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593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4分钟。
气象站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换乘车站 公共区 通风空调
中图分类号:U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049-02
地铁是一种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城市拥有地铁[1],换乘车站为地铁线路之间连接的枢纽,相比于普通地铁车站,换乘车站的客流量表现为高集中性[2]。厦门市轨道交通五缘湾站为2号线与3号线换乘车站,站厅层公共区呈T形换乘,站台层通过换乘通道实现换乘。结合实际工程进度,2号线优先于3号线开通,故此通风方案应保证3号线进行机电安装时尽量减小对已运营的2号线的影响。
1 常规设计标准
1.1 防排烟设计标准
地下车站站厅、站台划分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超过2 000 m2,且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3]。
1.2 标准车站公共去通风空调常规方案
车站站厅和站台通风空调系统采用全空气系统[2],其主要功能为排除公共区的余热和余湿,保证公共区达到设计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标准,并兼公共区发生火灾时的排烟系统。空调机房一般放在车站站厅层的两端,各负责半个车站的通风空调。每端的空调机房设置一台空调机组,对应一台回排风机和排烟风机。气流形式为站厅公共区两送两排,站台公共区一送一排,气流组织均为上送上排。空调机组和回排风机可考虑采取变频措施[4]。
1.3 换乘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常规方案
换乘车站设备布置情况与标准站相同,换乘的两条线分开控制,独立运营。以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五缘湾站为例。将站厅层公共区划分为4个区域,区域①、③为2号线服务范围,区域②、④为3号线服务范围。在2、3号线站厅层两端通风空调机房内各设置一台空调机组、回排风机和排烟风机,分别负责临近区域的通风空调和排烟,如图1所示。
站台层每条线由两端空调机组和回排风机共同服务;站台层起火时两端排烟风机同时启动,并启动相应隧道风机和轨道排风机辅助排烟[5]。
2 公共区方案确定
2.1 初步确定车站方案
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当3号线进行机电安装时,2号线已经开始营运,初步调整方案(方案一)为:将区域2中的部分划入2号线服务范围,如图2所示。
由于执行此种方案时,3号线公共区运营。故当3号线运营时,交叉区域应由3号线服务,服务区域按图1所示执行。2号线风管末端通过前期预留手动风阀,后期关掉来实现控制。且远期实施时需将原来挡烟垂壁[6]拆除,并重新安装在新的位置。
2.2 优化方案的确定
因对方案一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存在几点不利因素。
(1)交叉区域需穿过两层风管,对车站高度要求较高,提高土建造价。
(2)2号线风管末端通过风阀关闭存在漏风现象,造成冷源浪费。
(3)挡烟垂壁的拆除和重新安装影响2号线运营,且对装修造成破坏。
基于以上因素,考虑将交叉区域永久划入2号线服务范围,提出方案二,如图3所示。
如图3,区域①、②由2号线车站两端通风空调机房内的设备服务;区域③由3号线左端通风空调内的设备服务;站台层由两端通风空调机房内的设备共同服务。
3 方案比较
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存在以下优点。
(1)公共区不存在风管交叉及服务重叠现象,节省管材,且对车站高度要求小,节省土建造价。
(2)风管末端无需利用风阀截断气流,无漏风和冷原浪费现象。
(3)无需对挡烟垂壁等进行二次安装,保护装修,且对已运营线路无影响。
(4)方案一设备需要按近期/远期控制,设备选型需满足近期运营温湿度要求,装机容量大,方案二不存在此现象,节约装机容量[7]。
(5)方案二设备装机容量小,节省电缆和电控柜等成本。
4 结语
(1)通过对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具体分析及两种方案的对比,方案二无论在降低成本和方便施工等方面好于方案一,故将方案二作为优化方案。
(2)建议此类工程在选定方案时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秦宏霄.浅谈我国城市地铁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战略[J].城市地理,2014(14):14.
[2]王波,李晓霞,安栓庄.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特性分析及车站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10(2):55-58.
[3]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S].2013.
[4]刘俊.公共建筑节能分析与评价研究[J].山西建筑,2014(30):184-186.
