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案{整合5篇}

风中承诺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18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7分钟。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现况;问题;对策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大命题[1]。实验室生物安全作为生物安全问题中重要部分,越来越受到相关卫生组织与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新加坡、中国台湾、北京陆续发生的SARS实验室感染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对社会政治、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2012年10月1日上海市卫生局出台了《上海市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规范》,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通过该规范的要求制定了量化考核表,运用规范差距分析法,对85个备案的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推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规范健康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区域内经过备案的85个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其中三级医疗机构10个,二级医疗机构21个,一级医疗机构16个,民营医疗机构3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个。调查结果能够反映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现况。

1.2调查内容 根据《上海市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规范》的要求,检查内容包括四个检查大项42个小项,即生物安全组织管理、设施设备和环境、实验室管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管理。

1.3方法 本次调查根据《上海市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规范》的要求,自行制定调查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集中培训,统一判定标准,使调查结果具有可比性。调查组到被调查单位后,通过查看实验室现场、询问实验室人员和和查阅实验室档案资料等方式获取信息,填写调查表。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机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组织建设指标 各级医疗机构均比较重视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生物安全委员会。民营医疗机构在人员健康监测、培训演练等方面符合率较低。一级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生物安全柜使用率不高造成了在生物安全柜使用维护制度分别只有37%、36%。实验室生物安全演练各单位不能定期组织,特别是一级医疗机构和民办医疗机构,符合率仅63%、60%,见表1。

2.2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设施设备和环境指标 各级医疗机构的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经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的保障工作后,经过改建或者新建,在实验室布局方面逐步符合要求,能够做到三区划分,人流物流通道分开。能够按照要求配备生物安全柜、洗眼装置、洗手设施、高压灭菌设备、空气和物表消毒等基本设施设备。主要问题体现在部分医疗机构的实验室门未安装可视窗,有的医疗机构实验室门虽然安装有可视窗,但是由于位置的缘故,无法透过可视窗观察到主实验室内的实验操作活动,这种情况视做不符合要求。有33%的民营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存在墙面和地面不平整,甚至有墙面渗水发霉的情况,见表2。

2.3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状况 调查显示,民营医疗机构在培训和健康档案的建立上与其他类型医疗机构相差较大,符合率分别为85%和45%,这与民营医疗机构人员流动性较大有关。实验室都能向实验人员提供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品,但除了疾控中心以外,其他各级医疗机构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的个人防护尚不够理想,手套、防护帽和口罩往往在操作时三者缺一,不能做到有效防护。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因为实施了自动打印报告系统,检验报告直接可以在电脑终端进行打印,保证了检验报告不被污染,但在一级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无上述系统,导致了检验报告直接在实验室的污染区内打印,且打印后不能进行消毒后发放。各实验室均配备了生物安全柜,但一级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生物安全柜使用率不高,有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基本处于摆设,所以造成了生物安全柜使用记录不同程度的缺失。生物安全柜检测自2010年上海市卫生局下发27号文件以来,通过这几年的监督检查,检测率已经明显提高,除了个别民营医疗机构以外,均达到了100%,见表3。

3讨论与分析

3.1加强事前指导,提高设施设备和环境符合率。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因为备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许可,所以往往缺乏现场审查这一环节,管理相对人提交备案材料时,往往以承诺书的形式保证实际情况与书面材料一致,容易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故我区采取现场检查结合书面审查的形式,严把准入关,在备案初期即要求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不予备案。此次调查显示我区实验室硬件和基本设施设备都能满足二级生物实验室防护要求,说明事前指导的重要性。

3.2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意识相对薄弱。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实验室人员的最后一道物理屏障,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把可能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的威胁降低到最小程度[4]。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实验室配备了帽子、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但现场发现部分检验人员在采样或检测时未按要求穿带防护服、手套和口罩,自我防护意识较为薄弱。实验室应制定详尽的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规定在哪些实验操作中必须使用哪些防护用品,如在进行微生物接种的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等。

