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622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5分钟。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范文第1篇
1.1目的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慌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贯彻《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应本区特点和未来建设、发展的需求,提高建筑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建筑工程事故能力。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建设部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6、《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7、《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暂行办法》
8、《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9、《市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
10、《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4总体情况
近年来,各经济园区、工业园区的开发,尤其是在对未来功能定位上将发展成为国际水平的新兴港口城市,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区,这势必加速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但目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问题:一是高资质企业,低素质管理水平;二是各建筑公司之间业务竞争激烈,盲目压价,造成安全设施投入得不到保障;三是施工现场多为露天、野外、高处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四是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不高,以手工劳动和繁重体力劳动为主,且建筑劳务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操作技能不高,安全意识淡薄;五是建筑生产工艺、技术、流程、方法多样性,规律性差,引起作业现场各种变化频繁。以上问题是造成建筑施工事故的主要原因。三年来,本区受监工程共发生13起伤亡事故,其中高处坠落8起,占事故总数61.5%,触电事故3起,占事故总数23.1%,物体打击2起,占事故总数15.4%。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区行政区域内有管辖权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或可能发生四级及以上事故,以及发生或可能发生其他重大社会影响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体系
在区建设和交通委党工委的领导下,区建筑工程管理所为责任主体。
2.1.1领导机构
对应区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成立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区建筑工程管理所建立建筑工程突发事故管理小组,所长为组长,副所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
2.1.2管理小组的具体职责为:
(1)向上级条、线、块,速报事故情况。
(2)落实上级条、线、块领导对事故处理的指示。
(3)现场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
(4)协调有关方面参加救援。
(5)迅速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并将调查情况上报各条、线、块。
(6)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2.1.3办公室具体职责为:
(1)负责落实现场指挥办公场所。
(2)通知事故单位、技术专家组、救援单位、应急联动中心、当地镇政府、有关局行参加现场首次例会。
(3)负责事故的调查、汇报材料。
(4)负责救援车辆的调度和救援机械设备的落实。
(5)负责事故处理的后续工作。
2.1.4救援队伍的组成及任务
临时抢险。由区建管所协调,并由事故单位及事故当地镇(园区、开发区)政府落实抢险设备及人员。
专业抢险。由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协调,必要时报请区应急办,协调区联动部门参加,调用设备物资等。
救援人员做到专业对口,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其它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以便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抢险时的现场秩序由当地镇政府、派出所负责维持。
2.2联动机制
区建筑工程事故主要应急联动责任单位有:区应急办、区建设和交通委、区应急联动中心、公安分局、各镇(园区、开发区)政府、区安监局、区卫生局(急救中心)、区消防支队、区民防办等单位。
3预测、预警
3.1事故信息报告
建筑工程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立即将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伤亡、险情等有关情况,报区建设交通委值班室、区安监局、当地镇(园区、开发区)政府、区应急联动中心、工程受监监督站和其他主管部门。
事故发生单位还须按《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以最快方式(四级及其以下事故在24小时内,三级及其以上重大事故1小时内),将事故简要情况报告工程受监监督站和其他主管部门。
3.2事故的预防
工程建设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事先预防和日常管理。
(1)严格执行预防各类重大事故发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区建管所加强对建筑市场、现场监管,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依法处理。
