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06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9分钟。
测试系统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RFID;自动测试;数据库;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1-00-02
0 引 言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日益壮大,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测试与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为了满足逐步增长的批量检测需求,提高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RFID自动测试系统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RFID自动测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RFID射频指标的自动测试,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对测试设备和被测设备的高效控制,模块化软件设计使得测试流程集成化,可最大程度的降低测试人员的工作量与操作复杂度[1]。
1 系统介绍
RFID自动测试系统的主体是测试软件。该测试软件具有自动控制测试设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和生成报告的功能。测试软件可以与测试设备、被测设备的控制软件通信,自动读取仪器型号、软件版本、选件版本、仪器基本设置等信息,还可调用或驱动测试设备、被测设备的控制软件,测试人员可以方便的在测试软件上直接对测试设备与被测设备的控制软件进行设置并发送命令。测试软件中预置了常规RFID测试模板,用户可以根据测试需要编辑测试模板,调用、组合预设的测试项目,灵活定制测试计划。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可以同步在测试软件的界面上看到测试结果并保存。数据库中记录了所有测试信息,可以方便的查询浏览。测试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测试报告供测试人员浏览与打印。
RFID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情况如下:
(1)硬件:计算机、泰克实时频谱分析仪RSA3408A、GPIB卡、射频电缆、衰减器及其他测试配件。
(2)软件:RFID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泰克实时频谱分析仪控制软件RSAVu、Agilent IO libraries套件、读写器控制程序。
(3)测试项目:输出频率、输出信号频谱模板、载波频率容限、占用带宽、发射功率、邻道功率泄漏比、杂散发射、最大驻留时间、读写器数据编码、射频包络、前同步码和帧同步。
2 系统结构
计算机通过GPIB总线、网线与RSA3408A频谱仪相连。其中,频谱仪与频谱仪控制软件通过网线通信,频谱仪与自动测试系统通过GPIB总线通信。读写器通过控制线路与计算机相连,控制线路可以是网线、串口通信线等。读写器天线的输出端口通过射频线缆、衰减器与频谱仪的射频输入端相连。
RFID自动测试系统硬件连接图如图1所示[2]。
3 软件设计
RFID自动测试系统采用通用的small talk模型,分为表示层、控制层、数据层。
(1)表示层为显示逻辑部分,实现与测试人员的交互功能;
(2)控制层为事务处理逻辑部分,进行控制命令发送和数据接收、处理;
(3)数据层为数据存储逻辑部分,主要功能是数据的存储和读取[3]。
RFID测试系统的软件包含以下部分:
(1)测试软件。在开发过程中,表示层和控制层作为系统的应用软件联合开发,能够控制关联的其他程序如频谱仪控制软件、读写器控制程序等,还可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功能。
(2)数据库。数据库即逻辑模型中的数据层。用以存储测试模板、测试项目、测试参数等基本信息和测试数据。
(3)必需组件。链接软件与数据库的动态链接库、与仪器控制软件之间交互的测试驱动程序等。
模块设计以及调用流程如图2所示。
根据系统要求,测试系统的前端软件,即界面部分的开发工具采用.NET Framework与C#,后台数据库采用小型数据库Access。程序驱动采用C#封装仪器厂商提供的远程控制命令,并采用Agilent公司的IO library进行GPIB控制。这样可以避免程序接口与测试主程序不兼容的问题。RFID自动测试系统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4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负责存储预置的测试模板,其中包含默认的测试项目、测试参数、性能指标等信息,在测试过程中存储测试数据和经过数据处理的测试结果,支持测试人员对各类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调用。
数据库的建模通常由实体关系图(E-R图)入手。E-R图是指以实体、联系、属性3个基本概念概括数据的基本结构,从而描述静态数据结构的模式。
在RFID自动测试系统中,软件定义的主要数据如下:
(1)测试项目表
内容:存放所有测试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编号。
说明:分为两张表,一张存放主测试项目,一张存放子测试项目,两者之间通过编号可以相互查询与对应。
主键:项目序号。
(2)性能指标表
内容:用上下限的方式存放测试数据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性能指标。
说明:每个测试子项目的最大限值与最小限值分两列保存。对于同一个测试子项目,不同制造商的指标可能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制造商生产的仪器因型号不同,装载了不同选件,其性能指标也可能不同,需要编号分别存储。
主键:无。
(3)被测仪器信息表
内容:记录设备制造厂商、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控制软件版本、选件版本等信息。
说明:该表的数据内容一部分可以通过仪器控制程序直接读取,一部分需要测试人员在测试界面直接输入。仪器的制造商、型号、选件版本等和仪器的性能指标表相关联。
主键:出厂编号。
(4)测试参数信息表
内容:记录各测试项目在测试时设置的参数名称与限制要求。
说明:与测试项目表相关联,每个大项建立一张表格,大项包括许多子项目,子项目的名称放入参数信息表中。测试项目的参数表格中放置测试的设置信息,例如杂散测试中存放起始和终止频率范围,邻道功率泄漏比中存放主信道和相邻信道的频谱宽度。当程序运行到所选的测试项目界面时,被选中的测试项目的参数信息会显示出来并赋值给相应的变量。
主键:无。
(5)测试报告记录表
内容:记录生成的测试报告信息,包括报告编号、测试环境、测试设备等。
说明:生成报告时需要测试人员填写报告的基本信息。
主键:报告编号,每生成一份,自动加1。
(6)测试结果XML表
内容:XML表中记录设备的制造商信息、测试日期、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包括合格判定,即测试通过/未通过。
说明:每台设备的测试数据生成一个XML格式表格,保存在XML结果文件夹中。XML表由两层书签构成,第一层书签记录测试基本信息,第二层书签记录测试项目的结果数据。标签的属性值记录测试项目是否通过。
主键:XML文件无主键。
5 结 语
本RFID自动测试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对大部分射频指标的测试工作,提高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测试复杂度,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此外,模块化的软件设计还具有扩展性强,可移植性高等优点,根据检测任务的需要,还可以扩展连接更多的测试设备,进一步扩展测试项目。
