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948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8分钟。
测试方案中的测试策略范文第1篇
许多未经性能测试的系统,往往无法预知系统的承载压力。在出现多用户并况时,这样的系统极可能造成响应缓慢甚至崩溃的问题。
为避免发生这些问题,系统上线前需要进行一个有效的性能测试,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实际性能需求,进而降低系统上线后的性能风险。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信息系统,测试人员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性能测试?应该如何选择测试策略、如何设计测试案例呢?本文以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对某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性能测试为例,介绍性能测试的实施过程。
该信息系统用于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管理,采用B/S三层结构运行模式。在北京从事建筑施工项目的外地进京企业将通过这套系统进行项目信息(基本信息、人员信息)的备案、申请、查询及相关管理部门通过系统进行备案的审核、统计。
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是评估系统在模拟环境中、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
结合系统实际业务情况,测试人员发现登录和项目备案查询功能容易出现多用户并发访问,所以选取了这两个功能作为性能测试点,选择了并发测试作为测试策略,同时使用了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 V8.0。
通常,并发测试过程,是一个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的过程,即逐渐增加负载,直到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并发性能的过程。
并发性能测试的测试内容如下:
一、负载压力测试。模拟不同数量用户并发执行关键业务,测试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二、系统资源监控。进行负载压力测试的同时,使用测试工具监控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中间件服务的资源占用情况。观察不同压力下,各服务器资源占用变化曲线,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
性能测试中除需要选择正确的性能测试点和测试策略外,测试环境也是关系性能测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通常,性能测试需要在测试环境中进行,所以要求测试环境尽量同生产环境保持一致,本次测试中,测试人员依据真实生产环境搭建测试环境,如图1。
在建立好测试环境后,接下来就要准备测试案例。测试案例的选取有三点:第一、根据系统实际的用户数量制定并发用户;第二、根据系统的关键业务流程点;第三、根据系统在某个时段可能产生最大的并发量。
根据以上几点方法,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后,分析可能出现的压力、设计出单项并发测试案例和疲劳测试案例。测试案例列表如表1。
接着,根据设计好的测试案例,测试人员利用测试工具Loadrunner录制测试脚本,并按照前面设计的测试策略,进行j生能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本次性能测试并发测试的测试结果如表2。
在系统登录测试案例中,平均交易响应时间随着用户数增加而相应增加,150个用户并发时登录系统交易的平均响应时间为9.952秒,应用服务器的CPU平均占用率未超过40%,数据库服务器CPU平均占用率未超过10%,系统可以支撑150个用户并发登陆。
按照设计的疲劳测试案例,测试人员分别并发20个用户、40个用户和60个用户,对系统进行30分钟疲劳测试,所有测试案例案例全部成功。疲劳测试结果如表3。
从并发测试结果和疲劳测试结果中,测试人员发现Web服务器的CPU平均占用率未超过30%,资源占用率较低,内存和磁盘的使用情况良好;数据库服务器CPU平均占用率未超过30%,资源占用率低,内存和磁盘的使用情况良好。
测试方案中的测试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速列车 调试 列车通信网络 气密性 模拟中央控制单元
1、高速列车调试需求分析
现代高速列车正朝着高速化、自动化和舒适化的方向发展,由此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诸如列车状态、控制、故障诊断等信息,并且需要车辆各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通讯。为保证高速动车组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可靠性,需要通过调试来对动车组各系统进行验证与调整。动车组调试过程需要经过单车调试和列车调试两个阶段。单车调试是动车组调试的根本,高效准确的完成单车调试可以对整个调试过程带来质量与效率的提高,而新型的单车调试方法研究从单车调试流程和新型调试策略两方面出发,最大限度的在单车调试时完成部分列车调试工作,大大降低列车调试周期从而提高动车组调试效率。
1.1调试的分类
