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工程建设方案{集合5篇}

梦幻森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938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8分钟。

工程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1.1通风方面存在问题我国暖通工程中的通风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缺陷,其中首先是保温材料选择时候,我们不仅仅要考虑的施工成本问题,同时还要估计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适用场地。目前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只考虑施工成本问题,一味的压缩施工成本,很少去考虑材料寿命的持久性以及适用场地。其二是防火阀问题,防火阀和防烟阀之间是有很多不同之处,气主要设置在通风空调穿越建筑防火区位置,平常一般保持开启状态,当出现火灾紧急情况的时候,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高度会熔断防火阀,从而避免火灾的加剧蔓延。现在建筑工程中,大部分都会安置了防烟阀,很少去配置防火阀,这很大程度上威胁了人们的人身安全。其三通风空调设计方案中,常常忽略结构梁顶和吊顶参数之间的标高配合,将通风管道的标高一味盲目的进行降低,从而导致吊顶标高被迫降低,对于建筑整体的舒适度以及建筑美观大大压缩。其四通风空调管道的设计与安装和建筑内部给排水、电气管道排线的安装布置之间的冲突问题已经习以为常,造成建筑内部各个体系之间不协调。其五空调风口的位置经常被随意调动,甚至有的工程在进行通风空调设计是把通风口设置在空调主干管道的变径和弯头处,导致通风气流的加速并且产生噪声。上面所论述的设计问题,或许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调整,但是造成的施工工程量的增加和返工现象,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同时施工达到的效果也远不如一次成功的效果,这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维修工作的进行。

1.2供暖方面存在问题在暖通工程中的供暖方面大多数施工单位都只入户不去重视入口装置的安装。入口装置就是指热水采暖系统中热力供回水总管的热力入口,我国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中规定,设计方案中要在入口处必须设置温度计、热量计、压力表等一般装置,以便于日常检测控制。在现在的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安装人员会把重点放在入户的安装共组上,常常忽略入口安装,同时设计中也并没有对入口装置进行详细标注。其次是现在城市供暖系统中,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后期的方便管理收费,经常采取一个单元楼只安装一个入口,更有过分的单位采用一栋楼仅仅用一个入口,从这些方面来压缩施工成本。并且施工单位无论采取的哪一种入口方式,都没有考虑到建筑物内整个的供暖系统和室外管线的链接是否合理,这样会造成一些高层建筑物的供暖不足。同时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于施工过程中一些必要因素没有明确标注规定,这就导致了在安装过程中没有施工依据,全部是根据安装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

2暖通设计方案优化方向

2.1增大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对于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案来说,对于暖通工程项目的确定取决于其设计方案是否能满足建筑使用需求以及经济性是否可行。其次要秉承实用的原则来选择设备,让所选择的设备能够发挥出最大功效,同时要选择科技型先进的设备,来满足成本低能耗小又环保的要求。其三有关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暖通设计方案,主要监督设计方案是否贯彻了整个施工过程,有没有在施工过程中真正投入使用。其四暖通设计方案要满足当地和国家的一些关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政策,从而让暖通设计方案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真正运用。

2.2暖通设计方案考虑成本暖通设计方案从表面上来看,其成本主要组成指的是暖通项目招投标阶段,但是就真实情况来说,暖通工程的成本大部分来自于安装施工过程中。暖通设计成本要做到工程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行成本的合理配置,同时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是息息相关的,适当的增加工程建设成本,会对后期运行工作提供很大的方便,同时也会减少后期运行成本。所以,在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成本中,首先要对整个项目建设成本的具体分析,然后合理的设计整个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安排建筑材料资源的利用,其次要做到项目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行成本合理协调,两者达到平衡状态。

2.3暖通设计师要和各方面人员做好沟通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对于设计阶段的重视度不够,同时也由于暖通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强,在设计过程中缺少和其他相关专业人配合沟通,导致暖通设计结果存在一些不必要的缺陷,引起施工过程中的返工以及增加施工工程量。所以不仅仅要提高我国暖通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要增强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训,还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加强与其他专业的沟通配合,第一时间了解到其他方面的设计变更,来达到对于建筑项目工程设计的整体把握。

3结语

工程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避灾工程是指灾害来临时为群众提供避护和予以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避灾工程作为应对自然灾害预案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民心工程,建立避灾工程有利于增强灾害防御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增强防灾、避灾能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根据《省防御洪涝及灾害人员避险转移管理办法(试行)》和省民政厅《关于做好避灾工程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市民政局《关于开展“避灾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订大岚镇开展避灾工作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我镇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转移安置工作,提高防灾能力和效益,为建设“平安大岚”做出贡献。