参考文献
[1]刘岩.RFID通信测试技术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测试系统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无线通信;计量方式;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8-0048-02
无线电的系统测试工作对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针对通信系统的应用工作,在应用之前,首先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检验工作,在测试过程中,必须要对通信系统进行优秀的设计以此来提高整个系统测试工作的高效性。为了加深对通信系统测试工作的了解,本文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无线电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对通信系统测试工作的系统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分别具体分析了通信测试系统的系统需求、系统结构、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对通信计量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无线电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背景
无线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首先是从美国的研究机构发起的,这个自动测试系统主要针对通信领域,尤其是针对军事的通信领域和航天航空的通信领域以及医疗卫生的通信领域等方面。针对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应用与军事陆战队之中,在20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陆战队的应用,主要是应用最新便携式自动测试系统,而且已经实际应用到具体的军事指挥中。我国的自动测试系统发展较晚,所以导致现阶段的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缓慢,基础薄弱也是导致自动测试系统不足以支撑起多领域应用的重要原因,针对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工作,我国国内目前的可靠性指标是3 000小时,而同等级的国外自动测试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已经到达1万小时,可见我国的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尤其是针对自动测试化系统的标准来说,只有将软硬件的配置跟上去,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测试与兼容操作,有助于保证整个测试结果更加合理。
2 系统设计方案
2.1 系统需求分析
针对自动测试系统的性能和数据情况研究分析,主要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了测试,其中主要的测试项目主要包括对被测设备的工作频段、信道带宽等方面的测试和检测,针对各个要素的检测工作,本文主要对其所测试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在后期对测试数据进行生成表格的方式,这样对数据的分析和测试工作才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在测试到数据之后,并对测试数据进行高效分析,对测试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的研究数据报告。通过研究和分析,能够发现整个电子计量自动测试系统要能够拥有自检与自动校准功能,从而保证整个测试工作的效率不断提高。
2.2 系统结构分析
进行系统测试工作,主要采用的是基于PXI总线的虚拟仪器架,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通过对PXI总线和频谱分析仪等PXI模块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对整个测试系统中的部分GPIB程控仪器和专用测试设备进行融合,然后将整个测试系统与主控计算机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整个测试系统工作的效率,保证整个电子计量系统中的总线结构测试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2.3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进行电子计量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采用的是将主控计算机与程控电源和仪器以及相关的适配器共同组合而成,形成一种通用的系统方案,在整个系统硬件设计中,不仅要包括有基于PXI总线的信号源、频谱分析仪等仪器,还要配备有GPIB总线的功率计等仪器。同时要保证电子计量测试系统中具有主控计算机、程控电源、信号转接电路等部件。
2.4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进行系统测试工作,除了硬件设计,而且要将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工作进行更加详细的设计,整个系统设计工作主要包括有核心控制、测试方法、仪器驱动、数据管理和人机交互界面模块等5个部分。其中核心控制模块主要负责是人机交互页面。测试方法模块是对系统的工作频段进行测试,同时对信道宽带进行测试工作,在这方面主要是借助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仪器驱动模块主要将整个测试系统中的上层核心控制模块和测试方法模块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将整个设备与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更加具体灵活的转变。针对测试系统的设计工作,不仅要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同时要对相关的数据库进行设计。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要采用Oracle 8i数据管理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库,在此数据库中,主要包括有自动测试结果数据表、故障诊断结果数据表、故障诊断专家知识库标准参数表、故障信息细节表、图片文字帮助信息表等5个表。这5种测试数据表对整个系统测试的技术编程工作能够起到数据支撑作用。针对通信自动测试系统的流程设计,要对整个测试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要对整个测试工程进行完善,可以对整个测试工作进行参数调试和数据源分析和管理等工作,同时针对测试系统中的故障进行诊断,能够有效简化整个测试工作的流程。
3 结论
总体来说,无线电的系统测试工作对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对通信系统的应用工作会产生更加重要影响,在应用之前,首先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检验工作,在测试过程中,必须要对通信系统进行优秀的设计以此来提高整个系统测试工作的高效性。为了更好的进行通信系统的测试工作,首先要分析无线电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背景,并具体分析通信测试系统的系统需求、系统结构、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设计方案,以此达到提高通信计量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宇.无线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7):163.
