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护理解决方案{整理5篇}

梦幻书海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304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3分钟。

护理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1)某些医护人员在工作岗位中注意力不集中,在诊疗护理过程中马虎,致使患者及家属认为对她们不重视,产生不满情绪;

(2)没有严格遵守辅助生殖伦理原则,没详细对患者进行病情告知,使其了解实施该技术的必要性、实施程序、可能承受的风险以及为降低这些风险所采取的措施,本院稳定的成功率、每周期大致的总费用及进口、国产药物选择等与患者做出合理选择相关的实质性信息,以致治疗周期中断或出现并发症时,患者表现强烈不理解和不满;

(3)新进的医护人员对辅助专科知识及专科技术操作的不熟练或工作中的粗疏作风和技术不规范,未执行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易引发纠纷;

(4)在保护患者隐私方面做得不够,导致患者的不满,产生纠纷,如女方婚前有流产史、生育史等,而医护人员无意中泄露给其配偶,造成家庭矛盾产生纠纷;

(5)服务意识淡漠、服务态度不好、医疗护理工作不到位,对患者及家属所遇到的困难未能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对策

1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强化医护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法制教育应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计划生育法》、及常见医疗护理事故诉讼案例,不断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观念和依法自我保护意识,使医护人员自觉地以法律和道德为准绳约束医疗护理行为,真正地做到依法行医,切实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从而有效地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2提高医疗护理管理水平,从法律角度规范医疗护理管理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许多潜在性法律问题,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做到有章必循,依章办事,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差错事故。对刚毕业及新进医护人员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加强各种医疗护理文书的检查和管理,坚持谁操作谁签名的原则,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奖惩分明。尊重患者应享有的各种权益,如知情告知权、选择权、隐私权等,不擅自公开患者的资料,需要进行隐私部位检查时需关门关窗或使用屏风遮挡。

3提高处理纠纷的能力医疗纠纷一旦发生,管理者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减少矛盾双方的直接冲突,让医疗纠纷平息在萌芽状态。尊重患者的权益,同时也要对无理取闹的患者果断处理、据理力争,充分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利,维护医疗机构的社会声誉。

4结合生殖中心专科特点,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不孕症的治疗过程复杂,特别是试管婴儿治疗过程包括术前准备、药物控制月经周期、药物诱发排卵、B超监测卵泡发育、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取卵、的采集及处理、体外授精及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及移植后的黄体支持等。作者可以通过发放治疗小手册给患者、在中心墙壁上张贴各种宣传知识图画、VCR、集中健康讲座等形式让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有个较全面的理解,从饮食、生活、工作、计划生育证明、费用等做好充分的准备,更好的配合治疗,减轻焦虑、烦躁的情绪。

护理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外科护理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90-03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事先选定的特定事件中,由学生依靠自身知识结构和背景,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B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哈佛大学,发展至今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培训领域。而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是培养一名合格护士的关键课程。多年来,传统医学教学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不顾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一味地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受到一定的抑制。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自2015年开始,我院外科护理学组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收到满意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护理学院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大学三年级49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全部是女生,年龄19―22岁。

(二)方法

1.案例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特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临床真实案例,案例应具有完整性、启发性、典型性、代表性、且难度适中。然后再围绕临床案例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便于学生作答,以利于学生理解课程所讲的内容;同时,也能把课本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合到案例中;还能体现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理念和现代优质护理的特色,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得到临床工作实践的体验。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案例,教师应更多地参加外科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晨会交班,以掌握临床实际案例的收治情况。

2.适时使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1)案例导入法教学。上课前一周先将准备好的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材上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上课时以案例导人新课内容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首先由学生轮流讲解案例相关知识,教师在听取学生发言时针对案例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与讨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正确引导,启发更多的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与案例相关的知识,课堂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学生讲解与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客观的评价,消除模糊不清的概念,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予以强调,让学生理清案例分析的思路。最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将案例与教材描述的本病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等知识结合起来。(2)讲授过程中穿插案例教学。在理论授课过程中,特别是强调重点、难点内容或讲到某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时将案例穿插其中。如讲到某疾病并发症的护理时,可同时列出几个不同并发症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判断,并启发学生思考、对比给予的案例,通过同时呈现不同并发症的类似案例,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并发症的特征性的表现,并加深学生对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有机地结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3)课后案例模拟练习。针对理论性强且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如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的知识,可以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的作业,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析达到理解掌握。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根据给予的病案设立病人、床位护士、主治医生、麻醉师、病人家属等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前先进行小组讨论编写剧本,内容包括术前评估及准备、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评估、术后护理及出入院等场景,然后再根据剧本进行排练和表演。通过这种方法演练,学生之间互相提醒遗漏的评估项目、未制定的护理措施,使学生对学习的手术前后护理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过程也变得更加轻松,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另外,通过扮演病人,既掌握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经过,又可以体会病人的需求。通过扮演床位护士,既掌握了疾病的相关护理理论及技能,还锻炼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还体会到了医、护、患为了达到统一的目的,如何相互配合。通过扮演医生,可以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利于做好疾病的相关护理工作。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体会,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移情,有助于医护、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4)实境案例教学法。将学生按每组4―5人分组到临床科室见习,在分组时,带教老师就把任务即具体的临床案例布置给每一组的组长,要求全组学生以课堂上教学案例的形式描述问题,得出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并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学生们带着任务去看病人,对病人进行评估、讨论并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就相关问题和带教老师进行商讨,最后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完成小组的作业任务,从而可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带教老师需随时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以使学生更好地在实境下带着思考去行动。

