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桩基施工方案范本{推荐5篇}

时光如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291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2分钟。

桩基施工方案范本范文第1篇

关键词:缺陷桩 补桩 接桩 锚杆静压桩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030-04

1 工程概况

1.1 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推进,开发建设量的突飞猛进、保护性开发的要求越来越高,土地的紧缺性也越来越凸显,长三角地区滩涂、漫滩等不宜建设土地的也越来越成为开发建设的急切选择,但对软弱地基的有效处理还需要较高综合能力。

PHC桩,即the prestressed high-intensity concrete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是该区域桩基础的大众选择。优点是桩身强度高,承压力高,能抵抗较大的抗裂弯矩,质量稳定可靠,穿透力强,单桩承载力高,单位承载力造价省,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缺点是管壁薄,抵御水平荷载的能力较差,在较大的侧向土压力情况下,容易产生侧向位移或断裂,为挤土或半挤土桩,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土效应,施工设备等。

1.2 工程概况

(1)江佑铂庭项目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总部大道西侧,占地面积9.6万m2,总建筑面积26.9万m2,包括18栋18+1层高层住宅、1栋社区中心、1栋幼儿园和4.1万m2地下车库。

1#-18#楼地下1层地上17层,总建筑面积26.69万m2,短肢剪力墙结构,条形基础,PHC-500(100)A-C80桩基础,桩长35~40 m,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800 kN,总用桩量8.2万m,2300根。

(2)工程地质情况:场区为长江漫滩,开发前场地原为稻田、鱼塘,场地内鱼塘、沟渠纵横交错,排水不畅,湿地及沼泽地发育。地质报告如下:

①层素填土:灰褐色和黄褐色,松散,局部为杂填土。

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50~70 kpa。

③-1层粉土~粉砂:灰色,饱和,稍密~中密,摇振反应一般,承载力特征值60~80 kpa。

④-2层粉细砂:青灰色,饱和,稍实~中密,摇震反应迅速,中等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80~110 kpa。

⑤-1层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局部流塑,无摇震反应,高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90~120 kpa。

⑥-2层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局部软塑,无摇震反应,高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120~150 kpa。

⑦-1层粉细砂:青灰色,饱和,中密~密实,摇震反应迅速,中等压缩性,局部夹软塑粉质粘土,承载力特征值170~195 kpa。

⑧-2层粉细砂:青灰色,饱和,密实,摇震反应迅速,中等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200~240 kpa。

(3)PHC桩施工及支护情况采用常规静压法施工。场地狭小,支护采用水泥搅拌桩支护,施工有挤土效应,所以支护桩在静压桩施工完成后开始施工,避免挤土效应对支护桩造成破坏。桩施工完成,基坑支护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土方开挖。

1.3 工程桩情况

基坑开挖完成后对PHC桩进行小应变检测和桩位复测,发现每栋楼均存在部分桩为III类桩以及位移部分桩偏位在75~700 m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5.1.3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容许偏差(mm):有基础梁的桩,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桩基础桩位允许偏差(mm):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40000=140,大于140MM的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集中出现的缺陷桩主要在原自然地质为鱼塘部位,不能满足验收要求的缺陷桩数量偏多,需要对缺陷桩进行处理。

缺陷桩数量超过总桩数10%的有1#、2#、7#、8#楼,以2#楼为例,总桩数213根,小应变检测I\II桩103根,III类桩110根,桩位复测,偏位在75~140 mm的有18根(规范允许范围内),141~250 mm的有81根,大于250 mm的29根。缺陷桩主要集中在西半单元,东半单元III类桩与偏位桩总计11根。

其他楼座缺陷桩正常出现,以略多的9#楼为例,设计总桩数145根,其中小应变检测I\II桩141根,III类桩4根,桩位复测,偏位在75~140 mm的有15根(规范允许范围内),141~250 mm的有11根,大于250 mm的1根。

2 原因分析以及缺陷桩处理方案比选

2.1 条件分析

2.1.1 基坑开挖完成深度为4.8 m;主要桩顶标高-6.05 m刚好处在流塑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承载力低、流塑状、压缩性大;PHC管桩的下半部分处于地质较好,较为稳定;但上半部分,约20 m处于素填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层的软弱层,流塑状态,PHC桩在地层内状态可以形象的比喻为“筷子豆腐里”;静压桩机施工时的地面荷载要求为80 KN/M2,虽然地面承载力可以达到,但存在软弱下卧层即第二层淤泥质粘土,造成桩施工期间可能造成土层蠕动,从而造成PHC桩发生位移,是造成桩缺陷的主要原因。