[2]韩忠辉.基于GPIB的无线通信计量自动测试系统[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6):262-263.
[3]郭健,李书芳.无线局域网射频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14(5):105-108.
测试系统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依据调研结果,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试行)》。即在保证学生可以获得足够理论基础知识(主要是岗位所需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国家等级2级考试的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实施自主学习、自我测试、期末考核。主要改革内容如下。改革方案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三部分内容。
1优化教学内容
民办院校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做到既尊重和保留传统的教学内容,又要增加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新内容,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接轨。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理论内容增加了程序设计基础、算法、数据库基础、数据结构基础、软件工程基础等教学内容,从广度上拓展了计算机的知识面,涵盖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实践内容加强了网络应用和Office软件的应用,并且与时俱进,操作系统更新为Windows7操作系统,Office软件更新为Office2010,保证学生学习的内容跟上计算机的主流。
2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为了鼓励各专业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应用型人才,帮助学生获得岗位所需的资格证书,扩充了理论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算法等新的教学内容。在增加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又不给学校的教学带来过重的负担,我们创新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增加理论学时,将理论课时由原来的14学时增加到28学时。这样可以缓解新增理论内容带来的教学负担。根据实际情况,理论可以合班上也可以单班上。同时在理论课让讲解理论内容时要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由浅入深。如在讲软件工程基础时,如果不拿具体的软件来讲,只讲理论概念,学生会感觉很乏味,可以拿学生正在使用的学生管理系统软件为例讲解其开发的整个过程,进而引出软件工程的一些相关概念。如果条件允许,理论内容也可以在机房结合具体相关的软件讲解。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分为教师指导实践与学生自主实践两部分。教师指导实践14学时,学生自主实践25学时。这样不仅缓解了实践教学任务,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实践全部以案例为主线,包括课上教师指导案例、课后自主实践案例、网络学习案例、自主评测案例和综合考试案例。整个实践过程以案例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为了达到实践教学效果,考虑部分学生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学校机房全部开放,并给第个学生分配免费学习机时25小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实践。
3改革考试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强。采用传统的笔试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引入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可以实现无纸化,考试内容全面覆盖理论与实践内容,而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更能体现其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有效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实施
二、改革方案
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是由北京百科园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自主学习自主测评软件。主要功能模块有用户管理、试题管理、学生管理、方案管理和方案控制。通过用户管理模块实现对教师的权限设置,通过试题管理模块实现试题库的建设、编辑、修改、删除等操作,通过学生管理实现学生的导入、个别学生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通过方案管理实现自主学习任务的设置、自主评测方案、期末考试方案等。教师通过方案控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测试结果等。学生在自主测评时可以看到自己的测评结果,并能看到错误所在进行改正错误操作。有效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建设多校的试题库,建立多种自主学习方案、自主测评方案及期末考试方案,可以实现前面提出的《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试行)》。
1建设多样化的试题库
有效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服务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和实践,首要任务是建设多样化的试题库,对于理论内容的试题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于实践内容的试题库主要以案例的形式出现,案例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和工作。如Word案例有校报的制作与排版、邀请函的制作、企业年终报告的排版、海报的制作与排版、节省水资源的宣传报告的制作与排版等。通过案例涵盖Word的大部分知识点,如字体格式化设置、段落格式化设置、图文混排、目录生成、链接、查找与替换、页眉与页脚、样式使用、页面设置、脚注尾注封面、插入表格、图片、图表和SmartArtl图等。丰富的案例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职业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可以满足自主学习、自主评测和期末考试的需要。为了顺利完成试题库的建设,根据教学大纲分模块分配了相应的教师,并制定了试题库建设进度表。