3.3民营医疗机构的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亟待加强。本次调查显示,民营医疗机构的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较二、三级医疗机构有明显的差距,空间上虽然做到能够合理布局,基本设施设备配备到位,但是在实验室内部材料使用上明显存在不足,特别是有些实验室设置时间较长,墙面有明显的脱落和发霉现象,这与民营医疗机构投入有限,投资人的理念较陈旧有关。另外就是实验室内务管理较混乱,比如实验室工作区内放置有食品、生活用品,个人防护不到位,生物安全柜未按照标准检测,生物安全柜无使用记录等违规情况仍有发生,显示民营医疗机构实验室管理混乱。其中,人员流动较大是主要原因,实验室负责人经常处于更换状态,没有固定的专职人员负责生物安全工作,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

4对策与建议

4.1建议生产厂商对实验用冰箱加装双锁装置,方便实验室对菌(毒)种的双人双锁管理。本次调查显示许多实验室为了达到双人双锁的要求,不惜在冰箱上加装锁扣或者用链条将冰箱捆住,这样既不美观,而且可能造成冰箱的损坏,但是目前市场上所售的低温冰箱往往只带一把锁,无法从硬件上达到双人双锁的配备。

4.2加强实验室人员应对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医学检验的重要场所,也是最易引发危险的地方之一,如感染性物质的扩散。如果在工作中不加最大程度的注意就极容易引发事故[5]。因此实验室设置单位要加强实验室工作日内院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学习。明确指出实验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事件:如生物样本的泄漏、菌(毒)种被盗、锐器的划伤等。配备相应的设置设备,如吸水纱布、消毒液、应急联系电话、灭火设备等。积极开展实验室应急事件处置演练,通过演练发现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而杜绝生物安全事故的隐患。

4.3建立退出机制,注销部分不开展相应检测活动的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检查发现部分一级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的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际已经不开展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三类或者第四类的菌(毒)种(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来划分),仅仅开展BSL-1实验室的检测项目,如三大常规、血糖血脂等等,其他检验项目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所的兴起,将检验项目(如乙肝、丙肝检测等)送到临床医学检验所检测,导致了生物安全柜等设施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对于这一部分实验室,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退出机制,将这些实验室级别降为一级实验室,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通过对评价结果数据的分析,发现CDC 的整体生物安全管理情况符合率要高于医院的整体情况,二、三级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情况符合率高于一级医院,民营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硬件和管理情况符合率相对最差。

参考文献:

[1]刘延,徐庆锋,黄毓文,等.中山市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2).

[2]Normile D.Infectious diseases: mounting lab accidents raise SARS fears[J].Science,2004,304(5671):659-661.

[3]王菊英,雷静月,陈丽萍.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710.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1.1环境安全知识缺乏大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认知率较低,调查表明物理性安全认知率为28.9%、化学性安全认知率为47.6%,对生物性安全认知率仅为13.6%,而全部都知道仅为0.9%[5]。50%以上的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动物实验的生物危害因素、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问题不了解[6]。对急救常识和用电常识知之甚少,对实验室配备的灭火器不会使用。

1.2实验过程中个人防护不到位学生到实验室后,书包到处乱放,不穿工作服,甚至于吃东西、喝水。有一些学生不注意实验动物操作技术,觉得实验动物好玩,对实验动物进行抚摸;或在实验中抓持实验动物方法不规范,出现被动物抓伤、咬伤的现象;对动物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如尿液、粪便等,不能及时、规范处理,增加受感染的机会。

1.3化学试剂及其废弃物管理不善在管理过程中对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存放和管理不当,容易引发事故。由于动物医学实验室化学品数量众多、品种繁杂、性质各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潜在着极大危险性,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失火、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事故,危及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7]。在试验后化学试剂类废弃物没有分类储存,存在随意丢弃或倒入下水道或扔到垃圾箱的现象,可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1.4实验动物、组织以及受感染物品处理不规范动物医学实验室与其他普通实验室很大的区别就是要经常、大量使用动物、动物尸体和组织,甚至于是含有病原菌的动物和组织,而这些动物尸体和组织可能使与它接触的一次性手套、注射器、针头等物品受到污染。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当,会给周围环境以及师生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2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措施