[5]郝鑫鹏.地铁站台火灾烟气流动与机械排烟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气象站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气象探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气象探测资料是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防御气象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的基本依据。气象探测资料要求具备比较性、代表性、准确性和连续性,为确保这“四性”,必须有一个长期稳定、符合技术要求的探测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对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十分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浙江省气象条例》、《关于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注意保护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的通知》、《浙江省保护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的规定》、《关于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通知》都明确和规范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责任和义务。
长期以来,我市各级气象部门和规划部门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在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我市气象事业的发展。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气象业务服务的需求,气象雷达、遥测、自动气象站、GPS等新型探测、通讯设施相继投入业务,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气象探测环境受影响、气象设施遭破坏事件时有发生,为保障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正常开展,市气象局、市规划局就进一步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提出以下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是国家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气象和地球相关学科业务与科研的重要基础。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气象探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关系到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关系到我国气象工作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为此,各级气象部门和规划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保障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国防建设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力度。
二、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完善协调机制
各级气象部门和规划部门要继续发扬密切合作、互相配合的优良传统,建立完善协作沟通机制和相应的工作程序。
各级气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规划部门联系,及时将本单位的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报当地政府和规划部门备案,及时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最新信息传递到当地规划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关于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通知》(气发〔**〕247号,中国气象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文)。对现有以及规划建设的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需由城乡规划部门与气象部门联合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各地规划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时,要严格依据有关气象法律法规要求,切实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避免因城市、乡镇规划建设项目导致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受到影响和破坏。
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气象台站和设施时,规划部门和气象部门要共同负责,保证新建、扩建、改建的气象台站和设施既符合当地的城乡规划又能保证探测环境符合标准,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基础上,保持长期稳定,实现城市建设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严格审批程序,依法执行气象台站迁移的各项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浙江省气象条例》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气象观测站的探测环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义务。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观测站。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重点工程建设避不开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区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经国务院或省气象主管机构批准。
各级规划部门在制定城镇发展规划和审批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时要严格把关,当确实不能避免影响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时,应当听取气象部门的意见,并征得有行政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各级气象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履行选点、勘查、报批气象观测站改建、扩建和迁移的各项程序。气象台站的迁建应考虑新旧场址对比观测的时间。
四、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案件