(2)建立和健全质量、安全行政保证体制,对由于不符合基建程序特别是未纳入监督程序擅自开工而造成重大事故的工地所在地镇(园区、开发区)政府行政负责人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3)针对建设工程事故的特点,大力开展专项治理,尤其要加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等事故类别的监控,减少一般事故,杜绝重大事故。
(4)加强对建设工程现场施工人员上岗安全教育情况的抽查,提高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质量,切实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5)各施工企业针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情况,制定相应的专业施工方案和应急方案,落实救援物资、救援队伍,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演习,锻炼队伍,提高处置水平。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及等级
4.1.1当建筑工程事故继续发展,并有可能发生三级及以上事故,应启动本预案。
4.1.2当建筑工程事故对城市正常运行造成或有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或有可能造成重大危险时,应启动本预案。
4.1.3虽然只可能发生四级及以下建筑工程事故,但是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委员会处置有困难的,必要时,可启动本应急预案。
注:同一等级中,三项指标中只要满足一项即为该等级事故。
4.1.4启动预案的决定。
区建设和交通委领导及相关人员接到发生或可能发生四级建筑工程一般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了解情况,同时赶赴事故现场。若事故或危害不具有扩展性,也无须抢救人员、财产的,可不必启动本预案,直接进入事故的调查、善后处理程序。反之,则应立即由区建设交通委决定启动本预案。
4.1.5扩大响应。区建设和交通委接到发生或可能发生三级以上事故报告或当事态超出实际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区建设和交通委领导应立即向区应急办汇报并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响应机制。
4.1.6组织应急处置力量。
根据事故特点和需要,通知或通过市应急联动中心通知应急处置相关联动单位、救援队伍及相关技术专家赶赴现场。
各协同配合单位、部门接到事故、求援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并派出本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现场技术专家组,为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操作方案,并按照职责分配,保证必要的抢险物资、设备、人员,配合落实好抢险工作。
4.2常见事故分类及应对
4.2.1常见事故分类及特征
4.2.2常见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4.2.3防御台风一般措施
台风前准备工作:台风季节之前提醒行业做好准备,掌握气象动态,及时要求各建筑工地对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采取应急措施。橙色警报的,建管所相关工作人员到岗,起用部分应急抢险队伍。红色警报的,委分管领导到岗,成立应急指挥部,停工和疏散人员指令,起用全部应急抢险队伍,启动市、区两级应急处理网络,接受市级防御台风工作的指导。
台风过程中应对工作:了解掌握台风袭击情况;跟踪台风动向,及时告知行业。
台风善后工作:指导督促复工前安全生产工作;补偿应急抢险队伍;总结防御情况,表彰先进单位与个人。
4.3通讯
4.4指挥和协调
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由区建设交通委牵头成立区建筑工程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及其办公室。
4.5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部成立后,应立即根据事故和现场特点,召集有关技术专家,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方案应包括应急处置行动资源的配备、事故发展趋势的预测、抢险力量的部署、人员的防护、抢险程序、监测、现场恢复条件等建议,在存在多套方案的情况下,由现场指挥部选定最佳方案,并保证方案的实施和落实。
4.6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由公安消防队、专业抢险队、有关建筑施工企业组织的工程抢险队等组织,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按照相应的抢险方案,尽快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同时各参与救援人员配备相应的安全装备,明确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程序、救援程序。
区卫生局、区医疗救治中心应对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实施人道主义的救援,对伤员进行应急处置、急救和救护,必要时设置现场医疗急救站,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并及时转送医院进行救治。
4.7群众的安全防护
公安分局根据需要,维护事故现场秩序,有序地疏散事故区域人员和围观群众,防止意外伤害,对需要取得证据的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
公安分局负责对危害区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防止交通拥堵,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使车辆顺利地通过通道,并确保事故应急救援的队伍、技术专家和设备、物资能及时赶往现场;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
4.8事故现场的监测和评估
由相关监测部门负责,如:环保监测站、工程监测机构、大型机械检测中心等,对事故发生的危害区域及危害性质利用其特有的仪器、设备进行监测,为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现场技术专家组的应急处置行动和抢险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4.9应急结束
4.9.1根据现场的监测结果以及现场技术专家组的论证结论,认为事态得到控制,影响得到消除的,由事故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宣布预案终止应急处置。