2.2 主要处理形式

(1)PHC桩补桩,须进行地基处理以保护既有桩质量。

(2)钻孔灌注桩,施工设备简单轻便,易操作,施工速度慢。

(3)锚杆静压桩(pressed pile by anchor rod),利用原基础底板或桩基承台及上部结构传递来的重量作为压桩反力,通过预埋的锚杆、反力架、千斤顶等压桩设备,将桩段从压桩孔处压入地基土中,施工时无振动及噪音、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所需空间小,缺点是价格偏高,桩长度受限制。

2.3 主要备选处理方案分析

见表1。

2.4 分析结论及处理方案

由上表可以看出钻孔灌注桩基本不可行;接桩方案时间短、费用低,最经济适用,但适宜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锚杆静压桩工期基本没有影响,价格略高,施工技术、经济可行,因单桩承载力低、持力层达不到⑧-2层粉细砂层,采用数量受限制,且区域集中出现时也不宜采用;补桩方案,地基处理费用高,工期略长,实施难度大,但因与原设计一致,使用范围基本不受限制。

3 缺陷桩处理

1#、2#西单元、7#、8#,缺陷桩超过总桩数的10%,采用补桩方案;其余建筑缺陷桩在总桩数的10%以内,根据缺陷桩的情况,采用扩大基础结构加强、接桩、锚杆静压桩等方案处理。

3.1 偏位桩

根据现场桩位偏差测量符合情况,对偏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对基础梁进行调整。

(1)垂直于承台梁方向≤75 mm的不做处理;

(2)垂直于承台梁方向,大于76 mm,小于140 mm的按图一处理;

(3)垂直于承台梁方向,大于141 mm,小于250 mm的按图二处理;

(4)垂直于承台梁方向,大于251 mm的按费桩处理;根据原设计计算的柱底反力,由锚杆静压桩、补PHC桩补足柱基承载力。

3.2 III类桩

(1)缺陷位置小于等于1.5 m的III类桩做接桩处理;

(2)缺陷位置深度大于1.5 m的III类桩进行灌芯处理,灌芯后再次进行低应变检测,并按30%进行高应变检测,根据高应变检测结果,承载达到原设计承载的70%~97%,按低值70%进行计取;

(3)根据原设计计算的柱底反力,对折算后桩基承载力大于柱底反力的不再处理;

(4)根据原设计计算的柱底反力,对折算后桩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柱底反力的,根据差值不足部分由锚杆静压桩补足。

3.3 方案处理

1#楼、2#楼西单元、7#楼、8#楼,缺陷桩超过总桩数的15%,采用补桩方案,以2#楼为例,处理做法。地基处理方案采用500 mm厚碎石垫层+16槽钢@500方案,受力稳定,经济,可周转性强。

3.4 锚杆静压桩处理(以9#楼为例)

单桩承载力设计

(1)钢管桩?299×12单桩承载能力计算(以④-1 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22×(18.5-3.2)+(19.9-18.5)×40+30x7]×0.992/2=301kN 进入持层最小7 m。

压桩力:1.5×301=452 kN

(2)根据折算后桩基础承载力和柱底反力,设计锚杆静压桩,9#楼缺陷桩处理做法及锚杆桩做法示意。

4 缺陷桩处理实施与检测

(1)采用补桩方案的1#楼、2#楼西单元、7#楼、8#楼,还是PHC管桩,仅是施工工艺由静压桩改为锤击桩,检测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进行检测、验收。

(2)接桩处理部位,开外到缺陷位置后,再做一遍小应变检测,检测为I类桩后按设计做法处理。如检测下部仍存在缺陷,则按费桩处理。

(3)锚杆静压桩处理方案,承载力检测,锚杆静压桩施工完成后按照规范比例,利用既有锚杆进行静载试验,共进行3组静载试验,承载力满足要求。沉降观测,锚杆静压桩施工前,施工完成50%,施工完成后,分3个工况进行沉降观测,整个个建筑物沉降均匀,符合规范要求。防水处理,锚杆桩预留孔位置是地下水渗漏的主要点,封桩后采用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刷3遍厚度不小于2.5 mm。