2.1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和环境安全,使实验室管理管理有章可循,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安全管理实施过程必不可少的。我校教学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于2006年11月30日取得了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12年12月我院教学实验室现通过了国家级动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学院以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为标准,以国家级动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为契机,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适合运行管理记录和文件[9]。日常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实验室各种记录和日志制度;仪器方面包括核查登记表、仪器的维修、使用借还等记录;试剂使用方面包括有毒有害化学品、易致毒化学品、麻醉品等的保管、领用记录,废弃物处理方面,包括危险化学废弃物的回收处置记录、动物尸体组织的储存和处理记录、一次性实验用品的处置记录等。并将一部分制度上墙或上台明示,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更有利于加强日常管理。

2.2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安全政策的宣传、安全案例的警示、安全措施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从思想上予以重视,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动性,防患于未然的过程[10]。中心每年分别对全体教工、研究生和本科生举办为期3d的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动物生物安全知识、实验室化学品安全使用及防护、实验室安全防火等内容。取得培训合格证后,凭合格证进入实验室。

2.3规范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室管理会大大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过程的可控性,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娴熟的实验操作和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保障[12-13]。第一次试验时首先对学生进行课程规范操作和注意事项培训,在实验过程中将产生的化学废弃物按要求分类倒入不同的废液桶,杜绝顺手倒进水池;对产生的感染性动物废料分别放入不同的特制塑料袋,在塑料袋外面贴上标签,标明组织名称,实验名称等信息,由实验室管理处回收处理。给每个学生配备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规范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动物实验操作时尽量做到动作轻柔,小心操作,避免因抓取不当被动物抓伤、咬伤、挠伤,掌握常用实验器械的使用方法,避免被实验器械损伤等现象发生。

2.4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力度动物医学实验中心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加强岗位责任制。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落实安全责任制。中心建立了院系一级的安全管理体制,行政副院长为第一责任人。中心主任、副主任、实验技术人员逐级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并结合ISO14001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责任到人,每个实验员有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区,直接管理本区域的安全工作”使环境管理从部分参与逐步转向全员参与。

2.5改善实验室安全硬件设施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要掌握动物的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等解剖结构,会用福尔马林处理动物标本,由于福尔马林易挥发,常常使实验场所充满有毒和异味废气,根据需要已配备了大功率通风系统,并保证通风换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对大功率用电的设备配备专用电线,定期组织后勤部门对线路进行维护。将传染病实验室、感染实验室以及解剖实验室从教学实验室分离出去,分别建立了单独的解剖楼和感染楼。专门配备高压灭菌柜对实验用品及生物废弃品进行消毒。以消除实验室之间的交叉污染和污染传播,杜绝生物安全问题的发生。

2.6建立应急机制应急预案准备及演练。ISO14001体系要求对不同的灾害和应急事件要有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案,并保证方案的执行。实验中心成立了事故应急小组,每个实验室配备4~6个灭火器,对实验人员和学生培训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对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进行了模拟演练,对灾害发生时的应对常识、简单救护知识进行普及性培训,尽量减少灾害、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发生突发事件中,能够正确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结语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室;安全事故

实验室安全事故是指因种种不安定因素在实验室引发的,与人们的愿望相违背,使实验操作发生阻碍、失控、暂时或永久停止,并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故[1]。近年来一些高校发生的原本可以避免的实验室安全重大责任事故引起了相关部门、师生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作为机能学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师,多数时间是与学生们在实验室上课,保证学生们的安全也是一位教育者的重要责任,故而与学院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人员一起共同对机能学实验室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防患于未然。

1高职医学院校机能学实验室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目前,关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刘淑萍等[2]将实验室安全事故分为9类: 危险化学品类、电气火灾类、压力气瓶类、放射源辐射、人身毒害类、剧毒药品类、病原微生物类、仪器设备类、化学污染类事故;温光浩等[3]将实验室安全事故分为7类: 火灾、爆炸、生物安全、毒害、设备损坏、机电伤人、设备或技术被盗事故。由于各个教学实验室承载的教学任务不同,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有一定差别。结合多位学者的研究和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类方法,通过认真分析讨论后认为机能学实验室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容易引起以下六类事故:

1.1生物安全事故 生物安全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微生物实验室,也可存在于机能学实验室。机能学教学实验室负责的近90%实验项目需要借助于实验动物完成。实验动物在运输过程可能被携带上病菌、病毒或寄生虫卵等,对师生的健康和实验室环境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

1.2危险化学品和药物的毒害事故 其中的药理学实验常涉及一些急性药物中毒实验,便于学生观察药物的毒性作用及解救方法,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此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是有剧毒的。如果实验者在做实验时不了解其化学性质,缺乏个体安全防护或操作错误都易导致事故发生。

1.3环境污染事故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对生态环境有害一些试剂或药物(如麻醉剂、有机磷农药等)、体内使用了有害药物的动物尸体及动物排泄物、一次性注射器与针头等废弃物,如果不能有效回收和恰当处置则可能会污染环境(尤其土壤、地下水、大气等)。比如,实验中被剪落的动物的微细绒毛及其夹带的微尘悬浮在实验室空气中并被局限于实验室,易造成实验室空气污染。

1.4外伤事故 多数机能学实验不仅需要家兔、大鼠或小鼠等实验动物,而且还需要借助于手术器械来共同完成,但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捉拿动物方法不当可能会被动物抓伤甚至咬伤;在使用手术刀、手术剪等手术器械时操作不当可能会误伤自己或周边的同学;如果外伤时未及时、正确处理还有可能合并感染,继而再引起生物安全事故。

1.5火灾事故 机能学实验基本上都需要使用计算机及生物信号处理设备来完成整个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处理,而且每个实验室(约55m2)需配备6套设备,如果供电线路老化,又超负荷运行或及操作不当均易引发火灾。

1.6设备损坏事故 包括设备的硬件损坏和软件运行故障。计算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是机能学实验室的常用仪器设备。设备的硬件损坏主要由线路故障引起的突然停电、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和因操作不当、缺少保护装置等人为因素引起;软件运行故障主要是使用者误操作或软件运行程序遭病毒感染及恶意插件篡改导致设备故障,影响实验室的正常工作。

由于学院要求实验室主要是保证教学不允许从事科研活动,且多数实验设备应用范围较小,因而其他类型的安全事故在机能学实验室发生几率很少。

2高职医学院校机能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对策

2.1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是隐匿的、不确定的,所以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常常容易被忽视。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指出在实验室安全工作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教育不足[4]。统计资料显示,90%以上的安全事故与人的防范意识不足有关[5]。可见,一些高校在发生实验室安全重大责任事故之前对于实验室安全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1.1院校领导的安全意识不足,未建立统筹负责安全的专职机构、未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工作制度和规范 教学与科研仍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因而院校往往对安全工作的整体重视不足。当前,仍有不少高职院校的校园安全工作由单位的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安全职责不是十分明确,兼职人员精力有限且缺少训练,导致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明;同时,由于缺乏专职负责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员,难以组织、制定校园各部门的安全工作制度和规范,安全工作体制不健全,安全管理不落实,安全检查不到位,导致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早期防范的作用减弱,安全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

安全是高校实验室能够很好地承担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前提和保障,因此院校领导应加强安全意识,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安全工作可持续的有效进行:①建立统筹负责安全的机构,并设立以安全工作为首要职责的管理岗位;②在保证实验室管理人员充足的前提下,由实验室管理人员作为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安全责任人,并对其负责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履职情况纳入年终考评,增加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或给予一定奖励以表达对其安全工作的肯定并提高其积极性;③逐步建立一整套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针对不同功能实验室的安全隐患的特殊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工作规范和要求,并在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④组织各级安全工作责任人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使其熟知各部门的安全隐患及有效应对措施,能够在日常的自我安全检查过程中以较为专业的眼光及早发现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2.1.2师生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教育不足 一项调查[7]表明,大多数学生不了解所处实验环境的基本安全设施,缺乏安全逃生、消防等方面的知识;超过50%学生忽视在实验中对自身的保护,如不穿防护服,在实验中饮食等。从事实验活动的主要人员是学生、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其中学生不仅人数众多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因此做好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人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所以应力争从源头解决问题。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安全素养和遵守安全规则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安全责任感,在校园内形成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比如,组织编写专门的实验室安全手册,开设安全课程,制定相应的考核要求;或在师生中组织"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就对实验室安全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安全教育培训真正获得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6]。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实验室安全教育,通过安全考试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2.2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日常演练不足 由于学院领导或安全职能机构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或资金不足,仅强调安全教育理论,实践演练机会少甚至缺乏,一旦实验室出现突发事故很容易引起慌乱,使事故的损失加重。

