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支教实践方案{精选5篇}

琴韵悠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10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7分钟。

支教实践方案范文第1篇

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通过反思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及其实践,并实现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 。现有的教师实践反思途径主要有:写博客日记、参加课堂观摩、观看录像带等。上述途径不能很好地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不便教师实现实践反思。博客日记方式由于缺乏实践现场的原始材料,反思质量很大程度受个人喜好、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课堂观摩在评课环节没有现场的原始素材,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客观公正,而且观摩课的评价结果不方便记录和共享;观看录像带的方式由于受浏览方式的限制,只能按时间顺序浏览,耗时耗力。随着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的发展,在录像带(视频)中及时做笔记、写注释的方式呼之欲出。

1视频案例支持系统技术条件

视频案例支持系统(video case support system,简称vcss)的正常运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有稳定的网络;视频封装格式显示清晰且占用空间少,视频点播与注释独立运行;视频注释与检索相互配合。现有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完全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1.1网络技术发展和网络环境优化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至3.50亿。视频网站丰富内容,不断优化的网络环境推动了用户快速增长。流媒体视频和近年来网络提速,使得网络用户可以流畅地浏览标清及以上的视频,视频缓冲的时间很短,用户体验度明显提高。

1.2以flash为代表的流媒体视频的普及

目前,主流的视频分享网站如pps、土豆优酷、搜狐、酷6等都以flv 作为文件的最终封装格式, flash播放插件容易获得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flv 文件具有速度快、容量小、视频清晰、压缩效率高的特点。以flv格式封装的视频便于存储和点播。

1.3视频注释技术不断成熟

视频注释技术(video annotation technology,简称vat)可以让用户在视频中添加字幕、音乐类,让视频具有交互。视频注释技术(vat)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将发音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用视频注释技术(vat)对语言的发音、断句等进行系统统计和分析,从而发现语言规律和特征。土豆优酷、搜狐、酷6 、youtube等国内外视频网站大多采用这种技术来注释视频内容、标注视频信息、实现用户和内容的交互,视频注释技术逐渐走入公众视野。

1.4视频注释检索技术逐渐完善

视频注释技术(vat)使视频内容与注释内容独立存放,但注释与视频学习内容之间又通过注释元数据进行关联,注释元数据包括注释产生处(即注释产生时所对应的原有视频学习内容的帧数和当前播放时间)、注释结束处和注释类别等。通过文字检索技术,检索视频注释内容中的关键字,可以实现对视频内容的检索。采用xml技术,视频数据库和注释数据库分开存放,不会对原有视频内容进行更改。

2应用场景及作用

视频案例支持系统(vcss)是一个支持线上和线下视频案例采集,并通过网络平台为视频用户提供视频案例点播、视频案例注释、注释检索和多维度互动交流等服务的平台。

视频案例支持系统(vcss)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充分实现实践反思的平台,能让教师自发、自主、自觉地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反思能力。通过对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分析,学习者在视频案例支持系统中需要承担以下角色:①实践反思的获得者;②视频案例的贡献者;③典型视频片段的注释者。视频案例支持系统(vcss)能为学习者实现上述3种角色提供有效的支持,使教师持续进行实践反思和专业发展。

笔者在系统分析视频案例支持系统(vcss)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支持系统运行流程图(见图 1)。

(1)教师采用视频案例线上和线下采集技术,可以采集教学设计、课堂内容、专家意见、学生反馈等课堂信息,并上传到视频案例数据库中。

(2)教师利用视频注释技术(vat),在任意视频片段的开始处和结束处分别点击“注释开始”、“注释完成”按钮,在文本框输入注释内容(自己的感言),就可以注释视频片段。

(3)在填写注释的过程中,不仅教师本人顺利实

了实践反思,而且其他网络学习者也可以查看和检索注释内容,点击已经注释的视频片段。

通过本平台,所有参与教师都可以上传视频案例,注释典型视频片段中承担对应的角色,避免以往过分依赖外力的被动局面。

图1促进教师实践反思的视频案例支持系统流程

3系统构建

视频案例资源是视频案例支持系统(vcss)的核心资源,视频案例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优秀的视频案例应能充分体现教师、学生、板书、计算机屏幕等教学信息并真实生动还原整个教学过程,让学习者能够直观地观察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教学事件。本研究中,鉴于视频案例的优势,所有的视频案例内容都以视频的形式表达出来。