二、结果

课程结束后,发放案例教学法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调查表49份,回收49份,回收率100%,有效调查表49份,有效率100%。调查结果见表1。

三、讨论

1.案例教学法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少分析、推理、思考的机会,阻碍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案例教学法是围绕具体的临床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目的。在教学中通过呈现一个设有问题的具体案例,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查阅相关文献,认真阅读课本知识,并围绕案例组织讨论,从而提出解决所设问题的各种方案。通过查阅文献、阅读教材、组织讨论来解决案例中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案例教学法将实际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传授、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决策评价和总结归纳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临床实际案例,让学生查阅文献并讲解病例相关的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理论知识,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个综合性的临床实境工作的训练机会,教师结合案例提出相关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应用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得出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案。案例教学法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临床病例、并设计案例相关问题,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资料、最终解决所设的问题,这些环节都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分析讨论临床案例并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变得活跃,积极地、自觉主动地联系相关疾病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4.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的培养。外科护理学理论知识单调枯燥,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以生动的形象思维入手,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及查找相关资料,主动深入到教材中去索取知识。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时,可以随时与教师交流案例中的相关问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有效激发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有助于学生之间协作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案例教学法是同一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小组同学间的互动,集思广益,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形成比较完善的解决案例涉及问题的方案。在进行案例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见,只有在小组成员间构建开放、包容的氛围,使大家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才能充分进行相互交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讨论的有效性,通过同一小组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

6.有利于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对教师的专科业务水平、教学工作能力、教学工作态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选择案例、编写案例,并做好案例教学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如问题的创设必须反映临床实际情况,贴近专业要求、突出专科护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周密安排各教学环节,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以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实施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7.缩短课堂与临床之间的距离,提高临床适应能力。案例教学法使得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让学生模拟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病人,使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案例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能缩短学生课堂学习与临床工作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对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思维的能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非常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联系,提高学习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本院同行专家的肯定,所培养的学生也得到了实习工作单位的认可。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切实提高了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值得在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光.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校第一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8(2):156.

[2]白云,潘思文,刘萍.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38(2):172.

[3]梅碧琪,周英,周薇.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58.

[4]刘芳,王雅青,于红虹.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138(7):824-825.

[5]黄雪勤,唐新民.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11):55-56.

[6]龙桂萍.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4):94-95.

[7]唐新民,黄雪勤.临床操作表演训练教学法在职教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9):94-95.

[8]蒋维晟.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61-62.

[9]孙艳,孙艳影,姚淑娟,等.以问题为基础的病案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6):713-714.

[10]江帆,米方林.《口腔修复学》多维教学体系构成的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1):112-114.

[11]袁汉创.基于PBL的中等卫生学校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79-80.

[12]龙桂萍.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甩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4):94-95.

[13]于辉.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4):120-121.

护理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 医疗纠纷 诉讼 解决机制

我国医患关系一直都处在一个紧张的环境中,尤其是最近这几年,医患矛盾更加激化,医疗纠纷案件越来越多,严重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进程。为了缓解医患之间的这种矛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进程,我们需要对医疗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进行探讨,以便能缓和医患关系。

一、医疗纠纷诉讼解决机制的特征分析

(一)有利于维护社会正义

在目前的医疗纠纷案件中,大多数都是采用调节制度解决医疗纠纷,医疗纠纷的调节制度只是为了找到一个令医患双方都满意的医疗纠纷解决方案,很多医院愿意以和解的方式化解这次的矛盾,只是为了缓和医患之间的关系,维护医院的形象。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是公平的,得到的结果是双方都满意的,但是却不一定能得到社会多数人的认同。在医疗纠纷案件中,调节制度对医患双方是公平合理的,但是却不一定能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地位。而医疗纠纷诉讼制度的建立,不但可以解决各种医疗纠纷,还能有效的维护我国法律的地位,保证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

