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工程师培养方案{优选5篇}

风华正茂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517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1分钟。

工程师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培养方案

我国高等教育自规模扩张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工科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但是从企业招聘普遍的反馈态度来看,工程技术人员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精神。机械行业应面向工程实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满足社会需要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对此,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理工科院校中的机械类大专业,理应把培养“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作为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创新模式与发展导向,为国家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一、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总体思路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基础上,确定更加详细具体的机械类工程师培养计划并将之作为理工类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任务,首先要有清晰的总体思路。结合社会需求、专业目标与专业特色,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专业标准规范的指导下,同时结合学校和企业培养标准与评价标准,确定培养目标即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具体来说表现为三方面:(1)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2)个人素质和职业技能;(3)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当然这个培养目标是否最终完成要靠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并通过校企评价团队的最终考量。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实施上、培养目标的实现方法上以及评价体系上,要达到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的相互补充、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的相互渗透,最终形成综合评价的机制,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

二、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重点与内容

(一)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重点

机械类卓越工程师计划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实施中应抓住以下工作重点:探寻机械类工程师多元化培养模式、建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制与平台、建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创新管理体制。尤其是探寻多元化培养,是整个机械卓越计划实施的重点,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究程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制与平台的建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教育体系、并面向市场需求,才能为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供新鲜的活力。

(二)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内容

1.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直接影响着机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效果与成败。在机械专业培养方案中关于新课程体系的修订上,既要夯实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紧随前沿专业科技的发展态势,也要注重学科的实践性,围绕市场和企业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课程体系以便使其具有时代性、能够面向行业、企业和现实社会生活。在机械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毫无疑问是与工程实际和工程应用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更是培养学生科研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所以新的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应面向工程、强调宽基础、重实践、重应用,适当地增加或开设机械振动、机械结构的测试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等现代设计类的重要课程,以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到系统全面的现代机械设计的理论,掌握最新的分析手段与测试技术。另外,开设企业与工程管理、企业法规、企业文化、国内外营销等课程,更快地减少学生适应企业的时间、更快地融入到企业中去。我校曾在2003和2009年两次加大课程体系改革与整合力度,并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测量与控制技术、过程装备工程等课程体系融入到机械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群中。

2.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机械类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动的,而学生是被动的。学生面对课本,很难将这些生硬的文字在大脑中转化为抽象的机械模型。所以,如果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化学生的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实践的研究过程,机械类课程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学生亲身参与机械的设计、改造与研究,有的甚至需要他们自己上网搜寻相关配件,为了找到合适的配件,他们会主动去寻找、分析各种相似配件之间的差异,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得到的实践结果与吸收消化理论的程度绝对比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在这种研究型教学模式中,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互动式,教师的职能由“教”转变为“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新知识,将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亲身实践,扩大知识视野,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和研究技能。

当然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最终是不可省略的,不可能完全实现机械课程的百分百课外实践,但是又想使学生参与其中,因此理论教学过程的改进也势在必行。比如说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并且在课件中增加学生身边的工程实例,引导学展开课堂讨论,并根据学生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背景结合起来,使抽象的工程问题变得有趣丰满,又可以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与背景。我校的金工实习在不断更新传统实习内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实习环节如数控加工、特种加工、机器人系统和小型自动生产线等,并且在2004年建立了机器人创新制作实验室,在2006年建立了机械创新制作中心,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制。校企联合培养是卓越工程师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平台。目前高校普遍提出的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模式,让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推动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室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学生开放,鼓励学生早期进入科研,使其在“研中学”“做中学”,将一部分课程委托企业讲授,在企业实践,做到“干中学”“学中干”。与骨干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试行“两参三联合”的工程实践教学机制,即企业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学生参加企业生产过程,校企联合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联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联合考核实践教学质量。对“卓越计划”的本科专业学生实行“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即大一、大二、大三实在校内配备专业导师,大四时在企业配备企业导师。企业学习阶段可以安排一些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前三年学生在校内学习与机械学科相关基础课程以及完成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大四时学生在相关机械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重点是实践,在实践性环节中强化学生在机械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现在,国际性竞争越来越剧烈,经济全球一体化是一个总趋势,这势必使人才竞争、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化教育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即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比如国外原版教材和虚拟实验室,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与与国际知名学会开展密切的国际交流合作,到海外企业实习,与国外知名高校企业共建工程教育联合体,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并积极采取措施招收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工程教育。

