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627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6分钟。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法学教育法律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刘断思(1975-),女,河南濮阳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道德与法律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学教育。(河南鹤壁45803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18-0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下简称“05方案”),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并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关系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使得法律部分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一、法律部分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把法律部分与道德教育部分割裂开来。“05方案”把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为一门课程,无疑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意味着原来单独讲授思想道德修养或法律基础的教师,须在一门课中承担两种不同知识方向的教学任务。很多教师相对单一的知识结构一时难以适应新的教学任务,面临着在短时间内增加和调整知识结构的压力。所以,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扬长避短,原来讲授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师把大量的时间放在道德教育部分,留极少的课时给法律教育部分。原来讲授法律基础的教师也采取相同的方法。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该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简单相加,担心无论是思想道德修养还是法律基础,课时都无法得到保障,并没有恰当理解和把握“05方案”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和宗旨。有的院校甚至还想到一种折中的办法,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部分的教学内容分别分配给具有专业优势的教师单独讲授。无论是原来讲授思想道德修养还是法律基础的教师都坚守原来的课程方向,根本不涉及新的教学内容,尽量避免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把法律教学部分和道德教育部分严重割裂开来的做法,完全曲解了“05方案”的目的。
2.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学教育。调整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把法律部分放在了第七、第八两章。原来讲授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师由于受固有知识结构的影响对法律部分泛泛而谈,即使让学生观摩案例也很少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原来的一门课程压缩为现在的两章,使讲授法律部分的教师也面临着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有法律专业优势的教师,在潜意识中把法律部分的教育等同于法学教育。在法律部分的教学上,呈现为两种状态:一种状态表现为,努力解决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尽可能多的法律知识。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力求满足学生对各种实用性法律知识的要求;另一种状态表现为,既然无法解决法律知识和课时的冲突,那么就在课堂上讲授尽可能多的法学专业理论。一种成为法律知识的堆积,一种成为法律理论的灌输。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不囿于知识,这种把法制教育视为法学教育的做法,严重偏离了法制教育的目标。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授课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效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授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多媒体的依赖心理,但是忽略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这一性质。法律知识具有很强的实务性,而法制教育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观念教育,因此在选取教学方法时应当充分考虑法制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目前,把法律部分的教学视为法学教育的教师以讲授为主要方法,也适当地列举一些法律案例,但只是为了验证传授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理论的正确,留给学生参与的空间相对较少,对法律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很少涉及。而原来以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为主的教师,往往通过视频给学生大量的法律案例观摩时间,但主要从道德伦理方面对案例进行解释,缺乏对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的剖析。
1.未准确理解该课程性质、任务、目标。“05方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门新的课程,与原来相比更加注重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适应,深入探求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在共性和统一,从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适用性较强的新课程内容体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重视德育、忽视法制教育或者重视法制教育、忽视道德教育的做法,自 身知识结构一时难以调整只是部分原因,没有深刻领悟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2.教师知识结构所限。法制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学知识、法学理论,并能准确把握法律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即法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长期讲授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师,由于受相对固定的知识结构和泛伦理化的传统法律思维影响,在讲授法律部分的时候,往往站在道德伦理的立场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所以,要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唯一的选择。学习法学知识、观摩法律案例、钻研法学理论的过程,也是教师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认识法律的过程,更是确立法律观念,树立法律思维方式的过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整有所改善,但教师法律观念确立和法律思维方式培养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3.无暇顾及新教学方法的尝试。《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首先,由于课程的整合,教师自身储备的知识相对不足,固有的知识结构急需调整;其次,处理有限的课时和庞大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最后,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无暇顾及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尝试,无法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所以传统的讲授和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法律部分教学的对策
1.准确把握该课程性质、任务、目标。整合后的基础课与原来相比结构更加合理、功能实现了互补。该课程主要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具有政治倾向的引导功能,同时又具有个人良好修养的养成功能。无论是道德观还是法制观的教育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成为具有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所以,讲授基础课的教师务必清楚地认识和把握该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关注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才能尽量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是讲授该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正确认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在统一性。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规范。道德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法律主要通过国家强制力等外力来维系。“法律把利己不损人作为对人行为的普遍要求,而道德把利己不损人作为对人的行为的最低要求。”①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爱国守法作为自己的内容之一,可见法律是具体的道德,是道德的最低要求。法律所追求的公平和正义,就是一定时期内人们所认同的道德标准,法律和道德追求的终极价值是一致的。李交发先生在《法治建设论》中指出:“任何外在的硬性的社会规范只有直接诉求与人的心理情感,并获得人们的真正的道德支持,才会真正扎下根来,而单纯依靠外在的推动力或强制力(包括国家强制力)则是远远不够的。”②所以法制教育的开展必须以道德上的自觉、意志上的自律为基础。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是没有交点的两条平行线,而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终极价值追求的一致性。
