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497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0分钟。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班主任;管理创新;方案执行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40-02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反应和行为反馈都需要班主任做出及时的控制,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单独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控制,效果会极差;如果利用集体管理模式,在集体中控制学生,通过班集体的力量来实现自主化管理,就能够显示出更佳的效果。本文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提出了“方案执行”的班级管理理念,为班主任管理的创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考。
1 “方案执行”的班级管理理念解析
“方案执行”的管理理论来源于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对初中班集体的整合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方案执行”就是要对班级管理的内容进行执行化的系统规范控制,保证班级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并对没有作用的管理手段加以规范。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对要执行的管理计划进行类似于现代企业“方案执行控制”的管控模式设计,自然能够起到更为优势化的作用[1]。
2 “方案执行”的班级管理的预计目标
2.1 孕育丰富的管理底蕴
初中阶段的学生要面临较为繁重的学习负担,同时也经历着“叛逆期”的心理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更多地认识到个性特征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透过明确的方案执行进行自主化控制管理,能够展现出更为有条理的管理底蕴,保证有效的班级管理对策的实施。
2.2 酝酿班级自主化管理系统
方案的执行过程要通过学生来执行,因此这种管理模式更多的是要实行自主化的管理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在班级干部的带领下,形成全方位的管理控制体系,全面执行班级管理制度,并形成学习评估小组、学习习惯等量化评价体系,主题班会形式与内容研究,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与实施的策略,小组合作的学习管理制度,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与理想教育的方式,等等,最终实现系统化的自主管理模式。
2.3 坚持主动研讨交流与反思管理
初中班集体的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反思管理方案的正确性,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研讨交流和反思管理。“方案执行”的管理就是要在班集体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研讨交流和反思管理的作用。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班主任要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应使学生明白他们虽然在知识经验上与老师有一些差距,但在这个班级中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有权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研讨交流也要听取学生的建议,并最终形成规律。
3 “方案执行”的班级管理实施
3.1 方案拟定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纪律情况、卫生情况、德育情况、课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相应的项目方案拟定。拟定的方案要多元化,要保证在基础方案的情况下有备选方案。备选方案要考虑到方案主体的不同,对于细节问题而言不要进行详细区别,保证班级管理的全面化和规范化。而方案的拟定要参考学生的建议,要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和班级干部、学生代表共同来拟定方案,保证参考更多人的建议。这种集体化的讨论会使得班主任采取和倾听更多不同的意见,然后最终做出评价。
3.2 方案选优补救
方案选优就是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权衡利弊做出决断,劣中选好,好中选优。要进行选择,就要有选择的标准。一旦确定了评价方案优劣的标准,就可以对备用方案进行选择。而任何班级管理的方案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执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必须要设立补救的方案措施,要保证在出现问题后有相应的补救计划。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做出班级管理的处罚决定,而如果有多数学生对这种处罚决定有严重的不满,教师就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补救方案措施。这样,以迅速的反应来树立班主任管理的形象,从管理手段的及时性来实现管理方案的有效控制[2]。
3.3 方案的执行
在方案执行的过程中,首先要形成管理层的控制,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角色。班级中现有的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角色可供学生竞选。而对于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学生可以自主增添角色,创设岗位。其次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学会自我管理,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实现班级的自主化管理。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优秀但缺乏参与班级管理热情的学生,要经常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逐步转变思想观念。
3.4 监督与反馈
