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81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2分钟。
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概念;教学案;实施
物理概念是某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根据物理概念的特征结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我将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归纳为:概念引入——体验——形成概念——巩固——深化。那如何让物理概念教学更加高效呢?我觉得用教学案来实施概念教学就是一种不错的做法。因为教学案有诸多优点:1.它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2.它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3.它的应用使得上课更加的有序、更加的高效;4.它能更好的体现“学研考”这一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又如何利用教学案实施概念教学呢?通过摸索,我在教学案的编制时考虑概念教学的特点,把概念教学的教学案固定模式化,一般模式为:引入——体验——定义——应用——深化——练习。以八年级物理“升华与凝华”的教学为例:
四、升华和凝华(学案12)
【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二、新课学习
1.实验:“碘锤”实验
物态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_____
现象:实验加热时,碘由固态_____变为气态;冷却时,碘由气态_____。
定义:_____叫做升华。_____叫做凝华。
升华需要_____热,凝华需要_____热。
2.举例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至少举两个例子)。_____
练习1: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______
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______
冬天的霜。______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
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
练习2:下列物态变化都吸热的是( )
A.熔化、汽化、升华 B.汽化、凝固、液化
C.凝固、液化、凝华 D.凝固、汽化、凝华
3.辨一辨:冬天窗户上的“冰花”(PPT展示图片)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活动:观察“霜”与“冰”的图片,比较它们形状上的不同点。
小结:凝固而来的固态的水的形状是_____;凝华而来的固态水的形状是______。
4.升华、凝华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1)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图2-38、2-39实例。
(2)学生自学课本43页“生活 物理 社会”中的“人工降雨”,学习过程中注意“人工降雨”的几种方法中涉及哪些物态变化的过程?
(3)在运输食品的过程中常用干冰来为食品保鲜,为什么?
(4)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为什么吗?
三、课堂反馈
我们看以上的教学案的第一模块是:引入。它是用通过复习引入的,一般我们还可以实验引入,活动引入等等方法。引入的目的是引入课题。第二模块:体验。这节课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同样体验可以是观察图片,活动,举例等等方式。这个模块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自然的生成概念。第三模块:定义。无需多说,由于前面丰富的感性认识与分析,概念形成此时就水到渠成了。第四模块:应用。这节课是通过举例分析完成的。一般方法也是举例。但是还可以练习、实验、活动等其他方式。这块儿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及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第五模块:深化。这节课是通过辨别冬天窗户上的“冰花”从而引出凝固与凝华而来的固体形状上的特点,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凝华。这一板块的目的是深化概念,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最后,练习。本节课的练习包括两部分: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课堂反馈。目的是让学生放慢对概念的遗忘。
另外,在概念教学的教学案编制与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案不需要编制的过细,不要把教师上课要上的每一句话都放在上面。比如这份教学案,引入是复习引入,但复习时怎样引入,如何述说就没有必要放在教学案上。实践发现如果教学案编制的过细,教师发挥的空间就很小。这样会导致一个后果:所有用这份教学案的教师上课都是同一个教学模式,甚至上课所说的话都基本一样。用我们校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听备课组一个人的课,就知道其他人是怎么上课的。
2.此教学案没有必要先发下去让学生预习。因为这个教学案上的思维难度不大,课的容量也不大,完全没有必要预习。也就是说不是每份教学案都需要预习。像这样的教学案如果先发下去预习了,学生就没有期待了。没有期待即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效率当然不会高了。像这样的教学案上课前几分钟发,发了让学生先大概看一下,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上课流程就行。而有些课程容量大的课则需要将教学案事先发下去预习,让学生把书上有的以及会的知识先填好(可以用铅笔填)。而对于难度大的教学案,可以提前一天或是几天把教学案上的难点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思考(教学案可以不发下去)。
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学概念;构建;剖析;内化;巩固;拓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7-001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06
笔者在一次调研时发现这样一道选择题令许多学生颇感棘手。原题是这样的:
请在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属于化学变化的实例( )
A.夏天室外自行车轮胎爆炸
B.手榴弹的爆炸
C.热水瓶的爆炸
D.原子弹的爆炸