3.1系统设计思想

本研究的设计思想主要归纳为:互动交流方式多样化;注释视频案例网络化;视频注释检索快捷化;注释内容与视频片段一 一对应;视频案例内容显示全面立体化;视频和注释信息显示同步化;视频案例采集简单明了化。

3.2系统基本模块

视频案例支持系统为教师实现实践反思提供支持,为视频案例的采集、点播、注释、检索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有效的支持,促进教师实践反思活动的良性循环。

本系统共包括6个模块、14个子模块。6个大模块分别为:视频案例管理、采集、注释、检索、互动交流和用户管理,其中关键模块有:视频案例采集模块、视频案例点播注释模块、我的注释模块、注释检索模块、互动交流模块,详细框架如图2所示。

图2系统详细框架

3.3关键模块实现

在笔者已经发表的《基于校园网的便携式视频直播系统的实现》论文中,对视频采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文章基于校园网的便携式视频直播系统,对多信号源输入、简便导播与编码、单流录制、视频广播与接收、用户交互等功能需求进行设计与开发,经过1年的使用实践,完全能够满足视频采集的要求。互动交流模块集成了现有的实时互动(如:webqq)和异步交流(如论坛、email)方式,由于篇幅限制,不再赘述。

(1)点播注释模块的实现。以往的视频案例支持系统(vcss)无法支持特定的视频片段浏览,只支持对整段视频进行评论,无法对视频片段进行注释,浏览时间长,评论和注释的针对性差,无法及时与学习者分享视频点播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注释就是与特定视频段相关的语义属性集,不同的视频段注释不同。学习者利用视频案例注释技术,可对视频片段展开针对性的评论,形成注释等反思成果。其他学习者也可以点击视频注释,系统能自动链接并打开与之相关的案例片段,浏览整段视频不再费时费力。点播注释模块界面如图3所示。

(2)注释检索模块。通过注释检索模块,学习者能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视频案例资源和注释内容。在检索框输入关键词时,检索结果是所有相关联的注释记录,点击某条注释记录,能在点播注释页面上播放该视频片段,并自动在结束注释时间点结束视频片段播放。这种检索更适合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当学习者对视频案例中的教学环节、教学技能、师生互动工程、课堂评价等感兴趣时,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性知识学习。注释检索结果显示以下信息:时间、注释内容、注释者、课程内容、授课者等信息。

图3点播注释模块界面

4系统特点

在“长沙师范学校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网(:8081 )”上半年的运行时间表明,视频案例支持系统(vcss)功能稳定,注释检索应用越来越人性化,适合教师实践反思,教师反映效果比较理想。总体说来,具有如下特点:

4.1普通用户参与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视频网站(如迅雷、优酷、乐视、搜狐等)也实现了部分视频注释功能,可以对视频内容的关键时间点进行注释,并在视频浏览者点击该关键点时显示画面和注释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满足电影、电视剧等娱乐需求,但注释都是由网站专业人员或者由少数vip会员完成,普通用户无法参与进来。本系统充分考虑教师实践反思的需求,可以实现注释检索的功能。

4.2注释检索结合

根据促进教师实践反思的需要,将视频注释和检索功能结合起来。本研究可以让所有用户都能进行视频注释,随时实现与视频内容的交互,对传统视频浏览方式进行革新,缩短用户查找视频内容的时间,还可以对视频注释进行检索,让学习者快速对某一主题进行专题式学

习,更好地促进教师实践反思。

4.3注释视频片段

本研究充分考虑到视频是时间流而非时间点的特点,将注释内容与相应的视频片段建立关联,注释元数据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注释内容等相关信息,让用户点击注释内容后,自动从开始时间播放视频片段,并在结束时间自动停止播放。从而增强了注释内容的针对性,留给用户更直接的感官印象和更多的实践反思时间。

4.4个性化主题学习

视频案例支持系统(vcss)提供给教师按需点播的学习机会,教师可随时随地自定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学习内容和注释内容以非线性结构呈现,教师可以随时跳转到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和注释内容中。"我的注释"模块的设置为个性化主题学习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薛志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策略[d].兰州:兰州大学,2006.

[2]阳永清.课堂在线直录视频库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导刊,2012(11).

[3]鲍建生,顾泠沅.聚焦课堂一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2(7).