三、结语

我们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初步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机械卓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大多数老师缺乏工程经验,亟待工程化培养;学校和企业的实践基地缺乏,经费问题也会制约工程实践环节的开展;专业课教师在校内承担的教学任务重,难以顾及每个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校企联合体制中,如何实现部分校内课程在企业讲授的问题?……这些都是在卓越计划中很可能碰到的问题,最有力的解决办法莫过于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良好的保障体系是机械卓越计划得以实施的前提。“卓越计划”质量体系离不开机构、制度、师资、经费、基地等方面的保障,因此在机构设置上,成立包括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工作小组、执行与评价团队在内的领导小组是必要的;在制度保障上,学校规章制度与企业规章制度并行,包括培养标准、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在师资保障上,保证校内教师、企业工程师、外聘教师的待遇能落到实处;还有培训基金、实践环节等经费支出的保障和学校资源、企业培训、网络虚拟资源等基地保障,任一环节的工作不完善,都会导致整个卓越计划难以为续。另外在校企培养方案实施中,还要进行建立必要的监督、质量评估与信息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雷,凌雪.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01).

[2] 胡皓,任鸟飞.工程应用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

[3] 尹立孟.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与课程体系设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9).

[4] 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6).

[5] 周雪梅,滕靖.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

[6]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工程师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字:卓越工程师;工程材料及成形;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工程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04-02

高校工科教育长期以来的培养模式固定,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较深,培养的工程型人才应用能力普遍偏低,实践能力较薄弱,加之工程教育往往局限于高校课堂,缺少工程师、企业家的参与培养,导致我国工程一线领军人才稀缺。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立足高校,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从专业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系统要求和具体措施[1],近年来,陆续有高校被纳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之中,在国家教育政策和工程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我校于去年也提出了建设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试点班的计划,旨在培养出一批创新能力出色、实践应用能力强的新型工程人才。在试点班的课程教学、实践、实习等环节加强了本科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我校机械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是一门全面介绍材料基础知识和理论、机械零件成形技术及工艺选择的技术基础课程[2],也是体现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思想的主干课程。由于该课程具有基础概念繁杂、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的特点,教授和学习起来均存在一定难度,而学时少、实践性强的特点与人才培养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以该课程为试点,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构建层次化教学模式,重点发挥实践环节教学作用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通常安排在基础课程学习之后,生产实习和专业课学习之前,因此该课程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应用巩固与提高,也是学生后续专业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作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表现吃力,对于课本概念也是死记硬背,考试时对于具体的材料应用、工艺设计等题型往往无从下手、答非所问,考试成绩普遍不够理想,挂科率较高。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交流得知他们对于所学材料知识的实际应用缺乏足够的实践认识,在金工实习中也是“比葫芦画瓢”,老师讲一步他们做一步,收获甚少。因此,综合考虑《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及老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思现行的教学模式,除了基本的课程实验外,有必要适时地结合课程设计和金工实习等实践环节,构建一种理论知识―课程实验―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的串联式、层次化教学模式。

首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老师就应优化教学内容,有重点、分主次地进行针对性的理论讲解,中间可适当穿插材料应用及成形的案例。其次,安排课程实验时,教师应该把握实验主线,在不偏离主体实验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比如尝试将单个的金相实验、热处理实验、拉伸试验等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次,之前的金工实习一般安排在该课程学习之前,学生进行工艺实习时,事先没有充分的理论认识,常常盲目模仿;而如果将其安排在课程学习之后,学生大多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实习,走个形式,也失去了金工实习的实践意义。因此,将实习内容分段进行,穿插在《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堂教学之中,实行“课堂讲一段、学生做一段”的教学方式可提高教学效果。当然,由于课时和实习条件的限制,老师也应精简设计课堂内容,把握重点,对于学生的管理和实习要求也应加强。最后,在理论知识、课程实验和金工实习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学生既有了材料相关知识的储备,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应用理解,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这时再进行课程设计,串联起所学内容,可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实践应用的双重目的,教学效果也必事半功倍。

在这种新型层次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尤其重视发挥实践环节的教学作用,不能为了实习而实习,也不能仅为了锻炼动手能力而实习,而应该要明确实习和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将操作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加大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实现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本目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讨论教学相结合

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也由来已久,尤其在工科类的课程教学上应用广泛、效果突出[3]。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即是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得来,也不是仅仅依靠课本学习即可,它要求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之中,通过了解分析工程案例,将理论知识融于实际应用,提升工程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自身研究工作,合理地嵌入科研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思考问题。将基本理论与应用实例相结合,通过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方法,时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其独立思考,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工程应用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讨论式教学,精心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而讨论教学的前提则是要老师课前做好充分的案例准备和课堂设计,课前选择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要求学生预习思考,课上分组讨论,并相互评价。这样既能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习信心,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案例教学与讨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侧重于实践大于理论,同时又以理论学习为基础,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检测能力和相互评判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于课本知识和课程学习的理解。