(4)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根据检测报告最大沉降量-9.8 mm,平均沉降量-8.67 mm,最大沉降速率-0.01 mm/d,平均沉降速率-0.006mm/d,单体建筑差异沉降量小于1‰。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要求,符合竣工验收标准。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项目2010年3月开工,11年3月2#楼主体封顶,1#-6#楼于12年4月验收备案并交付使用;11年9月9#楼主体施工到6层,锚杆静压桩开始施工,12年3月主体结构验收完成,7#-18#楼于13年3月验收备案并交付使用;可见缺陷桩综合处理技术是成功的。

淤泥质粘土地质特别是流塑质地质,PHC管桩实施过程中极易引起缺陷,对大面积或集中出现的缺陷桩宜采用补桩方案,须有效处理地基和机械的安排;对缺陷比例较少的建筑工程III类桩、小位移桩宜充分利用扩大基础、筏板基础的优势尽量发挥缺陷桩的承载力,接桩、锚杆静压桩技术是解决管桩缺陷引起的桩承载力不足问题有效技术,锚杆静压桩施工与主体结构施工穿行,不影响工程总工期,压桩利用建筑物自身结构自重进行施工,不需进行场地处理,节约场地处理和直接材料成本,经济、节能、环保。

5.2 建议

对流塑质淤泥质粘土地质因存在高敏感度和流动性,静压桩施工极易造成PHC桩缺陷,宜在桩施工前进行地基处理,确保PHC桩的质量;

锚杆静压桩技术利用建筑自重压桩施工,在结构施工间隙可以完成,也可在狭小的空间进行压桩作业,材料可在车间完成对项目施工基本无影响,但因持力层很难达到原设计桩型的持力层,对建筑的沉降会有影响,缺陷桩数量超过一定的比例可能会造成桩基础前期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存在,需要针对工程实际进行分析后采用。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北京:GB50 007-200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7.

桩基施工方案范本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废弃桩拆除;方案;实施

1.工程概况

某地铁区间采用盾构隧道法施工,盾构隧道外形为圆形,外径6m,内径5.4m,由6块300mm厚的混凝土管片拼装而成。在施工期间发现,在隧道洞身范围内存在两根高速公路废弃的桥桩,经调查得知,废桩直径1,2m,桩长26m,桩身配置通长钢筋,钢筋笼主筋为20根直径28mm的螺纹钢,箍筋为ψ10圆钢,加强筋沿桩长方向为ψ28@2000,混凝土采用C25水下灌注混凝土。为保证盾构施工正常进行,必须对废弃桩采取处理或拆除措施。

1.1 水文地质情况:该段土层如下图,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12~13m,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黄土状土、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砂、粗砂,桩底处于中砂层,地铁隧道在地面以下11.5~18m范围内。

1.2拆除既有桩存在的困难:从现场的周围环境、工程现状、地质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拆除既有桩存在如下问题:

(1)桩体埋深大,土质差、地下水位高。废弃桩长为26m,所处地区土层为杂填土、粉细砂、中砂、粗砂,直接开挖困难很大。

(2)桩自重大。由于桩直径为1.2m,桩长为26m,桩体的自重达7,35×104kg。

(3)拨桩的阻力大、不确定因素多。由于桩的直径大、长度长,因此桩周围土的侧阻大,计算值为4.35×105kg。如果再考虑桩的扩径而造成的阻力,直接拨桩所需的拨力非常大,根据调查,在某地区曾经拔除一根直径0.6m、桩长27m的钢筋混凝土桩,上拨力为1.20×105kg。

(4)桩体内纵向钢筋不足以承受直接拨桩的力。根据目前须拆除桩的钢筋配置情况,桩体所能承受的拨力为3.70×105kg,如果只是采取简单拔除的方案是不可行的。

2.处理方案

2.1 方案一:拔除方案。由于桩侧摩阻与桩身自重非常大,因此使用目前常规的拔桩方法(直接拔)是无法将废桩拔出地表的。因此,应想办法消除桩周摩阻力,根据这一原则,可以采用套管钻进法来解决问题,即在现有桩的的位置,用一个大于现有桩径的套管将桩周的土除去,用泥浆充满,使钻孔深度大于桩的长度,因此可以完全解除桩的侧阻,另外再借助地下水的浮力,辅以绳索将桩拨出,之后将桩孔用低标号水泥砂浆回填。