3.区分法制教育和法学教育。为了更好地开展法律部分的教学,在认识方面我们应当把法制教育与法学教育区别开来。首先,法制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它是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教育,重点是法律思想、法律精神、法律价值的教育。主要引导学生对法律产生内心道德的认同和支撑,把守法转化为自我道德约束的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取向,形成法律思维方式。法律知识教育属于专业学科教育,是对法学专业学生业务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其次,法制教育也不等同于法学教育。法学教育是我国学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系统的法律知识、较高的法学理论素养和法律道德水平、一定的法律职业能力和职业化的法律思维方式的法律专门人才。而法制教育是主要是在涉法问题上,帮助学生解惑释疑,提高他们对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引导他们产生法律的内在道德诉求,养成法律思维方式,把强迫守法变为自觉守法,把法律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丰富法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明确了基础课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以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关系之后,丰富法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法制教育以知识教育为起点,基于法律知识较多而课时相对紧张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准备,在课堂上举办“法律知识竞赛”。以行政班级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法律基本知识的普遍掌握,实现法制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另一方面,作为激励机制,可以把竞赛的结果划分不同的等次,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知识竞赛的准备过程会让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法律制度,引发对法律所倡导价值的思考。其次,实施案例教学是法制观念教育的普遍做法,典型案例可以让学生把法律规定和现实行为联系起来。从千差万别的法律案例中挑选有时代性、典型性、教育性、体现法律精神的案例,可以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既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对学生的启发。最后,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课堂上的法律辩论,课余时间的法律实务讲座,模拟法庭审判,旁听案件审理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和体验法律的精髓。
[注释]
①罗元.论高校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补整合[J].教育与职业,2009(6):81.②李交发.法制建设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54.
[参考文献]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素质教育
由于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周期缩短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这些现状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21世纪的人才,就要有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打好优良的基础。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道德、智力、审美、劳技、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为核心的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起着关键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的教育,强调以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而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美国学者乔伊斯与威尔于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被认为是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的开端。随着属于研究方法的模式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为推进各领域的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样式,包括教学目标、操作方法、实施条件与评价等要素。教学模式对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对组织教学的一种设计,它将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从宏观上进行调配,对教学具有构造功能;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它解决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问题,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正是新时期教学模式研究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曾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曾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总书记还强调,到2024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等。要有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在教育改革后的新课标下,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素质教育。研究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当下各教育学者所重视的课题。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优良思想行为素质的主要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初中思想品德是培养中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的必修课程,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并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与困难。
其一,学生、教师都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内容很抽象,再加上应试教育观念,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和道德的训诫,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性的引导,课堂教学只传授了概念性的知识,缺乏引导到生活实践的解释,只让学生将其当做某种理论知识来掌握、识记,难以化为学生真正的思想,用来指导其实践。其三,关注理论、关注权威是大部分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模式。这些都是不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身边的一切与生活相关的事物。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也正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出合理的教育模式。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符合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要抓住两个关键:学生的主体认知与个性化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两个要求,以下几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好的效果。
1.导学式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师生互动,导学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是指以引导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比传统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导学教学模式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的导学模式关键在于正确提问。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重要”。导学式的提问包含老师提问和学生发现问题两个方面,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阐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动力。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探索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学记》里有:“君子之教,喻也。”其意在于强调教学要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与相关技能。也可以用学生了解的、身边的事物来提问引导。例如,学习“民族文化”时,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来提问引导,如“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体现文化特色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作品正在流行”“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文化特色”等。
2.案例式
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是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人际交互决定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心理学研究理论为基础构建的。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案例模式构建需要从教学目标开始。将案例教学的目标置入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把教学材料合理有效地组织起来,这是构建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第二,确定好教学目标之后就是教学案例的选择与撰写。案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预备良好案例,案例的整理与撰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案例要包含教材中知识性的概念和原理,也要切合实际,能反映社会现实。应用的案例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生存的相关问题,如经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升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第三,在实行案例教学的课前要做好准备,老师与学生都要熟悉并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还要把握教学的难点。第四,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讨论。讨论可以是个人发言、小组分析、大型辩论等,这主要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案例案情、学习环境等,由教师采用合理的组织形式来教学。