这是一道典型的概念运用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根据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学生能很容易的排除AC两个选项。问题的焦点在选项D,学生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知道,原子弹爆炸时会产生大量的烟、蘑菇云等,也即会有新物质生成,进而认为D也是化学变化,而实则不然,原子弹的爆炸不属化学变化。由此笔者就考虑到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注意些什么?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研教学经历谈一谈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如何进行概念的构建与引入,以及如何将概念进行深入剖析,使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得到巩固,从而能灵活运用化学概念解题。
一、概念的构建与引入
概念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概念学习意味着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按概念的抽象水平可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的教学相对较易,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定义性概念的教学。概念既然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大多比较枯燥,如果直接呈现给学生,则学生不感兴趣,不易理解,也不易接受。
首先,要分析学生现状,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出发进行概念的构建。
案例一:溶液质量分数的引入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来进行概念的构建和引入:教师提问:现有两杯白开水(水的体积相等),一杯加入一勺白糖,另一杯加入两勺白糖,哪杯更甜?学生:加两勺糖的水更甜。教师:为什么?学生:…(交流、讨论),进而引出溶液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利用认知的矛盾,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其次,利用实验,从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分析与解读中对概念进行构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有趣的化学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化学实验也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所以从实验出发来引出和构建化学概念,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记忆与理解。
案例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引入
教师可设计如下实验:①将食盐溶于水中,②将鸡蛋壳溶于稀盐酸中。教师:请大家观察上述两个实验的实验现象;学生:①无明显现象,②有气泡产生,试管温度升高。教师:很好!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但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现象呢?从而引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如①没有新物质生成;②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再次,利用实例、模型,从对生活中实例、模型的分析比较处理,进行概念的引入和构建。
案例三:过滤概念的引入
教师在教授粗盐提纯实验时会涉及到过滤这个概念,教师在演示实验的同时会引出和讲解过滤的概念,此时教师可从生活中筛子的原理出发进行类比,或从炸油条用的工具——笊篱的功能出发。从模型与实例出发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记忆与理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二、概念的剖析、内化、巩固与拓展
化学中的概念一般都是用言简意赅的文字进行表达的。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对概念中的关键的字、词进行深入的解读,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的剖析。
案例四: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材上是这样表述固体溶解度的: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对此概念教师可作如下分析:①温度一定;②溶剂的量一定(100g);③状态一定(饱和状态);④单位:克(g)。这样一分析学生便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便于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案例五:催化剂的概念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这样的表述不利学生记忆与理解,教师可作如下分析:“一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改变(加快或减缓);“二不变”:①自身质量,②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一强调”:是反应前后,而非整个反应过程,在反应过程中可能改变。
新获得的知识或概念若不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内化成学生自己知识的一部分,则不易理解而且很容易遗忘,只有将新获得的概念进行内化才能记得牢、理解的透、运用的活。如何将概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1.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概念进行内化
案例六:物质的量的浓度
在讲解剖析这个概念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然后在引导学生将两个概念进行类比,使新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内化。
2.从正反两面进行比较,将所学概念进行内化
案例七:氧化物
氧化物是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是否为氧化物呢?通过正反两面比较,将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内化。
3.归纳演绎,使概念形成系统进行内化
案例八:原子、分子、离子、单质、化合物和元素等概念
在学生学完上述概念之后,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上述概念进行分析归纳,以元素为桥梁和纽带,把其他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的知识链,进行概念的内化。
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的化学概念还要以适当的习题进行训练,使新学的知识概念得以巩固。熟能生巧,才能使概念的应用更加灵活。