2.2 方案二:挖、拔方案。由于拆除桩的长度大,直径也大,因此,采用传统的套管钻进解除摩阻力的方法,在钻进过程中存在机械扭矩过大、套管断裂、卡壳等风险,因此可以采用挖、拔结合的方案:首先放坡开挖上部lore深度范围的土体,凿除此段桩体,其次采用方案一所使用的套管钻进,借以消除桩周的侧阻,然后将剩余16m的废桩拔出地表。

采用此方案可减小桩身自重(原桩身自重7,35×104kg,开挖截桩后剩余桩体自重为5,00×104kg),同时缩短了套管钻进的深度,降低施工风险。

2.3 方案三:工字钢方案。本方案的目的是消除桩体周围的摩阻力,同时解决由于既有桩体不规则扩大造成的卡钻问题,其操作步骤是:沿桩体的一定的距离(0.2m)密打工字钢一排,使工字钢形成一定的围合作用,再用高压水冲去桩与工字钢之间的土体,从而消除桩四周的摩阻力,另外再借助地下水的浮力,辅以绳索将桩拨出,之后将桩孔用低标号水泥砂浆回填。

2.4 方案四:冲桩方案。本方案是利用钻头的下落能量对既有桩体的混凝土进行冲击破坏,再将混凝土碎块与钢筋一起抓出,将废桩冲压至隧道底板以下1m处。根据有关介绍,采用本方法,曾成功地清除60m长的桩体。

2.5 方案五:挖、冲方案。挖、冲结合方案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放坡开挖上部lOre深度范围的土体,凿除开挖面以上的废桩,其次采用方案四――冲击桩体的方法,将剩余的废桩冲压至隧道底板以下1m处。

2.6 方案六:凿挖方案。本方案利用废弃桩直径较大的特点,用冲击钻在桩的中心冲挖出一个直径700mm的孔至隧道下1.5m左右,利用剩余的桩体作为护壁,用大功率的水泵抽出孔内的水,操作工人下至洞底,人工切断桩体钢筋,将上部桩体拨出。

2.7 方案七:爆破方案。本方案包括两步:第一步采用控制爆破的方法,破碎混凝土及抽取主钢筋、第二步是冲抓去除混凝土及箍筋。首先,利用钻孔机械在灌注桩中心钻凿一个直径90ram、深25m的钻孔,然后沿孔深分5段装填药包,实施从孔底至桩顶,分段毫秒延时控制爆破,使灌注桩混凝土充分破碎,并与钢筋笼分离,最后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主筋拔出,如果一次整体拔出有困难,可以将主筋逐一拔出。当爆破后有少量主筋未拔除时,则采用冲抓方案与箍筋一起抓出,保证钢筋可以全部清除。

2.8 方案八:解除方案。本方案的宗旨是解除桩体四周的摩阻力拨出弃桩,利用长螺旋钻在废弃桩的外侧打孔,长度略大于桩长,并注入泥浆用以保持钻孔的完整性,四周的钻孔交圈后,可以认为桩四周的侧阻也基本消除,此时再借助地下水的浮力,辅以绳索将桩拨出,之后将桩孔用低标号水泥砂浆回填。

2.9 各方案优缺点比较:以上各方案有不同的优缺点,比较如表1:

从以上方案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五在安全、经济、快速等方面稍有优势:开挖一定的深度后可以有效地减少冲击桩体的长度,避免清除不净的机会,可靠性较大,因此,选择方案五。

3.实施方案要点

挖、冲结合的处理方案共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放坡开挖地下水位1m以上的土体,深度大约为10米,凿除开挖面以上的桩体;其次采用冲击桩体的方式,将剩余的桩体冲压至隧道底板以下1m处,回填低标号砂浆;最后,回填基坑。

3.1 工艺流程图:

3.2 基坑开挖:基坑深度为沿地面至地下水位以上1m的范围,工作面按照18m×18m大小考虑,开挖后基坑采用土钉放坡支护的措施。开挖与支护见图2。

3.2.1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1)放坡段边坡护坡采用钢筋挂网喷100mm厚C20混凝土,挂网钢筋选用双向钢筋网ψ8@250×250,插筋网选用ψ12@1500X1500(顶、底层土钉为2ψ12,其余各层均为1ml2),插筋锚入土层长度4.0m,要求边开挖边护坡,一次开挖深度不大于1m。