支教实践方案范文第2篇

一、市场营销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市场营销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整个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核心的环节。加强和完善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市场开拓精神、创新精神,是把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未来职场能力的关键因素。

但从现在我国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理论教学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很多学校和老师都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如何改善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如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都还有很多不足,加强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陈旧

现在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主要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很多学校在理论课程里加入了一定的实践环节,但核心仍然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成了理论教学的陪衬。虽然很多院校都多次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但核心仍然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步伐缓慢,成果不理想。另外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缺乏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安排很随意,内容比较陈旧,于是实践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造成了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要的脱节。

2.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方法手段相对滞后

在现在的市场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仍然是以老师为中心,教学方法更多的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缺乏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于理论教学,传统教学方法还比较适于,但对于实践教学,必须要导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对老师的师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3.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实践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很多高校教师,是毕业以后直接走上讲台,本身可能缺乏市场实践经验。在理论教学阶段,这样的教师可能还能胜任,但在实践教学阶段,只有有实际的实践经验,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引导实践教学,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起到良好的实践教学的效果。

4.校外实训基地运作效果不理想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很多院校都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而且级别也越来越高,但从实际的运行效果来看,大多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效果有限,因为涉及的企业的商业秘密,而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停留时间又比较短,校外实习实训也缺乏一个系统的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多数校外实训基地的运作不够理想。

三、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想改变现在的实践教学现状,必须先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改变过去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方式,建立一个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只有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才能比较彻底的建立实践教学中心体系,这样的体系建立起来后,市场营销的人才培养将以实践教学为核心,让理论教学融合到实践教学总,让学生更能与现实市场结合,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培养一支优秀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市场营销的教学,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要鼓励教师自己先去市场实践,给教师离岗实践的机会,让教师轮换的企业去参与企业实践,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在企业兼职、创业,鼓励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只有教师有了实践经验,教师才能在实践教学中成为榜样和导师,才能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3.创新式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可尝试由学校出资组建校园教学超市,以服务教学,突出学生实践锻炼主,兼顾经济效益,独立运作,自负盈亏。教学超市的定位是学校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它既是专业教师获得特定职业经验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基地,又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态度的综合教学场所。可以成立以专业老师为主体的董事会,推选董事长一人,并对股东会负责,主要负责制定超市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等事宜;并聘任学生为超市经理,负责超市的日常经营管理,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具体实施超市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聘用其他财务、收银和营销等人员。学生作为教学超市日常管理的主体,负责教学超市的卖场布局、商品陈列、商品采购、价格管理、促销管理等经营管理工作,把教学超市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超市,充分发挥其教学实训、实践实验田的作用。

4.建立有效运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依托当地的企业、公司,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保证有足够的实习场地供学生开展教学实习活动。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织学生进入企业考察与实践,让学生尽早接触市场、了解市场运作现状,实习基地将凸显职业岗位需要,构建真实的职业环境,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练就实践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促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能尽快成长为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专门人才。

支教实践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学原理;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73-02

作为人文经管类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案例教学最早被用于医学和法学学科的教学实践,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20世纪初,哈佛大学首先将案例教学方法用于管理学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将所研究的问题置于特定的环境中,采集相关信息、数据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说明问题的原因和过程,得出具有启示意义的结论,甚至是理论的创新。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通常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挑选适当的案例,组织课堂和课后研究与讨论,并对学生针对案例做出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与讲解,根据学生做出的解决方案质量给出平时成绩作为激励等。虽然案例教学已经在本科管理学教学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实施案例教学往往面临一些问题与障碍。本文针对《管理学原理》教学实践中实施案例教学遇到的问题与障碍进行分析,并对《管理学原理》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一、实施案例教学的问题与障碍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仍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1.管理学案例教材匮乏。尽管目前各大院校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均加大了案例教学的比例,但目前适合中国本科学生的管理学案例教材寥寥无几。在此背景下,《管理学原理》授课教师为了实施案例教学往往需要自行挑选或者设计案例。由于教师本人精力和水平的局限,其挑选和设计的案例往往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以理解,甚至不适用于本科教学。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的质量与案例教学的质量显著相关,管理学案例教材的匮乏直接影响了《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