4.9.2应急处置配合协助单位陆续进行撤离和清理工作的交接,如有必要,可安排监测单位连续进行监测,直至恢复正常状态。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理
5.1.1善后工作。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必须做好善后工作,善后工作由事故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有关镇(园区、开发区)政府、区劳动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配合,区安监局、区建交委负责监督。三级(含三级)以上重大事故,要接受区政府指挥和市建设和交通委的指导。
5.1.2落实抢险费用。安排副总指挥组织测算抢险的直接费用,报送事故调查组,计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由后者责成事故责任单位支付。
5.2社会救助
5.2.1提倡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资金和物资。
5.2.2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应急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5.3保险
建筑工程事故突发后,有关保险公司应及时定损理赔。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及时足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因定损理赔需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配合。
5.4调查和总结
5.4.1事故调查应按照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法规实施。四级事故的调查由区建交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组成员由区建交委、区建管所、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事故发生单位主管部门、事故发生地镇政府、区安监局、区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组成。必要时,调查组可聘请有关专家协助开展技术鉴定、事故原因分析和财产损失评估工作。三级以上(含三级)重大事故调查由市建设和交通委、区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
5.4.2事故调查小组应在事故处置结束,进入恢复阶段的同时,进驻事故现场,及时收集和保存有关现场的实物物证和事故的事实材料,做好有关事故人证材料如笔录等的收集。
事故调查小组还应对有关工程勘察报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理日志等事实凭证进行审验,核查其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记录,必要时再作深入调查和论证。
6保障措施
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建筑工程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需要。
6.1职责分工
6.2信息保障
1、区建管所协助区建设和交通委应急办负责事故信息管理。
2、区建设和交通委值班室接报四级事故后,立即报区建设和交通委领导、区政府值班室,并通知区建管所和委有关部门;区建设和交通委值班室接报三级以上(含三级)重大事故后即报区应急中心及相关领导、部门的同时报市建交委值班室。
3、区建设和交通委值班室从区应急办获悉事故信息的,应即报区建设和交通委领导,同时通知区建管所。
4、区建管所接报的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一般事故应及时报区建设和交通委、市安质监总站,较大事故还应同时报区应急办、市建设和交通委。
5、加强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口头报告做到接报后半小时之内上报,书面报告做到接报后两小时内上报。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公共宣传教育
利用多种形式(会议、讲座等)、多种媒体(文件、报刊等),加强对公众的应急知识教育,提高其社会应急意识,如应急救援政策、基本防护知识、自救与互救等基本常识。
7.2培训
应急指挥各级领导,日常应急管理人员和救援人员,应适时参加相应知识培训
7.3演习
区建设和交通委应定期组织较大规模建筑工程,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作战能力和专业水平,通过演练不断总结、评价,提高演练工作质量。
8监督检查与奖惩
突发建筑工程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应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检查相应职能部门落实应急人员、设施、装备等资源的准备情况,并制定相应奖惩方案。区建设和交通委监察科负责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9附则
9.1预案管理
9.1.1本预案由区建设和交通委负责编制,经区应急办审查通过后,报区应急委备案。
9.1.2预案的修订
区建设和交通委应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必要时,如针对预案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有重大修改的,平时演练活动和应急处置行动发现预案有重大缺陷的,以及其他可能导致在应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预案的应急救援体系采取合理应对措施的,应及时予以修订、完善。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设工程;工程报建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对工程项目立项和选址意见书的办理及项目环境、安全的评估
在工程项目立项、选址时,建设单位应书面递交项目架构、项目组成、项目经营内容情况而且要向经济发展局申请报批,同时要向住建局申请并出具项目的选址意见书,要对项目环境、安全进行评估,并交予环保、安监部门审核与审批,这是工程项目最初立项申报的工作。