各级气象部门和规划部门要以《浙江省气象条例》为契机,在当地人大、政府的监督、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采取专项执法检查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违法案件的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气象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行为。对一些影响较大的违法案件要抓紧认真清理和处理,坚决杜绝有案不查、查处不力的不作为行为。对目前探测环境确实破坏严重,难以恢复合格的台站,当地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要积极提出解决方案,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尽快落实新建和改建方案,将气象探测环境恶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
气象站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气象台站沿革;元数据文件;口述档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7. 086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17- 0165- 03
1 引 言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是指气象台站自建立以来的机构、人员、位置、观测任务、观测方法、观测仪器等变动情况的记录[1],将隐含在历次观测规范、气象台站档案以及气象观探测形成的各种自记纸、记录簿、年月报表中的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收集起来,并按照一定规范进行整理,便形成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或者气象台站元数据文件。台站沿革信息是分析、研究非气候因素所产生的气候资料序列非均一性的重要背景信息,在气候资料处理、应用及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因而台站元数据文件也是国际间气象数据交换所必备的内容之一。
2 气象台站元数据文件的基本构成
气象台站元数据文件简称L文件。根据中国气象局颁布的“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QX/T 37―2005)气象台站历史沿革L文件由首部和沿革数据组成[1]。首部包括台站档案号、区站号、省名、站名、建站及撤站时间6组数据。沿革数据包含20个组成项目,根据变化情况各项目记录条数可多可少,可重复使用项目标识码进行编制,具体项目标识码及对应名称为:01―台站名称,02―区站号,03―台站级别,04―台站所属机构,05―台站位置,06―台站周围障碍物,07―观测要素,08―观测仪器,09―观测时制,10―观测时间,11―守班情况,12―其他事项,13―图像文件,14―观测记录,15―观测规范,16~18―预留项目,19―沿革数据来源,20―沿革数据文件整编人员。L文件详细地反映上述各项目的变动情况,为用户研判、利用气候资料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在国际上具有一定通用性。
3 气象台站沿革信息对气候资料均一性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3],气象台站位置变迁、台站周围环境变化、观测仪器更换、安装高度、程度以及观测时制与观测时间的调整都对观测记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气候资料序列的均一性。其中,对观测记录均一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台站位置迁移,其次是台站环境、观测仪器及其高度、程度等,它们尤其对极端气温、雨量、风速具有显著影响。
4 四川省气象台站元数据文件存在的问题
见表1可看出,四川省159个地面气象台站沿革信息中各主要影响因子均有较多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气候资料序列均一性产生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台站早期站址记录不准确、不全面
台站早期经纬度及海拔高度未经过精确测量,大都为约测值,从而造成台站经纬度不精准,以致所提供的站址信息不够准确。另外,对台站位置迁移的记录存在疑误、不详、缺失现象。
4.2 台站周围障碍物记载不全
台站周围障碍物指的是观测场周围影响观测要素代表性的障碍物[4]。我省编写06项台站周围障碍物的主要参考依据为各站形成的“台站档案”,由于历史原因,其记载的障碍物的名称、方位、距离、仰角、宽度角等项目,大多为1964年前和1983年的情况,而1964-1983年这段时间台站周围障碍物的分布情况不详。
4.3 观测仪器变更部分记录不完整、不规范
部分台站有些年份所用的观测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安装高度、更换时间等信息记录不详或无记录,由于年代久远,参考文献有限,一些仪器的变更无从查证。还有些观测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等信息在台站档案、各种报表等载体中记录不够规范,随意简写,往往造成仪器变更的假象。
4.4 观测要素和观测仪器的启用、停止时间不明确或不同步
按常理,观测仪器的隐现取决于气象要素的隐现。而在元数据文件整编过程中,经常遇到观测要素启用、停止时间记录不清楚、不完整甚至缺失的情况,或者观测要素和观测仪器的启用、停止时间不同步现象,给元数据文件编写者造成极大困惑。
4.5 台站沿革信息有关记录相互矛盾
同一项台站沿革信息在观测簿、年报表、月报表、台站档案等不同载体中有不同的记录,在元数据文件编写过程中让经验不足者难以取舍。
5 口述档案在气象台站元数据文件编写中的作用
上述台站沿革信息记载不完全、不准确、不规范、不一致等情况,亟待我们通过建立口述台站档案,用亲身经历者的回忆和几代气象人流传下来的信息加以弥补。所谓口述台站档案,是根据相关气象工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整理而成的文字资料,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气象事业历史记忆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查访结果,是气象台站历史档案的一种重要形式。
尽管学术界对“口述档案”还存在很大争议,但因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在填补历史空白、弥补历史断层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5],收集和利用口述材料,抢救“活档案”工作历来都受到中外文史工作者的青睐,近年来更被视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得以广泛开展,甚至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正在成为名符其实的现代化档案工作”[6]。笔者认为,在气象台站元数据文件整编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口述台站档案的重要作用。
5.1 口述台站档案的采编是抢救台站史料的迫切需要[7]
口述台站档案的访谈对象,绝大部分都是气象台站变革的亲历者或知情者。这些人过去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能够很大程度弥补气象台站历史沿革记录的空白,纠错释疑。而如今他们年近退休、已经退休或年事已高,有生之年正悄然逝去,历史记忆亦会渐变渐模糊,所以我们应尽快请他们讲出自己心中珍藏的宝贵资料。有论者言“走掉一位老人,就等于带走了一部历史,人们再也无法知晓其中奥秘”,此言道出了开展口述档案采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5.2 弥补气象台站历史沿革记录空白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散见于台站档案、自记纸、观测簿、各种报表等载体中,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载体中的相关记录瑕疵颇多,以致于相关信息不够完整、系统,给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的搜集整理、沿革数据文件的整编造成很大困惑,也严重影响到气象数据管理现代化建设和气象数据共享服务。因此,采取口述台站历史沿革的方式,有计划、有策略地采访一些台站建设发展变革亲历者,可弥补文字型台站史料的不足,填补气象台站历史沿革记录空白[5]。