中学教材中有些概念具有阶段性特征,往往不是一步阐述到位的。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刚开始是这样呈现的: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这是描述性的定义,虽然后文又重新给予了阐述,但教师在教学时不进行必要的补充,则学生很难对此概念进行准确把握。再如化学变化的概念: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而后续讲到化学反应的实质时则明确说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组。从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时原子核或者说元素本身没有改变,如果原子核或者元素本身改变了则不属化学变化的范畴。所以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一定要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学生对知识把握才能更加准确,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
概念尤其是化学概念在教材中的呈现一般都是以言简意赅的文字出现的,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理解、内化、运用和拓展,这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的养成,对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少波.化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策略初探[J].南昌高专学报,2011,(2)
[2] 杜玲.化学概念教学的点滴体会[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5,(1)
[3] 王春.新课程视角下的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7)
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第3篇
【案例再现】
首先,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们搬一搬自己的书桌,体会手部肌肉紧张的感觉,感受书桌对手的作用。然后,我又让学生们用脚去踩一踩自己座椅的横梁,体会脚底肌肉的紧张感。再次用头顶起物理教材,体会头顶压迫的感觉。而后我提出问题,我们的手臂、脚底和头顶是否都会有肌肉绷紧的感觉呢?这就是力的作用。同学们能够举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存在刚才我们所体会到的感觉吗?于是学生们开始不断搜索头脑中的生活现象,提出了如手提水桶,脚踢足球,抬饭箱、推购物车、打篮球等等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会感受到力的作用,有效地让同学们通过感知体会到力的存在。
其次,我进一步提出问题,大家现在回忆刚才我们头顶物理教材的感觉,和现在头上没有任何东西的感觉相同吗?如果我们不去搬书桌,不去踩座椅的横梁,不去打篮球,不去提水桶,那么我们的手脚还会有刚才的肌肉绷紧感吗?通过进一步的提问,学生们很快清楚了没有这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也就随之消失了。很好的理解了物质性,即没有物体力是不存在的。然而,这并没有让我停止追问,因为理解需要进一步的形成语言才能在头脑中形成记忆。于是我又进一步的追问,书桌、书本、座椅、篮球等等我们能否给他们取一个共性的名称呢?学生们有的说“东西”,有的说“物体”……答案不一而足。经过我们最终的讨论,大家一致觉得“物体”更加科学与正规。于是由学生总结出了力的物质性。
第三,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力的相互性。我设计了学生掰手腕比赛,同桌间体会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很高,彼此在较量的时候都倾尽了全力。也就在这个时候体会到了自己在施加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对方施加的作用效果。而后我指出,是不是只有存在生命的物体才会在你施加力的同时反过来给你作用呢?我们不妨再用手去敲击桌面,体会桌面是否给会给手施加作用?同学们的再次参与进一步体会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于是对力的相互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第四,我提出问题,让我们根据刚才的体验一起来归纳一下力的概念,它需要物体的存在,同时又具有相互性。那么我们该怎样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这两种性质,从而给力一个合理的概念呢?学生再一次积极参与,这次给出的答案更加多样。但不论哪一个都仅仅围绕着力的两个基本性质展开。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所总结出的答案本就不需要制定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不论哪一种,只要是正确且严密的,我都给出了积极的肯定。
整堂课的学生参与度极高,热情高涨。特别是最终形成概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思考,组织语言,竞相展示的学习热情,让我看到了传统概念教学中所不能体现的魅力。
【案例启示】
1. 物理概念教学应该更多的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生成过程。这样既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课堂给学生,又能够很好地完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生成。有效地体会了概念建立的过程与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
2.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由体会入手,避免文字先于情景。所有的物理概念都是通过生活而提炼出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多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听、嗅等方式去感受它的存在。并通过体验式的活动去体会概念中所深藏的含义。这种方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符合概念形成的基本过程。
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概念 科学探究 自主建构
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从以“自然知识”为核心的性质转为“科学教育”的性质,经历了科学作为知识、科学作为过程、科学作为探究的三个发展阶段。我们从追求事实性知识转变到关注科学概念,实际上是从“科学作为知识” 向“科学作为探究”的质性转变。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来看,有用的知识是围绕重要概念或“大观点”来联系和组织的。“科学作为探究”正强调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指向科学概念的教学需要学生经历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予以关注和研究,现结合科学课堂教学案例作些回顾和梳理,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一、记忆:科学概念的虚假建构
“科学概念并不是为儿童所掌握和记忆,也不是用记忆汲取的,而是借助他们自己思维的全部积极性的最紧张工作而产生和成型的。”
――维果茨基
【案例1】《声音的产生》教学片断
1.让学生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问:关于声音,你有哪些问题想知道?