结合高速动车组特点可以对动车组调试分为单车调试和列车调试两大阶段。针对调试系统与调试侧重点不同,调试分为基础性调试、系统功能调试与机械调试3大类共70项。通过这些调试项目的设立可以对高速动车组的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以及各系统功能进行全面验证。
1.2调试需求分析
基础调试需要对车辆线缆逻辑关系、供电品质、电源分配等等基本性能配置进行相关的调试与验证,为各系统功能调试进行基础性验证,从而保证高速动车组的制造正确性以及可靠性。
高速动车组是复杂的电气与机械相结合的高科技轨道交通装备,机械参数调整与试验是必不可少的调试项目,通过对门、淋雨以及称重等调试保证动车组的安全与可靠性。
调试工作中需要通过大量功能性试验来保证高速动车组各系统功能的正常与可靠性,这些功能试验可以按照系统分为牵引系统、网络系统、乘客信息系统、辅助系统、列车信号系统。
2、新型高速列车单车调试策略
目前绝大部高速列车单车调试只是进行单车的线缆逻辑验证、绝缘耐压试验、电源分配测试等基础试验,不进行各子系统功能验证与参数调整,待全列单车编组后再进行各系统控制功能测试以及参数调整。这种调试方法的弊端是在单车调试时不能最大限度的发现问题,当列车编组后各系统联调时故障判断繁琐、查找问题时间较长,甚至有时需要解编才能解决相关故障。在关键调试项目中如:气密性、闭合力测量、称重、特殊电缆信号传输品质测试等,借助先进的自动化调试设备进行调试,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从测试到结果记录、打印全部由设备自动完成,在提高调试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调试效率降低人工劳动。
为了提高高速列车的调试效率,确保在单车调试阶段完成单车各子系统的功能测试,本文设计并提出了采用模拟中央控制单元进行高速列车单车调试的策略。系统方案如图5所示。由于高速列车单车车厢内各个设备均通过列车网络与列车中央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交互,而在单车状态下,整个列车网络是断开的,因此在单车调试阶段可以通过所构建的模拟中央控制单元与单车车厢内网络节点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通过模拟中央控制单元控制信息完成对单车各个子系统功能的测试。
在进行高速列车单车调试时,首先要依据高速列车中央控制单元与各子系统网络通信协议编写模拟中央控制单元的上位机逻辑控制软件以及专家诊断系统软件。完成上位机逻辑控制软件和专家诊断系统软件的开发后,将模拟中央控制单元与车辆网络连接在一起,组成可独立工作的网络系统(这里的列车网络系统不仅仅是TCN网络,也可以是采用其他通信协议的网络系统,这里仅以TCN网络为例)。模拟中央控制单元作为网络中的主设备各项控制指令给单车各子系统,同时接收各子系统的状态反馈信息,由专家诊断系统对状态反馈信息进行诊断。例如在对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进行测试时,模拟中央控制单元控制冷却系统中冷却泵的启动,冷却系统运行后,冷却液的温度信息、冷却液的进出口压力信息等都反馈到模拟中央控制单元,如果状态反馈值超出安全阀值范围,则模拟中央控制单元的专家诊断系统提示报警,并给出故障处理意见,以便调试工程师迅速准确的解决故障。利用所提出的高速列车单车调试策略可以完成高速列车各子系统功能测试内容的90%,极大的简化了整个调试的过程,提高高速列车调试效率。
此外,由于CRH 380高速列车运行速度更快,对高速列车单车车厢的气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对更高运行速度条件下单车车厢的气密性进行测试,确保其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利用模拟中央控制单元与气密性试验装置完成气密性测试。在进行气密性测试时,模拟中央控制单元通过RS232总线将压缩机控制指令给气密性试验装置,同时气密性试验装置将测试结果反馈给模拟中央控制单元,由模拟中央控制单元的专家诊断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判断。气密性试验测试通过后,由模拟中央控制单元将测试结果自动打印存档。
CRH3型动车组的单车调试全部采用了本文所提出的优化调试流程及模拟中央控制单元调试策略,工程实践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正确性,目前已经成功完成了80列CRH3型动车组的调试,并在北京地铁13号线扩编加车生产项目中得到应用。
3、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CRH 380高速列车及高速检测列车关键子系统的构成及调试需求,针对高速列车速度更快、各系统组成更加复杂的特点,提出了高速列车单车调试的优化流程及高速列车单车模拟中央控制单元调试策略。采用所提出的调试优化流程及新型调试策略可以快捷、准确的对高速列车的舒适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及各系统功能进行测试。工程实践结果验证了所提出高速列车单车调试方案的有效性。所提出的高速列车单车调试方案已经应用于CRH 380高速列车及高速检测列车项目的调试生产中。
参考文献:
[1] 陈伯时,陈敏逊 .交流调速系统[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黄济荣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与控制[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 连级三 .电传动机车概论[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4] 刘友梅 .论电力牵引轨道交通的技术发展.中国工程科学[J]. 2000, 2(10):51-55.