5.3 纠正台站史料记载错误,生动还原台站沿革本貌
文字型台站史料虽具有原始记录性,但由于各种复杂原因,难免存在记录不全、记录错误或各种载体记录相互矛盾等情况,而一些真实历史恰恰就隐含在当事人的记忆中。“口述档案就是一种印证历史事实较为可靠的史料,因为它是在采访某些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的活动中形成的”[5]。文字型的台站史料与口述台站史料可以相互印证,还原台站沿革本貌,以真实、完整地保留台站发展变革过程中的历史“痕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电话采访、当面访谈,获取真实的台站历史信息,对于全面还原和理解台站历史是至关重要的。四川省气象信息中心在整编气象台站沿革数据文件过程中,就有意识地采访了多位相关台站建设发展的亲历者,获取了一些十分有用的信息,对于顺利完成气象台站元数据文件整编和审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6 开展口述台站档案采编工作的尝试
笔者参与地面、高空、辐射气象台站元数据文件整编和质控过程中,就有关沿革信息载体记录不全、疑误、矛盾之处进行了尝试性的口述调查,颇有收获。不全、疑误、矛盾的台站沿革记录大多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许多气象工作者都已年届高龄,若不对他们进行及时地调查,这批“活档案”则可能随时消失,他们所承载的珍贵历史记忆将一去不复返。因而,采访这批“活档案”,进行口述台站沿革信息采编,补充、纠正、完善现有台站沿革记录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口述调查,浅谈一下口述台站档案采编方法和注意事项。
6.1 重视口述史料采访
收集和采编口述台站沿革信息首先要提高对气象台站元数据文件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要提高有关领导对收集口述台站沿革信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笔者在对一部分退休老观测员、老审核员进行咨询和采访时,有关领导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做了很多协调工作,使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知道的重要信息。
6.2 确定口述调查的内容
确定口述调查的内容是所有口述调查工作的起点。口述调查内容可根据台站沿革数据文件整编实际确定,即在整编过程中遇到疑点、问题,随时记录下来,以备口述调查之用。涉及到05~08项(分别为台站位置迁移、台站周围障碍物变化、观测要素增减、观测仪器变更)内容的疑问,应该是口述调查的重点,因为这些因素对气候资料均一性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6.3 选取合适的受访对象
选取合适的受访对象,可以保证口述采访的顺利开展和采访质量。笔者在做台站沿革口述采访时,主要以基层在职和退休气象工作者为主、以在职和退休业务管理者为辅进行咨询和采访。实际操作中,我们尽量选取了自己所熟悉的人去咨询和采访,这样容易与受访对象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更容易得到其支持,为成功咨询采访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相对较高的调查质量。
当然,若条件允许的话,把受访对象扩大到自己不熟悉的更多知情者,更有利于我们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6.4 讲究一定的采访技巧
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后,还得注意一些访谈的基本技巧和方法:①拟定较详备的访谈提纲。在确定口述访谈的内容和对象之后,就要列出有针对性的提纲,以便访谈有条有理,所提问题能够切中要害,获取我们想要的有价值的信息;②充分尊重受访者。采访时应充分考虑到被访者年龄、健康、经历、性格、习惯等诸多因素,在采访时间、地点、提问方式等方面做出恰当的安排,让其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对于已整理出来的口述材料,应请被访者过目,对个别有争议或需改动的材料,先征求他们的意见,再进行妥善处理;③要注意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访谈中随时从受访对象的讲话中捕获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我们根据谈话对受访对象个人情况,大致判断其所谈内容的真实程度;④要个体访谈与集体访谈相结合[8]。个体访谈的好处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集体访谈的好处是许多人一起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形成对历史事件相对全面、相对准确的回忆;⑤要了解受访对象曾经从事的具体工作、业务熟练程度、群众口碑等,这些对分析受访对象所谈内容至关重要。
采访时要有忠实于被访者原意的记录,采访后则必须对口述档案做必要的编辑和整理。对于访谈者和受访对象以及访谈的时间、地点,都必须交代清楚,特别是对受访对象的出生年月、从业经历、业务熟练度等都要有明确的说明[8]。用这样的口述档案来弥补台站沿革信息的不足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同时,对录音资料也要进行必要的文字整理,以利于台站沿革数据文件的整编和完善。
编辑整理过程中,对被访者记忆的真实性与台站沿革的真实性进行对比、鉴别[5]。对于内容重复的,要进行系统梳理;对于档案重要内容缺失的,要补充完善等;若遇到前后矛盾、内容含糊不清等情况时,可对被访者进行二次采访,或者扩大采访范围,以最真实地反映台站沿革原貌。
口述台站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档案资源,对气象数据管理现代化建设和气象数据共享服务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利用价值。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对我们做好气象台站元数据文件的整编与利用大有裨益。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QX/T 37―2005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S].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2]王钰,黄少平. 江西省地面气象台站沿革及其对观测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影响[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8,31(4):43-47.
[3]吴增祥.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及其对观测资料序列均一性影响的初步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5,16(4):462-467.
[4]汤浪. 陕西省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档案状况[J].陕西气象,2003(3):39-40.
[5]朱玲. 口述档案在校史编研中的作用[J].大众科技,2011(10):232-233.