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程序进行:理论讲解―出示案例―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小组互评―全班分析―课堂总结。当然课堂教学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一定拘泥于某种固定的程序,根据教学内容可以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教学。如案例出示可以提前,个人分析可以放在最后或以作业的形式布置。案例教学模式是实现教与学双方面的良性互动,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
3.教案学案一体化模式
每个学校的学生认知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除了教师上课的教案,还要为学生学习准备学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校教师根据在校学生的认知情况,以现行教材为依据编写的供学生使用的文字材料,称之为学案,这是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发展而来的。大多学校和大多科目大都采用学案教学。初中思想品德学案主要是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角度出发,用于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案。学案的形成可以组织教研组的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讨论而产生。集体备课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要在教师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它的优势在于能集中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在集体研讨中互相启发;另外教师们由于年龄、教学经验、个人见识等方面的差异,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使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准备适合在校学生的学案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是符合学生个性化培养目标的。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案不能简单拿来当教师上课的教案,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一样,每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差异性,所以每位任课教师还要针对学案进行第二次备课,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与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每个教学环节要认真思考设计,这就是备学案,也就是说教案、学案要一体化。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学案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包括课前预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指导精讲、学生完善知识体系、课堂巩固、学习反思等环节。教师的导学性应该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要深入了解;准备合适学案,备好每一个教案,在实际教学中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 德育课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5-02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案例的描述、分析,总结归纳出所要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具有诱导、激励作用和协调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必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德育课的教学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项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采取的是师生互动的双向知识的学习,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师生之间有了充分的交流沟通空间,学生的参与度加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花费更多的精力,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选择具有正能量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分析,与学生一起探讨,相互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能够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德育课的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是被动的,更不是一个机械的接收教师传授知识的接收器,而是具有独立思考、健全人格、丰富生活阅历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纠正不正确的认识等等。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增强德育课吸引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案例是现实社会或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实事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的凝聚了正能量,有的可以吸取反面的教训。通过对案例的描述、分析,能够吸引、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阅历、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等等。
(三)案例教学法具有诱导、激励的作用。一个活生生的德育课教学案例,不但可以唤起学生的心理注意,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保证教学秩序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能够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案例反映出的道德问题和包含的人生哲学,思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明确自身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四)案例教学法具有协调作用。选择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课案例进行教学,既能消除德育课教学给学生造成紧张不安的心理,又能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德育课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真挚的情感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另外,德育课本身有着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有的问题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而案例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了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消除了学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发挥了协调师生间关系的作用。
二、如何正确运用案例进行高职德育课教学
在高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要完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正确运用案例教学,必须在案例的收集、选择、运用的方法上进行探讨。
(一)案例的收集。德育课教学案例的收集途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就是指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与德育课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是常用的、间接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案例收集方法。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图书、报刊杂志、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等,进行案例收集。尤其要注重收集在社会上、理论界、学术界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思考的、有争议的案件,是德育课教学的最好案例。这样的案例不但能够说明一般的理论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盲点,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探讨意识、兴趣。
2.网络收集。网络收集是指教师通过不同的网站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是教师收集资料、备课的最有效的渠道。由于网络信息多,内容更新快,教师可以通过网路收集到最新的典型案例,运用到德育课教学中,增强说服力。
3.实践收集。实践收集是指教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德育课教师也不例外。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是德育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课教师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收集案例,通过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并把收集到的案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更能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更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二)案例的选择。