2建立多种方案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专业特点,教师建立多种学习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四种:一种是教师指导实践课上的实践方案,一种是学生自主实践的实践方案,一种是自主测试方案,一种是期末考试方案。2012年9月我校引入了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后。2012年10对我校2012级的本科新生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摸底考试,并按班级、专业及系进行了汇总。从摸底考试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新入学的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还停留在单纯机械的软件学习,对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理论的架构和整合不够完整和系统。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掌握的实际情况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制定了相应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建立多种学习测试方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不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及进度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种教学学习方案。教师指导实践课上的实践方案,教师要讲解案例,分析案例方法,介绍所用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建构案例情境,组织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完成案例,并进行评价。学生自主实践的实践方案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案可以进行自动评测,学生可以看到评测结果,并根据评测结果查找操作错误或不足,并进行改正,直到完全正确。期末考试方案要对教学大纲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一次综合考试,这种方案学生操作完成后一旦提交,考试就结束,不像自主实践方案那样可以反复查找错误,不断更正直到完全正确。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建立练习方案。可以设置对课程进行细化的练习方案,按照不同的模块和知识点进行分阶段教学,建立了Windows、Word、Excel、PPT、网络等模块的自主实践任务,自我测评任务,也可根据专业进行模块组合,单独设置考试时间,分别进行不同阶段的测试。练习方案中增加了课程所有理论知识部分的内容,包括算法的基本知识、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数据结构及其操作和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工程的基本概述和软件测试方法。同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课后自主完成系统中的模拟习题,准确把握算法、数据结构、数据库以及软件工程所包含的知识点。拓宽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面,也为学生获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好准备。经过两年的应用,使用效果良好而显著。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建立考试方案。根据教学大纲及考试命题计划建立考试方案,通过考试方案抽取200套考试试卷,根据考试时间、考场分配和试卷分配使同一班级的学生试卷基础不同。这样的考试方式可以综合考试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掌握情况,同时避免了学生作弊,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对2012级和2013级学生进行了入学后的计算机摸底考试与计算机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方案与刚入学的摸底考试方案一样。对摸底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按班级、专业及系进行了汇总,并期末成绩与摸底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即将学生的期末计算机成绩与入学时的计算机成绩进行比较,从两次考试成绩可以看到,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课程大纲要求及专业培养目标。这一改革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改革效果
基于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后,效果主要有几点:
(1)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学生自主实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可以反复操作,并可以及时掌握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发现操作的错误所在,根据提示正确完成学习任务。
(2)实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实现集体备课,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集体设置实践方案,每个模块由专职老师负责,精选案例,到自主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访问,学习网络资源,自主实践,自主评测,教师通过方案控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3)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考试内容覆盖整个教学大纲内容,并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计算机操作占到了60%,理论占40%。根据入学摸底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整体成绩大大提高,另外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学生普遍对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满意。
四、小结
测试系统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计划生育;信息平台;设计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其中在医疗事业中的应用,推动医疗收费、患者管理等工作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各个公共卫生部门基于自身业务需求,均逐步参与到信息系统建设中。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域计生资源分配不合理、机构盲目重建浪费,导致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我国医疗事业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此,本文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设计区域计划生育信息平台,将相关信息有机整合到一起,使得信息能够互联互通,提供信息利用率。