2.形式化的猜想后,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给出各种材料(如尺、橡皮筋等),要求学生通过拨、弹等方法使它们发出声音,观察发声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交流。
4.在交流的基础上,初步得出:物体振动了,就会产生声音。
5.以“用嘴吹空瓶子产生声音”来验证气体发声也是振动的结果。
6.以“要使产生的声音消失怎么办”这个问题,从反面再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7.讨论“人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组织学生对概念加以运用。
案例1中学生虽然参与了模仿实验、比较归纳等活动,在行为层面上有了主动的表现,但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大都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开展的,缺失内在的诱因,认知状态未被主动开启,导致认知活动仅停留在记忆层面,而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认知内核。对“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概念的获取过程看似流畅、简洁,实际上让学生能感知的具体事实的量与质偏弱,概念概括偏早,缺乏对学生认知生长点的“探底”过程,本应富有思维含量的抽象活动缺失了思维活动的渐进性,没有真正实现概念的“自然生长”。
二、前概念:科学概念的建构源头
“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奥苏贝尔
【案例2】《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片段
(教师提供一组材料:泡沫、回形针、牙签、瓶盖、西红柿、蜡烛头、石头。)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这些东西同学们都认识吗(投影出示)?如果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认为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浮呢?填写表格,并说一说猜测的理由。
(学生开始猜测并填写猜测理由,然后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师:为什么会推测错呢?刚才你们是根据什么来推测物体沉浮的?
生:大小、轻重。
师: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和大小、轻重有关吗?
生:是的。
师:按照物体的轻、重不同排列,然后按照大、小不同排列。现在,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好像和大小、轻重无关。
师:同学们,我们明明感觉到物体沉浮和大小、轻重有关,可是,老师提供的材料为什么又使这两个因素无关了呢?物体在水中沉浮究竟和什么有关?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一组材料来观察呢?
生:应该选择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一组材料。
生:应该选择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一组材料。
师:是啊!当有两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的时候,我们就要对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控制,再来研究另外一个因素,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教师分别提供学生所述的两组材料,通过观察材料的特点,进而开展实验。)
案例2中,教师从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开始,通过有结构的材料,引起学生的概念冲突,促使学生开始重新思考前概念的正确性。经过思考、交流,教师再次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并不断“搭桥”,材料一步步改变着学生的前概念,概念箭头直指科学概念。
三、错误:科学概念的建构资源
“科学就是在改正一个又一个错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科学经常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但是,这些结论不是最终的,而是暂时的。”
――卡尔?萨根
【案例3】《电和煤气烧水,哪个更合算》教学片段
某市煤气涨价,家长纷纷抱怨。一位小学六年级同学在科学课后问老师:妈妈说煤气又涨价了,不知道现在烧一壶水用煤气合算还是用电更合算。老师,你说这个问题我们能研究吗?
老师在班上鼓励了这位同学,并请大家都来研究这个问题。但如何开展探究,探究方法是什么,老师没有给予具体指导。
各小组探究后,教师组织同学们在班上交流,结果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有的说烧一壶水用煤气省钱,有的则说用电省钱,争论不休。
教师:同学们,每个小组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大家的结论并不一致,可是大家都觉得结论只能是一个,而且都觉得自己的对。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仅仅这样争论下去,都说自己是对的,能最终得出结论、判断出谁对谁错吗?