测试方案中的测试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字:听力策略;听力理解;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01-03
一、听力策略与听力理解能力研究背景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输入过程,听力水平的高低受多元因素的影响,例如语速、听者对语料的熟悉程度、听者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等。由此,非母语的听力理解策略研究开始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不断展开针对语言能力的学习策略的研究。关于听力理解过程的策略研究同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写作策略以及翻译策略的研究得到了共同的发展。相对来说,O’Malley和Chamot(1990)提出了较全面的听力学习策略分析框架,包含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听力元认知策略指计划、监控以及自我评估等策略;认知策略主要指听力实践中使用的预测、联系上下文等听力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主要指合作学习以及情绪控制等听力策略。O’Malley和Chamot(1990)不仅重视计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估以及听力理解过程中预测技能的运用,反馈等社会情感因素涵盖在听力策略研究框架中。由于听力理解过程具有即时性特点,因此在听力实践中容易造成听者心理上的负担,适当的减轻听力焦虑的社会情感策略可以帮助听者放松心态,缓解听力理解过程中过度紧迫感。
基于听力策略分析框架,不同学者对听力策略使用情况展开了实证研究。Bacon(1992)年以学习西班牙语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被调查者认知策略使用频率高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多种策略方式的灵活运用和已有知识架构对听力理解过程有帮助;Vandergrift(2003)针对法语的初学者和达到法语中级的语言学习者展开实证研究,调查发现初学者和中级语言学习者都会使用听力认知策略,中级语言学习者同时运用元认知策略。但在Vandergrift的研究中被调查者生活在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环境中,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将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背景环境不同。由于听力策略和听力水平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测试工具和听力策略分类框架的不同,{查研究结果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但适当运用听力策略有助于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这一点上基本达成了共识。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文基于听力策略与听力理解过程研究,试图回答三个问题:(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习者听力策略使用现状?(2)听力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否和听力理解能力相关?(3)听力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使用情况是否影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听力水平?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共计57名大二学生目前听力策略使用情况展开调研(年龄19―20岁,男生共计8名,女生共计49名)。学习者已有7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并参加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全国商务英语一级和二级测试。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已形成并掌握了自身的学习习惯与听力实践技巧。
(三)研究方法步骤
1.托福听力测试。为全面了解英语学习者听力水平,本研究首先对57名高职英语专业学习者开展了听力测试。本文采用1998年托福听力部分试题,试题划分为A、B、C三个部分共计50道题,涵盖日常生活会话、科技、生物、教育等内容,采用对话、独白、讲座等语言形式。听力内容和语速适中。为方便数据整理分析,听力测试每题一分,满分50分。
2.听力策略调查问卷。为有效了解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听力策略实际运用情况,学生结束托福听力测试后,立即发放听力策略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基于O’Malley和Chamot听力策略分析框架,将听力策略调查问卷划分为元认知、认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个维度共计40道题。元认知策略主要调查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听力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计划、评估等策略的使用情况;认知策略主要考察英语学习者在听力实践中具体预测和上下文判断等听力实践中具体策略运用情况;社会/情感策略主要指听力实践中焦虑、紧张等情绪管理、遇到问题时会选择自我解决还是会选择寻求他人帮助等社会交往、情感调节等策略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采用5级制,被调查的英语学习者在每个题目五个等级中选出最符合日常听力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一项。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采用中文表达方式,避免语言理解的误差。
3.个案研究。为更加全面了解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听力策略实际使用情况,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英语学习者听力策略实际使用情况及听力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完成听力测试和听力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之后,随即抽取12名英语学习者(男生6名、女生6名)进行个案研究,采取一对一面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英语学习者在听力测试中遇到的困惑,了解真实的听力策略运用情况。并将受访者的话语转写成文字语料,作为定性研究材料。