[6]黄钰,张颖丹. 把口述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J].黑龙江档案,2004(4):20-21.
气象站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习示范点;教育云平台;虚拟现实;行业慕课;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基层气象工作是整个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石,基层人才伍的素质是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但是,多年来基层台站存在学习环境差、意识薄、经费缺,学习效果不佳;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人员少,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干部学院通过深入分析气象教育培训现状,以需求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2009年8月,正式启动了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的创建工作,旨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优势,改善学习条件,激发学习热情,构建长效机制,推动远程学习,为中国气象局人才培养战略,特别是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干部学院以示范点建设为抓手,以“互联网+”为理念,倾力打造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手段的气象教育云平台,以点带面,共建共享,大力推进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2014年,世界气象组织教育培训办公室官员杰夫威尔逊到河北怀来参观示范点,对该项工作表现出极大兴趣,并表示希望在世界气象组织推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曾对此项工作进行过专题报道。
二、在坚持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示范点建设全面展开
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气发[2009]25号)文件精神,2009年,干部学院制定了《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建设目标、指导方针、任务分工、政策措施,以及实行部门内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远程学习示范点的运行机制。
在示范点的创建过程中,干部学院紧紧把握“制订方案-试点启动-全面开展-跟踪服务”四个环节,2009-2010年首批启动了河北安新、山西介休、四川红原、甘肃华亭和敦煌5个示范点的创建工作;2012年扩大试点范围,创建了10个示范点;2013-201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截至目前,共创建国家级示范点108个,其中有43个示范点由干部学院授牌并签订了《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创建责任书》。在国家级示范点带动下,山西、河北、黑龙江、福建、贵州等在本省范围内启动了省级示范点建设。2015年河北、山西省局率先将远程培训工作纳入各市局年度考核指标,县级学习点建设开始起步。
三、创新路上,没有终点,气象远程教育蓬勃发展
(一)创新机制,实现远程学习示范点全覆盖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体制机制,示范点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干部学院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了干部学院、省地县各级人事培训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示范点的任务分工,建立了《学习培训制度》《“结对子”帮扶制度》《互动交流制度》《青年职工赴基层蹲点实习制度》《联系人制度》等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具体工作制度。创新性的建立了示范点遴选机制、示范点学习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增加经费投入,在改善示范点学习环境的同时,建立起基层学习机制;干部学院、分院和省培中心直接与基层沟通的联系机制;远程教学互动机制;示范点总结汇报、经验交流会等交流机制;示范点建设动态反馈机制;示范点授牌考评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108个国家级示范点实现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该项工作为基层台站充分利用国家级远程教育资源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
(二)创新理念,同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紧密结合
把握趋势,需求导向。干部学院致力于开创新型气象远程教育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理念,通过示范点体制、机制建设,为每一位职工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每年制定详尽的调研、考核和运行方案,采取与省局共建模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座谈会、在线学习统计分析等多种方式,准确把握基层职工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发远程培训项目,贴近基层业务实际,开发了综合观测、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装备保障、防灾减灾,基层综合管理等课件2000余学时,组织编写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系列培训教材16册,提供基层工作案例100多个,向基层赠送光盘10多万张,赠送教材近3000册,提供电子图书6000多册,气象现代化急需的学习资源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创新技术,实现云平台资源共建共享
逐级管理,互联网+。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干部学院着力探索教育技术创新和学习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探索建立起国家、省、地县逐级管理的培训模式,打造终生学习的最佳服务载体,搭建了集“一网四库十系统”为一体的现代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达到气象系统全员培训的目的。于此同时,按照统一标准,采用流媒体、非线性编辑和网页交互等多种开发技术,搭建了一个以干部学院为核心,分院和省培中心合作共建,专职教师及各级气象业务技术人员在线协作开发,系统功能完善、应用性能良好的多媒体资料共建共享环境。
近年,在“互联网+”概念的引导下,以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实训系统,真实再现了CAWS600系列自动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安装拆卸、故障排除等核心内容。系统一经投放,受到基层台站职工的广泛赞誉。目前正积极开发DZZ4/DZZ5型自动站实训系统,预计投入到培训业务后会产生更为理想的效果。开设同步课堂,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异地多点实时互动教学功能,这种形式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一定程度上解决气象部门庞大的职工数量与有限的面授培训资源之间的矛盾。
目前,干部学院正在建立健全优质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期充分利用干部学院现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集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力量,建设面向气象行业、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开放的气象行业慕课平台。为从事气象教育教学工作的气象行业专家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和课程平台,尤其将首先吸引示范点的一线技术人才共同参与到课程建设、共同参与培训学习、共享资源、分享学习成果。将传统的课件学习升华到课程学习的层面,依靠强大的社交功能和学习质量监控,提高网络培训的课堂性和趣味性。