1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计划生育信息平台设计
1.1需求分析 对于信息平台的设计,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具体需求,以保证平台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①功能性需求:该需求主要是针对区域范围内的儿童与妇女特殊群体建立的计划生育档案,对保健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说明,其中儿童方面主要涉及医学证明管理、死亡登记等[1]。②非功能性需求:该需求主要是为了保障系统平台得以正常运行的需求,包括数据输入、处理等。如从性能角度来看,通过测试,符合系统性能需求才能够投入到实际使用中。从技术层面,通过有效、无效数据执行和核实。
1.2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上述需求,本文设计的系统平台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数据中心、育龄妇女档案及计生业务管理。①针对数据中心来说,主要负责平台数据交换、管理和维护,保障数据能够在平台基础之上进行良好的传输,满足各项工作需求。②育龄妇女档案包括妇女年龄及疾病控制等信息。如疾病控制,根据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基本情况进行管理。③计生业务系统主要负责生育指标、收养子女审批等有关工作[2]。各个系统下面都设置了多个功能模块,系统间既独立存在,又互相影响,能够保障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下。
1.3数据库设计 区域计划生育系统涉及大量数据,主表包括育龄妇女基表、再生育信息等。育龄妇女数据体现了数据之间的联动性,如妇女在三级医院发现怀孕后,需要医院将数据信息及时传输给社区卫生或者保健机构,有该区域服务机构提升提供相关保健服务。计生数据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为了保证计生数据安全性,应预防计算机软硬件出现异常故障,同时保证在故障发生时进行备份,保障相关历史数据完整性。故本文在系统设计时,每天零时定时启动,同时定期检查备份文件是否完整,从而保障数据安全性。
1.4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基于计生系统涉及内容多、且复杂,本章将以部分功能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本系统实现架构采用C/S,选择的开发工具、语言分别为PowerBuilder8.0、PowerScript。信息时代背景下,针对信息系统建设可以通过自行开发、合作开发等方式。本文选择的是当地计划生育系统推广软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各个子系统对应的功能有所差别。如针对区域育龄妇女基本信息的维护,要完成对育龄妇女户口信息、身份信息及学历等相关信息的录入和维护。本部分可以采用PowerBuilder的control类、menu类等进行实现[3]。如区域人员调入、调出是计生工作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推动该项工作数据处理自动化,使得数据更加规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离化设计,避免信息出现交叉现象。本文选取出生医学证明作为案例。如查询功能,可以根据儿童的姓名、出生证编号等进行组合查询,按照姓名查询时,可以输入中文名字,以此来获得需要了解的信息,见图1。
针对修改功能来看,可以点击列表当中的修改,弹出详细信息进行修改。一般来说,出生医学证明编号不允许修改,需要具备对应权限的管理人员才能够对信息进行调整,以保证信息安全性[4]。
2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系统设计与实现必不可少的环节,利用测试工具对系统功能与性能进行测试,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且能够掌握各种应用的适用性。针对本文系统设计需求来看,在测试中主要对系统进行安全、强度及性能测试即可。详细来说:
针对系统管理测试,主要对系统登录、权限分配等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为创建新用户、分配对应的权限,以此来查看是否能够对用户进行管理。针对育龄妇女管理系统的测试,对信息增加、删除及修改,以保证数据具有时效性。性能测试,采用专业测试工具,对系统业务响应时间、数据库访问次数等进行测试,查看测试系统是否能够保持正常、持续运行状态。测试结果如下:系统使用进程60个,分析次数30次/s,没有失败分析,物理内存、CPU使用率分别在10%~50%和8%~25%,系统运行可靠。
针对系统运行情况来看,系统采用PB编程语言进行研制和开发,且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基础之上,能够充分收集区域育龄妇女等生育、节育等基本信息,并围绕着实`工作能够进行相应的录入和修改,以保证数据实时上传,从而为区域人口管理提供更多支持[5]。此外,计生信息系统统计报表等需要上传到特定服务器,由于系统设计建立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上,能够免去重新录入数据的麻烦,使得工作更加便利。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项目组人员高效及时解决了系统存在的各类缺陷,保障测试结果有效性。在测试中,我们发现系统存在编码格式不统一等现象,经过调整后,系统运行稳定,且符合设计需求,可以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提高区域计划生育管理水平。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针对计生管理平台的设计,我们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积极引进新技术,优化系统性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计生工作。
3 讨论
根据上文所述,21世纪,社会各领域进入到信息化、现代化发展趋势当中,在提高管理水平、细化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计划生育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与国计民生存在密切联系。传统计生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信息孤岛、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普遍存在。而以信息、网络等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能够将各类信息整合到一起,规范计生管理工作。
本文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作为基础进行区域计划生育平台设计,引入先进软硬件系统,根据平台设计需求,设计了计生管理平台。同时,对该平台安全性、使用性能等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符合应用需求,能够为我国计生工作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田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3):126-128.