2 进行项目工程规划总平面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并进行工程概预算,规划总平面图、建筑方案设计报城乡住房规划建设局审批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前,依据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使用合同或者土地转让合同,依据土地使用合同里的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等的规定要求,进行建设项目总平面设计、方案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面积、主要建筑和辅助建筑、总体布局、场地规划设计、建筑的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现场景观的查看、建筑之间的消防间距、日照影响分析、建筑通风影响、建筑物的风格、建筑品位的定位、雨水污水管线布置情况(是否连接市政管线)、综合管线布置情况、道路面积绿、绿化率。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公共建筑总平面设计、居住小区建筑设计。进行规划总平面设计后,再进行建筑方案设计,进行建筑空间、面积、功能、功能分区划分、空间组合、开间进深、建筑通风采光、形体、平面交通、垂直运输、承重体系、建筑造型总体轮构、建筑效果、细部处理等的设计。业主或建设单位可对建筑规划总平面设计、建筑方案设计进行招投标,选取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上述内容工作,进行工程概预算比较、分析后选取较优的规划总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方案的细化与优化,完成规划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方案后报规划部门审批。
3 先进行勘察并进行勘察结果的审核
当工程项目的规划总平面设计图、建筑方案设计图通过规划部门审核、批准后,业主或者建设单位可以先对主要建筑开始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业主或建设单位可以选择有资质的地质勘察单位对拟进行地质勘察项目进行招投标,对地质勘察单位的报价、勘察技术作业内容、方案、工程技术人员经验和服务条款进行比较,择优选择性价比高、勘察内容齐全的具备资质的勘察单位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前,勘察单位要提供勘察方案、从业人员执业资质等,甲方要提供规划总平面图和竖向规划设计图、并提供地质勘察用水、清除场地垃圾、草木、障碍物等。地质勘察单位的技术员和甲方工程师要在现场检查验收钻探深度、土层取样、标贯试验、土层变化情况、土层厚度,控制、检查控制孔和技术孔的钻探深度,场地剪切波、地震波的测试,查明地下水位、是否有不良地质情况、孤石、断裂、滑坡层、溶洞等情况。完成勘察结果后,勘察单位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勘察结果,做出勘察结果剖面图、土层或岩层的3D地形图。地质勘察单位要依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对所取的土层土样进行土工试验、取得相关数据和参数。
勘察报告中应有关于基础设计选型的建议和方案,并对地下室开挖、基坑支护提出应注意的事项和防护措施。完成后的地质勘察报告要送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后方有效、方能用于工程设计。
4 确定设计参数、优化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报批送审和审查
项目工程规划总平面图、建筑方案设计送规划部门审批后,选择设计院后,确定设计参数、优化设计方案。建筑方案确立后消防设计、人防设计方案要报消防公安部门、人防管理部门审核并要符合消防、人防要求。结构方案的选择,比如选择基础方案、选择何种桩基,选择何种结构承重体系和抗侧力结构体系,钢筋、钢材选择何类型,进行承重柱网、墙体和抗侧力墙体布置,确定柱网的密度、剪力墙面积、厚度、间距等,确定楼盖梁高宽、楼盖板厚度。设定结构的用钢量指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确定最佳的柱截面尺寸、剪力墙布置数量和厚度、楼盖的梁高宽、楼板厚度使结构设计合理化、优化,节约建筑成本。完成工程项目的建筑和结构设计后,进行建筑的给排水、电气工程(强电弱电)、暖通、建筑智能控制系统、消防等配套专业设计。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施工图需送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核、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建设报建和施工。
5基坑设计、施工、监测
由于现在用城市交通量大、土地资源有限,为了有地下停车场或者地下商场或者高层建筑自身就要求有设地下室,建筑工程基本有一层、两层或者三层地下室。当基坑的开挖深度超过4米时,进行地下室基坑开挖前要进行基坑围护设计。业主或者建设单位要委托具有资质的岩土勘察设计院进行基坑围护、支护的设计。基坑设计施工图纸要送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审查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基坑围护、支护施工应由具有资质的专业基坑支护施工单位施工,施工单位要做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该专项方案需组织专家方案论证,施工组织专项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经监理单位审批,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要由专业的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基坑进行监测(土体水平、竖向位移、侧移动的监测),基坑支护、围护的锚杆、锚索、板桩、灌注桩、搅拌桩要经检测,基坑围护、支护工程施工要符合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基坑围护、支护工程经过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地下工程应在基坑工程的使用时间年限内完成。
6 工程预算造价、工程的划分、工程招投标、合同的制定
施工图纸完成并经过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后,业主或者建设单位可以委托工程造价、预算单位对项目的土建工程、给排水、电气、消防、暖通、建筑智能工程进行工程预算,根据建筑施工定额计算工程各子项目综合单价、计算工程量、编制预算清单。业主或者建设单位造价工程师要跟踪、对接工程预算工作,清楚、详细介绍工程建设、建造内容和部位,预算过程要防止漏算、少算或者多算。甲方造价工程师要制定内部成本控制价并制定招标控制价。甲方招投标部门要制定商务标和技术标,制定招标文件、制定招标要求和标准并委托招标机构进行工程的招标工作,招标工作完成确定中标单位后,甲方与中标单位协商、签定施工合同,确定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工程设计变更签证、工程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工程款拨付等条款。
7 委托工程项目监理、管理