2.教学投入和教学设施不足。与简单的课堂讨论不同,《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案例教学更加复杂与多样,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在某些案例研究与解决方案设计过程中,可能需要部分软件、硬件的支持。但在传统的《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中,往往只需要教师对基本原理进行讲解与演绎,学生不用动手实践,使得许多教学管理者认为《管理学原理》教学与理工科科目不同,没有必要安排实践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软件和硬件的支持,教师只能安排学生在课堂讨论或课后自行分析并制作方案。学生课后学习极大地依赖自己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这种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3.教师对案例的把握不足。高校教师往往是研究生毕业就进入高校执教,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严重不平衡,而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对其主持分析的案例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和透彻的理解能力。由于理论与实践操作之间往往存在鸿沟,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高校教师难以充分把握、透彻理解所教的案例,其提出的解决方案天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操作性不强。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者和控制者,由于教师对案例掌握上的不足,可能最终导致所教授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与现实脱节,最终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

4.学生对案例教学不适应。作为一门管理类基础课程,根据本科培养计划,《管理学原理》课程往往安排在大一开设。由于大一的学生刚刚由高中升入大学,仍保持着高中时“重做题、轻实践”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缺乏主动实践、参与课堂讨论与分析的动力。学生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学生较低的配合度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而影响《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与障碍,对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进行讨论。

1.编制高质量的案例教材。为了保障案例教学的质量,有必要编制一套高质量的管理学案例教材。虽然组织高水平的管理学案例教材编撰工作离不开各大教育教学出版社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管理学案例教材缺乏的背景下,各高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原理》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师可以自行组织起来,编制高水平的管理学案例教材。同时,组织全院多位经济、管理类教师共同编制管理学案例教材,能够有效地减少单个教师编制课程教学案例的个数,节约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参编教师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编制少量案例也有利于提高编制案例的质量,进而优化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2.增加教学资源投入。为了缓解《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学软、硬件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管理学原理》授课教师有必要对学院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宣传与呼吁,使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知晓并理解《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软、硬件资源投入不足的现状及其带来的问题,争取教学管理部门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加大资源投入的支持力度。同时,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也应当改变其“经管类学科仅需较少教学资源投入,只要教师站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即可”的传统思想,了解国际国内管理学相关学科教学实践的发展状况,对管理学相关学科的案例教学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以保障管理学相关学科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3.提升教师能力。主讲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者以及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对案例教学的质量举足轻重。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的能力。首先,教师本人应当时刻注意自身能力的不足与缺陷。其次,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相关理论进展与教学实践的发展,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将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同时,学校、学院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与学习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水平,进而提升管理学相关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

4.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投入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以及整个课程教学的质量。如果学生自己难以主动提高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主讲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了解案例学习的整个流程、案例分析所需知识储备和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必要的准备工作。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采取鼓励的基本态度,为了保护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始终对学生保持鼓励与肯定的态度,支持学生的发散思维,表扬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做得好的部分,并艺术地提出学生未来需加强的方向,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批评与嘲笑。同时,教师还应当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其分析案例、讲解解决方案时表现的能力相联系,对做案例认真和做得好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加分,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学习,进而提升整个课程的案例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应用于《管理学管理》等管理学相关的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与知识。本文在回顾案例教学发展演化历程的基础上,对高校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问题与障碍以及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进行了总结与梳理。研究认为,管理类学科实施案例教学的主要问题与障碍是管理学案例教材匮乏,教学投入和教学设施不足,教师对案例的把握不足,学生对案例教学不适应。而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主要有编制高质量的案例教材,增加教学资源投入,提升教师能力和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本研究为高校管理类课程主讲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提供了一定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品媛.试论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J].管理学报,2008,5(3):340-344.

[2]王谊.管理学案例教学法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3,6(6):63-64

[3]贾红.高校管理学案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4-5.

[4]熊勇清.案例教学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4,(1):85-88.

[5]秦立栓.论案例教学在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5(3):7-8.