教师:大家刚才都说了,要公开展示各自的研究过程、方法和统计的数据,让大家一起来质疑、来评价。下面,咱们各小组一个一个地说。
……
教师:通过刚才各小组的过程、方法和数据展示,以及同学们自己的质疑、批评、讨论,大家知道了,要公平地对比两种烧水方法的花费大小,必须注意一些探究的规则。哪个小组没有做好,自己再总结总结,想好了就给大家说一说。
……
教师:无论是从成功的探究中总结的经验,还是从失败的探究中总结的教训,这次经历让每位同学都有了不少收获。这就是挫折和失败的教育价值。我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从自己的挫折和教训中得到的收获对自己的长进有时更有影响。
……
在案例3中,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很强。问题是学生自主建构的,探究方案的设计、探究过程的展开、探究结论的得出在较大程度上也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不仅自主建构了关于不同烧水方法合算程度的知识,而且通过亲历探究,自主建构了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和实验效度的概念。学生在探究、建构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寻找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遭遇挫折和失败,甚至出现花了很长时间和精力却找不到确切答案的现象。正是这个过程给了学生从错误、挫折中学习的机会。错误应看成是学生积极参与和共同建构概念过程中必然伴随的现象,是“入门”的积极信号,学生的错误具有积极的、正面的、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教师的宽容能让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感,愿意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相信经过自己努力会成功。
四、探究:科学概念的自主建构
“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由探究活动,以此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科学概念。”
――大卫?马丁
有意义学习指的是学生将经验、概念、原理、知识框架建构起联系的过程,正是在概念之间和概念内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产生了有意义学习。建立概念之间联系的重要方法是类比,它是促进学习者在已有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有效工具。在暴露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学生前概念中可以利用的因素,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寻找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差异与内在联系,为科学概念的建立牵线搭桥。
【案例4】《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教学片段
师:乒乓球瘪了,谁有办法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学生讨论出两种方法:用热水泡;用电吹风吹热风。)
师:这两个方法到底行不行?小组同学不妨试一试。
(学生实验,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师:同学们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受热膨胀。
师: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的决定性因素,是因为谁受热膨胀了呢?
(学生提出了三种猜想:乒乓球壳和球内空气受热膨胀,两者共同作用,缺一不可,使得瘪的乒乓球鼓起来;乒乓球壳受热膨胀,就能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球内空气受热膨胀,就能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师:固体受热能发生体积膨胀吗?同学们能利用简易器材展开实验探究吗(提供铜球、铁环、酒精灯、火柴)?气体受热能发生体积膨胀吗?同学们能利用简易器材展开实验探究吗(提供矿泉水瓶、气球、热水)?
(学生经过实验,发现本来能通过铁环的铜球在受热后体积膨胀,不能通过铁环;开口套上瘪气球的矿泉水瓶,瓶内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使气球体积明显发生膨胀。)
师: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固体和气体都能受热膨胀,而且气体的体积变化更明显。现在请支持三种猜想的同学分别举一下手?
(支持猜想三的同学明显增多。)
师:是不是因为猜想三有更多的同学支持,它就一定是真理呢?
生:未必,需要继续探究。
师:就利用瘪乒乓球,还可以怎样进一步探究?
(学生思考、讨论后认为:可以把瘪乒乓球戳个小孔,泡入热水,看看去除球内空气受热膨胀的因素,单凭球壳受热膨胀是否足以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学生实验探究,发现单凭球壳受热膨胀不能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加热的方法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的主要原因是:球内空气受热膨胀。)
案例4中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物体受热膨胀,但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谁受热膨胀?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探究。探究发现,固体和气体都能受热膨胀,而且气体的体积变化更明显。但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再次实验,发现主要原因是球内空气受热膨胀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通过多层次的分析、对比,突显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属性,建构了科学概念。
五、结语
科学概念的建构,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当我们已习惯程式化的科学探究操作时,切不可程式化学生的思维。我们唯有在关注科学概念获得的同时,加强对学习者认知形态的透视分析,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才能有助于学生经历科学概念本质的真正转化,构建科学概念体系。其实,科学概念教学不仅承担着具体科学概念的教学任务,还应承担起建构和发展学生认知方式的任务。只有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得到和谐同步的发展,才是科学概念教学的本质追求。
参考文献
[1]郑毓信《科学教育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
[3]王晶莹《科学探究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概念转变;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习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小学阶段是为今后学习发展做铺垫的环节,对于科学这一门学科来说,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往往浅显易懂,小学科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设立的,所学的知识也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带有启蒙的色彩,而初中科学是在小学科学基础之上的提高,引导学生深入的认识科学知识的本质,使学生能够学习到精确的科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概念的转变,使得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
一、概念转变
(一)含义
概念转变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遇到与之前所学概念不一致的新概念而发生的转变,概念的转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更替的现象,也是对你知识进行集中的表现。
(二)方式
在进行概念转变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两种方式,即充实和重建。其中,“充实”指的是学生所获得的新知识与以往所学的知识有相似性,能够进行相互之间的融合之时,就会对原有的概念知识进行相应的删除或者增加,从而使得原有的概念知识得到扩展;“重建”指的是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当中,为了对已有的概念进行注解或者是对新知识概念进行表述而重建产生出新的结构[1]。总的来说,概念转变的方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利用新的知识概念充实原有知识概念,而当两者出现冲突之时,根据新知识进行概念的重建,使得概念知识能够与学生学习的水平相适应,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学案导学概念