三、调查分析与讨论
本文采用SPSS 19.0软件整理分析57份调查问卷数据以及英语学习者听力测试成绩,探究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习者听力策略实际运用情况与听力水平的相关性。
(一)听力水平测试和听力策略运用描述性数据
如图表一显示托福听力测试结果信度系数在0.7以上,说明托福听力测试结果信度较高,测试成绩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结果显示,被测试者英语听力水平普遍较弱,在托福听力测试中高分段人数较少,分数分布较集中,主要集中在低分段。被调查者托福听力成绩较低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学院语言基础较为薄弱,托福听力测试题目较难;被调查者缺乏托福听力测试经验,题型及语料内容的陌生性也是造成托福听力成绩较低的主要原因。
如图表三显示听力策略调查问卷信度系数为0.9,表明听力策略调查问卷有较高的信度,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如图表四显示听力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听力策略使用频率介于2.5和3.4之间,表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使用程度相当,听力三个维度策略使用l率差距较小;其中听力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略高于认知策略及社会/情感策略的运用。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听力策略使用情况适中,社会/情感策略较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偏低,表明被调查者较少应用合作学习或情感控制听力策略。
(二)听力策略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
如图表五调查结果显示,听力策略和听力水平测试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与听力测试成绩显示为中度相关(P
调查结果表明听力策略和听力水平显示正相关。一方面,由于恰当英语听力策略的运用可以有效弥补学生词汇量、知识面和语料熟悉程度等影响听力效果诸多因素的不足。另一方面,对于高水平的听者来说,往往不满足于由下而上的听力策略,可以运用背景知识和语言能力达到较好的听力理解效果。但高职院校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加之推理、联想和预测等听力策略的使用还未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三)个案分析
被调查者中随即抽取12名英语学习者,访谈中发现被调查者听力练习中会有计划的学习与练习,同时进行自我监控与评估,但很难坚持按照计划完成,缺乏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在听力测试中,被调查者会有意识的运用预测的听力技巧,但由于听力测试语速过快或对听力材料的熟悉程度不够,造成听力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受访者表示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听力问题时,他们会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很少会找同学咨询来解决问题。比较听力策略中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被调查者反应社会情感策略使用频率较低。
大多数学生表示由于课堂教学中缺乏拓展知识的引导,学生更加重视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很少将英语作为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工具。因此,常规听力教学中不应仅局限于教材或考试试题的练习,应补充课外听力学习资料,例如英语广播、英语电视新闻等传播渠道的运用,引导学生将英语用作获取信息的工具。
四、多元听力策略在听力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一)元认知策略与听力教学
培养语言学习者听力元认知策略意识,有效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水平。本调查研究发现,听力元认知策略在多维度听力策略中与听力理解能力显示较高的相关性。越来越多的学者也逐渐意识到元认知策略在语言技能训练与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培养语言学习者制定听力学习计划、监控听力能力训练过程并对听力结果进行总结、评估、做好自我反省,有利于逐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和能力。
(二)认知策略与听力教学
听力教学中,一方面除常规的精听练习外还要重视有效的自上而下的泛听练习,辅以听力策略操作练习。另一方面,提高语料输入的多样性和真实性,重视实践性听力教学。水平较低的听者习惯运用母语翻译法于听力实践中。但随着听者词汇量的增加,知识面广度的拓展,依赖母语的程度会逐步减弱,英语语用知识和预测等听力技巧的能力逐步增强。因此,听力认知策略可以弥补外语语言系统知识缺失造成的听力困难,顺利完成有效的听力过程。
(三)社会情感策略与听力教学
被调查者在日常的听力理解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听力练习实施前注重制定听力相关的学习计划,并进行自我评估;听力实践中,针对不同题型、语速和对听力语料的熟悉程度,有意识的运用推测、重复、预知等认知策略,以达到较好的听力理解效果;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能够尽量减缓由于听力语速过快或紧张的测试氛围造成的听力过程中的焦虑感。但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意识有待加强。教师在常规听力教学中应分阶段、分模块进行听力策略训练,内化到学生日常语料的听力活动中,养成轻松的心态面对高压状态下听力理解过程,利用自上而下的听力过程将英语视为获取新鲜资讯重要途径的习惯。
五、结语
英语学习者恰当选择运用听力策略可以有效地弥补听力理解过程中语言基础薄弱的不足。同时教师有意识传授听力策略学习知识,也有助于增强高职英语学习者的自信,逐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减轻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过度焦虑情绪,有的放矢地实践听力理解过程。
参考文献:
[1]徐锦芬,李斑斑.大学生英语听力风格及其对短文听力理解水平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03).