支教实践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Wiki 教师 协作发展 策略

[作者简介]张欲晓(1974- ),女,辽宁沈阳人,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及教育理论。(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65-03

从现有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教师群体共同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教师专业发展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体现了终身学习的发展观,也是一种专业发展的文化需要。群体发展是相对于个人发展而言的,它避免了个体发展与教师群体发展、学校发展脱节的局面。随着ICT技术的深入应用,学校也开始把传统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措施迁移到信息技术环境中。而随着信息技术由web1.0时代过渡到Web2.0时代,以Wiki为代表的技术为教师群体协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Wiki特有的技术特征也为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提供了多种协作支持服务。

一、Wiki在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Wiki作为继Blog之后又一大规模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社会性软件,它对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具体有哪些作用?Blog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Wiki与Blog又有什么不同?下面,我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Wiki与Blog的区别

Wiki与Blog大致在同一时期出现,但Blog的应用和发展更好一些,Blog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有效的技术支持工具,事实上Wiki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两者有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各有所长。尽管Blog也被一些教育者用来作为群体协作的工具,但是通过许多个人Blog组织而成的Blog群明显不具备Wiki的灵活性和协作,其他教师也不能对其内容进行直接编辑和修改。与其他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的使用更方便,也更具有开放性,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二)Wiki的基本功能

Wiki之所以能在教育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这与Wiki的基本功能有密切关系。这些功能是Wiki提供各种服务,乃至成为有效的群体协作发展支持工具的基础。Wiki系统提供的基本功能有:新增条目、内容修订、页面锁定、版本记录、版本对比、IP禁止、沙箱测试、版本追溯。这些功能为教师开展各种群体教研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保障,对于设计和开发适合教育情景的Wiki支持系统十分重要,它能帮助教师借助特别设计和开发的系统完成协作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等相关教学实践工作。

(三)Wiki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1.帮助教师群体更畅通交流与进步。Wiki作为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协作技术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进而集中集体的智慧进行探讨和扩展。同时,Wiki所具有的平等性、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等特点可以实现教师之间更好的通力合作与协作教研,成为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因此,Wiki的出现为支持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另外,Wiki平台还可以使教师群体以更加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一些传统的平台只允许使用评论或者留言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设计;而在基于Wiki技术的平台中,任何参与教师可以拥有与作者一样的权利在研讨的方案原文上进行修改或者批注等操作。这样,教师拥有了更大的权限,可以自主地修改任何教师的内容,也实现更广意义上的平等相对,真正让教师在一个宽松平等的环境中保质保量地完成协作教研活动,实现群体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可以激发教师群体进行协作教研的创造性意识。Wiki提供的协作教研平台支撑环境为教师之间进行协作教研提供了开放的共享空间,这使得在Wiki平台上的资源不再是某个老师所特有,而是完全意义上的共有资源。任何参与人员都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方案直接呈现在Wiki平台上,协作者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创性,对其进行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并以历史版本的方式记录协作过程。教师通过浏览和比较历史版本的资源分享、共享协作成果。

3.Wiki环境可以为教师群体集思广益、共同交流、协作教研等创设环境。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可能有些教师因为惧怕权威不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往往集体讨论变成了经验丰富、年龄较长的骨干教师的个人观念。然而在Wiki环境中,大家避开了真实身份,没有权威,用虚拟身份进行交流,于是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从而使一个研究方案集成多位教师的思想和经验,充分挖掘了教师的潜力,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协作研讨模式,为教师群体协作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4.Wiki精神可以增强教师群体进行协作教研的内聚力。Wiki强调共享、互动、反思、发展,淡化了个人意识,强调群体的作用,要想成就一部作品,参与Wiki的成员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教师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往往会不约而同地积极参与其中,这样Wiki就形成了一个浓厚的、活跃的、积极的氛围,为所有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帮助教师群体协同教研工作,这种协作互动的精神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整合,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总之,Wiki为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开展各种协作活动提供了巨大的潜能。作为群体协作支持工具,如何有效地结合Wiki的技术特征使其更好地适应教师协作发展的需要是Wiki支持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核心。

二、Wiki教育功能设计

从当前的一些Wiki教育应用情况发现,Wiki还处在教育领域中的初级应用阶段,Wiki的诸如历史版本及其比较、在线编辑、沙箱测试和最近更新等核心功能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并没有深入应用。而Wiki的这些功能恰恰是教师开展协作研究活动不可或缺的功能,是解决当前众多协作软件不能很好支持协作的有效方案。为此,从教师的协作教学、科研等特征来看,很有必要设计一个适合于教育的Wiki系统。因此,把Wiki的优势结合教师的教学、科研需求,设计和开发EduWiki(教育维客)系统。EduWiki被定位为一所或几所学校使用来促进学校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向群体专业发展转化的支持技术环境。为此可以把EduWiki定义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共同体理论的指导下,充分挖掘适合于教育需求的Wiki技术促进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以促进学校特色和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创新群体系统。