学案导学需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方针,经过全体任课教师的集体研讨制定,对学生进行素质化的教育。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把学案作为学习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教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适当的加以引导,从而帮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普遍问题,进行逐个解析,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此外,教师在进行学案导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把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精心设计教学步骤,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学案导学在初中科学概念转变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学生由小学学习阶段步入到了初中学习阶段,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也逐渐加深,在初中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对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科学知识造成冲击,因此,初中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用良好的方法,对学习中所遇到的冲突进行解决,而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科学知识的概念得到转变,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
众所周知,每当要进行新课之前,最先要做的就是预习工作,这也是每一个学生都懂得的学习程序[2]。因此,在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科学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导学案,把科学教学的目标确定下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基础内容,以及初中科学知识点的加深,合理确定好学习的目标。例如,在初中科学中有《观察生物》这一章节,而相对应的小学科学中也有有关于动植物的章节,在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仅仅是认识了部分动植物物,了解了动物和植物各自之间的共同点,而在初中科学知识当中则上升了一个高度,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因此,教师在制定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明确好学生学习的目标,既可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又可以让学习在教材的预习中有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课堂教学中科学知识概念的转变奠定基础[3]。
(二)在导学案中明确教材重难点,在教学中着重讲解
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的设计中要明确教材中的重难点,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着重进行讲解。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明确了课堂中所要讲解的重难点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做到上课前明确教学目标,上课中明确教学任务,在课后又有复习的方向,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4]。虽然初中生有一定的科学基础,但是小学的科学知识已经跟不上初中科学知识学习的步伐,因此,教师在导学案当中要把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标注出来,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新的知识,以扩充原有的知识,使得概念得到转变。例如,在进行讲解《地球与宇宙》这一章节的过程中,由于在小学科学知识当中也有《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而这两部分知识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因此,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要把与小学科学知识不同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标注,使得学生能够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预习,从而扩充已有的知识,实现知识的充实,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讲解力度,使得学生能够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实现概念转变,除此之外,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也可以向教师进行请教,以便于能够得到及时的讲解,从而更好的进行概念转变,为以后科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科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就在于能够使得学生充分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学生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强化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初中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联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为学生科学知识概念的转变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例如,在进行讲解《电路探秘》这一章节时,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到电,并且在小学科学知识中也学习过相关知识,为了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小学所学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深,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使得学生把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既能够达到概念转变的目的,也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概念转变理论下导学案编写的一些反思
导学案的编写是一个艰辛的工作,要求编者熟悉所教的初中阶段教材,又要熟悉小学的科学阶段教材,熟知小学生上来的、具有的科学知识网络框架,深知学生具备的学习新知的潜知识区,从所认知的科学现象到新知的科学本质,理解学生在概念转变时的难点,如何构建,科学课程要求科学教师素质非常高,所以在编写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存在较大瑕疵。综上所述,随着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所学习的知识概念也会越来越丰富,对于科学来说,小学阶段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学知识也是从生活经验出发,而初中阶段的科学知识是对小学阶段的加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因此,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做好科学知识概念转变,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扩充自己的科学知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聪玉.从迷思概念到科学概念转变的教学--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探究学习[J].科学导报,2014,(18):43,44.
[2]潘海萍.初中科学概念有效教学例谈[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31(3):50-51.
下一篇: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优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