“互联网+”气象教育,不仅是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的简单物理反应,而是深层次的化学反应。不久将来,气象教育云平台会将终端从电脑搬至手机,减少成本、便捷学员;通过大数据运用为每一位学员提供学习情况分析,提供“学分银行”跟踪管理等功能,支持终身学习管理服务。届时,示范点乃至所有的基层干部职工都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投入个性化的学习之中。
四、立足全局,提升能力,气象远程教育成效显著
搭建实时学习交流平台,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优质的技术保障,逐步建立领导主抓学习、辅导员指导学习、职工自主学习的组织内良性学习机制,树立按需服务理念,鼓励各示范点积极推进自主学习、开展特色培训,促进远程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紧密结合,使示范点职工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培训服务,为基层气象文化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管理上创立混合式培训联动机制,用预培训方式,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长以及考试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以此作为面授培训的入学资格。
(一)完善了现行气象教育培训体系
示范点建设大幅度缩小了有限培训能力和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之间的差距,弥补了人才培养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脱节的“短板”,成为干部学院建构特色鲜明的开放式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一环。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包含国家级主站、省级二级站和地县级基层台站远程学习点(第三级),示范点的创建适应了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有效促进了气象教育培训任务在基层的落实,改善了过去地县级远程培训效益发挥不充分的情况,是满足基层气象职工终身教育需求,实现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二)提升了基层台站业务服务能力
示范点创建单位的职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学习交流促进了职工间的感情沟通,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据中国气象局在职培训档案管理系统的统计显示,示范点创建直接受益的气象基层干部职工约5千人;示范点职工学习的人均时长、学习次数、考试成绩等各项指标在本省均遥遥领先于非示范点。
根据实地调研情况,示范点的创建转变了基层台站人员观念,为基层员工提供了方便、快捷、实用的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学习培训、讨论交流、技术指导、专家授课等活动提高了示范点职工在观测、人影、防雷、自动站维修等业务领域的技术能力和业务工作质量,提升了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能力。在中国气象局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中,为实现一岗多责的岗位设置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的认可,受到广大基层气象职工的欢迎。
(三)拓宽了气象知识信息传播渠道
伴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愈发显现,广覆盖、重推广、上下联动、形式多样的气象知识信息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几年来,从干部学院到基层台站,自上而下积极拓宽气象知识信息传播渠道,扩大气象科技与管理知识和信息覆盖面,通过中国远程教育网、宣传产品、培训简报、新闻报道、专题培训等多种途径,与人事部门一道,着力建立面向地县级干部职工、信息员、协理员的气象知识信息服务机制,增强服务理念、找准服务定位、搭建服务载体、突出服务重点,在提升基层业务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气象远程教育自身能力的提升。
(四)推动了气象教育培工作现代化
气象教育培训现代化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示范点创建工作为建立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目标加油助力。经过六年的努力,各示范点完善了学习制度,优化了学习环境,职工参学率大幅提升,从原来每年不足30%提升到90%以上,切实提高了基层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干部学院还制定了气象远程学习点建设指南,推进了示范点标准化、规范化、长效化建设,已成为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有力支撑。
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建设,推进了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和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实践,在基层台站人才培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气象职工终身教育、基层气象综合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各方的好评。2012年,示范点建设工作获得了“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展示学习品牌”的荣誉。2015年12月干部学院远程教育中心党支部在中央国家机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品牌选树活动中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评为40个“展示品牌”之一,示范点创建工作的创新和实践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总结与展望
示范点创建是适应当前和今后气象事业发展,特别是适应基层气象现代化、综合改革的需要,是建设气象部门基层学习型组织的需要。六年示范点建设工作的显著成绩和宝贵经验已经证明示范点的创建对基层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的认可,受到了广大基层气象职工的欢迎。这是干部学院、省级管理部门和各示范点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展望未来,鉴于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和建设学习型组织(台站)等多方面的迫切要求,就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以点带面,推动示范点建设的进一步延伸,力争在2024年前将所有县级气象局建成气象远程学习点,进而抓住互联网加速向农村地区普及的有利契机,将气象远程教育服务延伸至乡镇气象工作站、信息员、协理员这一层级。二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按需服务,不断解决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继续将示范点建设与基层台站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推动气象远程教育在创新中不断取得新发展。三是继续着力推进气象教育培训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不断跟随网络培训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打造气象虚拟网络大学,使远程学习成为基层台站职工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基层台站远程学习示范点创建方案》.http:///www/res/shfdfangan/6624.shtml.
