行整合或者分化,序化课程结构,并依据职业能力分析提出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三)基于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资源
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从课程视角转向教学视角,基于职校学生认知规律,开发配套教学资源。高职生“往往对符号是排斥的,他们更善于用直观的、具象的事物来传递知识,传授技能,通过有形的实践获得职业能力的建构,这就需要行动来践行,在实践中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因此多数研究者提出建立“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理念。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总结:(1)教学目标上强调强调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要求:“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如知识运用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四是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2)教学设计上强调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来阐述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统一到项目中来。(3)教学组织上强调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与分组合作完成任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4)教学评价上强调依据学生完成工作项目、任务的质量及学习态度,采取多方评价。(5)教学资源上除了双师型教师要求之外,重点强调职业情境的创设,实现“实训室的建设按照生产的要求和职业实践的过程来设计,让学习者尽可能地在真实程度高的情境中学习”。
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
高职专业建设处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必须持续改进,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的循环过程,才能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因此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单是通过上述路径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更需要厘清变革的影响因素,科学有据地实行动态优化,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适时有效。
(一)动态优化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层面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的方式。如:(1)基于市场层面 “每年根据市场调研和合作企业的反馈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2)基于学生层面,“依据学生的培养过程,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动态的信息采集,涵括了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3)基于组织实施的过程控制,通过“制定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调整。笔者试图以学校为主体,将人才培养优化的驱动因素可以划分为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其中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行业和岗位发生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行业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岗位,(2)由于行业的发展或者科技的进步产生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对职业素质的新要求。学校内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复杂,涉及到多维度,多层面,为了更好地厘清学校内部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可以从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从职业教育的视角来说就是师资、生源、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以及实训环境等等,而这些正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实施对象以及实施条件。相对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来讲,内部因素如何组合与运行以及运行的结果才是促使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的主要作用力。
(二)动态优化的方式
正是由于外部的变化和内部运行的问题,才需要适时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动态优化的方式使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更适应岗位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近年高职教育的发展经验以及对本市相关教育专家访谈与兄弟院校调研,笔者获悉,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每实施1年后需要进行微调,实施3-5年后需要重新依据专业才培养方案构建的路径实施全面的调整。而优化改革的方式则是学院进行顶层设计,专业部系主导具体实施,多个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具体优化方案则应结合内外部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手段来实施。
1.全面调研,整体调整
一般来说,针对外部变化可能会涉及较大变动,多在三年即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轮后进行全面调研、整体调整。针对上述外部因素的两方面原因,势必要建立与行业企业的联动机制,收集行业与岗位的相关信息。根据诸多示范高职的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委员会议收集身处一线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关于行业与岗位变化发展的相关信息;第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行业岗位发展的相关文件、新闻等信息――了解行业、岗位的最新动态,包含反映职业素养的最新资讯等等;第三,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访谈――设置问卷与访谈提纲,细致了解初入职者岗位工作与课堂教学内容对接的情况及可持续发展情况等。并在三年之后根据信息做好相关行业、用人单位以及岗位调研的准备,切实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调整。基于以上三个角度,本研究设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立各专业的行业岗位发展信息网络互动平台,一方面通过设置相关咨询问题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和毕业生,都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过程中来,通过网络及时反映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搜寻到最新的关于行业与岗位相关资讯,方便专业了解到第一手的资料,而这个平台即相当于专业发展信息资源库一样,随时搜集最新的信息。互动平台除了向专业建设者开放,也可以向本专业的学生开放部分权限,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行业以及岗位发展的最新信息。
在学院授课的行业兼职教师以及学院的毕业生是人才培养方案有着直接联系的重要角色,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两个资源,势必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尤其是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研了解到许多具有较远建校历史的高职示范院校都很好地利用了优秀毕业生这一资源,这些毕业生后来成为行业专家,同样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做出了贡献。
2.发现问题,内部微调
对于内部的因素,多是在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一年后,发现实施过程中问题,进行相应地微调。一年后根据生源、师资、课堂教学及督导、座谈等收集的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微调,这种微调基本上不会对本专业该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模式、专业建设的思路进行全方位的调整,而主要是教学进程的安排、课程标准的设计以及学习情境的设置或实训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进行内部微调的前提则是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机制,这取决于部系与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笔者认为应当建立“迅速反馈,及时改进”的质量反馈与反应系统。一方面对学生评教、调查座谈、问卷、督导听课等渠道获得的教学信息及时反馈于专业部系,另一方面快速反应,即专业实行自我调控的质量诊断与预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时给出诊断,提出建议,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在现行的学院组织机构结构的状态下,职能处室与部系,职能处室之间要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反馈,而部系也需要有专人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进行研讨,及时解决问题,此外还应对问题进行反思,形成人才培养年度总结报告,并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更好地建设与实施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人力资源管理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骨干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学习领域是面向中小型企业的中基层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在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处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作的能力,组织协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1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培养目标是立足于宁波乃至浙江中小型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工作岗位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营销、综合管理岗位。目标工作岗位与岗位职业所需技能一一对应,岗位需要相应的基本技能才可以胜任其工作,通过分析调查,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有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处理等。
1.2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能力目标分解为,使学生能够处理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岗位工作职责识别,预测企业年度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状况,能够根据区域企业背景资料为企业进行简单人力资源规划,能够为企业常见工作岗位编制工作规范与任务说明书,能够编制、起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所需的相关文本,招聘简章、应聘申请表、面试相关表格、录用通知书、劳动合同、工资报表等,能够根据企业招聘计划要求设计招聘测试方案,能够参与模拟招聘,妥善地处理与应聘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企业的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能够根据所提供的企业及岗位的背景资料设计绩效考核方案,能够根据所提供的企业及岗位的背景资料设计薪酬方案。同时通过一体化设计使学生能够处理个人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包括能够为自己及他人进行素质测评,能够为个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能够制作规范的求职简历。
1.3通过分析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知识目标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基本术语、理论,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和方法,掌握工作分析的流程和方法,掌握员工招聘的方法和程序,掌握员工培训的方法与技巧,掌握企业绩效和薪酬设计的要点,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文本的格式内容。