[2]仲晓伟,盛志华.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医院实时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2016(01):99-101.
[3]范炜玮,赵东升,王松俊.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军事医学,2015(04):257-260.
测试系统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交互式 测试题 Javascript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中测试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普通文本式测试题缺少互动,使用不方便。如果希望创建互动式测试题,学生通过选框或输入框提交答案,计算机自动判断答案,并针对不同的测试题给出相应的注解,则能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效率及使用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但是这种形式的网络测试题需要创建者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多数教师没有技术来创建这样的互动式测试题。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操作简单、功能完备的基于JavaScript的网络交互式测试题创建系统。
要以比较简单的途径实现交互式测试题,必须建立在多数教师已经具备的计算机技术之上,我们设计了一种将常见的文本格式自动转换成交互式表单的转换系统。创建者按照一定的格式规则设置标题、选择项、填空、注解及答案的文本格式,系统根据格式转换规则将文本转换成包含相应Html及JavaScript代码的交互式测试题网页供学生练习。为了尽量简化创建过程,格式转换规则设定为“编号”格式对应单选题选项,“项目符号”对应多选题选项,选择题标准答案对应“下划线”格式,“删除线”对应填空题。“引用”对应习题注解。这样创建者不需要编程知识,只需按要求设置好格式,系统将自动转换成互动测试题。一个功能完整的测试题系统,还要包括自动判断正误、自动打分、习题注解、成绩记录等功能,因此,系统还需要根据格式规则提取标准答案,读取用户提交的答案,并进行比对判断,逐一予以相应正误标示,统计做题所用时间,给出正确率,并将这些信息保存于服务器,便于教师与学生掌握学习效果。
1 选择题的实现
按照格式规则,对于单项选择题,识别的是设置为“编号”格式的文本,“编号”格式对应…的Html标签,单选题的答案是设置为“下划线”(对应标签)的项目。因此,需要将转换为代表单选控件的标签,并提取含有“下划线”格式的的序号作为答案。
多选题与单选题类似,正确答案标识同样为“下划线”,不同的是将选项区块设置为“项目符号”格式,一个区块内可以设置多个“下划线”选项。而在转换时,将转换为代表多选框控件的标签。
为了便于DOM操作,本系统使用了Jquery库,以下代码以单选题为例,展示其实现过程:
var answer1=[];//单选题答案
$("#classContainer ol").each(function(i){
$(this).attr("id","testA"+i);
$("#testA"+i+" li").each(function(i2){
$(this).prepend('')
});
answer1.push($("#testA"+i+" li:has(u)").attr("id"));
});
2 填空题的实现
填空题的实现与选择题原理类似,都是用表单控件替换特定格式的文本。填空题对应的格式是“删除线”,系统会先提取内的文本作为填空题的答案,然后用文本输入控件替换标签。
3 注解的实现
注解对应的是标签,通过设置CSS格式,在学生未提交答案之前设置为不显示,即display: none属性。一旦提交结果,系统将测试题区域内所有标签显示,即display:block属性,以实现测试时不显示,提交答案后显示,达到对于容易出现疑惑的地方给予注解的功能。
4 判断对错及打分功能的实现
学生做完测试题并提交答案后,系统将提取用户提交的表单数据,与之前提取的标准答案数据进行比对,对于选择题,如果与标准答案一致,则为答案添加绿色边框,表示正确;否则用红色边框标出标准答案,表示做错。对于填空题,如果正确则为文本输入控件添加绿色边框,如果错误则添加红色边框,同时为该文本输入框添加Title与PlaceHolder属性,其值均为标准答案,这样鼠标悬停在该文本框上时,会显示标准答案,在手机等无鼠标的设备上,只需清空输入内容,标准答案就会自动显示。最后统计测试题总数与做正确习题数,将习题总数、正确数、正确率、所用时间等信息展示出来,并提交到服务器保存,以便教师和学生随时掌握学习效果。
下一篇:测试方案中的测试策略{集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