业主或者建设单位可通过招标方式选取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咨询管理单位进行项目工程的管理,监理、项目管理可以有勘察设计过程监理、施工过程监理和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理,委托监理、工程咨询管理单位对项目建设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合同和信息管理,以完善各个阶段的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执行完成各阶段的项目目标。
8 工程的报建工作
业主或者建设单位要准备好相关的报建资料,如企业营业执照、土地使用证、项目立项批复书、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报告、安评报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经审查合格的地质勘察报告、经审查合格的施工设计图纸、各施工图审查报告书、工程项目主要执业人员登记表、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组织设计、监理规划、安全监理规划、建筑施工安全保险单、银行农民工工资履约保证金开户证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资质、人员的备案等。
9 施工过程的监控、跟踪与管理
施工过程分为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跟踪控制、信息反馈比较、执行完成工程目标。项目开始时,一般要先“四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通电信网络、进行场地清理整理,预算用电量和用水量,并申请开户用电和用水。施工组织设计要从建筑施工总体进度的要求,从人力、设备、机械、物力、施工方法方面考虑安排、组织施工,制定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目标。确定施工机械确定材料运输方式、确定要有几台塔吊和塔吊位置、施工人货电梯。有桩基工程的一般选进行工程桩的施工并施打塔吊的桩基,然后进行基坑围护、支护的施工,然后进行地下室土石方工程的开挖工作,地下室土方开挖进行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结构、先管线预埋施工、后建筑装饰施工。要注意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基础、主体、装修各分部工程的进度进行,关注人力、材料的准备情况和投入情况。
10 工程竣工验收与移交、配套辅助工程的建设
工程竣工后,准备好相关的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内业资料,施工单位要先组织进行工程的自检、相关单位要进行工程竣工的初验收,最后组织由质检站、设计、勘察、人防部门、监理、建设、施工单位参加的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工程需进行消防专项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降工程移交给业主或者建设单位,业主或建设单位接收工程后把工程移交给物业管理部门。项目工程的建筑工程竣工后,业主或者建设单位还需进行配套设施的建设,如道路工程、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区内照明、小区(厂区)监控系统的建设等。
11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非常繁杂、多、繁琐,整个工程系统庞大,涉及的部门多、涉及多个专业,所以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深化项目管理内容、努力吸收涉及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努力深化、积累自己的工程经验和内容,使自己的工程项目管理做的越来越好、深度也越高、越来越专业化。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地铁车站;施工方法;地面交通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地面交通。因地制宜地选用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设计,合理地选择交通组织方案,将工程建设对地面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是每个设计人员的追求目标。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的交通组织原则
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与地面交通组织的矛盾,应及早进行,多方介入,并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以人为本,和谐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既要保证基本的交通通行能力,满足市民出行要求,也要考虑工程本身的投资与施工风险,最终达到社会效益
最大化。
2)全局观念,规划超前,多方合作。地铁工程多沿城市交通主干道下敷设。在线路走向稳定后,工程建设部门应及早会同交通管理部门及城市规划部门研究轨道交通工程对地面交通影响的节点位置及解决方案。从规划部门应主要了解的信息是:附近是否有规划拓宽道路工程;地铁站位附近是否有老建筑物拆迁及规划市政绿地等。要充分利用规划条件,将规划条件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合理衔接。必要时应提前实施规划内容,以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期间交通道路改移及绕行。从交通管理部门主要了解的信息是:地铁车站一定范围的交通流量及初步的交通疏解方案能否满足交通要求;周边道路是否具备小范围绕行条件等。目前一些地方仍存在各部门站在部门利益角度处理问题的现象,导致工程费用增加和社会资源浪费。只有树立全局观念,各方共同努力,才能选择出地面交通组织的最优方案,以节约社会资源。
3)实事求是,尊重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主要指站址范围的地质及水文条件,以及周边建筑物与构筑物现状等条件。地铁土建工程通常采用明挖法、暗挖法(矿山法及盾构法)、盖挖法(盖挖逆作法与盖挖顺作法)等三种施工方法。可较好地解决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对地面交通影响的施工方法为暗挖法,其次为盖挖法。但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法施工,应综合考虑周边条件、交通状况、地质情况以及投资等方面的因素。