1.4课程素质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设计与学习实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与人合作沟通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具备良好的成本观念、时间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敬业爱业、乐于奉献,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培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岗位需求的学生的关键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应以企业生产管理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以任务的完成过程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选取多个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知识构建,完成任务”这一行动体系组织各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工作任务,然后完成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达到构建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达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
3开展企业兼职人员参与课程考核评价课程方式
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基地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体现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职院校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实现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目标,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先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关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是核心,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是保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高职院校要按照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和开展企业员工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本质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要大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共定,师资队伍共建,教学过程共管,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技术合作共赢”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及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难点是课程体系的重构,重点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相关产业、行业及用人单位进行需求调查,把握相应技术领域的变化状况和发展趋势,选择专业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按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效地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设计。贯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利用行业、社会资源,积极汲取社会用人单位的意见,邀请相关产业、行业及用人单位共同制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开展工学结合、推行订单培养和与用人单位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强化职业道德,重视全面素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设计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化。
4.加强应用性、针对性,强调系统性。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体系、结构等方面应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基础理论一方面要体现应用性,另一方面要重视知识的系统性;职业技能一方面要体现针对性,另一方面要重视技能培养的系统性,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5.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发展学生个性。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展示和发挥其特长的环境和条件,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技能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选修课或课外教育项目,有条件的应将技能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首先是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其次是要深入开展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工作;三是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四是要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五是要组织人员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制订;最后要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与鉴定。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贯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一是要实现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二是要实现系统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包括基于岗位工作要求的课程目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基于教学规律的课程组织和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教学资源。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原则,从企业中来,来源于企业又要高于企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一般过程是:(1)进行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2)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3)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将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按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归并整合形成职业行动领域;(4)考虑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基础、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多种因素,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论加工与反思,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并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序化学习领域;(5)充分考虑人才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确定公共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和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并根据专业核心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实践环节;(6)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季节特点,科学安排教学进程,最终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四、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
1.制定教学团队建设的规划。分析师资队伍的现状,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长期规划,重点是教学团队结构的调整,明确科学合理的职称、学历的结构,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比例。
2.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根据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创建有效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引导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引导教师参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范运用、考核、激励、分配等办法,保证教师队伍不断充实力量、完善结构、提高水平。
3.培养团队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的团队带头人,培养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教学名师。
4.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安排专业教师到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和培训,聘请行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组织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5.重视团队服务能力。重视教师科技开发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项目开发与推广,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提高教师的科技开发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
6.大量聘请兼职教师和引进人才。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从企业引进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工作。
五、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1.制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分析现有实习实训基地的现状,根据专业建设和技能培养的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重点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2.开拓思路,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目前,高职院校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因此学校对内要充分挖掘潜力,对原有设备进行清理,该维修的维修,该添置的添置,能用就用,不能用的可用来展示和讲解原理,另外可以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自制实训设备;对外要拓宽思路,利用行业优势,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捐献或用少量的经费购买他们设备更新后闲置的设备。
3.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一是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校企共用的实习实训基地,既作为学生实训的场所,也作为企业员工供培训的场所。二是建立稳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学生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和教师生产锻炼的场所。三是学校相关资源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如图书资源等,一方面提高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企业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
4.校际共建,资源共享。与区域内的有关学校,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建立模拟仿真实训环境,为实训操作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教育部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明确指出高职专业建设的特色,一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打破传统模式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改革。这两点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最关键的内容,也是今后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
专业建设要实现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目标,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提升教学团队水平,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还要与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跟踪相关专业发展动态,只有如此才能建成精品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 张晓青.广东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开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0,(25):250-253.