(2)在坡面喷射混凝土支护前,应清除坡面虚土。喷射混凝土应分段分层进行,同一分段内应自下而上喷射,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喷射混凝土终凝两

小时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小时,上层喷射混凝土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体。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ra,钢筋网应与坡面插筋连接牢固,雨天施工时还应对边坡土体进行覆盖保护。防止地表水向基坑倒流的情况发生。

(3)基坑的坡面必须设置ψ55泄水管(梅花型水平布置,纵横间距均为2.5m),并应经常检查泄水孔是否堵塞,以保持泄水孔的畅通。基坑底设置排水沟,排水沟起点断面为400mm×600mm。排水沟采用C20素混凝土,水泥砂浆抹面,排水沟坡度坡向基坑最低点。

(4)基坑边坡顶部6m宽范围内严禁堆放材料及土方等杂物。

3.3 冲桩施工

3.3.1 埋置钢护筒:为防塌孔,在拆除桩的上部加设钢护筒,并在顶部焊接加强筋和吊耳,护筒埋人地面以下不小于1m,钢护简直径应比桩径大10~20cm;实际采用1.8m;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护筒是否发生偏移和下沉,并及时修正护筒位置。

3.3.2 冲桩:钻机就位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

冲锤不应小于桩体直径,采用直径1.3米的冲锤。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冲锤的磨损情况,每进尺1m后应提取钻头,用尺量钻头大小并做好详细记录,若小于桩体直径,应尽快补焊以达到要求。

在冲进过程中,严格控制钻杆垂直度。在冲击至隧道下方1m位置时,经现场测量人员复核达到设计底标高后,将大磁石放至桩孔底部将桩孔内碎钢筋全部吸附上来。

在冲进过程中,桩孑L内应采用泥浆护壁,泥浆采用优质粘土在泥浆池内制备,粘土以及泥浆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3.3.3 清孔:冲击深度及孔内钢筋、碎碴检验、清除后,采用换浆法清孔,清孔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孔内原有水头高度,以防塌孔。

3.3.4 回填砂浆:在检查后的桩孔内回填低标号水泥砂浆,灌注砂浆采用导管法。导管接头为卡口式,直径300mm,壁厚10mm,分节长度1m~2m,最下一节长5m。导管在使用前须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灌注前应将灌注机具准备好。导管在吊入孔内时,其位置应居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碰撞孔壁。灌注M0.5砂浆之前,使孔底沉淀厚度符合规定。

灌注首批砂浆时,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控制在25cm~40cm,且使管埋入砂浆的深度不小于1m。灌注开始后,应连续地进行,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绳探测孔内砂浆面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m~4m为宜,特殊情况下不得小于1m或大于6m。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填写灌注记录。全部砂浆灌注完成后,拔除钢护筒,清理场地。

3.4 回填:施工完毕后,对现场机械设备、电缆、水管等进行撤除,对泥浆进行外运,同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土质,分层碾压回填。

4.结束语

拆除桩体是打桩的逆过程,但是其难度比打桩要大得多,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的高低、桩的直径、桩的长度、桩的配筋等无一不对拆除方法产生影响,另外,还要结合工期、施工单位的经验、机械的配备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施仲衡.张 弥.王新杰等,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jTG D60-2007[s]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2007

[3]JGJ4-80[s]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柱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1980

桩基施工方案范本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施工工艺

Abstract :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major quality accidents are mostly related to th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y of which are due to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hey directly threaten the main structure normal use and safet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n how to the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桩基工程是隐蔽工程,影响因素很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工程留下隐患。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整个建筑物工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桩基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建筑物事故的发生,很多与桩基工程问题有关,由此可见,桩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危。此外,桩基工程的造价通常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更是如此,其节省建设资金的潜力很大,因此,桩基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1.桩基问题处理的一般原则当桩基发生质量问题后,若处理不及时,结果给工程留下隐患。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处理方法如下:1.1处理前应具备的条件事故性质和范围清楚;目的要明确,应有预定处理方案。1.2事故处理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1.3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桩成孔后,应检查桩孔嵌入持力层深度、岩石强度、沉渣厚度、桩孔垂直度等数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设计要求,就应及时分析解决,方能灌注砼、移动钻机,防止类似问题产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基桩开挖前必须全面检查成桩记录和桩的测试资料,发现质量上问题,必须经研究后方能挖土,防止基桩开挖后再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提高桩基础施工工艺的对策