要设立班级管理的反馈机制,保证管理方案的执行有反馈渠道,学生的建议和管理后的效果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回馈给班主任。班级管理反馈的作用就是要对管理实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实现监督控制也是为了更好地执行管理任务。例如,通过与学生谈心,或者是观看班级留言(也可以是班级管理网络留言),了解班级管理的反馈结果。如学生会留言:“上个学期开展的班级活动,主要是侧重娱乐性,还缺少一些情感交流及学习方面的交流。”看到这样的留言,教师应更好地拟定班级活动方案,做出管理的必要转变,同时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注意“娱乐和交流”这两方面的协调,做到主次分明。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管理要采取全部方案的拟定、执行、监督控制,并从这一系列的执行过程中保证对初中生的有效管理,实现班主任的能动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研究并制定出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评价模式,成为至关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一、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不适应矛盾逐渐凸显。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成为职业院校加快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2]但是就目前高职教育而言,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评价模式不够客观公正。考核评价常因考核形式与内容的局限性以及监考的不统一、不规范等因素而无法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过程评价常因教师评分的随意性、评定标准的不完善等因素而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二是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完善。评价内容重基础理论知识轻技能实验实训;理论考试重知识概念轻应用和创新;过程性评价标准缺少实效性;终结性评价标准往往重考试分数而轻综合能力。三是评价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不够完善,多闭卷笔试少技能考核。四是评价目标与课程目标不吻合,课程目标的评价标准缺少层次性,未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五是评价功能较单一,片面强调其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六是评价主体单一,课程教师在评价主体中占比过重,其他评价主体形同虚设。[3][4]
综上,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有必要考虑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本文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为例,根据学校中药化学课程在学生成绩评价方面的革新情况,从实践的角度对多维聚合评价的评价维度组成、评价的实施途径、评价指标的构建以及实施效果反馈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且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它的实施情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了学校2011级高职中药班1、2班以及2011级高职中药制药技术班为研究对象。参与中药化学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实践的学生人数总共为128人,其中2011级高职中药1班48人,2011级高职中药2班46人,2011级高职中药制药技术班34人。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的案例资料,结合当前高职中药专业学生现有的知识文化水平,综合运用访谈、问卷、个案研究等科学方式,了解社会、药店和制药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从而作为本课题实践与探索的可靠依据。
2.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评价体系改革的效果,为进一步调整研究路线提供思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修订量化测评方案、实施量化考核方案、评价或有新的发现、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或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
3.文献研究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搜索和分析与课题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重点,逐步构建实用中药化学课程多维聚合学生成绩综合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用中药化学课程的多维聚合学生成绩综合评价方案实施过程大量的一手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与提炼,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对研究方法、策略措施等进行分析、概括,总结课题研究中的经验与不足,对多维聚合学生成绩综合评价体系实施方案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研究内容
(一)评价维度的组成
维是一种指标;多维聚合评价是指运用多个指标,通过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多维聚合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是通过对学生个体在课程学习过程的考察,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从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分析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维度建立测评模型,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5]
(二)评价的途径
根据学校高职中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质量情况,在中药化学课程中研究团队对学生成绩的评定采取了日常考察法、笔试口试结合法、设计能力考核法及专题项目实训法相结合的方式。
(三)评价指标的构建
目前多维聚合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分为两级。一级指标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分析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职业素养等6个维度,目的在于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二级指标则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分,如基础知识包含学生对课程中各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技能包含对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精制、检识等实验实训技术的掌握情况;分析设计能力体现学生对有效成分的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取方案的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反映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所要求的逻辑分析方法的能力;职业素养彰显学生爱岗、敬业,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6][7]
四、研究步骤
本次研究的时间从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推进。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反思不断改进,逐步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措施。