[2] 雷新亮.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4):58-59.
[3] 刘惠,张普礼.专业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J].机械职业教育,2009,(8):21-22.
[4] 饶水林.办好高职院校的思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边疆地区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建设 创新
专业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管理类、经济类专业成为我国众多高校重点发展的专业类别,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新兴专业的发展更是被广泛关注。但是对于地处新疆、等边疆地区的普通高校而言,如何在同质化建设严重的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的必要性
1.边疆地区高校地位特殊性的需要
边疆地区高校地处边疆地区,远离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中心,且所属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还常兼具一定的稳边维稳、维护和发展边疆区域社会经济的政治和社会使命,因此作为紧跟时代步伐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既是必须的,但又是与内陆及沿海较发达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是有差异的,专业建设的创新成为必然要求。
2.边疆地区高校学生的独特特征的需要
边疆地区高校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导致其招生和学生来源显著不同于其他区域高校,其学生多来源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及欠发达地区,且其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比重较高,上述区域性、民族性等因素导致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个人及群体特征、学习能力与水平、专业学习意愿与就业意愿等多方面与其他高校的同专业学生存在一定的特征差异,这也为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创新性要求。
二、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的思路与措施
1.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的思路
如前所述,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是必要的,但简单照搬其他高校同类专业建设的方案又是不可行的,因而进行创新就成为必然。对此,本文认为边疆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首先要在建设思路与措施上进行创新,其次要在专业建设实践中予以创新性落实,以保证专业建设创新的成效。
具体而言,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的思路上,边疆地区高校的专业建设者和管理者应做到:明确本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差异性需求;设置适宜于学校及环境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目标与内容;设计相对于其他高校共同而有差异的专业培养方案;根据学校师资、学生及软硬件环境特征落实专业建设方案。
2.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的措施
(1)识别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需求,在培养目标上创新。边疆地区高校的地位、师资、学生及其软硬件环境决定了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有别于其他区域和类别的高校的。一般而言,边疆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着眼于服务于边疆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因此此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必须是服务于边疆区域的人力资源需求,同时考虑到边疆地区高校的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相对落后地区的特征,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需求设计时,还需相对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培养需求而言进行差异化调整和适当的调低。
(2)设置与培养目标和区域环境特征相适宜的专业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上创新。差异化的培养需求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不能照搬其他高校的同类培养方案,因此培养方案的创新是必然的。在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其培养方案的设置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应注意符合差异化的培养需求和目标的要求,既要保证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本课程的设置,又要有与区域环境特征相吻合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如新疆地区的高校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方案设计时可以考虑维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课程设置,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就业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与不同民族员工交流的需要。其次,培养方案中应适当弱化理论课程的教学,而适当强化实践、实习等课程或培养环节的设置。这是因为考虑到边疆地区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需求的差异性,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既是边疆区域企业组织的现实和需求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与边疆地区高校的学生意愿与特征相一致的。第三,培养方案的课程与培养环节的设置应更侧重于向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学习与实践的倾斜,而非单纯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前沿学习。这是因为对职位分析、员工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设计与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学习与实践既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内容,更是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和方向,学好上述专业技能将有助于其更好、更快的就业和融入企事业组织的工作环境。
(3)融洽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生的关系,在专业实践中创新。教师是专业建设的执行者和引导者,学生是专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专业文化,更有助于将创新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更好地予以落实,使其效果得以更优地实现。具体而言,在边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实施中,以多种形式和途径进一步融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生关系,将有助于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创新性培养方案得以更好地实施,如强化互动式的专业介绍与专业教育,召开日常化的师生见面会、交流会,使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常态化,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实践指导与反馈等。
三、结论与建议
源于边疆地区高校特殊的地位、环境与学生特征等因素,在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中进行差异化的创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为此,边疆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中,应注重首先识别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需求,以在培养目标上进行创新;其次应设置与培养目标和区域环境特征相适宜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在培养方案上实现创新;最后应把上述目标与方案予以积极落实,通过融洽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生的关系在专业实践中实现创新。
通过上述的创新性专业建设,并在专业建设实践中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边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建设水平、提升学生来源质量、改善专业发展所需的硬件设施、培育积极进取的人力资源专业学习与工作氛围和专业文化,势将有助于提升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整体培养质量和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福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途径[J].高教论坛,2006(3)
[2]刘永安,林养素.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1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思路与理念
面向国家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重大需求,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在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指引下,构筑并实施了“一个方案,两条主线,三个支撑,一个机制”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1.1一个方案:“多目标、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适时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多目标、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为本,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克服了传统培养体系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不足,针对扩招引起的生源差异较大及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及对未来的职业取向,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计划。
1.2两条主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紧密围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主线,以国家质量工程为航标,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整体建设。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建立以国家教学名师和骨干教授为核心的优秀教师团队,提出了“融入、转化、结合”一体化教学理念,建立先进的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提出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课程体系精品化,教材体系现代化”的课程建设思路,不断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的建设。提出了“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增强素质、张扬个性,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构筑和实践了“横向四平台,纵向五层次”的多层次、模块化、个性化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1.3三个支撑:质量工程建设支撑、国家重点学科支撑和轨道交通行业支撑