(二)可以为同类型的医疗纠纷案提供参考

通过医疗诉讼制度解决的医疗纠纷案,不但能解决医疗纠纷中的各种问题,还能形成一套统一的解决思路,为其它类似医疗纠纷案件的解决提供参考。因为我国走的是依法治国的道路,以任何一种方式解决医疗纠纷都必须以法院可能的判决结果为前提,而调解的结果也只能对案件双方的当事人起到约束作用,不会对案件以外的第三人造成影响,而医疗纠纷诉讼解决制度则可以对案件以外的第三人进行约束,因此医疗纠纷诉讼解决制度的效力远远高于调解等非诉讼解决机制。

(三)具有强制性

在利用诉讼解决机制解决医疗纠纷案件的过程中,国家作为主体参与到了案件的审理过程当中,因此无论何种解决方式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进而保证了医疗纠纷案件处理结果的合理、合法性,削弱了案件当事人对案件结果的意识控制。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可以对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人以妨碍公务罪提起告诉,避免了一些外力因素对诉讼结果的干扰。当一方当事人不愿意履行判决结果的时候,法院有权强制其实施,这一特点刚好可以提现国家法律的权威性、有效性和国家解决纠纷的规范性、强制性。

(四)在解决程序上更具有严格性

医疗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之所以具有严格性,主要是因为从当事人提起诉讼开始到法院作出判决结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程序完成的,比非诉讼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审理过程更加严格。在审理的过程中,法院必须要查清楚整个医疗纠纷案件的事实,这也是法院代表国家维护社会正义的体现,符合公正解决医疗纠纷的客观需要。

二、现行医疗纠纷诉讼解决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病历的认证上存在困难

首先,医院还无法全面的认识到病历的重要作用,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中,很多医护人员还不能认识到病历的重要性,认为病历只是对病人医疗活动的一种简单的记录,却没有认识到病历应该是医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解决医疗纠纷有效的法律依据,由于医护人员的在病历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进而影响了病历的真实性。其次病历相关内容不完善,病历是解决医疗纠纷案件的最有效的证据,因为病历记录了病患整个的医疗过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病历却经常出现问题。例如病患的住院病例中缺少护理记录或者是护理记录的时间不正确等等,因而影响了病历的使用。最后,缺乏完善的病历管理制度,因为病历是医生临床工作总结,因此一般都是医生手写的,有的医生为了追求速度字迹可能比较潦草,不容易辨认,再加上由于病历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很可能导致病历遗失,进而影响到病历后期的使用。

(二)司法诉讼的诉讼效率不高

首先,诉讼的负价值性远远高于正价值性,因为很多病患认为在诉讼中获得经济利益远远要小于调解中获得经济利益,因此他们会尽量避免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医疗纠纷。其次,诉讼的成本过高,超出了大多数病患的承受范围。目前,我国医疗纠纷案的诉讼解决机制主要是依靠政府的立法,通过人民法院来审理案件,再加上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原被告都是委托律师来进行诉讼的,需要缴纳一部分律师费,除此之外,还需要缴纳其它的一些费用,总的来说诉讼成本比较高,病患在接受医疗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已经用光了所有的积蓄,无法再承担如此昂贵的诉讼费用,因此他们会选择成本较低的非诉讼解决方式。最后,诉讼过程比较复杂,时间比较长,根据以往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由于诉讼涉及到很多的过程,在每一个环节执行的过程中都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从原告提起诉讼到法院审判中间经历的过程都比较复杂,例如医疗纠纷的过错认定、患者的伤残鉴定等,都需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鉴定,这些鉴定机构又有自己的一套鉴定程序,因此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三、医疗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的完善措施

(一)提高病历重要性的认识,做好病历管理工作

1.提高医护人员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

医护人员最应该认识到病历的重要性,因为每一份病历都是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可以为医护人员以后的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因此主治医生在填写病历的时候应该有耐心,字迹要清楚,不要一笔带过,以提高病历的证据性。

2.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医护人员的服务不到位,得不到病患的认同,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医院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应该做好医院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医德的培养,医护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努力赢得病患的认可。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自然而然就会提高服务水平,病历的填写的过程中错误也就会相继减少。