第一阶段(2013年2月―2013年8月),依据中药化学课程建设情况,初步确立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途径多样化,针对学生的各阶段学习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测评的评价原则。通过文献资料研究,确立课程评价维度。充分论证6个维度(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分析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职业素养)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初步建立多维聚合评价体系实施预案。[8]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在2011级高职中药专业两个班级中初步试行。在学期伊始,教师先向学生详细介绍多维聚合评价的概念、意义,各维度具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估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获取学生对评价体系的意见和想法。最终,由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共同协商确定多维聚合评价的具体形式。[9]
通过第一阶段的实践活动,组织课程团队人员认真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通过学期末的学生问卷调研,对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地考察和总结。结合各班级学生多维聚合成绩数据形成实施效果调研反馈分析报告。并根据具体实施情况,经过反复论证,整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多维聚合评价体系实施方案以及各级评价指标和实施细则。
第三阶段(2014年2月―2014年6月),依据新制定的多维聚合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实施方案,在2011级高职中药制药技术班进行二次实践。通过边实践边总结,边学习边总结,不断把本研究引向深入。最终依据多维聚合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实践情况,学生、教师等对多维聚合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反馈调研,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
五、研究结果
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研究团队对参与实施多维聚合评价体系的三个班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多维聚合评价体系实施效果的满意度分析、不同班级学生满意度分析、不同专业对课程评价体系满意度分析等方面对评价体系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一)多维聚合评价体系实施效果的满意度分析
从问卷的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的多维聚合成绩评价体系还是满意的,部分学生认为课程的评价实施细则和考核指标还不够理想,这是课程组教师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并不断改进的地方。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是多维聚合成绩评价体系的关键,若评价指标存在问题则容易导致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差、课堂参与度低、学习处于低效率和懈怠状态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学生对评价指标中的哪些方面不满意,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但从调查问卷中很难判断学生不满的深层次原因。
数据显示对多维聚合评价体系中各维度实施效果满意度因班级、专业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值为4.34,即学生总体上对多维聚合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是满意的。
(二)不同班级学生满意度分析
不同班级的满意度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其中,2011级1班高职中药制药技术班的平均满意度最高,2011级高职中药2班的平均满意度最低。(图1)
2011级高职中药1班、2班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各维度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主要是中药专业各班级人数较多,加之在教学过程中受学校教学条件制约,采用合班上课形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评价的不及时,对评价体系的实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011级高职中药制药班人数在3个班中最少,男女生结构比例相对合理,所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各维度评价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加上2011级高职中药制药技术班在充分剖析了2011级高职中药班存在的不足后,对所涉及的各维度评价指标和评价措施进行了改进,所以学生的满意度得以提升。建议在多维聚合成绩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班级人数以及教学环境的因素,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评价形式。
(三)不同专业对课程评价体系满意度分析
就课程评价体系满意度而言,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学生满意度最高,高职中药专业的学生满意度最低。在高职中药专业中,中药1班的学生间的满意度差异最大,而高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学生之间的满意度差异最小。因而针对不同专业需求,对于多维聚合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应作出适当的调整,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加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职业岗位需求。其次,要努力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此外,在评价方案设计上要不断改进,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合理、客观。
六、结论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35-02
一、基础分析
我校从2000年起实施青少年法制教育,“以人为本建设青少年法律特色学校”,“法制教育促特色,法制教育促发展”是我们十年来始终坚持的办学目标和办学举措。
“四?五”普法期间,学校努力探索,建立稳固的、独具岩小特色的“八个一”,“二走进”法制教育模式,树立了学校办学特色。“五?五”普法期间,努力创新,谋求发展,在传承深化原有法制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将法制教育与学生的文学艺术创作相结合,法制教育与益智游戏相结合,让学生“乐学法、学法乐”,青少年法制教育特色持续发展。我校成为“全国青少年法律示范学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柳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学校”。我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办学特色业已形成,但未能较好实现青少年法制教育特色办学成效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扩散,实现“以人为本建设青少年法律特色学校”办学目标。