为了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实验室突发事故,在事故发生之后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提早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完善的应急预案,能够让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或广大师生在事故发生后尽可能避免慌乱,使事故迅速得到有序处理或及时控制,将事故的损失减至最小。应急预案应包括组织体制、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步骤等内容[5]。为了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够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应对、有效地处理,相关人员必须进行定期演练,尽早熟悉应急预案,并根据实践演练情况使应急预案得到进一步完善。

2.3涉及实验室安全的必要硬件条件不足,使安全隐患增加 实验室供电线路设计不合理、陈旧老化,安全设施不足、缺少维护,消防设备配备不足或过期失效,实验室面积较小、通风不良,安全通道不通畅等均使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增加,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的实际需要,保证资金投入,改善实验室条件,及时配备必要的安全环保设施和个体防护装置,如通风柜、消毒柜、消毒液、洗眼器、口罩、医用橡胶手套等以减轻实验室污染,增加实验者个人安全防护以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化学品及药物的毒害事故的发生;安装必要的检测、监控设备,配备足够的通用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等便于及早发现和控制实验室中的火灾事故;根据实验室功能,合理设计实验室水电线路并定期检查维护减少火灾隐患。

实验室安全既是保障实验室功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验室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更是平安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不同实验室的功能不同其潜在的安全隐患也有所不同,而安全教育又是实验室安全的基本保障,师生作为实验室工作的主体应及早了解所处实验室的安全隐患类型及应对策略才能保障实验室安全。加强各种安全教育是增强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安全素养、形成校园安全的氛围和安全文化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持实验室的长期安全稳定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丁珍菊,方能虎,张建平.高校实验室安全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414-420.

[2]刘淑萍,尹云,张新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6,9(2):127-129.

[3]温光浩,周勤,程蕾.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3-157.

[4]武晓峰,闻星火.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81-84.

[5]徐健斌,赵涛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4(8):164-165.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 医学实验室 安全 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拥有先进仪器设备的现代化医学实验室不断建立,越来越多的医学学生及其他医学工作者进入实验室进行各种医学实验和课题研究,高校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也因此产生出许安全问题,为此,笔者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归纳,现总结如下:

1 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特点

高校医学实验室是一个医学院校进行正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担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相关的学科的教学任务,是开展教学、科研等活动的一类实验室,这类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实验的类别及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承担课题多,任务重,学科交叉性强,环境条件复杂,实验室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

1.2实验室使用多种危险物品,包括:化学药品、气体钢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甚至是剧毒物品;

1.3部分实验存在接触到病原微生物、放射性物质、致癌物质等潜在危险。

1.4实验人员因操作不当、防护不当、处置不当,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1.5实验室空间比较狭窄,如发生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或重大财产损失。

1.6实验室的设备精良,拥有大批昂贵精密仪器,新手短期内掌握如何安全操作并非易事。

2 高校医学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

基于以上各方面的特点,高校医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安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化学伤害:是指使用化学物质因管理不当或操作不慎所造成的意外伤害。包括:强酸、强碱、有毒化学试剂或药品、易燃易爆物品、易挥发性化学药品等。

2.2物理伤害 :是指各种形式的能量或力所造成的人员健康危害。包括:水、电、火、各种仪器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的机械损伤以及各种电离辐射危害造成的伤害。

2.3生物伤害:指的是生物的对人类及环境所造成危害,包括各种动植物、微生物、病毒等的液体、固体、气体和组织切片等。

3 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3.1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在高校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这是强化管理工作实际效率和质景的先决条件。各实验室应依据其自身特点制定相关实验室规章制度,并张贴于墙上醒目位置。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要明确要求使用人必须熟悉掌握仪器使用说明,使用大型贵重仪器必须签名登记。必须制定剧毒、易燃易爆、放射性危险品管理规定,严格管理程序。各实验室还应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以进一步强化医学实验室的管理。