2.1确保桩基施工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桩基施工图是桩基施工指南,桩基施工图正确可行是在施工中确保桩基础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设计人员缺乏施工经验等原因,导致桩基施工图在施工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施工前,应认真审核施图,确保施五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审核承台边缘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由于种种原因,建筑桩基沉桩施工会造成一定的桩位偏差。承台边缘尺寸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桩位允许偏差的需要,如盖有基础梁的桩,基础梁边缘距桩边应不小于100mm。比如,中排方桩断面为300mmx300mm,其承台梁宽不应小于500mm,即桩两边各有100mm余地(独立基础或群桩的边桩则同样处理)。否则桩位偏差仍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而桩身已超出承台梁边缘,这种受力状况显然不合理。二是审核桩顶标高是否准确。在施卜及监理实践中,经常遇到施工图中桩顶标高定得偏低的情况,这几乎成为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给施工造成一定麻烦。确定沉桩的桩顶标高,应考虑桩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锤击桩为70mm,静压桩为50mm),锚筋焊接长度(双面焊Sd)、再加上设计要求桩顶嵌人承台的长度(一般为50mm)。因此,一般钢筋混凝土方桩沉桩的桩顶标高,应高出混凝土垫层面200~250mm。三是注意控制桩顶标高,桩顶标高应坚持“宜高勿低”原则。2.2统一桩基施工质验收标准相关规范和标准是施卜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更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前提。建筑桩基施工质量验收的国家标准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建筑地基基础下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在新老规范交替的过程中,由于原有图集或技术规范尚未修订,导致在执行过程中造成一些混乱。比如,现在普遍套用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国家标准图集是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编制的,其中桩基为4~16根桩基中的桩,其桩位允许偏差为桩径或边长的1/3。这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要保证桩基础质量,必须实行统一的验收规范和标准,并遵循“行业或地方标准应按国家标准修订”的原则,按照新的国家规范标准执行。2.3增强破桩操作的规范性桩基开挖后,破桩头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施工前须制订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桩顶与承台连接良好。选派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此项施工。破桩顺序为先背去桩顶混凝土保护层,凿出四角主筋(长度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剔除背出的钢筋网片及松散混凝土块;嵌入承台的桩顶应较完整,嵌人长度应符合要求。笔者认为,破桩中有两种方法应谨慎应用,一种是“全破桩”。施工监理中常遇到沉桩中桩顶标高控制较好,但在破桩时因未进行技术交底或疏于管理,操作人员误将露出混凝土垫层面的桩头全部破除,有的甚至用大锤夯击,造成桩项嵌人承台长度不足,甚至桩顶与垫层面相平。此种“全破桩”方式属野蛮施下,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应当杜绝。另一种是“四角凿开”法。此种方法极易造成桩顶混凝土破碎(特别是小断面锤击桩)及锚筋焊接长度不足。建议规定“四角凿开”法仅适用于静压桩,断面应不小于300mmx300mm,桩顶标高应高出混凝土垫层面150mm以上,并应确保嵌人承台部分桩顶完整性。2.4认真做好不合格桩基的处理工作不合格的桩基主要有桩位超偏和桩顶标高超偏两种情况.对桩位超偏的处理,在桩基开挖时,应加强现场巡视检查和实测实量几作,发现桩位偏差超出允许范围要及时签发监理几程师通知单,督促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一般为局部加大承台截面。处理过程中,应做好旁站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按规定留下影像资料。对桩顶标高超偏的处理,首先要确定桩顶标高的标准,凡超过1.5倍允许偏差值的桩基即为不合格,其处理方案亦应通过设计人员确认。正偏差可通过增加破桩高度解决,对桩的承载力影响甚小负偏差一般将桩顶四周混凝土垫层局部加深,形成,“升箩底”以满足桩顶嵌人承台长度。在浇筑承台混凝土时,须清除积水,确保承台与桩顶连接良好。

桩基施工方案范本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结构;施工质量

桩基结构施工难度比较大,经常会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影响结构强度与安全性。为降低各类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需要结合实际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原因来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提高各环节施工的规范性、科学性与专业性,避免违规操作产生的质量问题。通过对桩基结构施工过程的管理,确保桩基结构施工效果,为整个建筑工程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建筑工程桩基结构特点分析