三、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平台,加强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我校校情制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如何在《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嵌入创新元素,实现本科阶段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具体的工程实践入手,让本科生投入到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中去。而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平台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相关活动,指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鼓励学生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开展科学创造、实验发明等创新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技能,使其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拟定以“XX钢热处理相变规律及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为题,启发学生思考,指导他们依据钢种特性制定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再结合金相观察、硬度检测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实验完成总结报告,使其对课本上关于金属材料的固态相变和热处理理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这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情况从项目的申报选题、文献的搜集查阅、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有意识地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大创项目为平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将创新教育和实用教育融入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融合,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利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化教学

通过工程学院机械系、工程训练中心和机械实验中心师生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校《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已实现了从校级精品课程到省级精品课程的突破,并得到了广东省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的立项支持。目前省级精品课程的网站也在建设之中,除了常规的课件资源、授课视频、习题测试、电子教案和效果反馈等板块外,还预备开展线上师生互动、在线答疑、交流讨论、工程实例分析等功能板块,旨在克服该课程学时少、课堂学习消化吸收有限等问题,帮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巩固理论知识,并进行工程实例的学习,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在建设和利用《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精品课程网站的同时,我们应以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前提,加强网站资源对教学的服务支持[5]。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在课程实践、创新项目、课程设计及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上的学习时间,从而将各种学习形式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模式的混合,使信息化教学成为课程教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深层次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与课堂内容及实践环节,实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的高效教学,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达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与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11-17.

[2]刘子利,郑勇,刘希琴.深化“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工程创新能力[J].高教论坛,2011,(11):44-47.

[3]高道祥.“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S1):60-62.

工程师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具有现代海洋工程基础知识、海洋装备设计基本技能和计算机语言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的联合指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许多不定因素。尽管很多学者从20世纪初就意识到海洋资源的开发是解决人口、空间和资源压力的最有效手段,但系统的海洋学科建设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才出现于一些大学内,因此,海洋工程与技术教育相对其他学科来时是一个很新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油气资源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洋结构物也从固定的导管架平台向深海的浮式半潜、张力腿和Spar平台发展,海洋结构物从单一功能的固定式结构物到多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弹性结构物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培养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亟待解决。

一、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1.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海洋工程的项目投资一般比较大,涉及范围和企业广泛,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然而,目前高校大范围的工程实践都是以某课程为核心,没有在总体的培养方案框架和教学大纲下定为各实践环节的功能作用,阻止了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另外学生多,实验设备少,实践场所容量小,导致多数同学都是看着老师将实验做完,用笔记下完整的操作过程而不能进行实际的上手操作。最后,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在相关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导致教师自身能力落后。

2.改进措施。由于我国的海洋工程发展起步较晚,现有国内海工高校、企业和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参考国外先进海洋工程装备与系统的建造经验,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优势与专业地位。结合海洋工程高校现状、企业特点和学生老师队伍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提升学生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①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积极组织与开展相关教师及知名海洋工程企业编写以工程为背景、以功能为目标的海洋工程模型试验教材,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总体功能,围绕海洋工程结构物及系统装备最新的响应原型试验,更新目前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具体建设措施包括:a.开展以“海洋工程试验、海工企业实习和海洋结构物设计”三要素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的课程为海洋工程认识实习、海洋工程结构与制图、海洋平台生产设计和海洋平台结构设计,该部分课程将安排到南通中远船务、上海外高桥和沪东中华造船等海工企业进行学习,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描述海洋工程结构与设备的功能要求、内部结构;第二模块课程为船舶静力学、船体结构静力学及海洋环境载荷,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海洋平台的钢材料性能、结构建模方式及平台响应分析方法;第三模块为海洋工程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这部分内容已被安排到具有专门的海洋工程培训机构的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与实践海洋工程项目分析设计、施工组织、质量检测和设计方法。b.建立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任务为保住学生了解海洋工程试验试验教学的意义以及其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了解海洋水池试验和水槽试验的具体规章制度,掌握一些设备如造波机、浪高仪和数据采集仪等操作方法,熟悉整个海洋工程试验过程;第二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海洋工程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对造波机、浪高仪等设备的造作能力,帮助学生验证一些有价值的波浪理论,并从实验中观察一些奇特现象,以补充理论的不足;第三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试验中数据采集方法和判断数据是否正确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海洋结构响应测试方法,完成整个海洋工程的实验方案设计。c.建立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实习模块。其中认识实习的时间大约为10天,由基础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校内教师和校外聘请指导教师相结合,采用讲座、录像与现场参观等方式给学生指导;生产实习时间大约为半个月,主要由校外企业老师带学生进行实地现场观摩整个海洋平台托航、布置和安装等过程,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海洋平台设计任务。②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的海洋工程水槽和水池模型试验教学模式是针对过去的视频化或观摩化教学,主要包括三种开放类型:第一类型为实验的场地和测试设备开放;第二类为实验时间开放,允许学生课余时间与老师联系后进入实验室操作;第三类为模型试验类别开放,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已将本专业模型试验分为波浪模拟实验、结构水动力性能测试实验以及结构强度测试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灵活选取。③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与老师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的一种主管能力,其来自于经验而付之于实践。结合海洋工程发展的现状、海工企业工作内容和教师队伍的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请进来、走出去方法,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a.聘请校外高校、研究所和海工企?I专家来院给青年教师进行有关的海洋工程知识培训,及时更新老师自身固有的设计思维,符合海洋工程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过程中,江苏科技大学专门组织4名教师进入到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协助完成学生的设计任务,实行校内学科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b.深入国外海洋名校和海洋工程企业,进行访问交流和工程实践。海洋工程实践能力来源于海洋工程实践锻炼,面向各种实际海洋平台设计和生产等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和体会。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始终将国内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杰出人才培育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来做,抓住我国海洋战略发展的机遇,定期将校内优秀青年老师送往国外知名海洋工程类高校进行交流与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并派送教师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训,实时了解海洋工程发展的动态,最后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海洋工程类会议以及撰写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海洋工程领军人才而努力。