3.2加强和规范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在高校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中,加强和规范实验设备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其基本管理项目之一。对于设备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制度和规章,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我校现已建立仪器管理档案,按仪器设备的功能分类,使仪器分类、编号、登记更加科学化,极大的方便了日常管理分工和维修档案的建立。为管理好仪器设备,每台仪器上都挂有仪器的操作规程,当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时,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请专业人员进行检修,以确保实验设备满足医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绝不勉强使用,使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3.3加强对实验室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

没有一流的实验室,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这一切都是以人的安全为前提。要使广大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认识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并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安全观念,营造重视安全的氛围,是提高实验人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安全习惯,从而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我校根据每个实验室的特点和存在危险分别讲解实验室的基本规章制度,使学生了解进入各学科实验室制度;并列举一些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从实际案例中使学生加深印象,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使师生能自觉、主动地按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去进行各项实验操作,才能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加强实验室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实验教师对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实验工作人员的作用,不断开展实验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及时更新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术水平。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等都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热心科研工作,有奉献精神;其次,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再次,不断加强实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培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便顺利的完成实验教学任务。采取措施从各个方面调动实验技术队伍的积极性,以增强其综合素质,达到降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的目的。

4 结束语

只有在高校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对现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安全管理经验,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医学实验室的使用价值,更好的服务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医学实验室的安全,从而为教学、科研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萍,周师洁.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与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26-128

[2]叶珏,刘冬青,时娜.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7,4(3):1-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026-02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科研基础和提高学生实践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档案管理则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档案,是正确全面地反映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改革发展历史的重要手段,是管理过程进一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具体要求,也是判断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依据[1-2]。因此,搞好实验室档案管理对学校建设、管理、教学、科研起到重要的作用。该文就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范畴进行系统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提出具体方法。

1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1.1实验室实施管理、决策的依据

完善的实验室档案准确地反映了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教学等有关实验室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可以为实验室管理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1.2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室愈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实验室的规模、数量、水平和层次也必须快速发展。实验室档案是反映实验室工作、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真实记录,对于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3]。

1.3 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

对实验项目、实验方法、手段、实验考试办法等进行分析研究,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教学档案,都有助于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从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4科研工作的基本保证

科研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科研离不开实验,实验为科研提供财、物、场所的保障。

1.5实验室仪器设备合理配置及科学管理的重要参考

实验室档案可以提供实验设备的功能、技术指标、用途、价格、质量、使用说明及仪器使用记录,可真实反映仪器的性能状况、使用效率、商家售后服务、实验科研对仪器的综合评价等,可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仪器设备选择、使用、维护、保养、开发及仪器的合理整合等提供参考资料。

1.6实验室及教学评估材料的有效积累

实验室档案的真实记录是对该实验室的客观、正确、全面地反映,所提供的可靠文字、图表和数据等,保证实验室评估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实验资料的长期保存。

1.7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实验室档案建立的过程,也是实验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实验教师通过对实验室档案进行比较、鉴别、研讨等方式,吸取经验和教训,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其他教师从事实验提供学习的机会。

1.8考核实验室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凭证

实验室档案记录着实验人员的基本材料,包括工作人员基本信息(职称、学历、简历、资格、科研论著、表彰获奖等)以及个人工作日志,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专、兼职实验教师及实验员的在职、流动、职务职称变动、业务考核、进修培训、奖惩情况,实验室主任任命文件等,这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德、勤、能、绩客观评价的主要依据。

2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范畴

2.1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类

包括实验室的建立、整合、转型、搬迁的记录和文件,实验室平面分布、空间布置和实验室建设规划,以及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所承担的学科、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情况等文件。

2.2实验室管理类

一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档案。如实验室建立、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文件,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年度计划、年度工作总结,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实验室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二是实验室环境管理档案,如实验室平面图,水、电线路图,实验室使用面积,学生人均使用面积,实验室防火、防盗、防爆等安全检查措施和检查记录,三废处理措施和记录等。

2.2.1岗位职责。包括实验室主任、实验员、实验教师的岗位职责及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实习报告等。