(二)总体工作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村避灾点为基础,以镇避灾中心为主体,在今年台风汛期到来前,建立起一个能够切合避灾所需的场所网络,提高我镇减灾和灾害救助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是转移安置坚持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为辅的原则;

二是避灾场所设置坚持就近就便原则;

三是避灾工作建设坚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原则;

四是避灾管理人员配备坚持兼职原则;

五是避灾工程建设坚持中一心与点相结合原则。

三、具体措施

(一)点面结合,科学布局。结合我镇自然灾害、救助预案及历年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情况,编制本镇转移预案,并根据转移区域分布和人员数量按照就近就便原则,确定1个避灾中心和3个避灾点。避灾点一般以村为单位设立,灾害等级较低时,由各避灾点保证人员安置;避灾中心按转移区域设立,主要安置外来人员及灾害等级较高需求,整片撤离大量转移人员时启用。避灾工程网络的整体布局,要保证台风、洪涝等灾害来临时,能够快速、足量地为群众提供避灾场所。

(二)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各村充分盘活,利用现有资源,根据区域位置一般选择房屋结构坚固、抗灾避险能力强、交通便利、有卫生设施的学校、敬老院、村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为避灾场所。

(三)加强管理,规范制度。一是避灾中心和避灾点和设置明显标志树立“避灾中心”和“避灾点"牌子,让周围群众知晓避灾场所地点。二是避灾中一心和避灾点内部陈列减灾、防灾和群众自救、互救宣传资料,张挂有关图表和转移图表,使其成为群众减灾教育阵地。三是避灾中心要储存相当的救灾设备和救灾物资,对不宜久存的食品、水等生活保障物品,与超市签订救助物资紧急购销协议。四是避灾中心和避灾点落实管理责任制,避灾中心建立以民政部门牵头,政法、公安、农业等部门互相配合的管理班子,落实各部门职责,各避灾点落实专兼职负责人,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灾害预警后,及时启动群众转移安置预案,保障群众人身安全。

工程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为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根据省、市、区委宣传部有关要求,结合全区教育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增强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为重点,以解决突出道德问题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全区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全面提高道德素质,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激发广大干部师生振奋精神,为加快全区教育科学发展,积极创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二、重点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1、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制作设置一批“四德工程”建设宣传长廊、宣传标语及图文专栏。积极组织干部师生参与公民道德宣传月、宣传日集中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四德”宣传教育活动师生皆知、家喻户晓。

2、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国旗下讲话以及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四德工程”的重大意义、具体内容和标准要求。要结合师生实际,组织编排创作一批反映“四德工程”内容的文艺节目、美术作品、儿歌童谣以及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广泛传唱;积极总结和宣传“四德工程”建设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3、根据区里要求,对开展“四德工程”宣传教育活动富有创意、富有成效的学校,将确定为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点(示范基地)。同时,充分发挥示范点(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积极推广特色经验,全面推动“四德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深入开展“五爱”主题教育活动

1、“爱我祖国、共创新辉煌”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文艺演出、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浓厚氛围,教育引导干部师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心聚力,共创新辉煌。

2、“爱我城市、共育社会公德”教育实践活动

(1)“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爱我、做文明市民”和“我为城添光彩”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文明市民读本》、《公务员文明礼仪知识读本》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师生的文明素质。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机关、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从小处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夯实文明创建根基。

(2)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各学校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壮大发展队伍,完善服务机制。以全运会为契机,广泛组织开展“迎全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展示教育的良好风尚。

3、“爱我岗位、共树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通过开展“爱生月”、“近师周”等活动,扎实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全面提高师德建设水平。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巩固年”活动,继续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为学校、为师生、为社会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4、“爱我家庭、共倡家庭美德”教育实践活动

(1)深入开展“感恩父母、孝行城”行动。广泛开展《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传统文化诵读,提高师生的孝行意识;结合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敬老爱老活动,营造浓厚的敬老氛围,积极为老人办好事、办实事。

(2)开展廉政文化进家活动。积极组织廉政教育报告会,通过讲座、专题片等形式开展正反两

个方面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倡树清廉家风,以家庭廉洁促进家庭和谐。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廉政文化教育,实现廉政文化向家庭的积极渗透。5、“爱我荣誉、共塑个人品德”教育实践活动