第一,建筑工程桩基结构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施工,如常见的竖向单桩与群桩,其结构刚度均比较大,施工后要求其可以承载自重与相邻荷载作用,可以满足不均匀沉降以及倾斜度相关需求。同时,无论桩基结构承于何种持力层,在选择竖向单桩与群桩施工方式时,均能够承担高层建筑的所有竖向荷载。第二,桩基结构需要利用液化土层来支承平稳的坚实土层或者镶嵌在基岩中,在发生地震灾害时,作用力使浅部土层出现震陷或者液化等情况是,桩基结构既可以发挥其出于深部土层结构的强大抗压与抗拔承载力,确保建筑结构不会倒塌,降低地震作用力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1]。第三,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抗倾覆稳定性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单桩单侧刚度、群桩基础一侧刚度以及整个建筑结构自身稳定性来实现,共同来抵抗自然因素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如暴风雨、地震带来的力矩荷载与水平荷载,提高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

二、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1.桩基位置精度低

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桩基安装位置偏差较大问题,造成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准备阶段测量放线错误,未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放线。或者是在沉桩施工阶段,桩身结构控制不当出现倾斜问题。另外,预制桩质量如何也会影响到其施工位置的精确性,很多情况下,预制桩质量不合格,桩顶面存在倾斜问题,或者是桩尖变形、位置不正,施工后均会造成桩基倾斜[2]。为保证桩基施工效果,需要在施工前对桩身、桩帽、桩锤中心线进行复测,如果其出现偏差,会导致锤击偏离重心。施工工艺管理不当是影响桩基施工位置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如安装角度不准确、桩距过小、打桩顺序错误等。

2.桩基顶部缺陷

桩基结构质量问题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管理的内容,其中桩基顶部为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的部位,如果桩基施工为水下环境,则泥浆很容易的对桩基安装效果造成影响,当泥沉淀厚度过大时,混凝土浇筑量会相应减小[3]。同时,如果夹泥量超过技术要求后,混凝土质量会与桩顶强度实际需求差异过大,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另外,在护筒埋设安装以及拔除阶段,如果操作工艺不规范,会对桩基顶部混凝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桩基结构断裂

断桩是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很多,如常见的桩柱倾斜过大、桩运输、预制桩质量,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存有障碍物对沉桩效果造成影响,导致桩结构变形,再加上桩锤锤击次数过多,最终造成结构断裂。另外,还存在桩接头断裂问题,施工时一般会采用分段预制、分段沉入的处理方法,各段桩结构之间利用钢制焊接连接件连接,提高桩接头处理效果。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桩接头断裂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桩结构倾斜度过大,或者是结构中心线偏离过大,以及施工技术处理不当等,必须要加强对此方面内容的研究与重视。

三、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优化措施分析

1.编制科学施工方案

桩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因素对施工结果造成影响,为提高施工效果,必须要从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出发,对以往施工经验进行总结,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提高各施工环节实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降低不规范行为的产生,以免因为违规操作导致桩基结构倾斜或者断裂,而影响结构最终施工效果。在编制施工方案前,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应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全面研究,针对不同地质地形环境来确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在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需要组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对方案进行审查,确定存在的不合理内容,经过商议对其进行优化,在整体上提高工程施工的有效性。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以提高各项施工行为规范性与专业性为目的,必须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所有行为均按照方案来进行,并做好工序控制,避免因为私自更换工序对施工结果造成影响。应建立完善现场管理体系,确定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组件现场监督小组,按照专业施工质量监督标准,对所有施工活动进行实时监督,并以质量体系文件为依据对施工行为进行管理,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做好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要注意尽量避免变更行为的发生,对于需要变更的部分,需要提交申请,在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施工,并且要做好相关签证资料的收集整理,为后期工程质量验收提供资料支持。

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在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想要在根本上提高桩基施工水平,重点还应做好对各项施工技术的管理,确保技术落实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补沉法。主要应用于预制桩桩基施工,对于未达到技术要求的预制桩施工,如深入程度不够,或者是在土层挤压作用下预制桩抬升等,即可以利用补沉法处理。第二,纠偏法。对于出现倾斜但是未断裂的桩基结构,或者是受基坑开挖影响倾斜的桩基结构,可以对其进行局部开挖后利用千斤顶纠偏进行复位处理。第三,补送结合法。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方法处理,逐根沉入时,桩基连接部位可能会出现脱开问题,即可以选择用补送结合法处理[4]。即对存在问题的桩基进行复打处理使其下沉,然后将松开的接头拧紧,使其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另外还需要对桩基结构进行补全,对结构竖向承载力进行补充,以及补充整个桩基结构可承受地震荷载。

结束语

建筑工程桩基结构在施工时经常会遇到质量问题,为提高其施工效果,应结合施工具有的特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各类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基于此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提高所有环节施工的规范性,减少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在整体上提高工程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甘幼琛.当前桩基工程质量合格控制存在的问题与随机控制新模式的探讨[J].土木工程学报,2004,01:84-91.