[2]李育.英语学习策略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外语界,2008,(04).
测试方案中的测试策略范文第4篇
201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期间,由《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测试仪器及应用技术大会(ITMAF 2012)于5月10日在中国展览馆报告厅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面向连接时代的高性能测试技术应用。来自测试行业的专家和厂商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测试行业的当今形势和未来发展之路。
测试是所有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且其技术要先于其他电子技术的发展,在现在无处不连接的时代,测试行业会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秘书长崔建平用中国测量仪器产业发展研究为主题带领现场观众一起走进一天的会议主题,重点强调了测量仪器的重要战略意义,它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军事上的“战斗力”、社会生活的“物化法官”,在国家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各个学科融合,测量仪器开始推入更广的应用领域,未来发展会呈现出测量功能软件化、硬件平台通用化、系统结构模块化、数据传输网络化和全程操作智能化五大发展趋势,未来国家对七大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视也给测试仪器行业带来巨大商机。
伴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建,卫星通讯测试成为关注焦点。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陈建云即从北斗卫星导航入题,展开卫星导航产品模拟测试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测试原理与技术和应用的具体介绍。Agilent高级应用工程师叶伟斌介绍了宽带雷达和卫星通信信号的产生和分析,通过列举典型实例来说明安捷伦将软件和硬件结合来解决雷达测试中出现的复杂信号的产生、仿真和分析,同时介绍了脉冲压缩技术和直接数字合成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测试中遇到的困难。
R&S亚太区军工航天测试方案业务发展总监Fabricio Dourado结合R&S如何满足客户需求的典型案例,对关于毫米波、特殊的有源模型测试和用户定制解决方案和测试系统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北京航天测控技术开发公司产品经理李洋介绍了电路可靠性设计和电路板测试诊断系统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讲解了边界扫描平台解决互连测试、簇测试、存储器测试中难题的优势,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在测试应用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NI中国行业市场经理付文武介绍大型现场测试会对可靠性、可扩展性和长期维护性提出更高的要求,NI公司提供以软件为核心的模块化架构解决方案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供符合国防工业可靠性要求的服务体系。北京领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忠伟博士从自己工作经历总结中体会到国防工业检测存在必须介入客户、迭代开发不适合、售后服务成本高、需要定制等特殊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北京泛华恒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向东博士介绍了目前军工装备测试中的挑战和未来向装备智能化、测试网络化、并行测试、测试装备小型化集中化趋势发展,并谈到了目前我国发展中的困难以及泛华恒兴的应对策略和国防测试系统承制商应该具备的能力。(薛士然)
测试方案中的测试策略范文第5篇
本次测试主要参考国内运营商数据中心网络对SDN/NFV技术的关注重点和需求,聚焦数据中心SDN整体解决方案,测试范围包括端到端业务功能验证以及SDN控制器、Openflow交换机的功能和性能,VxLAN网关和vSwitch的转发性能等。测试工作历时3个多月,先后完成对华三、华为、中兴、烽火和诺基亚上海贝尔SDN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测试,共计完成120多项的测试工作。