三、Wiki促进教师协作研究的策略

(一)构建实践共同体环境

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实践共同体说明在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中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共同体之于合法的个体实践的重要性。构建教师的实践共同体环境是促进教师协作研究的重要方式和策略。EduWiki系统开发的直接目的就是为教师群体开展协作教研构建一个基于网络的实践共同体环境。EduWiki系统设计的各种协作支持活动与支持功能为教师开展群体教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可以使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群体研讨、学习、科研等活动,这种基于网络的异步交流机制至少可以为教师提供两种认知支持:首先,认知资源的支持。教师可从协作者、教研伙伴和通过在线资源获得大量的知识性信息。其次,人际支持。实践共同体的存在有利于满足教师的自尊和归属的需要。

(二)开展各种教研活动

EduWiki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师协作教研的认知工具,也可以作为一个模块整合到集教师专业发展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中,从而更全面地促进教师协作教研、共同发展。

1.课题研讨。教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在理论上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各学科教学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探索规律,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依据。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课题研讨活动经常是教师在真实情境中展开讨论,网上讨论也仅限于教师自己的研究内容,教师之间缺乏深入的交流,协作研讨一般也是流于形式。一个优秀的课题研究平台会给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而在EduWiki环境中教师开展协作课题研讨可以得到真正的实现。利用EduWiki的协作功能开展课题研究无疑为教师组织研究课题提供了便利,利用系统的功能模块创建如组织结构、课题方案、研究历程、课题报告、研究成效、特色活动和特色学校等各种特色栏目的课题研究策略。此外,EduWiki系统还具备提供基于校内或校际合作的多种课题研究模式的途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Wiki服务部分的在线编辑、历史版本比较等一些零技术操作技巧的环境突破以往协作带来的弊端。

2.群体的教学反思。“反思”的理解来源于哲学的思维方式。教学反思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教学技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构建高效的反思平台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上及时地抓彩是教育者一直研究的重要问题。以往教师成功地利用Blog开展教师叙事研究为教师个人反思提供了高效的平台,而Wiki的出现则为教师群体反思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在EduWiki系统中,利用系统的创建反思札记功能记录教后反思的过程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群体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发生变化。此外,在EduWiki中通过创建小组教学前的反思,让教师能够在教前备课充分,而在课后教师通过邀请专家一起研讨,开展反思交流活动,教师群体之间通过头脑风暴把所有成员的建议与心得体会集成在一起讨论,以自己或他人的教学活动过程为讨论对象,对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最后,教师通过在EduWiki系统自己的反思札记,目的在于让其他教师分享达成共同进步与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为教师减少聚集在一起的时间,同时还优化了整个教学研究过程。

3.教学案例观摩研讨。案例教学是指运用一些课堂教学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是被剖析的对象,通常以书面的形式呈现,教师和学生要共同直接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因此,案例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把这一教学研究方法直接运用到基于网络的同步课堂、课后异步教学的情境中。EduWiki系统核心功能――群体研讨与协同创作功能,正好为教师实施教学案例观摩的记录和跟踪提供了技术支持平台。当前许多资源平台缺乏对协作过程的记录以及协作成员的监控功能,而Wiki所固有的功能决定了其可以为协作研究或为研讨过程提供记录和监控等支持服务。通过使用EduWiki系统,参与其中的教师能够实时关注研究的进展、成员的工作量以及成果的发展状况,这对形成经典优秀的案例研究促进校本培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只有全校教师积极学习,相互传播,大胆应用,才能让教师群体的努力和智慧得以流传,才能不断进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来说,利用EduWiki开展教学案例观摩研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首先,EduWiki系统的团队子系统为教师群体观摩教学案例提供了群体研讨环境。通过教学案例观摩,教师群体,尤其是新教师获得的知识是通过“做中学”获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内化了的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疑难教学问题。

其次,EduWiki系统为教师观摩教学案例提供研讨空间。在EduWiki环境中,教师群体拥有一个良好且宽松的协作活动创造环境,为此,教学案例观摩研讨使得教师有着较大的自由度、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