[2]王梅华,高学浩,曹晓钟.围绕气象人才发展战略 加强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J].继续教育,2003(1).
[3]刘军,何华军,彭勃.建设基层台站远程学习示范点推进气象远程培训体系发展[J].科技风,2012(18).
[4]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
[5]马景奕,邹立尧.基于教育云资源平台的远程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2014(10).
[6]王雪.混合式学习在企业培训中的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7]魏雪峰,杨现民.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14(2).
气象站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统筹规划,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力争建成灾害性天气加密监测和预警体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气象监测和预警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的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二、不断完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体系
(一)建立健全加密自动气象站监测网。按照《*市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建设实施方案》,20*年全市要建设20个加密自动站。气象部门要全面做好加密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保障工作,区县政府要将本地加密自动气象站建设配套资金纳入预算,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进一步加快雷达监测网建设。20*年计划在*气象站建1个711雷达站;在*县建1个小型车载式雷达。市、县财政要按照比例要求,投入建设资金。市人影办要尽快组织编写和实施项目实施方案,提前做好相关知识培训。
(三)不断完善市、县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着力加强漆水河、沮河、桃曲坡水库、五一水库以及滑塌区、沉陷区等关键、敏感性地区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建设,努力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雨、暴雪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④)建立公共气象预警信息LED电子显示屏网络。根据《陕西省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网络建设(321工程)规划》,从20*年开始我市计划在三年内建设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141个,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安全运行的公共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网络;努力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20*年计划建成62个,其中区县涉农部门20个;乡镇22个,新农村示范村20个。
(五)组建农村气象联络员网络。为了及时掌握局地灾害天气实况;传递气象预警信息,维护加密自动气象站和LED电子显示屏,在各乡镇、街道办设立气象联络员一名,主要职责是及时向群众传递预警信息,提早采取应急避险措施,并根据灾害性天气实况演变情况随时为市气象台、区县气象局提供当地天气变化、灾情等相关信息,进行动态联络,为全市防灾抗灾指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六)多渠道传播气象灾害预警,第一时间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到基层。各级政府和气象、农业、水利、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通信传输平台、电子显示屏和已有的预报预警系统、灾害信息平台系统;及时转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加快农村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20*年建成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短信系统,在全市543个行政村、每村选择5名村干部或致富带头人等在第一时间向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一步畅通农村、山区的预警信息渠道。
(七)积极拓展专项监测业务。目前,宜君县气象站已开展闪电定位监测,耀州区气象站已开展酸雨监测,宜君县、耀州区和*气象站均开展土壤墒情监测。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拓展专项监测业务,不断完善雷电、大气成分、土壤墒情等专项监测网,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增强气象服务能力。
三、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处置工作
(一)认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市县气象部门要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重点对本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和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进行调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要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当地气象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
(二)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具体措施和处置程序,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三)加强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市县气象部门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四)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各区县政府进一步理顺人影管理体制。气象部门要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努力减少干旱损失,缓解用水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强人工防雹作业,最大程度地减轻雹灾损失。充分利用天气条件,对森林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事件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五)不断强化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各区县、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快建设和完善水库、城市排水设施、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及时疏通河道,抓紧对病险水库、堤防重要险段进行除险加固,保证工程设施有效发挥防灾抗灾作用。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做好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查、施工监理和验收工作,并加强定期检测,提高对雷电灾害的防御能力。
(六)科学有效地处置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各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灾害可能带来的的不利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损失。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险情排查,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积极开展气象灾害保险和再保险工作,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四、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
(一)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深入开展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对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积极应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努力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地区防灾减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不断增强我市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加快完善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相关的法规以及实施细则和制度,依法开展各类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技术标准研究,健全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三)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工防雹、增雨、防雷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大气象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投入机制,根据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和当地财力实际,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五、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责任制。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格局。
(二)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各区县政府要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依据气象法和“十一五”规划,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统筹规划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下一篇:气象监测方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