开启首测
本次测试基于一个典型的数据中心拓扑,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云管理平台、SDN-enabled的网络和虚拟化的资源池(包括计算和存储资源)。云管理平台参测厂商都采用基于开源OpenStack Kilo版本的商用版本;SDN-enabled的网络都采用基于VxLAN技术的Overlay方案实现。
在功能测试方面,分为两大类,即租户管理和业务部署。其中在租户管理方面,重点测试租户创建开通虚拟网络,自配置虚拟网络(包括定义子网IP网段、网段间访问策略等),自管理虚拟网络(包括监控虚拟网络的流量、拓扑等),不同租户间的隔离,租户虚机迁移等;业务部署方面,重点测试网络自动部署,服务质量(QoS)和安全策略等。
在性能方面,分为三大类基准测试,分别是VxLAN的性能、控制器和交换机的性能、vSwitch转发性能。其中VxLAN性能包括支持的最大VxLAN隧道数量和VNI标识数量,MAC表容量、线速转发性能等;控制器的性能包括最大交换机连接数量、Packet-in消息处理能力、ARP代答能力等;OpenFlow交换机的性能包括流表容量、流表宽度、端口缓存和震荡性能等;vSwitch性能主要测试跨计算节点的转发性能。
参测方案基本满足商业部署
从整体测试情况来看,数据中心SDN解决方案商用化成熟度较好,能够满足商用部署的基本需求。在功能方面,参测厂商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均支持基于VxLAN技术构建Overlay虚拟网络,能够提供可视化的管理界面实现Overlay网络的管理;控制器北向集成支持OpenStack云平台,可以通过OpenStack云平台管理配置租户的网络,南向支持OpenFlow协议1.3版本。另外支持浮动IP、N:1 NAT,虚拟端口流量统计、流量限速和安全策略,虚拟机迁移策略跟随等功能。但是在具体实现方式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跨VxLAN的通信,大部分厂商由VxLAN网关实现(集中式),个别厂商通过分布式OVS虚拟网关实现(分布式);二是,大部分厂商解决方案中安全组只提供白名单功能,仅个别厂商支持黑名单功能;三是,同一租户下的不同虚机可以复用公网IP地址,不同租户不能复用公网IP地址;四是,参测解决方案均只支持基于虚机端口的限速;五是,NAT实现方式各不相同,分别用虚拟交换机、VxLAN网关、专用NAT、防火墙和Linux源生Iptables组件实现。
在性能方面,各厂商解决方案还是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在SDN控制器的性能方面,测试验证得到的结果是参测解决方案都能够与超过1000台交换机建立连接(连接建立的主要通信流程包括:Hello消息握手,Feature获取和应答,Echo keepalive消息等),但是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7倍。在OpenFlow硬件交换机性能方面,均具备线速转发的能力,支持OpenFlow协议规范定义的流表匹配项(14元组),但是不同元组匹配的流表容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二层匹配最小值4.5K,最大值256K;三层匹配最小值4.5K,最大值250K;五元组匹配最小值4.5K,最大值90K。在VxLAN设备性能方面,均能够实现线速转发,但在支持的VNI数量、隧道数量以及MAC表容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VxLAN网关支持的最大VNI数量基本上由芯片能力决定,采用传统交换芯片最大到4K,而采用NP芯片的厂商能够达到40K;支持的MAC容量最小值是64K,最大值是288K。对于VxLAN隧道,有两类实现方式,一类是将VxLAN隧道实例化,在设备中需要明确配置VxLAN隧道并将其与VNI绑定;另一类无需实例化配置,只需配置VTEP的终结IP地址(完成VxLAN的封装),与VTEP的源IP地址自动关联构成VxLAN隧道。此外,大部分厂商VxLAN解决方案没有控制平面,个别厂商支持采用BGP EVPN技术作为控制平面,完成IP/MAC等信息的学习。在vSwitch转发性能方面:长字节包性能明显优于小字节包的性能,表现出x86架构下的软转发性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本次测试结果来看,在中小包情况下,不同厂商vSwitch转发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在10G接口下,128字节的报文转发吞吐量最大为1.5G左右,1518字节在9G左右,而Jumbo包的吞吐量接近10G。
上一篇:测试系统设计方案{甄选5篇}
下一篇:测绘局测量标志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