(1)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培训,依托中小学生成长导航站,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定期组织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稳定干部师生情绪,化解心理问题,促进工作和学习。同时,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社会、心理专家深入社区、企业开展巡讲和咨询活动,在更大范围内疏导化解不良情绪。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法制教育,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牵头科室负责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争创省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示范点,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推动爱国主义基地、公益性设施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积极推广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加大红色经典文艺作品推介力度,促进适合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网吧、文化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及时向区活动办公室上报工作信息,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推进措施

(一)健全机制,强化责任。建立由局党委统一领导、各基层学校和科室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单位要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细化任务,责任到人,把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活动作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长期任务抓紧抓好。

工程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在2012年启动实施1个村示范、2013年实施16个村试点、2014年实施246个村(居)推广、2011年实施3个“四有”示范镇建设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巩固“四有”建设成果,发挥示范镇示范引领作用,以镇(区)为单位推进农村镇镇“四有”工程建设,建立“四有”工作长效机制,夯实农村“四有”平台基础建设,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拓宽农民收入渠道,达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实现镇镇四有建设目标,使广大农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二、主要目标

全县所有镇(区)及村(居)全面实现“四有”建设目标,劳有所得方面,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95%以上,“零转移”家庭动态清零;老有所养方面,符合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条件的村民参保率达99%以上;病有所医方面,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的村民参保率达98%以上;学有所教方面,有技能培训需求的村民参加实用技能培训率达100%。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四有”平台建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一要实现平台建设“六到位”。各镇(区)要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意见的通知》,推进基层平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城郊结合部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镇(区)、村(居)两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要全面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二要实现信息网络四级联网。重点推进镇(区)、村(居)平台信息网络建设,每月动态调整村民家庭“四有”电子信息库,实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村村通”工程,促进村级平台与镇(区)、县、市四级联网。三要打造十五分钟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圈。充分发挥我县“四有”镇(区)、村(居)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把每个镇(区)、村(居)平台都建成一个市场节点,最终形成以县人力资源市场群为主体,以其他镇(区)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配套,以村(居)劳动保障平台节点为辐射,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统一规范、便捷高效的市、县、镇(区)、村(居)四级联动人力资源市场群,在全县范围内建成“十五分钟人力资源服务圈”。

(二)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劳有所得”。认真落实农民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农民求职登记制度、农村困难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和农民创业服务制度,保障农民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和服务项目。重点构建农村就业困难群体援助机制,动态消除“零转移”家庭。定期采集和本地用工信息,在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和农民求职就业之间搭建桥梁,促进农民就业。将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免费职业介绍、就业(创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特困群体就业援助等优惠扶持政策延伸到所有农村创业人员,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创业实训以及项目融资等“一条龙”服务,帮助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推进农民社会保障,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通过宣传引导参保、政策支撑参保、补贴吸引参保、联动促进参保、典型带动参保、发放激励参保,动态实现农村适龄居民新农保参保全覆盖、续保缴费全覆盖、基础养老金发放全覆盖。按照征地、补偿、保障刚性进保的要求,实行“先保后征”,促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全覆盖。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适时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农民保障水平。

(四)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现“学有所教”。加强农村“零转移家庭”成员、新成长劳动力、退役士兵、被征地农民、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职业技能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开展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就业增收。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两后生”,组织到技工院校参加免费学制教育。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把农民变成新农民;实施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变成农民工;实施自主创业培训,把农民变成创业者,通过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区)要切实加强对镇镇“四有”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细化推进措施,确保目标完成。人社、农业、财政、民政、编制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合力推进镇镇“四有”工程建设。

(二)加大财政投入。各镇(区)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加大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切实解决镇(区)、村(居)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人员配备、工作经费等问题,保障其正常运转。镇(区)公共服务平台工作经费、人员经费要按照单位性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按照事业单位的规定落实。村(居)可设置特定的公益性岗位,每村(居)至少配备1名专职协管员,其人员经费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县、镇(区)根据其承担的任务安排工作经费。要将职业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三)建立长效机制。要建立以镇(区)为实施主体、县人社部门督查指导的“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按照建立平台、摸清情况、宣传发动、自愿申报、对应衔接、筛选初审、公示确定、跟踪落实“八环节工作法”,推进“镇镇”四有工程。对外服务方面,镇(区)、村(居)两级平台要分别实施统一的经办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承诺、服务标准以及窗口设置等,提供公开透明的服务;对内管理方面,镇(区)、村(居)两级平台要建立完善统一的内部职责设置、监督管理制度、业务经办范围、审批流程等,确保职责分工合理,工作运转有序,内部管理规范,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工程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民居环境,全面提高农村防震减灾能力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市、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广泛宣传、动员和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建设安全家园。将扶贫整村推进、村容村貌整治、空心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加固改造、拆除重建等多种方式,逐步改善农村民居环境条件,全面提高农村民居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全镇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稳步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是关乎民生为民谋利的惠民工程,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与扶贫整村推进、村容村貌整治、空心村改造、新农村建设和残疾人危房改造有机结合起来,与减轻其他自然灾害结合起来,提高农村综合抗灾防灾能力。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村、组的自然环境条件、风俗民情、民居特色、经济发展状况等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加以具体指导。