4)因地制宜,精细设计。在规划条件及站址环境确定的条件下,对每个车站工点的施工方法选择和交通组织解决方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和交通管理部门充分沟通后,需要落实目前条件下能多大程度地满足交通组织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方法的选择及交通组织设计。
2 针对交通组织要求的施工方法及措施
2.1 暗挖法
在地面交通量大、不允许分幅围档的情况下,如地质条件满足暗挖法施工要求,可采用暗挖法施工。暗挖法施工对地面交通组织及地面景观没有影响,地下管线不需迁改;但该方法投资费用高、施工风险大、施工工期长,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行。该方法在北京地铁工程中有较多应用。
2.2 盖挖法
盖挖法分为盖挖逆作法与盖挖顺作法两大类。盖挖顺作法又分为全盖挖顺作法和半盖挖顺作法。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范文第4篇
1引言
市场经营活动是建筑施工企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市场开发、项目经营管理以及项目的回访等重要过程,前两个过程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对项目成败、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施工企业打破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靠分配施工任务而生存的模式,走入了具有竞争力的建筑市场。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建筑施工企业先后成立了市场开发部,专门负责为企业收集招标信息、跟踪项目、现场勘查、制定投标技术经济方案及参与投标等工作任务。项目中标后,由市场开发部门把项目的招投标资料移交公司的职能管理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再组织成立项目部进场施工。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由两个或多个部门分段负责,各自承担其相应范围工作职责,这难免造成工作过程中的衔接不当,思路方法不统一,加之施工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制度,造成实施技术、管理、组织、合同等措施时与投标时策划不同,甚至违背投标策略,最终使项目的实施效果与预计效果产生差异。针对存在的问题,众多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分析和调整,纷纷探寻适合自己公司的机构模式,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加之施工单位人员流动性大,市场开发与项目管理实施工作的沟通和衔接始终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笔者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性建议与策略,以期让企业市场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形成更加紧密的结合和沟通街接。
2企业市场开发与项目管理的沟通衔接策略
2.1拟派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参与投标或委派投标人员参与项目管理企业的市场开发部门搜集到招标信息,并做出初步分析,再根据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战略、当前施工任务等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参加该项目投标以及做出关于中标情况等基本信息的分析。如果企业对该项目的投标志在必得或中标概率大,则应协调公司职能管理部门,派项目管理人员参加投标工作。拟派项目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职务可以根据项目的规模,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大中型项目可以要求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总经济师参加,小型项目可以要求项目总工程师、技术和经济负责人等参与。施工企业参与投标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能力,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施工过程和项目管理,并可视情况考虑是否参加项目投标文件的编制,但必须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现场踏勘、标前会以及施工企业投标的各种决策会议、技术经济会议,以便让其熟知整个投标过程和决策方案。项目一旦中标,参与投标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进入此项目管理部,参与组织该项目的施工,所以相关部门在选聘人员时,一定要慎重,一旦确定人选,应具备稳定性。与拟派项目管理人员参与投标相反,企业的投标人员也可以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去。若出现企业预计不会中标的项目中标,投标时拟派项目管理人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参与项目实施,企业战略和人才发生调整等情况,企业可委派数名工程项目的投标人员加入到项目管理队伍中,参与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即使企业市场开发人员紧缺,也必须派两名主要投标人员参与到项目实施的前期管理工作,把投标的思路和方案在实施中与其他项目管理人员交流和沟通,待交接清楚和工程进展顺利后方可调离项目部。企业市场开发人员参与项目管理,一是可以避免因工作衔接而产生的问题,二是可以锻练市场开发人员,增加其技术管理能力,三是为企业培养技术、经济和管理人才。
2.2中标后搞好技术经济方案交底工作项目中标后,建筑施工企业职能管理部门组建项目部,企业市场开发部门参与该项目投标的专家、主要技术经济人员应与项目部的主要人员就项目投标的技术经济方案、管理思路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交底和探讨。交底的主要内容有:
2.2.1技术方面主要学习招投标文件、商务技术条款和特殊要求;交流施工方案、技术方案,说明临时设施安排和布置,施工材料、机械设备采购和运输,人员组织等技术上应注重的问题和关键点;研讨在原方案不满足要求或失败的情况下,有何种替代方案等,根据招投标资料分析项目的风险所在等。