二、方案制定
通过对自身特色和发展现状的分析把握,经过城区、市级专家组的指导,特别是受到自治区教育厅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校长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组专家提出“学校特色建设需有界定、有理念、有路径”的指导意见启发,我们形成了“立足青少年法制教育特色建设基础,回归行规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和谐思想”的特色建设思路。
有界定:将“法”的内涵界定为行规习惯、法律法规、方法规律;将法制教育拓展至“尊规守法”、“讲究方法,尊重规律”教育。
有理念:万物皆规律,有法天下和。
有路子:创新养成教育课程、法制教育课程、书韵课程、学科课程、环境课程,推动以我们对“法”的内涵界定为主题的各课程教育内容的有机联系建构。
2010年10月完成学校“法治文化育人创建和谐校园”特色建设方案制定。
三、工作开展
依照学校特色建设方案,以“统一规范+个性创造”、“内核牵动+团队发展”为工作策略,全面启动特色建设各课程。
(一)扎实基础――养成教育课程全面实施。由德育部门和各年级组长组成专项工作“智囊团”,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我校德育常规工作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确立以“微笑问好、卫生保洁、军事化出操、快乐阅读”四项行为习惯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制定“四大行规”养成教育课程方案。
组织开展奖章设计、展示、评选系列活动,在奖章的设计创作、欣赏评选中,对四大行为规范的内涵要求形成思考和把握。举办隆重启动仪式,将行规要求用文艺节目展演的形式传达给学生。编写出“行规要求”、“名人遵规故事”、“行规童谣”等板块组成的“四大行规”课时教材。将行规要求编成简洁上口的童谣,以《手册》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背诵学习。制作四大行规规范图解、行规表现教学光盘,实现教学直观化。印制奖章、创作“岩小娃”形象,形成激励引导学生的课程形象符号,让教育生动有趣、富有儿童气息。
设置梯级评价机制,确定目标激励。设置铜、银、金质奖章,每月进行评比,激励学生持续达标;设置阳光少年、形象代言人奖项,每学期进行评选,激励学生深度达标,较好地解决行规养成过程时间长、易反复等问题。学生面貌、校园风貌发生显著变化。
(二)优化核心――打造法制教育课程主阵地。传承活动课程,寓教于乐。继续实施“八个一”(一个模拟法庭、一份法制校报、一个法制宣传室、一节法制班会课、一台法制文艺节目、一个法制主题网站、一节法制课、一套法制教材),“二走进”(走进家庭、走进社区),“两结合”(法制教育与学生的文学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法制漫画童谣创编活动;法制教育和益智游戏相结合的法制棋谱创作活动)法制教育活动课程。“法制棋”系列活动获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
研究课堂教学,拓展阵地。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法制教育也不例外。为此,我们积极开展法制课堂教学研究,首先利用课程方案中的校本课程课时,每周安排一节法制课,调整师资,法制课执教由班主任兼任到由政教部门人员和信息技术小组老师专门任教,更利于保证老师的教学精力,形成研究力量。法制课执教老师参加了市司法局举办的“法制教师培训”活动,定期开展法制课校本教研活动,采用《小学生法制教育》和《法制教育课本》进行教学和相关研究,打造了三节法制精品课,在柳州市司法局的支持和帮助下,录制了教学光盘,逐步向市级推广。探究法制课教学基本环节、模式,着手从我校法制教育新内涵出发,对现有教材进行选取、整编,形成我校法制教育的教材。
(三)追求提升――寻求书韵课程连接纽带作用。书香教师培养以教师“漂书”活动为载体,每学期完成一轮教师漂书活动,简短的阅读眉批、小小漂书交流卡在教师中传递阅读的收获体验。此外,利用学校论坛,开展阅读交流;组织专题总结活动,分享教师阅读收获。
实施“书韵童年”课程,建立班级图书角,通过读书小报制作、读书卡制作、班级读书会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进文庙”、“开学第一诵”、“农历节日经典诗词诵读”等活动。
重新完善“书韵童年”课程方案,对必读和选读书目进行调整,设立与“规”、“法”、“和”教育主题相衔接的书目,发挥阅读在各课程有机联系建构上的纽带作用。每两周设立一节阅读课,为阅读课程的实施提供时间保障。
(四)综合渗透――建构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行为课堂。建立全校层面以一二年级为内核,各年级团队发展;班级层面以班主任为内核,科任老师团队发展的工作模式。通过《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培养方案》,让教师明确需要培养的各项习惯及其达标特征,规范课程内容。以课堂观察、学生访谈为评价方式,以问题追踪、阶段反馈为引导手段,推动教师行为课堂建构水平提升。前一阶段,基本完成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引领,促进学生良好“听”、“说”、“读”、“写”习惯培养的研究,进行了教师课堂经典评价语言收集。将工作重点确立为“学习习惯培养与学科素养落实有机结合”的研究,通过优秀课例展示、分析,对“行为课堂”特征进行描述,让教师明确方向。组织开展“行为课堂建构”专题赛课活动,推动有效行为课堂的建构。
(五)全面覆盖――彰显法治文化。组建部门管理人员和普通教师共同参与的各子课程实施项目“智囊团”,参与课程方案制定、活动策划;组织寒、暑期专题培训活动;进行特色建设工作师生问卷调查分析,促使最大范围的学校成员深入思考学习、理解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理论、策略。
在校园、楼道建立“四大行规”课程、习惯养成课程、法制课程、书韵课程等特色教育主题宣传板块,营造环境文化。实施“一班一特色”工作,班级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同步。班级环境文化“三角”、“五台”体现四大特色支柱课程内容,并通过指导班主任撰写工作手记,提升教师实施特色课程的能力。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卓越人才 实验班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64-03
一、“卓越计划”与卓越人才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为国家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的重大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卓越计划”启动后,全国高校纷纷响应,目前已有三百多所高校分批次加入到“卓越计划”中。许多高校根据自身定位与特色,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卓越人才培养工作。清华大学确立了建设“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体系。同济大学开展了“卓越生源行动计划”、“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和“卓越实践行动计划”等卓越系列计划。天津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为卓越计划实施专业。2010年,学校提出实施“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纳入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便是组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