第三,EduWiki系统开展教学案例观摩研讨可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的反思精神,发展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批判的技能,使他们掌握对教学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因为教学案例观摩研讨本身就是对案例所描述的个别教育教学过程的分析、思考、评价等,这种自我反思精神对教师的成长过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在EduWiki中观摩教学案例,把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教师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去作出反应,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在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架起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师在观摩、研讨、分析案例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理论视野,增长案例分析的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理论如何运用于实际教学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五,EduWiki系统提供教学案例观摩研讨对改进教师授课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观摩这种来自同行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和领悟到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应变技巧,尤其是对一些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的问题,有效的观摩学习,能有助于教师群体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哲学观。

综上所述,Wiki不仅帮助学校减少了教师之间思维碰撞摩擦,使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难点的突破和教学方法的处理等方面收获颇多,同时,还为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途径。Wiki帮助教师从个体发展的角度上升到教师群体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教师各自发展,脱离学校发展的局面,从群体层面带动了个体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支教实践方案范文第5篇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我校党支部接到××镇党委文件精神以后,高度重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于3月25日召开了支部党员会会议。党支部书记××同志传达了镇委精神,并安排学校党支部尽快启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时经支委会研究,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安排领导小组拟定实施方案。

二、精心策划,周密部署

为了更好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达到预期的目标,我校党支部对相关的学习活动进行了精心策划,周密部署。

1、3月25日下午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党支部书记××同志作了动员讲话,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我校开展学习活动提出了要求。

2、根据镇委《××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和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校及时制定了《××镇××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明确各项工作部署和重点任务,确保实施方案既符合镇委精神、主题突出,又符合学校实际、切实可行。根据《实施方案》总体安排,对照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要求,我校制定完成了《××镇××小学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计划表》,细化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计划,详细安排3月-4月中旬各项活动内容,保证我校实践活动有章可循、循序渐进。

3、继动员大会之后,学校党支部于3月29日晚上组织全校党员、教师集中学习,××同志领学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的第一至第七项内容,并强调了学习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去落实,并向每位党员同志提供两本与科学发展观有关的著作。

4、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为了抓好活动载体,校党支部特别强调在进行叙事德育课题研究时,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力求做实做好。

5、在4月1日的下午,学校组织第二次集中学习培训,××同志领学了××镇党委的重要讲话。同时,对全体教师的学习提出了相关要求。

6、4月3日,党支部有一次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组织第三次集中学习。党支部书记××同志领学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的第八至第十二项内容。党支部组织委员郭炳森同志强调了笔记的记法和心得体会的上交时间。

7、4月9日,学校组织第四次集中,主要学习了《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全文,由党支部组织委员郭炳森同志领学。

8、除了采用集中学习方式外,还采用专题辅导、集体研讨、中心组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利用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学习,既拓宽了学习内容,又增强了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三、围绕主题,切实推进各项工作

1、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引领学校的教育科研不断发展。

在3月25日动员会上,学校党支部书记××同志强调,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联系我们教育工作的实际,努力做好叙事德育课题研究、数学分层次课题研究、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方面工作,为××小学教育科研做出贡献。尤其是近来,在开展叙事德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小学多次邀请专家来校讲座,借助专家智慧,结合学校的实际,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叙事德育课题研究开展有声有色,成效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2、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近来,××小学第二次实施星级教师工程方案,经过星级教师工程小组的讨论和严格的审批,确定了2009年度的一、二、三星级教师。通过星级教师的工程,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星级教师的带领下,学校各科教研采用分高、低年级组形式,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上公开课,形成了更加浓厚的教研氛围。此外,学校每两周进行一次校本培训;老师们认真阅读学校提供的教育专著,撰写了大量体会深刻的学习体会、教育教学反思等,教育理论水平和课堂能力不断提高。

3、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除了对语、数、英等大学科加强指导和管理外,对于小学科的管理也不放松。

(1)教研活动显特色。学期初,学校要求各教研组的活动计划要突显学科特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兴趣组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推门听课重生成

开学初,学校领导便分批、分年级对小学科进行推门听课,课后,听课组领导听取上课教师对该课的反思,并对其进行指导。

(3)学科检查讲实效

自开学以来,学校已对小学科进行了5次常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总结、反馈。

通过以上扎实有效的管理,教师对小学科的认识加强了,小学科的课堂教学更规范了,学生的学科素养也逐步提高了。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