2.2.2经济方面结合施工技术方案,说明投标报价的编制原则、商务报价、商务合同、计量规定,阐述投标时采用的投标策略,参照的定额标准、取费标准,说明施工计划、顺序,临时工程的修建和费用摊消,设备的购置和租赁情况,技术人员的配备等;根据招标资料,讨论在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变更索赔点以及现金流的需求等经济问题。例如某工程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综合报价,投标小组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图纸及资料,得出清单中的“混凝土围堰”工程量将会增加,建筑施工企业决定对“混凝土围堰”清单项采用不平衡报价,合理提高混凝土围堰的综合单价,从而提高施工利润。但在施工中,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主动提出将混凝土围堰方案变更为土石围堰,经建设单位组织研究和讨论,同意采取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方案,并重新按合同约定报价,原清单中“混凝土围堰”单价作废,由此原不平衡报价策略失效。出现本例所述情况,是因为施工企业市场开发与项目管理的沟通衔接工作脱节,中标后没有搞好技术经济交底工作所致。
2.3建立施工中的工作联系机制企业派驻工程项目部的主要管理人员参与职能部门组织的技术交底后,对该项目及项目的招投标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但企业投标是按招标文件及考察收集的资料做出的施工方案,不可能完全符合实际,项目实施中项目管理人员针对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须对投标方案做部分修改和补充,对此项目管理人员和企业投标人员应建立工作联系、沟通机制,遇到问题随时沟通,了解原投标思路,结合施工经验和项目实际做出有效、合理的变更,并对改变后的方案和原方案做出比较。如某企业投标某中型水电项目并中标。企业此前没有拟派项目管理人员参与投标,也未派投标人员参与该水电项目的管理工作,中标后建设单位要求施工企业立即组织人员进场,鉴于时间紧迫,施工企业投标人员和委派的项目管理人员没有组织沟通和交底,由项目管理人员带上招投标资料进场施工。施工过程中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与投标人员建立起有效沟通制度,小问题个别沟通,大问题集体开会交流,项目管理人员组织熟悉招投标文件,结合资料以及经验提出问题,通过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取得较好效果。如该水电项目有三台发电机组,原投标施工组织设计采用三台机组平行施工,经项目技术人员与投标人员沟通,并报监理和建设单位同意,对原施工组织设计做出调整,决定先施工1、2台机组,再施工第3台机组,既让施工的高峰减少人材机投入,材料周转率加快,又提前了首台机组的发电时间,使建设单位很满意。
2.4成立企业市场开发与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部门对于一些特殊项目,如投资金额大的项目、国家形象和重点工程项目,企业首次进入本专业以外的其他建筑市场、重要区域市场工程以及其他有必要的项目,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成立一个临时的联合部门,必要时成立专家组,配备各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工程相关方面的情况做出分析,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规划,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管理组织模式,再由市场开发部门对投标文件进行汇总成册。工程项目中标后,施工管理组织则在上述部分人员中抽调。而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则可以直接把市场开发部门和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合并,成立一个长期的综合职能部门,这样可以灵活调配技术管理人员,同时避免在投标过程中出现工作脱节带来的问题。
2.5项目完工后的信息总结和评估项目完工后,企业组织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和市场开发人员进行交流,针对项目的投标技术经济方案、投标策略、投标思路、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和总结,找出成功之点和不足之处,全方位反馈项目的信息。企业市场开发部门应建立数据库,为以后的投标工作储存有效的、可靠的、有针对性的信息,为企业投标决策和项目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项目完工后评估及反馈的信息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投标技术方案设计的合理与不恰当之处,以及不恰当之处的优化方法;二是投标策略运用得当之处、不当之处,可以增加的投标技巧等;三是针对类似项目收集和建立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技术经济指标;四是针对项目所在的市场片区,做出投标的注意事项、专有的施工方法和数据资料;五是针对该项目的发包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总结其管理方式,处理事情的方法以及管理要求等。评估、反馈的信息如项目所在地区的地质水文资料,特殊、惯用的施工方法,材料市场、机械设备市场、劳动力市场、分包市场情况,各方的惯例要求,发包方处理工程事件、计量、变更索赔的工作程序,发包方经常合作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各单位可视实际情况有所丰富、调整。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重要性;设计方法
1 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方案设计是所有设计工作的第一步,能不能打动业主,让他把设计任务给你,方案的水平占很大的因素,另外,人们喜欢用方案的水平评价一个建筑师的水平,因为方案不是人人能做好,而施工图则相对简单一些。设计者应该具备相当的方案水平,工程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是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技术资料,正确应用工程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工程技术交底是工程施工的前提保证研究和试验表明,尽管在项目实施和运营的全寿命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价值工程,但就其效益和效果来说,方案设计研究还是越早越好。越在项目的早期采取措施,项目节约成本的可能性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施设计变更所花费的成本将越来越大根据这个结论,如果在方案设计阶段就进行价值工程研究活动,其节约成本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建筑方案设计为建筑设计提供社会性、实用性、科学性、依据建筑策划建立在项目相关范围的实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它提供的设计依据涵盖了社会环境 、经济环境、人文地理气候环境等包罗万象的相关因素。