[2] 郭盈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系统[D].重庆大学,2006.

[3] 张燕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 孙士毅,汤健民.建筑桩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J].建筑技术,2006,03:229-230.

桩基施工方案范本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方案优化 降低造价 提高施工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苏尼特碱业一期1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煤气化装置试桩工程概况

设计院提供的试桩方案如下:

1、设计地质要求:

本设计试桩桩端持力层为第 5 层中风化砂岩层,桩端进入第 4 层中风化砂质泥岩层和第 5 层中风化砂岩层总长不少于20m。单桩的预估极限荷载值为13000KN。

2、设计工艺要求:

本工程钻孔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法,泥浆的制备和处理以及其它未尽事宜均必须严格遵照国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做法和其它有关的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执行。

3、甲方工期要求:

2012年9月25日前提交检测实验报告

4、试桩设计:桩长30米,桩径1米

二、工程特点

1、工期要求非常紧,要求2012年9月25日前提交实验报告,施工期、混凝土凝固期28天、试验阶段总共不足45天。

2、中风化砂岩承载力特征值Fak450 (kPa)成孔难度大。

3、质量要求高,单桩的预估极限荷载值为13000KN。

三、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1、工艺问题

泥浆护壁正反循环成孔,因地质原因需入岩20米,中风化砂质泥岩承载力

特征值Fak370 (kPa),中风化砂岩承载力特征值Fak450 (kPa),此地质情况正反循环钻机很难成孔,每根桩成孔时间至少需4-5天,6根试桩施工约需26天,且不能保证一定能钻进到设计孔深,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很难处理,且污染环境。此工艺效率低就相应的增加了施工成本。

2、破坏性实验的问题

此设计方案只能采用堆载方式提供反力,单桩的预估极限荷载值为13000KN。因必须做破坏性试验,堆载配重至少需1800吨,来往运费至少需100万,加试验费50万,破坏实验费则需150万;实验工期则需15天,针对此设计方案很难按照甲方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3、工程造价

如按照此方案施工,经项目部多家询价比较,本试桩工程最低总造价190万,已超出了甲方投资计划。

四、优化设计方案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解决了工期及工程造价的问题。

1、工艺优化

依据本工程地质情况中风化砂岩承载力特征值Fak450 (kPa)采用旋挖钻机干成孔,每根桩4小时即可成孔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且不产生泥浆,挖出的干土可进行基坑回填,解决了施工工期及环境污染问题;因无泥浆护壁、桩底沉渣有效提高了桩的承载力。

2、实验方案优化

采用锚桩代替配重,经计算8根锚桩锚桩设计如下:

(1)锚桩直径1000mm。

(2)锚桩桩长28m。

(3)锚桩桩顶标高比试桩高50cm,主筋出露桩顶1.0m。

(4)配筋为22根¢25钢筋,3级钢,笼长29米。

(5)其余配筋和试桩相同,锚桩不需要加固桩头。

配筋示意图及桩位图如下:

锚桩配筋图

涂黑部分即为锚桩,锚桩的设计解决了长途运输配重的问题,降低了造价。

五、优化方案后的施工效果

1、经项目部招标比价最终试桩锚桩施工费、试验费102.8万,比原设计方案节约造价87.2万。

2、旋挖钻机施工14根桩4天即施工完成,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工期、

3、实验成果

(1)根据3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本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5930kN,承载力特征值为7965kN,高于设计要求。

(2)根据3根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本工程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262kN,本工程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为13.9MN/m4,高于设计要求。

(3)总桩数14根,检测总桩数14根,均为I类桩

(4)实验工期7天,比原方案实验工期缩短一倍。

4、试桩实验报告于2012年9月22日提交设计院,比甲方要求提前3天,为后续工程设计赢得了时间。

综上所述优秀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的为甲方及施工单位降低工程造价及施工成本,缩短工期。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