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准确反映基本原理的案例。通过资料收集、网络收集、实践收集到的案例,并不一定都适合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课的内容包含了许多基本原理,德育课教学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要包含或者准确说明德育课中的某一个基本原理或知识点。同时,德育课中的许多基本原理贯穿于不同的章节中,因此,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某一个基本原理,作为德育课教师,不但要精心阐述、论证德育课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而且要通过案例的具体描述、分析进行说明,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深入地思考,分类选择。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具有说服力的、准确反映基本原理的案例。
选择案例的原则。如前所述,德育课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基本原理,有的还贯穿于不同的章节中,德育课教师在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类选择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1.目的性原则。所谓目的性原则,就是依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案例选择。选择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德育课的内容和基本原理讲清楚,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准确理解和把握德育课所讲授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案例选择,做到有的放矢,切记脱离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纯粹的选择案例。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案例要始终坚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从现实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真实的故事,也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德育课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德育课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课程,选择的案例必须要准确说明德育课的基本原理,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选择具有科学思想、聚集正能量、使学生能够产生正确思想认识的案例,杜绝选择具有非科学思想的案例。
3.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选择案例要针对德育课教学中某个章节、某个基本原理、某个知识点,尤其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案例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教学内容,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案例的选择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果案例选择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案例也不能说明教学内容,更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
(三)案例的运用。运用案例教学是为了说明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方法,所以,运用案例教学要跳出案例看案例,正确运用案例。
1.案例的运用以具有正能量的案例为主。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应以运用具有正能量的案例为主,那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案例对学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尽量不要在教学中运用。另外,运用的案例既要简单,又要说明问题,复杂的案例,最好不要运用,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2.案例的运用在精不在多。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案例,但是,并不是运用的案例越多越好,过多地运用案例,不但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会影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讲授,对学生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地运用案例,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意识的运用即简单明了,又能说明问题的案例,突出一个“精”字。
3.案例的运用要适时更新。任何一个案例都有特殊的适应范围和时限,即使同一个案例能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都能运用,也不能反复运用,如果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反复运用某一个案例,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案例,要适时更新,每一个案例最好运用一次,说明一个基本原理或知识点,最多使用两次。
参考文献:
[1]王跃.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有效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08期
[2]陈钧芩.浅谈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案例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年19期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医学类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从2006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即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在称为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把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融合为一门新的必修课即“基础”课,是我国实施高校思想品德课以来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这门课强调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和阐释。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强调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部分省份高考升学率已经高达90%。民办高校招生属于本科三批和专科二批,是本、专科录取最后批次,因而录取考生同本科一批和专科一批在文化素质方面差距很大。如果不从实际出发,教学上简单套用本科一批和专科一批的教材、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施教于本科三批和专科二批的学生就会造成大批次的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考不过。最后只能降格毕业,低水平、低素质就业。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使这些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处在学不会的消极学习状态,进而厌学、混学,最后无技能毕业,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我们学校在最初的办学过程中同样存在简单的理解并依照一般本专科教学的偏颇,未能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为了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能学到高深的医学知识又能养成良好的医德,我们遵照“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则实施“三项”教学改革,即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结合我校招生属于本科三批和专科二批生源文化素质实际,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对医药类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状况和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培养医药类行业一线急需的“应用型”和“技能型”并具有高尚医德的专门人才。我们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笔者几年教学实践的经验,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我们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三门必修课相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教社政[2005]9号文件明确地规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侧重点,使它与其他三门课既相互区别、各有分工,又彼此联系、相互合作、功能互补,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与其他三门必修课相比,它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突出特点。它旨在综合地运用其他三门课提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创造性地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和阐释;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知和行的统一,在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实践和行为,更重视“规范”向实践的转化。
这一特点要求任课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本课程所依托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要了解其他三门必修课中的内容,不断地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处理本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三门必修课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作用。