二、卓越人才实验班
在教育部“卓越计划”和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背景下,我校于2011年9月实施了《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组建了“机械电子工程实验班”、“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实验班”、“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班”、“工商管理实验班”四个卓越人才实验班。
学校成立“卓越人才培养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实验班学生的统筹管理工作,各相关学院成立卓越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各相关学院制定导师制方案,导师主要负责学生专业选择、学习进程规划,并对学生研究内容和方法等进行指导。
实验班采取2+2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照大类培养,进入三年级由学生自主确定专业。学生选拨由最初的新生报道后申请报名、经初试和面试合格后录取拓展为在部分省份采用高考直招方式按大类录取一定比例选拔与新生入校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为激励学生,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实验班实行滚动机制,根据平均学分绩点对学生进行预警、分流与增补。
为加强建设卓越人才实验班,学校给予了政策上的多方面支持。学校集中优秀师资,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为卓越人才实验班提供优越条件,通过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方案、组建优秀的基础教学团队和专业导师团队、建设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的一套计划,学生依据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内容逐步完成学业从而达到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要求,确定“卓越”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建构合理课程体系,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方案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卓越人才实验班追求卓越的基础。下面就以天津科技大学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培养方案为例进行分析。
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依托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按照大类招生,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主要学习校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大三开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分为“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和“自动化”方向,分别在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学习专业领域课程。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培养方案由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不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对卓越人才的要求,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实验班以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其培养方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需要具备的能力都做出了详细的说明。通过表一的对比可以发现,非实验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实验班无论是在知识学习的范围上还是在能力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其目标都区别于非实验班的学生,更强调扎实的基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
2.培养要求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得9个方面的知识能力:①具有较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和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独立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②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设计机电系统、部件的能力。③具有对机械及电气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④具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发的初步能力。⑤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⑥较好地掌握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运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⑦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⑧具备一定的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⑨知识面宽广,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课程体系
根据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实验班的课程体系强调厚基础、强实践。 ①基础课程围绕机械电子工程和自动化两个方向开设,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旨在夯实学生基础,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部分课程是专门为实验班学生开设的,其他专业不开设,例如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机械导论》是实验班两个方向学生的必修课,这在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是没有的。②实验班培养方案中选修课数量较多,是为了给学生多一些选择,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课程,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优良的条件。《工程伦理学》是实验班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选修课,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③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每学期都有实践环节,各种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理论课相得益彰,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