2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
2.1 总平面设计方面
主要是确定出入口、交通组织、图底关系及竖向设计等。通过分析人从哪里来以确定主、次出人口的定位范围。分析人、车、建筑物三者的关系,确定图的位置,图的形状,主要人流从哪一个方向、哪一个部位进入用地,这是做任何一项建筑设计首先要分析的内容,是一个事关建筑布局成败的第一关键问题。总图出入口的设置除了做到图面布局的美观和满足城市规划退让距离的要求,还应满足消防规范对出入口数量、位置及大小方面的要求。出入口应尽可能设置于项目内部与外部环境能紧密连结的位置,并尽可能做到人车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设置,这样,既能满足功能需要,又可以做到安全原则,满足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在用地规模较大的项目中,可以考虑设置独立的垃圾出口,减少垃圾运输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营造一个优美、洁净的环境空间。基地内的道路应通过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道路设置应满足人车通行的要求,并尽可能避免回环曲折,缩小交通流线长度,这样,在建筑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的道路占地面积可以用于种植绿化,以提高项目环境品质。图底关系分析:首先,把设计建筑的所有房间看成是一个设计要素,把室外人流集散活动区域和停车区域作为另外两个设计要素,这样,我们面对三个设计要素来考虑设计问题,就把矛盾简化多了,也抓住了这一设计阶段的主要设计矛盾。但是,这种图底关系的分析一定要在建筑具体的用地范围内进行,并根据外部环境条件和前述已确定的两个出入口大致方位的前提条件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确定“底”上“图”的位置、形状。场地的竖向设计:控制场地的坡度与建筑各出入口连接道路的坡度,原始地形为坡地的要优化场地设计,尽量合理地运用场地高差关系减少土方量以降低建设成本;沿海或者沿江地区的项目应该注意当地防洪标准;平地项目应注意设置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的措施。总平面图除了确定出入口、交通组织、图底关系及竖向设计等设计内容外,还必须按防火和规划的相关规范要求控制建筑间距、建筑与周边道路间距,同时把握建筑形态、建筑类型的合理分布、小区气候的利用、改造等。
2.2 确定功能区方面
确定使用、管理、后勤功能区并与场地主、次出入口相对应。也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对外区、内区或活动区、安静区两大功能区,简化设计矛盾。对于功能复杂的建筑类型,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对所有功能房间逐一无疏漏地通过功能关系图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就会陷入自设的功能迷魂阵。因为,几十、成百个房间我们一时无法搞清它们有机的内在联系,而一旦陷入对个别房间的孤立分析,就会失去对方案全局的把握,因此功能分析的方法需要从功能分区开始。
2.3 房间布局方面
对各功能区分别进行房间布局,先竖向功能分区,再水平功能分区,确定相互位置关系。各功能区内的房间,哪些应该上楼,哪些房间可配置在下层,这是在进行平面功能分区分析前设计人员先要决策的。也就是说竖向功能分区具有优先权,只有配置好竖向的功能分区才能进行各层的水平功能分区,当然两者是互动的,是在相互调整关系的过程中逐渐把功能分层布局敲定下来。竖向功能分区的原则是:功能合理;结构合理;功能能结合空间形式变化。
2.4 细部调整方面
首先适当调整个别房间的比例、尺寸,使平面设计更趋完善。同时检查结构系统是否合理,防火分区是否足够,无障碍设计是否到位,并完善总平面设计。以住宅户内设计为例,户门、房间门、窗的位置的合理性,需关注是否影响家具摆放、是否可以满足顺畅的流线、房间内是否能保证充足的采光、通风要求;厨房、卫生间的布置,需要关注相关的器具尺度规定、摆放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方便,上下水管及燃气管道的合理位置,通风是否良好,是否能够保证足够的隐私性;室内外空调机的设置位置;各种水管组织的合理性;不同房间的家具的合理摆放、尺寸要求、使用的舒适程度;避免对视及建筑风水理论方面的禁忌等。其次要推敲结构柱网是否合理、完善,是否需增减柱子。还要检查防火分区面积是否超过了规范要求,以确定防火分区的数量,并复核楼梯数量是否满足每个防火分区疏散要求。
2.5 实际作用方面
建筑方案在追求立面美观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其实际的情况。比方一个高层的旅馆方案中,其正立面全部都是通长的大落地玻璃窗,在立面效果上非常明亮,但是在施工图设计时发现其与实际是不相符的。由于作为隔间的旅馆,每个房间之间的玻璃窗纵然可以做到严密的封堵,但对于私密性也是不利的,而且也不利于安全和防火。根据国家关于建筑玻璃的安全管理,如果单块面积比1.5平方米大的玻璃底或是玻璃窗离最终的装修面比0.5米小的落地窗就必须用安全玻璃。所谓的安全玻璃,指的是经剧烈振动或撞击不破碎,即使破碎也不易伤人的玻璃。包括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其中安全玻璃的费用要比一般的玻璃高出很多,如果大面积使用安全玻璃会使建筑的成本增加。另外,超大型的玻璃对建筑的节能意识是不利的。所以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体形、围护的结构等对建筑的节能造成的影响,杜绝那些只盲目地追求新奇和特点而不考虑实际作用的做法。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 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前进、建筑方案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建筑施工质和建筑物功能效果体现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 一套科学有效的建筑方案在建筑施工的重要性和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在保证了建筑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同时,也为施工单位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方案{整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