3.建立完善的病历管理机制

由于大部分病历都是由主治医生手写的,因此医院应该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医务人员的书写过程进行规范,保证手写病历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医院应该建立电子病历,手写档案固然重要,但是手写病历在保存的过程中面临的不可抗力太多,很容易发生遗失,因此医院应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完善病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病历,将病人的情况及时录入到系统当中,实现病历的信息化管理。

(二)提高医疗纠纷诉讼解决机制的诉讼效率

1.降低诉讼成本

病患或者病患家属不愿意选择诉讼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诉讼成本过高,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适当的缩减诉讼成本,调整各个项目的收费标准,另外,医院还应该给予适当的补贴,对于利用诉讼机制解决医疗纠纷的病患或者病患家属,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采用比例分摊的方式为诉讼人承担一定的费用,以减轻病患或者病患家属的负担,进而吸引更多的人用诉讼的方式解决医疗纠纷。

2.建立医疗纠纷预案登记制度

在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医疗纠纷诉讼之后,法院立案受理之前,应该对符合法定起诉条件、有调节可能的案件,在得到当事人的同意之后法院可以引导当事人到社会法庭、调节委员会或者是相关结构进行法院委托下的调节,调节不成在由法院正式立案受理。这样不但可以达到诉讼与调解的配合,还能符合司法价值取向,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相关部门应该注意的是预立案和委托调节应该是免费的,委托调解的结果应该具有民事合同的效力,在公证以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结果,法院有权强制其实行。这样不但可以降低诉讼成本,还可以缩短诉讼时间,维护了当事人的利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减少鉴定过程,缩短鉴定时间

我国新颁发的有关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当中规定,医疗赔偿纠纷有两种,一种是由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另一种是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它医疗赔偿纠纷,并根据诉讼理由分别采取两种鉴定方式和赔偿依据。由于不同的当事人对该规定的看法不同,因此诉讼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力图在鉴定机构、赔偿标准上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理解,进而引发了医疗纠纷诉讼中的二元化现象。不但增加了当事人的负担,还浪费了一定的司法资源,使诉讼过程更加复杂,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减少不必要的鉴定过程,全力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二元化现象,取消一些非必要的医疗事故鉴定方法,减少鉴定的次数,以降低诉讼成本,缩短诉讼时间,提高诉讼效率。

4.注重医法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经过我们对最近几年审理过的各类医疗纠纷案件的研究分析发现,医院面临的医疗纠纷和法律性问题进一步增加,因此医院对既懂医学又懂法学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涉医法律问题,则需要有一大批既懂医学又懂法学的高精尖的复合型人才来为医疗纠纷案件中的双方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及时引进一批高精尖的医法综合型人才。因此医院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为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培养一批医法综合型的专业化人才,最大可能的维护医疗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医疗纠纷有关的鉴定制度

1.成立专门的鉴定机构,完善鉴定体系

目前医院鉴定过程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个专门的鉴定机构,在诉讼过程中凡是需要鉴定的材料和事故责任等需要去不同的机构进行鉴定,这种做法虽然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可信度,但是却延长了案件审理的时间。因此政府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鉴定机构,专门负责诉讼过程中相关材料的鉴定工作,根据目前鉴定工作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鉴定体系。另外还要配置专门的鉴定人员,在医疗过错的鉴定人员中做好选择医疗协会推荐的专业人才为鉴定小组成员,这样不但可以节省鉴定的流程,缩短鉴定的时间,还能提高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效率。

2.统一医疗损害鉴定标准

护理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教学 案例教学法 实施过程

护理学是一门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快速增加,护理学已由简单的医学辅助学科发展为健康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把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及其优势

我国教育家郑金洲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在特殊情境中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1]我认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掌握的相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的,从临床实践出发,设计具体案例,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引导下,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在有限教学时间内,让学生从选择出来的经典的、有限的案例中主动地获得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和规律性的东西。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可以不断增加信息素养,锻炼评判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协作精神。护理学基础教学采用案例的方法,这种案例应当是学科中的重点。这样,讲究少而精的教学,可丰富教学过程,开拓思路。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护理学基础案例教学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优势:(1)从案到理。学生经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教师适时地引入案例来教学,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究,使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而掌握事物内在的普遍规律。(2)提升思维。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答疑解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以一个典型案例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载体及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主线,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体验获取知识的逻辑思维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快乐,提升思维能力水平。(3)提高教学效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就案例提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使案例背后的东西逐步呈现出来,深入浅出。如此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学习护理学的兴趣,而且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4)增加师生互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呈双边活动关系[2]。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能打破传统的角色,各自都有新的角色。