1.基础教学团队
优秀的师资是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条件。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为卓越人才实验班优先选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名师授课,并组建了《高等数学》 和《大学英语》两门课的教学团队,以团队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
两个教学团队为实验班专门开设了《数学分析》、《数学建模与实验》和《英语口语》等通识选修课,并引导实验班学生优先选择专设的这些课程。在日常授课时,教学团队的老师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十分注重能力的培养,实验班学生在优秀教学团队的带领下,还积极参加全国或天津市的数学、英语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专业导师团队
为了加强实验班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基础教学团队的基础上要求各相关学院组建导师团队。导师团队由1名负责人和6-8名成员组成,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其主要职责有:指导专业核心课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申报各类创新性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有研究潜质并准备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早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三)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建设
为推动实验班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在《天津科技大学关于加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工作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建设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各相关学院已经开始有计划、有重点、逐步地展开对专业核心课和双语课的建设。
目前已有理论力学、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自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自动控制原理、电路(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生物反应工程、食品工艺学、食品技术原理、管理学等几十门核心课程,其中自动控制原理、化学反应工程、食品工艺学等多门课程既是专业核心课程又是双语课程。
核心课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精髓与重点,核心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相关学院发动优秀教师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选用权威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在双语课建设方面,鼓励教师选用国外高质量原版教材开展教学。这对实验班学生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在潜移默化地推动实验班学生努力学习外语。利于让学生养成翻阅外文文献资料的习惯,及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也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结合天津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对目前主要实施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梳理,如何进一步加强卓越人才实验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等诸多方面还有待研究。总之,根据学校的定位与专业的特色,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逐步地完善政策制度,将有利于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建设,提升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
[2]陈益飞.高校培养卓越人才探讨[J].教育评论,2013.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4]林华东,张惠典.创新培养模式 造就卓越人才――以泉州师范学院“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
[5]孙健.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2.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按照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6类高风险煤矿安全“体检”重点式监察“回头看”等四项工作的函》的通知要求,现做如下汇报:
一、安全体检
为保证矿井生产安全,全面查找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和隐患问题,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高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体检”要求,我矿在3月份和5月份先后两次组织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生产自检自改工作,对煤与瓦斯突出、瓦斯防治、冲击地压、水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安全体检,通过对井下现场,安全设施设备和图纸报表等内业资料进行全面排查,共计排查隐患问题18条,形成了“两清单一报告”,18条隐患问题现均已整改完毕。
二、减少井下作业人数,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1.钢联煤矿最大单班入井人数为175人,其中采煤工作面1个,单班作业13人;掘进工作面11个,每个工作面5人,单班共计55人以内。
2.?按照《煤矿井下单班作业人数限员规定(试行)》(龙煤双矿【2024】36号)文件要求,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和生产效率,引导和推动煤矿企业加强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简化生产系统,优化劳动组织,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数量,从源头上防控群死群伤事故风险。结合钢联煤矿实际情况,制定有《钢联煤矿单班入井限员分配方案》,并制定有相应的考核方案,钢联煤矿生产能力为90万吨每年,根据文件要求,单班最大入井人数不得大于180人,我矿实际八点班入井平均人数为296人,超出规定116人,经矿相关领导研究决定,将八点班116人调整到四点班和零点班入井,其中调整到四点班入井58人(综合采煤队14人、机电设备安装公司8人、综合掘进队12人、生产辅助14人、方圆公司10人),调整到零点班入井58人(综合采煤队10人、综合掘进队18人、生产辅助18人、方圆公司12人),调整后我矿八点班、四点班、零点班入井人数均在180人以内,其中采煤工作面单班入井人数在13人以内,掘进工作单班入井人数在5人以内,在全部采掘工作面悬挂了限员牌板,人员数量符合《煤矿井下单班作业人数限员规定(试行)》(龙煤双矿【2024】36号)文件规定。