(二)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相关课程相比,具有更强的理论逻辑性。中学思想政治课在内容上主要涉及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它立足于中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中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通过例证来告诉学生应当怎样做,使学生“知其然”。而大学阶段的“基础”课在内容上侧重于系统理论的学习和思考,其自身是一个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统一。它注重帮助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由“知其然”上升为“知其所以然”,引导他们按照我国大学德育的总体目标和成长成才规律,自觉加强知行合一修养,由他律走向自律,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
这一特点要求任课教师要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及其大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从问题出发,适应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坚持注重逻辑的严谨性与彰显问题意识的统一,依靠理性的力量征服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本课程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目标形成合理的递进层次。
(三)与原“98方案”中的有关课程相比,具有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性
首先,教材继承了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的基本成分,并把思想道德和法律这两部分的内容统一起来。在教材中,作为社会规范的思想道德和法律,不仅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社会生活中实习了完美的结合,而且作为思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部分的内容,也在服务于同一主旨下有机地衔接起来,使思想道德与法律统一为一体,共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其次,吸纳了几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一些创新成果,为教材的内容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和蓬勃生机。例如:在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中,冲破了以往把爱国主义仅仅作为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理解的局限,认为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这样来界定爱国主义,就为准确把握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前提。这是因为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无论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与作为政治原则的或道德原则的爱国主义不同。
这一特点要求任课教师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等交叉学科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冲破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的思维模式或思维定势,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求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当然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学科特点如果我们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体系讲解理论,则会给学生造成枯燥无味的感觉,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样我们就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结合一些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在案例选择上,既要有成功方面的经验,也要有失败方面的教训,并尽量选取近期发生的、学生比较关注的案例,以增加学生分析案例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提倡“参与式”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并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它强调和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许多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的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求知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根据课程中的某一知识让学生课下分组查找相关资料举行演讲比赛。例如在第一章的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中可以组织学生搞一个关于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的演讲比赛,最后老师要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以致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完全依靠老师理论讲授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就要用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相结合。比如在讲到道德时可以放当年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学生看后会产生极大的震撼力,从而会以他们为榜样,对学生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启发式、交流式等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由于这门课程具有与现实联系比较紧密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绝不能一套教案教好几年。除了介绍课本的相关知识外,更要与我国当前的新闻时事、热点话题相结合,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授课质量。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第5篇
一、科学选择教学案例
二、案例相关性的运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模式的有序开展必须合理地运用案例相关性,无论是在选择还是应用案例的过程中都要将与思想品德课程减免相关作为前提条件,增强学生思想品德知识学习的代入感,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接触和认真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案例相关性的应用当中,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把握课程的内涵和中心内容,并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关案例,适时开展案例教学,选准案例教学的时机,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学会宽容”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对本课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宽容的理解,接下来再引入四块糖果的案例,并在案例教学中凸显本课主题和中心内容。该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位男生总爱欺负其他同学,而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陶行知校长没有采用惩罚批评的方式,而是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用糖果鼓励和宽容他做对的事情,从而让这个男生自觉认识并改正自身错误。在学习这一案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学习后获得的启发以及感悟,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宽容的含义,并将学习到的关于宽容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今后的实践活动当中,将宽容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方式,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三、案例实际性的运用
案例实际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中的应用突出的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实用性以及极强的教育价值,为了强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需要将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教育结合起来,在案例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站在生活角度思考问题和学习案例,用实际性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将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和做人道理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以及学习当中。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之下,学生会自觉主动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例如:在讲解“自强自立”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如《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命运》:有两个乡下人他们有着相同的生活条件以及居住环境,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却持有不同的态度,其中一个乡下人自立自强、拼搏进取;而另一个乡下人则消极懈怠,安于现状,于是前者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走上了人生巅峰,而后者的生活条件日益窘迫。当学生在学习完这一真实案例之后,极大地拉近了理论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强自立对于人长远发展的重要程度。
上一篇:学生精细化管理方案{整合5篇}
下一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案{汇总5篇}