采用“边改革、边实践、边建设”的建设思路,以质量工程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和轨道交通行业为支撑。教师全力投入、学生积极参与,成果丰硕。获得了一大批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对构筑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有力的支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国家级的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对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构成了强大的学科支撑。面对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轨道交通建设高新技术含量的大幅度提升,发挥原行业院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立足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适应轨道交通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这种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对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1.4一个机制:人才培养的社会广泛参与机制
与轨道交通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发放就业质量调查表、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收集学生、企业反馈信息。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质量及企业用人满意度。从邀请企业专家到校讲学、联合企业共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发展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理论教学。全方位、多层面地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办学,形成对专业结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优化的社会广泛参与机制。
2具体建设措施和内容
2.1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决定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多年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凝聚了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形成了以国家教学名师带头,中青年为骨干,老中青搭配,学历、职称、专业方向和年龄结构合理,深受学生欢迎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全面开展改革研究与实践,指导专业建设,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对构筑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始终将其作为师资队伍整体建设的关键。为了保证师资队伍不断健康发展,学院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始终本着“精心培养、严格要求、合理安排、大胆使用、全面考核、鼓励先进”的二十四字工作方针进行。教学团队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同时也专注科学研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本学科科研发展的优势,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努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和研究型教学的开展。近年来团队教师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15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其他省部级学术奖12次。一方面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了教师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内容反映了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部分成果和系列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相关,通过团队教师的积极总结,将成熟的内容及时引入教材、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进一步促进了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条件改善。因此源源不断的高级别科研项目的开展,确保了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2.2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基础。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8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在进行大量现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对行业需求、用人单位需求及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情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在大类培养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加强了特色专业方向的建设;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下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铁道电气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磁浮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四个专业方向。在“多目标、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开设了以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茅以升班”,倡导在科学研究上的独立创新精神和自由探索思想。以“茅以升班”为代表的学生创新意识强,在各类全国性创新竞赛中屡获大奖。易卓霖等同学以一等奖第一名夺得“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最高荣誉奖;“茅以升电气03班”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电气03级3班”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为更好发挥高等教育服务行业和服务社会的作用,针对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适时开设了“高速铁路动车组班”、“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班”和“地铁班”。满足国家急需人才培养的需求,集中体现了“多目标、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势。该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求是创新、尊崇真理的科学素养,还体现了对学生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的当天,学校在第一时间组织了30名国防生奔赴地震重灾区抗震救灾,其中的27名来自电气学院,他们以其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牺牲精神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其中郭晨阳同学入围“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参加了由教育部和组织的“励志青春———当代大学生在2008”全国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
2.3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进一步促进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学院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持续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建成了“电力牵引控制系统”和“高电压技术”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远动监控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路分析”和“电工学”等6门四川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材,前后编写出版的教材总计40余部。涵盖了本专业的主要课程,针对教学内容编写了电子讲稿,制作了试题库、多媒体教案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这些教材特色鲜明,有多本教材获得省部级优秀教材奖,为铁路高校提供了优秀的专业教材。目前,有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重点图书。通过上述12部国家级教材建设,更新并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凸显了专业特色、体现了近年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对培养高质量的电气工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2.4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基地建设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为培养高质量电气工程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按照“以软带硬、资源共享”的建设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整合原有基础实验室群,以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建设为重点,实现了“实验项目菜单化、实验内容层次化、学生培养个性化、实验管理信息化”,建成了国家级电气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构筑和实践了“横向四平台,纵向五层次”的多层次、模块化、个性化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和贯通式培养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依托,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建成了以个性化实验和科研项目实践为主的个性化、创新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贝加莱自动化公司”等国外著名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与“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等国外高校签署学生交流访问协议,建立国际工程实践基地,定期选派本科生参加国际工程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的工程视野和国际视野,取得显著成绩。与轨道交通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12个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确保了校内外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3结束语
通过构建“一个方案,两条主线,三个支撑,一个机制”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轨道交通电气工程一流人才,满足了国家轨道交通重大需求,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1)“多目标、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建立,克服了传统培养体系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不足,针对扩招引起的生源差异较大及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及对未来的职业取向,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计划。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解决了传统工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现代化,切实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
上一篇:致退休人员的祝福语
下一篇:能力提升培训方案{优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