二、护理学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落后,大多数学校目前仍然传承着传统的教育理念、沿用着陈旧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传统教育模式下,直接后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从而给学生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

案例教学法已是美国当今师资培训、师范教育、医学和法学教育中十分盛行而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我国正在逐渐推广运用开来[3]。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促进人的发展,二是促进社会发展[4]。新世纪的到来和社会的发展对护理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也使我国的护理教育面临着一个更大的竞争环境。护理教育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护理教育既要体现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和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又要体现专业对所培养的人才的期望,以及专业的理念和价值观,开展案例教学法就是实现这一个改革目标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多种能力。

三、护理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护理学基础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案例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取和构造相关案例,提倡教师多参与临床实践自己制作案例,这样在亲自制作案例过程中,教师会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从而使案例教学更为整体统一。为了使课堂讨论更加活跃,把案例以文本形式打印出并在课前发给学生,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课前预习,对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信息资源的查找并进行系统思考,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第二阶段:课堂上案例展示阶段。教师根据案例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案例展示形式,如文本、多媒体等。案例可以作为导语,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习欲望,导入新课后,教师简要阐述理论知识,并将知识点进一步阐述融入案例中。案例也可以放到讲授之后呈现,如讲授某一知识点时或讲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后。案例通常在理论知识讲解前呈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学习欲望,可以避免讨论结果的趋同或学生无话可说的课堂现象。

第三阶段:课堂讨论阶段。此阶段是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的焦点和高潮,是师生交互式的探索过程。教师可以将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来进行讨论,由浅入深、由简到难,通过反复讨论、层层深入,查找并确认案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

第四阶段:课堂评价和反思阶段。教师对各组的同学作分析点评,对案例作点评,归纳总结出此次课的重点、难点,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需要解决,并组织同学对案例和讨论分析进行反思。这一阶段是学生向老师及同学学习交流的好机会。

四、结语

护理学基础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到了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从多方面增加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法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2,7.

[2]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0.

护理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一、加强维权合议庭建设,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供司法保障

成安县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巡回合议庭由一名办案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女法官任庭长,其他两名法官和妇联系统陪审员为成员组成,法院院长艾怀生直接主管,妇委会主任薄鑫负责协调。重点受理9个方面的典型案件:①因家庭暴力引起的婚姻家庭案件;②侵犯妇女人身权利的案件;③侵犯妇女儿童财产权的案件;④剥夺母亲对子女监护的案件;⑤老年孤寡赡养权受侵害的案件;⑥侵犯妇女劳动权益的案件;⑦侵犯妇女承包经营权的案件;⑧儿童抚养权、教育权等合法权益受侵害案件;⑨其他明显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该合议庭以公开审判为重心,采取巡回办案,就地开庭的形式,对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进行审理,为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发挥妇联陪审员作用,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形成有效合力

维权合议庭将法院严肃的审判职能与妇联细致的思想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形成了强大的维权合力。在具体工作中,合议庭成员互相尊重、配合默契。一是畅通沟通渠道。对于法院接到的投诉案件,涉及到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案子,我们及时与县妇联联系,沟通案情。对既不够治安处罚,也不够立案条件的轻度侵害案件。通过妇联陪审员善于做耐心细致思想工作的优势,帮助法院缓和矛盾,合议庭采取诉前调解的方式予以解决。对于妇联在来访中接到的典型案件,投诉到法院的我们都认真对待,及时立案、受理。相互之间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二是主动邀请陪审。对于受理的侵犯妇女儿童的典型案件,我们主动联系妇联,邀请所辖地乡镇妇联陪审员参与陪审。并在庭审过程中,充分尊重妇联陪审员询问权、事实认定表决权和法律适用等应有权利。三是积极听取意见。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对妇联陪审员所提出的意见,积极听取。有意见分歧的,将陪审员意见写入笔录,由审委会讨论决定审判结果。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陪审员参与妇女儿童典型案件的审理,不仅提高了陪审员的法律素质,而且使司法公正与思想教育有效结合,从而形成了司法机构维权与群众团体维权的合力。

在陪审过程中,我们针对妇联陪审员因缺乏系统法律知识怕被说外行而不敢发言或只争权益而于法无据的情况,每年与妇联联合举办陪审员培训班,我们注重对陪审员的专项培训,并邀请有经验的法官对典型案件进行剖析,系统讲解有关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并在经费、时间等方面为合议庭成员学习培训提供便利,使之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吃透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精神,真正使妇联陪审员履行审判和监督的双重职责。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