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创新创业素质关系着学生以后从事海洋工程事业的思维模式,是海洋工程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主要措施如下。

1.开设海洋结构物概念模型设计,结构分析,材料特性等创新教学实验,增设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创新型概念模型制作和概念模型在流场中的水动力实验。

2.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院级和校级课外竞赛活动,并鼓励创新性好的设计参加全国航行器大赛及创新杯大赛,与校外专家交流,增加学习海燕工程的兴趣,提高实践意识。

3.尽量将实际工程的物理现象用基本的数学语言和模型给学生描述,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基本波浪理论、结构力学和数理方程等理论知识思考和解释海洋工程中的物理现象,进一步探索其中有意义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工程师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新生事物,正处在实践探索期,其主旨就是工程教育本质要求的回归,即对于工科人才的培养高校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原则

(1)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遵循的规律,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作为高等教育主体之一的学生,更是高等教育服务的首要目标,因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应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统筹整个计划培养过程,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充分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2)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坚持校企联合制定的原则。要树立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教育新观念,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的工程理论教育与行业工程具体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以期工程教育理论水平和工程人才能力素质同时获得全面提升,因此务必坚持校企联合制定的原则。同时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职业岗位素质、创业与就业素质、职业迁徙和职业发展素质的培养,注重工程人才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把素质教育、工程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迁徙能力。

(3)以行业实际需求与工程技术发展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旨就是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让工程人才的培养不再只局限于校园,进而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联合企业资深人员,全程参与,以行业需求为基础,结合工程技术发展前沿,依托学院现有的人才培养基础,制定全新的富有工程教育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重点就是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4)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突出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的服务面向为指南,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科学安排第一课堂的实训(验)、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第二课堂活动等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相关的具体培养方式与制度要求

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总体原则的指导下,有关具体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及相关培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份好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不只单纯具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还应当反映出创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2.1 课程设置必须达到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两项硬性指标,其一即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企业生产实践时间至少达到一年,其二即理论课的设置中,四年内达到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主讲。同时还要建立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工程训练、联合指导研究生的企业实习或学习和学位论文等。

2.2 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开设研讨课科目,引导学生适应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是必要而且迫切的。传统的课程设置内容,往往适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了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变成了观众。研讨课的开设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二,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实验、实习)改革,提高本科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开发一大批创新性的本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工程师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双元制;培养模式创新;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110-02

从能力需求来看,物流行业需要三种物流管理人才:操作型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结合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来看,操作型人才通常由高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来完成,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则针对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较为牢固的理论知识、外语水平,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对于本科人才还要求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即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坚持继续学习,将实践所得的知识升华为理论,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因此,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必须关注物流行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与发展,创新培养模式,结合企业需求与时俱进,提高实践实习教学水平。从长期发展来看还必须加强专业教学条件建设,建设具有高水准学历和职称结构的师资队伍,并依托企业人力资源建设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模块的重要性和时长,并围绕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路径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的管理能力在本科阶段就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些要求使 “双元制”成为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1培养模式创新的内涵