钢联煤矿目前使用KJ150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在井下相关位置布置 KJF82 矿用人员定位分站,同时在需要精确定位的位置布置 KGE41 矿用射频定位器,入井人员全员发放标识卡,利用入井人员矿灯上安装的随身携带的人员标识卡向人员接收分站发射ID信号,井下设31个人员定位分站,分别在各石门、工作面进、出口均有接收器,实现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及日常管理等功能,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正常。
3.钢联煤矿于2005年5月开始筹建,2013年9月末正式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a,服务年限90.6年。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主要灾害类型为煤层自燃与煤尘爆炸。矿井总入井人数832人。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集中大巷,分区石门开拓方式。现生产水平为-450水平。现有3个采区,其中生产采区2个,开拓采区1个;生产采区为南一采区、北一采区、开拓采区为北二采区;有1个采煤队组,11个掘进队组,采掘机械化程度100%。
三、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
钢联煤矿制定有《钢联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龙煤双一矿发〔2024〕130号)文件,成立了以矿长和党委书记为组长、各系统副矿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为成员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通过事前预控(风险分级管控).事中监控(隐患排查)和事后处理(隐患治理),形成了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促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明显好转。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我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连续三年进行全员培训,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形成风险清单,绘制风险四色图,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在风险较大的作业(如巷道贯通、采掘过断层、过地质勘探孔、防灭火、煤尘、顶板、提升运输等)等风险源进行辨识并订制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重大风险。
按照国家、省、集团公司及标准化要求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及专项辨识评估,辨识结果全部应用于指导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预案的编制,并制定下发了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矿长为第一管控负责人,分管副矿长为分管负责人,施工单位为管控责任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按照制度规定,矿长每月组织“月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检查分析”、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分管负责人每旬对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检查分析”,并形成会议纪要。矿领导跟班入井跟踪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现场立即组织整改。
2.强化班前会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一是所有作业人员、下井人员都要参加班前会,一个都不能落下;二是每一个人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有什么风险,怎么防范,一定要安排清楚,所有人都要知道;三是做好交接班,上一个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隐患,怎么处理的,本班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做好哪些防范措施,都要交代清楚;四是每一次班前会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建立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通过开展矿每月组织一次的安全大检查、各系统按每周一采煤系统、每周二掘进系统、每周三机运系统、每周四通风系统、每周五地面和地测系统的顺序组织开展循环事故隐患排查,职能科室区队每天检查,班组每班排查,岗位人员随时自检自查,形成了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对检查出的隐患问题按照严重程度分级管理,对能够立即整改的现场监督整改,对于不能立即整改或整改有困难的,按照“五落实”原则限期整改,划分整改责任、制定措施、明确资金来源和整改时限、并制定应急预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双鸭山分公司煤矿安全隐患界定标准及处罚办法进行管理。
2.能够现场处理的隐患,检查人员盯在现场处理:危及安全生产的,检查人员责成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或施工人员)立即停工(或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处理;不能现场立即处理的,安全信息中心负责登记.分类.建立隐患台帐.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上报安全隐患信息进行分级处理。重大隐患由安全矿长负责向分公司汇报,并有汇报记录。
3.安全隐患需要矿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由领导小组负责下发安全隐患处理指令,一式三份,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各一份。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处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单位负责隐患处理,监管部门负责对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监督。处理完后,施工单位负责向安全信息中心汇报,监督部门确认隐患处理后安全信息中心方可把隐患注销。隐患达到注销条件前,仍按隐患进行管理,直到整改销号为止。到期没有完成的安全隐患仍纳入闭环管理,直到整改销号为止。安检科负责分析隐患到期没有完成原因,对照制度进行处罚,并将到期没有完成原因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领导挂牌督办制度,并建立督办台账。
上一篇:班级文化建设规划方案{甄选5篇}
下一篇:班级文化建设方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