(三)坚持经济实用、抗震安全。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以加固改造为主,拆除重建为辅,帮助和引导农民建造抗震性能好、经济适用的房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四)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在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扶助的同时,尊重农民意愿,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农民真正受益,最大限度调动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建设安全家园的积极性。

(五)坚持“四统一”、“三要求”。“四统一”即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三要求”即村庄规划符合抗震防灾要求,单位建筑抗震措施符合省、市、县技术指导意见要求,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省施工验收规范标准要求。强化监督,务求实效。

三、加强领导,健全结构

为加强我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领导,镇政府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从相关部门抽调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环建中心,负责全镇项目建设的协调和指导。项目所涉村要及时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和组织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工作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目标任务

根据县人民政府下达的计划指标,我镇2009年度实施农村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总数为300户,其中下达拆除重建100户,加固改造200户。结合*镇新农村建设,2009年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任务主要在*村委会组织实施。

五、实施步骤和方法

我镇2009年度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自2009年3月开始至2009年12月31日完成。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

自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10日前为宣传动员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广泛开展宣传动员。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召开各种会议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全镇各族群众对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

2、开展调查摸底。进行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评估,收集和掌握基础资料,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工程实施的规模和范围。各村组在确定具体加固或拆除重建方案时(户数),经镇领导小组实地察看审核同意后,张榜公布。

(二)项目建设准备阶段(2009年8月底以前)

1、搞好工程规划建设方案。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结合我镇实际,负责制定加固和拆除重建项目规划建设方案,勘明现场状况,使农民建房避开地震断裂带和滑坡、泥石流、塌方、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

2、落实单体房屋建筑加固改造(拆除重建)方案设计。根据不同结构、不同建筑方格、不同经济条件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施工图纸,供农户使用。

3、开展工匠培训工作。积极与县农村民居抗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当地工匠和参加项目管理的镇、村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了解和掌握《云南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导则(试行)》的技术规范和要求,使其掌握技术要领,确保工程质量。

(三)项目建设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下旬)

按照“市监管统筹、县具体组织、镇村具体实施”的原则组织实施。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项目所在村组负责工程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和全面管理。因地制宜,统一部署,积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互助建房,尽量考虑选择节能、经济、实惠的新型材料。对施工现场要派出专人负责,落实责任,对主要抗震构件进行查验、记录,对所用建筑材料要经相关人员检查,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经相关人员签字,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派专人对现场进行质量监管和技术指导,对实施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督查指导,组织工程初步验收。

3、实施该工程项目的村要认真按照县镇要求,推进工程进度,及时上报相关统计报表和资料,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卷宗归档等工作。

(四)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2月底以前)

项目竣工后,所涉村组按照制定的竣工验收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由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按农房鉴定意见和工程质量标准组织初步验收,并将相关资料整理存档,把全镇材料汇总上报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六、资金筹措和使用

(一)努力拓展筹资渠道。在上级补助90万元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自筹资金建设抗震民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群众自筹资金为主,政府和社会支持为辅的原则,统筹整合助残、搬迁、移民、新农村建设等资金实施农村抗震民居建设。

(二)补助资金的分配方式。按照省、市、县的有关规定,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补助标准为:拆除重建每户不超过5000元,加固改造每户不超过2000元。凡是涉及农村住房建设的项目,都要达到地震安全设计要求.

(三)补助资金的分配程序

镇政府按照资金补助标准直接兑现到户。到户资金补助实行公示制度,所有补助对象和补助金额都要在一定范围内张榜公示,经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确定,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同意后,由财政部门通过一折通兑付。

七、工作要求

(一)实行责任目标管理。我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与年度考核挂钩。镇属各有关部门和村组,要认真落实职责,确保此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