2.2.2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制度,实验材料、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仪器设备赔偿管理制度,仪器调剂报废制度,仪器设备采购领导机构,购置计划、论证报告、维修和使用记录,仪器设备总值、明细表、配套率、更新率等资料。

2.2.3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领用、发放记录,药品招标采购情况记录,有毒有害、强腐蚀性物品保管制度。

2.2.4实验室环境与安全。包括实验室建筑环境,室内水、电安装布线情况,防火、防盗措施,三废处理措施及安全、卫生检查记录等。

2.3实验教学档案

一是实验教学文件及资料,如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实验指导书、有关教学管理和教学要求的各种文件。二是学生实验考核办法、实验考试成绩。

2.4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

仪器设备档案包括仪器设备购置的领导机构及工作人员分工,申购报告及市场调研报告;申购报告的各级审批文件;仪器设备购置招标记录,供货合同或协议书,招、投标的中标文件;安装调试及验收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学校审计、监察结论;设备购置材料、使用说明书及维修卡、使用维修登记册、赔偿记录等。

2.5实验室资金投入档案

其主要包括实验用房、配套设备设施的投资情况;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及维修、改造投资情况;实验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日常实验经费开支情况。

3实验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主管领导重视不够

主管实验室的领导缺乏对实验室档案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对建档工作支持不够。

3.2实验室工作人员建档意识较差

实验室工作人员建档意识淡薄,平时不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类,往往记录不全或者零乱,建档不规范,导致有价值的资料流失而不能及时服务于实验教学。

3.3档案建设制度不健全

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同时年终目标考核没有对实验档案评价的内容。

3.4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未经过档案管理知识培训,不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不懂档案的归类、整理及收集,即使积累了一些实验资料,在查找、调阅、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困难。

3.5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当今信息化的发展使档案的载体形式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档,还包括大量的电子文档,因此,必须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对档案进行网络化管理。建立实验室电子文件的归档制度及科学的管理系统,实施电子档案的网络检索,优化电子档案的利用服务。

3.6档案工作环境和设施缺乏

档案管理需要必要的硬件设施,这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高校实验室应设有专门的档案室,设立专门的防潮、防腐、防火、防盗设备。只有在档案管理用房、设备上配置完备,才能保证档案管理的安全、有序,真正做到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正规化。

3.7实验室档案信息开放力度不够

缺乏科学系统的归类、归纳、研究和开发使用体系,采取封闭管理方式,查阅利用范围小,利用率过低。

4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主管领导要充分认识实验室档案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实验室档案在实验室各项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把实验室档案工作列入领导职责范围,加大领导对实验室档案工作的支持;将其列入高校档案工作和实验室工作计划;详细规定归档内容、归档时间、归档类型和统计、保管、使用制度等[4]。

4.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实验室档案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如《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职责》《实验设备采购制度》《实验物品领取制度》等。对实验室档案组织机构、职责权利、利用及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使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4.3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水平

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搞好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关键,领导对技术人员要不断地进行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各种形式的实验室档案管理研讨和开发工作,加强交流,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

4.4改善档案管理的工作环境和设施

硬件设施是搞好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学校经费许可的前提下,要有计划地为实验室档案管理投入一定的资金,创造必需的设施保障。

4.5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手段

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意味着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向科学管理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档案管理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5]。利用电子文件、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革档案管理已势在必行。因此,要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和规范的命名规则,逐步将手工操作的纸质文件分批向计算机操作的电子文件转化,并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网络扩大信息量和服务范围。

4.6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效率

开展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实验室档案信息资源,因此,档案是一种信息,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源。实验基本操作的图片、录像带,实验方法的研究,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功能的开发、扩展与整合等资料,都会为实验室管理和教学改革提供客观的依据,但不能将这项工作简单化,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利用效率,使其真正的为教学、科研服务[6]。

4.7加大实验室档案的开放力度

服务地方经济,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历来是高校的重要办学理念。因此,实验室档案在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也要充分加大与兄弟院校、生产厂家的合作与交流,为其他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5参考文献

[1] 马斌强,袁超,李聪,等.高等农业院校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204-206.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