1.1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市场需求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必须在结合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实现理念创新。笔者认为,将双元制思想与本科教育相结合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创新理念过程中,应该结合对于大学教育本质的研究从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上提高认识,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目标与途径实现接轨并能够与物流管理专业特点相结合,进而深化教师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解、提高创新意识,在培养方案制定、执行、改进方面达成共识,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这些理念上的转变和提高能够有效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培养方案的持续、有序改进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1.2培养模式创新是管理过程创新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应该针对专业特点促进管理过程创新,在与培养方案工作相关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机制上有所改进。在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质量控制等方面坚持引入制度管理和标准化管理,使培养方案相关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工作流程方面要结合教学管理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制定、论证工作流程,使专业教学能力与物流人才需求在培养方案工作流程这一平台上充分结合,使之更为科学、合理。同时,管理过程创新要求建立专业培养方案执行过程的动态反馈机制,实现对培养方案执行效果的及时跟踪和控制。

1.3培养模式创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新的培养模式必须具有攀枝花学院特色、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这一模式的基础在于设计制定出符合教学改革要求、满足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各方面要求的双元制培养方案,使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物流企业发展相结合,使专业建设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培养模式创新必须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使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在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获得内生动力和新的理论支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关注培养方案内容的选择和提高,必须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才能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必须能够脱离传统本科教育理念的范畴,进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双元制层次。

2双元制培养模式创新对教学工作的促进

双元制培养模式对于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2.1双元制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关键是着眼于大学毕业生能力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因此在保证本科教育的理论学习要求前提下强调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提升能力。

2.2双元制培养模式下的培养方案改进

首先,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从过去的阶段性工作转变为教研室日常工作,工作时间更为充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特质,实现合理分工、优化组合,使培养方案制定过程计划合理、充分反馈、及时改进,从程序上保证了培养方案制定的质量。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于搞好培养方案执行、及时反馈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跟踪培养方案执行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教学反馈机制的建立,进而推动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再次,培养模式创新与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始终相始终,能够更好地适应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需要、满足人才市场对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使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最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培养方案改进能够在课程建设方面产生有益的推动,实现了对于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技能、专业方向、实践环节和选修环节等课程模块方面的改进,使课程设置能够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创新,改进了原有课程内容并通过增设新课程满足了专业发展需要。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必须考虑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与教师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切实提高教师对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理解,运用企业力量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专业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

2.3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锻炼教师团队、塑造新型组织文化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本专业领域的发展,使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落实到教师个人的能力提高、工作开展上;同时,双元制培养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水平,通过企业的印证促进教案编写、大纲制定、教材建设,使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培养方案制定、论证、执行、反馈等具体环节的工作质量和业绩水平,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3物流管理专业双元制培养模式构想

3.1物流管理本科双元制培养模式基本思路

确保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注意改变观念,以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为培养核心把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进培养思路,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水平,使之更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型大学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人才培养不能够局限于学校范围内,必须考虑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潜在作用;其次,必须针对传统的工作思维全面改进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同时加强课程模块的论证分析,使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能够通过阶段性、系统性的课程模块设置得到真实反映,这不仅要求更加严密的课程体系,而且要求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同步。

新的培养模式必须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水平提高相结合,考虑到攀枝花学院的办学特色,该模式立足于攀西地区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分工协作提高教学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所有教师通过参与培训、带队实习等方式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水平。以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保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以“双元制”培养思想为导向,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岗位执业活动为核心,物流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突出管理实践能力与业务操作的培养,通过学校与企业在物流管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方面的协调,使学生能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2培养模式构建

(1)对于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借鉴。在保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从办学思路、培养单位、学生身份、教师构成、教学内容、课程时间、考试方式、经费保障等维度进行改革,形成由经管学院与相关物流企业“双元”组成,教育模式由理论学习与物流管理实践“双元”构成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紧密结合“双元制”思想,具有系统性和阶段性特点、具备质量保障和改进功能的培养模式。通过整体性教育,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工作方法能力、个人能力与社会能力。

(2)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以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双元制”培养思想为导向,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学校+企业”合作培养机制,打造适合于物流管理本科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元制”培养模式。设计横跨物流管理专业多个相关领域的整体性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修改现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编写特色教材,针对不同人才培养阶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针对社会需求展开人才培养。完善校企合作、使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承担相应任务和责任,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参与教学内容实施和相应考核。

(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就业能力培养框架。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经管学院与物流企业在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方面的协调,使学生能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学生+员工”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充分结合、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提高。建立高端复合型教学团队、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搞好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资源水平,使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实现对接,搞好高层次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毕业证+执业资格证”模式。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